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祭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灯祭阅读题答案-精选word文档 (13页)

【2018-2019】灯祭阅读题答案-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灯祭阅读题答案篇一:灯祭16 灯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并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3、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并通过“自读、感悟、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对重点词、句、段进行研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谈语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灯吗?都喜欢什么样的灯?师: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和你们一样喜欢灯。

她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都是一盏不寻常的灯所带给她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理解字、词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

(预设:有些疑难字、词可能小组合作无法解决,这时教师应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解决疑难时注意纠正:“称心如意”的“称”读“chèn”,不读“chèng”“揣”与“惴”的区分。

“罐、穗、墩、脊”的书写。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灯祭”含义。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了解文章主要写了哪写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感知父亲在世时和父亲去世后两个不同的场景)(2)作者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幸福、快乐→思念、悲伤)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灯祭”的含义。

灯祭阅读理解

灯祭阅读理解

《灯祭》阅读练习迟子建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总会给他精心选择一盏漂亮的灯,从心形到圆形,从卡通动物到桂林山水,那灯是千姿百态的。

父亲没到60岁就离开了人世,为父亲点灯的节目也随之消失了。

随着父亲享年日久的生辰灯,也被我们付之一炬。

母亲说,以后不要再费钱买灯了。

是的,我相信母亲的话,她在这时难免很功利。

因为没过父亲百日,她便领着我们哥几个给父亲烧五七坟。

她说,你父亲喜欢热闹,你们多请些街坊邻居给他烧纸钱吧。

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一一照办了。

多少年来,每逢父亲的生日和忌日这两天,母亲总要在供奉先人的供桌上,摆上一盏明亮的灯。

那灯虽然只是普通的油灯而已,但灯芯却是由我们做儿女的一颗心幻化而成。

如果从母亲的供桌上望过去,在那儿闪闪烁烁的微弱的光中,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几个儿子心灵的震颤。

那种震颤一经传递到肢体的每个部位,连最远的那颗心也会为之一动。

这时,母亲的脸上便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现在想想,是我们在完成着一种孝道的仪式了。

如果没有这个仪式的话,她又能找到什么样的理由和籍口来回想她深爱的丈夫呢?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式,母亲在这些年里得以充实着她的光— 1 —阴。

她每日里擦擦供桌上的灯台、掸掸灯盏上的尘土的时候,她的内心是踏实的。

因为她相信这个灯盏能够将儿女对父亲的思念汇聚成一股暖流,顺着这股暖流,父亲会在一个早晨或一个黄昏,与她再次团聚在一家人围炉而坐的守候中。

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母亲总是将那盏灯点燃。

火苗跳跃的时候,我们看见父亲的影子在墙上轻轻地晃动。

在那忽明忽暗的灯光里,父亲好像在对着我们微笑。

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在父亲的庇护下快乐无忧的岁月里。

随着夜幕的降临,那盏灯便被母亲吹熄了。

这时我们会听见母亲在自言自语:时候不早了,你该歇着了。

然后她会很自然地走向那间小屋的门帘。

进去之前她要咳嗽一声。

这是多年的习惯,为防止惊醒睡着的父亲,她有咳嗽的毛病。

其实我们哥几个也有这种毛病,不过我们的咳嗽是在模仿中养成的。

2023届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寄书长不达,。

(杜甫《月夜忆舍弟》)2.,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3.《水调歌头》中“,。

”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与祝福。

4.美丽的山村一片安宁静谧。

田间小路交错,耳边鸡鸣狗吠之声满盈,让我们不由得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5一10题(23分)【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丁】天圣七年,仲淹拜右司谏。

岁大蝗旱,江、淮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果乃复言之。

曰:”宫掖①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侧然,乃命仲淹安抚。

寻徙江、淮,所至开仓振之,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弊十事。

后,州大水,民田不得耕。

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

未就,徙杭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寻之。

—《宋史·范仲淹传》【注】①宫掖:宫廷。

②蠲:免除(租税、罚款等)。

③救弊:纠正弊端。

④未就:未完成。

5.【甲】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乙】【丙】两文的作者与另外六位散文家合称为“”。

