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
心脏疾病病人的营养需求
心脏疾病病人应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推荐食物包括鱼、禽肉、 全谷类、水果和蔬菜。
心脏疾咨询以帮助情绪 管理
支持小组
加入支持小组与其他病人分享 经验
放松技巧
使用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 调节情绪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包括什么是心脏疾病,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以及心 脏疾病病人的特殊需求。
什么是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它可以包括冠心病、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
1 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病
3 心律失常
心跳速度或节律异常导致的疾病
2 心肌病
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4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的疾病
心脏疾病病人的特殊需求
定期医疗检查
定期监测心脏健康状况
药物管理
正确用药以控制病情
心脏康复
参与心脏康复计划以增强心 脏功能
心脏疾病病人的日常护理
定期锻炼 健康饮食 充足睡眠
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 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食品 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心梗病人需要接受及时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康复。
一、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心梗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安静的环境,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荷。
2.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心梗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体温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如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不齐或过快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心电监护:心梗病人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4.氧气供应:心梗病人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氧气供应,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5.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心梗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等,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血液循环。
6.心理支持:心梗病人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
二、观察要点:1.疼痛观察:心梗病人常常伴有剧烈的胸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的放射范围。
并及时记录,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心律观察:心梗病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心率、心律的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处理。
3.血压观察:心梗病人的血压可能出现升高或下降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降压药物或补液等。
4.呼吸观察:心梗病人呼吸可能出现加快或不规则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呼吸的频率和规律,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5.体温观察:心梗病人可能出现发热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体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如给予退热药物或冷敷等。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心梗病人的心脏功能,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造成身体各个器官供血不足。
对于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应定时监测。
特别需要注意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体征,如液体潴留引起的水肿。
2.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水肿和疲劳等。
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向医生汇报。
3.促进液体平衡:心力衰竭病人通常存在液体潴留问题,因此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和排出。
监测尿量、体重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4.给予适当的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给予病人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脏肌力增强剂等。
注意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提供适当的饮食:为病人提供低盐、低脂肪和高纤维的饮食,以控制水肿和心脏负荷。
避免病人过度饮食或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6.提供心理支持:心力衰竭病人常常感到焦虑、恐惧和沮丧。
护士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
7.教育病人和家属:对于心力衰竭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病情的了解、药物的使用、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发展,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8.改善环境:确保病人的环境安全和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为病人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9.定期康复训练:对于适合的病人,进行定期的心肺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肌力锻炼。
这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10.病人转运和监测:如病人需要转院或回家康复,护士需要提供合适的病情记录和医嘱,并确保病情的持续监测和随访。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情,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液体平衡、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心理支持和教育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二、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条;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等;2、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四、心绞痛护理常规概念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2、监测生命体征;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患者胸痛时给予吸氧;4、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用药时注意滴速和血压的变化;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告诉患者疼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服药和疗效观察;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五、心肌梗死护理常规概念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有无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严格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4、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溶栓治疗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7、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8、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4、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死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六、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概念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2、评估血压、呼吸、心率、脉搏及脉压的变化;3、评估有无恶心、呕吐、水肿、尿少、体重增加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3、给予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4、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监测血压的变化;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出现心率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应暂停用药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6、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咸等;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3、