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筛选
生化检测判定标准
生化检测判定标准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 AL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 AST正常参考值 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 GG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 ALP正常参考值 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 LDH正常参考值 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 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 DBIL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 IBIL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9、检验项目总蛋白英文缩写 TP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检验项目白蛋白英文缩写 ALB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肾脏疾病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
肾脏疾病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肾脏疾病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肾功能异常,包括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肾脏疾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是一种研究蛋白质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其主要手段是利用分离技术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分离出不同的组分,然后利用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和功能。
在肾脏疾病中,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是指一种可以反映某一生物状态、生理或病理过程的物质,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肾脏疾病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肾脏组织、尿液和血液等样本中的蛋白质组成,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尿液进行分析,发现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
其中一种蛋白质称为泌尿素转运蛋白1(UT-B),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UT-B在肾小球中的表达水平也下降,提示UT-B可能是肾小球硬化症的生物标志物。
二、深入了解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还可以对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肾脏疾病中,一些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异常。
因此,分析肾脏中蛋白质的组成和表达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比如,在研究高血压肾病的过程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肾脏组织中一种名为微粒乙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导致高血压肾病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用于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和肾脏纤维化等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手段,可以在肾脏疾病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将会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童IgA肾病诊断及治疗进展
概念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IgAN)为一 免疫病理诊断,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 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及毛细血管袢呈 弥漫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所引起的一系列 临床及病理变化。
于1968 年由Berger和Hinglais首先提出, 故又称Berger病。
家族性IgA肾病( familial IgA nephro- pathy)
Montolin等1980年首次使用家族性IgA肾病 的概念并报告2例病例。
目前认为家族性IgA肾病约占全部IgA肾病的 10% ,但有报告家族聚集发病的IgA肾病的 比例可达50%以上。
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调查 了我国1995~2004年1203例儿童原发性 IgA肾病中,112例(9.31%) 有阳性肾小球 疾病家族史。
IgA肾病的病理 基本正常,偶有轻度系膜扩大,伴有 或不伴有系膜增多
IgAN常见于青壮年(20~30岁高发) ,男 性较女性多见。儿童中,男女比例约为 1.4~2.1:1。
我国33家医院儿科报道1995~2004年诊 断14岁以内IgA肾病患儿1349例,占同期 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的1.37% ,占肾穿 刺活检患儿的11.18%。6岁以上患儿占 84.46%。
肾炎综合征 此型表现为镜下血尿伴/不伴无症性蛋白 尿,或有轻度浮肿,易误诊为链感后肾小球肾炎,多 见于尿过筛检查时发现,并经肾活检确诊。
孤立性蛋白尿 以蛋白尿为首发症状在儿科少见,多 数表现为轻或中度蛋白尿而无浮肿等肾损害症状。
急进性肾炎 少见。持续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常 伴有心、脑受累,肾功能短期内急骤恶化,肾活检有 广泛(50%~10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在世界范围内,IgA肾病为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检查为IgA肾病的确诊手段,病理指标是指导IgA肾病临床治疗和提示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IgA肾病病理表现多样,且一直以来缺乏广为接受的分型标准,这导致不同研究中心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降低了将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对IgA肾病治疗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将病理分型作为入选标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2004年,国际IgA肾病组织联合肾脏病理学会组建了一个国际协作组织,其工作目标为制定统一的、具有良好重复性和判断预后作用的IgA肾病病理分型。