(3分)6.解释加点词。

(4分)(1)寻徙江、淮()(2)寻之()7.翻译画线句。

(4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甲】【乙】【丙】的作者均遭受贬谪,但诗文中流露出的情思有所不同。

从【甲】诗的颈联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丙】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一、积累(26分)学校组织七年级同学开展“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一)采访身边的“英雄”。

在2024新年贺词中提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普通人,发掘其中的真善美,撰写成一篇新闻稿投递给校园电视台,以下是某同学新闻稿中的一段:【A】王老师是一名有着二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B】他一直秉承着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diàn基,为了教育学生,他lì尽心血,每天要工作到夜深人静时才能hǎn然入梦。

二十年的风霜刀剑没有改变他的初心,他“至今热血犹yān红”。

1.请根据拼音把上面这段新闻稿中出现的词填写完整。

(2分)①diàn基②lì尽心血③yān红④hān然入梦2.这段新闻稿的【A】【B】两句中有一句存在语病,请找到错误的句子,并把改正后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这段话有语病的是句,应改为。

3.(3分)下面是同学们投递的新闻稿中的语句,其中有一句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请你将错误的句子找出来( )A.大庭广众之下,人人都会谨慎行事。

而慎独慎微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将道德法纪存于心、守于行。

B.新春到来之际,人民军队在“那鲜为人知的地方”守护着万家灯火。

C.专案民警经过锲而不舍追踪觅迹,让案情真相大白。

D.出租车司机师傅说,当时看着护士大包小包提着核酸采样器材,才做出了免费搭送护士的举动,这只是不以为然的小事。

(二)(7分)阅读回答问题。

学校电视台收到了同学们的来稿,计划为同学们寻找到的身边有着不平凡之处的普通人举办一场颁奖典礼。

这些普通人中,有辛勤劳作的农民,有埋头苦干的工人,有敢闯敢拼的创业者,有保家卫国的子弟兵……他们既是以平凡的人生书写不平凡的普通人,又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追梦人,他们和你我一样,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6.灯祭【第2课时】【新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6.灯祭【第2课时】【新版】

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2.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 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 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参考答案:
1.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希望。过年的喜庆气氛添上父亲 的张罗,年自然就显得有声有色。再加上父亲送给“我”的灯,
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依恋和
2.二找:找出文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并体会这种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 “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灯就是月亮”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灯不仅照亮了 大地,也照亮了“我”的心。这盏灯代表了父亲对
“我”的呵护,它让“我”时时感到快乐和幸福。
3.三思: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作者写了哪些难忘
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只鸡。然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
去。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一方池塘,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 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起彼伏地一次又一次将我从梦
中吵醒。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但是母亲却变了,她日日坐在椅子 上打盹儿。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
你妈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
核心问题:
“灯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文章要以“灯祭”为题? “祭”是祭奠的意思。“灯祭”是指用灯祭奠父亲。 文章以“灯祭”为题,是因为:(1)文章内容的展开与 推进都与“灯”有关;(2)“灯”既体现了父亲对“我”深 深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父亲送“我”的灯不 寻常。 因为灯是父亲亲手做的,它饱含着父亲对女儿 深深的爱,也寄托着“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和挚爱。 父亲做的灯使“我”的童年生活变得更精彩,所以说 父亲送“我”的灯不寻常。

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看花的姿态迟子建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

我刚好也在那里讲课,得以相识。

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

天凉时,他披着一件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

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②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

王国祥离去了,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

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

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③但他还是爱花的。

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

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

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

”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

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

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

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

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④今年的夏天酷热难当。

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

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⑤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的诗集取下阅读。

愁予先生的诗,韵律优美,婉约惆怅。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灯祭迟子建每逢过年父亲都用罐头瓶为我做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

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

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

”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

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

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

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

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

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

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

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中考语文各作家迟子建作品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各作家迟子建作品阅读含答案

迟子建一、人物简介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

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

另有《迟子建文集》出版80多部单行本。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

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

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

迟子建的作品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

二、主要成就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三、社会评价迟子建是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

