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学期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五)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算数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算数问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然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简单回顾一下。
2.讲解新知识
1.首先,老师要让同学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之和加上四个侧面积之和。
–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侧面积之和。
2.接下来,老师讲解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2(a∗b+a∗c+ b∗c)
–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6a2
通过实例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公式计算表面积。
3.练习及拓展
1.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相关的题目。
2.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
将计算方法写下来。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的算数问题。
在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出了较好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目标•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结构特点;•能够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黑板、彩色粉笔等;•学生准备:笔、纸、几何工具等。
4. 教学内容和方法4.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结构特点4.1.1 长方体的定义和结构特点•长方体是一种由6个矩形面所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相邻的矩形面之间的边长相等,且互相垂直。
4.1.2 正方体的定义和结构特点•正方体是一种由6个正方形面所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相邻的正方形面之间的边长相等,且互相垂直。
4.2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2.1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个面的面积之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2(ab+bc+ac),其中,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三条棱。
4.2.2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个面的面积之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6a2,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4.3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结构特点,比如课文中的例子;•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
5.2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先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几道练习题,加深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5.3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让不同的小组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进行讨论。
6.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计算表面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公式记忆不牢,对计算过程理解不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公式,提高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2.呈现(10分钟)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公式的含义。
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想象成把它拆成六个矩形,然后计算这六个矩形的面积之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实际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答“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体?”。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澄清并给出准确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Step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1. 准备一个实际的长方体模型,用来示范计算表面积。
2.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表面,分辨出每个面的形状。
3. 根据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解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4. 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Step 3: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1. 准备一个实际的正方体模型,用来示范计算表面积。
2.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表面,分辨出每个面的形状。
3. 根据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解释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4. 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Step 4:拓展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求解。
3.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和进步。
Step 5:总结归纳1. 让学生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有哪些?”。
2. 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Step 6:作业布置1. 布置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己找一些实际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并掌握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说明掌握程度良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理解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规律。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包装盒、冰箱等,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一、课堂导入1.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征。
2.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3.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对应的三维图形:––4.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有哪些公式可以使用?二、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1.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2ab+2bc+2ac,其中a、b、c分别为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长度。
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a2,其中a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长度。
三、练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1.引入例题:已知长方体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高为4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集中讨论答案。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中有2ab+2bc+2ac三个项?每个项代表什么意义?4.给出几个练习题,请学生按照公式自己计算,然后对答案进行讨论和核对:–已知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2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已知长方体的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表面积为 90 平方厘米,求它的高。
–已知长方体的长为8厘米,高为5厘米,表面积为 248 平方厘米,求它的宽。
四、练习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1.引入例题: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2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集中讨论答案。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6a2代表什么意义4.给出几个练习题,请学生按照公式自己计算,然后对答案进行讨论和核对:–已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150 平方厘米,求它的边长。
–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3厘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已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294 平方厘米,求它的体积。
五、拓展练习1.给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如果将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度都加倍,它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倍?–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已知长方体的长、宽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表面积为 52 平方厘米,求它的高。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源: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2)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展开图是这样的,(课件出法展开图),和你想的一们吗?(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获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和火柴盒各1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先让学生指出题中各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再分别指出各长方体前面的长和宽,并口算出前面的面积。
学生算完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各长方体后面的面积是多少。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做第(l)题时,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指出一个长方体右侧面的长和宽,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它的面积,再指名说出算式。
学生做完后,提问:“各长方体左侧面的面积是多少?”使学生认识到左侧面的面积与右侧面的面积相等,为下面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准备。
做第(2)题时,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指出一个长方体上面的长和宽,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它的面积,最后指名说出算式并进行订正。
学生做完后,提问:“各长方体底面的面积是多少?”使学生认识到底面的面积与上面的面积相等。
只要算出一个长方体前面、上面和右侧面的面积,就可以知道另外三个面的面积。
二、新课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边观察边回答下面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体有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再展平。
(教师将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具展开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正方体有几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苏教版(2014秋)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它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昨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后还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课件演示(实物展开后贴在黑板上)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能像课件中一样找到刚才指出的前面吗?后面又在哪里呢?你还能找出上、下、左、右分别在什么地方吗?生:能。
师:那么请你们在自己的长方体展开图中标出上、下、左、右、前、后。
师: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生: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师:为什么?生: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生: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每个面的面积是长x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高和宽,每个面的面积是宽x高。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一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6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二、探究新知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长方体表面积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复习/导入15 min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0 min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20 min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0 min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20 min总结/小结15 min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5 min)1.让学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及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区别?2.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0 min)1.再次强调长方体的特点,说明其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积;2.取一张长方体展开图,将长方体展开为一个平面图,让学生通过计算长方体展开图的各个面积得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指导学生进行具体计算,并举例说明。
3. 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20 min)1.阅读教材P20-21的例3,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P22-23的练习题。
4.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0 min)1.回顾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取一张正方体展开图,让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展开图的各个面积得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指导学生进行具体计算,并举例说明。
5. 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20 min)1.阅读教材P24-25的例4,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P26-27的练习题。
6. 总结/小结(15 min)1.综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总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提出类比思考题目: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导入知识,让学生通过展开图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强调线上线下结合,多元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3.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且增强班级互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课方案一、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礼物盒。
