《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
土地利用规划学习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习题§1 绪论1.填空题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合理的组织。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包括:系统工程理论、控制理论、弹性理论、功能分区理论、精明增长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2.选择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为( d )级规划.A 2B 3C 4D 5E 6我国于( b )年设立国家土地管理局。
A 1956B 1986C 1978D 19962005年7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是启动,本次修编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c )。
A 保护环境B 可持续发展C 严格保护耕地D 退耕还林3.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人类有目的地对土地进行干预活动。
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保护。
2)人地协调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形成某种动态平衡关系,为了维持这种平衡,防止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突变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必须不断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3)景观生态学理论:4.简答题简述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a、土地用途管理,就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土地的使用性质、用途的转换进行管理。
b、土地利用结构管理,就是对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及比例结构进行管理。
c、土地利用布局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进行管理。
d、土地利用程度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水平进行管理。
e、土地利用效果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产出水平、集约化水平进行管理。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a、宏观调控b、微观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5.论述题论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P16§2 土地利用原理1.填空题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原理有以下几个:地域分异原理、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原理等。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他提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形成。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设计、管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土地产出B. 保护生态环境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A. 合理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排他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3.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B. 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C. 测量土地的面积D. 计算土地的价值4.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人口密度D. 气候条件5.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区三线”是指:A.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B. 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及生态保护绿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绿线、城市开发边界绿线C. 农业区、生态区、城镇区及生态保护黄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黄线、城市开发边界黄线D.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蓝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蓝线、城市开发边界蓝线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规划实施应严格遵守规划内容B. 规划实施过程中不需要调整C. 规划实施应考虑地方实际情况D. 规划实施应进行监督管理8.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影响D. 文化影响9.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占补平衡”原则是指:A. 占用多少土地,就要补充多少土地B. 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C. 占用基本农田的,可以补充非耕地D. 占用建设用地的,可以补充农业用地10. 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A. 规划编制阶段B. 规划审批阶段C. 规划实施阶段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土地规划试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一、填空题(1×16=16分)1.土地利用具有和两重性特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
4.经过土地供需分析,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最后可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5.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
6.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大致包括:,,。
二、名词解释(4×6=24分)1.土地利用规划:2.城镇体系规划:3.公路选线:4.林带透风系数:5.土地复垦规划:6.土地整治规划:三、判断题(1×11=11分,错用×表示,对用ˇ表示)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
()2.韦伯理论的核心部分,从经济上看就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
()3.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协调上。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5.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具有相同的适宜性。
()6.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在追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效应的有力措施。
()7.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正确配置耕作田块是耕地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8.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应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进行布局,一般有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等类别。
()9.编制地、县及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应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0.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活动。
()11.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四、单项选择题(1×5=5分)1.用水保证率是指一定年限内保证用水的()①月次②日数③水量④年次2.水库库址选择是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对土地利用其他项目的规划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库址地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库址一定应选择“肚大口小底平”的地形②库址水源应充足,集水面积大③库址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基础稳固不沉陷、不漏水④库址距离灌溉区要近,地形应高于灌区地面。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中的比重。
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
