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江西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与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刘吉宁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4期〔关键词〕职业教育;立足点;专业建设;内涵发展〔中图分类号〕 G71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4—0016—01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如何发展特色品牌,提升学生就业率,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发展的理论研究重点,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谈几点关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立足点1.明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要始终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法律责任与权利,提高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2.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项目建设与实施为载体,通过项目来提升学院建设水平和内涵发展。
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以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结构的建设、实用教材的建设、专家型教学名师的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全面落实对学生基本教育内容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文明诚信养成教育为重点,把理想信念与素质教育活动统一起来,在提升学生应用职业能力的有效性上创新活动项目,丰富实践内容。
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模式的试点推广工作。
做强传统科研项目的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江西地方高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对策研究
摘
要 :地 方 高校 发 展 办 学特 色是 其 生存 与 发 展 的 必 然 选择 。 目前 江 西 各 高校 办 学特 色发 展 可 归纳 为 优 势 学
科 各 有 侧 重 、人 才培 养 风 格 各 异 、校 园 文化 多姿 多彩 等 几 个 方 面 。但 由 于江 西地 方 高校 办 学 特 色 形 成 时 间较 短 ,
n ae t l v t , mp o e te r n so ta h r n n g me twok o d v lp ii t l n o e t c o l a d tl n ut ai n i r v h a k e c e s a d ma a e n r s t e eo n mi b e a d c mp t ie s h o s—r n i g c i o f a iv u nn
关 键 词 :地 方 高校 ; 办学 特 色 ;对 策 ;江 西 中 图分 类 号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30 (00 1 0 3 0 60 6 1— 8 X 2 1 ) 1— 18— 3
S r tg sa c n De eo i gS ho l —Ru nn a ce it so o a H g sa d Unv ri e n Ja g r vn e tae y Ree r h o v lpn c os n i gCh r trsi fL c lCo e e n ie st si in XiP o i c a c i
第3 2卷
第 1 期 1
宜春学 院学报
Jun lo c u olg o ra fYih nC l e e
V0. 2.No 1 13 .1
高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对策研究 水
有关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几点思考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RN ENT ERP S C TURE RI E UL
N m lte O1 ) i y 3
有关高职 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几 点思考
王 明 刚 ( 州科技 贸易职业 学 院,广 东 广 州 514) 广 142
办 学 特 色 一 旦 形 成 ,它 将 成 为 学 校 的一 种 无 形 资 产 , 在 招 生 、 从 而 使绝 大 多 数 人顺 利 就 业成 为可 能 。 就业等方面起独 到的作用 ,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四 、培 养技术 型 、创 新型 人才
高职教育是 培养 面向行业一线的 、培养生产 、管理 、服务 先导。在当前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如何根据 自身 第一线的 、将科 学技术 转化为生产力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 门人 条件 及 社会 需 求 ,经 过长 期 努力 ,形成 有 别 于 其 他学 校 并 被 市 场 才。不同于普高院校培养理论性人才 的教育模式 ,通过高职教 认可的独特教育风格和发展方式 ,以特色立足于高等教育领域 , 育培养 ,高职毕业生不 仅需要学到一定的技术 ,能快速适应现 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 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 情 ,就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问题提出 自己的几点思考。
、
一
贴合 地 方经济 需求
针对性 ,不 同于本科 院校的泛 教育模式 。因此 ,高职院校应主 弟 的教育模式或者研究机构纯粹进 行技术研究的模式 ,这是产 动贴合 区域 经济 、社 会发展需要 ,找准其 在地方 经济 的定位 , 学研一体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的作用 ,也是高职人才培养 在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工学结合 等方面有所侧重 ,逐 渐成 为 模式 的 特色 表 现形 式 。 区 域 经 济 、文 化 、科 技 发 展 的智 力 技 术 资 源 中心 ,适 应 和 满 足 五 、理 性设置 专业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特殊性对高职教育 特定 专业 、特定行业 办学特 色的形成 ,专业建设是核心 。高校设置专业忌 盲 目 人才 培养 的要求 ,这是发展高职教育 的一个认 知基础 ,高职 院 跟风 ,为吸引考生 ,什么专业热就 上什 么专 业 ,同类 院校开什 校在促进 地方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活 了自身的办学活力。 么专业 就跟着 开什 么专业 :忌盲 目攀高 ,不顾 自身客 观条件扩
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院校科学发展摘要: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文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方方面面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参考。
abstract: to construct high-grade campus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culture,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culture, cla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 the author presented his thou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ampus cultural builders; reference.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科学发展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57-020 引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具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但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走出一条特色显明的校园文化之路,是一个令人困惑而又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精品文档资料
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出现了较快发展,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出现迅猛发展之势。
各地新建学校,扩大现有办学规模,导致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在极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外,也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现象,有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有许多企业招聘不到所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级操作人员十分短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依然存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为我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抓住契机,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找准定位,着重增强三方面意识,重视两方面工作。
一、找准定位这里所说的定位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存在的基础和现实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既具有“高等性”,又具有“职业性”的一类教育,它的“职业性”决定了它有别于普通专科教育,它是为受教育者将来能从事某种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它的“高等性”让它有别于其它类别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它决不是改良的高等专科教育或拔高的中等职业教育,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别,它应有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职业特色,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相当的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不断发展的职业潜能。
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86作者简介:黎仕明(1975— ),男,汉族,四川眉山人,副教授,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史。
课题项目:2015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导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又下发《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谋篇布局。
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命运,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一、做好上下衔接贯通,处理好与中职、应用型本科的关系2019年初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既然是类型教育,与普通高中、普通本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对应,职业教育也应该构建起畅通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除了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外,还要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适应这一变化与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协作与合作,优化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实验条件建设等,努力提升本校中高职贯通培养和职教高考的生源质量。
同时,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加强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或者有条件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的普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努力为本校专升本工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积累起举办应用型本科专业甚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益经验。
建立政行企校、中高职应用型本科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需要抓实做细。
职业院校发展建议
以下是关于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些建议:
1. 联系行业和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与企业 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实训课程和职业导师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更新课程设置:定期审查和更新课程设置,确保与行业发展和技术变化保持同步。引入 新的专业和技能培训,以满足市场需求。