问这个礼物盒是什么形?(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师:新年到了,老师想把这个礼物送给我一个尊长,我想要把这个礼物盒包装一下,你们能帮我算一算老师起码要准备多少彩纸吗?二、学生小组合作研究。
假如你们小组有困难能够参照合作提示:1、议论,要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要求什么?2、如何求,列出算式,想一想,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3、联合生活实质想一想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三、沟通,报告四、小结,提高1、师:要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要求什么?每个物体都有表面和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几个面积的总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师:真能干!把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睁开,看一看获得的是什么图形?把组合图形恢复到本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件演示睁开、还原全过程)3、汇总小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定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答后逐渐小结完好:上边、下边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和宽。
前方、后边长方体的长和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和高。
左面、右边长方体的长和宽相当长长方体的宽和高。
用长宽2+长宽2+宽高2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用(长宽+长高+宽高)2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简易些。
4、在实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粘贴部分问题五、简单应用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六、拓展1、课件演示,将方才的长方体抽拉成正方体2、学生试试计算3、小结,师:求正方体表面积都一定知道什么条件?55表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
而正方体六个面面积都相等,因此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后,乘6就获得了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谁来谈谈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口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靠“死”记还不可以,还得“活”用,临时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苏教版(2014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生已有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必要性,并通过学习,形成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的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①5×3.5×2+3×3.5×2+3×5②(5×3.5+3×3.5)×2+3×5③(5×3.5+3×3.5+3×5)×2-3×5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计算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4厘米,宽3厘米,高5厘米(2)、长10厘米,宽和高都是6厘米⑶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二、预习交流,教师点拨1、出示预习提示⑴预习例5,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⑵你认为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2、学生预习,组内交流预设:⑴学生先算出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再加上底面的面积⑵学生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4、小结三、完成练习,巩固提高1、课本16页练一练。
2、练习四的6,7,8,9题。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要给一个无盖的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12厘米的木箱的4个面漆上油漆(上,下面除外)要漆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金鱼缸,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50厘米。
做这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玻璃?3、如图做一个铁皮箱(中间用两块铁皮隔开)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5分米5分米5分米5分米五.思维训练1、一个长方体,如果长缩短2厘米,就变成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把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1)表面积减少了多少?(2)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六、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苏教版(2014秋)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页,第八页第一题~第五题教学目标: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表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学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你知道正方体的那些知识的呢?2、长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呢?3、看图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4、6个面可以分成三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怎样求其中一个面的面积。
(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左右面的面积=宽×高。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二、探究新知:1、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谈话:我们经常说资源再利用,今天老师手上有些硬纸板,想要同学们帮我制作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例4: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1)题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通过交流获得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2)一起回忆:这6个面我们分成3组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面积=长×宽左、右面面积=宽×高前、后面面积=长×高(3)提问:想办法列式计算出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请生回答,师板书在黑板)(4)列式计算:解法一:解法二:6×4×2+6×5×2+5×4×2 (6×4+6×5+5×4)×2 =48+60+40 =(24+30+20)×2=148(平方厘米)=74×2=148(平方厘米)答: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148 平方厘米硬纸板。
【精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苏教版(2014秋)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展开图理解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归纳出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3、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小巧要过生日了,小亚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现在要将这个礼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接缝处忽略不计)问题一:我们要把这个盒子包装好,到底是要将哪几个面用包装纸包起来呢?生:将长方体的6个面都包起来。
问题二: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出示长方体的展开图)生: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前后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归纳小结: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师: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实际上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什么?(表面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2)两人一组带着问题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只列式不计算)(3)交流反馈。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媒体配合演示)方法一:6×5×2+5×3×2+6×3×2(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方法二:(6×5+5×3+6×3)×2 (3个面的面积×2)方法三:6×3×2+(6×2+3×2)×5(可能会出现用中间的大长方形和两边的小长方形面积之和求得表面积。
)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师:观察方法一和方法二,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形同点:都要算出前面、上面、右面这三个相邻的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八)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八)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能够会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白板、彩笔、直尺、标尺、立体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通过给出一些物品的表面积,让学生估计这些物品的大小。
例如:一本书,一张桌子,一张地板等。
2. 新课呈现(1)回顾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及计算公式,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回顾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吧。
(2)讲解a、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①想象长方体在展开后是什么样子,即可求出其表面积。
②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 = 2×(长×宽 + 长×高 + 宽×高)b、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①想象正方体在展开后是什么样子,即可求出其表面积。
②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 = 6×a²,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3)演示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进行示范,让学生看清楚每个面的表面积,并带领学生一起求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联系设计多个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求解。
①一本长方形册子的长、宽、高为20厘米、10厘米、3厘米,求该册子外表面积。
②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为5厘米,它染漆时去掉了每个小正方形中心的0.2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5)应用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同伴进行对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设计一个自选题目并解答,要求写出解答步骤和结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问题求解。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演示、联系和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准确度、反应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1)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与数学思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所求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改进与补充一、复习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2.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征。
3.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每个面的面积是()。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二、预习交流、教师点拨1.出示预习提示:(1)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的各个面有什么关系?(2)可以怎样计算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2.小组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预设:(1)6×5+6×5+6×4+6×4+5×4+5×4(2)6×5×2+6×4×2+5×4×2(3)(6×5+6×4+5×4) ×24.小结方法5.尝试做“试一试”6.揭示表面积含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完成练习,巩固新知1.课本第6页“练一练”。
2.练习二1、2、3、4、5。
四、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5分米,高是长的一半,求它的表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3.用72分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然后在外面贴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五、思维训练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256厘米,长是宽的4倍,高是宽的3倍,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求出它的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6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才我们刚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再交流结果。
4、做练习二第3、4题
指名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同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7页例5、“练一练”,第8~9页练习二第5~10题,思考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判断所求问题。
教具准备:
无盖长方体纸盒模型一个,各小组准备火柴盒一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指名读题。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各自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每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确认计算结果。
指出: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都必须先弄清要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再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第6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提问:这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分别求得是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自由读题。
引导学生回答:
教室的地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之后,还应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5.做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第10题
提出要求:
量一量,量出内盒、外盒的长、宽、高。
算一算:内盒和外盒至少各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议一议:计算内盒和外盒所用硬纸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