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中飞行轨迹预测算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展开的飞行目标轨迹预测
断更新和改进$目标轨迹预测即利用当前时刻目标的状态
信息预测目标下一时刻的状态'该任务可等效地看作针对
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飞行目标轨迹预测模型分可为动力
学模型 卡尔曼滤波 算法模型 , (!@)
!M24,2.O04*+1'M]"
(<% <&)
和机器学习模型 $ (<!<#)
动力学模型根据目标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方程'对目标
>+ B ,>+D< G@+
!<"
0+ B &>+ G4+
!$"
式中%, 是目标状态转移矩阵'代表该系统从+`<时刻到+
时刻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 是目标观测矩阵#@+ 和4+ 是
过 程 噪 声 和 观 测 噪 声 '其 分 别 满 足 正 态 分 布 @+"9!;'(+"'
4+"9!;')+"$
M]算法通过反馈环路迭代更新求解目标状态向量'该 反馈环路包含两个更新步骤%预测步骤和更新步骤$在预 测步骤中'M]算法用上一时刻目标的状态向量来预测目标 下一时刻的状态%
得长时间序列的依赖信息$G'F\ 的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模型能够记忆更长的序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并在后续处
理中加以运用'如今 G'F\ 网络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目标
的轨迹预测任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提出了基于 M]算法展开的 G'F\ 神经网络!M]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轨迹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轨迹预测算法研究运动轨迹预测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应用广泛涵盖了交通管理、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等众多领域。
准确预测运动轨迹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优化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轨迹预测算法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在运动轨迹预测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根据已有的轨迹数据预测目标物体的未来位置。
这涉及多个挑战,如路径复杂性、目标物体的运动模式变化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运动轨迹预测,包括传统的统计模型、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在传统的统计模型中,最简单的算法是线性插值,即根据目标物体的当前位置和速度,假设其未来位置与速度成线性关系。
然而,线性插值无法捕捉到目标物体的非线性运动模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预测效果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引入了更复杂的统计模型,如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
这些模型将目标物体的轨迹建模为状态和观测值之间的动态系统,并使用贝叶斯推断来进行轨迹预测。
卡尔曼滤波器假设系统是线性的,适用于轨迹比较简单的情况,而粒子滤波器则可以处理更复杂的非线性轨迹。
然而,传统的统计模型在处理复杂的轨迹时存在一些局限性,因为它们通常只考虑运动物体的动态特征,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以及物体与环境的交互。
这导致了对于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场景,传统模型往往难以准确预测运动轨迹。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并更好地应对运动轨迹预测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应用强化学习算法。
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学习如何在给定的环境中采取行动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在运动轨迹预测中,环境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状态信息,行动包括预测物体下一步的位置。
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交互,强化学习算法可以学习到目标物体在给定环境中的最佳行动策略。
强化学习在复杂场景中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更好地预测运动轨迹。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应用于运动轨迹预测问题。
空间目标定轨的模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空间目标定轨的模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及应用空间目标定轨是指对空间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轨道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和推算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航天、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空间目标定轨的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空间目标定轨模型空间目标定轨的模型包括轨道模型和测量模型。
1.轨道模型轨道模型用来描述空间目标在轨道上的运动规律。
常用的轨道模型包括开普勒模型、球谐模型、中心天体引力模型等。
其中,开普勒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型,通过描述目标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六个轨道要素来确定目标的轨道。
2.测量模型测量模型用来描述测量系统对目标位置和速度的测量过程。
常用的测量模型包括单点观测模型、多点观测模型、多传感器融合模型等。
其中,多传感器融合模型是一种综合利用多种不同传感器观测数据的模型,可以提高定轨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二、参数估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是空间目标定轨的核心内容,根据观测数据对轨道参数进行估计,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轨道。
1.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模型之间的差异来求解轨道参数。
通过对残差方程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可以得到目标的轨道参数估计值。
2.卡尔曼滤波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递归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动态更新观测数据和状态方程,实现对轨道参数的实时估计。
卡尔曼滤波方法可用于单传感器或多传感器融合的定轨过程,能够提高定轨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应用空间目标定轨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航天航天任务中,对于卫星、宇宙飞船等空间目标的定轨非常重要。
通过对目标的轨道进行精确测量和推算,可以实现航天器的精确定位、轨道控制和任务规划等功能。
2.导航在导航领域,定轨用于确定导航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以便提供准确的导航信号和定位服务。
通过将多颗导航卫星的定轨结果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3.遥感在遥感领域,对于地球观测卫星的定轨具有重要意义。
航班预测模型设计及其应用分析
航班预测模型设计及其应用分析一、引言航班预测模型是一种可以预测航班到达时间和延误情况的工具,它能够帮助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以及旅客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航班延误问题。
本文将介绍航班预测模型的设计原理和流程,并探讨该模型的应用和相关分析。
二、航班预测模型的设计原理航班预测模型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关变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航班的到达时间和延误情况。
具体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与清洗:收集历史航班数据,包括起飞时间、到达时间、航班号、起降机场等信息,并进行数据清洗,删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
2. 特征选择与提取:根据航班延误的影响因素,选择相关的特征变量,如天气、交通状况、飞行距离等,并进行特征提取,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模型的特征矩阵。
3. 模型选择与训练: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预测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并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
4. 模型评估与验证:使用测试数据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误差,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模型应用与部署: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包括预测航班的到达时间和延误情况,提供给相关利益方使用。
三、航班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航班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机场的航班调度以及旅客的行程安排等方面。
以下将从不同利益方的角度分析航班预测模型的具体应用。