6. 推动创新和创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将所 学知识转化为实际项目和商业机会。
职业院校发展建议
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的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培训项 目,促进国际化教育和合作研究。
8. 加强质量保障和评估: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
3. 建立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际工作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场 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职业院校发展建议
4. 增加师资力量:吸引并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和行业专家,他们具有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 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培训。
5. 强化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 、就业咨询、实习安排和就业机会等支持。
9. 积极推广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价 值,吸引更多优秀学生选择职业院校。
Hale Waihona Puke 职业院校发展建议10. 不断改进和创新:持续关注行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灵活调整发展策略和教学方 法,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业 教 育 多样 化 发 展 的 道 路
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 多样化发展 的道路 ,其原 因在于 : 一是随着当今社会信 息化 、知识经济全球化 、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社会 中的职业不断分化 ,新 的行业 、新 的职业 、新的岗位群不断产生 ,尤其是新技术 的大量涌现和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一大批 与高新技术相关 的职业 岗位 ,这一变化时社会对人才需求 呈现出多样化 的特点 。二 是人们在接受职业教育服务时 ,不同人 的学 习需求是不一样 的,呈现 出多样化的特点 。只有高等职业 教育的多样化 ,才 能满足学 习者多样化 的需求 。三是按照教育发展的规 律 ,其 自身发展繁荣 的过程 中,追求多样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 育 如果再走高度统一 的老路 ,是无法持续健康发展的。高等职 业 院校 只有积极创新办学理念 和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适应社 会发展 ,在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 高教学质量 ,是我国高
职 教 育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关 键
・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其关键 是教 师。高 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者 ,而且应成 为知识 转化为生产力 的推动者 。高等职业教育既要 求教师必须具有 较高 的学历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又要 求教师具备丰富 的实践经验 ,有过硬 的动手能力 。建立一支素质优 良、业 务 精 良、数量适 当、学历达标 、结构合理 、相对稳定的高职师 资队伍 ,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目标的关键所在。抓好师 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人才管理 ,必须解决教师来源渠道单 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努力提 高师资队伍 的整体素质 , 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 四、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校 企联合 办学,大力推行工学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是我国高职教育可 持续发展 的有力保障 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联合办学 ,发挥企业优势 ,才能培 养 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 才 ,否则 ,高职教育没有前途 ; 企业 也只有与高职 教育 合作 培养人才 , 才有 强大而持续 的人力资 源支撑 , 才有强大竞争力和强劲发展力 , 否则 , 企业难 以生存 , 更不可能持续发展 。发展高等职业教 育要 坚持依托企业联合 办学 的方 向,与企业形成价值共 识 、师资与课程共建 、教学 过程共管 、产出共 享的双赢局面 。 教育部十六号 文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 干意见 》中明确指 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 高等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 突出实践 能力培养 , 改革 人才 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 教育模式 , 主体是学生 。它 以职业为导向 , 充分利 用学校 内、 外不同的教育 环境 和资源 ,把 以课堂教学为主 的学校教育和 直接获取实际经验 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 过程之 中。在 这一过程 中,学 生在校 内以受 教育者 的身份 ,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 求参 与各种 以理论知识 为主要 内容 的学 习 活动 ,在校外根据市场 的需求以 “ 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 学专业相关联 的实际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主要 目 的是提高学生 的综 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 同时提高学校教 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 总而言之 ,我们应该 “ 坚持 以人为中心 ,遵循 教育发展 的客观规律 ,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 自身发展 与经 济社会 的 相互关系 ,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是高等职业教育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培养具有 可持 续发展能力 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1.身体素质下降在现代社会的高压力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许多学生存在体力不足、缺乏运动、肌肉萎缩等问题。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长时间坐姿、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体能下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饮食结构不合理现代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饮食结构大多不合理,普遍存在偏食、过量进食以及吃零食等习惯,导致了学生的肥胖问题。
而且食物的种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饮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以及一些健康问题的产生。
3.生活习惯不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习惯不良,晚睡晚起,不良的作息习惯以及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下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以上问题分析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呈现出多种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善。
二、提升对策研究1.加强体育锻炼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课、校园体育活动、运动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质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2.改善饮食结构学校应加强饮食教育和指导,倡导多样化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方案,并加强对学生饮食习惯的引导和监督,减少学生的偏食和过量进食情况。
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早睡早起,适量锻炼,合理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4.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体检和健康评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和处理,保障学生的健康。
通过以上提升对策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结语: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体质健康状况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从源头上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郝家龙翟纯红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11期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领域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因此,为全面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围绕《山西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评价方案(试行)》中的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思路和意见。
一、系统思考、完善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高校作为培养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其首要职能和本质职能就是培养人才。
那么,高校如何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义务?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第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于一体的立德树人新路径。
一是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保证思政课学时数,这是硬条件。
二是创新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夯实第三课堂,将“三种课堂”有机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常态化进行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并针对性加以改进,着力提升课堂育人满意度、课外育人满意度和思想政治课育人满意度。
四是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课程思政、专业育人、三全育人等方面的政策精神,并根据办学实际,出台相关的制度文件,制定特色化的具体举措。
第二,要提高职业证书获取比例。
要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1+x”证书试点工作和“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作,鼓励引导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三,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依据比赛内容和学生特点,组建具有竞争力的参赛团队,认真备赛,力争佳绩。
新时代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促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促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索导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而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情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知识育人:坚持知识为基础知识育人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起点。
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遵循课程思政、能力培养等教育原则,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为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能力育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为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开展各类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三、素质育人: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品质高职院校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推崇正确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四、情感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情感育人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心态。
