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江西分离物C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合集下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的策略和配套技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的策略和配套技术

位分枝 , 节部 有倒生 不定根 ( 生根 )上部 叶 茎 气 ,
片近基部 叶面可见 凹凸不平 的皱褶 , 发病初 期 叶 背面 的叶脉 和茎杆上有蜡 泪状 大小约 1 m -2 m的
等害虫 进行 传播 。 株本 身不 相互传 毒 , 子也 病 种 不带毒 , 白背 飞虱介体在病 株上吸食 汁液获得病 毒后 , 终身带 毒传 播 , 不会 经卵传 到 下一代 。 但
作者简 介 : 圣河 , 刘 农艺 师 , 一直从 事植保 植检工 作 。

3 一 8
绿色腑控
嘲 比 楫 保
21 年第 4 01 期 总第 16期 2
④ 脚 。 1 p『 Sc e
产资料 , 多蔬 、 享等方式提 高预报准确性 , 共 正确 指导本 地 防治 。
34 强化监 测预报 。 时指导 防控 . 及
高度感 病 , 应缩短 间隔期 , 加用药次数 , 注意 增 要
福 建农 林 大学 谢联 辉 院 士在 防控 技术 上 提
出 了 “ + , “ 、 、 、 、 、 、 、 加 8 2 即 水 肥 土 种 密 保 管 工” ’
交 替用药 , 延缓 白背 飞虱产 生抗 药性 。 423 科 学用 药, 护 自然生态平衡 .. 保 选 用农药 时应注意长效 与速效相 结合 , 选择 高效 、 低毒 的对 口农药 , 防止环境 污染 , 护农 田 保 自然生 态平 衡 。 经多 年 的 田间试 验示 范 , 介绍 现
本 田初期染 病 的稻 株 , 明显矮缩 ( 为正 常 约 株 高 1 )上 部数 片 叶的 叶枕重 叠 , 叶破 下 叶 / , 2 心 叶鞘 而 出 , 或呈螺旋 状伸 出 , 叶片短而僵直 , 叶尖 略有扭 曲畸形 , 主茎 和早期 分蘖 尚能 抽穗 , 但结 实 率低 或包穗 、 小 , 穗 似侏 儒 病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作者:杨振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6期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出现黑条矮缩病,其主要是由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传播具有较广的范围,传播方式主要是白背飞虱,相关的植株间也不会进行互相传播,该项病毒自身具有较强的爆发性,很难得以合理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严重危害水稻健康,其已经成为南方水稻的主要灾害。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实际发生情况1.1 发病特点江西省贵溪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该病的爆发,黑条矮缩病自身具有持续时间长、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以及危害程度高等显著特点,如果相应的水稻一旦感染病毒则会终生带着病毒,但是不会以卵传毒,其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较强的传毒能力以及相应的获毒能力,并且相关病毒在传播后期极易扩散,很容易对其他水稻造成侵染。

如果相应的水稻感染该项病毒则极易出现以下症状:水稻的根系会有短小、稀少以及萎缩等不良症状;在叶片表面的正反面会出现纵向排列蜡白色小瘤突;水稻整体不再生长,即便生长也较为缓慢。

其次,早期受到侵害的植株会出现矮缩不穗的现象,相应的水稻叶片也会直立,呈现出深绿色,在茎秆以及叶脉极易出现蜡白条;当植株生长到中后期时,该项病毒极易侵蚀植株穗,使其自身穗小粒瘪,水稻会出现不抽穗或者抽半穗的现象,最终导致相应的谷粒较为空秕;当植株生长到后期时,相应的水稻植株会表现出无症带毒症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在相应的上部出现小瘤突。

当水稻植株生长到分蘖期时,如果水稻植株受到病毒侵害,则会导致植株表现出矮缩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