1. 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航班延误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影响重大,通过使用航班预测模型,航空公司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航班的延误情况,调整航班计划和资源的分配,提前通知旅客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旅客满意度。
2. 机场的航班调度机场是航班的枢纽,航班的延误会导致机场运输能力下降和资源浪费。
通过航班预测模型,机场管理者可以准确预测航班的延误情况,合理调度航班的起降顺序,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机场吞吐量和运行效率。
常用轨迹预测算法
常用轨迹预测算法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轨迹预测算法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轨迹预测算法用于预测其他车辆、行人或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帮助自动驾驶系统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轨迹预测算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基于运动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基于运动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假设其他车辆、行人或物体的运动遵循特定的数学模型。
根据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已有的历史轨迹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
常用的基于运动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有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1. 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是最简单的运动模型之一。
它假设其他车辆、行人或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
基于线性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通过拟合历史轨迹数据中的线段来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
然而,线性模型无法捕捉到复杂的运动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有限。
2. 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考虑到了其他车辆、行人或物体的运动可能是非线性的。
常用的非线性模型有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
卡尔曼滤波器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通过融合传感器测量值和运动模型的预测值,实现对轨迹的预测。
粒子滤波器则通过随机采样的方式,生成一组粒子来表示可能的轨迹,并根据测量值对粒子进行权重更新和重采样,从而得到最终的轨迹预测结果。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轨迹预测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轨迹预测算法利用已有的轨迹数据训练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
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轨迹预测算法有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
1.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分类模型,可以用于轨迹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轨迹数据中的特征,决策树可以学习到运动模式,并基于学到的模式来预测未来的轨迹。
然而,决策树容易过拟合,对噪声和异常数据敏感。
2.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可以通过核函数将其扩展到多分类问题。
支持向量机可以用于轨迹预测,通过学习历史轨迹数据中的特征和标签,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
支持向量机能够处理高维数据和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算法研究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算法研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飞行控制算法是实现飞行器精准操控和飞行路径规划的关键技术之一。
飞行控制算法的研究旨在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满足不同飞行任务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算法研究,并讨论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飞行控制算法的分类飞行控制算法可分为传统控制算法和先进控制算法两大类。
传统控制算法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算法和根轨迹设计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建立传统控制模型,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进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调节。
然而,传统控制算法在应对复杂飞行任务和非线性系统时存在局限性。
为了克服传统控制算法的局限性,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算法逐渐转向先进控制算法。
先进控制算法采用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方法。
这些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飞行环境和系统特性,并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鲁棒性。
二、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控制算法关键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飞行控制算法的研究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系统建模:许多航空航天系统具有非线性特性,例如飞行器的气动力学和推力系统。
如何准确建立非线性系统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是一个挑战。
2. 传感器噪声和干扰抑制:飞行器所使用的传感器常常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如何准确测量飞行器的状态变量,并对传感器的噪声和干扰进行抑制,是保证控制算法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3. 高性能路径规划:航空航天系统中的飞行路径规划涉及到多种约束条件,包括空域限制、碰撞避免和能耗最优化等。
如何设计高效的飞行路径规划算法,确保飞行器能够按照规划路径精确地飞行,是飞行控制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4. 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航空航天系统常常面临环境和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如何设计具有鲁棒性和自适应性的控制算法,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不确定性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是飞行控制算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研究
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目前热门的技术方向之一。
无人机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航空、农业、矿业等行业。
但是,无人机需要通过规划飞行轨迹来实现自主飞行。
因此,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的意义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是指通过利用无人机的传感器信息,结合环境信息,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算法,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编码方法。
其实现的目的是为了让无人机能够自主识别目标,进行实时飞行路径的规划与控制。
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规划中,重点是选择适合于问题情境的飞行方式和控制方式。
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无人机需要在夜间侦查行动中执行无声的任务,需要无人机能够适应复杂地形或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飞行,并且在执行任务时避免风险,提高任务执行的效率和任务安全性。
因此,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是无人机智能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无人机在各类应用领域的性能表现。
二、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规划算法是设计多种传感器探测大气动力学参数和外部环境信息,同时还需对航空器自身控制和数值仿真方法的设计和优化。
在此基础之上,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规划算法便得以实现。
(a) 以初始点和目标点为起始点,利用高级路径规划软件和地图数据确定起飞点和着陆点,建立航路点,依据航路点建立初始航迹。
(b) 初始航迹基于传感器信息可以优化,可以采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等全局或局部搜索算法进行优化。
(c) 优化的航迹不一定是最安全的,还需考虑航迹的安全性,例如风险评估。
因此,可以利用结构化稳定性分析方法对优化的航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如结构分析法、系统力学分析法等。
三、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架构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算法架构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决策和执行。
