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切入点及答题规范模式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题型答题方法例析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题型答题方法例析

手法技巧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回答一种还是多 种手法,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都要充分 考虑,回答尽量全面);如果题干已经指出手法,则直接点明该 手法在具体诗句上的体现。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在句中的运用(手法运用的具体体 现)。
③指出作用效果:分析此手法在构思或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效 果。
古代诗歌鉴赏主要题型 答题方法例析
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意,下功夫去筛 选,抓住要点,确定“问点”。
总说(概括)+具体说明(诗句分析) +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鉴赏术语具有概括性,运用它可以收到 言简意丰的效果,同时,恰当运用鉴赏术语可以使表述更为精确, 更切近诗歌的语体。
一、情景题、画面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其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②,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范例解析】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陈居士是一个爱喝酒寻诗、生活清贫、洒脱自在、志 趣高雅的文人。②“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两句, 畅饮楚地美酒,可酣醉三日不醒,可看出他生活清贫、爱喝酒、 不拘小节、自由洒脱的一面;③“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 寻诗去”两句,酒醒之时,不分白天黑夜,到处寻诗,可看出他 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范例]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清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范例解析】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之处。(6分) 【答案】①举子们奋笔疾书的声响就好像春蚕在食桑叶时的“沙沙”声一样。 (阐述诗句意思)②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春蚕食叶声”形象地描摹出举 子们应试时的情形;以声衬静,以落笔答卷的声响反衬出考场的庄严肃穆。 (分析手法)③“春蚕食叶”一词,又蕴含了诗人心中对举子们的期盼之心与 得选人才的喜悦之情。(作用、效果)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歌鉴赏题的切入点及答题规范模式

诗歌鉴赏题的切入点及答题规范模式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 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
“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 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 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 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 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 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 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2.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 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 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 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 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 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 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 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熟悉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 情、议论、(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 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 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009年高考诗歌鉴 赏题的切入点及答 题规范模式
通海二中 李泳钢
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 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 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
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 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 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 提示﹑注释等。 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诗歌鉴赏高考答题的基本格式

诗歌鉴赏高考答题的基本格式

诗歌鉴赏高考答题的基本格式“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对这类题,作答时,不要孤立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规范答题三步走〗(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词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述句意)(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效果)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眼儿媚 [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5分)【解析】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答:“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有时也这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规范答题三步走〗(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或画面;(2)准确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或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以四字词语为佳);(3)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杭州樟亭郑谷故国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平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1.诗中写了哪些“登临”所见之景?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解析】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1诗中写了潮水、远山、沙鸟和渔人等景物。

写潮水,突出其大,浩漫一片,分不清浦岸;写远山,突出其树叶落后,众峰秀出,望得很远;写飞鸟,突出其远去;写渔人,突出其闲适。

诗人登高远望,看眼前境界苍茫,禁不住怅然思归,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浓烈。

特别提醒: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一、主旨类提炼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考查方式]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等。

[对策指导]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答题方式,分两步完成:第一种: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描写什么→表达或寄寓或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答题阐释]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道理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恬淡闲适、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3、鉴赏主旨内容的步骤:描写了什么形象→构成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人格。

[典例分析]2009年全国卷Ⅱ: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RYB系列燃油泵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根据题意,先提炼作者情感)。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根据题意,结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二、形象类解读诗歌形象,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感情,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

它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和事物形象(写景诗中的景象或咏物诗中所描写的物象)。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 、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 、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 、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上文已谈及,此不赘述。

4、看注释,破解难点高考试卷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

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 、抓整体,全面参照一抓全文意象情感(上文已谈)。

二抓尾联末句。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

尾句(联 )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怎样写的 )第一,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最新版)目录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1.诗歌形象类题目2.诗歌语言类题目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在诗歌鉴赏的题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诗歌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诗歌语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结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步骤二:分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步骤二:分析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诗歌鉴赏的题型概述和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摘要:一、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二、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1.分析意境型2.修辞方法型3.表达方式型4.表现手法型三、如何应对诗歌鉴赏题四、总结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诗歌鉴赏,历来被认为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都抱怨诗歌鉴赏题不会做,失分太多。