A、耕地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A、高产田的85%以上B、耕地的80%以上C、农用地的75%以上D、管辖范围的70%以上5、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约为。
A、15万亿B、18万亿C、20万亿D、13万亿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之比。
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
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10、居民点规模具有和用地规模。
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作用。
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的场所。
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14、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
一、单项选择1.农业用地主要考虑土地的()A.养育功能 B 承载功能 C 仓储功能 D 景观功能2. 居民点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主要考虑土地的() A.养育功能 B 承载功能 C 仓储功能 D 景观功能3.土地仓储功能得以发挥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 A.耕地 B 工矿用地 C 迹地 D 水域4.土地景观功能得以发挥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A 风景旅游地 B望天田 C 苗圃 D 盐田5.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主要考虑土地的()A.养育功能 B 承载功能 C 仓储功能 D 景观功能6.从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来看,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是A.耕地 B林地 C牧草地 D未利用地7.我国是多山地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共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为A.66.1% B 33.9% C 88.1% D 11.9%8.我国现有耕地中()A高产田约占75% B中产田约占75%C 低产田约占75% D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各占1/39. 从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来看,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是A.耕地 B农用地 C 建设用地 D 未利用地10.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的表达错误的是()A.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按人口平均的相当数量少B.土地垦殖系数高,地区分布不均衡C.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低D.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11.国家对全局土地利用的宏观组织是通过A.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B.区域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C.部门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2.目前土地利用规划按行政区划单位划分为()A.全国—省—市—县—乡五级规划 B.全国—省—县三级规划C.省—市—县三级规划 D.省—县二级规划13.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A.行政区划体制编制 B.地貌类型区域编制C.自然流域编制 D.经济区域编制14.依据地租、地价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将城市中心区规划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 居住用地 D.仓储用地15.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影响的是A.农产品生产地的土壤肥力B.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C.农产品消费地的土壤肥力D.农产品的品质16.在“杜能圈”中,距城市最近的郊区为()A.精细城郊农业 B.集约种植业 C. 粗放种植业 D.林业和牧业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审批,具有法律效力A. 可以随意改变B.不能改变C.在实施中可以修正D.没有弹性1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覆盖其行政区域范围的A. 全部土地资源B. 主要土地资源C.已开发利用土地资源D.后备土地资源1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段一般为A. 1年B.5年C.10年D.30年20.任何一个行政区划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同时只能有一个B.同时有两个C.可以有多个D.根据需要编制若干个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土地利用B.只考虑农业用地内耕地、园地、林地的结构C.只是农业部门的土地利用D.主要是各项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22.跨行政区界线的性专项规划()A.不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指导B.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关C.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D.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指导23.我国现阶段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模式是()A.总体蓝图模式B.分区控制模式C.指标控制模式 D分区控制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模式24.下列衡量小康的指标中,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A.恩格尔系数 B.吉尼系数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恩格尔系数是指A.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B.食品以外的其它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C.生活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D.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26.全国小康的量化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A.5000元B.2400元C.1400元D.1100元27.土地利用结构是指A.八大类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B.农业用地与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比例C.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之间的比例D.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8.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为A.土地利用率B.土地生产率C.土地垦殖率D.土地农业利用率29.已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为A.土地垦殖率B.土地利用率C.土地生产率D.复种指数30.建筑容积率是指()A.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B.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C.建筑总面积/建筑物基底面积D.居住面积/建筑面积31.建筑物基底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为A.建筑容积率B.居住密度C.建筑密度D.平面系数32.用人口自然增长法进行人口预测的计算公式:P(t)=P(to)(1+K)(t-to)+(c-d)中,K指()A.人口增长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C.人口出生率D.人口死亡率33.用人口自然增长法进行人口预测的计算公式:P(t)=P(to)(1+K)(t-to)+(c-d)中,(c-d)指()A.规划期内迁入人口B.规划期内迁出人口C.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数D.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率34.用劳动平衡法进行人口预测的计算公式:P= A/1-(B+C)中,A指()A.基本人口数B.服务人口数C.被抚养人口数D.总人口数35.劳动平衡法一般适用于A.农村居民点的人口预测B.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C.行政区域内总人口的预测D.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预测36.城市化水平与下列那一项指标成反相关A.规划区域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B.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人口数C.城市(建成区)的大小D.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37.吴友仁教授对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时采用A. 商品粮供给率预测法B.