正是这些来自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传达的真实,来自于作家内心的悲悯情怀,赋予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作家能够放低姿态,贴近民众,贴近苦难,贴近被遗忘的角落和遗忘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悲悯精神。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黑土地小人物形象系列自成谱系。

这些小人物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他们有不同的职业,有种地的、剃头的、弹棉花的、卖报纸的,也有清扫楼道的、唱丧歌的、刻墓碑的、为别人洗衣服的。

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隐忍善良又软弱自负,既淳朴坚韧又安于现状。

他们依靠着一种简单的理想生活着,生活中的一点不幸都能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迟子建在作品中写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世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为他们书写立传。

迟子建赞扬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乐观的品质,用宽恕之心来对待他们的自负、狭隘等弱点,用爱意抚慰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不幸,用温情批判他们人性恶的抬头。

《灯祭》

《灯祭》

围绕以上段落学生自己勾画,标注,小
组讨论: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快
乐,对“我”的爱。 1、“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 心如意的灯。” (父亲的灯能做到“我”满意,肯定付 出了劳动,每年都做,不厌其烦,灯蕴
含了父亲对女儿的伟大的爱。)
2、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 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 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 柴点着灯去另一家。”
灯祭
——迟子建
迟子建,1964年出 生,黑龙江人,是当代 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 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 《雾月牛栏》、《白银 那》、《光明在低头的 一瞬》、《额尔古纳河 右岸》等,曾荣获“鲁 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 “、茅盾文学奖”等文 学大奖。
一、题解
“祭”,祭奠。 “灯祭”,用灯祭奠过世的人。 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 作者是祭奠谁?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4、“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 亮丽之极。”
(“我”之所以感到灯光如此美丽,是因为光中感受到的
是父亲那浓浓的爱。)
5、“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 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都
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
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本句运用对比手法,更让我们感受到
了“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父亲。)
(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 美啊!说明了“我”在父爱的呵护下是多 么幸福和快乐,“我”在炫耀父亲做的灯, 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 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 觉的“不寻常”。)
3、“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
光全折腾没了吧。”
(父亲见“我”把油都快烧光了,还开心地开玩 笑,说明父亲眼里都是对孩子的爱。)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灯祭迟子建每逢过年父亲都用罐头瓶为我做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

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

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

”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

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

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

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

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

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

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

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同步练习

《灯祭》
一、考考你,课文学懂了吗?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

(1)为什么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头?
(2)为什么有了父亲,日子会有声有色?
二、小练笔
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树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

参考答案
一、(1)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头。

(2)每年我都能得到父亲亲手做的灯,从灯中体会到了父亲的爱,从而喜欢父亲做的灯,有灯陪伴的日子自然有声有色。

(只供参考)
二、略。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5)杜牧在《泊秦淮》中表达了自己心忧国事,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互文的手法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小题。

翻开课本,你会认识许多非凡的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ì智却又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家……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生辉,又因他们的不同气质而灿烂。

视名利如类土以身许国:“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爱才敬才与之结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加点汉字写拼音ruì ( )智鲜为人知( )叱咤( )(2)本文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和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 16 灯祭

五年级语文下册 16 灯祭

16 灯祭(一)课文分析:这是一篇散文。

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教学建议:选好问题突破口:学习的起源是疑问。

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课文中的内容。

认真倾听和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是其学习水平和结果的反映。

教师上课要认真倾听,在倾听中,你可以发现学生言语上的问题和漏洞,进行纠正;可以发现学生认知的偏差,进行有效的引导。

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学生不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不关心正在发生的事情,教学交流仅仅局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走进课文最深处课文回忆了童年时代父亲做灯,给“我”带来了童年快乐,给家带来了光明,使年有声有色,妖娆迷人,父亲去世后,“我”送给父亲第一盏灯祭奠父亲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带给女儿童年的快乐,女儿对去世的父亲深深怀念之情。

(三)段意大意: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8)父亲做的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第二部分(9-14)“我”怀念父亲,给父亲送上了第一盏灯。

