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成年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主要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以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血清磷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和意义。
血清磷是指血液中的磷浓度,是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盐之一。
血清磷的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摄入、肾脏排泄、骨骼代谢等。
正常情况下,血清磷的浓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骨骼代谢:血清磷是骨骼中磷酸盐的重要成分,对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起着关键作用。
血清磷浓度的异常变化会影响骨骼的健康,过高或过低的血清磷浓度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2. 肾脏功能:肾脏是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对血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排泄。
血清磷浓度的升高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慢性肾脏疾病等。
同时,血清磷浓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指标。
3. 代谢紊乱:血清磷浓度的异常变化还可能与代谢紊乱相关。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磷浓度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有关。
血清磷浓度的异常还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相关。
4. 肌肉功能:血清磷浓度的变化还可能影响肌肉功能。
低血磷浓度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肌功能障碍。
因此,血清磷浓度的监测对于评估肌肉功能的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血清磷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盐之一,对于骨骼代谢、肾脏功能、代谢紊乱和肌肉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会通过检测血清磷浓度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不可忽视,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都应重视血清磷的监测和调节,以维护人体内磷酸盐的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血清磷与其他疾病的关联机制,以提高对血清磷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血清磷是指血液中的磷含量,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磷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磷代谢状态,进而指导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水平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
磷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
正常的血清磷水平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如果血清磷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或软骨疾病的发生,如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而血清磷水平过高,则可能与骨质增生疾病有关,如骨赘生。
因此,通过测定血清磷水平,可以对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血清磷的测定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肾脏是体内磷代谢的关键器官之一,它通过排泄尿液中的磷酸盐来维持血清磷水平的平衡。
如果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清磷浓度升高或降低。
高血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它与肾小管对磷酸盐重吸收能力下降有关。
而低血磷血症则可能与肾性骨病或肾小管酸中毒等肾脏疾病有关。
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肾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清磷水平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低血清磷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低血磷血症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增加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另外,高血磷血症也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血清磷水平还与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
研究发现,血清磷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高血磷血症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细胞葡萄糖摄取等机制,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
因此,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早期发现和干预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发展。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不容忽视。
它不仅可以反映骨骼健康和肾脏功能,还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血清磷的临床意义血清磷是人体内的重要无机元素之一,对于维护骨骼健康、细胞代谢、能量传递以及酸碱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清磷的浓度在0.8-1.5mmol/L之间,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在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血清磷的临床意义。
1.骨骼健康:磷是骨骼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约有85%的体内磷储存在骨骼中。
因此,血清磷水平与骨骼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低血磷症可能导致骨骼矿物质流失和骨质疏松。
高血磷症可能引发骨质疾病,例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细胞代谢:磷酸盐基团是重要的能量供应物,磷酸盐通过磷酸根的转移反应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传递、DNA和RNA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关键过程。
因此,血清磷浓度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3.酸碱平衡:血液中的磷酸盐还可以作为缓冲剂,调节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
当酸性物质增加时,细胞会释放磷酸根来中和过多的酸性物质。
因此,血清磷水平的正常维持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具有关键作用。
除此之外,血清磷的临床意义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肾功能监测:磷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肾脏排出,所以血清磷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可以导致血清磷浓度升高,因为肾脏对磷的排泄能力下降。
反之,低血磷症也可能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表现。
5.代谢疾病诊断:高血磷症可以是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表现,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或者肝脏疾病等。
通过监测血清磷水平,可以辅助医生对这些代谢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6.营养评估:血清磷浓度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在患有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中,血清磷浓度常常降低。
因此,血清磷测定可以作为监测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7.药物治疗监控:一些药物的使用会对血清磷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会引起血清磷浓度的下降;一些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和磷酸食盐肠净会导致高血磷症。
因此,在给予这些药物的患者中,定期检测血清磷浓度可以确保用药安全。
不同年龄段 不同病型分类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下降规律的研究
应素很少 , 到 T U T 达不 R S 的检测限 。同时 由于易受某些传染
性疾病 , 以及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因素干扰 , : 如 类风湿关节炎 、 高脂血症 、 非淋菌性 尿道 炎患者 中存在假 阳性 , 无梅毒感染史 的健康人群 中阳性率达 01 2 .%t  ̄ 。因此单独作为筛查实验具有
5 5 5 9 3—4.
『 郑怀竟 , 3 1 邢文革 . 免疫学检 验与临床疾病安 全输血. 北京 医科
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19 :1 8 1 0 9 7 3— 4 .
