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_彭兵

合集下载

如何改进教师的美术评价行为

如何改进教师的美术评价行为

如何改进教师的美术评价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因此教师的评价观和评价行为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长期以来,目标取向的评价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常常在学期初,就制定好了一学期的教育目标及内容,最后将教学结果与教育目标相对照。

在日常美术教学中,也经常是无意识地把幼儿画得“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把“夸奖肯定”误作为评价,存在着包办代替和评价一言堂现象。

这种目标取向的评价忽视了幼儿和教师的主体性,导致了教师为为既定目标而教,也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只能是接受式的,封闭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扼杀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那么如何来改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呢?一、观念扭转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

评价时要以目标为基点,既不能只强调美术技能技巧,也不能不要技能技巧,要注意评价的时机和方式,当出现矛盾时,应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想象力、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判断指标。

另外,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仅应考虑幼儿的过去,重视幼儿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幼儿的未来,要更多的体现对幼儿的关注与关怀,通过不断收集每个幼儿发展中的信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通过评价,不但要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按其前能和特长,从而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成长。

二、内容多元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

具体说来,知识技能的评价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构图、表现、着色等指标,如构思可以关注幼儿是事先局部构思或边画边构思;着色可以关注是否鲜明生动,协调均匀;表现技巧看是否具有利用绘画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表达情感的能力等。

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

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

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引言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术作品是幼儿展现自己想象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而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仍然有待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重要性1.1 幼儿美术作品是幼儿表达自我情感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是幼儿个性发展的一部分。

幼儿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对世界的感知和对情感的体验,而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认知和自信心。

1.2 幼儿美术作品反映了幼儿绘画技能的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反映了幼儿绘画技能和认知水平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指导教学实践。

二、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2.1 评价标准不够明确。

目前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多为主观评价,缺乏客观的标准。

2.2 缺乏专业知识。

部分幼儿教师在美术领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导致评价的不准确和不全面。

2.3 教师评价态度不一。

有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偏重于技术和形式,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和表达,有些教师则过于追求幼儿美术作品的表面效果,忽略了幼儿的创意和想象。

2.4 幼儿本身接受程度不同。

不同幼儿对于教师的评价反应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幼儿来说,过高的评价会使其产生压力和自卑情绪,而过低的评价则会使其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情绪。

三、改进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建议3.1 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

制定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具体标准和方法,包括技术表现、想象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并逐步推行。

同时培训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

3.2 进行定期评价。

定期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在绘画方面的问题,并对教师的评价态度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辅导。

3.3 注重幼儿个性发展。

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注重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和想象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绘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现状的研究

绘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现状的研究

绘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现状的研究摘要: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幼儿脑海中的意象、心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内心世界的情感的表现,也是以往发展与教育的结晶。

文章从分析幼儿园教师对作品评价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幼儿园教师对作品评价应从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评价、运用多样化的语言、通过自己或者和他人合作进行评价进行评价等观点。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评价;绘画作品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一)评价的内容成人化大班幼儿相对于幼儿园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方式,不再盲目听从成人的意见。

但是,很多时候又无法反抗成人,形成一种内在的冲突。

[1]因此,孩子内心产生一定的压力。

这使得一些孩子的绘画作品中会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成人的评价标准强加于幼儿的绘画作品上。

相比较小班和中班,大班对周围事物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是更强烈的,这使大班幼儿的思维充满着想象力。

所以,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会有夸张、省略、拟人等,给人以一种稚朴创造之美。

[2]但是有些教师会以成人的眼光和尺度来衡量和评判优劣,以成人画的审美观和标准来要求儿童绘画,忽视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这种成人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可能会打击、挫伤儿童绘画的积极性。

(二)评价的语言简单大班幼儿的手部肌肉运动控制已经逐渐成熟,所以他们在作画顺序、构图、色彩搭配、细节处理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班的幼儿是能先确定主题再进行绘画创作,他们会通过自己画笔将情感、想象、期待等因素表现在作品里。

如果教师在评价作品时并不关注幼儿在画面中所展示出来的想法与细节,只是对画面整体进行简单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伤害幼儿对绘画的热情。