其中感知层利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气象和航空情况。
决策层负责生成最优的航迹计划和与控制策略。
航空航天行业中的飞行目标跟踪与识别技术研究
航空航天行业中的飞行目标跟踪与识别技术研究绪论航空航天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高度复杂和关键的领域。
在当前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飞行目标的跟踪和识别技术在航空航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飞行目标跟踪与识别技术能够提供实时的目标信息,为航空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提供支持与保障。
一、飞行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1 飞行目标跟踪技术的定义与原理飞行目标跟踪技术是指通过利用目标的特征信息,采用合适的算法对其进行连续的定位与跟踪,实现对飞行目标的准确追踪。
该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特征提取、运动估计等关键步骤,常用的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1.2 飞行目标跟踪技术的应用场景飞行目标跟踪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无人机的实时监控、导弹的目标追踪等。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民航、军事、航天科研等领域。
1.3 飞行目标跟踪技术的挑战和趋势在实际应用中,飞行目标跟踪技术面临着多种挑战,如目标尺度变化、复杂背景干扰、遮挡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持续改进和优化跟踪算法,探索新的特征描述方法、多模态融合等技术手段,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飞行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1 飞行目标识别技术的定义与原理飞行目标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对目标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以区分不同的目标类别。
该技术常用的特征包括外形、纹理、尺度等信息,在训练样本的基础上,通过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2.2 飞行目标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飞行目标识别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飞行器的自动导航与避碰系统、航天器的目标选择与打击系统、航空器的自动着陆系统等。
这些应用能够提高任务执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2.3 飞行目标识别技术的挑战和趋势面临着不同目标类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飞行目标识别技术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例如光照变化、目标姿态的改变、目标遮挡等。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改进识别算法,提出新的特征描述方法和分类模型,以提高识别准确度和鲁棒性。
基于GM(1,1)预测算法的民航飞机实时轨迹可视算法
基于GM(1,1)预测算法的民航飞机实时轨迹可视算法钱睿;乐俊;刘丹【摘要】针对民航飞机动态飞行可视化中滞后和跳跃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民航飞机实时轨迹可视化算法.算法包括轨迹点预测,目标点行进和误差修正三部分.轨迹点预测基于GM(1,1)算法进行改进,在每次迭代时依据所有先验点和搜索方向动态调整发展系数.目标点行进基于预测坐标点提出TSUS(Time Slice Uniform Speed)算法,TSUS算法保证了在既定时间内目标确实移动到目的地,且能够根据初始速度方向调整轨迹弧度.误差修正采用分段式误差修正策略,以平衡不同情况下精确性和实用性.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模型可用于民航飞机可视轨迹渲染中,且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Aiming at the lagging and jumping problems in dynamic flight visualization of civil aircrafts, a real-time trajectory visualization algorithm for civil aircrafts based on prediction is studied and put forward. The algorithm includes three parts: track point prediction, target traveling and error correction. The track point prediction is improved based on GM(1, 1) algorithm. In each iteration, th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s is dynam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all priori points and the search direction. The target traveling is based on the TSUS (Time Slice Uniform Speed) algorithm, which ensures that the target does indeed move to the destination within a period of time and adjusts the trajectory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direction. The error correction adopts the segmented error correction strategy to balance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of different situation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visual trajectory rendering of civil aircrafts and improve the usabi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of the system.【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可视化;GPS;运动预测;航空定位;轨迹追踪【作者】钱睿;乐俊;刘丹【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 611731;西南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 611731【正文语种】中文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便利,而民航飞机作为航空运输的载体,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民航飞机传递位置信息,使相关人员了解飞机位置是保证航空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直观的表达位置信息,可视化界面应需而生.民航飞机传输定位信号主要依靠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报文,其中包括了经度、纬度、高度、速度、航向、识别号等信息[1].通过自动周期性发送ADSB报文,监测站即可获取飞机相关信息.ADS-B报文中的飞机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是通过解析GPS、北斗等定位系统获取的[2].定位可视化技术应用在许多领域,由于web端先天的兼容性,使得其也成为定位数据可视化的重要载体[3].目前常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接收到的目标位置信息,将目标在可视界面上对应点的位置进行更新,以达到显示目标位置的目的.此种方式能够准确反映目标位置信息,但存在两点不足.第一,目标轨迹不连续,观察者无法感受到目标移动过程,在下一定位信号获取之前,用户无法获知目标情况.第二,定位信号存在滞后性,在收到信号后才进行位置更新,如果目标持续移动,则可视界面中的位置会滞后于实际位置.目前,此种方式常用于现有的民航飞机定位可视化设备上.第二种方式是在第一种方式上的改进,它在收到位置信息后,将可视化界面的目标点移动到新的位置,提高了一定的用户体验,用户能够看到目标点的移动.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并且出现了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轨迹,例如跨越了障碍,轨迹不平滑等问题[4].此种方式目前多用于地面移动目标定位的可视化系统中[5].目前,飞行相关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大都是飞机本身的姿态方面[6].本文针对民航飞机轨迹可视化的需求,基于移动预测的方式,研究在二维场景下利用周期ADS-B报文进行飞机行进动画的渲染算法,提出了基于预测的民航飞机实时轨迹可视算法,使得可视化界面中飞机目标点移动更加精确和平滑,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为实现民航飞机轨迹可视化,需要周期性获取飞机ADS-B报文.ADS-B报文中包括经度、纬度、高度、时间、南北方向速度,东西方向速度,垂直速度等信息.本文仅讨论二维空间中的可视化问题,且获取信号周期T固定,所以仅需要经度、纬度、东西方向速度、南北方向速度4个参数.三维空间的可视化问题可类比.飞机轨迹可视化的渲染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依次是:轨迹点预测、目标点行进和误差处理.1)轨迹点预测主要是用来先行预测下一坐标点,使得在未收到下一坐标点实际信号之前,飞机的可视化点可以先行移动,保证了可视化的连贯性.2)目标点行进则是当预测出下一坐标点时,飞机可视化点向前行进的策略,既要保证在时间间隔内移动到目标点,又要保证轨迹平滑达到良好的可视效果.3)因为预测是无法做到非常精确的,与实际坐标之间必然会存在误差,误差修正就是对此的一种修正,是提高精确度的关键步骤.而关于GPS信号传输和计算中产生的误差修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相关方法请参考文献[7].本文认为获得的GPS定位坐标即是可视化中需要展示的位置信息.本文提出的民航飞机轨迹可视化算法流程如图1.针对可视化需求而研究的飞行轨迹预测算法并不多见.但仍有一些轨迹预测算法被提出,如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8]等;也有采用已有滤波算法应用于空中飞行轨迹预测研究分析[9].