2005年和2008年,来自10个国家的肾科和病理科医师就该分型的制定在英国牛津召开了两次会议,并于2009年在《国际肾脏》[Kidney Int 2009,76(5):534~56]杂志正式公布了其讨论结果,即IgA肾病牛津分型。
牛津分型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首先找出重复性良好的病理指标,继而分析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对IgA肾病的病情进展有独立预测作用。
1、病理指标的筛选研究初始所涉及的病理指标包括系膜、毛细血管襻、肾小管、肾间质及肾小动脉等20余种病变,经5位病理医师独立阅片,得出上述指标的内部一致性系数(ICC)。
将重复性良好(ICC>0.6)、相互之间无相关性且经研究证实对IgA肾病预后有影响的病理指标作为候选病理因素。
最终,下述6种指标被选为候选病理因素,即系膜细胞增生评分、节段性硬化或粘连的肾小球百分比、内皮细胞增生的肾小球百分比、细胞和(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的百分比和小动脉病变评分。
2、病理指标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欧美及亚洲8个国家的265例(206例成人和59例儿童)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5年以上。
在肾活检时,所有患者的尿蛋白>0.5 g/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并除外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演示课件
原发性IgA肾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患者经过积极治 疗病情可得到控制,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病情持续进展 ,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来说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03
外周血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方 法
样本收集与处理
样本来源
从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 中收集外周血样本。
验证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验证预测的转录因子是否确实参与 甲基化调控,如通过ChIP-seq等技术检测 转录因子与差异甲基化区域的结合情况。
关键转录因子对差异甲基化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探讨
关键转录因子筛选
通过分析转录因子与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相关性,筛选出对差异甲基化基因表达具有关键 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
调控作用验证
这些差异甲基化区域主要富集 在基因启动子、增强子等关键 调控区域。
对差异甲基化区域进行注释, 发现它们与免疫应答、炎症反 应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关键差异甲基化基因功能分析
进一步对关键差异甲基化基因 进行功能分析,发现它们主要 参与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等过程。
这些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导 致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免疫功
病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可出现血尿、 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 现,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诊断方法
诊断原发性IgA肾病需要结合患者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组织 活检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及预后
治疗方法
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具体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 制治疗等。
VS
甲基化模式与复发风险
IgAN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解读
持续足细胞尿是IgA肾病进展的 标志
• 足细胞从尿中丢失形成足细胞尿,是肾小 球疤痕的原因之一。 • Ig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患者,持续足细胞尿, 意味着疾病的进展。
血Cystatin C在IgA肾病病情评估中的价 值
• 入选标准: • 2007年12月-2008年4月首次经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gA肾病 的成年病人 • 排除标准: • 同时伴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的IgAN 病人 • 过敏性紫癜、SLE、肝炎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IgAN病人 • 肾穿刺前1月内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 • 肾组织活检标本肾小球数少于6个IgAN病人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 )
•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 )是目前公认的肾脏 促纤维化因子,在促进肾脏系膜细胞增殖以及肾 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 有研究发现IgA肾病病人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1 )水平与系膜增殖程度、间质纤维化 程度有关、也有研究认为IgA肾病病人尿中转化生 长因子-β1(TGF -β1 )水平与新月体形成比例有 关,经激素治疗后,尿TGF -β1 水平会明显下降, 可以反映激素治疗的疗效
• 血异常糖基化的IgA1被认为是IgAN的启动事件, 与其发病有关 • IgAN的患者中,à2,6SA的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和 非IgAN的肾小球肾炎明显降低 • IgAN患者血中IgA1的à2,6SA水平降低,肾脏存 活率明显降低 • IgAN患者血中IgA1的à2,6SA水平降低,与IgAN 患者的预后有关,可作为IgAN预后差的预测因子
30.61 ± 9.28 36.32 ± 13.30 42.89 ± 13.35 37.501 ± 6.06 0.93 ± 0.22* 1.27 ± 0.33* 1.65 ± 0.51* 2.82 ± 1.02*
MicroRNA与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2 MiRNA 在 IgA 肾病中的差异性表达