(三)评价的主体单一大班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也容易对事物产生厌倦的心理。

绘画活动中,教师开展评价环节时,评价的主体大多是教师自己,或者是幼儿自己。

如果在长期的绘画活动中只有这两种评价主体,幼儿会失去对这个环节的兴趣。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1234567>>>
(二)评价标准划一.忽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是否与实物或教师的范画一致等.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而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的发展”。表扬的总是少数孩子,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否定性评价,导致部分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产生“我不行”的想法.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对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自尊心、自信心பைடு நூலகம்无法正常建立。用统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儿童.长此以往的负面影响.对某些具体个体的儿童而言是无法估量的。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一)实施评价的目的出现偏差
每次美术活动后.教师都要进行讲评.评价已被教师们认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教师实施评价的目的却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活动形式的完整.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一的现实;有的教师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落空了。评价偏离了 “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评判过程.对教育教学具有监控、反馈和调节的功能.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改革作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美术活动的评价也不例外。但从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来看.美术活动的评价获得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并成为自觉实施频次最高的行为。因此.剖析教师美术活动的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在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问题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对美术知识掌握不精,甚至对艺术创作技巧了解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解决策略:1. 加强教师美术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2. 鼓励教师参加美术展览、讲座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美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3.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新教师进行经验共享和互助。

问题二:教学内容单一有些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解决策略:1. 结合孩子们的芳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例如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

2. 引入多种材料和工具,如水彩、软陶、颜料等,让孩子们在多样的材料中自由创作。

3. 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和兴趣培养,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独特的美术风采。

问题三:教学环境匮乏有些幼儿园美术教学环境比较匮乏,缺乏艺术氛围,影响了孩子们的美术学习和体验。

解决策略:1. 优化美术教室环境,增加艺术装饰,如美术作品展示墙、美术书籍角等,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2. 配备专业的美术工具和设备,如美术画板、画架、画笔等,提升教学效果。

3. 组织美术创作展览和比赛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热爱和积极性。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孩子们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教师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

优化评价行为,推进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改革word精品文档4页

优化评价行为,推进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改革word精品文档4页

优化评价行为,推进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可以切实地转变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理念,可以促进幼儿园美术活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行为,可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可以塑造幼儿自信乐观的人生观。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存在的缺陷1.评价行为比较单一,评价行为过于主观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采用成人化的眼光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只是追求幼儿绘画的美感,运用美术理论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而忽视了在美术活动中肯定幼儿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如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不顾及幼儿的绘画速度,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让幼儿停止绘画,使幼儿瞬间的绘画灵感不能展现出来,幼儿教师运用过于主观的评价方法,不顾及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感想,也不会挖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的灵感,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评价手段比较单一。

2.评价语言比较枯燥,缺乏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不能进行细致而具体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没有针对性。

如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只是评价“画得好”或“画得不好”,幼儿不知道自己哪里画得好,哪里画得不好。

而且,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鼓励性评价行为,当幼儿的美术作品达不到要求时,幼儿教师会说“你这是画的什么呀?”,“××画的比你好。

”类似的评价,运用这种评价行为,会让幼儿渐渐失去美术学习的乐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找不到成就感,时间长了,他们就不愿意学习美术绘画知识。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改进1.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不能用完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想,但是,他们也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我,美术绘画就是他们表达自我个性和思想的途径,通过美术绘画,幼儿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教学,要实现在游戏中教学,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并产生乐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

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

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作者:卢旖旎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1年第04期【摘要】本文针对幼儿绘画教学过程实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论述学前美术教师对幼儿绘画实施行之有效的目标性、多元化、统一性评价策略,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师评价现状【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30-02幼儿绘画在幼儿智力发育、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幼儿通过一幅幅涂鸦、简笔画、水彩画作品传递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理解及思想情感。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为幼儿赋能,引导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为开展幼儿美育奠定基础。

本文分析教师评价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思想情感及绘画特征,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课堂是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美术教师是幼儿进行绘画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评价应能推动幼儿发展绘画能力。