这些算法普遍计算复杂度高,性能开销大,无法满足可视化系统的要求.本节针对此问题,基于 GM(1,1)预测算法[8]提出了一种预测模型.预测轨迹点采用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加以优化的预测模型.给定数据序列对给定的数据序列进行一次累加,序列为且满足微分方程:根据灰色系统生成理论,可将微分方程转换为其中,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上式解,即可得到GM(1,1)灰色预测模型方程:其中,a为发展系数.根据灰色预测模型,可以求得的拟合值,然后进一步可以利用还原公式求得的拟合值: 即求得了原始序列的拟合值.在求解过程中,发展系数a与精度密切相关,工程中常常根据先验经验取一个固定值,通常情况下取值范围为时可用于中长期预测;时可用于短期预测.但全部预测过程采用统一发展系数,会使得在不同阶段预测准确度不同且偏差较大.本文针对实际场景动态设置a值,以提高预测精准度.b为背景中挖掘出的信息数据,通常是一个定值,由具体场景提供.GM(1,1)模型精度检验通常采用残差,后验差,关联度三种方式,本文将采用相对残差进行检验,并根据每次的检验结果调整发展系数a的取值.灰色模型中当k=1时模型必成立,且时,则模型方程组为超定方程组,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系数a.而a的最佳化问题则转换为残差或残差百分比的最小化问题,即为下的有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约束条件采用航路信息的先验知识进行约束.航路是指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空中通道.民航航班通常在航路内行驶,所以采用航道边缘为边界条件.在航路行进方向上给定边界值,使得最终预测点在边界范围内.由此需要确定搜索方向,在给定搜索方向上的预测值满足取值最优条件即可.记进行第k+1轮迭代时,其中tk是位移步长,与速度和时间有关.为搜索方向,得: 求得的极小值点和在航路边界处的边界值点,即可得到对应的与瞬时速度方向夹角为的方向.剩余的最小的值即为.由此我们得到了搜索方向Pk,带入Pk可以得到方程:解方程可得发展系数a.再由灰色预测模型方程,得到第k个点的一次累加预测值使用还原公式得到第k个点的预测值为保证行进过程及时且平滑,本文提出了TSUS算法,即时间片匀速行进算法.包括分量匀速率和速度匀转动方向两部分.行进是指从当前点运动到下一预测点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速度控制.本文速度采用垂向分量匀速,速度方向采用匀角速度向内偏转法,可以确保在时间间隔点目标平滑运动到下一点的位置.记第k点坐标为第k+1点的预测坐标为,记位移向 lk,有:则 pk到的直线距离为位移方向向量为目标在k点的瞬时速度为瞬时速度方向向量求出k点瞬时速度与位移向量的夹角满足:取适当单位时间t0,将定位信号的时钟周期T按t0分段,得到n段时间片,即:同时,将也做n等分,得到每个时间片内的位移距离和角度偏转量行进控制,使目标点按时间片依次行进,在每个时间片内的速度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为每个时间片内的速度向量与位移向量的夹角与前一个时间片相比变化为当位移方向角大于k点瞬时速度方向角时取+,否则取-.最终得到,目标在时间片ti内的运动状态方程:由于预测误差在预测模型中不可避免,所以对预测误差的修正策略也直接影响到可视化中信息准确度和平滑度.本文对误差修正的策略建立在可视化的实际应用场景上,即在以可视化界面中能够反映出定位和移动情况即可.依据以上条件,本文提出分段式误差处理策略.设目标点当前位置为收到的GPS信号坐标为第k-1点坐标为则时间周期内的实际位移距离dk为:1)若则认为在可视化中显示位置没有明显变化.此时目标图标不移动,但需要使用实际位置信息进行下一次预测.2)若则认为预测点与实际位置之间存在需要修正的误差.为保证轨迹平滑,将目标点位移到实际位置的过程纳入下一次行进过程的第一段时间片.由于误差较小,所以采用直线行进的方式,对观看者而言平滑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3)若时,则认为误差太大,属于预测失误情况.此类情况一般在行进轨迹波动剧烈时会发生.此时准确性的需求大于动画的视觉平滑性,行进退化为直接跳转方式,即目标点直接跳转至实际位置.对速度方向的误差修正则容易许多,因为瞬时速度方向不会影响视觉平滑性,所以采用直接舍弃原始速度信息,采用GPS信号瞬时速度.根据中国民航局相关规定及《航空承运人例行航空器追踪监控实施指南》中的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我国民航全面实现客机全球追踪监控.所有我国民航客机在每15分钟或更短时间周期内,须通过现有机载设备自动向地面运行控制部门发送飞机所在经度、纬度、高度和位置信息,以确保地面实时掌握飞行中客机的准确位置.根据以上规定,中国航空公司航班均需在一段时间内自动向地面站提交位置及相关信息,这为自动获取数据绘制可视化界面提供了基础.从性能角度考虑,由于空管场景数据量非常大,同时在运行中的航班非常多,如果采样时间较短,将对服务器性能产生较大压力.但国内航班由于航程较短,采用上限的15分钟采集时长又不利于界面绘制.民航统计信息表明平均每天飞行航班架次约为10500架次,峰值时间空中同时约有3000余架飞机.所以本文采用5分钟时间周期,即队列数据处理时间平均 0.1s左右,符合实际应用.同时,结合实际数据样例进行试验.坐标采用某次航班平飞阶段中120分钟内的定位点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5分钟.航班坐标数据如表1所示.飞机的航向是指从所取基准线北端沿顺时针方向与飞机纵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的夹角.基准线取地球子午线得到的夹角称为真航向.本文描述飞机飞行速度方向采用真航向.真航向角度可以由经纬度坐标差值求得.即:使用以上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在第1点预测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先验点,故采用直线行进.从第2点开始,预测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针对预测结果,计算预测准确度.本文采用后验方差比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如下:1)依据前文提到残差和相对残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残差和相对残差.2)分别计算实际经纬度的均值和方差以及残差的均值和方差SE,有:3)计算后验方差比C: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实验结果和上述误差计算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总体上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飞机坐标点位置,满足可视化对定位点预测的要求.但若坐标位置变化波动较大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从结果上看,经度变化比较平稳,预测较为精确,而纬度在波动比较大的点明显存在误差,而误差较大的点会采用直接跳转策略消除误差,但会影响视觉平滑度.基于上述预测值,绘制目标点行进轨迹.依据本文提出的行进算法,取定位信号获取时间间隔,单位时间,绘制的移动轨迹如图4所示.由轨迹图看出,本文提出的可视化行进算法基本保证了视觉上的连续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但由于采样间隔较长,导致在前后坐标点波动过大的位置预测失误,为修正较大误差产生了跳转轨迹尖角.但从可视化角度来看,在定位点处的坐标位置仍然较为精确,可以认为界面上的信息显示准确,而轨迹也比直接连接处的折线图更为形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本文提出的行进算法在可视化轨迹的绘制上具有实用性.本文基于民航飞机的航行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和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民航飞机通信中定位数据的轨迹可视化渲染算法.该方法特点在于能够通过已有信息和航路等限定条件预测飞机走向,在传统GM(1,1)模型上依据预定条件提出了发展参数的非线性规划最优性解法.继而在轨迹构建上提出了简单且有效的行进算法.最终通过误差修正保证了正确性.这一算法模型经过实际数据的测试验证,证明了其能良好的作用于民航飞机轨迹的渲染,为提供民航可视化系统打下基础.目前本文提出的模型已经应用于民航飞行实时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中,该系统基于地理效果图[10]展示飞机飞行轨迹及相关信息.系统验证,本文提出模型在飞机位置预测及可视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相关文献】1 张鹏,刘意,段照斌.基于 BDS/GPS 的 ADS-B 信号源的研究.测控技术,2015,34(1):12–15,19.2 雷静.GPS/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3 肖寒冰,方路平.一种 webGIS 数据可视化方法.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19(12):81–85.[doi:10.3969/j.issn.1003-3254.2010.12.016]4 石波,卢秀山,陈允芳.应用 EKF 平滑算法提高 GPS/INS 定位定姿精度.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29(5):334–338.5 计宏炜,沈亚强.一种可视化的定位系统设计.微型机与应用,2014,33(14):82–84,87.[doi:10.3969/j.issn.1674-7720.2014.14.026]6 李春香.飞行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66–171.7 乔少杰,金琨,韩楠,等.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轨迹预测算法.软件学报,2015,26(5):1048–1063.[doi:10.13328/ki.jos.004796]8 徐肖豪,杨国庆,刘建国.空管中飞行轨迹预测算法的比较研究.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1,19(6):1–6.9 孔令云,沈鹃.灰色预测模型 (GM(1,1))预测精度浅析.公路交通科技,2008,25(9):346–349.10 赵庆展,张清,宁川.基于 OpenGL 的 DEM 地形可视化和虚拟漫游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15(5):66–69.。
飞行器轨迹跟踪的控制方法研究
飞行器轨迹跟踪的控制方法研究飞行器轨迹跟踪控制是飞行器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随着飞行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轨迹跟踪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飞行器的航迹规划和遥控操作过程中,能够完成精确的轨迹跟踪是确保飞行器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石。
本文将从控制方法实现和控制参数优化两个方面探讨飞行器轨迹跟踪的控制方法研究。
