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源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氮化合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氮化合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氮化合物是现代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污染物,主要包括氨气、硝酸根、亚硝酸根和硝酸盐等,其排放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氮化合物污染的加剧,学界对氮化合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和研究。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是全球生物量和生产力最高的物种之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藻类生长的质量和数量主要受海洋水体中的养分含量控制,而氮化合物的排放不仅可导致水体中养分浓度增加,还会影响到藻类的生长和物质代谢等多个方面。
首先,氮化合物的排放会改变海洋水体中的氮素养分比例,给藻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氨气和亚硝酸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它们是蓝藻、硅藻等一些优势种的补充氮源。
但是,长期大量持续排放造成的硝酸盐和硝酸根增加,会使得海洋水体中的氮素养分比例发生变化,这会导致一些氮素稀缺的浮游藻类生长不足,从而减少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藻类的数量。
其次,氮化合物的排放对藻类的营养生长和元素循环过程造成影响。
氮化合物中的氮素形态和数量会直接影响藻类促生因子和酶类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藻类生命活动和养分再生。
长期大量持续排放的氮化合物会导致底层水体中铵态氮盐的富集和蓝藻、绿球藻等的过度繁殖,从而降低藻类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多样性。
此外,氮化合物的排放也会影响到藻类营养生长与海洋碳汇的结构与功能。
氮化合物中的硝酸盐和硝酸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可作为藻类生长的营养源,但同时也会促进藻类的呼吸作用,加速海洋碳汇进入海底沉积物的速度。
因此,氮化合物排放对藻类的生长并不是简单的促进作用,而是一种对海洋碳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多种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破坏以及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的一种影响。
综上所述,氮化合物的排放和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藻类的生长产生着明显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多种阶段多层面的综合作用正在改变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合及产毒的影响
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合及产毒的影响
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合及产毒的影响
对一株从野外分离得到的铜绿微囊藻产毒株进行分批培养,在不同的氮磷条件下研究其生长、光合荧光及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磷酸盐浓度不变时,铵氮浓度的改变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叶绿素a(Chl.a)含量在铵氮浓度为1.83-18.3mg/L时明显较大;微囊藻毒素(包括MC-LR和MC-RR)的含量在铵氮浓度为1.83mg/L时达到最大;当铵氮浓度为0-1.83mg/L时,随着铵氮浓度升高,可变荧光FV和MC 的产量均增大,同时MC异构体的种类增多;铵氮浓度过大对M.aeruginosa的生长、生理和产毒均有抑制作用.在另一组实验中,即铵氮浓度不变而正磷酸盐浓度增大时,Chl.a含量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并且与FV/F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97),MC(MC-LR和MC-RR)的含量在正磷酸盐浓度小于0.56mg/L时明显升高,MC-LR与FV/F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967).
作者:张玮林一群郭定芳付君君赵以军 ZHANG Wei LIN Yi-Qun GUO Ding-Fang FU Jun-Jun ZHAO Yi-Jun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刊名:水生生物学报ISTIC PKU 英文刊名: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30(3) 分类号:X17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铵氮、正磷酸盐生长叶绿素荧光微囊藻毒素。
微量元素Fe、Mn、Co对有毒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微量元素Fe、Mn、Co对有毒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梁计林;龙丽娟;张偲;吴军【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1(030)001【摘要】实验通过培养基筛选实验和在此基础上的微量元素Fe、Mn、Co正交实验对海南三亚热带珊瑚礁海域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的生长和产毒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获得充足的原材料进一步开展毒素化合物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Erd、f/2、GP和K 4种培养配方中,K系列培养液更适合于C monotis的培养.在以2K为基础培养配方的微量元素正交实验中,Fe、Mn和Co 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配比为:Fe:2×10<'-5>mol·L<'-1>,Co:1×10<'-6>mol·L<'-1>,Mn:5×10<'-7>mol·L<'-1>时能获得最大的平均生长速率;而Fe:5×10<'-6>mol·L<'-1>,Co:1×10<'-7>mol·L<'-1>,Mn:2×10<'-6>mol·L<'-1>的条件下C monotis 的毒性最强.