鉴于此,笔者对校内外67名学前美术课专、兼教师进行访谈记录,并以“幼儿绘画评价”为主题,对幼儿绘画实施教师评价的状况进行研究。

通过访谈发现,近80%的受访教师将“色彩整体感”列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其中对设色、配色的目的性考虑占比最高;“图形表征”的精准度被普遍认为是第二评价标准,68.3%的受访教师认为,幼儿能通过绘画反映所观察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这也是幼儿绘画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画面安排”是第三个主要评价标准,有超过半数的受访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视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

笔者还通过中国知网对2001年至2018年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中发现,研究者对教师评价在幼儿绘画的影响形成普遍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研究者认识到评价对幼儿绘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主要关注了教师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绘画兴趣及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认为,成人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与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即幼儿依赖成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优化教师评价,助推幼儿成长——浅谈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及改进对策前言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贯穿日常生活的始终,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目前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透视,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文章探索改进教师评价幼儿的策略,论述通过树立发展的儿童观点、实施适宜的评价方式、开展深入的评价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评价水平的提高。

公平民主,共同参与。

教师应该注意对幼儿评价的方式,科学公正地评价幼儿,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要向家长如实反映幼儿在校情况,帮助家长对子女形成正确认识。

教师应制定公正公平、统一的评价标准。

教师有责任引导幼儿产生正确的评价行为,帮助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同伴之间评价的作用,使其向着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向前进。

避免教师在评价中占据权威性,倡导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评价,让幼儿学会自我评估、自我评价,促进幼儿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

开展深入的评价反思,提高评价水平教师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评价方式,正确理解把握评价的原则、目的、方法、手段等,提高自身的评价水平,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评价行为进行反思,要细致观察幼儿的变化,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根据评价后幼儿的反应、评价后达到的效果,及时更正、完善评价标准。

幼儿园应优化教师的评价行为,使教师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评价观的指导下,认识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自身的评价水平,为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提供服务。

教师通过指引,可以让幼儿自发地探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正文:教师评价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针对幼儿的言语或行为表现进行的,以言语为主,以表情动作为辅,具有肯定或否定倾向的价值评判。

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均表明,教师评价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以及个体社会性行为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何弊端?我们该如何改进评价行为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都是本文想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直接影响到其美术素养和个性发展的方向。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以优化其评价行为,进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能力。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分析在当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行为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活动的质量,也限制了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过于注重技能的掌握和作品的完成度,而忽略了幼儿创意和想象力的培养。

这种以“像不像”“好不好”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使得幼儿的艺术创作被局限在固定的框架内,难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造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兴趣点,然而在实际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化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也无法有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是单向的,即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幼儿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也无法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只是简单地给出“好”或“不好”的评价,而没有提供具体的、建设性的反馈。

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无法指导他们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

当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摘要: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正面的评价可以让幼儿感到被肯定和鼓励,增加他们对自己美术创作能力的拥有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创作动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激励,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个体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评价行为引言: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指导和促进幼儿的艺术技能发展。

通过针对幼儿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创作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完善和提升艺术技能。

教师的评价行为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通过教师的评价,幼儿可以了解和学习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对美感的敏感性和欣赏艺术的能力。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

缺乏具体而个性化的评价:有时教师的评价过于笼统或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这可能导致幼儿对自己的艺术表现缺乏准确的认知,无法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

过分强调外部评判标准: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作品的美观程度或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程度,忽视幼儿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这可能对幼儿的创作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有时评价可能是零散的,缺乏对幼儿艺术发展历程的连续性关注。

这可能导致幼儿的艺术能力发展没有良好的积累和持续的指导。

忽略家长参与和沟通:部分幼儿园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缺乏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反馈。

这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艺术发展缺乏了解,难以参与和支持[1]。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改进策略(一)多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和支持幼儿的艺术表达。

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幼儿发现优点:当幼儿完成一件作品时,教师可以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出色之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与改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与改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与改进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活动在中班阶段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然而,针对中班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和改进,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班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

一、活动内容的设计在中班阶段,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思维。

在评价美术教育活动时,首先要考察活动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对不同艺术元素和材料的兴趣和反应,可以进一步完善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二、活动形式的设置美术教育活动的形式设置也是评价和改进的重点之一。