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概念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易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八、心肌病护理常规概念心肌病是由遗传、感染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组心肌疾病;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2、评估患者有无心衰、心律失常;3、评估患者对活动的耐受程度;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防猝死的发生;4、遵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5、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酒;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3、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概念病毒性心肌炎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1-3周内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病史;2、评估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评估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病情恢复后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3、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急性期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加重病情;2、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心率,心律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十、心脏介入护理常规概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饮食、休息和睡眠情况;2、评估术区皮肤情况;3、了解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成,了解脏器功能;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训练病人深呼吸、憋气、咳嗽,便于术中配合;2、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给药;3、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4、左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5、术前禁食或食少量流食,排空尿液,术前30分钟肌注10毫克安定;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术后护理:1、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尿潴留、出血、冠脉急性闭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经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手部皮温及颜色;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肢体皮温及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经桡动脉穿刺者:需静腕12小时,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及便于观察病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4、经股动脉穿刺者:动脉鞘管撤除后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地活动,避免承重或用力;5、术后即可进食,但勿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4-6小时尿量达1000~2000毫升,以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如感觉肢体疼痛难忍或发现伤口渗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嘱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4、服抗血小板药物者,观察有无出血征象;5、出院后定期复查;。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呼吸道管理:患者需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及时辅助呼吸或吸痰。
3.疼痛管理: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4.导尿管理:术后患者可能需要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尿液量和颜色,并及时更换导尿袋。
5.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及时调整和监测输液速度和种类,预防心脏负荷过重和呼吸困难。
6.睡眠和休息: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
7.抗凝治疗:一些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8.洗澡和换衣: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洗澡和换衣,保持清洁和舒适。
9.伤口护理:及时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并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
10.活动和体位:术后患者需要适度的活动和体位调整,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11.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食欲和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饮食,注意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食性状不良导致消化不良。
12.心理支持:心脏手术是一项重大的手术,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13.康复指导: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和心肺功能,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措施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协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心脏疾病是指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类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外科护理学是指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针对心脏疾病患者的外科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病人的病情,并启动各项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心电图、血压、血常规、心脏超声等。
此外,护士还要向病人解释手术的过程和风险,让病人了解并配合。
2.术后护理:在患者完成手术后,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特别是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第一个小时,血栓溶解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该严密监测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3.疼痛管理:心脏疾病手术的疼痛程度不同,对于病人的疼痛管理需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护士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等方式控制疼痛,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4.呼吸护理:心脏疾病手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咳嗽等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并定期评估肺部听诊和呼吸音,以及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5.体位护理:病人在手术后应该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压迫心脏和防止淤血。
通常情况下,患者会被要求保持平卧或半卧位。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体位,以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
6.感染控制:术后感染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护士需要严格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和全身性感染的风险。
这包括定期更换切口敷料、洗手、佩戴手套和口罩等。
7.饮食管理:手术后,病人可以逐渐开始摄入流食和普通饮食。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8.心理护理:心脏疾病手术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护士需要给予病人及其家属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宣教。
护士可以通过与其交谈、提供信息、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病人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总之,心脏疾病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细心、细致地进行观察和护理。
通过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心脏病人的日常护理要点
心脏病人的日常护理要点心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进行有效的日常护理,可以帮助心脏病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脏病人的日常护理要点,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1. 饮食调整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调整是日常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减少或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酪等。
