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_世界的地形(导学案_两课时,有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微课、探究活动及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 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
1.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新课
(多媒体播放课件)播放世界主要地形区图片,感受世界的地形之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学案,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一、陆地地形
1.地形:地表 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2.地面高度的计算
6.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第一高峰大洋中脊D海沟
(1)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上图中A点的海拔约是1220米,C点的海拔约是210米,E点的海拔约是50米。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A、C两点的相对高度约是1010米,A、E两点的相对高度约是1170米。




3.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4.读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山地,B高原,C盆地,D丘陵,E平原 。
5.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 山脉带: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 科迪勒拉 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 落基山脉 和南美洲的 安第斯山脉 组成。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课型
新 授
课题
2.1世界的地形(1)
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
审核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能估 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3.了解世界上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2、海底地形包括那三部分?(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五、作业布 置:
六、预习任务:
板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
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海拔和相对高度2、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3、世界著名的地形区4、海底地形
教后
反思
一、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活动一: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陆地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
较高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认识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通过阅读示意图,了解海底地形。
情感态 度价 值观: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地形、海拔、相对 高度等基本概念。

【湘教版】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_世界的地形导学案1

【湘教版】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_世界的地形导学案1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教学重点:1、掌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点。

2、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区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在暑假期间,由于连续暴雨我国的甘肃省出现了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这和甘肃省所处的地形区有关,究竟为什么甘肃省会出现这样的灾害,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世界的地形。

自主学习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

2、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有和。

3、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二是。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什么是海拔高度、2、相对高度?学习任务二:陆地地形1陆地地形有哪几种?2、根据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画出五种陆地基本类型的简图。

3、表格练习,对比五种陆地基本类型的异同。

4、介绍两大山脉带。

5、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世界之最”的资料。

我的问题:反馈练习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为负4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8848.13米B.9248.13米C.8448.13米D.8808.13米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落基山脉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所在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4.连线题。

山地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但坡度比较缓和。

平原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盆地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重点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学习难点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

学法指导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讨论法知识准备1、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学习流程学习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画图1)师:要帮助小明,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这节我们就学习《看地形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地形图1、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33填空:地图上的_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

白色代表冰川。

(2)、阅读课本P30-P31的图2-39、图2-40、图2-41、图2-42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

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通过讨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在图2-43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400米的线,教师强调这条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程学习400米。

1、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图2-38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五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五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1.2.学会识别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

1.3.了解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其特征。

1.4.了解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及其分布规律。

2.技能目标:2.1.能够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2.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3.能够阅读和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简图。

3.过程与方法目标:3.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地形知识的能力。

3.2.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陆地地形1.1.介绍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1.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海底地形2.1.介绍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

2.2.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学看地形图3.1.教授如何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包括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图的优势和不足。

3.2.练习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形图片和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2.创设情境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如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地形知识。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展示不同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地形?”。

2.讲解新知2.1.详细讲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两课时,有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两课时,有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3、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预习导学】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海底的地形由、、、、大洋中脊组成。

坡度最低缓的是,最深的地方是,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问题探究】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相对高度小,也就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较小。

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海底地形由边缘到中部的地形分布规律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典型例题精析】小明说:“我的家乡遍布着上百座梯田,既古老又年轻,矗立了650多年的龙胜梯田如今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名副其实的‘致富天梯’”。

你认为最适合开垦梯田的地形是 ( )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形的特点。

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较小,不必开垦为梯田。

山地和丘陵都有起伏,但山地海拔高,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丘陵地区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开垦梯田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长期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 A同类练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目标达成检测】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2、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 、10380米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洋盆【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1、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脉2、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3、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4、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及时将收集到的地理“世界之最”记录下来,并与大家交流。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并能在相关图中识别。

2、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3、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4、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说出各地形类型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看图求知的好习惯。

2、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掌握世界地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地理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2、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学法指导:读图、速读、做笔记等一、激情导入:(2分钟)教师展示几幅图片: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也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世界的地形。

二、讲授新内容:(35分钟)教师讲述: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我们总称为地形。

谈到地形,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有关地形高低的名词:海拔和绝对高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3页“活动”,并完成后面练习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两个概念并巩固练习)(5分钟)承转: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教师讲述并展示图片)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4页并完成表格“(教师投影表格)(20分钟)完成后,每四人一小组,相互核对内容。

