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美丽的园林 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的概念与历史背景;2.了解园林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3.了解苏州园林中特色的园林元素,如水、石、植物等;4.学习苏少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版画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园林”的概念与园林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2.学习苏州园林中典型的园林元素,说明设计构思的重要性;3.学习苏少版画的制作方法,理解版画的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本课会以苏州园林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介绍苏州园林以及苏州园林的元素来进行教学。
2. 概念解释首先讲解“园林”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园林是优美自然景观和文化及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园林美术的基础和代表。
3. 园林元素接下来介绍苏州园林中典型的园林元素,如水、石、植物等,以及如何巧妙地设计构思,使得园林中的每个元素产生协调、连贯、生动的效果。
4. 苏少版本画制作介绍苏少版画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设计构思和版面构图,版画刻制和印刷流程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制作出一幅版画。
5. 作品欣赏最后,通过欣赏苏少版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和魅力,感受版画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园林的概念及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能够理解苏州园林中特有的园林元素和设计构思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苏少版画的制作方法和版画的特点,为以后的版画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操作和欣赏,增强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园林中的元素和构图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苏少版画的制作方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灵活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意识。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
美丽的园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欣赏园林艺术的美,学会用彩泥来制作园林中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对园林艺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园林艺术,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
难点:如何用彩泥表现园林中的景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彩泥、工具箱。
学具:彩泥、工具箱、作品欣赏。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园林图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园林的基本特点,如山水、建筑、花木等元素的有机结合。
(2)引导学生讨论园林艺术的特点及其艺术魅力。
(3)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园林中的景物,如假山、建筑、花木等。
3.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园林中的景物,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六、板书设计美丽的园林1.园林特点:山水、建筑、花木等元素的有机结合。
2.艺术魅力:自然美、人文美、和谐美。
3.制作方法:彩泥塑造景物,注意比例和细节。
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用彩泥制作一个园林场景,要求有山水、建筑、花木等元素,体现园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园林图片,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实践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创作出了具有个性的园林作品。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示范环节,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今后应注意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示范环节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
补充和说明:1. 增强示范的趣味性在示范环节,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或者设置一些小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愿意关注示范过程。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美丽的园林 教案 1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园林教案 1第10课美丽的园林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
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
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
(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
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我国园林的特征: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苏少版
美丽的园林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园林,通过比较,具体分析它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它们表现出来的对不同美的追求。
2、学生通过欣赏与体验,能够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造型及空间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能够理解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中国古典园林包含的基本要素。
2.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园林两大代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它们造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3.学习欧洲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方面的差异性,欧洲古典园林讲究轴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有序规整;显示人对自然的改造,表现西方文化的高度理性。
中国的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诗情画意,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天性。
4.园林建筑方面审美能力的提升和中外文化传统知识的介绍。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主认知中外古典园林差异性和相似性的比较能力。
2.启发学生古为今用,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原理融入到今后的城市建设中。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挂图等。
学生自主收集的园林图片,笔、纸。
教学程序设计(课件应用流程):一、新课导入:激趣发现:欣赏例图中的中外园林,具体分析它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它们表现出来的对不同美的追求。
欧洲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喷水池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园中的植物几何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人为修饰因素很多。
中国的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天性。
二、新授内容:1.图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包含基本要素:建筑布局、连通配合、景物映衬、花草树木文化气息。
2.学生活动:比较两组园林图片,分析中国古代园林主要的代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景观体现帝王气派,追求气势和豪华,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
私家园林往往风格淳朴,意境幽深,显示主人清高脱俗的气质,苏州的拙政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园林之一,苏州狮子林是另一处代表,相传建于元代,以园中的太湖石假山最为著名。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园林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我国著名的园林及其特色;
3.学会运用线条、形态、色彩表现园林的美景;
4.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线条、形态、色彩的表现方法;
2.了解大量园林艺术的视觉形象。
难点
1.能够掌握场景的大气和景色的整体把握;
2.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时间分配
本教学设计共需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1.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并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园林艺术形象。
2.讲解园林的概念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园林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3.与学生共同观察教室的窗外景象,讨论如何运用线条、形态、色彩表现园林的美景。
4.学生自选一个主题,绘制一个洛阳府城区南岳街的景象。
第2课时
1.督促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并互相分享和交流作品。
2.让学生谈谈自己创作作品的创意,以及对于园林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方法
1.演讲讲解法
2.案例分析法
3.实践操作法
4.互动交流法
五、教学评估方式
1.课堂笔记
2.绘画作品
3.课堂提问答题
以上是本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给广大老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 美丽的园林-苏少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传统审美和人文精神;2.学习和掌握画家苏少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画面构成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和掌握画家苏少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2.难点: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传统审美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1.介绍园林的概念和特点;2.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理念和审美价值;3.学习苏少的画作《园林里的小丑》,分析其构图和色彩运用;4.进行绘画创作,以学习到的园林审美和苏少的表现手法为基础,创作出自己的园林作品。