1.2 病理学病毒形态与形状有研究指出,水稻的黑条矮缩病自身属于呼肠孤病毒,其大多呈现出粒体球状,其相应的直径保持在70纳米左右,从大到小依次是S1~S10。

该项病毒赖以生存的主要地方是寄主植物韧皮部筛管内部。

其次,该项病毒在初次感染时往往是由相应的带毒病虫、自生在相应的田间,以及再生在相应的水稻苗以及杂草等方面。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致瘤机制及瘤在病毒侵染循环过程中的功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致瘤机制及瘤在病毒侵染循环过程中的功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致瘤机制及瘤在病毒侵染循环过程中的功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或水稻黑条矮缩病毒2(Rice black-streakeddwarfvirus2,RBSDV-2)是一种新病毒,分类上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近年来已在我国和越南等地流行,给当地的水稻和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和玉米病株的典型症状包括植株显著矮缩、叶色深绿、沿茎或叶脉产生瘤状凸起。

和SRBSDV相似,大部分植物呼肠孤病毒(包括斐济病毒属病毒、稻属病毒、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病毒)都引起宿主植物产生瘤状结构。

但迄今,这些症状的产生机制,尤其是瘤的发生机制,仍然一无所知。

本研究以SRBSDV在水稻植株上诱导形成的瘤为模式并运用显微学、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等技术手段来分析植物病毒诱导致瘤的机制和瘤状结构特征。

组织化学染色和显微观测显示SRBSDV诱导形成的瘤源于植物韧皮部的增生,增生部分明显包含2个区域,一个是富含细胞质区,另一个是缺乏细胞质区。

定量分析显示,瘤状组织富含病毒蛋白和病毒RNAs,表明瘤是用于SRBSDV病毒复制增殖和积累的场所;瘤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基质(viroplasms)、晶状排列的病毒以及含有病毒粒子的管状结构,进一步支持瘤是该病毒增殖和积累场所的结论,表明瘤在SRBSDV侵染循环中有着重要功能。

对SRBSDV诱导的瘤和健株韧皮部超微结构的比较阐明了瘤中异常的发育模式。

从组织方式看,瘤中富含细胞质区域主要由韧皮部薄壁细胞(PP)聚集形成,缺乏细胞质区域则由筛管细胞(SE)组成,明显缺乏伴胞(CC);而健康植株的韧皮部则总是呈现经典的筛管(SE)-伴胞(CC)伴生组织模式,表明瘤状结构的细胞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SE-CC模式。

从形态上看,健株SE细胞定向伸长生长且细胞的长短轴比超过30;而瘤中SE细胞呈无定向生长且长短轴之比不超过3,表明瘤中SE发育异常。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播介体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情况初报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播介体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情况初报
68 % , 中 , 流 市采 样 点 带毒 率最 高 , 8 % , .1 其 北 为 0 江州 区 、 江 区 、 安 县 、 福 县 样 本 没 有 检 测 到 右 隆 永
S B DV。4月 2 RS 4日~5月 2 送 检 迁入 第 2批 61 3, 灯下 白背 飞虱样 本 6份 , 检测 白背 飞虱共 10头 , 9 检
由斐济病毒属建议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o ten r ebak—sra e wafvrs R S S uh r i l c c tek d d r i ,S B — u
频振式杀虫灯对稻飞虱的诱 杀作用 , 白背飞虱迁 在 入高峰期采集灯下无损伤虫体 , 以及利用捕虫 网采
集 田问 飞虱虫 体 , 于 干燥 洁净 的小 容器 中密 封送 置 实验室 , 用 R —P R技 术 对 样 品进 行 S B D 运 T C R S V
飞虱样本 1 份 , 9 检测 白背飞虱共 63头, 出带毒 4 检
虫数 5 8头 , 带毒 率 90 % , 流 市采 样 点带 毒率 最 .2 北
1 监测情况
在 广西 内不 同地 理 方 位设 立调 查 采 样 点 , 用 利
高 , 6 .0 为 2 5 %。岑溪市 、 平南县 、 凌云县样本没有
发病流行的重要 因素。本 文就广西 白背飞虱带毒率监 测情 况进 行 了小结 , 出加强 白背飞 虱带毒率 监测做好 南方水稻黑条 提
矮缩病早期预警和防控的建议 。 关键词 : 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南 白背飞虱 ; 传毒介体 ; 毒率 ; 带 监测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1 2 3 ¥ 3 .1 . 文 献 标 识码 : B
摘要 : 南方水稻黑 条矮缩病是 我国新发生 的病 毒病 , 通过 白背 飞虱传播 。广 西迁入 性 白背 飞虱数量大 , 月 1 ~ 主要 4 31 3

