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22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专题二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发展。

从材料“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发展。

故选C项。

2.(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轫于18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运动。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由材料可知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

故选A项。

3.(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某一时期英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工厂普遍建立和发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0讲 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两次世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0讲 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两次世
答案B
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农业举措的评价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后期引起农民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过度牺牲农民利益以支援重工业发展,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总值下滑。
答案B
考法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及评价
[典例3] (2016·全国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来自②所有制结构:实行单一公有制。
③管理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3)评价
①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考法1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典例1] (2014·全国Ⅰ,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③调整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增加了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
①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1年】1. (2021·全国乙卷)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

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 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土改后,太行山区农民买了驴,要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村中规矩,男人开支一斗米以上须经女人同意,并且男人支配粮食的上限高于女人。

女人经过土改分得土地,经济地位有所上升,故而家庭地位有所上升,故B正确。

土改后,男尊女卑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错误;在公有制范围内,多老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是按劳分配,材料与按劳分配无关,故C错误;传统的社会伦理包括父子、君臣、夫妇、朋友等关系,这些在土改后并没有颠覆,故D错误。

2. (2021年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

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

此画反映A. 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B. 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 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D.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答案】C【解析】根据“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可知当时西方的电线电灯已经传入中国,即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故选C;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男子的服饰还是中国传统服饰,排除A;“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

3.(2021年6月浙江选考)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

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3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3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

第三模块中国近现代史检测一、单选题1.(2022·江西)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发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豪言壮语,表示不怕“夷船坚厚”,齐心协力,“操戈御敌”,“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这些言语体现了( D )A.中国社会盲目自大风气盛行B.华夷观念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全面觉醒D.广东民众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英国侵略者,广东民众表现出了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D项正确;广东民众反抗英国侵略者的豪言壮语不是“盲目自大风气”的体现,而是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排除A项;华夷观念带有排外思想,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广东人民的爱国情怀,不是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2·内蒙)某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法律基础,以中西共治为内容,以租界和海关外籍税务司的设立为标志而建立起来的。

该体系只有用炮舰外交才能维持,中国的主权在条约中不断受到损害。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 B )A.使外交近代化逐步实现B.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C.是传统外交的另类形式D.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文明【解析】根据材料中“该体系只有用炮舰外交才能维持,中国的主权在条约中不断受到损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具有明显半殖民地特征,B项正确。

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是不平等条约体系,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外交近代化,排除A项;中国传统外交是朝贡外交,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文明,且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3.(2022·广东)由于轮船招商局等企业的股票购买者大都得到了丰厚的股息回报,19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购买股票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纷纷投向上海股票市场,各种中外股票大量发行。

步步高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

步步高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

2.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及其代表作——(b)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以诗歌为主),作品长诗《唐璜》。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西风颂》。 (3)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4)普希金: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巴尔扎克、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b) (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作品《人间喜剧》, 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其作品《红与黑》的 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其成为了法国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3)列夫·托尔斯泰: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著。被 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线电话出现于1876年;根据材料信息“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
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可得出这项成果是电子计算机。
解析
12345
5.(加试题)(2014·浙江学考)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加试】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b) (1)达尔文 ①代表作: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 ②主要观点: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还提出 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③意义:给宗教神学世界观以致命一击。 (2)赫胥黎: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 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6讲 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6讲 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6讲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政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经济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科技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成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重要因素文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风貌考点一西方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壮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美国(1)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2)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二、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法国大革命后,君主派与共和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2)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内容(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共和制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019版《创新设计》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创新设计》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繁荣与成熟的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繁荣;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3.思想文化上:魏晋时期,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发展;隋唐时期,儒学复兴;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突出,三大发明领先世界;理学体系形成并成熟,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风俗画。

阶段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220~589年)1.政治(1)中央体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垄断仕途。

2.经济(1)农业:实行耕耙耱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北魏推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北方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思想文化(1)思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时,道教兴起。

二者冲击了传统儒学,使儒学面临危机。

(2)农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技著作。

(3)书法和绘画: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突出。

考法1从现象角度考查儒家伦理化的影响[典例1] (2014·全国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考题点评本题借助秦、魏晋法律的有关规定,从政治法律角度考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对法律的影响。

2019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解析(选考科目)

2019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解析(选考科目)

2019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解析(选考科目)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A【解析】“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

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答案】D【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三 世界史 第13讲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教师用书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三 世界史 第13讲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教师用书

第13讲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立德树人/多维思考/导向教学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三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冷战”结束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但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去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部分国家推行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世界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表现愈发抢眼,不论是倡导成立亚投行、创设金砖银行,还是主办APEC会议、G20峰会等,都是中国崛起带来国际话语权上升的有力注脚。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多元并存的国际政治和如履薄冰的全球化趋势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在备考时,要从国际关系的高度认识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度认识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的必然性,同时要与新中国的外交进行链接,认识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明确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美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两极对峙格局;随着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影响力的增强与苏联的解体,多极化趋势日益突显。

