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简答题与论述题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一、简答题:4*31。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三对矛盾之间有何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有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而还原是否可行,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2。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所以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
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区分的意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4.平均利润率和商品价格理论的关系P149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技巧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技巧
马原简答题是中学历史考试中的一种形式,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
评价文学历史文献的能力。
简答题技巧:
1、细节题:这类题目一般会针对文献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提出问题,旨
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献的细节。
对此,要仔细阅读文献内容,搜
索对应的内容,把握其中的细微差别,较准确地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2、结构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献结构,以及文献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大决策和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考生
要注意分析文献是围绕什么核心问题来展开,把握历史对象间的相互
关系,给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论述题技巧:
1、认真阅读:首先要多读多看,读懂文献本身的内容,思考文献的内涵,从中把握文献的核心思想。
2、重点解析:要重点解析文献的结构,围绕重点事实给出论证,以便
写出一篇比较全面的论述文章。
3、不思议:要脚踏实地,不可胡乱猜测,不可把自己的私见和主观想
法加入论述之中。
4、有证据:论述文章要尽可能地列出证据,让自己的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课程代码【03709】根据《课程讲义》编写【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答:①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颈机械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③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答: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为什么说在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坚持马克思主义?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整理同中国的实践具体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理论体系;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论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他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还包括他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④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含答案)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简述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摘要:一、引言1.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重要性2.2023 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概述二、简答题部分1.简答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2.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题目设置3.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答案要点三、论述题部分1.论述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2.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题目设置3.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答案要点四、备考策略1.针对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方法2.时间分配与答题顺序3.模拟考试与自我评估五、结论1.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备考总结2.对2023 年马原考试的展望正文:一、引言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检验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对于2023 年的马原考试,我们需要对简答题和论述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备考。
二、简答题部分1.简答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简答题通常包括解释型、分析型和应用型三种类型。
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最后进行适当的拓展。
2.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题目设置(在此列出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题目)3.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答案要点(在此给出2023 年马原简答题的答案要点)三、论述题部分1.论述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论述题通常包括理论分析型、实践应用型和综合论述型三种类型。
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或实践应用,最后进行总结。
2.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题目设置(在此列出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题目)3.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答案要点(在此给出2023 年马原论述题的答案要点)四、备考策略1.针对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方法(在此给出针对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方法)2.时间分配与答题顺序(在此给出时间分配与答题顺序的建议)3.模拟考试与自我评估(在此给出模拟考试与自我评估的建议)五、结论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备考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我们掌握解题技巧,进行充分的复习,以及进行模拟考试和自我评估。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论述题.doc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论述题.do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答: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怎样理解社会物质性答:社会的物质性性表现在: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无法进行。
②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摘要:一、引言二、2023 年马原简答题概述1.题型设置2.题目内容三、2023 年马原论述题概述1.题型设置2.题目内容四、解答策略与技巧1.简答题解答策略2.论述题解答策略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2023 年的临近,新一轮的马原考试即将来临。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提前了解并掌握2023 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特点和解题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2023 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概述,并提供一些解答策略与技巧。
二、2023 年马原简答题概述1.题型设置根据历年马原考试的规律,简答题一般为3-5 道题,分值在10-20 分之间。
题目设置主要以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论为主,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题目内容2023 年马原简答题将继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知识点为主。
考生需要关注时事政治热点,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了解其与马原理论的关联。
三、2023 年马原论述题概述1.题型设置2023 年马原论述题一般为2-3 道题,分值在20-30 分之间。
题目设置主要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为主,要求考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题目内容2023 年马原论述题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现实问题展开,如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
此外,根据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热点,如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也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中。
四、解答策略与技巧1.简答题解答策略(1)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范围和要点。
(2)条理清晰,分点作答,简洁明了。
(3)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适当展开论述。
2.论述题解答策略(1)明确题目要求,把握答题方向。
(2)采用“总- 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首尾呼应。
(3)充分运用实际案例和时事材料,增强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简答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是:(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研究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3.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普遍性。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普遍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4.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二、论述题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和本国文化。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
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分)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而直接检验出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分)。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其内容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分)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分)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1分)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1分)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分)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2分)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分)四、辨析题(下列3小题,每题必作。
每小题6分,共18分)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分)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社会生活各项内容也归根结底在于实践。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3年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摘要:一、引言1.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重要性2.马原考试的难度和特点二、2023 年马原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2023 年马原论述题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3.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四、应对策略和复习建议1.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4.定期模拟考试和总结反思正文:2023 年的马原考试,无论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将继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如何高效地复习和应对这些题目,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马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重要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原不仅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也是我们分析现实问题的有力武器。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原的基本原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其次,我们要了解马原考试的难度和特点。
马原考试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实际分析能力。
在具体的题目方面,2023 年的马原简答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部分都是马原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这些基本观点和原理。
2023 年的马原论述题则更为深入和综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这三个部分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应对策略和复习建议方面,我们要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这是复习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要定期进行模拟考试,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马原》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马原简答题与论述题概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螺旋式上升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静止不变的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资本积累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理论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省略15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法,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此处省略2题)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导致劳动者失业和贫困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些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之间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等。
2.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基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力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等;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分配时建立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演变,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3.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矛盾普遍存在并且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事物的矛盾的认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提供了科学基础。
4.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社会形态的崩溃和新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这些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对于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马原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a)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科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b)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物质不是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制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开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a) 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价值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b) 这一划分提醒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的说明资本助于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形式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b)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经济形式〕c)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a)在这些国家开展生产力,赶超兴旺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b)在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c)这些国家的建立和开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d)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立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a)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它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彻底的批判精神、阶段性c)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i. 不带任何偏见的、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的面目来认识世界并提醒其客观规律;ii. 它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它研究的领域涉及很多方面且研究深刻;iii. 它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提醒了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经受的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开展而不断开展d)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根底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7、简述意识的本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8、简述极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a)级差地租I形成的原因是: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异,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异;级差地租II形成的原因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b)极差地租I与极差地租II,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简答题与论述题概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答: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的发展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矛盾分析法。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5.答: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6、事物发展是怎样的过程?答: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7、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答:辩证否定关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8、事物辩证发展的内容及其意义?答:内容: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答: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第二章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答: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规则: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3、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两者有何联系?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食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4、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答:客观性表现在: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答: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一步进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对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6、真理的检验标准。
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第三章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生活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条件的主观反映。
2、为什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为什么说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答: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1、什么是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答:二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即商品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同一性表现在:作为一个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价值量的决定?答: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三、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为什么说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答:一、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二、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答: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它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