2种水稻矮缩病毒一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2种水稻矮缩病毒一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水 稻黑 条 矮 缩 病 毒 (i lc —tek dd r 黑 条 矮缩 病 毒 ( R S r ebaksra e waf c S B DV) Toa R 的 tl NA 由笔 者 所
vrs R S V) 要 由灰 飞 虱 以持 久 性 方 式 传 播 , 在 实验 室提供 。 i , BD 主 u 自然寄 主包括 玉 米 、 稻 和 小麦 等 禾 本 科 作 物 [] 1 主 要试剂 水 1。 . 七 2 南 方水稻 黑条 矮缩病 毒 (o tenr e lc-tek suhr c aksra — i b Toa R tl NA提取 试 剂 盒 购 自美 国 OME GA 公 RT P R试剂 盒购 自大连 宝 生 物公 司 ; 他 常 其 e wafvrs R S dd r i ,S B DV) u 主要 由 白背 飞 虱带 毒 传 司 ; -C 播, 是造成 越南 北部 和我 国南 方 等省 区水 稻 矮缩 病 用 试剂 均为 国产分 析纯 。
统检 测方 法 , 立一 步 检 测 这 2种 病 毒 的快速 鉴 定 C 建 AGC C AAA GC 3) AT T GC - ;RT P R 按 照 试 剂 -C
方法 , 并利 用建 立 的检 测 方 法对 江 西 省 大余 县 和南 盒 说 明书 的标 准程 序进 行 。
昌县 的水 稻矮 缩病 毒 进 行鉴 定 , 旨在 快 速 鉴定 水 稻 1 2种病 毒一 步检 测 的方法 . 4
的主要病 毒 [ ] 3 。近 年 来 , 我 国江 西 、 南 、 东 、 1 R . CR检 测 在 湖 广 . 3 TP
海南 等省 , 由标 准水 稻黑条 矮 缩病 毒 ( B D 和南 R S V)
发 生 日趋 严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 。 6 J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水稻种植区域,如江南、浙闽、湘鄂赣、粤桂等地。

这种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病季节和症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夏季和秋季多发,主要表现为苗期叶片出现黄斑和白斑,成熟期水稻植株出现矮缩、叶色变黄,垂死或死亡。

叶片上出现的黄斑和白斑常常呈现椭圆形或扇形,形状不规则。

有些叶片上还会出现条纹状或环状的黄斑,严重的会导致叶片褪绿,萎缩变形。

2. 病害传播途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昆虫、种子和土壤。

病毒可以通过叶蝉、蝗虫、蚜虫等吸食植株汁液时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

在土壤中,病毒可以通过残株、杂草等植物残体传播。

3. 防治措施(1)优选品种通过选育耐病品种来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

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其病害耐病性。

(2)病害监测与药剂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病情,及时发现病害发生,对有病株进行及时清除,防止病毒传播。

同时,在病害高发期,进行药剂防治,使用病毒抑制剂、除草剂等农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防治。

(3)田间管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菌多依靠中介宿主昆虫传播,因此要注意田间卫生,加强农田周围的清理,清除枯草落叶等病源和中介宿主昆虫,保持田间清洁卫生。