其次,增加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全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
此外,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也是必要的。
患者应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2.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心脏病人的日常护理中的关键一环。
过重会对心脏负荷增加,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因此,心脏病患者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合理安排饮食、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维持适当的体重。
3. 定期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对心脏病患者非常有益。
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脏肌肉力量,减少病情发展的风险。
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锻炼。
4. 正确用药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在日常护理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准时、规范地服药。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诊,检查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冲突。
5. 管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心脏病患者容易面临的一个问题,长期紧张和焦虑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如参加心理疏导、学习放松技巧、与家人朋友沟通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控制心脏病发作非常重要。
6. 遵循医生的建议最后,心脏病患者应始终遵循医生的建议。
冠心病病人护理范文
冠心病病人护理范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一篇关于冠心病病人护理的范文,供参考。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冠心病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照顾,以减轻疼痛、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下面将从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护理目标1.缓解疼痛: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心绞痛,护理目标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控制病情:冠心病病人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护理目标是保持这些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控制病情的进展。
3.促进康复:护理目标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改变生活方式,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二、护理措施1.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同时,应提醒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2.心理支持:冠心病病人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抗压能力。
3.生活方式改变:经常锻炼是冠心病病人减轻症状、控制病情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
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改变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等。
4.监测护理:冠心病病人需要经常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这些指标,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合理用药:冠心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等。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监测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三、护理评估1.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并观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疼痛体征。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生活质量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 第二十二章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二章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体外循环】将回心的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静脉血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经过调节体温和过滤后,再由人工心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液循环的生命支持技术。
以供应大脑、肝、肾等主要器官,使之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如此,血液可不经过心肺进行气体交换。
在体外循环下,可阻断心脏血流,切开心脏,在2-3小时内进行心内直视手术。
【室间隔缺损VSD 】是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因发育不全导致左右心室之间形成异常交道,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的血液分流。
体外循环的肝素化:心肺转流结束后需静脉注射适量鱼精蛋白以终止肝素的抗凝作用。
转流后,每隔30min 重复检测ACT (活化凝血酶时间)☆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1. 凝血机制紊乱2. 酸碱失衡:代酸呼碱3. 重要器官功能减退4. 电解质失衡:低血钾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二)加强呼吸系统管理,维持有效通气1. 密切观察2.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3. 保持呼吸道通畅(三)监测心功能,维持有效循环1. 持续心电监护2. 观察皮肤色泽和温度3. 监测和记录液体出入量4. 补液的护理(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 急性心脏圧塞:表现为静脉压增高,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低的Beck 三联征。
2. 肾功能不全3. 感染4. 脑功能障碍【法洛四联症TOF 】是右室漏斗部或圆锥动脉干发育不全引起的一种心脏畸形,主要包括4种解剖畸形①肺动脉狭窄(最主要)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厚。
p345临床表现:1. 症状发绀、喜爱蹲踞、缺氧发作2. 体征生长发育迟缓,指(趾)甲床发绀,杵状指(趾)☆(一)术前护理1. 注意休息2. 纠正缺氧3. 预防感染4. 加强营养☆(二)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2. 维持循环功能稳定3.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灌注肺2)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三)健康教育【二尖瓣狭窄】指二尖瓣膜受损、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的瓣口狭窄。
心衰病人护理知识
心衰病人护理知识引言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护理人员在照顾心衰病人时,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心衰病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 心衰病人护理的概述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力泵血,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和体液潴留。
心衰病人护理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 心衰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关注心衰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心脏功能、呼吸状况、体液潴留等。
•保持心衰病人的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限制钠盐摄入,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
•因咳嗽、呼吸困难等而导致的睡眠障碍需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给予心衰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虑。
3. 心衰病人护理的具体措施3.1 监测心衰病人的体征和症状心衰病人常常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监测并记录这些症状的变化。
此外,监测体温、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
3.2 控制液体摄入量心衰病人容易出现体液潴留,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控制液体摄入量,包括饮水、食物和药物中的液体。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以避免进一步的体液潴留。
3.3 管理心衰病人的药物心衰病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症状和治疗基础疾病,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等。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并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