( 收稿 日期 : 0 1 0 — 8 2 1— 3 2 )
不同年龄段 不同病型分类中碱性 磷酸酶活力下降规律 的研究
实用 医技杂志 2 1 年 8 01 月第 1 卷第 8 8 期
J r lf r ta M d aTcnl ¥ A gs2 1, 0 1, 0 8 on Pa i l ei l ehi e, uut 0 I V1 8 N . u a 0 c c c c u .
.4 8 3・
实 验称为确诊 实验 , 于筛查标本 的 阳性 的确认 , :P A、 用 如 TP
1 资 料 与 方 法
质控结果合格情况下 , 严格按照仪器及 试剂操作规程进行。 1 统计 学处理 : . 3 计量资料数据用 验 , P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 <. 0
2 结 果
表示 , 采用 S S 00 P S1 .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组问计量资料均数 比较采用 t 检
11 , 4 例 男性 12例, 0 女性 7 , 6例 中位年龄 6 2岁。 我院体检中 心 10名健康体 检者 为对照组 , 0 男女各半 , 中位年 龄 5 6岁 。 上述所选病例均无各种急慢性感 染 、 肿瘤及风湿性疾病 。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
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一)转氨酶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
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
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
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
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
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
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
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
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
肝细胞损害严重者, 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碱性磷酸酶(ALP)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做过的几次碱性磷酸酶检查的参考正常值会有所不同,其实碱性磷酸酶的参考正常值会根据测试方法或人群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正常值范围的不同也与各医院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有关。
一般情况下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值为:女性50~135U/L、男性45~125U/L.下面了解下不同测试方法碱性磷酸酶的参考值是多少。
1、比色法:
成人:3~13金氏单位。
儿童:5~28金氏单位。
2、连续监测法:
37℃,女性1~12岁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25岁40~150U/L。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原理:
1、比色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连续监测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
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检验原理】 GOT/AST作用于底物 L-天冬氨酸和α -酮戊二 酸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 酸,草酰乙酸转化成丙 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 在碱性环境中生成红色 的苯腙,在510nm波 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 其活性。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参考区间】 男:13-40U/L 女:10-28U/L 【临床意义】 AST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 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 AST 活 力增高,在发病后 6 -12 h 之内 显著增高,在48 h 达到高峰,约 在3 -5 天恢复正常。血清中 AST 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 引起血清AST 的升高,有时可达 1200U,中毒性肝炎还可更高。 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 也可引起血清AST 的轻度增高。
【危急值】 ≥1500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医学决定水平】 20U/L 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 有关的疾病。因此应考虑其他的诊断。这个参考范围内的值 还可作为病人自身对照,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测定值进 行比较。 60U/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当AST测定值超过此水平 时,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考虑,如肝细胞损 伤、心肌梗塞、肌肉与骨骼疾患,肝后胆道阻塞等,此时同 时测定ALT、ALP、Bil、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 有重要意义。 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等,而一般酒精性肝炎、心肌梗塞、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等测定值均在此水平以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检验原理】: GPT作用于L-丙氨酸 和α -酮戊二酸反应生成 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 酸与2.4-二硝基苯肼在 碱性条件下显色,在 510nm波长测定吸光 度值,计算其活性。
成年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主要临床意义
成年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主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原因。
方法2005~2009年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共2641例,其中126例低于正常。
126例中有88例为患者,男性为83例,其余38例为健康体检者。
结果在83例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比例中,重症肾病合并肾衰患者占36.1%(30/83),营养不良患者占18.1%(15/83),镁缺乏患者占8.4%(7/83),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占4.8%(4/83),严重贫血患者占3.6%(3/83),其余24例占28.9%(24/83),无与血清ALP活力降低有明显关系的症状。
结论血清ALP活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并伴有肾衰、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不全、镁缺乏、严重贫血等。
血清ALP活性增高或降低均有重要意义。
标签:碱性磷酸酶;甲状腺机能减退;严重贫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又称正磷酸单酯磷酸水解酶,由成骨细胞产生,以骨胳、牙齿、肾脏和肝脏中的含量较多。
临床上通常着重于ALP 活力增高的疾病研究,很少注意患者临床疾病与ALP活力降低的关系【sup】[1]【/sup】。
因此,笔者着手研究了ALP活力降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2009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检查肝功能患者2641例,年龄在3~81岁。
部分患者检查了离子、肾功、糖、血分析、甲状腺功能。
其中126例的碱性磷酸酶低于正常,83例为男性。
1.2 仪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试剂中生北控试剂。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 测定方法及反应原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AMP―buffer方法。
测定ALP的酶促反应如下:对―硝基苯磷酸盐+H【sub】2【/sub】O ALP对硝基苯酚+磷酸盐。