(四)帮你理层次(课文结构图示):(五)写作特点本文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

作者善于捕捉细节进行描写,文章的第二段清晰详细地介绍了做灯的过程,文笔流畅,让读者一目了然,我们好像真地跟着作者看到了那“不寻常”的灯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也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以我对做灯的过程才烂熟于心。

另外,作者在行文时注重明线(灯)和暗线(思父亲)并举,让读者跟这作者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使文章引人入胜,感人肺腑。

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语言朴实无华,更多的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白,如“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那灯是不寻常的。

”等等句子散见于文章之中,让你读来就像在听作者在向你诉说心事,那心事有快乐也有悲伤,这一切都与作者的父亲有关,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的思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启正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启正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城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姓名和考生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积累(23分)某校在上月开展了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小夏就此次活动,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稿(初稿)。

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3 分)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甲]在苍松掩映、庄严肃穆....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一丝不苟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ào)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èn) 兴而奋斗!”[乙]先烈们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在参观了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后,举行了“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辨会。

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学会因地制宜....,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丙]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8年级共有381位师生在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当的读音、汉字,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1)“炽”的读音是 (A. chǐ B. chì C. zhǐ D. zhì )(2) 誓(3) (A.碹 B.喧 C. 暄 D.宣)(4)(d ào) 念 (5) ( zhen) 兴2.初稿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庄严肃穆B.一丝不苟C.无动于衷D.因地制宜3.画线句有语病,应这样修改: (2分)4.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初稿中[甲][乙][丙]三段应调整顺序。

习题5

习题5

1.《灯祭》一文以()为线索,写了()、我提灯过年、(),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父女之情朴实而又深沉。

2.《灯祭》一文中,作者说“那灯是()的。

”点明这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与众不同,因为这灯中凝聚着父亲的(),凝聚着女儿的(),多年之后,我用一盏灯来祭奠父亲,这灯又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

3.“天堂”比喻()的生活环境,文中的“天堂”指孩子们的()与()的童心世界。

1.《灯祭》一文以()为线索,写了()、我提灯过年、(),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父女之情朴实而又深沉。

2.《灯祭》一文中,作者说“那灯是()的。

”点明这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与众不同,因为这灯中凝聚着父亲的(),凝聚着女儿的(),多年之后,我用一盏灯来祭奠父亲,这灯又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

3.“天堂”比喻()的生活环境,文中的“天堂”指孩子们的()与()的童心世界。

1.《灯祭》一文以()为线索,写了()、我提灯过年、(),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父女之情朴实而又深沉。

2.《灯祭》一文中,作者说“那灯是()的。

”点明这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与众不同,因为这灯中凝聚着父亲的(),凝聚着女儿的(),多年之后,我用一盏灯来祭奠父亲,这灯又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

3.“天堂”比喻()的生活环境,文中的“天堂”指孩子们的()与()的童心世界。

1.《灯祭》一文以()为线索,写了()、我提灯过年、(),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父女之情朴实而又深沉。

2.《灯祭》一文中,作者说“那灯是()的。

”点明这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与众不同,因为这灯中凝聚着父亲的(),凝聚着女儿的(),多年之后,我用一盏灯来祭奠父亲,这灯又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

3.“天堂”比喻()的生活环境,文中的“天堂”指孩子们的()与()的童心世界。

1.《灯祭》一文以()为线索,写了()、我提灯过年、(),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父女之情朴实而又深沉。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看花的姿态迟子建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

我刚好也在那里讲课,得以相识。

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

天凉时,他披着一件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

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②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

王国祥离去了,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

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

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③但他还是爱花的。

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

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

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

”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

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

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

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

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④今年的夏天酷热难当。

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

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⑤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的诗集取下阅读。

愁予先生的诗,韵律优美,婉约惆怅。

《灯祭》教学片段及评析

《灯祭》教学片段及评析

《灯祭》教学片段及评析【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请你先拿起文章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如果有读不懂的,先在小组里交流解决。

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请小组里书写比较快的同学记录下来。

(生读课文)师:有的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画,还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了出来。

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一学,用一用。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交流,学生到黑板前贴上读书时产生的问题)师:问题都准备好了?你们在小组里解决了哪些问题?生:我们组解决的是第11自然段“似冥非冥”的意思。