一、控制方法实现1.1 传统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传统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主要有PID、LQR和自适应控制等方法,其中PID控制法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PID控制法通过对误差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的计算,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PID控制法具有易实现、易调节和廉价等优点。
然而,由于PID控制算法仅考虑了当前状态下的控制行为,并未考虑之后的变化,因此可靠性和稳定性都不太高。
LQR控制方法在PID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状态反馈矩阵。
LQR方法通过对初始状态进行优化调整,得到最优控制,更加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
而自适应控制方法则是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控制法,通过反馈环节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实时调整,以改善控制性能。
1.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轨迹跟踪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它通过预测系统未来的状态而实现对当前状态的控制。
与传统的控制方法不同,模型预测控制法将系统状态、控制量、约束条件等作为优化变量,通过不断优化,得到最优解。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比传统控制方法更加灵活,控制性能也更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自飞行器、卫星姿态控制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成果。
二、控制参数优化2.1 控制参数选择控制参数的选择对轨迹跟踪控制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精度、时延等因素,同时将控制系统对应的控制参数与其性能联系起来,以实现对系统最优的控制。
在传统控制方法中,PID控制技术的控制参数Kp、Ki、Kd分别控制比例、积分、微分,通过对选择Kp、Ki、Kd的准确调节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航空器轨迹预测技术研究综述
20215712据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运输年增长率约为4.4%,中国空中交通量将增长3.5倍[1],这对民航界的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而目前的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系统在操作、功能和技术层面上是分散的,导致了航班延误、空域拥堵、管制员工作负荷较大以及需求和容量失衡等一系列问题[2-3]。
因此,ATM系统中出现了许多决策支持工具(Decision Support Tools,DST),旨在帮助管制员进行冲突检测和解脱、进场排序以及航空器异常行为监测等,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扩大空域容量[4-6]。
而航迹预测是所有DST的基础,能够极大地降低航空器未来飞行的不确定性,提高空中交通的可预测性。
同时,航迹预测也成为了现代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
另外,为了克服ATM系统的缺陷,应对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许多国家和组织提出了改造项目,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航空系统组块升级框架、欧洲的单一航空器轨迹预测技术研究综述徐正凤,曾维理,羊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1106摘要:航空器轨迹预测是流量管理、冲突检测和解脱、航空器进场排序以及异常行为监测等空中交通管理技术的基础。
关于航空器轨迹预测的研究产生了许多经典的方法和应用领域。
对研究航迹预测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并从数据库、基础流程和预测关键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航迹预测的基础知识。
其中数据库包括航空器性能数据库、航空器监视数据库和气象数据库,基础流程包括准备、预测、更新和输出四个模块,预测关键技术总结并列举了状态估计模型、动力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三类方法的典型模型。
对航迹预测系统模型进行具体分析时,进一步列举三类方法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归纳各类方法的特点。
对航迹预测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冲突检测、到达管理和流量管理等。
总结并指出了目前航迹预测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常用轨迹预测算法
常用轨迹预测算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轨迹预测算法在交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准确地预测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轨迹可以帮助自动驾驶系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轨迹预测算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1. 卡尔曼滤波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轨迹预测算法,适用于线性系统。
它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通过对系统动力学和观测模型进行建模,利用当前观测值和先验信息推测未来状态。
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准确性较高的优点,但对于非线性系统和非高斯分布的噪声不适用。
2. 粒子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轨迹预测算法,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和非高斯分布的噪声。
它通过在状态空间中生成一组粒子,并根据观测值对粒子进行重采样,最终得到轨迹的估计。
粒子滤波算法能够处理非线性系统和非高斯噪声,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且对粒子数目的选择敏感。
3.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LSTM是一种常用的递归神经网络(RNN)的变体,能够处理序列数据。
在轨迹预测中,可以将轨迹序列作为输入,通过训练网络学习轨迹的模式和规律,然后使用学习到的模型预测未来轨迹。
LSTM 算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处理非线性关系和复杂的轨迹模式,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并且对网络结构的选择和参数的调整较为敏感。
4. 卷积神经网络(CNN)CNN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网络结构,适用于处理图像和空间信息。
在轨迹预测中,可以将轨迹的历史轨迹数据转化为图像或向量表示,然后使用CNN进行特征提取和轨迹预测。
CNN算法具有较强的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处理空间信息和局部模式,但对轨迹数据的表示和网络结构的选择较为关键。
5. 马尔科夫链模型马尔科夫链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和状态转移的轨迹预测算法。
它假设未来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与历史状态无关。
通过建立状态转移矩阵或概率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状态的概率分布。
马尔科夫链模型具有简单易用、计算效率高的优点,但对于复杂的轨迹模式和长期依赖关系较难建模。
一种基于反向神经网络的航空器飞行轨迹预测
一种基于反向神经网络的航空器飞行轨迹预测李楠; 强懿耕; 焦庆宇; 李佳翌; 高峥【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21【总页数】6页(P330-335)【关键词】航空运输; 飞行轨迹; BP神经网络; 预测【作者】李楠; 强懿耕; 焦庆宇; 李佳翌; 高峥【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 中国民用航空天津空管分局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55近年来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在一些大型枢纽机场的终端区空域,拥堵问题和飞行事故征候事件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利用空管自动化系统(ai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实时追踪和预测飞行轨迹,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终端区空域效率最优化,更能辅助管制员及时发现异常航空器并进行管制引导,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
目前,轨迹预测技术在智能交通控制、船舶行为和军事数字化战场等领域[1—4]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轨迹预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空气动力学或运动学模型,Thipphavong等[5]根据航空器爬升阶段的状态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航迹数据的动态调整模型中飞机重量的算法,有效地改进了在爬升阶段飞行轨迹预测模型的精度;徐肖豪等[6]根据航空器不同飞行阶段的飞行特点,运用三种卡尔曼滤波算法分别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设计了不同的飞行轨迹预测方案;王超等[7]将4D 航迹分解为高度剖面、速度剖面和水平航迹,在每一飞行阶段建立相应的航空器运动方程,最后拟合生成完整的4D航迹。
另一类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推断预测,通过提取关键的特征因子,学习历史轨迹的运动规律,从而对其未来的运动趋势做出推断。