IgA肾病的早期诊断是预防及控制肾脏发展 为ESRD的重要一环。肾组织活检是目前诊断和监 测IgA肾病的金标准。但作为有创检查,肾活检有 一定的局限性且会引起相关并发症[15,19]。通过对 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尿液中miRNA表达水平的研 究,发现多种miRNA可能成为诊断IgA肾病的一种 非侵袭性的生物标志物。
IgA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无创生物标志物
具有不 良的预后 。这两种结论表面看来是矛盾 的, 但 后一种 情况可 能像急性 肾炎一样病情 具有 自限性。 我们的资料显示 , 单纯性镜下血尿和发作间期尿沉渣 检查 阴性 的复 发 性 肉 眼血 尿 的患 者 肾功 能 可 以长 期 1 常规检 查指标 的再 认 识 保持稳定 , 而合并 大量蛋 白尿 的 IA肾病患者, g 血尿 11 尿蛋白 尿蛋 白水平是影 响 IA肾病病情 的严重 程度 与 肾脏病 理 的严重程 度呈 正相 关 ] . g 。 进展 的指标 。一般 认为 IA 肾病尿 蛋 白量越 大 , 变 g 病 13 血清肌酐 肾活检 时已有肾功能损害是影 . 越重 , 预后越 差 。文献 报告 尿蛋 白 1 . / N3 5gd的患 者 响 I g A肾病长期 肾存 活的独立危 险因素。在 IA肾 g 每年 肾小 球滤 过 率 ( F 下 降 6 6 / n 尿 蛋 病病程 中, G I) . ~7mlmi, 一旦血肌酐超过某一特定值 ( . gd) 3 0m /1, 白 >3 5gd的患 者 每 年 G R 下 降 约 9 / n2。 患者将无可避免地进展到终末期 肾衰竭 , . / F mi 如不治疗在 值得注意的是 :1 我们的研究显示 , IA肾病合并 1 个月 内血肌酐常可加倍 , () 在 g 0 该肌酐值被称为不可逆点 肾病综合征 的特定 人群 , 尿蛋 白定量 >6gd的患者 (on f o—rtr )7 / p it on eu I n 。而 日本 的研 究 显 示 血 肌 酐 反 而 比<6gd的患者 病理 改 变轻 、 / 治疗 效 果好 , 可 超 过 2 0 mgd 的 患 者 不 再 恢 复 到 2 0mg d 这 . /l . /l以 8 ] g A 能与这类病人有一些是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合并 I 下 L 。有学 者利用血 肌酐 和蛋 白尿 水平 对男 性 I 肾 g A 沉积有关- 。( ) 3 2 追踪观察 的结 果表明 , J 虽然发病初 病患者进行分层分析 , 随访 7 , 年 血肌酐 >10t o L 5 nl a / 期或肾活检时最大尿蛋白量、 年后的尿蛋 白量 、 1 1年 ( . g a 尿蛋 白≥ 1gd的患 者 肾脏存 活率为 1 7m /D、 / 内尿蛋 白变化的斜率均与发展至终末期 肾衰竭有关 , 2 . % ; 1 3 而血 肌酐≤ 1 0 ̄ lL、 蛋 白< 1g d的患 5 mo/ 尿 / 但是 1 年后 的尿蛋 白量 是最 强 的预后 危 险因素 。 者肾脏存活率为 9 .%, ] 8 5 提示肾衰竭叠加明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 长, 解放 军总 医院
免疫球蛋白A的检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A的检验原理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种在人体中广泛存在的免疫球蛋白,是黏膜免疫的重要成分。
IgA的检验原理主要涉及到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球蛋白A的检验原理。
IgA的检验通常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种方法。
定性检测用于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IgA,而定量检测则能够确定IgA的浓度。
这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有所不同。
定性检测,通常采用免疫层析试验或免疫荧光法来进行。
免疫层析试验是一种简单和快速的技术,通常用于迅速筛查IgA阳性样本。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抗IgA 抗体与待测样本中的IgA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将复合物与试纸的固相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可见的颜色反应。
这样,样本中存在IgA时,试纸呈现出相应的颜色,显示为阳性结果。
免疫荧光法是定性检测中常用的技术,主要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的抗IgA抗体与待测样本中的IgA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复合物的荧光信号。
正常情况下,存在IgA的样本会在显微镜下呈现荧光信号。
这是因为样本中的IgA与标记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发出荧光。
定量检测,通常采用免疫测定法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样本中IgA的浓度,并可用于对疾病状态、免疫功能等的评估和监测。
免疫测定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和荧光免疫测定(FIA)等。
ELIS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免疫测定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本中的IgA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或控制品进行比较,通过色素反应的强度来测量IgA浓度。
ELISA通常分为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两种类型。
其中,间接ELISA首先在固相酶标板上涂布IgA抗原,待测样本中的IgA与抗原结合后,再加入标记抗体与IgA结合,最后加入底物发生色反应。
竞争ELISA主要是利用待测样本中的IgA与标准品或控制品竞争结合固相抗原,测定IgA的浓度。
RIA是一种使用放射性标记物测定待测样本中IgA浓度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同位素的特性。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synaptopodin的表达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分析 22例 I 肾病患者 的肾活检组 织标 本 , Le分级 系统分为 I~V5级 , 0 g a 按 e 采用 T D P c— T A清除率测定 肾
小球 滤过率。对选取 的样本 经抗人 snpooi 克隆抗体 间接免 疫 荧光染 色。用免疫 荧光显微 镜观 察及 图像 yatpdn单 分析软 件定量分析 肾组 织中 snpooi y atpdn的表达情 况, 测量平均光密度值 , 然后 进行 统计学分析。结果 5级 I g A 肾病 患者肾组织 中 snpo oi y at dn所表 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组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0 ) 病理 组织 中 snp p - p P< . 1 , y at o o dn所表达 的平均光 密度值 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 关( = .6 , i r 0 9 2 P<00 ) . 1 。结论 与传统的评估 指标 比较 , n s — y
