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目录课后习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及“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及。
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与“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5、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2.1.1测验已完成1【多选题】下面属于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的是:()。
•A、知识技能的传授者•B、组织者•C、心理辅导员•D、管理者•E、教育科研者•F、示范者•G、指导者我的答案:ABCDEFG2【判断题】因为大学生已成人,所以在高校课堂上遇到学生玩手机、睡觉等不良课堂行为时教师不用管。
我的答案:×2.2.1测验已完成1【多选题】下面属于心理现象的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能力•F、价值观•G、气质我的答案:ABC2.3.1测验已完成1【多选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包含下列哪些要素()。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我的答案:ABCDE2【判断题】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我的答案:√3【判断题】教学环境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环境和硬件设备。
我的答案:×4【判断题】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是三个彼此独立的过程。
我的答案:×2.4.1测验已完成1【单选题】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心理现象,应该采用()。
•A、时间取样观察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参与式观察法•D、非参与式观察法•E、结构观察法我的答案:A2【单选题】一般情况下,采用实验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时常常采用()。
•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自然实验室实验法我的答案:B3【单选题】进行教育心理实验研究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客观,必须对()加以控制。
•A、自变量•B、无关变量•C、因变量我的答案:B4【多选题】根据研究取样方式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
•A、时间取样观察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参与式观察法•D、非参与式观察法•E、结构观察法我的答案:AB5【多选题】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A、题目不易过多•B、题目的叙述要简明易懂,无歧义•C、要有测谎项目•D、制作严格规范,保证信效度我的答案:ABCD6【多选题】使用访谈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髙等院校这个的宦情镜中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髙”及“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冇:高等教冇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冇体系中处于最髙层次, 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冇心理学则是研究髙等教弃情境中学生的学及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髙高校师资水平方而: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而:髙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冇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髙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而地提高教学质虽:。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而: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冇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髙。
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泄,都离不开髙等教育心理学的参及。
此外,学习髙等教冇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冇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解1.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P3):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3.心理过程(P2):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辨析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14) 不全面:名解1,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P20)×简答4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P20) 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5.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见46.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5)×见4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P12)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④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高等教化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相识高等教化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化心理学?答:是探讨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3.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高校生4.高等教化心理学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供应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哪些探讨原则和方法?答:1.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化性原则 2.高等教化心理学的探讨方法:(1)视察法(2)试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化心理学与高等教化和心理学的关系?答:心理学:心理学是探讨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化:高等教化是培育特地人才的教化,他在整个教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化、本科教化和探讨生教化。
高等教化心理学:高等教化心理学则是探讨高等教化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化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化心理学?答: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老师必需对老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相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娴熟的驾驭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师。
2.从提高教化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化心理学有助于老师更加深化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化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化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化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化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化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须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探讨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化心理学的参加。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第一章一、基本概念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教育心理学既具有共性,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从高等教育学的特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加以介绍,高等教育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在教育任务上②在培养对象上③在社会只能上④在地位作用上⑤在培养方式上2、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育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效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
4、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知道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二、思考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学习高等教育学,可以帮助教师认识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认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做到科学育人。
②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供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更主动、更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四个方面。
2、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决定了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然是心理学的分支。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五个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高等学校学习心理、高等学校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与测量。
4、举例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是①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②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③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5、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就高等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某一问题做一个研究设计。
第二章大学教师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发展1、什么是角色?教师角色有哪些?答: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利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角色有:①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②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③榜样与模范公民的角色。
④学生灵魂的造者。
⑤教育科学研究者。
2、简述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答:教师角色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3、什么是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如何形成的?答: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因素;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心理: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响。
2、意识: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意识通常含有自觉的、有意的、清晰的、清醒的、能觉察的、能报告的等含义。
3、个体心理构造:个体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机四个方面。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及教的心理根本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及教的心理根本规律的科学。
6、观察法:指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有方案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或生理变化以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及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直接观察以外的手段,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间接第收集有关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