四、教学方法1.课件演示;2.讲解教材内容;3.展示画家苏少的画作,让学生分析探究;4.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5.评价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流程1. 课前导入介绍园林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大致了解园林的基本构造和建筑风格。
2.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理念和审美价值以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和杭州西湖为例,从建筑风格、环境诉求和人文精神等多个角度对古代园林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学习苏少的画作《园林里的小丑》,分析其构图和色彩运用通过展示苏少的画作,分析其绘画风格和创作手法,特别是色彩搭配和构图布局的处理。
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创作启发,提升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4. 进行绘画创作在分析和学习到苏少的表现手法后,辅导学生进行画作创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园林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创作技能和审美能力。
5. 作品评价和展示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分组评定,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将作品放在展板上展示,并举行家长会展示给家长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技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辅导学生进行创作时,应注重引导和启发,而不是指导和规定,尽可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真正符合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品。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3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园林》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欣赏和分析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掌握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园林的类型、园林的设计原则以及园林中的景物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欣赏园林的美,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园林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园林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可能对园林中的某些景物感兴趣,但可能对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园林出发,逐步提升他们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通过绘画和设计来表达自己对园林的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欣赏园林的美。
2.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园林的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园林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园林的美,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园林出发,分享自己对园林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和设计来表达自己对园林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园林图片和视频。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设计模板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4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园林》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园林艺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园林的起源、园林的构成、园林的设计原则等,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艺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园林艺术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园林的构成和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艺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园林的起源、构成和设计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园林的构成和设计原则。
2.如何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园林的起源、构成和设计原则。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园林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艺术。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4.创作法: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园林,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园林图片和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准备园林设计的原则和技巧,用于指导学生的创作。
3.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园林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2.呈现(15分钟)讲解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等,并分析园林设计的原则,如对称、平衡、节奏等。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园林案例,分析其设计原则和特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设计自己的园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讲解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园林》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和设计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美丽的园林。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园林的起源、发展、主要类型和特点等,同时结合大量的图片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园林艺术。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如写生、摄影、拼贴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现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园林艺术的认识较浅,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和设计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美丽的园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描绘美丽的园林。
2.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个人对园林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老师通过问题、案例、图片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老师现场演示绘画和设计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模仿。
3.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独立完成作品,体现个人风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绘画和设计工具,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3.园林相关的视频资料。
4.timer(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园林有什么印象?园林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园林的美,了解园林的设计与布局,培养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园林造景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园林的历史与分类:介绍园林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类型的园林,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
2. 园林的设计要素:讲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如山水、建筑、植物、道路等。
3. 园林造景技巧:介绍园林造景的方法和技巧,如借景、对景、障景等。
4. 园林艺术欣赏: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著名园林,如苏州园林、法国凡尔赛宫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园林的设计要素和造景技巧。
难点:园林造景的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园林,引发学生对园林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园林的历史、分类、设计要素和造景技巧。
3. 欣赏: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园林,让学生感受园林的美。
4.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园林模型。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1. 园林的历史与分类2. 园林的设计要素3. 园林造景技巧4. 园林艺术欣赏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园林或公园,分析其设计要素和造景技巧。
2. 以“我心中的美丽园林”为主题,让学生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园林艺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园林造景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园林文化的了解,如园林与诗歌、绘画的关系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园林造景技巧1. 借景借景是一种将园林外的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巧妙地引入园林内的手法。