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板,诗歌鉴赏题也可以变得容易应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帮助大家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一、诗歌鉴赏的重要性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测试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答题得分,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二、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1.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题模板:(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修辞方法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题模板:(1)识别修辞手法。

(2)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表达方式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答题模板:(1)识别表达方式。

(2)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4.表现手法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答题模板:(1)识别表现手法。

(2)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三、如何应对诗歌鉴赏题1.了解诗歌背景:阅读诗歌前,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内容:仔细阅读诗歌,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情感。

3.注意题目和注释:题目和注释往往提供了解题的线索,要仔细阅读并加以利用。

4.运用答题模板: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答题模板,有条理地组织答案。

四、总结掌握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有助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答题水平。

同学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多总结,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2. 分析思路*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 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 意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而这三者中,情是主导,是灵魂,它统帅景和境。

“景”是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境”是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情”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三者相辅相成,彼此交融,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形象类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析思路*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3. 人物形象常见类型*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分析技巧型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①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

”(清?诗丐《绝命诗》)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晚唐?罗隐《自遣》)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无名氏《四喜诗》)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

②间接抒情(1)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

(2)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 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 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 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 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 (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叙” 即概括地引述原句; “析” 就是写作过程的简析; “评” 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
点。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例析
•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 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 情感的?
正确解答: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 技巧(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变换抒情角度、 描写手法等)+作用(主旨情感)
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 含义(即解释诗句) 2、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 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3、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4、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 (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 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 意+文意+主旨情感)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 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 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 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 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 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 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 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 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 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 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 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 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
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 步 骤 一 “ 再 现 画 面 ” 可 略 去 )“ 片 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 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 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 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 旷达(步骤三)。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①~③题。
(9分)
【双调】殿前欢 梅花 景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①应 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 “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我是 梅花。
[注释]①逃禅老笔: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 以
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咱:句末语气词。③大 都来:只不过。
情。
答题示例1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规范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规范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细节角度设题
例3:(2011年天津卷) 骤雨 宋·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 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 析。
拂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让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色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诗歌鉴赏答 题格式规范
诗包括诗题、 注解、作者、 诗句四个部分
【读题步骤】
A、把诗歌默读两遍,先有个总印象;
B、划出诗中写景、写人、写物的名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 分)
整体角度设题 例3:(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 宋·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 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 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 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看注释: (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 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 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 成的简易木桥。
看意象:
(2006年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细节角度其他常见的设题类型:
“ 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为什么?” “诗中某句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 “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如何?”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

“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出题角度:特定形象(意象)解读、诗歌意境鉴赏、情感主旨提炼、表达技巧分析、语言文字推敲一、特定形象解读类角度1:人物形象【基本格式】确定形象中心词(身份)——基本特点(经历、性格等)——形象意义例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有时还要结合诗句分析)例2(2010 福建卷)访隐者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角度2:事物形象————找寻物的特点,物与人的契合点(多用象征和托物言志)【基本格式】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即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阐明的道理等,或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例1(2008安徽卷)小孤山[宋] 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小孤山是长江之中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地(要点一:进一步说明这一形象),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要点二:揭示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时代内涵)。

二、诗歌意境鉴赏类【基本格式】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格式阐释】1.一定要结合诗中的意象,在忠实于原诗的前提下,展开联想与想像,描绘成图景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在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时,注意准确地把准景物的特点和情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即可。

如:自然清新、清旷冲淡、雄浑壮阔、苍凉萧瑟等等。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

(08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 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 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 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 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 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 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 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 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08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 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 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 “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 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 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 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第一种分析意境、意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始终展现的情景图画。

准确概括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也可以适当引用原文的词语,注意能准确体现意象的特点和情调。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常用的双音节词:孤寂冷清、凄清落寞、萧瑟凄凉、清丽凄婉、寂寥苦思、清冷静谧、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也可以拆开用。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答具体,比如“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要说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只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步骤一)。

这是一副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生活安定后的愉悦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怎样用的。

一般要先简单翻译诗句。

(3)此手法怎样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①用一个词准确店名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并写出作用。

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如:对故乡或亲人或丈夫或情人的思念之情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这首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后两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诗歌鉴赏题型的答题模板。