二抗 ( :0稀释 ) F C标记 的兔抗小 鼠 I 北京 中杉 14 ,I T g G,
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 1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从冰箱中调取出已选定 的石蜡 .
包块 , 脱蜡 、 水洗 、 热修复抗 原、 加一 抗 ( os at— g; m uen i I
s at oi)  ̄ y p pdn4C过夜。P S p 72~ . ) n o B ( H= . 76 洗涤 2m n i x 3次。滴 加二抗 ( :0稀 释 ) F C标 记 的兔抗 小 鼠 14 ,1 T I ,  ̄ 0m n B (H= . 76 洗涤 2mn 3 g 3 C3 i。P S p 72~ .) G 7 i × 次。 14 对 照及 观察 .
对 肾功 能 评 价 的 临床 意义 术
陈道 军 ,吴 明 , 詹锋 , 书典 , 克 英 ,韩辉 林 符
IgA肾病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IgA肾病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刘春花,杨定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武汉430060摘要:随着对IgA肾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在传统支持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包括黏膜免疫、补体活化、T细胞依赖或非T细胞依赖B细胞活化机制等。
IgA肾病与黏膜免疫的异常激活和慢性炎症状态关系密切,尤其是扁桃体和肠黏膜免疫系统,其可通过黏膜表面微生物群改变、异常免疫应答、基因易感性等途径介导IgA肾病的发生。
而作为IgA肾病发病驱动因素的半乳糖缺乏IgA1则是由黏膜B细胞产生的,该过程是由黏膜感染通过T细胞依赖性或非T细胞依赖机制诱导的。
此外,在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中发现C3、C4d、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C5b-9沉积在系膜区,而C1q的普遍缺失也证实了补体替代途径和凝集素途径参与IgA肾病。
目前相关研究已经针对这些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分子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为IgA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靶向治疗药物;肠黏膜免疫;B细胞;Toll样受体;补体系统;IgA肾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4.025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4-0101-05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20%~40%的IgA肾病患者在确诊后10~20年内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IgA肾病预后不佳,因此需要有效精准的治疗来延缓疾病进展;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缺乏对因性治疗方案,现阶段主要以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及延缓疾病进展为主,治疗效果有限。
随着对IgA肾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在传统支持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包括黏膜免疫、补体活化、T细胞依赖或非T细胞依赖B 细胞活化机制等方面,为IgA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IgA肾病的遗传学和免疫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的遗传学和免疫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范燕琴;丁国华;陈星华;王惠明【摘要】IgA肾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糖基化异常IgA1分子的形成被认为是IgA肾病致病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关于IgA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发现数个易感基因与IgA肾病发病相关,主要涉及获得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及补体系统区域,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及免疫生物学因素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逐步揭示IgA肾病错综复杂的遗传发病和进展机制.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更好的与临床结合,对易感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这是未来面临的又一挑战.【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3【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IgA肾病;易感基因;关联分析;连锁分析;黏膜免疫【作者】范燕琴;丁国华;陈星华;王惠明【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IgA肾病(IgAN)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异质性大。
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以聚合体低糖基化IgA1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
研究表明约30%~4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1]。
肾移植是个体到达ESRD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高达50%的肾移植患者存在疾病复发风险,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亚临床症状IgAN患者肾脏移植给正常人后约几星期移植肾的免疫复合物消失,这种高复发率提示IgAN的原发致病缺陷可能为肾外起源,Suzuki等研究通过免疫吸附除去体内IgG 自身抗体后能明显改善肾功能,表明IgAN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IgAN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提示IgAN的疾病易感性与抗原处理和呈递途径、黏膜免疫系统、补体替代途径中的某些遗传变异有关[2~4]。