师:你说说看。

生:“冥”是“明亮”的“明”,所以“似冥非冥”表示“似亮非亮”的意思。

师:“冥”是“明亮”的“明”吗?我们再想想。

生:我认为这是在一个落雪的黄昏,“冥”就是“暗”的意思。

师:你联系了上下文来理解。

这位同学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

“似冥非冥”的“冥”这里当“昏暗”的意思讲。

一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理解了,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其他小组还解决了什么问题呢?生:我们小组解决了“灯穗”的“穗”是什么意思,“穗”是灯笼下面的那些红线。

师:很准确。

生:第3自然段“这盏灯就是月亮了”,这个“月亮”我们一开始都以为要加双引号,可是我们后来发现,双引号的作用第一个是“强调”,第二个是“引用”,第三个是“特殊含义”,而它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师:你们还查了双引号的作用,觉得问题已经被解决掉了。

其他同学听清了吗?他们读书很细致,把标点符号都读到了。

还有吗?生:我们组还解决了为什么“灯祭”只占了文章的第9~12自然段,我们觉得前面写的,都是为了衬托最后要写“灯祭”,要祭拜父亲,前面写的是父亲给他的灯多么重要。

师:你把文章的中心都总结了,读书很全面。

生:我们小组解决了课文为什么用“灯祭”作为文章的题目。

因为父亲在作者小时候过年时经常送她一些非常精致美丽的灯,而这一次,是作者第一次送灯给父亲的,所以她用“灯祭”作为文章的题目。

师:以灯为祭,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有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妖娆迷人”是什么意思。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答案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答案

2020学年第二学期衢温“5+1”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D A项,“椽(y uán)”读音错,应为“chuán”; B项,“掂起”字形错,应为“踮起”; C项,“杂沓.(dá)”读音错,应为“tà”。

2.A A项,“不管”改成“尽管”。

“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词“都”“总”“也”等呼应。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其下文往往转折。

B项,“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C项,“花花世界”,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

D项,“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3.B B项,乙处句号在双引号的里面。

4.D A项,搭配不当,“三星堆出土了文物瞬间刷屏”句中的“了”改成“的”。

B项,“主要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两者保留其一。

C项,语序不当,改成“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生境界”。

5.①新体验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②散文以体验和情绪为主③纪实文学以客观发生的事件为基础(意思对即可)6.(1)现象:有些人工作生活没有方向,每天疲于奔命,每天很累,但不知累些什么。

(2)看法:①工作生活忙、累,可能是现代生活较常见的一种状态,但没有方向的忙累,经常是手忙脚乱,大汗淋漓,却踏步不前,徒劳无益的;②工作应有方向,有计划,这样才能成为工作的主人,事半功倍。

(符合图片意思,言之成理即可;超过字数扣1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7.A 选项A中“纯粹的方言写作即‘泛方言写作’”一句偷换概念,材料一中,原文是“湖南学者董正宇先生将纯粹的方言创作之外的方言写作称为“泛方言写作”。

8. C A中,“广义的方言写作就是在使用方言俗语的写作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共同语”偷换概念,原文是“广义的方言写作,这类方言写作就是在使用共同语写作的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方言俗语”。

B中,“语言一旦消失,就说明相应的使用人群必然也离开了”,说法过于绝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灯祭的阅读答案灯祭课后题【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2】父亲去世_百度作业帮灯祭课后题【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2】父亲去世灯祭课后题【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2】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 语文xd19262014-10-11 作者通过过年和父亲送的灯来寄托对父亲的怀念,用灯的点燃和熄灭来说明父亲的在世和离世做出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本文作者借物抒情,使读者更加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更加具体形象篇二:灯祭的阅读答案匡庐晚钟夏磊每次与外地朋友通电话,末了总要说一句:欢迎来江西做客,我们一起去登庐山。

可当朋友真的来了,却总为如何登山而犯难,是爬好汉坡上去呢,还是驱车直到牯岭。

从山谷吹来的寒风,似乎隐隐约约总像带着点山中寺院的晚祈的钟鸣,我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从我踏上第一个台阶就有了,或许这钟声正是我期望听到的,并已经在我心中萦绕多时了。

