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练习 (1)

合集下载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马基模拟卷答案问题一(共60题,总分60分)1.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企业机制答案标准答案2.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2)3.\钥匙能打开锁\这句话从哲学角度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3)4.“如果你不爬山,你就不知道天空的高度;如果你不面对深渊,你就不知道地球的厚度。

”这篇文章表明A.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类的意识是创造性的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4)5.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宜性”是指()。

a、绝对合身B.基本合身c.部分适合d.相互等同答案(2)标准答案:2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A.先验论B.反思论c.能动的反映论d.经验论答案(3)标准答案:37.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D.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回答(3)标准答案:3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先进的机械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力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4)标准答案:49.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3)标准答案:310.黑格尔说过,被割伤的手不是真正的手。

这句话所表达的哲学真理是a.承认世界的统一b.承认世界的起源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4)标准答案:411.自由王国指的是人()a.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受自然和社会的限制,D.得到真正的自由答案(2)标准答案:2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整体与个体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2)标准答案:2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超验主义B.不可知论C.否定与直觉反射理论D.动态革命反射理论答案(4)14.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世界的物质性首次得到承认。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CCA6-10:DDBAD11-15:CABCD16-20:DCDBA21-25:CDBBB26-30:CCBBA31-35:CABBD36-40:BAAAA41:A二、简答题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4、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的错误(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它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也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它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也是深刻的。

(3)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45、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用二者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含义:①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精品】马基习题1.doc

【精品】马基习题1.doc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三(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止统一性在于它的(C )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尢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山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來的现实基础(B )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B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來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速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基总的习题

马基总的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变是世界的本源•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D 人民群众的观点•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A 创立了唯物史观•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A 批判性和实践性•B 革命性和否定性•C 系统性和完备性•D 实践性和阶级性•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A 科学地认识世界•B 正确地解释世界•C 如实地反应世界•D 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12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马基第一课练习答案

马基第一课练习答案

第一课一、单选题1、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4、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的观点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7、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8、空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9、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D.唯物和辩证的观点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原因和结果规律12、发展的实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斗争性与同一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有限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1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B.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质和量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1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17、区分质与量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平衡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18、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1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0、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21、“狼孩”没有意识,这说明()A.意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2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A.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B.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D.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社会规律是不稳定的23、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A.客观性与普遍性B.主观性与客观性C.社会性与历史性D.稳定性与不变性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正确反映客观规律B.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C.彻底克服保守思想D.充分发挥集体智慧2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是不同的,这说明()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B.意识的内容是与生俱来的C.意识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D.意识受人们主观状态的影响26、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马基练习题

马基练习题

马基练习题(新)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C 5.B二、多项选择题1.BCD 2.BCD 3.ABC 4.AB 5.CD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⑵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完整word版)马基 概论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基 概论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辨析题: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从一定方面来说是有限的。

就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来说,认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只能是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

就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本性来说,人的认识没有一个终极的界限,总是不断超越不断前进的。

人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不断地前进。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认识论和真理论中“元”是本质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

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

在自然科学中,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形式或科学方法来说明同一对象,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但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多重性特点与真理认识的本质不能混为一谈。

真理认识的本质只有一个,不能是多元。

3、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这就是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真知和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

同时,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可能是无限的。

因此,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马基模拟题及答案

马基模拟题及答案

马基模拟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A 自由和必然B 真理和客观规律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D 理论和实际E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就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B 它是“科学之科学”C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E 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A 思维辩证法B 朴素辩证法C 自然辩证法D 唯心辩证法E 唯物辩证法4 实践是()A 客观的物质活动B 有意识的活动C 任意的活动D 社会历史的活动E 适应环境的活动5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 概念B 知觉C 表象D 判断E推理6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7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8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9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1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马基模拟题答案

马基模拟题答案

《模拟题一》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刺性。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

二者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2、(1)意识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二者之间的关系是: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

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

“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

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马基考试试题

马基考试试题

马基考试试题这是一份马基考试试题,旨在评估考生对马基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考生认真阅读每道题目,并按要求进行解答。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在马基思维中,我们经常对事物进行逻辑思考。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马基思维的逻辑思维模式?A. 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

B. 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开展系统化分析。

C.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

D. 还未遇到问题时,不需要对事物进行思考。

题目二:根据以下情景,请判断属于马基思维过程的哪一个阶段:李明每天都使用手机上网,但他发现近期移动网络的信号变得越来越差。

他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并分析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A. 定义问题B. 数据收集C. 分析问题D. 解决问题题目三:根据以下情景,请选择最适合的思维工具:小明想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率。

他希望找到一种能够帮助他安排时间并记录学习进展的工具。

A. 二叉树图B. 导图C. 判定矩阵D. 决策树题目四: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它们?A. 思维导图B. 智能算法C. 逻辑思考D. 创造性思维题目五:以下哪个选项用于展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A. 判定矩阵B. 因果图C. 减少图D. 决策树题目六: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做出最合理的决策?A. 积木图B. 判定矩阵C. 导图D. 逻辑思考题目七:以下哪个选项用于展示一个问题和其解决方案的过程?A. 树状图B. 决策树C. 二叉树图D. 积木图题目八: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帮助人们发散思维,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解决方案?A. 逻辑思考B. 极限法则C. 因果图D. 积木图题目九:根据以下情景,请选择最适合的思维工具:小红要组织一个展览活动,她需要确定展览的主题、展览品种和展览流程。

她希望找到一种可以帮助她分类和组织思维的工具。

A. 判定矩阵B. 二叉树图C. 导图D. 积木图题目十:马基思维强调通过系统化的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

马基课练(简答)

马基课练(简答)

马基课课练绪论:练习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2.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4。

