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北京课改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
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课题:答司马谏议书【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经历与成就评价;2、理解作者的变法立场和改革精神;3、探究本文反驳的艺术。
【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的变法立场和改革精神;2、探究本文反驳的艺术。
【学习流程】一、导语“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
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
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里无形硝烟。
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来自文字的针锋相对吧!二、知识链接(一)解题答:答复司马谏议:司马光曾担任右谏议大夫书:书信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
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二)走近人物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封荆国公,世人亦称王荆公。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夙有“矫世变俗之志”,力求变法。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
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直接为其政治服务,风格雄健峻拔,有《临川先生文集》。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sù)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及作者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政治态度。
4. 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及作者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2. 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 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政治态度。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2. 对作者政治观点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以及作者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分析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论据。
4. 观点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政治态度及其对现实的意义。
5. 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以及作者的政治观点。
三、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答司马谏议书》。
2. 分析《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3.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使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政治观点,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内容拓展1. 补充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氛围。
2. 通过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司马光等反对派的意见及其理由。
3. 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和政治斗争。
七、课堂互动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答司马谏议书》的理解和观点。
答司马谏议书的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引导1、课前准备。
要求如下:(1)课前让学生翻阅历史课本中相关“王安石变法”的章节,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作为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
(2)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揣测朗读停顿,朗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圈点出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文言词汇。
(二)活动流程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可适当补充,实现资源共享。
2、文题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3、诵读感受(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难壬人(nán)胥怨(xù)盘庚(gēng)会晤(wù)(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缺乏。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XXX的简况及“书”的文体特点;2.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作者及其思想XXX:(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XXX,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XXX庆历进士。
XXX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XXX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XXX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XXX,改封荆,世称XXX。
XXX。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XXX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第1页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未几而作风高大,《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
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二、背景与题解XXX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XXX 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第二年,XXX(当时XXX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XXX”)给XXX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XXX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
文章批驳了XXX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答司马谏议书 优秀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教学重点】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
【教学难点】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
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
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北京课改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汇编
2018北京课改版九上语文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雨中登泰山》教案第1课《雨中登泰山》教案1第2课《阳关雪》教案x第3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第3课《世间最美的坟墓》练习题第5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第5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1第6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第6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第7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x第7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1第9课《谈骨气》教案第9课《谈骨气》练习题第10课《想和做》教案第10课《想和做》练习题第11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11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第13课《马说》导学案第13课《马说》练习题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第14课《捕蛇者说》练习题第15课《少年中国说》教案第15课《少年中国说》教案1第16课《黄生借书说》教案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第1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第17课《最后一课》教案第18课《变色龙》教案第18课《变色龙》练习题第19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x第19课《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第20课《山羊兹拉特》教案第21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第21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第22课《出师表》教案第22课《出师表》练习题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1第24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第24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1教案首页②第5自然段中“水声落在我们后面”中的“水声”是指什么水声(雨水声、泉水声、水库的水声)?“人朝上走,水朝下流”中的“水声”又是指什么水声而言的?答:A、“水声”是指虎山水库的水声,因为离开虎山水库之后,为了避雨,便离开了登山的正路,到了王母庙后边的七真祠,然后从七真祠出来,又回到登山的正路上来,继续攀登,一气穿过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三座石坊,离虎山水库渐远,所以水库的水声落在了后面了。
B、第二句中的“水朝下流”指雨水。
此时离开虎山库已经比较远了,自然不是指水库的水,下一句又专门写泉水和雨混在一起流进出洞情形,所以也不是泉水,从上下文来看,这水只能是雨水。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梳理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论证逻辑。
3.学会有针对性地阐发观点,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体会作者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言文化常识;学习文章逻辑严谨的特点,掌握文章的论证技巧,提升思维品质。
难点:体会作者改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三、教学课时:自读课文,不超过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北宋宋神宗时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
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
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
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
王安石接信后,以此信《答司马谏议书》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二)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仁宗庆历二年登进土第。
仁宗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
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
谥号“文”,故又称“王文公”。
政治上,主张改革除弊,强调“权时之变”,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文学上,主张“以适用为本”“有补于世”。
其散文逻辑谨严,析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后世尊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及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文中关键观点和论据。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教学重点:1. 《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及意义。
2. 文中关键观点和论据。
3. 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文中古文词汇的理解。
2. 论据的提取和论证过程的分析。
二、教学准备教材:《答司马谏议书》文本辅助材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古文词汇解析、论证方法介绍等教学用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答司马谏议书》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文本内容,标记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讲解词汇和文本解析(2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讲解文中古文词汇,分析文本结构,提炼关键观点和论据。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文中的观点和论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5. 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6. 辩论赛(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赛,围绕《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观点和论据展开辩论,锻炼辩论能力。
7. 评价与反馈(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辩论赛,评价学生在《答司马谏议书》教案中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扩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司马光和谏议官,进行场景再现,体会双方辩论的氛围和情绪。
3. 历史知识竞赛:组织一场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七、教学难点突破策略1. 古文词汇解析: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中出现的古文词汇。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北京课改版
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 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 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 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 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 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 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 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 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ū): (1)<书>胥吏(小官吏)。 (2)互相。 (3)
〈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书>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 (dù):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 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 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 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 光阴。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二、课文串讲:
• 第1自然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 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 窃:我私下,谦词。 • 每:往往,常常。 •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 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 子很久了,可是商讨起政事来(意 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 所持的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的 缘故啊。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非 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省优获奖教案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1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重点、难点)3.认识作者对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通假释义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古今异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词,私下,代“我”。
今义:偷,偷偷地。
)难壬.人(古义:奸佞、不行正道。
今义:天干的第九位。
)于反复..不宜卤莽(古义:书信往来。
今义:多次重复。
)(3)一词多义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宋说》等。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 3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坚持改革的决心。
题目中的“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
“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人手。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北京课改版
29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灯片1)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王安石是一位文学家,他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变法)对,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
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司马光曾多次写信质疑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也写了一封信回复司马光的质疑,这封信就是《答司马谏议书》。
(灯片2)在这封信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了解写作目的:(灯片3、4、5)“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了解作者(灯片6)四、读通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答司马谏议书》教案北京课改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答司马谏议书》的文意和作者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辩论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引证等论证手法,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古代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如礼仪、官职等,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制度。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比赛,将所学辩论技巧应用于实际比赛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2)辩论技巧和论证方法的应用。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辩论技巧和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论证存在困惑,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
(3)对课文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于古代文化和思想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师进行引导和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授的是《答司马谏议书》,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我也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答司马谏议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
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目的: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楚,层次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步骤】一、生字识记聒(guō):声音喧闹,令人厌烦。
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
(2)姓。
恤(xù):<书>(1)顾虑,忧虑。
如:不恤人言。
(2)同情。
如:体恤。
(3)救济。
如:抚恤。
胥(xū):(1)<书>胥吏(小官吏)。
(2)相互。
(3)〈书〉齐、皆。
如:万事胥备。
度(duó):<书>难测;估量。
如:揣度。
另读(dù):(1)计量长短。
如:气宇衡。
(2)程度。
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那么。
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
如:风度。
(5)打算,主张。
(6)过(指时刻)。
如:虚度光阴。
膏(gāo):(1)脂肪;油。
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
如:牙膏。
(3)肥沃。
如:膏腴。
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
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讲解。
聒,喧扰,喧闹,那个地址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轻率,莽撞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同意他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
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适应于苟且偷生。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
那个地址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
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
胥,相互。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度(dù):打算,主张。
度(duó):考虑。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答司马谏议书》教案王安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
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
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
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难壬人(nàn)胥怨(xū)盘庚(gēng)会晤(wù)【阅读课文】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来源:学,科,网]【课文简析】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
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
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学习文章逐条反驳的说理艺术和驳论文写作手法。
3.欣赏其简洁严谨,理足气盛,寓刚于柔的语言风格。
4。
感受作者的人格精神。
一、导入:提到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是一生的政敌和朋友。
王安石出生在1021年12月,比司马光小两岁。
两人又在1086年5月和10月相继离世。
他们先后都担任过宰相。
他们都不是“太平阁老”。
《邵氏闻见录》里记载“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
他们都是刚正不阿、敢作敢为、惊动朝野的“铁腕能臣”。
他们也是同气相求、私交甚厚的朋友,他们都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政治抱负;他们又是“所操之术多异”,和而不同的君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顶级文学家王安石和顶级史学家司马光在行政治国方面的一次交锋,进一步领略王安石的论辩风采。
二、文题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司马”是司马光的复姓。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三、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王安石,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态,开始推行新法。
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在第二年(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推心置腹地给王安石写了长达4046字的信——《与王介甫书》,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两方面指出变法的失误之处。
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故略上报”,没有对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的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共312个字,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
于是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写下了这篇仅有428字但却千古流传的驳论名篇《答司马谏议书》。
四、精研文本,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一;检查预习导学案(亦可另作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灯片1)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王安石是一位文学家,他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变法)对,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
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司马光曾多次写信质疑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也写了一封信回复司马光的质疑,这封信就是《答司马谏议书》。
(灯片2)在这封信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了解写作目的:(灯片3、4、5)“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了解作者(灯片6)四、读通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难壬人(nán)胥怨(xù)盘庚(gēng)会晤(wù)(3)分段理解词句第1自然段词: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窃:我私下,谦词。
每:往往,常常。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重:又。
反复:指书信往来。
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见恕:原谅我。
句: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第2自然段词: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
征利:与民争利。
以致:因而招致。
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
举:施行,推行。
辟:驳斥,抨击。
难:责难。
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
壬:“佞”的假借字。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译: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
“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译: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译: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用来交给主管官署去执行,不算是“侵官”。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译: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至于怨恨诽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
第3自然段词:恤:忧虑,顾念。
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胥:相与。
特:仅仅。
度:计划。
度(duó):估计,考虑。
是:认定做得对。
膏泽斯民:施恩泽给这些人民。
事事:做事。
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守:墨守。
知:领教。
句:盘庚之迁,胥怨民也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一起埋怨。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译:盘庚不因为有埋怨他的人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译: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第4自然段无由:没有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
五、练习:1、“不恤国事”中的“恤”字,其意思是: ( )A)忧愁 B)顾念 C)怜悯 D)单薄2、下列各项中“度”字的读音与“度义而后动”中相同的有:( )A)以己度人 B)审时度势 C)豁达大度 D)置之度外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致天下怨谤也致:招致B、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以谓:认为。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举:列举。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仅仅。
4、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上乃欲变此斯固百世之遇也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B.两个“固”字不同,两个“乃”字也不同C.两个“固”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5、下列句中加点的“见”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B、冀君实或见恕也C、终必不蒙见察D、是而不见可悔故也6、选出与“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中“某”指代的人称相同的一项: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盖余所至,比其好游者不能十一六、诵读回味七、布置作业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集体诵读,把握文脉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变法?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4、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5、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7、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9、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
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
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11、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
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四、拓展:1、出示“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一览表”,讨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五、作业1、翻译第三段答题:1)、这段文字可分为几层?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句后划分为两层。
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
3)、这段文字还揭露了什么问题?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2、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课后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用文言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本题为提高题,让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