对硝基苯磷酸盐是无色的,而对硝基苯酚在405 nm波长有最大吸收,对硝基苯酚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ALP活性成正比,测定405 nm波长下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测出ALP的活性。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单击添加大标 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 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 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 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 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 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 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 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 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 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 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 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 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血清碱性磷酸酶了解骨骼
血清碱性磷酸酶了解骨骼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血液和其他组织中的酶。
它在骨骼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了解骨骼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对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定义、功能以及其在骨骼健康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定义和功能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是一种酶,它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胆汁和尿液等。
碱性磷酸酶能催化体内磷酸盐的水解反应,将磷酸盐分解为无机磷酸和醇类。
这一过程是磷酸酶的重要功能,对于维持骨骼和其他组织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在骨骼健康中的应用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与骨骼生长和再生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作骨代谢的指标。
以下是血清碱性磷酸酶在骨骼健康中的具体应用。
1. 诊断骨骼疾病高浓度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常常与骨病有关,如骨转移肿瘤、骨折或骨骼畸形等。
医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作为诊断骨骼疾病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2. 骨折康复监测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血清碱性磷酸酶可以用作骨折康复进程的监测指标。
当骨折开始愈合时,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会逐渐下降,反映出骨骼再生的过程。
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连续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判断骨折愈合的情况并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
3. 评估骨质疏松风险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系统的疾病,与骨骼的矿化受损和骨密度降低有关。
研究表明,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与骨质疏松的风险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药物治疗反应监测某些药物治疗骨骼疾病的效果可以通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来监测。
例如,对于采用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骨骼相关疾病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会下降。
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解析骨代谢异常与肝胆疾病的关联分析
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解析骨代谢异常与肝胆疾病的关联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指标,在临床中常被用来评估骨代谢和肝胆疾病等情况。
本文将对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的指标进行解析,分析其与骨代谢异常和肝胆疾病的关联。
一、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和来源血清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酶类,主要分布于骨骼、肝脏、肠道、肾脏等组织中。
其功能主要有参与骨代谢、参与磷酸酯的代谢以及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
在骨骼系统中,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由成骨细胞(osteoblast)释放,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肝脏中,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释放,起到帮助胆汁生成和胆汁排泄的功能。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的分类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可以根据高低进行分类,分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
1.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以下情况:(1)骨代谢异常:骨骼疾病如骨折、骨转移瘤、破骨细胞增多性炎症性关节病等都可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引起骨骼组织的破坏和再生过程。
(2)肝胆疾病:肝细胞损伤、肝胆道阻塞、肝胆炎等疾病可以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释放增加,因为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由肝脏和胆管上皮细胞释放。
(3)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物、降血糖药物等也可以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2. 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较为罕见,主要发生在一些先天性骨骼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病例中。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与骨代谢异常的关联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与骨代谢异常存在一定的关联。
由于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在骨组织中释放,当骨组织受损或骨新陈代谢活跃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可以评估骨代谢的活跃程度,包括骨吸收和骨生成过程。
例如,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可能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关联的骨骼异常。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与肝胆疾病的关联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与肝胆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解析骨代谢异常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解析骨代谢异常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是一种酶类物质,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其中包括骨代谢过程。
