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工基础》教学大纲20120105
《电工基础》新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0210Z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 108 课堂教学总学时:54 实训教学总学时38 机动16总学分:4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元件的使用与检测,电气原理图的识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安全知识和电工技能技术规范,电工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科目,是完成电工考证的必备知识。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电工基础》课程与《物理》、《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知识相衔接,一般要求学生先学习《物理》电学相关基础知识,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进一步学习《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的学习。
预修课程:《物理》电学并修课程:《电工仪表与测量》四、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1.要求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2. 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3. 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4. 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规范;5. 正确识别和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手工焊接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安装与调试;6. 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看懂并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课程英文名称:Eelectrical basic theory课程性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考试课成绩按百分制记载,考查课成绩按五级分制记载)开课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大类平台课,教授工科各专业必备的最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
目前,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掌握电路暂态过程的规律及时域解法。
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最基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应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电路模型、物理量及基本分析方法(16学时)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定义与性质;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化简(4学时):熟练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含电阻Y- Δ联接的等效互换,有源支路的等效互换)。
3.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6学时):掌握支路电流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的传输。
第二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6学时)1.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8学时):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方程的相量表示,复阻抗、复导纳,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互感电路和谐振电路(8学时):掌握互感元件、联接及去耦等效,熟练掌握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序言教学要求: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1—1电路及电路图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二.电路图三.电路的工作状态§1—2 电流一.电流的形成二.电流的方向三.电流的大小四.电流的密度§1—3 电压与电位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1—4电动势一.电动势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1—5电阻与电导一.电阻二.电阻定律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常用电阻五、电导§1—6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三.全电路欧姆定律四.电源的外特性§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一.电位的计算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1—8电功与电功率一.焦尔定律二.电功三.电功率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Electrotechnics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3学期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专业教材:秦曾煌,《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开课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物理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电工基础是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近年来,电工和电子技术开展非常迅速, 其应用极为广泛,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开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基本电路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初步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电器、电气设备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直流电路、单向交流电路与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分析计算方法;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了解磁路的分析方法;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的特性;平安用电的常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1学时)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开展历程和现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2学时)(1)了解电路的几个基本物理量;(2)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掌握两个电源的工作状态和电位的计算;重点: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源的特性;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3学时)电阻串并联以及联结的等效变换(1学时)(1)掌握电阻的串联及并联(2)理解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联结的等效变换难点:星型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戴维宁定理(2学时)(1)了解结点电压法和诺顿定理;(2)重点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
《电工基础》新教学大纲.doc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0210Z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108 课堂教学总学时:54 实训教学总学时38机动16总学分:4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C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元件的使用与检测,电气原理图的识读,电工基本操作T•艺和安金知识和电工技能技术规范,电工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科目,是完成电工考证的必备知识。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电工基础》课程与《物理》、《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知识相衔接,一般要求学生先学习《物理》电学相关基础知识,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进一步学习《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的学习。
预修课程:《物理》电学并修课程:《电工仪表与测量》四、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1.要求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2.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3.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4.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规范;5.正确识别和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手工焊接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安装与调试;6-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看懂并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工学教学大纲一、导言电工学作为工程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学基本理论、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路元件的使用等基本内容,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电学基本理论,如电荷、电场、电势等概念,并能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路参数的含义。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包括电路的布局、元件的选取与连接、测量仪器的使用等。
3. 问题解决:学会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相关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问题,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基础电学理论- 电荷、电场、电势的概念与性质-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电阻定律、电路的基本参数计算方法- 稳态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交流电路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2. 电路元件与仪器的使用-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与应用 - 电路连接与布局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技巧3. 电路设计与实验- 简单电路的设计和搭建-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电路性能的评估与改进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评价- 课堂出勤与参与度- 课堂练习与作业完成情况- 实验报告与设计作业质量2. 期末考核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包括基本概念理解、计算题与解答题等- 实践能力考核:进行一定难度的电路设计与实验,验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参考与资源推荐1. 《电工学基础教程》2. 《电工学实验指导》3. 电路模拟软件:Multisim、PSpice等六、学分与学时安排本课程设置为3学分,共计5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与设计课程14学时。
七、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方法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中技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工基础》二、课程性质、课时性质: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训练中形成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并注重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业思想的培养。
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从事工作准备必备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的进行实验,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验证理论,最终使学生认识电工的一些常用知识,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1.电流和电压2. 电阻与电导3. 欧姆定律4. 电功与电功率(二)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理解电流、电压、电位等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2、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意义及简单计算;3、掌握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计算。