经济上,各国经济的依赖性与互动性日益增强,呈现出体系化、区域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线索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线索二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统编版通用)专题0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统编版通用)专题0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

解密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考点热度★★★★★2022年高考涉及知识点分布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国民大革命时期(2022 海南卷07)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扶助农工土地革命时期(2022 浙江卷1月12)土地革命时期的标语(2022 辽宁卷09)土地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2022 浙江卷6月1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国共合作抗日(2022 湖南卷08)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全面抗战路线(2022 全国甲卷07)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2022 全国乙卷07)日本侵华与苏维埃政权的调整(2022 山东卷07)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2022 江苏卷08)敌后抗日根据地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解放战争时期(2022 北京卷08)解放战争前中国各界对和平民主建国的期盼(2022 广东卷09)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2022 湖南卷09)新中国成立前的新民主主义政策考点预测与趋势分析国民大革命时期联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土地革命时期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基本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重点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抗日战争时期联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史实,认识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演化的特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意义;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解放战争时期结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联系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创设学术情境和复杂情境,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重点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核心考点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立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年8月,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武装斗争的目标是夺取城市】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930年,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至1937年】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中外古代文明+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人教版)

3.商业 (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 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 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 (3)工商业市镇: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 市镇大量涌现。 (4)商帮: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拓展延伸】 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出儒 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 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 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 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 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审题定位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辨析选项 据题干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加强对 全国的政治统治。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 治中心的转移,客观上必然带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因而 “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 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选B项。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 的,不是客观影响,排除;迁都北京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无关,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 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 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审题定位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解题关键 据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 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 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A项正确。 答案 A
【拓展延伸】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落伍的表现及原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地区农耕的起源畜牧的产生土地制度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两河/尼罗河流域:牛)古巴比伦和埃及: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商周朝:君主和各级贵族掌握土地中南美洲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南美: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欧洲希腊:从西亚传入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并种植葡萄和橄榄----- 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 实行土地国有意义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③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产生);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私有财产的出现;③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项目欧洲亚洲(中国)玉米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①明朝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时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②18C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2019年1月浙江省学考试卷和答案word版(历史)

2019年1月浙江省学考试卷和答案word版(历史)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9.1识读、校对:林雪松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周初,“天下未集”。

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A.燕地B.鲁地C.宋地D.楚地2.出土文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下列出土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3.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

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

”这反映出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4.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A.认为工商皆本B.抵判君主专制C.主张“众治”D.抨击“孤秦”“陋宋”5.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①外商投资②洋务派创办③商人投资④手工工场转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三中国近代史

(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三中国近代史

阶段综合检测(三) 中国近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是在( )A.1842年B.1894年C.1895年D.1901年答案 C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C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最可能是( )A.近代海军的出场与角逐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C.清廷的宣战与媾和D.维新变法与海军角逐答案 A解析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清廷的宣战与媾和不能表达近代化色彩,只能表达清廷的对外政策,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故D项错误。

3.(2021·浙江名校协作体学考检测)比照?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利益的最主要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阶段性要求答案 D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英日两国与中国签订的近代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共同影响的理解。

A项符合?南京条约?的经济扩张需求;B项属于?马关条约?的经济扩张需求;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是工业革命,故应排除C项。

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达这一结论的内容是(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答案 C解析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不但放弃领导中国人民反帝,而且帮助帝国主义制止和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因此最能表达材料中的结论,故C项正确。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1讲 古代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1讲 古代

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考纲·明考情]第21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考点1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货币需求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①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2.“市”的发展3.商业城市(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①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①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②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知识链接]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一 史料运用与史学的研究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一 史料运用与史学的研究

解析: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鉴别能力。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 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 论;B项表述过于绝对和盲目,因为有些史料可能有主观臆断;依据社会实践经验 可知,《博物志》中说法是错误的,D项正确;C项也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 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
2.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对其评价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 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化大革命”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解析:D 史料按照其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 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 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 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及其他实物等。本题中A、B、C三项都属于第 二手史料,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史实,D项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则属于第一手史料,史料 价值最大,本题选D项。
审题定位:史学研究的方法 解题思路:C 材料体现了关于《兰亭序》作者的争论,这种争论有利于还原历史真 相,B项错误。关于作者的争论未影响《兰亭序》作品的价值,材料未体现A、D两项, 这种讨论方式体现了百家争鸣。
2.(2016·浙江10月选考,26)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 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 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 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二政治生活第10课时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二政治生活第10课时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
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
1.(2018· 11月浙江选考,18)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 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民利益作为指导思想 A.①② 解析 B.③④ ) ②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坚持把人 ④坚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终目标 C.①④ D.②③
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时政追踪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
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 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 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 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 B.凉山州人大审议《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的决议(草案)》
C.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选举林郑月娥为第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D.四川省会理县新安傣族乡人民政府举行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活动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才能行使自治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