其活性水平的异常变化常常与骨质疏松疾病有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与骨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一、背景与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破坏以及骨强度降低。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其中包括骨形成与骨吸收不平衡。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生理功能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体内主要由骨骼、肝脏和肠道等组织和器官分泌。
其生理功能包括参与骨骼形成过程、矿化骨基质以及胆固醇代谢等。
因此,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可以间接反映骨代谢的情况。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与骨代谢异常3.1 高碱性磷酸酶与骨质疏松研究表明,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由于骨吸收增加,骨代谢异常导致碱性磷酸酶释放增加,从而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因此,高水平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常常被作为骨质疏松的指标之一。
3.2 低碱性磷酸酶与骨矿物质稳态异常一些研究显示,在一些特定骨代谢疾病中,如低磷酸盐症和骨质增生不良等,人体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
低水平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可能暗示骨矿物质稳态的异常,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的发生。
四、碱性磷酸酶与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4.1 诊断与监测由于血清碱性磷酸酶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来帮助诊断和监测患者的骨代谢状态。
4.2 预测治疗效果一些研究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变化可以预测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好坏。
通过监测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与展望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指标在骨质疏松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血清碱性磷酸酶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骨代谢异常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是一种常用于诊断疾病的生化指标,它可以用来诊断肝脏、骨骼、消化道等系统疾病。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肝脏疾病:肝硬化、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使得碱性磷酸酶的生成减少。
2.骨骼疾病:骨折、骨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会导致骨骼细胞受损,使得碱性磷酸酶的生成减少。
3.消化道疾病:胰腺炎、胆囊炎、慢性肠炎等疾病会导致消化道细胞受损,使得碱性磷酸酶的生成减少。
4.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病毒药、抗炎药等会抑制碱性磷酸酶的生成。
5.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骨肉瘤等会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
6.其他原因:如营养不良、儿童生长期、长期使用避孕药等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
总之,碱性磷酸酶偏低有多种原因,在确定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时,应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并进行其他检查和检验来确定疾病的原因。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患者,应首先进行相关的临床检查和检验,如肝功能检查、骨骼检查、消化道检查等,以确定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如果确定为肝脏疾病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采取治疗肝疾病的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肝功能保护等。
如果确定为骨骼疾病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采取治疗骨骼疾病的措施,如骨折复位、骨病治疗等。
如果确定为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采取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措施,如抗炎治疗、消化道保护等。
如果确定为药物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或更换药物。
如果确定为恶性肿瘤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采取治疗恶性肿瘤的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如果确定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碱性磷酸酶偏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治疗方式。
肝功能检测部分的临床意义
三种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类 型 血 液 尿 液 粪便颜色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胆素原
正 常 有 无或极微 阴性 阳性 棕黄色
血清总胆红素(TB)和结合胆红素(CB)测定的临床意义: 胆红素主要反映肝脏的排泄功能。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的鉴别(超过25.6- 34.2μmol/L时提示有黄疸) 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反映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胆某些疾病如胆汁淤积型肝炎时,尽管肝细胞受累较轻,血清胆红素却可升高。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时测定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成人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很少超过85.5μmol/L,如超过此值,常表示有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 血清总胆红素减少,主要见于癌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黄疸 高度增加 正常或微增 阴性 显著增加 加深
肝细胞性黄疸 增加 增加 阳性 不定 变浅
梗阻性黄疸 不变或微增 高度增加 弱阳性 减少或消失 变浅或陶土色
1
2
3
4
5
6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髓、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时ALP增高达2-5ULN,而肝硬化、胆石症和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时ALP增高达ULN的5-20倍;肝外阻塞性黄疸、转移性肝癌、肝浓肿和胆石症时胆汁ALP检出率很高,并伴有肝ALP增高。 降低时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骨骼疾病(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都可以引起ALP升高。 (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参考值: 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 40-150U/L
综述:碱性磷酸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综述: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陆双妙 201540007医学检验技术15级17班1组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陆双妙广西医科大学15级17班1组(广西南宁)前言: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综合概述了碱性磷酸酶主要在临床检验方面的应用。