一、填空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诗歌中的某一句,让你补充完整。

答题时,需要注意诗歌的意境、情感、用词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诗句,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其次,根据诗句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流畅。

最后,要注意不要填错位置,要与题目所给诗句对应好。

二、简答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诗歌片段或整首诗,让你回答其中的几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注意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其次,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

最后,要注意回答要全面、准确,符合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赏析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诗歌片段或整首诗,让你对其进行赏析。

在赏析时,需要注意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其次,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最后,要注意回答要客观、准确,符合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四、开放题这种题型通常不会给出具体的诗句或诗歌,而是让你自由发挥。

在回答时,需要注意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性。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回答。

其次,要注意回答要具有个性和创意,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除了以上题型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和方法:一、注意诗歌的情感和主题,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二、注意诗歌的语言和用词,理解其特点和风格。

三、注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其内涵和美感。

四、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回答,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性。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掌握以上题型及答题模板,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诗歌鉴赏考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高考年度诗歌鉴赏答题切入点与答题规范

高考年度诗歌鉴赏答题切入点与答题规范

“ 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 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 感受是 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 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 见“景”不见 “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 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烘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 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 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 法结合起来使用。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 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 独、悲伤等心情。
A动静结合
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 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
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 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 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
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 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 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 提示﹑注释等。
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第一部分
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标题中的一“闻、风”从二诗字是词全诗的的标线索题,突也是破理解全诗内
涵的标关题键。是首文、颔章两的联眼写临睛风。而思有友的、标闻风题而概疑括友来了;作品 的颈重联写要风内吹叶容动,,有露滴的沾标苔题,用揭意示还是了写作风品;尾的联线入幌索, 有拂全的埃篇,紧标也紧题是围说绕奠风“定,闻了是风遐”作想进者,行的期艺望术感风构情至思寄,基思通调友过。之微意风例。形如可象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 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 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 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 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 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 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 理解作品的内容。 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 (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例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 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 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 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 情。 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 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2011年高考诗歌 鉴赏题的切入点及 答题规范模式
湖北枣阳一中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古 典 诗 歌 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 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 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
了解诗歌的分类
抒情诗
例如:江 楼 感 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五、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 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 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 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 赋予静态的自 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2.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 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 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 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 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 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 又深深 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 激不平,立 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八、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 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 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 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 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 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 及作品的内容。 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快的心情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 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 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 例如: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无邪。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六、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 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 (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 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 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 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例如: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 曲牌 曲题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宫调名
曲牌名
题材分类,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 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 诗、咏物言志诗;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 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第二部分
一.鉴赏常用词语
(一)题材面的:
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写景抒情诗(如王 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阳 楼》);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 杜甫《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怀古咏 史诗(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刘禹锡 《石头城》);即事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 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 州慢》;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出塞》、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 京》)。有时还可说“ 山水田园诗”。
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 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 诗、闺怨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 诗、咏史诗等。
高考考查趋势
1、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主, 且离不开景、情、境。 2、文字浅显,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离 别之恨、相思之苦、羁旅之愁、失意之痛、 闲适淡泊之趣、建功立业之情、报国无门 之憾、忧国忧民等。
按内容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述抒情
诗歌
按形式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民歌 文人作品
按来源
了解诗歌的分类
新体诗(自由诗) 新诗 旧体诗(格律诗)
(1919年“五四”始)
诗歌 …… 古诗 ……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1)作者往往在隋唐前;
(2)唐诗中凡题目里有 “行、吟、歌、引”等标 志 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
古体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乐府诗
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
(3)每首诗的句数不限, 可长可短。
古诗
绝句
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
近体诗
(格律诗)
律诗 词 曲
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 排律
(又称“诗余”、“长 短句”、“倚声”、 “填词”) 小令
散曲 套数
近体诗(格律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 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特点:
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体裁分类)
(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 句。
(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 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切记!)
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 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3、 词
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 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过什 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分析】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 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 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 冲淡、 悠然、脱俗的意趣。
4.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客观形象+ 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二、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 破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四、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 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 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 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 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 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七、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
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 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 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 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 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 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 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 品的主题。 “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 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 例如: 遣怀 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 堪回首之意。 杜牧
第一部分
鉴赏口诀
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 一、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 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 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 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