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模板
蛇串疮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疗为带状疱疹的患者。
一、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蛇串疮( TCD编码 :BWP020。
)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带状疱疹( ICD-10 编码:)。
(二)诊疗依照1.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ZY/。
)(2 2. 证候诊疗)参西照肝经郁热证医“脾虚湿蕴证诊国气滞血瘀证断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标中参准医1. 诊疗明确,第一诊疗为蛇串疮(带状疱疹)。
照:药“2. 患者适归并接受中医治疗。
参管国(四)标准住院日为≤ 14天照理家(五)进入路径标准《局中1.第一诊疗一定切合蛇串疮( TCD编码为 :BWP020)和带状疱疹(ICD-10 编码为:)临‘医的患者。
床十药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诊一管施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疗五理3.以下状况不进入本路径:(1)归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固,第一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后期、艾滋病患者;(3)归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批糖皮质激素或许免疫克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六)中医证候学察看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一样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色。
注意证候的动向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部 X线片(5)心电图(6)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依据患者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脂、免疫球蛋白、抗核抗系统列、 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创面细菌培育及药敏试验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肝经郁热证: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得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2。
止痛:药物治疗。
3。
物理治疗。
4。
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6。
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
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
必需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得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得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
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
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临床路径皮科个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模板
□停/调整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创面护理
□预防坠床和跌倒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后疾病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止痛药(必要时)
□糖皮质激素(必要时)
临时医嘱:
□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
□
主要
护理
工作
□进行入院和安全宣教,打一壶开水
□告知患者所用药的名称和服用方法
□告知静脉采血和留取尿便标本的注意事项
□指导病人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静脉取血
□创面护理
□疾病知识相关宣教
□糖皮质激素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
二、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历及首次病程录
□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
□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21带状疱疹
蛇串疮(带状疱)疹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一、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蛇串疮(TCD编码:BWP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ICD-10编码:B02.901)(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协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疾病分期(1)急性期(2)慢性期3.证候诊断蛇串疮(带状疱疹)临床常见证候: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气滞血瘀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第一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3.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协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四)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蛇串疮(TCD编码:BWP020)和带状疱疹(ICD-10编码:B02.901)的患者(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治疗方法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成药。
1.中药汤剂(1)肝经郁热证治法:清利肝经湿热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2)脾虚湿蕴证治法:健脾利湿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3)气滞血郁证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2.外治法雄黄解毒散加化毒散水调后外用(七)疗效判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p完全描述
观察皮肤红斑,集簇小泡,单侧分布
能够了解外用药,及物理治疗情况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
p完全描述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
p完全描述
责任护士对用药进行指导
能自己说出使用药物的目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
p完全描述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
p完全描述
执行护士签名:
熟悉病房环境、设施
能掌握宣教内容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告知患者化验检查目的及两便的留取方法,今日凌晨后禁饮食
能了解检查的目的,按照指导正确留取标本。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责任护士对用药进行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能进行有效自我管理
能掌握健 康的生活方式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p完全描述
发放联系卡、定期复查
门诊:6298263 病房:6288261
有效回访
执行护士签名:
饮食情况: 口正常 口一般 口差
皮肤情况:口正常 口一般 口差
疼痛情况:口正常 口一般 口差
护理处置
执行打√
执行护士签名
通知病人出院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终末消毒
护理指导
预期目标
效果评价
出院后饮食方案
能自己有效合理饮食
p完全无法描述
p部分描述p完全描述
临床路径皮科个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神经痛剧烈、常规治疗无效者,需请神经内科或镇痛科会诊协助治疗。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二、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4.肌活检异常。
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 征等)。
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19年版)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1.抗病毒药物。
2.镇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超声、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镜检查;(2)相关免疫缺陷检查如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泛昔洛韦、膦甲酸钠等,用药时间为7~10天。
2.镇痛药物:如有疼痛,予以非甾体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甲基泼尼松龙等,适用于疼痛显著或高龄、面颈部等易于产生后遗神经痛者,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7天,早期使用。
带状疱疹090813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躯体单侧性出疹;2.疱疹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3.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 抗病毒剂;2. 止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刺疗法;3. 免疫促进剂;4. 糖皮质激素;5. 神经营养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老年患者);3.免疫球蛋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5.X线胸片、心电图;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筛查:肿瘤抗原全套、B超(腹腔、盆腔各脏器及后腹膜)、上消化道钡餐;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病毒剂:伐昔洛韦、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0-14 天;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免疫促进剂:胸腺肽、干扰素、卡介菌多糖核酸、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4.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5.糖皮质激素:泼尼龙等,用药时间为3-10天;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生素软膏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7.止痛药/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制酸、保胃、保肝、降糖、降压药物等;8.抗生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022年版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2022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
一、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蛇串疮(TCD 编码:BW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ICD-10 编码:B02.901)或带状疱疹性神经痛(ICD-10 编码:B02.2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临床常见证候: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与《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蛇串疮(TCD 编码为:BWP020)和带状疱疹(ICD-10 编码:B02.901)或带状疱疹性神经痛(ICD-10 编码:B02.202+)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
皮肤带状疱疹、皮肌炎、寻常型天疱疮、重症多形红斑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临床路径.皮科(12个)之欧阳歌谷创编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欧阳歌谷(2021.02.01)(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目录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 (7)3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13)4、5、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 (20)6白癜风临床路径 (27)7淋病临床路径 (32)8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 (36)9荨麻疹临床路径 (43)10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 (50)11寻常痤疮临床路径 (58)12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 (63)1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邹先彪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调整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创面护理
□预防坠床和跌倒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后疾病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主治医师进行诊疗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并发恶性肿瘤的患者告知其前往相应科室治疗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抗生素: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
□丙种球蛋白(必要时)
□停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
□停止痛药(根据病情)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必要时)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
□抗病毒剂□止痛药
□营养神经药□局部红光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
□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必要时)
□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
长期医嘱:
□免疫增强剂(必要时)
二、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及首次病程录
□完成初步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
□止痛药(必要时)
□糖皮质激素(必要时)
临时医嘱:
□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
□
主要
护理
工作
□进行入院和安全宣教,打一壶开水
□告知患者所用药的名称和服用方法
□告知静脉采血和留取尿便标本的注意事项
□指导病人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静脉取血
□创面护理
□疾病知识相关宣教
□糖皮质激素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1.Leabharlann 2.□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7天
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注意观察皮疹及疼痛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并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治疗同意书” (泛发性或出血坏死型患者需使用丙种球蛋白疗法时)
□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及授权委托书”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皮肤科护理常规
□普食□抗病毒剂
□止痛药□营养神经药
□局部红光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
□局部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