摘要:碱性磷酸酶按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骨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以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等,本文分别探讨及阐述了它们各自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1.骨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①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佝偻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疾病之一。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 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继而使骨发育障碍。
佝偻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造成骨骼的畸形,对患儿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严重的佝偻病还会对患儿的神经、肌肉等系统或组织造成损害,故早期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的筛查十分重要。
佝偻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患儿常常出现易激惹、夜惊、多汗等,且目前临床上对于、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尚无较为有效的指标,而对于<2岁,尤其是<1岁的婴幼儿,其血生化、X 线的表现均不明显,故临床上早期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困难很大①。
虽然我国佝偻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下降,但仍然很高②。
佝偻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畸形,严重者甚至会损伤神经系统,故对佝偻病进行早期、有效的筛查十分重要。
BAL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酶,其含量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正比,佝偻病患儿在临床症状未出现之前,骨钙化受阻就已经发生,当骨钙化不足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BALP含量也随之升高。
通过研究,898.IC 得出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中B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BALP≥200 U/L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P<O.05),这说明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成骨细胞已经开始活跃,验证了上述的观点,说明BALP对于骨钙化不足较为敏感。
碱性磷酸酶:一个被误解的肝功能指标,医生和你聊聊其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一个被误解的肝功能指标,医生和你聊聊其临床意义一天,我正在查房,外地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说他小孩的肝功能有问题,让我看看,很着急的样子,我让他先把报告单发给我看看,查完房后再联系。
碱性磷酸酶高,代表肝功能不好?朋友的小孩五岁,发过来的肝功能报告单指标,大多处在正常范围内,只是在一个指标的后面,打了个向上的箭头。
碱性磷酸酶:↑,提示“升高”!朋友说,他的小孩没有乙肝、丙肝这些肝病,也没有吃什么药,不肥胖,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肝功能会不好?我对朋友说,你小孩的肝功能没有问题,碱性磷酸酶升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还有一位患者,私信我:“龙医生您好,我家人有乙肝多年,四月份复查肝功能喊性磷酸酶增156,去年碱性磷酸酶是132,两次复查都是碱性磷酸酶高,彩超显示没大问题,甲胎蛋白正常,乙肝五项小三阳,“肝弹”(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显示9.7,提示纤维化,超敏DNA 342。
请问龙医生,该怎么治疗?需要抗病毒吗,谢谢!”这个问题的分析,藏在下面文章的分析中。
肝功能和碱性磷酸酶肝功能检查,是一项间接评价肝脏整体功能的综合性套餐检验项目,里面涉及到肝脏的合成、代谢、分解功能。
一些有检验报告单“洁癖”的人,非常在意每一个指标的升降,这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检验单也没有提示相关的信息。
碱性磷酸酶,简称ALP,是肝功能里面一个比较特殊的酶,他们统称为“肝酶”,用来说明肝细胞是否有损伤的。
ALP代表的意义,在肝功能损害方面,不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甚至谷氨酰转肽酶那么大;在胆汁淤积方面,ALP说明胆红素代谢方面的意义,似乎也没有胆红素和总胆汁酸那么“直观”,人们一般认为,看黄疸要看胆红素的。
但是,ALP却跟肝病和胆汁淤积两者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分析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所以今天,龙医生就专门来谈一下碱性磷酸酶的问题,希望对大家了解病情有所帮助。
简单了解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是指在碱性pH值的适应条件下,催化有机磷酸酯水解的一组酶。
碱性磷酸酶低是怎么回事
碱性磷酸酶低是怎么回事大家平时都会说我的身体我知道,我的身体我做主,但是很多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自己最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挥霍这自己的健康,一般都不会去体检,但是一旦体检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说一下碱性磷酸酶低是怎么回事这个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关于身体的话题。
碱性磷酸酶低是怎么回事1、碱性磷酸酶(ALP)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中,可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
碱性磷酸酶主要是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像营养不良、贫血、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等均可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
因此,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影响您的病情,耽误治疗,建议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患者及时到大型正规医院进一步做出相关检查,待明确病因及病情轻重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碱性磷酸酶偏低的问题。
2、我们知道了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希望对大家了解及对症治疗有所帮助。
专家提醒: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患者应该积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科学的检查,积极查明病因,进行对症的治疗,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肝病病毒要提高警惕,切勿忽视不理,要及时到正规肝病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3、济南中医肝病医院是一家肝病专科医院,在治疗肝病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国际先进的检测诊疗设施、权威的专家队伍、规范高效的治疗方案。
独家引进的“超氧自体血激活疗法”更是治疗肝病的一大利器,大部分患者在使用该疗法后当天即可好转,5-7天明显见效,一般一个疗程病毒临床治愈。
是广大乙肝患者最佳的选择。
同时配合七十六辨扶正还原疗法,从七十六个方面辨证分析、科学用药、扶正为本、祛除毒邪;治疗手段多样化、固本还原、标本兼治;还能够调理腑脏,改善人体内环境。
与西医有效结合,滋养肝脏。