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C.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D.农业人口转化预测38.周一星教授采用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预测 20世纪末我国城市化水平应为A.56.6%B.68%C.48%D.30%39.年平均增长率法预测未来作物产量的计算公式:an =ao(1+r)n中,r指()A.预测期末作物单产B.预测基期作物单产C.年平均增长率D.预测年期40.趋势外推法预测未来作物产量,绘制历年产量动态变化趋势图,以纵坐标为作物产量,则横坐标一般为A.年限B.施肥量C.降雨量D.年均温41.趋势外推法预测未来作物产量,绘制历年产量动态变化趋势图,再依据图形选择的线性趋势预测模型中,直线型为A.Y=a+bxB.Y=ab xC.Y=a+bx+cx2D. Y=bo +b1x1+b2x2+b3x3+======+bnxn42.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的重点是A.耕地需求量预测B.园地需求量预测C林地需求量预测 D.渔业、副业用地需求量预测43.指标概算法预测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时,中小城市规划人均用地定额指标(m2/人)()A.70-90B.80-100C.90-110D.100-12043.指标概算法预测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时,特大城市规划人均用地定额指标(m2/人)()A.70-90B.80-100C.90-110D.100-12044. 需求推测法预测规划期间农民建房需新增用地面积的公式是A Z2=NJ2B H=(N/P-F)×n/2×d×eC M=M1+M2D M=(m1+m2+m3+m4)K+S∑Pii=145. 预测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时,渠道工程用地面积依据长度和宽度计算,渠道横断面要素通过水力学公式:Q=ωV,ω=(b+mb)h 确定,公式中m表示A渠道比降 B糙率系数 C水力半径 D边坡系数4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综合平衡法最终确定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B.土地用途变更计划表C.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D.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表4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划定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划区的主要依据是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B.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C.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结果D.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结果4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图是()A.土地利用现状图B.土地适宜性评价图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D.工程规划设计图49.在大城市的周围建立各种类型的卫星城,依据城镇布局理论的A.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B.门槛理论C.带形城市理论D.聚集经济效应理论50.我国首都北京市域城镇的布局形式是A.卫星式B.带状式C.多边形式D.自由式51.下列运输方式中连续性最强的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52.下列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大的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53.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各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运输量称为A.货运量B.货物周转量C.客运量D.客运周转量54.客运周转量的计量单位为A.“吨”B.“人”C.“吨公里”D.“人公里”55.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时,由消耗标准燃料数量(亿吨)和全国人口数(亿人),推算公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的公式是A 、Qfk =6.944 P F 1.4655+2.5 P B 、Qf=0.5562 P F 1.0228 +0.06 PC、 Qk=0.007384 PI 1.55+2.5 P D 、Q=0.004678 PI 1.0818+0.06 P56.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时,由人均工业总产值(元/人)和全国人口数(亿人),推算公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的公式是A 、Qfk =6.944 P F 1.4655+2.5 P B 、Qf=0.5562 P F 1.0228 +0.06 PC 、Qk=0.007384 PI 1.55+2.5 P D 、Q=0.004678 PI 1.0818+0.06 P 57. 高速公路的年平均交通量和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A大于25000(辆)和200(公里/小时)B 10000~25000(辆)和120(公里/小时)C 5000~10000(辆)和100(公里/小时)D 2000~5000(辆)和 80(公里/小时)58.一般来说,一级公路总用地宽度为A. 65 米B. 30~40 米C. 25~30 米D. 20~30 米59.在河水水位高于两岸附近农田地面高程时,河流引水方式采用A.无坝渠道引水B.有坝渠道引水C.机械提水D.倒虹吸引水60.淡水需求量最大的用水方式是A.工业用水B.居民生活用水C.农业灌溉用水D.家畜家禽用水61.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最低的灌水方式是A.地面灌溉B.喷灌C.滴灌D.渗灌62.灌溉渠道水流的方向是()A 农渠→斗渠→毛渠→干渠→支渠 B毛渠→农渠→斗渠→支渠→干渠C支渠→干渠→斗渠→毛渠→农渠 D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63. 农田排水系统水流的方向是()A容泄区→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毛沟B毛沟→农沟→斗沟→支沟→干沟→容泄区C容泄区→干沟→斗沟→支沟→农沟→毛沟D毛沟→斗沟→农沟→支沟→干沟→容泄区64.斗渠、农渠的纵坡比降(i)一般设计为A. 1/2000~1/5000B.1/5000~1/10000C.1/1000~1/3000D.1/200~1/100065. 支渠的纵坡比降(i)一般设计为()A 1/2000~1/5000B 1/5000~1/10000C 1/1000~1/3000D 1/200~1/100066.划分季节牧地时,应在低洼、避风、向阳的地方配置为A.春季牧地B.夏季牧地C.秋季牧地D.冬季牧地67.养殖水面要求的酸碱度(PH值)为A.< 5 .5B.> 8 .5C. 6 .5~8 .5D. 5 .5~6 .568.蓄水保土能力最强的梯田是A.坡式梯田B.隔坡梯田C.水平梯田D.波浪梯田69.规划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时间称为A.投资回收期B.追加投资回收期C.投资效果系数D.比较效果系数70.对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行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C.国家计划D.地方计划二、多项选择1、土地的特性包括()A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B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C土地沃度的差异性 D土地利用的不可持续性E土地位置的空间性2.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垦荒、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导致的土地问题有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次生盐渍化D.土地沼泽化E.土壤肥力提高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土地(尤其耕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利用的思路应包括A.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B.在地球上国际间、区际间移民垦荒C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控制各项用地指标D.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提高土地利用率E.向土地利用深度挖掘,提高土地产出率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有A.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按人口平均的相当数量少B.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C.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低D.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E.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5.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是A.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占土地总面积(144亿亩)的13 .55%B.全国85%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15%的耕地分布于我国西北部C.全国40%的耕地分布在山区D.