在中班阶段,幼儿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性强、实践性强的美术教育活动形式,比如小组合作绘画、户外写生、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发展。

在评价活动形式时,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形式,让美术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的角色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需要对活动内容有充分的准备和规划,还要善于观察和引导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在评价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时,应该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和情感引导,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在活动中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也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提升,让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教育水平,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美术教育服务。

四、家园合作的推进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也是评价和改进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反思

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反思

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们应该注意评价行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应该基于客观的标准和事实,而不是主观的偏见或个人喜好。

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避免使用主观的形容词,如“好看”、“漂亮”等,而应该注重评价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力和细节处理等方面。

同时,教师评价应该公正无私,不受幼儿的个人因素和背景影响,不能因为某个幼儿是自己的亲戚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学生而对其评价过高或过低。

我们应该注重评价行为的引导性和激励性。

评价不仅仅是对幼儿作品的简单评判,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引导和激励。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发现和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和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评价不应该成为对幼儿的否定和打击,而应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我们应该关注评价行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化评价。

不同的幼儿可能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不要过分强调标准化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注重发现和发扬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潜能。

我们应该关注评价行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评价应该及时给予,及时反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更有帮助。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及时指出幼儿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指导,帮助幼儿及时纠正和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进步和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反思,我们应该注意评价行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注重评价行为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关注评价行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以及关注评价行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评价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和反思的行为。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目前,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存在以下几个现状:
1. 评价内容单一。

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幼儿的智育方面,对幼儿的品德、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评价较少。

2. 评价方法简单。

教师通常采用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进行评价,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 评价结果不合理。

部分教师只关注幼儿的表现,而忽视幼儿的潜力和发展。

同时,评价结果也常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师对幼儿的全面了解和评价,也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1. 拓宽评价内容。

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品德、体育、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丰富评价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问卷调查、情境模拟、观察评估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强化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评价结果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避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的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成长。

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改进

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改进

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改进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改进导语:美术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幼儿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的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的改进,以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现状分析1.1 当前的美术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幼儿园美术评估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估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评估标准不明确,导致评估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幼儿的实际表现;2)评估方式单一,只注重幼儿的绘画作品,忽视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3)评估过程缺乏记录和反思,无法形成有效的评估档案。

1.2 美术评估方案改进的必要性改进幼儿园美术评估方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评估方法和标准,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准确评估幼儿的美术表现;2)全面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包括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和舞蹈等;3)建立完整的评估档案,为幼儿的美术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改进方案2.1 明确评估目标和标准为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明确美术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估目标和标准:1)绘画技巧:画笔使用、色彩搭配、线条表现等;2)创造力与想象力:能否独立创作、表达个性、展示想象力;3)审美情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表达能力;4)艺术知识:对艺术元素、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了解。

2.2 多元评估方法的引入为了全面评估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需要引入多元的评估方法。

除了传统的绘画作品评估外,可以考虑以下评估方式:1)手工制作: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创造力、空间想象力和工艺技能;2)音乐表达:评估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3)舞蹈表演:评估幼儿的动作表达和协调能力。

2.3 记录和反思环节的设置评估并非只关注结果,还应注重过程。

为了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需要设置记录和反思环节。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摘要】目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主体缺失,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等问题。

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可采取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与教学相融合,评价语言生动恰当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评价行为评价改革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1、评价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

如评价时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

2、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而且评价内容偏重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

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却不重视,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

家长等其他人员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

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

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4、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

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现状及策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现状及策略