Prevost 等[8]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无人机预测其周围目标的最优运动轨迹,并对预测轨迹的质量进行评价;王涛波等[9]应用一种对预测模型中的系统噪声进行实时估计的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航空器四维飞行轨迹,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张振兴等[10]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Elman-NARX 神经网络方法,改善了飞行轨迹的预测精度与速度;钱夔等[11]在飞行热点区域提取航迹规律后,建立BP神经网络,利用大量航空器历史飞行轨迹段进行训练学习,以此有效地预测出符合该航迹规律的目标航迹。
航空航天系统中的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
航空航天系统中的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在航空航天系统中,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是关键的研究领域。
准确的飞行轨迹规划可以确保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高效,而良好的控制技术则能够实现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从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的概念入手,分别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飞行轨迹规划技术飞行轨迹规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和决策,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航空器的飞行路径和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航空器的任务需求,并考虑航线安全、飞行效率和燃油等因素。
1. 经典的飞行轨迹规划方法经典的飞行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优化算法、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来求解。
例如,优化算法可以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佳的飞行轨迹。
2. 新兴的飞行轨迹规划方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飞行轨迹规划方法也被提出。
例如,考虑到航司的商业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新的飞行轨迹规划方法也考虑了航空公司的盈利和减少碳排放的因素。
二、飞行轨迹控制技术飞行轨迹控制技术是指根据规划的飞行轨迹,实施航空器的控制动作,以实现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
飞行轨迹控制技术需要考虑航空器的飞行动力学、动力装置、舵面的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1. 飞行动力学建模飞行动力学是研究航空器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和数学模型的科学。
通过建立准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可以对航空器的运动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为飞行轨迹控制提供依据。
2. 控制系统设计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设计控制器。
控制策略是指在给定的飞行轨迹规划下,确定航空器的控制方案;而控制器则是根据控制策略,设计具体的控制算法和参数。
三、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系统中的应用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中,包括民航飞机、无人机、卫星等各类航空器。
1. 民航飞机的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民航飞机的飞行轨迹规划与控制是航空公司和飞行员的重要任务。
基于预测算法的航空运力规划研究与实践
基于预测算法的航空运力规划研究与实践航空运力规划作为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航空公司的运力利用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预测算法的航空运力规划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运用预测算法,对航空运力进行科学、准确的规划,从而提高航空公司的运力管理水平。
一、航空运力规划的背景与意义航空运力规划是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航空运力的规划涉及航班资源、机队配置、机场资源等方面,是航空公司实现市场需求与运力供给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航空运力可以提高运力利用率,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预测算法在航空运力规划中的应用1. 时间序列预测算法时间序列预测算法是预测航空运力需求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季节性等特征,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航空运力需求。
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等。
2. 统计回归分析统计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航空运力需求的方法。
它通过观测变量与预测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回归分析,并基于该分析结果进行准确预测。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航空公司航班排座率与时间、价格等因素的关系,预测未来特定时间段的座位需求。
3. 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在航空运力规划中逐渐得到应用。
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等,可以通过学习大量历史数据,建立复杂的模型,并对未来的航空运力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三、基于预测算法的航空运力规划实践案例1. 利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对某航空公司未来一年的航班需求进行预测。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航空运力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通过应用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对未来各个季节的航班需求进行准确预测,从而指导航空公司的运力安排和资源调配。
2. 运用统计回归分析,预测某航线未来一周的客流量。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该航线的客流量与出发地、目的地、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基于此,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对未来各个因素的预测,推算出未来一周的客流量,为航空公司提供准确的运力规划建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
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中轨迹预测算法,在出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轨迹预测算法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轨迹预测算法的研究现状轨迹预测算法是基于轨迹数据的模型预测方法,通过对人或物体的行动轨迹进行分析,预测下一步的移动位置。
目前,轨迹预测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城市规划、人群管理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轨迹预测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些紧急事件可能需要及时响应,如紧急救援。
在轨迹预测算法的研究中,由于轨迹数据本身存在非常复杂的特性,因此这种算法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包括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非线性优化等。
其中,大数据分析是轨迹预测算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第二部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研究近年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轨迹预测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实用的工具。
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轨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在轨迹预测算法中,轨迹数据的质量和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研究者们需要采用一系列准确稳健的数据处理技术,确保轨迹数据的高质量和及时性。
例如,可以采用传感器、GPS等技术实时采集轨迹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可视化。
2. 数据挖掘和分析在采集和处理轨迹数据后,需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取有用的信息。
此时,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帮助研究者处理庞大的数据集。
例如,可以采用聚类、关联分析等技术,从轨迹数据中发掘出人物移动的规律。
3. 机器学习模型的建立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选择适合轨迹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
第三部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的应用案例在实际的应用中,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预测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城市规划、人口普查、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