低产田(包括酸性田、盐碱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地、洼涝地)约占耕地的1/3E.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56.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A.土地供需综合平衡B.土地利用结构优化C.土地利用宏观布局D.土地利用微观设计E.编制和实施中期、年度土地利用计划7.土地利用规划以其任务可分为三类,即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全国性规划C.土地利用专项规划D.长期规划E.土地利用详细规划8.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有A.地租和地价理论B.土地区位理论C.持续利用理论D.生态经济理论E.人地协调理论9.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有()A.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B.因地制宜原则C.综合效益原则D.逐级控制原则E.动态平衡原则10.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有A.勘测与调查B.分析与综C.决策与论证D.数学模型E.规划与设计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是A.整体性B.短期性C.战略性D.控制性E.长期性12.《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确定全国土地利用的总目标是()A.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B.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C.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改善D.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E.土地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有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B.土地适宜性评价C.土地需求量预测D.土地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E.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14.拟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选方案的原则有A.切实保护耕地原则B.统筹兼顾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D.三效益统一原则E.公众参与原则15.拟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选方案的依据有A.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B.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C.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土地供需分析结果E.其它规划(农业区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16.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中,常用的优化数学模型有A.线性规划模型B.多目标规划模型C.模糊线性规划D.灰色线性规划E.土宜法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土地利用分区一般有A.农业用地区(包括基本农田区和一般农田区)B.园地区C.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D.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E.独立工矿用地区、自然保护区18.居民点用地选址时,在建筑方面应满足A.地形朝向要求B.水文和水文地质要求C.土质要求D.安全要求E.节约用地要求19.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有A.历史推断法B.规划指标法C.分区测算法D.图纸叠加法E.模型预测法20.运用指标比较法进行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时,主要指标有A.经济服务半径B.交通运输条件C.居民点占地面积D.原有居民点利用率E.安全卫生条件21.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计算行车速度B.行车道宽度C.路基、纵坡D.平曲线半径E.停车视距22.水利工程用地类型包括A.防洪工程用地B.灌溉工程用地C.治涝工程用地D.水电工程用地E.输水工程用地23.水量供需平衡计算时,来水量计算包括A.河川径流计算B.当地地面径流计算C.地下水量计算D.调入水量计算E.工业和生活废水水量计算24.耕地规划时,耕作田块配置应考虑其A.长度、宽度B.外形C.规模D.方向E.质量组成25.农田防护林配置应考虑A.林带结构B.林带方向C.林带间距D.林带宽度E.林带交通口、树种选择与搭配26.目前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有A.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B.土地整理规划C.土地复垦规划D.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E.风沙地整治规划27.下列水平梯田断面设计基本关系式正确的有A.田面宽度 B=H (ctgα- ctgß )B.田坎高度H=L/sin aC.田坎占地宽Bn(2b)=H .ctgβBnD.田坎占地率r(%)=───×100%B+BnBE.土地利用率R(%)=────×100%B+Bn28.风沙治理的原则是A.因地制宜B.因害设防C.农林牧相结合D.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E.造林种草和保护天然植被相结合29.土地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有A.健全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B.合理灌溉,避免地下水位上升C.井渠结合,井灌井排D.防治渠道渗漏E.采取正确的农林措施,抑制土壤返盐30.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的工作内容包括A.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B.严格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C.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D.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E、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告制度三、填空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练习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一、多项选择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2.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方法有 ( BCD )A 断面法 B土宜法 C综合法 D模型法3.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是 ( ACD )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B土地资源利用分析C土地质量评价 D土地需求量预测4.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 AD )A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B 土地需求量分区D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C土地资源利用分区5.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A杜能 B 韦伯 C 克里斯塔勒 D 寥仕6.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ABC )A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B门槛理论 C带形城市理论 D气候理论7.居民点规模是指居民点的大小;一般地讲具有(ABCD)A人口规模 B用地规模 C活动规模 C辐射规模8.交通运输方式有(ABCDE)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E管道运输10.一般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E)A水土流失地的整治 B盐碱地的整治 C风沙地的整治D沼泽化土地的整治 E红黄壤综合整治11.编制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须遵循那些原则(ABCD)A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和符合美学原理C系统内动态平衡、系统外环境相协调D因地制宜、以人为本12.简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那些原则(ABCD)A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C综合效益原则 D逐级控制原则13.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BCD)A保护环境 B土地总供需综合平衡C利用结构的优化 D利用的宏观布局和微观规划。