是的,一个俗人面对着这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名山,是没有办法不诚心祈福的,面对着无数神明的仁爱,谁都没有办法不去做一次虔诚的参悟。

深秋不是上庐山最好的季节,却是最能够让人感怀的。

各式各样别墅的红色的屋顶,点缀在萧瑟的秋风里,旧一些的显得凝重,新一些的则渲染出一片灿烂,鲜红的枫叶散布在其间,提醒着人们岁月和季节的变迁。

中国文人素来就有悲秋情结,面对着层林尽染、红叶似火,聆听着孤雁长鸣、枯溪浅唱,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从来不缺乏想像,眼看着一个个生命在这个季节无声地衰落,联想到人世无常,就难免会生出几许凄凉。

司马迁是孤独的,在他之后上山的人里面,也有许多是孤独的,像陶渊明、朱熹、苏轼等等。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那么执著地登上山顶,然后选个地方住下来,与青灯黄卷、竹影林风为伴;又为什么总选择独自一人。

我不只一次地想,或许他们是为了感悟什么,也可能是已经感悟到了什么,而这些东西是不能说破的,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

这么一想,我忽然觉得那些高山一样的先贤大家,其实也是很可爱的。

他们由于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选择了隐居庐山,又因为庐山,他们消解了矛盾,停止了挣扎,这本身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宗教的意味,更何况他们其中的几位正是中国儒道佛划时代的人物。

还是我前面说的,庐山是有生命的,它被长江和鄱阳湖滋养着,它的个性里面充满了水的圆融。

(选自《散文》2007年第5期,有删改)18.风送晚祈的钟鸣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 (2分)19.文章两次提到“这么一想”,它们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分)失群的红叶柯灵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

我欣然,耙缸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

这是一种枫类植物。

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叶缘有整齐的锯齿,精致得像最细致的工笔画。

颜色似殷似赭,红得惹人怜爱。

过不了几天,红叶褪了色,不经意地萎谢了。

我怅然,这么美的东西,不想生命这样短促,真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破彰云散”?我若有所失,心里虚飘飘地没有着落。

于是我爬上龙山,跑到师范学杖后园。

园在半山,视野宽旷,园里百卉零落,秋意沁人。

在山坡高处,找到了那棵红树,只见它独立擎天,满树离离,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在满眼萧索中,特别引人注目。

但树根四周,也飘落了不少叶子。

三天以后,我翻书检点,叶子还是枯了,失去了光泽,但不曾皱缩,比那白瓷盘里憔悴支离的一双好得多。

我忽发遐想,试图以人力挽回自然,找来水彩颜料,在失色的红叶上涂抹了一层浓浓的胭脂,乍一看去,居然红艳如生,能够以假乱真了。

我索性妄想巧夺天工,在玻璃窗上贴上淡青透明的绸纹纸,再把落叶参差错落地粘在纸上,构成一幅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

从此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

每天清晨,醒来撩开帐子,只见晨光熹微,这些红叶的剪影,就会投入我惺松的双眼,向我道早安。

而今风雪连天,早到了凛冽的严冬。

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

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灌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

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

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

回到星里,依然在窗前兀坐,对着窗上的红叶,我怅然。

如果红叶有知,听到同伴的消息,想到自己的遭遇,它们对我是抱怨,还是感激?它们既从土里来,自应回到土里去,它们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该是它们的不幸,至少是委屈。

19.本文围绕“红叶”,抒写了作者多种情感。

20.文中多处描写红叶,生动可感。

深山夜读陈芳明(台湾)深夜校园里的研究大楼如果还点亮着一盏孤灯,那一定是属于我的。

这五年来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盏灯的人。

我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囚禁在书房,那种自我封闭,犹似牢牢锁在孤绝的城堡。

关在那样狭窄的空间,我的生命反而开阔起来。

面对四壁架上高低不齐的书脊,我好像是面对远方起伏不定的山脊。

我容许群书包围着我的魂魄,仿佛是让群山镣铐着我的肉体。

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与精灵互相对视,并且窃窃私语。

书中的直行与横行文字,牵引着我进入另一个世界。

所谓孤独,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

夜读时,我面对着书籍,也面对书中隐藏的灵魂,我终于领悟到,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孤独。