(4)土壤处理运用合理的土壤处理方法,如消毒、轮作、深耕、灭草等方法进行土壤管理,防止病害在土壤中传播和侵染。

总之,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需要多方面发力,在品种选育、田间管理、药剂防治、土壤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健康。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3-09-07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粤桂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0B1515420003);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项目(2023KJ106);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NJS-00-004,2022-NPY-00-005);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B1212060042)作者简介:陈建松(1988—),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稻病害抗性基因克隆与分子机制,E-mail:*********************通信作者:赵均良(1979-),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E-mail:**********************; 秦碧霞(1968-),女,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病毒病,E-mail:*************广东农业科学2023,50(12):43-51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23.12.004陈建松,周炼,张师睿,杨武,秦碧霞,赵均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23,50(12):43-5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陈建松1,周 炼1,张师睿1,2,杨 武1,秦碧霞3,赵均良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摘 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 SRBSDVD)是依靠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为传播介体,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侵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6T01:44:46.93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3期5月作者:向小花[导读]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除了自然灾害,向小花田东县林逢镇农业服务中心摘要: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除了自然灾害,病虫害也会令水稻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这对农业生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还有水稻黑条矮缩病这一病毒的存在,这种病毒是由飞虱所传播,目前已经成为了水稻病毒流行性病害。

此种病害一旦发生便会在田间大面积扩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病情。

本文将结合田东县林逢镇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有关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方式,以此来确保能够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有效防控。

关键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一、田东县林逢镇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根据林逢镇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围绕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方面,以优质、专用、特色作物为重点,在新技术试验方面,以高产、节本技术等为重点。

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我镇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新品种。

较好地完成了新品种的引进前期管理工作。

较为突出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潜力的品种有:水稻有特优638、特优913;三香628,野香优油丝、壮香优1205;留香优15香、壮香优白金5号、壮香优1252、恒丰优426、博优1598、正大808、兆丰505、三北907、先达908、天贵98、同玉609、同玉270、迪卡011等。

甘蔗种植主要品种有:新台糖22号、粤糖159号、新台糖128号等;单2018年,甘蔗亩均产为4.6吨,入厂原料蔗11万吨。

甘蔗销售收入5500万元,人均甘蔗收入990元,有力的促进了群众增收。

根据林逢镇粮食生产、粮食保护区规划,经过这几年加大新品种特优638、特优913;三香628,野香优油丝、壮香优1205;留香优15香、壮香优白金5号、壮香优1252、恒丰优426、博优1598等品种进行同一块地进行水、肥、喷药统一管理,筛选出适合林逢镇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新品种,选出就为突出的品种进行连片种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害,由于其发病迅速且难以控制,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防治这种病害,下面将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1. 病原菌特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介体媒介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有稻飞虱、白叶蝗和蚜虫等。

病毒在水稻植株内侵染繁殖,破坏植物细胞结构,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异常,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2. 发病季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发生,特别是在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由于这个时期水稻植株叶片生长迅速,代谢活跃,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染。

3. 病害症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条纹状、缩短状、弯曲状的病斑,严重时叶片变形、卷曲,植株生长受阻,导致减产减收。

4. 影响范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稻主产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给当地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为了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以选用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通过育种和培育新品种来提高水稻对这种病害的抵抗力。

2. 合理密植:适当控制水稻的密度,避免过密种植,有利于提高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增施有机肥: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增施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毒侵染。

4. 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病毒侵染的植株,应及时将患病植株拔除,以免病毒传播,加重病情。

5. 控制病媒昆虫:稻飞虱等介体媒介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对昆虫害虫的防治,减少病毒的传播。

在实际的水稻种植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上述多种防治措施,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以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防治这种病害,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要加强科学栽培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并加以处理,加强对病媒昆虫的防治,从而降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风险,保障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江西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江西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江西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潘华;程奀莲;钟玲;陈齐信;李湘民【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and the occurrence and forecast of SRBSDV in Jiangxi Province. Then 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f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the disease.%由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暂定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被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等人鉴定发现以来,已迅速扩散至我国南方广大稻区。