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压力管理能力。
五、创新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不断创新和适应科技发展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的几点思考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应具有的办学特色出发,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思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1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思想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的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三大任务: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服务社会。
在这三大任务中,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突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职能,也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增强其生命力,从而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
1.1 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数隶属于地方政府,其发展与当地政府的各项政策、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人才引进、资金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同时高校又是一个智慧相对集中的地方,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高校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智囊团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相对更为紧密的关系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只有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才有可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作出其应有的贡献,才有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同时,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离开了服务社会这一职能,高校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存在的基础,也不会有长足的发展。
1.2 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各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职业教育办好了,自然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当地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高技能人才,所以,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水平和层次应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体系,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作为衡量地方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此,地方政府有必要直接参与到当地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的特色定位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导向等方面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
一、教育理念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
与普通本科院校注重传授理论知识不同,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技能。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
在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专业设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还体现在专业设置上。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
通过职业化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实践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还表现在实践教学上。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高职院校注重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机制,提前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就业导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还体现在就业导向上。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和行业提供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将学生就业作为办学目标的核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使其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定位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等方面。
高职院校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几点思考
生 变 化 .其 所 需 要 具 备 的 岗位 职 业 能 力 也 在不 断更 新 .甚 至 职 业 本 身 也 在 不 断 发 生变 化 。 统 职 业 不 断被 淘 汰 . 职业 传 新 不 断 出现 。因 此 . 等 职 业 教 育 不仅 要 关 高 注 学生 今 天 能 找 到 工 作 .更 要 关 注 学 生
一
别 于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的高 等 研 究 型人 才 培 养 目标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培 养 的 是 具 有 高 技 能 的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是 直接 服 务 于 职业 岗位 的高 级 人 才 当 前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经 济 转 型 在
过 程 中 . 方 面 对 拥 有 一 定 智 能 和 技 能 一
对 某 个 专 业 各 个 就 业 岗 位 的 职 业 能 力
分 析 . 后 基 于 岗位 职 业 能 力 和 以 就 业 然
为 企业 或社 会 有 用 人 才 的 目前 . 业 对 企 高 职 毕 业 生 的 要 求 . 除具 有 一 定 的 技 能 外 , 看 重 的是 毕 业 生 的 读 写 能 力 、 往 更 交 能 力 、 队精 神 和 道 德 品 性等 。 也 客 观 团 这 地 反 映 了社 会 和 企 业 对 高 技 能 人 才 的全 面 素 质 要 求 因 此 . 等 职业 院校 培 养 的 高
明 天 能 获得 更 好 的 职 业 发 展 还 要 注 意
的 高 素 质 人 才 的 需 求 不 断 增 加 . 一 方 另 面 则 是 学 科 本 位 的普 通 高 等 教 育 扩 招 后 培 养 了 大 量 无 法 直 接 服 务 于 生 产 实 践 的毕 业 生 . 给 了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和 高 等 这 职 业 院 校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空 间 。所 以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在 人 才 培 养 上 要 以 就 业 为 导向. 以市 场 需 求 作 为 人 才 培 养 的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学 生 形 成 岗 位 职 业 能 力 以 为教 育 教 学 的 核 心 要 实 现 这 一 目标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首 先 要 对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2008-2009学年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2008-2009学年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郭跃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探索财经类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周国保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项目教学法在“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应用郭长平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研究陈光榕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打造超市型职业学校切实为三农服务付倩儒\廖银花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试论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彭亚明抚州市振兴科技学校新时势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谐发展罗洪儿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张葵葵江西电力技师学院《南昌市中职教师职来认同现状及其促进方法研究》严智雄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的实现途径和机制乌建平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高职高专层次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1 —魏寒柏、张海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初论王艳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中职教育个体教师队伍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吴燕斌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浅淡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和对接工业园区谢晓望、邵应花安远职业中等学校农村劳动转移培训机制探索陈博、肖保萍萍乡卫生学校再造工程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刘敏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药学专业课程实训技能培养模式的探讨刘毛生、邹艳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职院校课程优化与整合冯四东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陶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吴荣光、刘莹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陶瓷工程专业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状况的研究钟明耀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吴建明浮梁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运用多媒休辅助教学的体会》李剑平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古丽芳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浅淡如何加强我校数控实训的建设》— 2 —陈亚平江西省化工学校对民办中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罗国强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行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工作肖红秋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邵克金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坚持走学历教育与多元技能培训并举之路——浅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张卓毅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化之我见曾桥明全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政府、企业、学校手牵手办职教--校企合作模式的浅谈刘科阳上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用科学发展观剖解县级职业学校招生难题余建平江西省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对职业高中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的探讨二等奖:张菁菁江西民政学校中专中农村女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徐照兴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浅谈高职计算机基础的素质教学杨志文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稳定职业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初探— 