教学资料范本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现状及策略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1、以“像不像〞为标准评价.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 现在大多数家长、老师都把“模仿〞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像的〞就是优秀作品;“不像〞就认为是水平不好 .忽略了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开展.这阻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所以.评价幼儿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应用“像〞与“不像〞.“对〞与“错〞成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不应用专业眼光或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肯定幼儿作品.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2、评价方法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教育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而且评价内容偏重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却不重视 .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3、评价只注重结果.而无视过程性评价.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表达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4、评价语言缺少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缺少针对性、鼓励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些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 . 缺少启发性、鼓励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大树是什么样子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根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狗后.老师启发说:“狗要吃骨头.给它添上一个骨头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采用否认性的语言说:“有绿太阳吗〞“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开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开展.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1、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方法.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上下.而要更多地表达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熟悉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为此.教师应熟悉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开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水平、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开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根底上.根据幼儿已有的根底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开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2、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幼儿尚不能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其中美术就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熟悉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像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秋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棵大树.只有用四种不同颜色画成的色块.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大树妈妈……〞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孩子对歌曲?小树叶?中树叶宝宝离开树妈妈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四个色块分别代表着四季的小树叶:绿色的是春天的树叶.红色的是夏天的.黄色的是秋天的. 而冬天的树叶那么是蓝色的.她希望四季的小树叶能永远和树妈妈在一起. 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这种绘画兴趣和特点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尊重他们.以表扬为主.不能以成人的好坏标准刻板地评价幼儿的作品.更不能横加指责和随意改动他们的作品.而应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看幼儿所看.感幼儿所感.绝不能以线条整洁不整洁.造型像不像.是不是和老师的范例一样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而应更多地看到作品的内容及情趣.3、评价内容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开展的个体差异.以幼儿的绘画水平开展来看:1-4岁的幼儿处于涂鸦区.他们无从限制的乱线涂鸦到有限制的命名涂鸦;3-6岁的幼儿处于象征期.开始用线条和简单图形的组合来表达自己所感知过的事物 .这时受限于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对食物的认知水平.幼儿的画的画是非常不像的;而5-7岁进入写实性早期.所画的画开始有点像了.这三个年龄的重叠.表明了幼儿开展速度的差异性.教师对幼儿的构思、造型、构图、表现、着色等方面的评价应关注年龄特点、兴趣、自信心等的评价.还应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表达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开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表达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4、实现在美术教育中动态化的评价.“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评价即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过程.它本身就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局部〞.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开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求教师首先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与对象.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起来.多给幼儿个别化的自由表现的时机.不做过多的干预.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适时的指导.即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也就是顺应幼儿需要的指导.这种指导以评价为根底.又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能针对幼儿的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实现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和进步.5、注重评价白^语言艺术.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美术作品.帮助幼儿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稳固兴趣的有效举措.教师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的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我教大班幼儿画?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有个孩子琪琪画了一棵大树.我一见就想说:“今天让你们画的是一家人.你怎么画树了呀〞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吗!她说:“我想画小鸟的一家.那次我们全家去郊游.看见小鸟的一家在一起多亲热的一家呀.〞多大胆的想力呀!如果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去说:“让你们画一家人.你怎么画鸟了.〞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应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开展. 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水平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水平有所提升.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水平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和评价他人的水平.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六、要给幼儿创设互评作品的环境.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个提升幼儿审美水平、集思广益的过程 . 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的发表看法. 倡导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开展趋势.幼儿虽然年龄小 .经验少.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每一次画完可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张一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和怎样画的.孩子们经过审视、互相观察.它们心里明白.谁的画构思有主次.谁的画颜色搭配的好.谁的画画的新鲜有趣.而自己的画有哪些缺乏……通过大家品评.幼儿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他们的创造性会更强.画面更有动力.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 .是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稚到拙时亦为美〞,因不懂绘画技法而只能随意涂抹的孩子们.反映的却是最真的情.最纯的心.总而言之.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善于对不同幼儿的美术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轻视和忽略任何一位孩子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由于艺术是无错的.从而引导幼儿的美术作品逐渐走向完美.。

基于评价发展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现状与策略探究

基于评价发展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现状与策略探究

基于评价发展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现状与策略探究【摘要】评价活动作为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帮助教师了解、判断、发展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方面,以及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方面,起到“导航棒”的作用。

但是,当前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仍旧存在以下问题:1.重创作表达,轻分享评价;2.重绘画技巧,轻幼儿发展; 3.重评价结果,轻评价语言。

【关键词】评价美术活动策略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现状1. 重创作表达,轻分享评价分享评价环节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大多数美术活动都采用“欣赏导入——创作表达——分享评价”的三段式基本流程。