完整版2019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真题卷含答案

完整版2019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真题卷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选考科目考试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4 2019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粉彩瓷B.黑瓷C.青花瓷D.白瓷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 .“循天下之公”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 6 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时空记忆】【基础知识记忆巩固】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15--17世纪开辟的主要航路?(见下方表格)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见课本33页第三单元导言第一自然段,分四个要点)4、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见表格)【知识拓展记忆】1、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在新航路开辟方面走在前面?⑴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他们向海外发展。

⑵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⑶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⑷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他们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2、新航路的开辟(表2)3、其他航路的开辟(一)概况(表3)2、中西航海对比: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空记忆】【基础知识记忆巩固】1、概况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人口迁移的表现?2、概括物种交流的表现?3、分析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的影响?4、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的影响?5、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和表现?殖民扩张的影响?6、重商主义含义7、商业革命含义8、价格革命含义和影响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知识拓展记忆】1、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其成因2、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4、葡、西两国衰落的原因(1)两国强大的封建传统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束缚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保守的传统观念使它们没有用得到的财富去投资本国经济,而是将其用来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奢侈品。

这样的结果是本国经济仍然迟滞不前,而掠夺来的财富却为别国做了“嫁衣裳”。

(2)流入两国的大量财富不仅没有成为它们发展的动力,反而窒息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大量流入的财富使得西班牙患上“贵金属积攒过多症”,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抑制了本国市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b)(1)建立:1945年,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

(2)资金来源: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的多少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经济实力来确定,会员国的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

2.关贸总协定——(b)(1)签署: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贸易自由。

(3)作用: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体制。

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1.美国主导世界发展的五大体现(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夏,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根据这次会议的协定,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关贸总协定:1947年,在美国的倡导下,关贸总协定成立,有利于美国占领世界市场。

(3)马歇尔计划: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使美国控制了西欧各国。

(4)北约: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这是一个反对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5)联合国:二战后初期,美国暂时操纵了联合国,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

2.西欧中心VS美国中心——世界经济体系变化1.(2017·4月浙江选考·25)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答案 B解析从漫画中的“日内瓦”“乌拉圭回合”“1993”等信息,可知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故选B项。

A、C项与漫画信息无关,中国从“复关”到“入世”是指1986~2001年,不符合漫画信息,D项不符合。

2.(2016·4月浙江学考)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

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

它是()A.世界贸易组织B.独立国家联合体C.北美自由贸易区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 D解析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D项正确。

3.(2016·10月浙江选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

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A.消除关税壁垒B.稳定国际汇兑C.促进自由贸易D.与贫困作斗争答案 B解析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入手解题——稳定国际货币汇兑及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来缓解收支平衡,由此即可判断答案为B。

考点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1.欧元的诞生——(b)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b)(1)建立: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2)影响①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②它使美、加、墨三国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b)(1)建立:1989年,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共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

(2)发展: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b)(1)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建立。

(2)宗旨原则: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交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3)意义: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表明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1)加入:2001年11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2)意义①中国需要世界。

对中国来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世界需要中国。

对世界来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与本质(1)主要表现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③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2)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全球化面临的问题(1)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2)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

3.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情形下的应对策略(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人才。

(5)加强人类共同性问题的研究,制定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2018·4月浙江选考,25)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一和图二,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图一图二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抓题眼]图中深色部分区域渐趋增多扩大是题眼,结合所学可知深色部分是由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体现。

[找错点]欧盟形成于1993年,此时两极格局已瓦解,欧盟性质是一个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向政治合作为主转变”说法有误,排除③④,答案为A。

答案 A1.(2018·4月浙江选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答案 B解析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实质性进展的体现,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2017·11月浙江学考,1)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

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B.民族文化C.能源危机D.粮食短缺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故答案为B。

3.(2017·4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

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

1996年,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0~5%,2004年,该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中国承诺到2000年以前简单平均关税率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力。

——据《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等整理根据材料,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

答案特点:灵活性或渐进性;自主自愿。

经验: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尊重国家差异循序渐进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经验”可依据上述内容综合回答,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考向一常考主干知识1.(2018·嘉兴学考调研)1944年夏,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炮火正浓之际,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这一体系()A.以英镑为中心B.以法币为中心C.以美元为中心D.以卢布为中心答案 C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美元为中心,而不是英镑、法币或卢布,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2.(2018·嘉兴学考调研)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金融的热点。

为稳定金融秩序,各国可向哪一机构申请救助()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联合国答案 B解析希腊债务危机需要短期的资金救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B项正确。

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处理贸易纠纷,而且1995年已经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C项错误;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与稳定金融秩序无关,D项错误。

3.(2018·台州学考调研)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

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 D解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符合题干要求,故D项正确。

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生成了下图及相应的结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 A解析从材料可知表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欧元是欧盟中欧元区国家统一货币,不是欧洲统一货币,故B项错误;欧元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年,欧元诞生是在1999年,故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