3 —兰慧万载县职业技术学校从红红火火的职业教育发展看我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边凤根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中职学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曾秋莲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中职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王莉杰、胡春榜南昌市卫生学校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启示龚金根、傅廷熙南昌市卫生学校加大外聘教师管理力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潘建华、严淑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构建:现实基础与基本策略罗克清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规范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品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郑春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软硬件结合的校园网安全策略邹克斌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杨名权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彰显高职特色培养创新人才李滨、李淑芸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关于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陈少华、张立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若干思考— 4 —胡丽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管丽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初探金凌云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式的研究陈虹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职业教育机构战略联盟研究》徐冬香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策略李魁海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宁雯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柳雪芳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高职的现状与思考张剑、张宁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教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思考张威、张海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吴毅、吕家将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数控驱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教学模式探讨吴浔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初探李娜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建立职业教育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5 —范海林兴国职业技术学校我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思考刘玉莉、陈世珍安远职业中等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管理模式探讨杨旭华江西农业工程学院职业院校实施”订单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蕾萍乡卫生学校怀感思之心,播文明之种---新时期中职生感恩教育模式探讨张仁发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钟媛玲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小学语文教学法》优化教学“六结合”林承忠萍乡工业学校如何做好现代职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郭文华、汪有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对材料工程系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聂文广、吴媛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IT专业课程认证教学研究与实践吴嫒、陈正军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引入企业优势资源、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新模式廖莹、朱永平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周蔚宇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煤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谢淑芬、过琮瑶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对实现高职财务管理有效教学的探索— 6 —周兴瑜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许冬华、张今斌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朱美凤浮梁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张美花浮梁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浅淡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构思》吴秀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罗雨平丰城市职业中学浅析加强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洪水源永修县职业教育中心在新形势下中职校本课程开发之控讨曾翠华、饶彦明广昌职业学校转变办学机制、强化与园区企业对接-推动广昌县职业教育为县城经济服务宋国华景德镇理工职业学校《欠发达地区职教育发展思路与战略》张传水南昌工业学校敢问路在何方---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袁小庆南昌工业学校对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探究谢小萍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如何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7 —丁克华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项目教学运用的思考孔祥蔚赣县横溪职业技术学校职校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朱念红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突破中职教育瓶颈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邓晓华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深化改革,让职业教育由“冷”变热——浅谈职业学校如何走出困境钟之初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新形象赖善明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叶兴伟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吴诗兰上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技能为核心彰显职教特色——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朱水香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育肖声泉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肖炎红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探讨曾向农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方略— 8 —曾鲲赣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三等奖:陶金保南昌广播电视学校浅谈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刘立坚江西民政学校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郁江西民政学校中专英语教学的困境与改革熊全洪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非主干专业教育培养与探索胡群英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略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素养肖丽荣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论如何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张秀琼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创业促就业推动职校持续发展傅小玲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职校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刘雯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宋健东江西省萍乡市职业中专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究魏晓燕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利用数形结合法解题— 9 —周敏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谈一谈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李世奇南昌市卫生学校探析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实现路径郭蔚南昌市卫生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朱忠兰、易志云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解读潜能生---试析职业学校“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袁国业泰和职业中专《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实践课创新教学探讨蒋常春、刘建明泰和职业中专现阶段职业教育环境状况下如何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成长陈上来萍乡市工业学校中职教育要发展必须改变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黄进龙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杨月霞江西渝州科技学院浅谈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方法胡艳芳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新说吴武林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搭建陈灵明、赵军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探析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李淑芸、殷建勤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声誉激励和晋升激励—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两大法宝— 10 —李海伟九江远东海事学校关于我校航海职业教育的几点研究曹晶、曹冰江西省体校优秀游泳运动员陆上爆发力练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张光辉、洪静江西省体校江西省学校体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的对策陶国新、刘欣然江西省体校关于构建群众性多元体育服力及体理的理论研究陈哲亮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论高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程慧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艾琳梅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王群英青山湖区职业技术学校浅淡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罗润生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叶火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市级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生存的困惑及对策车雅琴上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思考汪道鑫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魏东红\王丽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之劳动教育探索— 