4、熟练掌握电阻定律及应用;5、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与应用;6、熟练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及其计算7、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及危害,了解负载额定值的意义;8、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三)教学建议:1、由于这部分内容是物理课中相应内容的重提和深化,所以既要注意与物理课的衔接,又应突出深化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2、物理量单位时,应使用规范化术语。
3、贯彻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区别清楚电动势、电压和电位这几个比较相似的物理量5、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是本章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
6、加强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章直流电路(一)教学内容:1、电阻的串联电路2、电路的并联电路3、电阻的混联电路4.电桥的平衡条件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6.基尔霍夫定律7.支路电流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串联、并联、混联电路有关计算方法(电流、电压、电阻、电位功率等),对电路的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2、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路的化简方法;3、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4、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5、掌握分析计算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重点是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传授电工基础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能识读和分析简单交、直流电路;了解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容、电能、电功率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了解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单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其特点;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和相量图表示法;会用相量图分析计算简单交流电路。
(4)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力度。
(4)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二、学时分配表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系统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工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在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一__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一)电流和电压1.电路2.电流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实验与实训练习使用测电笔和万用表(二)电阻1.电阻与电阻率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三)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全电路欧姆定律3.电源的外特性(四)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2.电功率3.电流的热效应4.负载的额定值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路;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教学内容(一)串联电路1.电阻的串联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2.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串联(二)并联电路1.电阻的并联2.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3.电池的并联(三)混联电路实验与实训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四)直流电桥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2.不平衡电桥(五)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六)叠加原理(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_-2:电流源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八)戴维南定理1.戴维南定理2.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第三章电容器教学要求一--1.理解电容概念和决定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基础教学对象:适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制三年学时:总学时112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的:1、熟练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能够应用基本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3、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
(三)课程任务主要应用讲授、演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有关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一)教学内容1.电路。
2.电流。
3. 电压。
4.电阻。
5.欧姆定律。
6. 电功和电功率。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4.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5.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的计算。
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一)课程内容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3.混联电路。
4.直流电桥。
5.基尔霍夫定律。
6.叠加原理。
7.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8.戴维南定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和功率分配的原理。
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掌握直流电桥的组成,理解直流电桥平衡的特征及条件。
3.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所阐述的内容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4.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学会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电工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类型:理论
参考学时:126+14=140
适用专业:维修电工(电子)
二、大纲说明
『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电容器;磁场与电磁感应;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习专业技术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电容器和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
『教学建议』
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符号多、计算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用到的数学、物理知识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时提醒学生复习有关的数学、物理知识,启发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学会求解电工题的思路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参考总学时为140。
其中理论126学时,实验14学时。
A--- 熟练掌握B--- 掌握C---理解D---了解。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一门电气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电气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熟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直流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能够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
具备初步的电路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和电路模型介绍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讲解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建立方法。
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定义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说明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设定及其意义。
3、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介绍电阻元件的特性。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4、电源和电动势介绍电源的作用和种类。
讲解电动势的概念和电源的工作原理。
5、基尔霍夫定律阐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通过实例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讲解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电阻串并联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支路电流法介绍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通过实例进行支路电流法的求解练习。
3、节点电压法讲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运用节点电压法解决电路问题。
4、叠加定理阐述叠加定理的内容和应用条件。
利用叠加定理分析多电源电路。
5、戴维南定理介绍戴维南定理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运用戴维南定理化简复杂电路。
(三)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讲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角频率、初相位)。
《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Technology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学时:(总学时40、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10)学分:2适用对象: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程简介:《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中“电”与“磁”基本知识为支撑点以及高等数学基本方法运用为基础,综合介绍电工技术领域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概况。
学习电路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机与电器基本知识及电器控制技术基本方法与手段,使学生获得电工理论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工安全常识,能分析和解决电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并能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后续“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等以及其他相关的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电工基础》是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电”与“磁”的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
在实际工程技术中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并促进电工学自身的发展,因此电工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我国电工技术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路模型及线性无源元件的物理性质;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元件)的额定值;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路的工作状态与电路中电位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与电路图1.电路的组成和作用2.电路模型和电路图第二节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1.电路中主要物理量的表达2.电阻的串并联及其应用第三节电路的工作状态1.电气设备的额定值2.电路的几种状态第四节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电工基础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144学时)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工类专业所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4.了解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和电路的基本操作技能;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3.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工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5.习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