14.依据规划的对策、范围和任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总体说来包括(ABCD)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利用分析B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用地需求预测C土地供需分析和结构优化 D规划方案实施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ABCDEF)A地租与地价理论 B土地区位理论 C持续利用理论D生态经济理论 E人地协调理论 F系统工程理论16.耕地生态经济动态检测预警机制的内容包括(ACD)A.警义B.警魂C.警兆D.警度17.遥感技术普遍运用于土地调查制图和检测中是由于他具有哪些优点(ABCD)A.覆盖广B.宏观性强C.快速、多时相D.信息丰富18.土地利用动态检测具有哪些特点(ABCD)A.检测成果多样性B. 检测体系层次性C.技术要求的区域性D.技术手段的综合性19.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方法有(ABCD)A.经济分析法B.综合平衡法C.因素分析法D.计划演算法21.规划方案实施计划的编制原则是(ABCD)A.全面安排,远近结合B.集中力量,突出重点C.实事求是,切实可行D.动态监测,完善规划22.土地利用规划图整饬工作的主要内容有(BCD)A.指南针B.图廓C.比例尺D.图名及图签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占0.5分,共10分)2.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土壤。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
A 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B 开发、保护、整治和分配C 利用、分配、整治和保护D 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A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D 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4、()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A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B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C 土地用途分区D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5、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主要有()。
A 土地自然条件B 土地社会经济条件C 土地利用现状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统计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动态分析法D 以上都是7、建设用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节约集约用地B 保护耕地C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D 符合城市规划8、耕地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A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B 提高耕地质量C 控制耕地减少D 以上都是9、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
A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C 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D 以上都是10、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法律保障B 行政保障C 技术保障D 经济保障11、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根据()确定。
A 规划区域的大小B 规划的精度要求C 规划的用途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A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B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C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13、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不包括()。
A 问卷调查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D 行政命令1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作用不包括()。
A 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B 便于规划成果的管理和更新C 为土地执法提供依据D 直接决定土地的用途15、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
⼟地利⽤规划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 地球陆地上能够⽣长植物的蔬松表层为( B )A.⼟地B.⼟壤C.⼟层D.表⼟2.⼈⼒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的陆地还不能是(A )A.法律意义上的⼟地B.经济意义上的⼟地C.⽣态意义上的⼟地D.社会意义上的⼟地3.国家领⼟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的( B )A.整个部分B.特定部分C.平⾯部分D.⽴体部分4.⼴义的⼟地的平⾯观认为⼟地指( A )A.整个地球表⾯B.地表C.平地和⼭地D.整个陆地5.⼈们通常把地球表⾯由泥⼟与砂⽯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D )A.陆地B.地表C.⼟壤D.⼟地6.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劳动⼒和(D )A.资本B.⽣产资料C.交通D.⼟地7.我国城市⼟地资产总值约为(C )A.13万亿B.15万亿C.18万亿D.20万亿8.当⼟地被投⼊⼈类社会⽣产活动之后就成为其所必需的(C )A.物质载体B.重要资产C.物质条件D.⽣产资料9.⼈类赖以⽣存的农作物吸取营养的主要源泉是具有肥⼒的( B )A.⼟壤B.⼟地C⼟层D.表⼟10.农作物所需⽔分、养分、空⽓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是具有肥⼒的(B )A.陆地B.⼟地C.地表D.⼟壤11.地球表⾯积是个(C )A.可变数B.未知数C.常数D.已知数12.⼟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D )A.载体作⽤B.地基作⽤C.操作场所作⽤D.基地作⽤13.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C )A.客观条件B.必要条件C.重要条件D.宏观条件14.具有景观功能的⼟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B )A.社会价值B.美学价值C.⽣态价值D.环境价值15.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重要条件对于形成(C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D.矿⼭地租16.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地为其(B )A.载体B.仓库C.基地D.场所17.⼈类劳动可以影响⼟地利⽤⽅式,但⼈类绝对不能创造新的(C )A.陆地B.地表C.⼟地D.⽤地18.⼟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地的(A )A.有⽤性B.资产性C.有限性D.⾃然性19.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发展进⾏超前性的调配和(D )A.调整B.估计C.预测D.安排20.⼟地对下列哪种部门作为地基、场地和操作基地发⽣作⽤。
土地利用规划学选择题题库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 。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 A 中的比重。
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 A 总量不减少。
A、耕地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B 。
A、高产田的85%以上B、耕地的80%以上C、农用地的75%以上D、管辖范围的70%以上5、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约为 B 。
A、15万亿B、18万亿C、20万亿D、13万亿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 B 之比。
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B 。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
B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 C 的问题。
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10、居民点规模具有 B 和用地规模。
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 C 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 A 作用。
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 A 集中配置的场所。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集(含答案)
一、概念题部分答案1 •规划: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安排和调配。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
3•土地开发利用率: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
4•建筑密度:一定地区内,所有建筑物基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