11 —王亚云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论理论灌输对示范性德育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汪程、彭晓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提高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刘玉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余世民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施杜庆华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染整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支卫兵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实践型校园文化的思考陈晓青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创新“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魏力敏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RTIZ的高职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周奎国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漫谈高职院校形象建设问题徐辉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浅淡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澜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浅析职业院校的项目资金管理策略杨格平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能力本位的中职校课程改革之探讨刘炜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浅淡项目教学中学习环境的建设— 12 —黄彬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浅析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教育模式万正刚江西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浅析小胶印印版版材的研究进展上官兵鹰潭应用工程学校“精品学生”培养模式探讨骆建文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浅析中职学校的数控加工教育戴小媛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深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陈其旺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浅析我校实训基地在教学中动用章若冰新余职教中心关于技工学校模具钳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闵文群新余职教中心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孙俊鸽、刘飞萍乡卫生学校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之研究黄春梅萍乡市职业中专浅淡动用电教多媒体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高健群、郑淑贞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来教育创新问题的思考朱建芳、王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办好职业教育的几点想法黄发生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浅淡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 13 —周维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关于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周志辉萍乡工业学校小议“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体现及培养途径付利平高安职教中心《论中职学校的职业化教育》马鑫会昌县职业技术学校抓对接促就业谋发展刘睿邦会昌县职业技术学校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柳红江西省湖口县蒙达理工学校<驶出港湾>--帮助中职毕业生转换角色,适应就业新环境周吉勇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民办职业学校人才战略的思考黄亚敏赣西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思考张海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的职业实用体育训练周立权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浅淡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吴兵、余民权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试论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抉择陈正军、聂文广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探索与研究刘育颖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如何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浅析— 14 —张今斌、许冬华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浅淡班主任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黄文红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宋启林萍乡福田职业中专要加强德育教育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钟友木萍乡蓝翔职业中专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职高班集体毛春平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浅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李启异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周洁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肖茂楦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中职生不良口行成及矫正》马传云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对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思考》郭开泉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改革思路》李时华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浅淡职业学校英语数学中的文化教学》胡海鸣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朱菊萍丰城市职业中学职高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15 —付雪飞丰城市职业中学当前形势下我校与企业联合办法的探索揭炉平广昌职业学校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饶彦明、曾翠华广昌职业学校广昌县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郭群江西庐山旅游中专中等职业学校流生现象浅析沈莉江西庐山旅游中专修水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熊永亮南昌工业学校浅淡职业院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龚林根、肖娟南昌工业学校论中职生就业中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钟衍汇赣州卫生学校中等护理专业开展行动导向教学面临时的问题与对策郑珂乐平市职业中学整合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余杨仁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在合作中谋求双赢在创新中培养高技能人才谢苏扬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多方位探教学改革走特色“风涵式”教学发展之路胡建红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结合校情浅谈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教学改革李鹏辉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关注生命— 16 —罗荣花赣县职业技术学校浅谈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吴连发赣县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数学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郭守金赣县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刘素云赣县横溪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中战略目标的思考刘章佩赣县横溪职业技术学校论MES职业技能教学王家华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袁小平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体活动建设的思考宋春牡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纵深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刘晓毅大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浅谈如何提高烹饪课堂教学效果黄炳荣兴国县兴旺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是中职学校发展急需突破的关口胡英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何爱平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后进生的教育教学之我浅谈廖永华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谈谈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7 —曾卓明全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浅谈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能力形成刘东生宁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浅谈探究式教学李小瑜、赖院生宁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礼仪助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李雪芳、彭国华宁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职学校管理更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王香明、徐东生上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激活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骆芳兰上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学结合花绽放校企联姻果满枝郭卫京上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视问题顺应形势探寻方法——谈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及对策杨伦平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李萍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高数学课该如何上?胡春柏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校生数学课程厌学成因及其对策探讨— 18 —。
铸特色,创品牌,努力打造江西高职教育品牌学校——关于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发展问题的思考
[ 稿 1期 】 0 9 0 —1 收 5 1 20— 6 9 [ 者 简 介 】 长春 , , 西 工程 职 业 学 院 院 长 , 教 授 , 究 方 向 : 育 , n 。 作 胡 男 江 副 研 教  ̄ t -
强 . 内涵 发展 的道 路 ” 因 此 我 们 在 规 划 未 来 五 年 高 职 的 发 走
”
。
这 个 办 学 目标 有 二 个 问 题 。第 一 。五 年 时 间 还 剩 一 年
(0 6 2 1 2 0 - 0 0年 ) 这 个 目标 还 能 不 能 成 为 我们 的 长 远 办 学 目 .