3.4 应对心衰病人的急性情况心衰病人可能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急性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3.5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心衰病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压力的增加等。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9种常见的心内科护理常规
9种常见的心内科护理常规早安,朋友们。
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心内科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
做好入院介绍。
三、心功能一级者适当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应注意休息。
心功能三级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四级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须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精心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四、测量脉搏、心率、心律,一般测1分钟,如脉搏不规则,应连续测2分钟,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并做好记录。
五、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
肺水肿病人可吸入经20%—30%酒精湿化的氧气。
六、给无盐或低盐饮食,严重水肿者应限制摄水量。
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禁烟、酒、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七、病室要安静、清洁并减少探视。
八、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呼吸、尿量、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法,记录出入量。
九、长期卧床及全身水肿的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
床铺要平整,定时翻身,动作轻柔,避免病人用力而加重心脏负荷。
十、用洋地黄类或奎尼丁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给药时间及药物剂量。
每次给药前前应数心率。
遇心律突然变化、变慢或不规则时,应考虑洋地黄、奎尼丁药物中毒。
如心律<60次/分,可先停药并通知医师,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视物不清、黄视、耳鸣、心律不齐等中毒表现。
十一、备好各种与急救有关的器械和药物,如心电图机、除颤器、血液动力学检查装置、氧气、吸痰器、强心剂、镇静剂、抗凝剂、升压药及抗心律失常等。
仪器要放在规定位置,药品要齐全,并经常检查,保持足量。
十二、掌握心肺复苏术和一般心电图知识,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处理原则。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足够的血液泵出,导致心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氧量的一种疾病。
对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针对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监测 vital signs (体征):定期检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及时观察异常表现。
2.观察症状变化: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呼吸困难、水肿、疲劳、胸痛等。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体重监测:每天测量病人的体重,及时发现体重增加提示身体出现积液。
建议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进行体重测量。
4.限制液体摄入:对于心功能不全病人,建议限制液体的摄入量,避免进一步积液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按医嘱控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
5.适量控制盐摄入:合理调节盐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导致积液。
避免食用高钠食品,如腌制品、咸菜、零食等。
6.用枕头垫高上体:睡觉时,建议让病人将上半身抬高15-30度,以减轻心脏负担,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7.鼓励小而频繁进食:心功能不全病人常有食欲不佳、消化功能减弱的问题,可以鼓励病人采用小而频繁的进食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8.控制体力活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提高心脏功能。
9.提供心理支持:心功能不全病人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积极提供心理支持,安抚病人的情绪,减轻其精神负担。
10.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处方合理给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提醒病人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1.合理安排休息: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鼓励病人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
12.协助调整生活方式:提供健康饮食指导、戒烟戒酒指导等,帮助病人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心脏负担,促进康复。
13.及时就医:如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建议病人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诊疗和治疗。
心衰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心衰病人护理注意事项以心衰病人护理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维持其健康状况。
下面介绍一些心衰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心衰病人。
1. 精心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心衰病人的生命体征常常波动不定,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准确监测这些指标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参考。
2. 观察病人的症状:心衰病人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是否有加重或变化,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 保持良好的液体平衡:心衰病人容易出现液体潴留,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和监测尿量。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病人的饮水量,并观察病人的尿量是否正常。
4.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心衰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口味和消化能力,提供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5. 管理病人的药物治疗:心衰病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护理人员应确保病人按时服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管理病人的体力活动:心衰病人的运动能力受限,需要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管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监测病人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耐受力。
7. 提供心理支持:心衰病人常常感到焦虑、沮丧和恐惧。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病人应对心理压力。
8. 防止并发症:心衰病人易发生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9. 定期随访:心衰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管理。
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提醒病人按时复诊。
10. 教育病人和家属: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心衰知识,包括病因、病情变化、药物使用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考点三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考点三1、多选肺血多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A.法洛四联症B.肺动脉闭锁C.完全性肺静脉引流D.室间隔缺损E.动脉导管未闭正确答案:D, E2、单选风湿性心瓣膜疾(江南博哥)病最常见侵犯的瓣膜是()A.主动脉瓣B.肺动脉瓣C.二尖瓣D.三尖瓣E.人工瓣膜正确答案:C3、单选急性心肌梗死的正确护理措施是()A.绝对卧床休息B.高蛋白、高脂肪饮食C.不必减少或停止探视D.出现心前区疼痛可以不处理E.预防褥疮每2小时翻身1次正确答案:A4、单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表现是()A.心排血量增大B.回心血量增加C.周围动脉硬化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E.心率加快正确答案:D5、单选女性,22岁,因阵发性胸闷、气短、心悸13年,加重1年,以"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收入院,计划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
术后病人监测血气分析,需通知医师进行处理的结果是()A.pH7.40B.PaCO240mmHgC.SaO295%D.PaO275mmHgE.HCO225mmol/L正确答案:D6、单选可以增加冠心病复发的危险的生活方式是()A.适当饮酒B.控制饮食总热量,不用控制体重C.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D.定期锻炼E.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肥胖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
要积极控制体重。