5.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6.城市化水平: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7•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中规定了土地复垦的含义,指出“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 称作土地复垦”8.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
9.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经济措施。
10•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11.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
12.土地垦殖率:一定区域内耕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概念1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概念、问答、填空)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一、选择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资源管理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城市规划与设计D. 经济学和政策法规E. 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F. 土地使用管理与监测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B.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效益C.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 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E.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常用方法?A. 土地调查与监测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土地利用变更许可D. 土地利用计划与设计E. 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4.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C. 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D. 土地利用环境保护E. 土地利用管理与监督二、判断题1. 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长远性、指导性和约束性。
2.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5.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修订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合法程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的目的和作用。
2. 什么是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请列举几个常用的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方法。
3.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何区别和联系?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注:本试题为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每题答案字数不限,但要求清晰、简明,论述准确、完整。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中的比重。
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
A、耕地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 之比。
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
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10、居民点规模具有和用地规模。
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作用。
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的场所。
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14、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
A、住宅用地B、工业用地C、娱乐用地D、交通用地15、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
A、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C、城市中心D、城市近郊区16、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形成的重要因素。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doc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综合应用题题)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 kg,蔬菜占有量14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2.某地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3.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4.某地2000年人口为80万,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人口机械增长率为将达到6‰、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8比2,如果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是多少?5.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85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年机械增长率为5‰,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6、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20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6‰,人均粮食占有量45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0m2和10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2)耕地需求量(6分);(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7、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5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2)耕地需求量(6分);(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8.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1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表—2 土地利用现状构表单位:2(1) (1) 土地垦殖率;(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 (4)林地覆盖率;(5)水面利用率;(6)建设用地利用率;9.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7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表—1 土地利用现状构表2(1)土地垦殖率; (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4)林地覆盖率; (5)水面利用率; (6)建设用地利用率; 10.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 (1) 填空:填出期内增加、期内减少和规划面积的数据:表—3 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2(2)填写土地利用结构表:表—4 土地利用结构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17、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
18、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关系,后把位于规划作商业用地。
19、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20、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1、土地综合平衡受制于,是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体现;土地数量有限性与构成土地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
22、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必要性;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
23、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规划是指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学是一门的科学,规划应理解为的过程。