展 目标 时 一 定 要 遵 循 这个 思 路 . 真 总 结 我 们 过 去 的 办 学 经 认
验 . 学 规 划 未 来 科
一
、
明 确 办 学 目标 。 准 发 展 定 位 。 找
办学 目标 是 学 院 发 展 的指 向 .是 学 院 目标 管理 的 终 极 指 标 。学 院 往 哪 个 方 向发 展 . 展 成 多 大 规 模 的学 校 . 后 办 成 发 最
品 牌 学校 . 内 涵发 展 之 路 。 走
关键 词 : 西工 程 职 业 学 院 ; 色 ; 牌 ; 江 特 品 内涵发 展
中图分类号 : G7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5 7 2 0 0 —0 4 - 4 1 0 -3 3 ( 0 9)4 0 5 0
江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20 0 9年 第 4期
铸特色, 创品牌, 努力打造江西高职教育品牌学校
关 于 江 西 工 程 职 业 学 院发 展 问题 的 思 考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管理对策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管理对策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对策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就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管理对策进行阐述。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和优秀的教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还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师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要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引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评估机制,可以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办学质量。
四、增强学校内部管理能力学校内部管理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增强学校内部管理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建设和人员合作,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五、推动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创新,鼓励他们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六、加强与社会的对接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的对接,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活动,引进社会资源和市场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8 ・
第9 卷・ 第2 期
职 业 时 空
论 坛 C A R 职 E 镦 ER HORI ZON
-
业、 政府 、 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 实
施办 学 多元体 制 ,是 市场 经济 的要 求 。首 先 ,职业 教育 因其 与 经济 联系 最密 切 、最 直接 ,是 现 代企业 制度 劳动 力开 发体系 中的核心 部 分 ,具有 很 强 的企
创新思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对策。
一
、
高等职 业教 育办学模 式的创新
的能力 ,这主要是本科教育应重点培养的能力。横 向扩展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要求高职学生具有相对
宽而浅的知识结构。教育部也提 出以培养技术应用
能力 为 主线设 计学 生 的知 识 、能力 素质 结念的影响,
现 代社 会知 识更 新周 期 缩短 ,职 业 院校 要 改变
业行为 ,企业是职业教育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 , 企业理所 当然要承担职业教育的大头。其次 ,职业 教育作为 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必然包 含政府行为 ,政府应承担办学的责任。再次 ,职业 教育属非义务教育 ,它以提高国民自身素质和个人
@
职 业 时 空
对 发 展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几 点 思 考
杜 晓春 ,徐 冉
0 6 7 0 0 0 )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2 0 1 3 年 2 只
摘 要 :近年 来 ,我 国高 等职业技 术教 育发展 很快 ,办 学规模迅 速扩 大 ,办学水 平也 在不 断提 高 ,是 我 国高等教 育大 众化 的主力军 。其 中有一 批高职 院校 已经形成 了 自身 的办 学特 色 .在社会 上建 立 了 很高 的认 同度 ,但 高等 职业技 术教 育毕竟起 步相 对较 晚 ,发 展过程 中还存 在着 一系 列亟待解 决 的问 题 。职 业教 育工 作者 需认 真思考 这 些 问题 ,勇 于创新 并 寻找有 效对 策 。 关 键 词 :高 职教 育 ;发展 ;定位 ;特 色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
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办学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办学特色定位。