看到小编为大家解答的有关于碱性磷酸酶低是怎么回事给出的一些简单的回答之后,大家是不是都对自己的健康产生了一些的质疑呢,有些看似健康的外表下不一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还是要在生活工作之余尽量多多的运动,尽量多吃一些有机蔬菜和离油腻远一点,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保养自己的身体。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是什么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是什么一、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范围: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检查的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上它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检查。
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为: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
如果低于碱性磷酸酶的正常范围即为碱性磷酸酶偏低。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儿童和孕妇身上。
二、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1、儿童甲状腺性能不全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
2、贫血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
3、营养不良、呆小症,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
4、重症慢性肾炎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
5、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
6、乳糜泻、恶病质,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会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
孕妇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1、孕妇营养不了或者是贫血时会引起碱性磷酸酶的偏低,这时孕妇要多加强营养,补充微量元素。
2、质流失是造成孕妇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最重要的病理性因素。
3、孕妇患有重症型慢性肾炎或者是甲状腺功能不全,同样会在怀孕期间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现象。
4、肝炎时期的乙肝孕妇也有可能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
三、碱性磷酸酶偏低怎么办?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重症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不全者。
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也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
由于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很多,当孕妇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时,应首先检查出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一般是由贫血、慢性肾炎引起的。
若是因贫血引起的则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整,但是如果是其他疾病引发的碱性磷酸酶低,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施药。
酶活力下降引发的疾病
酶活力下降引发的疾病
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它在维持生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酶活力下降可能引发的疾病:
1.消化酶活力下降:
胰腺炎:胰腺酶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之一,用于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如果胰腺酶活力下降,可能导致脂肪吸收不足,引发脂肪泻、腹泻和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胰腺炎等问题。
2.代谢酶活力下降:
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
如果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受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3.DNA修复酶活力下降:
癌症:DNA修复酶负责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如果DNA修复酶活力下降,细胞中的DNA损伤可能累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4.血液凝固酶活力下降: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因凝血因子缺陷而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容易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年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主要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又称正磷酸单酯磷酸水解酶,由成骨细胞产生,以骨胳与牙齿、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多。
临床上通常着重于ALP活力增高的疾病研究,很少注意患者临床疾病与ALP活力降低的关系。
因此,我们着手研究了ALP活力降低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剂:由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试剂Ⅰ:16mmol/L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2)试剂Ⅱ:2―氨基―2―甲基―1―丙醇缓冲液,浓度09mmol/L;pH102;MgCl2浓度10mmol/L。
13 测定方法及反应原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AMP―buffer 方法。
测定ALP的酶促反应如下:对―硝基苯磷酸盐+H2OALP对硝基苯酚+磷酸盐。
对硝基苯磷酸盐是无色的,而对硝基苯酚在405nm波长有最大吸收,对硝基苯酚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ALP活性成正比,测定405nm波长下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测出ALP的活性。
14 血清样本与疾病分类:样本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避免溶血,置4℃冰箱,10h内测其ALP活性。
检查每一例ALP活性低下的患者病例,并记录下列临床指标: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肾病史和血清镁含量、用药及输血史。
将患者分为症状与ALP活性低下有关(占79%)和无关(占29%)两组,我们着重研究成年男性ALP 活性低下与临床症状有关患者。
2 结果
测定2568例本院住院患者血清ALP,其频率分布如图所示,呈正偏态高斯分布。
ALP活性低下(<30U/L)的频率为48%,共126例,其中患者88例,男性83例,占964%;5例为女性,其中29例(占365%)为重症肾炎并伴有肾衰患者。
这些患者病前检查ALP活性平均值为71U/L(分布范围30~100U/L)。
患病后肾衰患者ALP活性平均值下降为20U/L(分布范围8~29U/L),平均值降低718%。
在调
查中,有15例患者伴低蛋白质血症,其ALP活性平均值为18U/L,同时血清镁浓度有不同程度偏低。
把上述与ALP活性降低有关的患者(共59例),分为五个临床类型:即肾衰、营养不良、血清镁缺乏、甲状腺功能不全和严重贫血。
每种类型占总数(n=59)的百分比分别为:50%、25%、12%、8%、5%。
如表所示。
83例ALP 降低患者中除59例症状与ALP活性降低有关外,其余24例患者无与ALP活性低下有关的疾病。
表1 59例临床症状与ALP活性降低有明显关系的患者情况
3 讨论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ALP活性低下的患者占所有受试者的48%。
ALP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重症肾炎并伴有不同程度肾衰。
患者肾实质受损,致肾脏对ALP的分泌减少,使血清ALP活性降低,其均值下降718%。
肾衰患者ALP活性与血清镁浓度多同时降低,血清镁浓度降低542%。
镁离子是ALP的稳定剂和激活剂。
镁离子缺乏使ALP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被激活,从而活性下降。
ALP活性降低的确切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甲状腺功能不全与ALP低下也有明显关系,但服用甲状腺素后ALP 活性可以恢复正常。
在本次试验中甲状腺功能不全的两例患者经过甲状腺素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