2009年,该病害在我国南部及越南晚季稻上暴发成灾,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通过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近几年在江西的发生、预测预报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江西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测预报;综合防治【作者】潘华;程奀莲;钟玲;陈齐信;李湘民【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 330046;江西省横峰县植保植检站,江西横峰 334300;江西省植保植检局,江西南昌 330096;九江市植保植检局,江西九江 3320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发现,并经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等人鉴定和命名的为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1-3]。

南昌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控制

南昌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控制

田 ,带 毒 虫 源 既 是 晚稻 病 毒 病 发 生 的重 点 田块 ,也 是 晚 稻 病毒 发生 的再 次 侵染 源 ,极 易 造成 拔 节 后 感染 发 病 的 隐性 病 毒病 株 的发生 。 品 种对 南 方 黑 条 矮缩 病 抗 性 无论 杂 交 还 是 常规 稻 都 不 明显 . 但 不 同 品种 间 的耐 病性 却 存 在差 异 ,通 常 高 秆型 较 矮 秆 型 耐病 性 强 ,浅 紫 黄 色稻 较 浓绿 色稻 耐 病 性 强 , 直 叶型 比披 叶 型耐 病 性 强 ,窄 叶型 比宽 叶型 耐 病 性 强 , 常规 稻较 杂交 稻耐 病性 强 。 早播 早 插 晚 稻重 于迟 播 迟插 晚稻 ,生 长幼 嫩 稻 田重
往往 是 晚稻发病 严 重度 重要 标志 。

体做 法 如下 。
季 晚稻 和早 栽 二季 晚稻 通 常在 7 月上 中旬 进入 分蘖
3 . 1 农 业 防治
3 . 1 . 1 必须认 真铲 除 田 问杂 草
盛 期 ,这 类 田块 正 是早 稻 收 割后 飞虱 向晚 稻 转移 的桥 梁
水 稻黑条矮 缩病是 通过 白背飞虱传 播 的病 毒性病
害 ,而 白背 飞 虱冬 天 多数 是 通 过 杂 草越 冬 ,清 除 田间 和
四周杂草 ,消灭虫源是斩断毒源传播的一个途径 ,尤其 是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应坚决铲除。大 田6 6 7 m 施生石灰
1 0 0 k g ,或施 用其 它消 毒药 剂 ,直接 杀灭病 菌 和病 毒源 , 能较 好地 起 到预 防作用 。
摘 要 水稻 黑条矮 缩病 ( R DS D V) 是稻株 感染裴济病毒后 _ 弓 1 起 的一种 水稻病毒 病害。 由于此病是 一种 系统性 病 害 ,因此 ,主 茎感染后病毒 可通 过榆导组 织流转给各分 蘖苗 ,成丛状矮 缩。近年来 ,此病发 生呈 来势猛 、发 展 快 、危 害重 的趋 势 ,给病 害控制 带 来措 手不及 的被动局 面。为 了掌握 防治主动权 ,提 高防治效益 ,对近年 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分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分析

农林牧渔 农家科技 2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分析陈先良(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农业局 广西防城港 538021)摘 要:目的: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广西南方2个水稻种植区各25m2稻田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原因的同时分别给予其用药方案A (种子处理:咯菌腈+噻虫嗪;秧苗3叶:寡糖•链蛋白+蚍虫啉;秧苗5叶~6叶:寡糖•链蛋白+毒死蜱;分蘖盛末期:寡糖•链蛋白+毒死蜱)和用药方案B (种子处理:咯菌腈+噻虫嗪;秧苗3叶:蚍虫啉;秧苗5叶~6叶:井冈霉素+噻嗪酮+毒死蜱;分蘖盛末期:井冈霉素+噻嗪酮+毒死蜱),在破口前3d~7d 、齐穗期以及乳熟期用药同,对两种用药方案防治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用药方案下病丛数、病丛率、病株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导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流行的原因包括:受台风“天鸽”、“帕卡”的影响,南方水稻种植区水量激增;单双季稻种混栽;桥梁作物面积增大,在水稻生长不同时期积极使用寡糖•链蛋白有助于提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原因;防治效果黑条矮缩病为植物呼吸肠弧病毒组病毒,其主要以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并且该病毒仅依靠灰飞虱、白背飞虱、白带飞虱等传染[1]。