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办学特色定位可以帮助院校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扩张和追逐热点而忽略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把控。
其次,办学特色定位可以突出院校的教育特色和优势,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最后,办学特色定位可以凸显高等职业院校与其他类型院校的差异化,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常见办学特色定位1. 产教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定位。
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等形式,院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此外,产教融合还可以促进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实践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定位,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特色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
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4. 跨学科交叉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选择以跨学科交叉为办学特色定位。
跨学科交叉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 截至 20 09年 底 , 西 共 有 5 江 2所 高 职 院 校 , 占全 约
国 1 1 高职 院校 总数 的 43 . 数 量 上 略高 于全 国平 2 5所 . 在 % 均 水 平 。在 全 国 1o所 国 家 示 范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中 , 西 0 江
职业 院校 。在 高 等 职业 教 育 界 , 国家 示 范性 院 校 号称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的 “ 1 学 校 ” 一 个 地 区 的 国 家示 范 性 院 校 的 多 2l 。 寡 , 接反 映该 区域 的 高 等 职业 教 育 发 展 水 平 。 直 因此 。 我们 可 以判 定 , 高 等 职业 教 育 领 域 , 西 省 虽 然 院 校 数 量 不 在 江 少 , 整体 办 学 水 平 在 全 国处 于靠 后 的 位置 。 但 再 看 专业 设 置 。 目前 , 教 育 部 公 布 的普 通 高职 高专 在 专 业 目录 中 , 及 1 大 类 、8个 小 类 共 72个 专 业 。 涉 9个 7 2 但 在 江 西 2 1 高 职 院校 招 生 专 业 中 , 计 不 过 2 0个 , 0 0年 总 8 不 及 全 国 可招 专 业 的一 半 。 西 的高 职院 校 在 个别 专 业 大 类 江 很 少 涉 及 , “ 利 大 类 ” 在 不少 专 业 小 类 几 乎 出 现 空 白 , 像 水 ;
( ) 化 专业 结 构 。 动服 务 江 西 经 济社 会 发展 二 优 主
( 另一所为江西现代 职业技术学院 ) 。全 国 3 个省 ( 自 1 市、
治 区 )除 江 西 省 外 , 有 海 南 省 、 州 省 、 海 省 、 藏 自 , 只 贵 青 西
治区在本 区域 内仅有一所 高职学院人选国家示 范性 高等
间 , 中专 、 业 大 学 、 人 高 校 或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升 格 、 从 职 成 转 制 而 来 的 高 职 院校 , 发 展 轨迹 基 本 为 : 学 层 次 迅 速 提 其 办 升, 办学 规 模 急 速扩 张 , 业 设 置 多学 科 化 , 学 模 式 同质 专 办 化 。发 展 现 状 大 致 为 : 源 素 质 低 下 , 化底 蕴 薄弱 , 金 生 文 资
断优化 的结果 。 教育部以教高厅[ 0 16号文件 的形式颁 2 41 0
布 的 《 于 全 面 开展 高职 高 专 院 校人 才 培 养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关 的 通 知 》 的 《 职 高 专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方 案 中 高 ( 行 ) , 办学 特 色 所 作 的 界 定 是 : 长期 办 学 过 程 中积 试 》对 在
本 文 作 者 对 江 西 的 4 所 高 职 院 校 ( 含专 科 学 校 ) 7 不 2 1 招 生专 业 统 计 表 明 , 西 高 职教 育 共 开 设 专 业 2 9 0 O年 江 6 个 , 盖 除 “ 利 ” 外 的 1 大 类 ,o余 个 小 类 。从 类 型 涵 水 之 8个 6 分 布 上来 说 , 基本 正 常 。 仔 细分 析 研 究 就 不难 发 现 , 西 但 江 的 高 等 职业 教 育 专 业结 构 不 甚 合 理 , 现 为 大 部 分 专业 仅 表 有一所学校开设 , “ 如 民航 运 输 类 ” “ 理类 ” “ 装 印 刷 、护 、包
类”“ 源勘查类”“ 、资 、 电力 技 术 类 ” 等 : 不 少 江 西 经 济 等 有
像 “ 农林管理类 ”“ 、铁道运输类” “ 、管道运输类 ” “ 、食品药
品 管 理类 ” “ 油 与 天然 气 类 ”“ 物 加 工 类 ” “ 利 工 程 、石 、矿 、水
与管理类 ” “ 、水利水 电设备类 ” “ 土保持 与水环 境类” 、水 、
高等教育大众化 、 服务江西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作 出了积极
的 贡 献 。 而 。 等 职 业 教 育 在 我 国 的 发 展 历史 毕竟 太 短 , 然 高 通 过 “ 改 一 补 ” 即通 过 职 业 大 学 、 分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和 三 ( 部 独 立 设 置 的 成 人 高 校 改 变办 学 模 式 、 整 培养 目标来 发 展 调