通过借景,可以扩大园林的视觉空间,使园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园林》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通过绘画和设计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园林。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园林的种类、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表现手法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掌握表现美丽园林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园林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丽园林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园林的美。
2.示范法:老师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手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4.评价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园林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分组合作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美丽的园林,让学生初步感受园林的魅力。
提问:“你们印象中的园林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介绍园林的种类、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表现手法等。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美丽园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丽园林作品。
4.巩固(5分钟)展示学生作品,让大家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园林创作的关键要素。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 美丽的园林-苏少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园林的构成要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创作一幅美丽的园林画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增强对自然美的感受,培养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园林的构成要素:学生将学习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路径等基本元素,并了解它们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 园林设计的原则:学生将学习园林设计中的平衡、对比、统一等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些原则进行创作。
3. 园林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学生将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园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园林设计中的平衡、对比、统一等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园林设计图例、园林艺术相关书籍。
2. 学具: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美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园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园林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美丽的园林提纲:1. 园林的构成要素2. 园林设计的原则3. 园林艺术的历史与文化作业设计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自己的园林画作,要求运用园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园林设计的原则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阶段: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中国园林的视频或图片集,如苏州园林的航拍、古典园林的四季变化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园林的美丽和和谐,引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价值,培养对传统园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2. 园林艺术的分类和特点3. 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4. 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欣赏5. 园林艺术的实践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价值,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难点:园林艺术的实践活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园林艺术作品图片,园林艺术相关书籍。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泥土,植物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园林艺术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设计原则和技巧。
3. 欣赏:欣赏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
4. 实践:分组进行园林艺术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运用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5. 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板书设计1. 美丽的园林2. 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具与学具准备7.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园林艺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园林艺术设计原则和技巧。
2. 写一篇关于园林艺术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一个微型园林模型。
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园林艺术设计原则和技巧,还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活动步骤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以便于相互学习和帮助。
2. 主题设定: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或“梦幻园林”,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制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美丽的园林丨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园林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设计的基本技巧,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园林。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园林美的鉴赏方法3. 绘画和设计技巧在园林表现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美的鉴赏方法,运用绘画和设计技巧表现美丽园林。
2. 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和设计技巧,生动地表现园林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园林图片、绘画和设计工具。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授园林美的鉴赏方法。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设计技巧,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园林。
六、板书设计1. 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园林美的鉴赏方法3. 绘画和设计技巧在园林表现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表现美丽园林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园林美的鉴赏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因为这个部分详细描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如何参与和学习。
这一部分的细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在教学的开始,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美丽的园林图片,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园林美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情绪和态度。
教师可以在此时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园林美在哪里?”“园林有哪些元素让你们感到美丽?”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自然过渡到对新课程内容的介绍。
2. 教学新课: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系统地介绍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比如园林的历史演变、不同地域园林的风格差异、园林中的常见元素(如假山、水景、植物、建筑等)以及园林设计的原则(如对称、平衡、节奏、韵律等)。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美丽的园林l苏少版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美丽的园林(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园林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设计原则;2. 学会观察、分析并欣赏园林的美;3. 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园林作品;5. 增强环保意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教学内容1. 园林的概念与历史背景;2. 园林的设计原则与要素;3. 园林的美学特点与欣赏方法;4. 园林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 园林作品创作与展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园林设计原则与要素的掌握;2. 园林美学特点的理解与应用;3. 园林设计步骤与方法的实践。
教学难点:1. 园林设计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2. 园林美学特点的深入理解;3. 园林作品的整体布局与细节处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园林图片、园林设计图、多媒体设备、白板、教材;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纸张。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知识讲解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园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园林的美;2. 讲解园林的概念、历史背景及设计原则;3. 分析园林的构成要素及美学特点。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展示园林设计图,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思路与技巧;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园林主题,进行设计构思;3. 学生根据构思,进行园林作品的制作。