%The optimal media was selected by a media choosing experiment on growth of toxic marine dinoflagellate Coolia monotis isolated from tropic coral reef waters around Sanya, Hainan Island. Based on the resul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ree trace elements, Fe, Mn, and Co, on growth and toxin-producing of C. monotis were studied by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media is K series among Erd, f/2, GP, and K media. The maximum average growth rate exhibits und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2×1O-5mol.L-1 1×l0-6mol.L-1, and Sx10mol.L-1 for Fe, Co, and Mn,respectively. Whenconcentrations were 5x10-6mol.L-1 for Fe, 1x10mol.L-1 for Co, and 2xl0-6mol.L-1 for Mn, C. monotis presented the strongest toxicity.【总页数】5页(P119-123)【作者】梁计林;龙丽娟;张偲;吴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5;S917.3【相关文献】1.营养盐限制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J], 曾玲;龙超;文菁2.温度、盐度和光照对一株有毒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J], 徐杏;于仁成;罗璇;冯振洲;李爱峰;颜天;周名江;白洁3.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孢囊在中国沿海的分布 [J], 王朝晖;MATSUOKA Kazumi;齐雨藻;吕颂辉4.不同氮源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J], 钟娜;杨维东;刘洁生;张洁玲;何洋5.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J], 杨维东;钟娜;刘洁生;张洁玲;何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因子对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生长的影响
i n i t i a l c e l l d e n s i t y a n d n u t r i e n t s o n t h e g r o wt h o f Pr o r o c e n t r u m r h a t h y mu m wa s s t u d i e d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o p t i mu m g r o wt h c o n d i t i o n s we r e t e mp e r a t u r e 2 0 —3 O℃ ,s a l i n i t y 3 0 %0 — 4 0 %0 ,i l l u mi n a t i o n 6 7 . 5 —1 21 . 5 1 x mo l ・ m- 2 . s ~ 1 / 2 - f o l d 一 2 一 f o l d
Abs t r a c t :Pr o r o c e n t r u m r h a t h y mu m i s a h a r mf u l d i n o f l a g e l l a t e s p e c i e s o f r e d t i d e a l g a e .Ho we v e r ,t h e r e we r e n e a r l y n o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g r o wt h o f Pr o r o c e n t r u m r h a t h ymu m i n Ch i n a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s a l i n i t y , i l l u mi n a t i o n ,
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
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作者:樊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2期樊娟(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 301636)摘要:本文从氮磷营养盐浓度和形态、营养盐结构、营养盐添加方式三方面阐述了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当前研究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赤潮氮磷营养盐海洋藻类脉冲式输入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c)-0254-01近年来随着近海海域污染的加剧,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有害藻类水华的发生频率、规模和危害程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氮磷营养盐作为藻类自然种群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已有不少学者针对不同氮源及其浓度、氮磷比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
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详细总结了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的工作提供参考。
1 无机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海洋藻类增殖的成因较为复杂,但长期以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氮磷营养盐是海洋环境中藻类自然种群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尤其是海洋中溶解态的无机氮、磷。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营养盐浓度和形态,二是营养盐结构,三是营养盐的投加方式。
1.1 营养盐浓度和形态不同形态的氮对浮游植物的生理化特征、赤潮发生的种群及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能被海洋浮游植物直接利用的是溶解性无机态。
如张传松等对大鹏湾水域的无机氮的研究表明,赤潮生物的繁殖与其密切相关,每当无机氮含量异常降低,再加上其它营养盐及其环境参数的异常变动,可能是赤潮发生的前奏[1]。
研究表明,实验培养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在加入不同浓度的NO3--N的情况下,10天后海洋原甲藻明显增长,且与NO3--N浓度呈正相关[2]。
在各种形式的氮化合物中能被海洋浮游植物直接利用的是NH4+-N。
氮、磷对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NO —N 的中 问产 物 , 定性 较 差 . 洋 浮游 植 物通 常利 用 的是 溶 解 态 无 机 氮 , s 稳 海 当无 机 氮 缺 乏 时 也 可 以利 用 部 分 溶解 态有 机 氮 如氨 基 酸 、 素 等. 主要 是 因为 , 尿 这 从植 物 对 营养 物 质 吸 收 同化 的 功效 来 看 , 用还 原态 氮 利 更 经 济. 是 由于种 属及 氮质 量 浓 度不 同 , 类 在对 氮 的利 用 程 度 上 存 在 差 异 , 游 植 物 利 用无 机 氮 的能 力 但 藻 浮
影 响浮 游植 物 的最 终 生 物量 . 养 基 中 的氮 被 除 了用 于 合 成海 洋 原 甲 藻 细胞 的结 构 蛋 白外 , 以蛋 白 培 还
质 的形 式储 存 于 细胞 内 ] .