轨迹预测算法在无人机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轨迹预测算法在无人机导航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其在军事、航空、环境监测、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无人机行驶时,其轨迹的预测和规划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轨迹预测算法对无人机导航具有重要意义。
一、轨迹预测算法的发展轨迹预测算法是指在给定的几个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预测无人机将如何行驶的一种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轨迹预测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气象、地形、动力学、机器人特性等。
因此,对于不同的无人机任务和场景,轨迹预测算法的实现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预测算法开始逐渐流行。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预测算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使用大量的无人机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
例如,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轨迹预测算法能够对无人机的运动模式进行建模,实现更加准确的预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发展出了一种叫做多因素长短时记忆网络(MF-LSTM)的算法,该算法进一步融合了无人机的传感器数据及环境信息,提高了轨迹预测的精度和实用性。
二、轨迹预测算法的应用轨迹预测算法在无人机导航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能物流等领域。
在智能农业中,无人机可以利用轨迹预测算法实时规划最优飞行路径,提高对农田、植株的监测效率和准确度。
同时,通过对农田的图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病虫害的识别,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智能环保领域,利用轨迹预测算法可以对建筑物的几何结构和温度分布进行准确掌握,绘制出精准的热图,实现对建筑物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节约。
同时,轨迹预测算法也可通过实时分析空气、水质等数据,对大气和水体进行全面监测,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智能物流领域,轨迹预测算法可以保证无人机在运输货物时快速而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预测算法分析的运动轨迹保证了无人机运动过程的顺畅和安全。
甚至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根据预测算法自主选择最佳路线,并实现货物不间断地运输。
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研究与优化
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研究与优化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行来节省时间和提高交通效率。
同样的,由于运输量的增长,民航保障服务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状况,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研究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定义飞机航线规划算法是指在保证飞机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航班信息、气象信息、机场情况等因素,对飞机的航线进行规划,达到最优化的飞行效率。
该算法旨在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经济、高效的飞行。
二、常见飞机航线规划算法1、最短路算法最短路算法即Dijkstra算法,是一种运用在带权有向图中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贪心算法。
其思想是从初始点出发,将带权值的节点分成两部分,确定已求出的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以此来逐步扩大最短路径的范围。
2、遗传算法遗传算法应用范围很广,在飞机航线规划上也有应用。
遗传算法通过对种群的进化操作,不断优化航线方案,提高航班的飞行效率。
3、强化学习算法强化学习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与环境交互,不断优化算法,达到优化飞机航线的目的。
三、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优化1、模型优化模型优化指将不同的算法模型进行组合,使其针对不同情况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处理飞机航线规划问题中,可以通过选择性的使用常见算法,并进行互相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性能表现。
2、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为了达到更好的航班运行效率,在对不同数据要素进行整合时,我们需要明确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合理的航班计划。
3、仿真模拟在航班规划中,仿真模拟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通过模拟,在飞行之前,可以更好的检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费用。
四、结论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的研究和优化对于民航业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算法选择、数据整合以及仿真模拟,可以不断优化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加大对飞机航线规划算法研究的投入,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空间运动目标的轨迹预测方法
空间运动目标的轨迹预测方法
空间运动目标的轨迹预测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预测方法、机器
学习法、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基于模型的预测方法,是根据系统的物理性质,构建判决参量的
关系的函数模型,依据历史数据,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
该方法容
易实施,模型可以很快地根据实际仿真结果进行修正,但通常受到数
据不全和模型数学误差等限制,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
机器学习法是根据运动目标历史轨迹,进行联想,把运动目标视
为一个智能体,采用Q-learning、SARSA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
借助强化学习技术,不断复习,对未来运动趋势有更深入的理解,在
选择行为的时候进行优化,改善预测准确预测性能。
统计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推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概率,使用概率图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运动轨迹,以概率最大的路径作为
未来的运动轨迹。
神经网络方法是将大量的历史轨迹信息输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
网络学习,实现运动目标的轨迹预测,由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自主学
习能力,可以实现复杂的预测功能,而且预测的准确性相对更高。
轨迹预测综述
轨迹预测综述
轨迹预测是指通过对目标历史轨迹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预测该目标未来可能的运动轨迹。
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轨迹预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物理学模型、基于统计学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模型三种方法。
基于物理学模型的轨迹预测主要基于牛顿力学和运动学原理,通过预测目标受到的外部力和其自身状态的变化,预测其未来运动轨迹。
该方法需要对目标的物理特性、环境因素等进行建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受限于对物理模型的精确度和对环境的了解程度较大。
基于统计学模型的轨迹预测主要利用目标历史轨迹数据的统计
特征,如均值、方差、频率等,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目标未来运动轨迹。
该方法不需要对目标的物理特性和环境因素进行建模,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但受限于对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样本数量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轨迹预测主要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目标历
史轨迹数据进行学习和建模,预测目标未来运动轨迹。
该方法不需要对目标的物理特性和环境因素进行建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但对数据质量和模型复杂度有较高的要求。
未来,轨迹预测技术将会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应用范围。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滤波算法; 词: 卡尔曼滤波算法; 相互作用多模型算法; 运动模型; 轨迹预测 ! 文献标识码:
.)"; /,00+! 中图分类号:
(123456718 19 &:;156<=27 915 &65 ’54996> (18<51: ’54?@><15A B5@C6><618
!" !#$%!&$%!, ’ ( )* *+%!,#-.),/0" 1#$-!.+%!
) +#(* ) , (* ). ** ) (* ) (& ) ! ) 由新息序列的统计特性可知, (* ) 服从 ( 分布。
可以通过检测它的值来进行噪声方差补偿,达到 自适应的目的。
!
-#
# & 种滤波算法
!"! ! !" 或 ! !" !# 滤波算法 ! !" 或 ! !" !# 滤波的名称来自如下定义的 " 和 # 参数$#% 稳态增益矩阵中的 !、 !#($!, "!!"
空管中飞行轨迹预测算法的比较研究
徐肖豪 !, 杨国庆 ), 刘建国 !