2017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方水稻种植区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条矮缩病疫情,使得农业生产蒙受了沉重的损失,总结该病发病原因并探讨行之有效的防治举措再次成为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内容。

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广西南方2个水稻种植区各25m2稻田作为研究对象,所种植稻种均为泰丰优9918,全生育期114d 左右,黑条矮缩病中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苗期抗性基因的关联分析、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苗期抗性基因的关联分析、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苗期抗性基因的关联分析、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爆发给水稻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实践证明,发掘利用新抗源、培育抗病新品种,是控制水稻病害最经济有效、最环保的措施。

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与SRBSDV抗性相关的基因或QTL的报道。

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对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SRBSDV苗期抗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同时对普通野生稻导入系D4的SRBSDV苗期抗性主效QTL进行精细定位,结合基因表达量分析鉴定出候选基因,为抗SRBSDV水稻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可靠的分子标记,为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1.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SRBSDV苗期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人工接种方法,对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SRBSDV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19个地方品种的SRBSDV苗期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发病率变异范围为6.11-100%,平均值为84.80%。

利用211,818个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共检测到5个与水稻SRBSDV苗期抗性相关的QTL,分别为qSRBSDV1、qSRBSDV4、qSRBSDV5、qSRBSDV11及qSRBSDV12,单个QTL可解释7.84-17.80%的表型变异。

在所有的关联SNP位点中,共检测到221个候选基因,其中46个候选基因在籼稻群体和总体样本群体中均被检测到。

2.普通野生稻导入系D4的SRBSDV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分析D4为含有普通野生稻血缘的高抗SRBSDV材料,本研究采用排驱性及抗生性测验分析了 D4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D4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既无排驱性也无抗生性,表明其对SRBSDV的抗性为抗病毒性而非抗虫性。

同时,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广恢998/D4 F2代进行SRBSDV苗期抗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F2群体的水稻SRBSDV苗期抗性呈偏正态分布,表明抗源D4的SRBSDV苗期抗性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诊断识别及防控技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诊断识别及防控技术

03
CHAPTER
诊断识别技术
症状观察诊断
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比较异同
观察水稻植株是否出现矮缩、叶片颜 色异常、分蘖减少等症状,判断是否 可能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与其他相似病害进行比较,排除其他 原因导致的矮缩症状,提高诊断准确 性。
注意发病时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生长前期 易发,特别是在秧苗期和分蘖期,因 此要特别关注这两个时期的植株生长 情况。
是有效的辅助手段。
03
防治效果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
和危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研究病原
进一步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传播 途径和生态学特征,为防治该病害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
综合防控技术优化
进一步优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提 高防治效果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该病害主要通过灰飞虱等昆虫传播, 一旦感染,会导致水稻植株矮缩、分 蘖增多、叶片短而僵直等症状,严重 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目的和意义
0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诊断识别 是防控该病害的关键环节,对于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害的传 播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02
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 技术,对于保障我国南方水稻生 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病原检测诊断
01
02
03
采集样本
采集疑似感染南方水稻黑 条矮缩病的病株叶片、茎 秆等部位,进行病原检测。
显微镜检查
将采集的样本制作成玻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 原生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该病在南方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南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需要深入研究该病害的病原及传播途径,探索有效的防控技术,提高防控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通过对病原病菌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技术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仍然面临着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抵抗力,确保南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背景】说明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后续的研究铺下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对病原及传播途径的研究,探讨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病害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为今后改进和完善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最终的目的是为水稻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增产做出贡献,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优化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1.3 研究意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生长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这种病害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能够减少水稻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研究防控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减少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关键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