第三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园林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与建议;板书设计1. 园林的概念与历史背景;2. 园林的设计原则与要素;3. 园林的美学特点与欣赏方法;4. 园林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 园林作品创作与展示。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园林作品;3. 观察身边的园林,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园林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美丽的园林》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园林》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园林的美,发现园林艺术的价值,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园林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欣赏园林的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园林艺术的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特点,学会欣赏园林的美。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园林创作的创新和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实地考察、讨论交流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艺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园林艺术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风格和表现手法。
3.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园林图片,分析园林艺术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园林美的元素。
4.实践与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园林创作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总结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创作经验。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园林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园林艺术的历史、风格、表现手法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7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美丽的园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学会欣赏园林的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手段表现园林景色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
2. 欣赏国内外著名的园林景色。
3. 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手段表现园林景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学会欣赏园林的美。
2. 难点: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手段表现园林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园林景色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园林的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如山水、建筑、植物等。
3.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园林景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感元素,并进行小组讨论。
4. 示范与讲解:教师进行园林景色绘画的示范,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表现园林景色的技巧。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手段表现园林景色。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
2. 线条、色彩、构图在园林景色表现中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园林景色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所画园林景色的介绍文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创作园林景色,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提高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园林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如山水、建筑、植物等。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美丽的园林》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欣赏园林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探寻古典园林之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古今大师作品,并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取景与构图知识,了解水墨画的“写实”与“写意”方法,学习“取舍”与“提炼”技巧。
2.学会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常州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
3.学会艺术赏析园林之美,通过对古今艺术大师水墨园林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家的崇敬和对祖国园林艺术和常州园林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了解、接触过水墨画工具,由于水、墨、色的调和应用能够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因此,学生们对水墨画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另外,园林也是学生们在学习之余随家人常去游览之地,他们对园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是对我国南、北方园林的不同之处却知之甚少,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欣赏视频和图片加以启发和引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特点的认识以及常州园林建筑、桥梁、连廊、花木、山石等景观特征的了解,学习并掌握提炼加工所要表现的园林景物的画面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恰当的运用水墨表现技巧,将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用笔的点、线、皴、擦通过创作构思、组景构图等进行有效组织,使画面呈现近、中、远布局方式,做到取舍有度,虚实自由。
4教学过程4.1一、视频导入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新授1. 由ppt播放“常州四大名园”的图片,了解近园、约园、意园、未园各自造园特点。
(在播放图片时,教师对各个园林逐一介绍地址、历史、主人和景观、人文资料,欣赏完一处要让学生说出对这个园林的印象和感受。
)近园建于清代初期,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所在。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美丽的园林-苏少版
美丽的园林【教材分析】本课为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以欣赏为主,绘画为辅。
本课呈现的学习内容是通过情境体验、欣赏比较来感受园林之美。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绘画等感受园林的建筑、山水、花木的特点和布局技巧,能理解中西园林、南北园林的特点,鉴别其中的异同。
在教学中通过融合家乡园林去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与民族艺术的热爱。
本课为两课时,此为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多年的美术学习中,已经了解接触过各种绘画工具并掌握了多种表现方法,因此他们对风景绘画写生并不陌生。
如皋水绘园是如皋中小学生最熟悉的园林之一,他们对园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是对我国园林的主要特点却知之甚少,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视频和图片的欣赏学习中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图片及视频欣赏,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艺术有基本的了解。
2.通过对水绘园组成元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南方园林的精神内涵,提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能力,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绘制园林一角。
3.通过绘制园林个性门票主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乡土美术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如皋水绘园的欣赏与分析中了解南方园林的艺术特点,并进行园林个性门票主景绘制。
【教学难点】能运用线描等多种技法熟练的绘制园林风景,表现出中国古代园林的意境。
【课前准备】教师:备课、 PPT、资料准备及教具、绘画制作工具材料等。
学生:预习教材、收集园林资料、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安排播放如皋水绘园视频。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悉的园林视屏,营造园林学习的热情。
以水绘园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二、问题导入1.猜一猜刚才同学们欣赏了一段园林的视频,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园林。
点题——美丽的园林(板书)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方式,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主题。
三、园林初探1.教材学习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看看书中介绍了哪些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美丽的园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
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
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
(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
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
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园林的景的欣赏
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
动观
作业设计要求:
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珍视、保护和发扬。
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谈谈各自对把园林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使城市变得风景如画的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