(三)情感目标1.感受学习《电工基础》的乐趣;2.形成规范操作与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3.养成严谨、求是、务实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电路的基本知识1.了解电荷的基本知识,掌握库仑定律;2.了解电场、电场强度、电力线的基本概念;3.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参考方向;4.理解电压和电位的概念、单位及参考方向,会比较电压和电位;5.了解电源的概念和分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会比较电动势和电压;6.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定律,会计算导体电阻,了解电阻器的相关知识;7.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欧姆定律,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8.掌握电能、电功率的概念和焦耳定律,会应用焦耳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9.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会计算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分压、分流公式,能应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计算简单电路;2.了解电阻混联的概念,会分析和计算等效电阻;3.学会分析和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正确熟练地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5.理解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原理,应用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汽修专业)编写:杨灿辉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汽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二)职业素养目标掌握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汽修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68学时。
2.选学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4学时。
3.电工基础实训项目8学时。
4.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8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认知要求按照我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把知识、技能进行科学归类并有机的整合为相对独立,便于把握和操作的能力模块,把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分为九个部分,即课程导入、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直流电路、电容器、磁与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
本课程主要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机电章)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电工基础二、对象:楼宇专业一年级学生三、课时:64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电路的构成和分析方法。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应当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先修课程为《数学》、《物理》等,在学生已掌握基本电学知识和元件特性后开始学习本课程。
2 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工作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及从事现代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3. 课程教学目标3.1 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 掌握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
3. 掌握常用设备、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途径。
3.2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 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 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
4. 能处理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3.3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 树立质量意识与安全文明生产意识;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六、教学设计思路电工基础其理论性、应用性较强。
为体现其专业和课程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为主,介绍应用性为辅的教学思路,分模块化实施教学,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理解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变压器的特点等等。
教学中侧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七、内容要求八、教学情境设计与建议1、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的内容;明确学生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考试课
课时:110 开课学期: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我系电气技术、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本课程的重点
(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基础计算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本课程可设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第一门课程。
二.课时分配
(一)理论课时分配
(二)实验课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言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重点:
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的方向规定、概念及计算;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电流与电压
2.电阻
3.欧姆定律
4.电功与电功率
实验一欧姆定律验证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
2.欧姆定律两种表现形式的的正确应用。
第二章直流电路
教学目标:
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2.熟悉电桥的平衡条件。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4.能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复杂电路。
5.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6.熟悉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教学重点: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路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教学内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3.混联电路
4.直流电桥
5.基尔霍夫定律
6.叠加原理
7.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8.戴维南定理
实验二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
教学建议:
1.学生通过对直流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加深对电路概念的熟悉和掌握。
2.能正确应用各种定理、计算方法求解直流电路。
第三章电容器
教学目标:
1.熟悉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串、并联知识。
2.熟悉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了解RC电路的暂态过程。
3.了解常用电容器。
教学重点:
电容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和耐压值的计算;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的特性。
教学内容:
1.电容器与电容
2.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
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实验三电容器的充放电
教学建议:
教学中利用示波器等仪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第四章磁场与电磁感应
教学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2.熟悉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和左手定则。
4.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和分类。
5.掌握电磁感应定律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6.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及应用。
7.了解磁路欧姆定律。
教学重点:
右手螺旋法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1.磁场
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铁磁物质
5.电磁感应
6.自感
7.互感
8.磁路欧姆定律
实验四电磁感应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磁场物理量及电磁感应的理解。
第五章单相交流电路
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正弦交流量的有效值、频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和相量图表示法。
3.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感抗、容抗的概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定义。
并能运用相量图对简单正弦交流电路进行一般分析和简单计算。
4.了解串、并联谐振现象、条件、特点和应用。
5.了解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三种表示方法;感抗、容抗和阻抗的概念;三个纯电路和RLC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功率及其计算。
教学内容:
1.交流电动势的基本概念
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
3.纯电阻电路
4.纯电感电路
5.纯电容电路
6.RLC串联电路
7.串联谐振电路
8.并联谐振电路
9.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
实验五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
实验六单相交流电路
实验七LC串、并联谐振电路
教学建议:
本章应加强相位、相位差等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和相量图方面加深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掌握用相量图分析交流电路。
第六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掌握三相交流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3.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功率的计算,能画相量图,并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4.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并熟悉其方法。
教学重点:
三相电源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三相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相电压与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中性线的作用及三相对称电路的功率计算。
教学内容:
1.三相交流电源
2.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3.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实验八三相交流负载的连接
教学建议:
学习本章时,让学生参观发电厂、变电站、配电室,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三相电路的理解能力。
四.理论鉴定要素细目表
五.参考教材
教材:
《电工基础》第四版邵展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考书:
《电工基础课教学参考书》(第四版)恽文卫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编写:宁波技师学院电气技术系
执笔人:唐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