水稻品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鉴定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的定量测定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近年来该病害尤其在稻麦轮作区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严重威胁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安全生产。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和其他2种飞虱白脊飞虱(Unkanodes sapporona Matsumura)白带飞虱(U.albifascia Matsumura)均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RBSDV。

此外,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传播的南方黑条矮缩病毒(SRBSDV)于2001年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首次发现,已经传播蔓延到中国南部、越南和日本,成为杂交水稻的主要威胁。

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的水稻品种对RBSDV的抗病性,并探索不同介体飞虱体内病毒含量的时空动态。

在温室对收集自河南、山东和辽宁等地的66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RBSDV鉴定。

结果表明,两优3399、大粮207、X008、宁粳4号、圣稻301和两优1129等7个水稻品种表现抗病;沈农1406、D264、博377、中稻1号、春潮88、临香1号、圣稻15号、苏秀9号、苏秀10号、郑稻19、徐稻7号、津优9702、原稻108、苏秀326、原旱稻3号、X007和扬两优6号等16个水稻品种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或高感。

大田抗病性鉴定与温室抗病性鉴定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03)。

另外,本研究成功利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Taq Man探针法检测定量了水稻中RBSDV的拷贝数,抗感水稻品种中RBSDV的拷贝数与其抗病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利用绝对定量q RT-PCR对整头介体昆虫或其不同器官进行定量检测RBSDV的拷贝数,结果表明,仅在灰飞虱中检测到RBSDV,整头灰飞虱中RBSDV的拷贝数随时间延长增多,说明了RBSDV在介体灰飞虱体内存在明显的复制。

实践报告---实验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实践报告---实验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暑假实践报告利用今年暑假的时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与的老师带领的科技创新实验。

实验的课题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

我们要进行的研究就是简单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的方法,把现今耗费资金,条件苛刻的检测方法简化为相对实惠,条件宽松的实验方法。

也就是实现核酸的等温扩增。

把从植物、昆虫,主要就是水稻和白背飞虱中提取出RNA,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转录转化为cDNA后的等温扩增。

在实验开始的阶段,我们依然是使用已经比较成熟的PCR扩增技术进行目标片段的扩增与检测。

首先,我们进行目标片段的提取,也就是从植物的中提取出dRNA。

我们首先在液氮的环境下把植物研磨成粉末,再在STE缓冲液与水饱和酚的作用下裂解植物细胞,并且将植物细胞中的RNA游离出来,经过提纯液体后,使用酚-氯仿-异戊醇的混合液洗涤RNA,再用纤维素沉淀RNA。

再经过一系列的用乙醇洗涤与提纯,干燥后,我们就能获得相对纯的RNA样本。

在试验的开始阶段,我们的目的是熟悉实验的操作,因此我们还是使用调节苛刻的PCR 扩增的方法进行病毒检测。

在没有使用等温扩增的时期,我们的熟悉实验的流程,同时也熟悉各个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的目的、目标。

提纯过后的我们使用PCR 和电泳观察目标片段的方法来检测是否带有病毒。

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PCR扩增后,我们开始使用等温扩增的技术开始对核酸进行扩增月检测。

在这次我们进行的是总RNA的提取,使用Trizol液体进行总RNA的提取相对以前使用的方法来说简便了很多。

因为Trizol本来就是提取总RNA使用的,因此在使用它后,我们的工作也就仅仅是剩余对RNA的提纯与清洗。

我们将提取出的总RNA进行电泳,查看是否提取出了目标片段后,就开始进行我们实验的最终目的,检测等温扩增技术使用的效果。

在众多的等温扩增技术中,我们选择的是环介等温扩增,也就是LAMP。

和PCR不同的是,等温扩增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不需要PCR过程中的变温过程。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已经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

这种病害会导致水稻植株变得矮小,叶片发黄,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本文将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防控技术。

1. 病害监测和预测病害监测和预测是防控病害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病害发生的监测和预测,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目前,在南方地区,可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气象监测等方式来进行病害监测和预测。