尿外泌体微小RNA在IgA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尿外泌体微小RNA在IgA肾病中的研究进展李姝赘郝慧强郭松佳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IgA肾病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3.5%叫目前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肾活检免疫病理学检查,肾活检对身体有创伤性,并发症有很多,在临床上不能重复使用,穿刺的时候也可能因为取样不当从而造成了结果不准确,因此寻找一种潜在的无创性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IgA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发现尿外泌体微小RNA(miRNA)很可能作为新型无创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IgA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1IgA肾病的概述IgA肾病是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IgA 肾病是自身免疫病,预后不良且发病早,IgA肾病患者首次发病后10年内可以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的占15%~20%,20~ 30年之内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占到30%~40%"4#。
IgA 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高血压等并发症,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都有很大的不同。
2尿外泌体miRNA2.1尿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1983年,Pan和Johnstone等人第一次提出外泌体,在1987年把外泌体叫作“exosome”"5性外泌体来源于大多数细胞,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由泌尿系统中各种活细胞通过胞吐方式主动向外界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脂质双分子层生物活性物质。
以前外泌体被认为是从细胞中排泄出的废弃物,之后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质交换与信号转导,主要通过旁分泌将细胞运输到目标靶点来发挥作用,在细胞的代谢凋亡增殖分化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广泛且稳定地存在于血液尿液等各种体液中$尿外泌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尿液含量高,成本低,容易收集,数量多,因此尿液是采用无创方法收集的最常见的液体。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IgA肾病是指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或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的肾小球疾病。
我国IgA肾病一直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1]。
IgA肾病在临床及病理特征上具有多样性及多变性,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损伤在预后上差异明显。
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IgA肾病对延缓患者肾功能进展、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O是一种反映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伤,并可作为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无创性指标。
明确血清CySC水平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判断及改善IgA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421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肾活检时血CySC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肾活检光镜标本肾小球数25个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患者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2例,女229例,年龄14~74(37.1±11.9)岁。
排除标准:(1)过敏性紫瘢、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继发或合并的IgA肾病;(2)存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3)合并恶性肿瘤;(4)肝功能显著异常;(5)妊娠。
本研究已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1.CSY53)o二、方法1.收集临床指标: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其中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2140rτ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290mmHg o2 .实验室指标:留取24h尿液样本检测24h尿蛋白定量。
清晨空腹留取3m1.静脉血,由我院检验科测定血白蛋白G'臭甲酚绿终点法)、尿素(腺酶速率法)、血肌酊及血尿酸(酶终点法)、血清CySC(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
IgA
肾活检是 I g A N确诊和病情评估 的有效 手段 。但 D’ A mi c o
等 发现 , 在I g A N的不 同分期进行 肾活检 , 其病理结 果可能不 同。I m a i 等 指 出 , 在临床表现仅有血尿 、 轻微蛋 白尿 , 或 肾活 检 时组织 学损害轻微 的轻 型 I g A N患者 中, 仍有 3 0 % 的患 者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 0 1 5年 1 O月第 1 6卷第 t 0 b c r 2 0 1 5 , V o 1 . 1 6, N o . 1 0
・
93 3・
I g A肾病无 创 性 诊 断 : 异 常糖 基 化 I g A 1 及 其 相 关 生物 标 志 物 的研 究 进 展
张 慧① 潘 薇① 林 佳如 ② 樊均 明① ③
I s X。 肾病 ( I g A n e p h r o p h a t h y , I g A N) 由法 国病 理 学 家 B e r -
g e r …首次描述 , 是世界范 围内最常见 的原发性 肾小 球疾病 , 以
学者们 提出了关于 G d I g A 1引起 I g A N发生与 发展 E S R D) , 需行 肾脏替代 治疗维持生命 , 给 患者 及社会 带来 了 疾病 。近年 , 的“ 四次 打击 ” 学说 J : G d—I g A 1分子 的产生及 在血 液循环 中 巨大 的精神和经济 负担 。由于延 迟诊 断是疾 病 预后不 良的因
第三次打击 ) , 在血液循环 中逃脱正常 的清 查, 但 肾脏穿刺活检是一项有创 检查 ,临床上难 以通 过反 复肾 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 除机制 , 沉积在肾小球 系膜 区, 诱 导炎症 反应 和系膜 细胞 的增 脏穿刺来监测疾病 的发展 , 而其 他 检查对 于 I g A N的诊 断 没有 特异性 。近十几年来 , 通 过大量研 究显 示 , 糖 基化 缺 陷的 I g A1 ( g a l a c t o s e— d e f i c i e n t I g A 1 , G d l g A 1 ) 及 其 引起 的~系 列 免疫 反 应是 I g A N的主要发病机制 , 因此 , 正确认识 I g A N的发病机制 , 寻找与疾病早 期诊断 、 活 动性 或预后 评估 相关 的皿清学标 志物 对疾病 的临床 治疗有重 要指 导意 义。本 文就最新 研究 的基 于 殖 以及细 胞外 基 质 的增 加 , 进 而 造成 肾小球 损 伤 ( 第 四次 打 击) 。因此 , 目前认为 I g A N实 际上是一 种 自身免疫性疾 病 (自