7、多选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包括()A.发绀B.咯血C.少尿D.发热E.水肿正确答案:A, B, E8、多选属于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是()A.动脉导管未闭B.肺静脉畸形引流C.右房室瓣闭锁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瓣狭窄正确答案:D, E9、多选心脏术后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时正确的是()A.妥善固定气管插管B.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呼吸音C.保持呼吸道通畅D.每10小时,气道导管气囊放气1次E.拔管后应予超声雾化正确答案:A, B, C, E10、单选男性,25岁,心悸气短,反复咯血,心尖部闻及低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底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底可闻及啰音,现又大量咯血,血压19.9/11.9kPa,诊断应是()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肺水肿B.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并肺水肿C.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肺水肿D.高血压病并肺水肿E.慢性肾炎并肺水肿正确答案:A11、单选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人术后告诉护士,取血管的大腿疼痛,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评估该侧肢体的温度和循环情况B.使用止痛药C.抬高该侧肢体15°~30°D.帮助病人按摩该侧肢体以减轻疼痛E.通知医师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立即评估该侧肢体的温度和循环情况,了解血管吻合后血液供应12、单选患者,女性,4岁,因发现心脏病4年来诊,体检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Ⅳ级粗糙SM,向上传导,可及震颤,P2减弱。
心脏重症护理要求
心脏重症护理要求
心脏重症护理是一种专门针对心脏疾病患者的高级护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
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精确的药物管理:心脏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如强心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等。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3. 设备监护: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设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
4. 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5.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或肠外营养。
6.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8.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9. 团队协作: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
10. 持续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重症护理的要求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观察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如何正确处理心脏病患者
护士如何正确处理心脏病患者心脏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护士的角色至关重要。
护士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应该注意许多事项,以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和照顾。
本文将探讨护士如何正确处理心脏病患者,以提供他们所需的最佳护理和支持。
1. 了解心脏病的类型和阶段在与心脏病患者交互之前,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心脏病类型和阶段。
心脏病可以分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多种类型,而每种类型的处理方式和护理方法也各有不同。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医疗记录,护士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的护理。
2.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护士应当经常监测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
这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护士还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呼吸是否正常,以评估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
3. 提供药物管理和教育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
护士在处理心脏病患者时应负责正确管理和监测用药过程。
这包括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正确理解用药剂量和频率,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关于药物的教育,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和教育,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管理心脏病患者的饮食饮食对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和病情管理至关重要。
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
这包括限制钠摄入,控制胆固醇摄入,并增加对富含纤维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的摄入。
护士可以与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释饮食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准备健康食品。
护士还可以提供食品替代和调理建议,以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喜好。
5. 进行心理支持和教育心脏病患者常常面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
护士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上的困难和心理压力。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顾虑,并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体外循环
✓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 定义:指利用特殊人工装置—人工心肺机 将 回流的上、下腔静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引出体 外,在人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即经氧合并排 除二氧化碳后,经过调节温度和过滤后,再由 人工心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液循环的生命支 持技术
45
护理要点
✓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急性左心衰竭
➢ 遵医嘱及时应用吗啡、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 张剂,并及时清理气道内分泌物
➢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采用呼气末正压呼吸
46
护理要点
✓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心律失常:少数上腔型ASD右房切口太靠近窦房结 或上腔静脉阻断带太靠近根部而损伤窦房结,都将 导致窦性或交界性心动过缓
39
病因与分类
✓ 病因
• 与胎儿发育的宫内环境因素、母体情况和 遗传基因有关
✓ 分类
• 原发孔缺损 • 继发孔缺损
40
左心房
病理生理
左向右分流
右心房增大
左心室血流减少
右心室增大
体循环血流不足
肺血流量增加,肺充血
劳力性气促、乏力、心悸等症状
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右向左分流
发绀、艾森曼格综合征、右心衰竭、死亡 41
发育不良
✓ 体征
•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响亮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向左锁骨下窝或颈部传导,局部触及震颤
• 周围血管体征:脉压增宽,颈部血管搏动增强,四 肢动脉可触到水冲脉,听到枪击音
35
处理原则
✓ 手术治疗
• 适宜年龄:学龄前 • 方式:动脉导管结扎术、导管切断术、介入性动脉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内科专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患者的护理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心内科专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要点来介绍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1. 了解患者病情:在心内科专科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
包括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规范用药: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要根据医嘱正确给患者服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频次和途径,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错用,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4. 疼痛管理:患者在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疼痛的感觉,护士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计划,给予患者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心理支持:心内科患者往往需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护士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对疾病进行积极的应对和治疗。