然后教师提问并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过渡:陆地上高俊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5页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两大山脉带及其各自的代表山脉。

(3分钟)比一比:谁记得最多,找的最快阅读教材第35页“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来,说出所在的大洲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三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三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会使用地形图,并能识别不同的地形类型。

3. 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看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2. 地形图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地球地形图。

2. 海底地形图。

3. PPT课件。

4.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地形,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学方式:观察法、提问法二、陆地地形(10分钟)1. 教师讲解陆地地形的种类,如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这些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观察法、互动法三、海底地形(10分钟)1. 教师讲解海底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这些海底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观察法、互动法四、学看地形图(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识别地形类型、如何判断高程等。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尝试阅读地形图,说出自己发现的地形类型和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实践法、互动法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地形图,要求学生阅读地形图,识别不同的地形类型。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发现和收获。

教学方式:实践法、互动法【板书设计】1. 教师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式:板书设计、总结法【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群学+展示
1、等高线越密集和越稀疏说明地势 怎么样?
2、地形图上怎样区分哪些山谷、山 脊、山顶、鞍部?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陡 崖
等高 线在 陡崖 处重 合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缓 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态 鞍部
当堂小结
当堂背诵




大陆架 大陆坡
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在地图上, 将陆地海拔高 度相等的各点 连接成线,叫 等高线。海洋 中深度相同的 各点连接成的 线,叫等深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
代表平原;
蓝色代表 海洋。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 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第二章 第三节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底地形; 2、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 3、学会使用地形图,并能在地形图上判 定出山脊、山谷、山顶、鞍部等地形。
独学+展示
1、海底地形包括哪些?世界上最深的海 沟是?
2、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地形? 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 4、海底地形起伏不平,包括哪些? 5、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6、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4.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训练读图能力。

5.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能力目标1.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2.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

4.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难点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3.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利用身边常识引入,帮助学生理解。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见《探究在线》学生用书“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陆地地形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

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提出疑问,启发学生。

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通过举例、画图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区分它们的差别,熟练巩固。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度。

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板书设计:陆地地形海拔、相对高度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海底地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2、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板书设计:1、学看地形图2、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制作原理、着色规律、优点、缺点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三、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在地图中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并记住主要山脉名称及其分布。

了解海底地形结构。

3、联系当地地形特征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

2、世界两大山脉带,海底地形结构。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地形》(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哪五种?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2、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3、出示自学指导(二):下面大家自己练习朗读课文,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盆地具有怎样的特征?4、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记忆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你能够说出下列世界之最吗?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

师总结:①世界最大的平原②世界最大的高原③世界最高的高原④世界最大的盆地⑤世界最长的山脉⑥世界最深的海沟。

5、出示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三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是怎样的?你的家乡是以什么地形为主?说说家乡的人们是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的?6、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师巡视。

7、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的特征,学习了众多的地理名称,要做到在图中落实,读图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坚持运用。

初一地理教案:世界地理的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初一地理教案:世界地理的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画图1)师:要帮助小明,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这节我们就学习《看地形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地形图1、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30填空:地图上的_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

白色代表冰川。

(2)、阅读课本P30-P31的图2-38、图2-39、图2-40、图2-41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

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通过讨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在图2-40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400米的线,教师强调这条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400米。

1、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图2-38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

图2-40等高线地形图、图2-41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就能清楚的表达地面的起伏变化和海拔高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在教材第27—32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在的大洲。

4、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分成四人一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开动脑筋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各种地形模型。

在制作模型时,自觉地反复去看书,认真领会地形模型不同地区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发挥无限想象,激活思师的口头讲解和几幅图片不易形成空间思维,不能很快地认识和运用地图。

所以,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制地形模型的活动,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对地表形态的图示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明确,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联系在一起分析,便于低年龄的七年级学生理解接受,不仅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同时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安排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按学生情况具体分工,便于上课讨论。

2.自己事先用聚丙乙烯制作一个较大的地形模型,做出山谷、山脊、并画出等高线。

上课时作为教具使用。

3、关注学生的准备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协调。

学生准备1.预习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2.查阅有关的世界地形方面的“之最”3.用黄泥、泡沫、橡皮泥、土豆、地瓜等做成课本P31图2—43的山地模型,并画上等高线。

