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汉乐浪王盱墓发掘中,有漆杯出土,底有铭文:“建武三十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洎木侠紵杯,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鱼、上工广、洎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頠、椽恂、令史郎主。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漆杯是由官营手工业生产B.漆杯生产中进行了专业分工C.漆杯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D.漆杯可从当时市场大量购得3.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4.南宋诗人赵蕃在淳熙年间离开潭州乘船东归途中,发出感叹:“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
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
”引发赵藩感慨的生产工具应是A.翻车B.水排C.筒车 D.风车5.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A.黄海海战B.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6.1864年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列企业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C.广东继昌隆缫丝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7.1898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士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2017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小学生们也要迎来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了,那么如何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呢?店铺带来的2017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Ⅰ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古籍《考经纬》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 )A.封建迷信B.重农抑商C.以农立国D.以民为本社稷坛2.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A.四羊方尊B.甲骨文C.水排D.唐朝的秘色瓷A.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丝”和“蚕”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3.“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②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③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④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满足了西欧宗教人士传播天主教的愿望A.①③⑤B.②④⑤C.③D.②③⑤4.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是资本主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C.是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开端5.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湖北省武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B.土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D.井田制度的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其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铁犁牛耕是其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A、B、D三项错误。
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若南方地区经济地位更重要,那必须是唐中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及以后,故A项错误;秦代驰道主要在北方地区,南方更多的是五尺道、栈道等,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小是由中央定的,而中央政府确定地方区划的大小是本着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的,由于当时北方开发程度高,所以需要将行政区划设计的小一些,才不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所以会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故C 项正确;汉初的郡国并存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并非仅北方地区,故D项错误。
3.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宋的坊市制度,意在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准确解读的能力。
【历史解析版】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
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
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B. 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C. 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D. 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周初的八百诸侯经历了春秋三百年的战争以后,到了春秋末期就基本只剩下七大国了,即其余小国基本被兼并完毕。
说明春秋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C正确。
材料叙述的主旨并不是分封制,且分封制在初期是有利于政局稳定的,A错误。
B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的影响存留至今,排除。
七大国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没有晋国,D错误。
2.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常理,治国要道。
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必须先实行思想的大一统。
为此他主张A. 君权神授B.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 三纲五常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D【解析】材料中强调,思想大一统是政治大一统的前提。
为加强、实现思想大一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正确。
AB项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提出,排除。
C项是为加强统治秩序提出,排除。
3.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
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 抑商政策的松动【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等信息可知李贽反礼教、反传统的精神和提倡生活的世俗化,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结果,B项正确。
湖北省武汉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如图是逢年过节时乐山人民喜闻乐见的“牛儿灯”表演,生动地用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牛戏水等场景。
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A.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 B.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C.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牛耕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3.《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5.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6.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7.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
1.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了汉朝 ( )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2.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全晋会馆”江苏盐城“盐商会馆”A.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会馆的产生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束D.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场所4. 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下列关于该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C.中国社会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5.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
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D.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7.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27-1936年D.1945-1949年8. 右图是我国某时期发行的一张股票,这类股票的发行推动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9.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
2017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人教版 必修一)
2017年高一历史(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政策.【解答】材料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2.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考点】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习时要注意其原因、影响等的学习.【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闭关锁国政策.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考点】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文学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分,但是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参考.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故C正确.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A错误.B材料不能直接反映.故B错误.D是无关项,故D错误.故选C.4.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高 一历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B.内阁制分封制C.分封制郡县制D.察举制行省制2.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A.学校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活跃C.文学艺术的昌盛D.科举制度的推行3.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4.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B.西方列强的入侵C.晚清政府的改革D.近代的民主革命5.下列文献中,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6.某同学的笔记把“梭伦”“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作为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B.古罗马政制与法律C.应该的制度创新D.北美大陆的新体制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B.工场手工业 C.对外贸易D.小农经济10.明太祖曾告谕“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与此相一致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盐铁专卖C.重农抑商D.海禁11.1922年,由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社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实业家张謇被民众选为“最景仰之人物”。
湖北省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下·东莞月考) 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③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④许多工商业市镇形成A . ①②③④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③④2. (2分) (2020高一下·吉林月考)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
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
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
于是政府发行了()A . 钱引B . 交子C . 飞钱D . 会子3. (2分)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A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 .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4. (2分)(2019·宁波模拟) 下表是英国在1801—1901年间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情况。
由此推断,下列选项中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圈地运动持续进行B . 煤和石油的应用普及C . 机器的推广和使用D .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5. (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 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②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③ 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④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②④D . ②③④6. (2分)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川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时间 90分钟制卷人 李会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题,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1。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1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 做法的目的是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5.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6.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 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人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7.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 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9.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
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1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11.图2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
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图2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12.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13.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14.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5.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
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 .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 .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17.图3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图3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18.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的 认识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9.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20.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21.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2.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5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
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
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
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
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
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
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大运河挖掘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
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
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1)材料一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10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
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1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
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
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
1830年已有棉纺厂99 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
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
19 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