24、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片沙漠是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和复合而成;系统工程= +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
25、人类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的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的协调上。
26、按照逐级控制原则的要求,应当首先进行,然后再进行。
27、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2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其核心内容是;作用是;实质是;具有、、和控制性等特性。
其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域内的。
2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
30、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审批。
31、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社会发展阶段,宏观上是指,微观上是指。
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
32、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的基本国策;“”的基本原则。
33、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是。
3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将布置在生产区的地形上方,主导风上风向和河流流向地的上游。
35、的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
36、是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数;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7、土地垦殖率= /土地总面积×100%;=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100%;=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土地利用率= /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农业利用率= /土地总面积×100%;人口密度= /土地总面积;单位土地纯收入= /土地面积。
38、预测方法有三类;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
39、劳动平衡法一般运用于和的未来人口预测。
40、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对相对于各种可能土地用途的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
41、土地质量是指;土地质量评价是指;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四类。
42、作物总产量=作物内部需要量/ 。
43、地区作物平均先进单产=/2。
44、果园面积=成年果树载植面积/ 。
45、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规划人口数×。
46、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
47、评价系数法是把化为无量纲系数的方法48、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方法有:、、。
49、期末用地面积= +期内用地增加量-期内用地减少量。
50、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是。
51、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52、常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和;是在规划区域内不可重复出现的;而则可以重复出现;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中区内含有类型。
53、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
54、是指已经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形式,是已经实现的现象,被称为;则指土地利用的再分配,是规划中的设想。
55、量度城镇化可采用。
56、当今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是、。
57、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58、城镇体系是指;具有等特性;城镇体系规划则是指,其功能结构包括:。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59、居民点规模是指;一般地讲,具有。
60、交通运输方式有五种;水利工程用地包括五类。
三、简答题部分(一)总论部分1、简述土地的特性2、简述规划的功能和作用?3、简述土地利用的含义4、土地利用规划有那些类型?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什么?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7、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8、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9、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1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1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关系13、任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收集那些基础资料?1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那些原则?16、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有那些?17、简述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18、如何运用区位理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19、简述人地协调理论主要内容?20、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特点?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6、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次体系?7、小康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如何量化?8、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9、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主要依据有那些?(基础数据预测)10、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1、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2、怎样预测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预测方法)13、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1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15、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的计算)16、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17、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8、简述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编制方法?19、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原则?20、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有那些?2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那些?22、什么是土地利用布局?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有那些?23、如何填写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2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25、配置居民点用地的要求有那些?26、配置工业用地的要求有那些?(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简述居民点的概念和居民点分类?3、何谓城镇化?怎样预测城镇化?4、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5、怎样选择居民点用地?6、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内涵?7、简述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8、按《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大致分那几级?9、简述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10、如何确定公路的等级?11、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2、如何进行公路选线?