2. 种植抗病品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病毒病,因此,在种植时应选择抗病品种,如“桂优9号”、“超优998”等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 土壤病害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往往与土壤病原菌有关,因此,对土壤进行适当的管理和防治很重要。

可采取覆膜栽培、轮作、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等措施来防治土壤病害,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虫害综合管理南方地区病虫害较多,因此,病虫害综合管理是防控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

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避免药剂过量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增强水稻的抗病性,降低病菌侵染的几率。

可采取有机肥、矿质肥的配合使用,适量施用,确保水稻充分吸收营养,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病害监测和预测、种植抗病品种、土壤病害防治、病虫害综合管理、合理施肥等。

只有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7 4个 核苷酸 , 推测 编码 5 5 7个氨基酸 , 与 已报道的 S R B S D V C P基 因之 间核苷酸同源性为 9 7 . 5 % 一1 0 0 %, 氨
基 酸同源性为 9 7 . 7 % 一1 0 0 % 。S R B S D V C P基 因核苷 酸序列 高度保 守 , 保 守位点 占全部位 点 的8 3 . 5 % 。没 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l o n i ng a n d S e q u e n c e An a l y s i s o f S o u t he r n Ri c e Bl a c k・ - ・ s t r e a k e d :
Dwa r f Vi r u s f r o m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S U N X i a o - t a n g , C U I R u — q i a n g , OU YA N G L i n - j u a n , HU L i — f a n g , F U J u n — F U ,
HE Xi a o . p e n g , BI AN J i a n . mi n, HE Ha o — h u a, Z HU C h a n g — l a n
S R B S D V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J i a n g x i w a s c l o n e d a n d s e q u e n c e d , a n d t h e o b t a i n e d s e q u e n c e , t o g e t h e r w i t h p a r t i l a c o r r e -
摘要: 根据 G e n B a n k已登陆 的 S R B S D V S I O核苷酸序 列设计 引物 , 克隆 S R B S D V江西分离 物外壳 蛋 白( C P) 基
因。 结合 已公 布 的序列 , 通过 生物 信 息学 方法 进行 序 列分 析。结果 表 明 , S R B S D V 江西分 离物 C P基 因全 长
B y l '  ̄ v e i ' s e—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R T—P C R)a n d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t h e S 1 0 g e n e o f
发现重组事 件 。本研 究首次报 道根据 系统发育 进化树 , S R B S D V可分为 2大组群 , 不存 在明显 的地 域和 寄主
分 化。
关键 词 : 南方水稻黑条矮 缩病毒 ; C P基 因 ; 基 因克 隆 ; 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 ¥ 4 3 5 . 1 1 1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2 2 8 6 ( 2 0 1 3 ) 0 5- 0 9 0 1 — 0 5
( 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r o p P h y s i o l o g y , E c o l o y g a n d G e n e t i c B r e e d i n g , M i n i s t y r o f E d -
s p o n d i n g s e ue q n c e s a v a i l a b l e f r o m G e n B a n k, w e e r u s e d f o r mo l e c u l a r v a r i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b y u s i n g s o me’ b i o i n f o r -
南 方 水 稻 黑 条 矮 缩 病 毒 江 西 分 离 物 C P基 因 克 隆 及 序 列 分 析
孙 晓棠 , 崔汝 强, 欧 阳林娟 , 胡 丽芳 , 傅 军如 , 贺晓鹏 ,
边建 民, 贺浩华 , 朱 昌兰
( 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江西 南昌 3 3 0 0 4 5 )
江 西农 业大 学学 报
2 0 1 3 , 3 5 ( 5 ) : 9 0 1 —9 0 5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j x a u . e d u . C B
E —ma i l : n d x b 7 77 5@ s i n a . c o m
Ac t a Ag r i c u h u r a e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u c a t i o n , J i a n g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n u c l e o t i d e s e q u e n c e s o f S RB S D V S 1 0 f r o m G e n B a n k, p i r me s r we r e d e s i g n e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