)+ 中国民航学院 计算机系, *!+ 中国民航学院 空管学院, 天津 ,%%,%% ; 天津 ,%%,%%-
摘要: 研究比较了用于空中交通管制中飞行轨迹预测问题的三种不同算法, 即 !-" 或 !-"-# 滤波算法、自适应单一模型卡尔曼滤波算法和当前正研究应用的相互作用多模型卡尔曼波算 法。针对三种算法, 根据民航飞行的实际情况, 分水平面和高度方向两部分设计了具体的飞行 轨迹预测方案, 并对这几种方案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 给出了有关的仿真结果, 证明相互作用 多模型算法在空管轨迹预测中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 关 键
’( !%!& 称为信噪比。由 其中: (# ) , (! ) 即可解得
!, " 和 #。 !"# 自适应单一模型卡尔曼滤波算法
卡尔曼滤波算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算 法, 它滤波和预测的准则是均方根误差最小。由于 它可以基于目标机动和观测噪声模型自动选择增 益序列, 并能自动地适应检测过程的变化, 可以通 过协方差矩阵方便地对估计 的 精 度 进 行 度 量 , 通 过其中的残差 (新息,即观测值与一步预测值的 差) 向量的变化, 可以判断原假定的目标模型和实 际目标的运动特性是否符合,并以此作为机动检 测和机动辨识的一种手段等, 因此, 它在轨迹预测 和跟踪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将其用 于 检 测 自 适 应 滤 波 中 的 (! 分 布 检 验 和 状 态 噪 声 方差补偿。定义距离函数
%
多模型算法是一种基于 “软切换的” 的机动目 标轨迹预测和跟踪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不同的目 标运动状态或同一目标的不同运动阶段,应用不 同的模型滤波器。各模型滤波器通过估计状态的 组合实现相互作用,模型之间基于一个马尔可夫 链进行切换。各模型滤波器估计的加权和作为最 后的组合状态估计。 该算法中每个滤波器相应地对应一个运动模 型。算法的每一个周期都包含以下 $ 个步骤: 相互 作用、 滤波、 模型概率更新和组合。在第 ! 步中通 过采用前一时刻的各个滤波器的状态估计进行相 互作用 (混合) 来产生各个滤波器当前周期的初始 条件。每个滤波器的初始状态是前一时刻的所有 滤波器状态估计的混合。在滤波这一步中, 与各个 运动模型相对应的多个卡尔曼 滤 波 器 并 行 运 行 。 这一步跟常规的滤波步骤是一致的,并且在各个 滤波器加上与运动模型相适应的过程噪声。 在第 % 步中, 用似然函数来计算模型概率, 最后 , 将各个 滤波器的输出进行加权求和获得最终的状态估 计。每一个运动模型的状态估计都有一相应的 —模型概率。 权——
以上两式是针对目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等加速直
! !" 或 ! !" !# 滤波的实质 是采样周期。实际上,
是一种卡尔曼滤波,只不过是卡尔曼滤波的稳态
!, " 和 # 参数的选择必然和状态噪 解形式。因此,
声方差 %、 观测噪声方差 & 有关。 而状态估计器的
状态过程
模型 #
& 的选择。因此, !, " 和 # 参数的 精度取决于 %,
-
&, ’, &, ’ )#, ! ,’%, % % (, ( ( 其中: 其分量分别是两坐标上 $ 0" .!1是状态噪声, # 是采 的位置、 速度和加速度,
样周期。 匀速直线运动模型 (*2 ) (& ) (% ) 三协调转弯模型 (*3) , 也就是匀角速度转 弯模型。 高度上的观测方程为
滑行
益增长, 使得空域中飞机密度增加, 间距缩小, 因
% 引言
由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导致的空中交通流量日
!""#!"$!#% 收稿日期:
而空中交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空中交通管制 (&’( ) 系统能提供给管制员飞机的位置、 高度、 速 度、 航向、 飞机飞行模式等预测和估计信息。然后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 &&&&作者简介: 徐肖豪 ( ) , 男, 浙江金华人,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空中交通规划、 管理与仿真 ,
或者
! $ !
!"$ 相互作用多模型算法
它 相互作用多模型算法最先由 +,-./0 提出, 在民航的应用还处在研究和发展中。它与以往的 滤波算法的主要区别是同时有多个与模型相匹配 的滤波器并行运行,通过马尔可夫链和新息实现 模型概率的更新, 达到模型软转换的要求。而在以 往的算法中,虽然也用不同模型对应目标的不同 (# ) 运动状态,但通常每个时刻只有一个模型滤波器 在起作用,不同模型滤波器之间根据统计检验对
!
中 国 民 航 学 院 学 报
!""# 年 #! 月
管制员利用这些信息指挥交通, 保持飞机之间、 飞 机和障碍物之间的安全间隔, 避免碰撞。为了提供 更精确的飞机状态信息来保持安全间隔,进行及 时的冲突监测和预警, 从而保障飞行安全, 并提高 空域利用率,需要研究各种预测跟踪算法并对其 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常用的估计预测算法有 ! !" 算法、 卡尔曼滤波等。为克服单一模型卡尔曼滤波 算法精度和性能较低的不足,目前正对相互作用 多模型算法进行研究$#%。文献$!%对 ! !" 滤波、 增长
,
中 国 民 航 学 院 学 报
!""# 年 #! 月
动, 此时高度不变。在这 ! 种设计方案上分别应用 ! !" 或 ! !" !# 滤波、自适应单一模型卡尔曼滤 波和相互作用多模型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得 出具体结论。其中方案 # 是为了进一步验证相互 作用多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相互作用多 模型算法中又用了这样两种设计,即匀速直线运
! ! " " " ! ," (" ) " " " " #
& 飞行运动模型和仿真设计方案
!"# 民航飞机飞行特征
在民航飞机飞行中,一个航班的飞行过程可 以分为滑跑、 起飞飞行、 爬升、 巡航、 下降、 进近、 着 陆等几个阶段, 航班的飞行过程如图 & 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运动模型
根据民航飞行的实际,本文主要考虑了 % 个 基本模型: 匀速直线运动、 等加速直线运动和匀角 速度转弯模型。由于飞机的状态信息的观测数据 一般在极坐标系内,为了研究方便将它转换到直 角坐标系中, 使得观测方程是线性的, 以便于卡尔 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应用,并且分水平和 高度 & 个方向来考虑。由于其中观测数据的一致 无偏转换不是本文目的, 在此不作介绍, 可参见文 献 ’()。 (! ) 等加速直线运动模型 (*+)
选取必须折衷考虑噪声特性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平 衡。对以上两种模型可得到稳态增益为$#%
!
观测方程
模型 /
…
组合估计
!#( " ’ # !!’ ,
或者
! & !!( " !! ’ , ! !’ , ’ &
计算概率
$
!
(! )
图!
多模型滤波器
第 !" 卷 第 # 期
徐肖豪, 杨国庆, 刘建国: 空管中飞行轨迹预测算法的比较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0/’%,(%/"1)2/03,’-,.4/%*,,,,,,,,,,,,,,,,,,,,,,,,,,,,,,,5676896:-%&&"
!""./"%1///#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