无边的夜空下,我独守着一盏孤灯,进行着阅读,构思与书写。

我开始重整自己的文学概念,也开始营造文学史的腹稿,并且也编写第二天的课堂讲义。

我是那种可以同时作两种或三种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轮流撰写两篇文章。

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

说孤独是一种快感,那无非是阅读的升华。

远离政治以后,我这样的体会越来越深沉。

背对着人间,背对着权力,背对着世事的浮沉,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

在我的灵魂里,没有枷锁,没有包袱,没有疆界。

渐渐地,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书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学的世界,而是一个灵异世界。

纸背上印刷的油墨字体,竟然是一串串的符号,巫术,咒语,魔法,密码。

我的肉体彷佛受到作祟与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

从书中的符号,我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

追求学问,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发现,自我探索。

因为自己就是残缺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阅读。

设若没有经过阅读,没有辨识书中的玄秘语言,我就不可能知道体内竟然监禁一只未曾谋识的灵魂。

面对那么多的作者与作品,毋宁说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经验。

他们透过书籍传达着陌生的、遥远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

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个星球,在深夜里拍打着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码给我。

夜读已经成为我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象,演说,书写,研究,都是阅读的延伸。

(文章有删改)18.文章多次提到书房里的那盏“孤灯”,有什么作用?(4分)19.在作者的笔下,阅读的“孤独”具有哪些特点?(3分)20.作者为什么说“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6分)(1)说孤独是一种遗忘,是因为(2)说孤独是一种快感,是因为(3)说孤独是一种颓废,是因为镜泊湖的黄昏熊召政(1)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

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

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

(3)还是让我们先来欣赏镜泊湖的黄昏吧!(6)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地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

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

(7)游船入浦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

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

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

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

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

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

(8)大凡美的东西,莫不都转瞬即逝。

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

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

既是灿烂,也是淡泊。

(9)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

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

(10)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

21、最后一句“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茶峒的渡船罗丹我们到达茶峒时,还不到八点钟,却是街灯冥暗,人烟稀少。

茶峒过早地进入了黑夜。

沉寂得出人意料的早。

老街狭长幽深,家家大门紧闭,零星几处亮灯的客栈门虚掩着。

我轻轻叩门,连喊数声,得不到回应;伸颈窥探,只见长廊隐隐约约。

走完一条老街,才找到一家临江的人家安顿下来。

我来茶峒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沿河码头走一走,想看一条漂泊在酉水河上的渡船。

一早醒来,雨停了,屋檐上的水珠滴滴答答。

往江边走,撑着黑色油布伞的女子,穿着在大城市早已绝迹的黑色长统套靴,发出混合着水的踏踏声,在灰色的石板路上一晃而过。

泊岸的船只不少,一溜过去,随水波轻盈摆动。

大多是普通的平头圆尾、帆布的或者是塑料布包着篷顶的木船。

几条首尾细狭、粗篾穹隆的轻便小船夹在其中;两条高大的游船极其醒目,船顶雕龙,船舱雕花,窗格四周飘着淡红色的丝绸彩带。

挤在简陋的篷船行列。

也没有什么不合群。

每个木盒有一把小锁,一旦打开,百十只鸽相继飞出,排浪似的扑向天空,你来不及思索。

美,确实需要等待。

远远的,我看到了那条渡船。

它正慢悠悠地驶向对孝,顺着一条悬系两岸的铁缆往四川的秀山去。

那是一条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渡船。

上了渡船,在船头坐下,马上感觉到它的踏实安慰。

如同到达了心的彼岸。

顿觉亲切。

船拢岸就过了湖南的边界,进入四川的秀山。

上岸,沿一条窄窄的卵石路走。

不知不觉中又走进贵州境内。

河中心的三不管岛上,还有着大佬和二佬的雕塑,他们的竹排向着翠翠岛行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