IgA肾病诊断预测及预后研究
IgA肾病诊断猜测及预后探究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以黏蛋白IgA的沉积在肾小球为特征。
其临床特点包括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止剂和支持治疗等,但该疾病的预后依旧相对较差。
因此,对IgA肾病的诊断猜测及预后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IgA肾病的诊断猜测:1. 临床表现: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和蛋白尿。
探究发现,伴有持续性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的患者,预后较差。
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活检是确定IgA肾病的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检测到IgA在肾小球的沉积状况,但该方法较为侵入性,临床实施较为有限。
3. 生化指标:探究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肌酐和血尿素氮提高,与IgA肾病的病情严峻程度相关。
4. 生物标志物:一些探究发现,IgA肾病的发病和进步与一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相关,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和补体C3等。
IgA肾病的预后探究:1. 临床因素:探究发现, Iga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起病时的肾功能、血尿和蛋白尿等临床因素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2. 影像学检查:例如,探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低和肾小球硬化的程度,与IgA肾病的预后严峻程度相关。
3. 免疫学指标:多项探究显示,免疫球蛋白IgA的沉积程度、IgA与IgG比值和C4d等指标与IgA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IgA肾病预后改善的措施:1. 多学科协作:IgA肾病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肾内科、免疫学、病理学等专业的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疾病的预后。
2. 定期随访: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测血尿、尿蛋白等指标,准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同时进行心理支持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合作性。
3. 个体化治疗:依据患者的详尽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如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止剂和其他药物等。
结论:IgA肾病的诊断猜测及预后探究可以援助医生准时发现并监测疾病的进展,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4年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范文
《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篇一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一、引言原发性成人IgA肾病(IgAN)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沉积IgA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肾脏疾病。
了解与IgA肾病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如补体C3、C4和C3/C4比值,对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关系。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某医院近两年内确诊为原发性成人IgA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检测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补体C3、C4检测,并计算C3/C4比值。
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
3.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血清学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1)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3/C4比值在IgA肾病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2)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的患者往往伴有较重的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症状。
(3)血清补体C4水平在活动期患者中显著升高,可能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
2. 血清学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1)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3/C4比值与肾小球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如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等。
(2)高C3/C4比值可能提示患者肾小球病变活动度较高,预后较差。
3. 血清学指标与预后的关系(1)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3/C4比值可作IgA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水平异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2)在接受治疗的IgA肾病患者中,随访期间血清补体水平恢复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