二、问答题。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构造,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例如,思维过程、注意状态、性格、需要等〕;2.个体心理及行为;3.意识〔例如,有意注意〕及无意识〔例如,梦〕;4.个体心理〔例如,个人兴趣〕及社会心理〔例如,人际交往〕。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何在?首先,研究和提醒学生学的心理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习结果的性质及构造;〔2〕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3〕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4〕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
其次,研究和提醒教师教的心理规律,为建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提供适当的教学事件,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评价和教师行为等方面,教育心理学也会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或指导。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与“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与。
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与人;(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答: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答: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是最理想的。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让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学习效果,教师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则是由教师直接出面知道学生。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有声的言教和无声的身教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全部行为和整个个性来影响学生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4.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答:(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答:(1)计划性与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7)职业发展性6.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答:(1)角色改变技术。
角色改变技术的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
其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听课观摩,参加教育科研工作,并要求教师围绕自己班的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最终由教师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
(2)教学反馈技术。
教学反馈技术的目的是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
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形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教师教学监控过程是从其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开始的,是通过多种教学反馈技术实现的。
(3)现场指导技术。
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终能使教师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1.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1)胆汁质。
具有胆汁质型气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
心理活动的明显特点是兴奋性高,不均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
这种人的行动有很高的反应性,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给人以活泼热情,充满朝气,善于合作的印象。
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很难适应要求耐心细致的平凡而持久的工作。
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3)粘液质。
属于粘液质的人缄默而沉静,由于神经过程平静而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
这种人常常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注意稳定且难转移,给人的外表感觉为态度持重,沉着稳健,不爱作空泛的清谈。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固执冷淡,不够灵活,显得因循守旧,不易合作。
适合要求持久.有条理.冷静的工作。
(4)抑郁质。
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反应缓慢,动作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主动性差,在困难面前常常优柔寡断,面对危险常常恐惧畏缩。
这种人很少在外表上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内心体验则相当强烈,往往富于想象,善于体察他人情绪,对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完成任务的坚韧精神。
2.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答:(1)生理要素,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2)社会因素,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如独自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
(3)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认知要素具体表现在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信息的继时性加工与同时性加工.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等方面;情感要素具体表现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成绩动机水平的差异.内控与外控以及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等方面。
意动要素则表现为学习坚持性的高低.言语表达力的差异.冒险与谨慎等。
3.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答:适应学习风格的教学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
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恶化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4.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答:(1)自学能力:是指大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智力和经验,独立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是适合各专业学习活动的综合能力,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研究能力的基础。
(2)表达能力:包括口头.文字.图表以及数理计算等方面的表情达意能力,表达能力影响大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水平及其效果。
(3)操作能力:是指完成学习活动.文体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活动的实践动作能力,主要特征是动手。
(4)适应能力:是指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改变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的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5)创造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提出新见解,以及产生新产物的能力。
5.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
答:偏于多血质的学生,要防止其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
要求他们学习中细致认真,刻苦努力,在即卡吗多种兴趣的同时培养中心兴趣;在具体活动中,要求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善于思维等个性品质。
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强度,但又要细致耐心,尤其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
偏于粘液质的学生,往往在集体中“默默无闻”而容易被忽视,教师对这类学生要以满腔热情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活动任务。
具有这一气质类型特征的学生,比较安静勤勉,且不妨碍别人,但要注意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可能发生的淡漠和萎靡不振。
偏于胆汁质的学生,要防止和克服粗暴.人性.高傲等个性特点,着重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和主动的个性品质。
要求他们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镇静而从容不迫,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达观自制的待人态度,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不可急躁粗暴,而应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努力抑制他们的激动状态。
偏于抑郁质的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倾向。
但在集体的友爱和教师的关怀下,又能充分表现出细致.委婉.坚定.富于同情心等优良品质。
对这类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优良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奖励等,批评时“点到为止”,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从事有一定困难.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勇气。
6.如何根据大学生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
答: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独立性强.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就不宜让他们经常参加讨论,而应给他们独立作业大的机会;对于情绪激动.易冲动的学生,给他们讲解时应细致,并注意培养他们镇静.谨慎的品质。
为了适应学生的人格差异,可以采取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分组的方式,把能力.兴趣和性格特征相近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这种分组较灵活,便于教师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
7.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教育培养。
答:(1)根据大学生的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教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应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应多用启发式,减少注入式,在考试考查中,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
实践对能力特别对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克服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以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对于大学生应该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组织好社会实践,给具有相应特长和潜能的学生以用武之地和展才之机。
勤奋是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因。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依靠的是他们自己的勤奋努力。
(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中等程度的学生,其结果是,智力水平高.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不能以更高的速度前进,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智力水平低.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因达不到教学要求,且屡遭失败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这种情况下应采取新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法,掌握学习.个别指示教学和个人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1.简述大学生的学习的特点。
答:(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3)学习内容的特殊性(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2.简述学习的类型。
答: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3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3.简述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答:(1)信号的学习,指学习对某一符号做出某种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结合并得到转化,学会以某种反应获得某种结果。
(3)连锁学习,指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