(概念和原则)13、如何概算交通线占线面积?14、简述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分级?15、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什么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16、供水工程用地的一般要求是什么?17、如何规划灌排工程用地?18、简述耕地田块配置的主要内容?19、简述选择田块方向的一般要求?20、如何综合考虑田、沟、路、林、渠相互结合配置方式?21、简述果园配置的内容?22、茶园和桑园规划有何特点?23、如何配置各类林地?(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3、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原则5、怎样进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6、基本农田保护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7、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那些?8、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原则有那些?9、风沙地区土地整治有什么特点?10、废弃地复垦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11、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类型?12、简述土地复垦规划原则?13、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内容?14、何谓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15、如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程序)16、何谓农地整理?简述其内容?(五)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部分1、土地利用规划有那些成果资料?有何要求?2、编制实施规划方案计划的原则?3、简述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5、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标准?7、简述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任务?8、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9、从哪些方面来保证规划的实施?10、简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六)综合部分1、如何选择居民点用地?2、如何概算公路用地面积?3、如何应用人口自然增长法预测人口数?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5、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有几种?6、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7、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样联系?8、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四、论述题部分1、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2、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和存在问题?3、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4、如何应用地价理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5、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6、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预期目的是什么?7、如何应用综合法预测耕地需求量?8、试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包括哪些内容?9、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10、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11、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12、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的关系?13、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系?13、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原则?14、试分析区位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5、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16、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17、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五、综合应用题部分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 kg,蔬菜占有量14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2.某地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3.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4.某地2000年人口为80万,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人口机械增长率为将达到6‰、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8比2,如果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是多少?5.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85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年机械增长率为5‰,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6、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20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6‰,人均粮食占有量45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0m2和10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2)耕地需求量(6分);(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7、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5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2)耕地需求量(6分);(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8.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1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表-2 土地利用现状构表单位:hm2土地总面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小计已利用1200 300 550 50 150 78 90 750 450 50(1)土地垦殖率;(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4)林地覆盖率;(5)水面利用率;(6)建设用地利用率;9.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7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表-1 土地利用现状构表单位:hm2土地总面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小计已利用2200 1300 850 250 1150 125 790 2750 1450 450(1)土地垦殖率;(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4)林地覆盖率;(5)水面利用率;(6)建设用地利用率;10.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填出期内增加、期内减少和规划面积的数据:表-3 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4120 3800 60 130 15 45 35 25 10 园地550 460 20 5 30 20 10 5 林地542 10 500 18 14牧草地210 180 10 15 5城镇村用地614 60 20 10 10 500 8 6 交通用地326 50 10 26 8 12 200 10 10 水域1560 10 10 40 1500未利用地185 80 13 12 20 8 6 16 30规划面积期内增加(2)填写土地利用结构表:表-4 土地利用结构表用地类型基期年规划年面积% 面积%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土地总面积11.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填出期内减少、期内增加和规划面积的数据:表-5 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5120 4850 50 120 15 35 25 15 10园地510 440 10 5 20 20 10 5林地642 10 600 18 14牧草地312 300 6 6城镇村用地914 60 20 10 10 800 8 6交通用地520 50 10 20 8 12 400 10 10水域1860 10 10 40 1800未利用地180 80 10 10 20 8 6 16 30规划面积期内增加备注: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000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