四、讨论本研究发现,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synaptopodin的表达及意义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synaptopodin的表达及意义陈道军;吴明;詹锋;林书典;符克英;韩辉【摘要】目的观察synaptopodin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肾组织分布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推测病情预后.方法分析202例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标本,按Lee分级系统分为5级及参照Katafuchi积分方法,依据病变程度进行积分.对选取的样本经抗人synaptopodin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肾组织中synaptopodin的表达情况,测量平均光密度值,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5组的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synaptopodin所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中synaptopodin所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与Katafuchi积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922,P<0.01).结论 synaptopodin可做为判断肾纤维化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ynaptopotin protein in renal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ynaptopodin in renal tissues, And putative prognosis after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ing 202 in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Lee s classification, referred to Katafuchi scoring system,and calculated pathological integrals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 change degree in the renal tissue. Subsequently,the renal biopsy specimens were treated with mouse anti-IgG synaptopodin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stain.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synaptopodin was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imagepro plus was applied to quantity the synaptopadin expression, measured the glomerlular IOD SUMand area SUM and the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mean density of synaptopodin expression ha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ive groups of renal tissues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P<0. 01) , katafuchi scoring system of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grade I to IV. Conclusion Synaptopodin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redicting renal fibrosis and prognosis of IgA nephropathy.【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2(041)030【总页数】3页(P3146-3148)【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synaptopodin;Lee分级;Katafuchi积分;光密度测定法【作者】陈道军;吴明;詹锋;林书典;符克英;韩辉【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IgA肾病(IgAN)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iga肾病lee分级标准
iga肾病lee分级标准iga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a(iga)为特征的原因未明的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是成人和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肉眼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iga肾病的病理学特点是肾小球内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局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肾脏功能不全。
iga肾病的分级标准是评价iga肾病病理学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目前,iga肾病lee分级标准是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iga肾病分级标准。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的程度和范围来评价iga肾病的病理学分级。
该分级标准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lee1、lee2、lee3和lee4。
lee1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仅有少量的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且仅限于肾小球系膜区。
在这种情况下,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一般不受影响。
因此,lee1级iga肾病的预后较好,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
lee2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多,但仍限于系膜区。
这时,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出现轻度损害,gfr可能略有下降。
与lee1级相比,lee2级iga肾病的预后较差,但大多数患者仍能保持较好的肾功能。
lee3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多,且已经扩散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区域。
这时,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明显受损,gfr可能明显下降。
与lee2级相比,lee3级iga肾病的预后更差,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肾功能。