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绪论:练习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批判精神。

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章:练习一、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第一章:练习二、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基考试题型

马基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①直观性②机械性③不彻底性④相对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①唯物主义②辩证法③可知论④认识论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①时间的客观性②时间的无限性③时间的一维性④时间的可变性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③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指()①物体处于绝对不动状态②物体处于不可捉摸状态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6、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一分为二的方法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7、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①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②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③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④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①纯粹偶然的巧合②纯粹必然的结果③偶然中隐藏着必然④命运的安排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①感觉——知觉——表象②概念——判断——推理③实践——认识——实践④认识——实践——认识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承认()①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的阶级性③真理的相对性④真理的有用性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马基习题

马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 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1C、中国D、俄国1 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 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 . C 2 . A 3. A 4. B 5. C 6. B 7. C 8. A 9. D 1 0. A 11 . A 1 2. C 1 3. D1 4. A 1 5. C二、多项选择题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 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 831 年和1 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 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 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6?1 斯密B、大卫?6?1 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6?1 圣西门B、沙尔?6?1 傅立叶C、罗伯特?6?1 欧文D、托马斯?6?1 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 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 . BCD 2. BCD 3. ABC 4. BC 5. AB 6. ABC 7. CD 8. AB 9. BCD 1 0. ABCD三、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为( A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矛盾是指( B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B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能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D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D )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B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8、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B ) B 、实践9、商品经济是( C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B )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 B、参与制13、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B )B、资源配置国际化 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A )A、科学的品格15、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C ) C、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C ) A、生产使用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最关键的因素( AD )A、周转时间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 CD )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 用的。

马基练习

马基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2.世界观是()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对社会发展的系统观点C.辩证法的基本观点D.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存在的第一性D.对于意识的根源性5.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

”这种观点是()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C.唯物主义决定论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6.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同一性是()A.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B.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性C.矛盾对立双方的同一性D.没有差别和矛盾的同一性7.认识客体是指()A.人的观念及其对象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物C.人的自由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8.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A.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C.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D.都是通过人有意识的有目的而起作用的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A.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B.生产力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因素C.生产力是自然关系所以决定社会关系D.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10.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物质世界B.知识分子的头脑C.人民群众的实践D.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11、事物的本质是()A、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引起另一现象的现象D、事物具有的现实性1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A、世界本原的科学B、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C、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科学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14、事物的质是指()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总和B、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15、下列活动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司法人员办案B、艺术家表演C、运动员训练D、医生治病16、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哪些论点是正确的()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B、所有物质都具有意识C、意识独立于物质而存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7、以下关于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A、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B、事物的运动引起变化和发展C、事物的多种联系构成多种运动形式D、运动构成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B、一切科学和知识的总汇C、认识论和辩证法D、唯物论和认识论1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相互联结和相互制约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个性和共性的关系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了()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经济基础的发展必须有上层建筑的保证D、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二、不定项选择1、事物的本质是()()()()()A、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引起另一现象的现象D、事物具有的现实性E、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A、世界本原的科学B、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C、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D、一切规律的科学E、科学的科学3、事物的质是指()()()()()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总和B、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E、事物的度4、下列活动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司法人员办案B、艺术家表演C、农民培育新品种D、运动员训练E、医生治病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哪些论点是正确的()()()()()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B、所有物质都具有意识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E、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A、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C、认识是否来源于实践D、世界观是否是哲学E、意识是否变成现实7、联系的普遍性是指()()()()()A、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着的B、各事物之间通过中介相互联系C、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D、具体事物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环节E、整个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的网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是()()()()()A、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E、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了()()()()()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党正确认识和利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发展规律D、经济基础的发展必须有上层建筑的保证E、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10、“只有判断和判断才有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

马基选择题题库(1)

马基选择题题库(1)

问题1得0 分,满分1 分“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答案正确答案:B.部分依赖于整体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问题2得0 分,满分1 分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答案正确答案: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问题 3得0.25 分,满分0.25 分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是()答案正确答案:C.时间问题 4得0.25 分,满分0.25 分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答案正确答案:C.物质范畴问题5得0 分,满分0.25 分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根源是()答案正确答案:D.客观的问题 6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答案正确答案:B.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问题7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答案正确答案:C.主观反映问题8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答案正确答案:B.主观能动性问题9得0 分,满分0.25 分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答案正确答案: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问题10得0 分,满分0.25 分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一生有两个发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答案正确答案:A.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问题11得0 分,满分0.25 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答案正确答案:B.经济原因引起的问题12得0 分,满分0.25 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答案正确答案: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问题13得0 分,满分0.25 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答案正确答案: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问题14得0.25 分,满分0.25 分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大学马基一章练习

大学马基一章练习

• 5.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 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 话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 B.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 指( )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 法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 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C)

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 • • • • • •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马基法律系练习题目

马基法律系练习题目

2010年度下半年法律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练习题请在仔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练习以下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4.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7.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9.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A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10. “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观点是(B )A.一切哲学的观点B.辩证法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1.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1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C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D.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5.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C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16.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B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17.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 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2.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B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24.商品是( B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2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2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27.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8.剩余价值来源于( C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29.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30.垄断的形成是( 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3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3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 C )A.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C.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D.在所有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3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D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35.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B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3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7.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性”是指( C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 C )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C)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实践的主体是( B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4.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 )A. 自然属性的总和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自由理性的外化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D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6.时间和空间是( B)A. 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 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 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7.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 C )A.矛盾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B.矛盾斗争性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8.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9.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C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10.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2.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B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3.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 (B )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7.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8.上层建筑是指( 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9.商品的二因素是(A )A.使用价值和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0.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0.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B)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C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B)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C)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B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5.金融资本是由( C)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D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A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C)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