6. 安全防范:心内科患者常有心脏病突发的风险,护士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避免出现危险和意外。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防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患者的并发症和恶化。
7. 康复护理:心内科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疾病复发。
同时要给予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心内科专科护理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使命感的工作,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护士们能够牢记心内科专科护理的要点,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心脏手术护理制度
心脏手术护理制度1. 制度目的为了提高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和护理效果,订立心脏手术护理制度,规范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和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心脏手术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医生和实习生,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3. 术前准备3.1 心脏手术患者护理的术前准备应依照医生的要求完成。
3.2 检查病患的相关病史,包含心电图、彩超、心血管造影等。
3.3 特别关注患者的术前禁食禁水情况,确保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满足要求。
3.4 准备相关护理设备和药品,保证充分的备用量。
3.5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连续学习和提高护理技能。
4. 术中护理4.1 心脏手术护理应由专业的心脏手术团队负责,配备充分数量的护士和技术人员。
4.2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操作部位、术前准备情况等紧要信息,确保患者和手术室记录全都。
4.3 护理人员应帮助医生完成术中监测,包含心电监测、动脉血氧监测、动脉压监测等,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4 护理人员应确保手术室内环境干净乾净,保持手术区域无菌状态。
4.5 护理人员应依照医生指示,搭配心脏手术操作,及时供应所需的料子和药品。
4.6 对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如大出血、心脏停跳等,护理人员应立刻依照预定的抢救方案行动,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4.7 护理人员应负责术中的护理记录和相关数据的整理,确保准确和完整。
5. 术后护理5.1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应加强监护,紧密察看生命体征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
5.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并及时予以有效的镇痛措施。
5.3 对于术后显现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出血等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刻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5.4 对于术后患者的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依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和更换敷料。
5.5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向他们认真解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5.6 护理人员应负责术后护理记录和相关数据的整理,确保准确和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一 动脉导管未闭
1 概念 :是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 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2 病理生理:血液从主动脉分流至肺动脉,增加肺循环 血量,增加左心室负担、右心室负担,肺小动脉发生改 变、肺动脉压增高,晚期出现右向左分流导致艾生曼格 综合征( Eisenmenger). 3 临床表现和诊断(1)症状 (2)心脏检查 (3)周围血管征 (4)影像血检查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2 二尖瓣狭窄临床表现和诊断:
(1) 症状:阵发性气促;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夜间 阵发性呼吸困难;咯血等. (2) 体征:二尖瓣面容;房颤;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开 瓣音;右心衰体征等. (3)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 3 处理原则:球囊扩张术;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二尖瓣直视分离术; 二尖瓣置换术
VSD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 法洛四联症
1 概念: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紫绀型、先天 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 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的联合 心脏畸形。 2 病理生理: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右 室压增高→右向左分流(通过室缺) 肺血减少→血氧饱合度降低→红细 胞和血红蛋白增高(代偿机制) 。右室 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
PDA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4 动脉导管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 ( 3 )手术禁忌:艾生曼格综合征,合并其他畸 形,动脉导管起代偿作用者。 5 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开胸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道管理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高血压、 喉返神经损伤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 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1 心导管检查术:(1)目的;(2)方法 2 心血管造影术:;(1)目的;(2)方法 3 冠状动脉造影术:(1)目的;(2)方法 4 护理:(1)备齐抢救药品物资器才 (2)作好造影剂过敏试验 (3)术中严密观察 (4)术后监护,穿刺点沙袋压迫防出 血。 (5)术后卧床制动。6~24小时。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2 术后护理: (1)循环系统护理;(2)呼吸系统护理
(3)出血的观察及护理;(4)心包填塞观察 (5)低心排综合征的观察;(6)心纵引流的护理 (7)感染的观察及护理;(8)疼痛护理 (9) 换瓣术后抗凝治疗;(10)冠脉搭桥术后护 理;(11) 心脏移植手术护理;(12)饮食护理; (13)神经系统观察护理;(14)肾功能监护; (15)并发症的观察护理;(16)心理护理;(17) 基础护理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3 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乏力;心悸;劳累后气促;肺水肿,咯血. (2)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动,心尖区全收缩期杂 音,右心衰体征等. (3)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 左心室造影. 4 处理原则:二尖瓣修复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2 心停搏液的组成:(1)心停搏剂:主要成分是钾 其次是镁,普鲁卡因。(2)基质: 葡萄糖、胰岛素、三磷腺苷等。 (3)PH大于7.4:用5%碳酸氢钠调节 (4)调节渗量至320~380毫摩尔 (5)普鲁卡因、激素以稳定细胞膜 (6)其它:钙阻滞剂、超氧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等。 3 心停搏液灌注法:(1)顺行灌注发; (2)逆行灌注发。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2)主动脉狭窄体征:收缩期震颤和杂音等. (3)影像血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 4 处理原则:主动脉置换术;气囊扩张术.
四 主动脉关闭不全
1 概念:可由风湿热、梅毒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引起。 2 病理生理:舒张期左室同时接受来自左房和主动脉返 流的血液过度充盈,收缩力相应增强.代偿期左室排血量 正常或增高,失代偿期心排出量降低.由于舒张压低,冠脉 灌注不足和左室肥厚,氧耗量增大,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 起心绞痛. 3 临床表现和体征:(1)症状;(2)体征;(3)影像学检查 4 处理原则:尽早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示意图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尖瓣狭窄:多由风心病引起,女性多见。
1 病理生理: 早期:二尖瓣狭窄→左房压增高→左房扩 大→肺 静脉瘀血压力增高(大于5 .3千帕) →肺水肿. 晚期: 肺动脉压增高→右室排血负担加重→右心 衰.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增厚,毛细血 管 液不易进入肺泡内,肺水肿发生率降低.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
一 护理评估 1 术前评估(1)一般资料评估;(2)临床资料评估 2 术后评估: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伤口及各种引流情况; 心理状况与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健康教育;(2)后心病饮食; (3)观察尿量;(4)用洋地黄类药观察护理 (5)用利尿剂观察护理;(6)激化液的输入 (7)缺氧者给氧;(8)观察血栓脱落情况; (9)冠心病等后心病病重者严格卧床休息; (10)术前治疗各种感染性病灶; (11)各种专科检查、常规术前准备.