4.调查家乡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你认为我们这里的地形如何?根据自己的见识说说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原因是什么?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预习导学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山脉分布的两大地带:(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A、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山脉组成。

B、太平洋西岸山脉带。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_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组成。

4、海底的地形由、、、、大洋中脊组成。

坡度最低缓的是,最深的地方是,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合作探究与分组展示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3、世界地形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山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课堂检测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2、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境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盆地D、丘陵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洋盆4、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脉5、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6、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这是哪种地形区()A、海沟B、洋盆C、海岭D、大陆架7、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 、10380米 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

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4、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两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预习导学1、在彩色地图上,一般用色表示陆地,色表示水域。

2、在不同的等高线或等深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地形图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底的。

3、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问题探究1、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用等高线和等深线可以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高线;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深线。

2、山顶、盆地、山脊和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山顶:高度最高的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盆地:陆地上最低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

3、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典型例题精析读图1,判断:(1)、图中点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小于260米B、大于260米C、240~260米之间D、260~280米之间(2)、从图中( )处登山相对容易A、B处B、C处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D、B和C两处都不容易(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中等高距是20米,所以A处的海拔高度是260~280米之间;AB线的等高线稠密,所以坡度较陡,AC线坡度和缓,所以从C处登山容易。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海拔在200米以上,并且地表有一定起伏,所以此处为丘陵。

答案:(1)D (2)B (3)D同类练习:读图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点B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500米B、600米C、550米D、650米(2)C处的地形部位是 ( )图5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鞍部(3)图中代表山脊部位的是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H 处 (4)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地点 ( ) A .A 处 B .B 处. C .J 处 D .H 处 课堂检测1、 图3中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盆地的是 ( )2、读图4,图中海拔最高的一点是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初一(10)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图5)说:“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要注意”。

3、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注意,请你判断是哪个地方A 、B 地 B 、C 地 C 、D 地 D 、E 地 4、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

”你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A 、200米B 、300米C 、300米以上400米以下D 、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1、在下面四幅等高线图6中,表示山脊的是( )A 、a 线B 、b 线C 、c 线D 、d 线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的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 160米B 、 240米C 、 370米D 、 400米 读图7,完成3—5题3、图中周村所在的地形名称是 ( ) A 、山顶 B 、山谷 C 、鞍部 D 、山脊4、图中周村位于刘村的 ( )A 、东北B 、正北C 、正南D 、西北5、图中甲山与刘村的相对高度是 ( ) A 、500米 B 、1150米 C 、800米 D 、650米6、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2)某同学发现图中有一条河画错了,你认为是A 河还是B 河?(3)图中乙处和丙处的相对高度是 米。

(4)该地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帮助选择大坝最佳坝址,并在图中用“‖”标注出来。

图8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3、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预习启发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海底的地形由、、、、大洋中脊组成。

坡度最低缓的是,最深的地方是,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问题探究(分组讨论)与小组展示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相对高度小,也就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较小。

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海底地形由边缘到中部的地形分布规律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典型例题精析小明说:“我的家乡遍布着上百座梯田,既古老又年轻,矗立了650多年的龙胜梯田如今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名副其实的‘致富天梯’”。

你认为最适合开垦梯田的地形是 (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高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课堂检测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2、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 、10380米 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洋盆能力拓展1、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脉2、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3、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4、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及时将收集到的地理“世界之最”记录下来,并与大家交流。

5、调查家乡的地形,告诉大家,家乡是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根据你的调查,举一实例说明当地地形对生活或生产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

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4、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两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预习导学1、在彩色地图上,一般用色表示陆地,色表示水域。

2、在不同的等高线或等深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地形图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底的。

3、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问题探究1、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用等高线和等深线可以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高线;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深线。

2、山顶、盆地、山脊和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山顶:高度最高的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盆地:陆地上最低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

3、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典型例题精析读图1,判断:(1)、图中点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小于260米B、大于260米C、240~260米之间D、260~280米之间(2)、从图中( )处登山相对容易A、B处B、C处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D、B和C两处都不容易(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同类练习:读图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点B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500米B、600米C、550米D、650米(2)C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3)图中代表山脊部位的是图5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H 处(4)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地点 ( )A .A 处B .B 处.C .J 处D .H 处课堂检测1、 图3中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盆地的是 ( )2、读图4,图中海拔最高的一点是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初一(10)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