lee4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非常严重,已经出现广泛的肾小球炎症和纤维化,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已经严重受损,gfr可能严重下降。
这时,患者的预后非常差,肾功能很难得到恢复。
总之,iga肾病lee分级标准是评价iga肾病病理学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的标志物
• TGF‐β1: 表达在IgAN 中显著增高,与病情 严重程度相关,尿TGF‐β1 的水平与其系膜 增殖程度、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关,与新月 体形成的范围有关。 • 转铁蛋白受体(CD71) • 白细胞介素8(IL‐8) • 尿足细胞
华西医学2007 , 22 (2) 华西医学2008 , 23 (1)
基因研究的趋势
内容
诊断性标志物
估计疾病严重度的标志物
• 疾病严重度标志物主要评估疾病的严重程 度或累及范围,特别是某一时间点的疾病 情况,对于IgAN 来说, 就是反映肾脏急性 损伤和慢性进展或可能的病理类型的标志 物,其在IgAN 病情监测中,可从某种程度 上反映治疗效果。
估计疾病严重度的标志物
判定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展望
2
2015/6/19
潜在的标志物
• NGAL:尿NGAL 水平和NGAL/肌酐比值与进展性肾 小球系膜增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相关。是反应 IgAN 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 KIM‐1 :是检测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KIM‐1 水平 升高与其肾脏纤维化程度、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 呈正相关 • IL‐1:能诱导与IgA 沉积相关的肾小球纤维蛋白沉 积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肾功能减退
IgAN-Cosmc异常
• T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
– Treg和Th17细胞 – T细胞因子
• B细胞
– 外周B细胞数量和功能 – 扁桃体B细胞
• NK细胞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5; 258: 467–477
4
2015/6/19
Th1/Th2极性化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Th1极性化,活化FcR1、FcRIII、FcRIV受体,促进大量吞噬细 胞活化,引起肾脏严重损伤;Th2极性化,活化FcRIIB受体,抑 制吞噬细胞活化,减轻肾脏损伤
microRNA
• 香港地区的研究发现 血液循环和、外周血 细胞、尿沉渣和肾组 织中部分microRNA (microRNA‐200家族) 和IgAN的发病和进展 有关
肾脏组织microRNA
尿沉渣microRNA
Lab Invest. 2010 Jan
5
内容
诊断性标志物
判定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 疾病预后标志物主要反映疾病的发展方向,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综合防治决策具有一 定指导意义。
估计疾病严重度的标志物
判定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展望
潜在的标志物
• 血清IgA/C3比值:尽管血清IgA 水平与IgAN 患者预后间无明显关系,但血清IgA/C3比值 升高的IgAN 患者预后较差。该值可作为预 测IgAN 预后分级的指标 • 尿EGF/MCP‐1 比值:尿EGF/MCP‐1 比值水 平降低提示肾脏存活率明显下降。尿液 EGF/MCP‐1 比值可作为IgAN 进展为终末期 肾衰竭的独立预测指标 Nephron, 2002, 91( 4) : 755‐ 758
Kidney Int ,2008, 73( 3) : 327‐ 333
潜在的标志物
• 尿IL‐6水平和尿IL‐6/EGF比值:IL‐6 在慢性肾 小球疾病免疫发生及促进肾脏硬化中起重 要作用,尿液IL‐6 水平能反映系膜增殖及肾 小管损伤程度。提示IL‐6/EGF 比值也可作为 IgAN 进展的预后指标。
可能的易感基因
• HLA 基因:是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志之一, 是IgAN重要的易感基因
1
2015/6/19
可能的易感基因
• 中国人群中IgA肾病独有的两个新的易感基 因位点——17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
可能的易感基因
• ACE基因:基因插入或缺失(DD、ID、Ⅱ) 多态性与IgAN 患者的预后有关
Kidney International, Vol. 60 (2001), pp. 732–740
Nephron, 2002, 92( 4) : 824‐ 826
3
2015/6/19
内容
诊断性标志物
展望
• IgA糖基化程度? • 糖基化关键酶? • 免疫调节细胞? • microRNA? 。。。
估计疾病严重度的标志物
判定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展望
IgA糖基化异常的程度
• 半乳糖基侧链异常 • 唾液酸侧链异常
诊断性标志物
内容
估计疾病严重度的标志物
判定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展望
诊断性标志物
• 目前尚无一种生物标志物能满足IgAN 个体 诊断的要求。 • 基因多态性研究显示,某些基因与IgAN 的 易感性、发病机制、病理类型、进展及预 后等明显相关, 但由于不具备高度特异性, 大多还无法在临床推广,故也仅可将其归 为研究性标志物。
糖基化关键酶
• 半乳糖基转移酶 • 唾液酸转移酶 • 伴侣蛋白
有研究显示这些糖基化异 常的程度和方式均和IgAN 的发病及预后有关
Clin Immunol, 2007, 125( 3) : 268‐ 274
有研究提示这些糖基化酶和伴侣 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表达和功 能方面具有异常,而且和IgAN的 发病及预后有关
2015/6/19
IgAN生物学标志物筛选
IgA肾病的概念
• 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
– 不 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 秦伟
生物学标志物
• 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志物, 其不 仅可从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且在准确、 灵敏地评价早期、低水平的损害方面有着 独特的优势,可提供疾病的早期预警,为 临床医师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可能的易感基因
• Megsin 在系膜细胞增生、基质沉积的疾病 中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egsin 基因 SNP与我国IgAN 易感性有关 • IL‐1beta:编码IL‐1beta 的因型与IgAN 的易 感性和患者预后相关 •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ApoE、VEGF、 TNF、TGF‐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