ASD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 室间隔缺损
1 概念: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发育不全,左右两心 室间形成异常交通。 2 病理生理:主要是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致 肺血增多,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右 心室负荷增加,致阻塞性肺动脉高 压,左向右分流逐渐减少,最后出 现右向左分流导致艾生曼格综合征 3 临床表现和诊断: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4 处理原则: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五 冠心病
1 概念: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病理生理:由于灌状动脉狭窄,致心肌供血不 足 3 临床表现和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长期 缺血缺氧. 4 处理原则: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 (1) 手术适应证 (2)手术方法
心脏冠状动脉示意图
TOF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3 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和诊断 (1) 症状:紫绀、气促、喜蹲距、发育障碍、杵状 指、缺氧性昏厥、抽搐等。 (2) 体征:杂音、震颤等。 (3)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增多;血红蛋白增多 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4)影像学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右 心造影术. 4 处理原则:手术。分姑息分流术和根治术。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
一 1
2 3 4
述
5
心脏的解剖生理及相关概念 基本结构:(1)位置;(2)功能;(3)心包及心包腔; (4)心壁的构成; 心脏:(1)房室间隔;(2)左右心;(3)左右心房; (4)左右心室; 瓣膜:(1)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 (2)半月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血管:(1)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 (2)右冠状动脉;(3)冠状静脉; (4)冠状静脉窦; 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 房间隔缺损
1 概念 :指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良,遗留缺损 造成两房间存在通路的先天性畸形。 2 分类 : 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根据缺损的位置 可分为:卵圆孔型、上腔静脉腔型、下腔静脉腔型。 3 病理生理: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肺血增多,肺动 脉压逐渐增高,右心负荷加重,随病程的发展,右心及 肺动脉压逐渐增高,超过左心房出现右向左分流,即艾 生曼格综合征。 4 临床表现和诊断: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5 处理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血管系统简介
心血管系统简介
心血管系统简介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6 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 普肯耶纤维 7 心音 :正常心脏搏动时产生四个心音. 8 杂音:血流加速形成漩涡、心壁或血管产生震动所致。 9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被打出,经各级动脉在毛细血 管进行氧气和物质交换后经各级静脉汇流到 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10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被打入肺动脉而入肺,在肺部 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后经肺静脉回流入 左心房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 主动脉狭窄
1 概念:是由于风湿热累及主动脉瓣,使瓣叶增厚, 粘连,瓣口狭窄所引起. 2 病理生理:主动脉狭窄→左室排血受阻→收缩 压 增高→排血时间延长→出现左室与主动脉收缩 压阶差→左室逐渐肥厚→左心衰.主动脉压降低 →冠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心绞痛. 3 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乏力;眩晕;或昏厥心绞痛,端坐呼吸等.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 二尖瓣关闭不全
1 概念:常合并有二尖瓣狭窄,主要病因是:风湿热 细菌性心内膜炎,其他原因. 2 病理生理:主要病理改变是瓣叶和腱索增厚,挛 缩,瓣膜面积缩小,瓣叶活动受限和二 尖瓣瓣环扩大. 收缩期:左室血流返流入左房→左房压增高→代偿性扩 大或肥厚. 舒张期:左房过多的血量流入左室→左室负荷增加→肥 厚和扩大→加重其关闭不全→肺静脉瘀血→肺循环压增 高→右心衰;左室负荷增加→左心衰.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叶艳胜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掌握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措施;熟 悉心脏的解剖生理、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方 法;熟悉体外循环的概念;熟悉动脉导管未 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 的概念及临床表现、体征、病理生理、处理 原则、护理要点;熟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 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原则及护理要点; 熟悉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外科手 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及护理要点;了解体外 循环的实施、心肌保护措施;。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心脏外科主要收治疾病范围:
1 先天性心脏病: (1) 非紫绀型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等.(左向右分流) (2)紫绀型先心病: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法洛 三联症等.(右向左分流) 2 后天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脏瓣膜疾病;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行心 脏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