“ 生 管 理 类 ” “ 安 指 挥类 ” “ 队基 础工 作 类 ” 。 种 卫 、公 、部 等 这 专 业设 置 布局 , 江 西是 一 个 农 业 大省 , 源 ( 其 是 水 资 与 资 尤
源 、 藏 资 源 ) 省 的 地 位 不 相适 应 , 江西 要 着 力 发 展 制 矿 大 与
渐发展起来 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 。 截至 2 0 0 9年底 , 江西省
共有 高等 职业 院校 5 2所 , 量 远 大 于 本 科 院 校 ; 数 当年 招 生 1. 42 人 。占 全省 普 通 高 校 招 生 数 的 5 .%;在 校 生 达 5万 78 4. 26 人 , 6万 占江 西 省 普 通 高 等 院校 在 校 生 总 数 的 5 . , 38 % 高 等 职 业 教育 已 占据 全 省 高 等 教 育 的 “ 壁 江 山 ” 为推 进 半 ,
心竞争力 , 是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 品质 。 从文化学的角度 , 办学特 色显示的是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色文化 , 表现在精
神 、 度 、 为乃 至 物 质设 备 等 各 个 层 面 。 从哲 学 的角 度 , 制 行 办 学特 色表 明的 是 高 职 院校 共 性 与 个 性 的 统一 , 个 性 不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是 伴 随 着 我 国改 革 开 放 的前 进 步 伐 逐
格 。关 于 办 学 特 色 的含 义 , 学 者 从 不 同的 学 科 角 度 给 予 有 界 定 : 教 育 学 的 角 度 , 为 办 学 特 色 是 高 职 院校 在 一 定 从 认 的教 育 理 论 指 导 下 , 长 期 教 育教 学 实 践 活 动 中 不 断追 求 在 教 育 目标 的 最 优 化 , 步 形 成有 独 特 风 格 的 办 学 模 式 。从 逐 管 理 学 的角 度 . 主张 办 学 特 色 实 质上 是 高 职 院 校 的 一 种 核
第 2 1卷 第 4期 2 1年 1 01 2月
江 西 青 年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  ̄A L OF NGXIYOU TH VOC A ̄ ONALCOH . EGE
VO. . . I No4 21
d c2 e . 01 1
j 进 面 等 院 特 农 与 康 展 几 冕 《 江 高 职业 校 色 掌 健 发 韵 点 考 f 促
定位 、 大投入等方面人手 , 加 多头 联 动 , 体推 进 。 整
【 关键词】 江西 ; 高等职业 院校 ; 办学特 色; 健康发展 ; 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7 92 ( 1 .1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6 2 2 0 (0 10 — 0 1 0 17 - 1 82 1 )4 0 4 — 3
淀 形 成 的 , 校 特 有 的 , 于 其他 学 校 的独 特 优 质 风 貌 ; 本 优 办
高等职业 教育 , 同时 , 利用少数具备 条件的重点 中等专业
学 校 改 制成 举 办 高职 班 等 方 式 作 为 补 充 来 发 展 高 等 职业
教育 )来实现高等 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也不过十几 年的时
社 会 发展 迫 切 需 要 、 展前 景也 很 乐 观 的 专业 仅有 少数 几 发
之 , 多 高 职 院 校 给 人 的 印象 是 千 校 一 面 , 言 办学 特 色 。 很 难 江 西 作 为 一 个 经 济 欠 发 达 的 中 部 省 份 . 等 教 育 也 处 于 欠 高
由此 , 作者认 为, 所谓 高职 院校办学特色 , 是指高职
院 校 在 长期 的办 学 实 践 中 探 索 、 淀 、 展 而 形 成 的 , 社 积 发 被 会 广 泛 认 可 的 。 有 相 对 稳 定 性 和创 新 性 , 现 一 所 高 职 具 体 院 校 办 学优 势和 独 特 个 性 的 总 和 。 学 特 色 是 高 职 院校 的 办 核 心 竞 争力 . 映 出一 所 高 职 院 校 改 革 、 设 和 发 展 的 亮 反 建 点 , 一 所 高 职 院 校 积 极 的社 会 形 象 的 标 志 , 是 也是 一 所 高 职 院 校 存 在 的鲜 明符 号 。
补本 ) 的解释 , 》 是指事物所 表现的独特 的色彩 、 风格等 , 它
揭 示 的 是 事 物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 独特 性 以及 与 众 不 同 的 品
【 稿 日期]o 1 1- 0 收 2 l- 1 1
【 简介】 作者 郑焱明(93 )男 。 16一 . 江西临川人 , 江西青年职业 学院党委副书记 , 。主要研 究方 向: 教授 青年工作理论, 职业教 育等。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江西省 高等 学校教 学改革研 究省级立项课题 “ 高等职业 院校 办学特 色研究” 的阶段 性成果 ( 目编号Jq 一 8 项 ) G 0—
郑 焱 明
( 西青 年职 业学 院 , 江 江西 南 昌 3 0 4 ) 3 0 5
【 摘要】 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就的集中体 现 , 是展示其社 会存在 的核心竞争力。 江西的高等职业院校量不少
但质不高 , 总体上处于全国靠后的水平。要实现江西高等职业 院校特色办学与健康发展 , 必须从强化管理 、 优化结构 、 准确
学 特 色 应 当对 优 化 人 才 培 养 过程 、提 高 教 学 质 量作 用大 。 效 果 显 著 : 学 特 色要 有 一 定 的 稳 定性 并 应 在 社 会 上 具 有 办
一
定影 响 。 到 社会 公 认 。 得
投入不 足 , 师资力量缺乏 , 教学水平 与就业质量不高 。总
6-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