然而,遗憾的是,活动最后的分享评价环节常常流于形式,甚至只是简单地带过。

2. 重绘画技巧,轻幼儿发展在美术作品的评价上,多年来我们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教育要求总是整齐划一的,经常用“逼真”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过于强调技巧,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3. 重评价结果,轻评价语言评价褒贬无度,语言缺乏艺术性。

“画得很漂亮”、“有进步了”、“真厉害”、“看起来不错”,这些类似的评价教师们经常会说,可是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只是泛泛地了解到作品是好还是不好,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哪里有进步。

二、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不足的原因1.教学与评估分裂美术活动中,往往是先教师教学,再是幼儿创作,最后师幼共同评价,而前两步占用大量的时间,作品完成后往往没有时间进行评价,或只是草草带过,评价工作也似乎成为了额外负担。

2.作品与发展分裂尽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对3-6岁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可是教师还是不知该如何灵活运用《指南》来观察评估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往往只能简单地评价作品,而忽视幼儿能力的发展。

3.评价与表现割裂《指南》“艺术”领域目标关于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没有具体的评价性语言作为参照,教师也不知道如何通过观察的典型表现进行比照式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10-12*通讯作者:彭兵,E-mail:pbxqjy@126.com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01期(总第157期)No.01,2008SerialNo.157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彭兵1*刘秀华2(1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00;2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幼儿园,武汉430000)[摘要]目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主体缺失,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等问题。

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可采取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与教学相融合,评价语言生动恰当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评价行为;评价改革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

如评价时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1]落了空,“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2]“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3]。

(二)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而且评价内容偏重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却不重视,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

(三)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

家长等其他人员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

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

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四)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

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

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

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

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

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把整体性的教育肢解为某些技能的培训和操练,以至于忽视整体性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这不符DOI:10.13861/ki.sece.2008.01.010合当今的时代精神。

”[4]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

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二)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其中美术就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像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伴随着艺术与各领域的连接和沟通,美术活动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与此同时,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

儿童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

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三)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人才,还应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幼儿美术教育同样如此。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具体说来,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运用、构图、表现、着色等维度。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兴趣、主动性及自信心等的评价。

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

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5]当然,具体到某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四)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

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及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评价获取信息的信度、效度及评价的实际作用,包括评价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评价结果做出的推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是否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作用,以克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倡导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6]幼儿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评价”[7]。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充分发挥家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幼儿、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征服与被征服、主宰与被主宰的对抗关系中是形成不了真正的主体性的。

真正的主体性只能存在于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中。

”[8]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让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

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家长对幼儿的评价应主要集中在对孩子在家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和评价上;幼儿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着重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六)评价与教学融合,实现评价的动态化“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评价即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过程,它本身就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9]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10]要求教师首先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与对象,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

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起来。

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但又缺少一定知识与技法时,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指导以评价为基础,又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能针对幼儿的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实现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七)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

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11]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

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参考文献:[1][2][3][5][10]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学前教育研究,2003,(9)[4]杨明全.关键在于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20日[6]候莉敏.浅论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06,(1)[7]杨晓萍,柴赛飞.质性评定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4,(3)[8]冯晓霞.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学前教育,1999,(9)[9]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教育研究,2000,(2)[11]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0OnTeachers’EvaluationBehaviorinArtActivitiesinKindergartenPengBing(WuhanEducationScienceAcademy,Wuhan430000)LiuXiuhua(RoseKindergarteninHanyangDistrictofWuhanCity,Wuhan430000)Abstract:Therearemanyproblemsinteachers’evaluationbehaviorinartactivitiesinkindergarten,suchasshortofresponsibility,withoutofastabilizedcriterionandmultidimensionalcontentandmethod,neglectingtheevaluationprocess,andnotpayingattentiontoyoungchildren’swholedevelopment.Toimprovetheirevaluation,theteachershoulddevelopetheirevaluationidea,chooseevaluationcontentandmethods,letmorepeopleparticipateinevaluation,implementevaluationinteachingandadoptmoreencouragingwords.Keywords:artactivitiesinkindergarten,teachers’evaluationbehavior,evaluationre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