收 稿 日期 : 0 l O 一 O 2 1— 9 2
基 金 项 目 : 江 师 范 学 院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l 0 ) 湛 QL O 8 .
0 46 】 . l _
.
研究 发 现 氮 限 制 状 态 下 , 氏 盐 藻 细 胞 内 叶 绿 素 和 蛋 白质 的 含 量 、 绿 体 与 类 囊 体 的 比 率 都 下 杜 叶
降[ ]过 低 的 氮质 量 浓 度 限制微 藻 的生 长 , 质量浓 度 过 高亦 会 带来 不 利 , 1 . 而 只有 质量 浓 度 适 宜才 有 利 同的氮 源 对毒 素 的合 成 存 在 不 同 的影 响. e n L o g研 究 发 现 , 、 酸 盐 、 素 为 氮源 时 , 胞 中神 经 毒 铵 硝 尿 细 索 P P的质 量 浓 度高 低 依 次 为铵 > 尿 素> 硝 酸盐 , 过 毒 素 的组 成 并 无 明显 区别 [ 钟 娜 在 研究 中分 别 以 S 不 2 . Na NH 1 和 尿素 为 唯 一氮 源 , 现 利玛 原 甲藻 产 生 冈 田酸 OA 的含 量 有 显 著 差 异 , Na 。为 氮 NO 、 C组 发 以 NO 源 时细 胞 毒素 含 量较 高 , 以 NH 1 尿 素为 氮 源 时细 胞毒 素 含 量偏 低 . hmiu的研 究 显 示 , 素 能使 而 C和 ]S i z 尿 短 凯伦 藻 ( a e i rv s 的毒 素 ( rv t xn 产 量增 加 6倍 [] K rna be i ) b e eo i) 2 6
不同氮源对2种微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
元素循环中的重要载体【。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 1 ] 高 、环境 适应 能力 强 、生长 周期 短 、生物 量 高等特 点 ,是生 产生 物质 能 的潜在 资 源 ,因此成 为 目前 国 内外 的研 究 热点 【 J微 藻生 物柴 油是 公认 的理想 可 2。
分 别在 8 ~ 0和 85 95 . 1 5 . .。 ~
2 结 果
21 不 同氮源对 2株 微藻 生长 的影 响 .
23 不 同氮 源对 2株 微 藻色 素积 累的影 响 .
不同氮源条件下 2 种微藻生长的生长曲线见图 1 ,由图可 知 ,2株 藻均 在添 加硝 态氮 (a 3的情 N NO) 况下生长状况最佳 , 而在添加铵态氮 H c) 41 条件下
离 的2 藻— — 网状 空 星 藻 C e s u ei ltm 株 o l t m rt uau ar c
在试 验 周期 内 ,每天 测定 培养 液 的 O 8、p D6 0 H 以及 色 素含 量 。O 8以 T 一8 0紫外 可见 分光 光 D6 0 u 11 度计 测定 ;H 以 p cn 0 防水 笔型 p p Hsa3 型 H计测 定 ;
P( 萝 卜 = x 4 岭 ‘ 一。 胡 素)4 OD 8 mL 0 培 养 完成 后 ,取 1 0 mL 藻液 经 已烘干 称量 的
基 金项 目: 基础 研 究重 大项 目前 期 研究 专项 ( 0 0 B14 0 )国 家科 技支 撑计 划 ( 0 1 A 4 0 )海 南 大学 植物 学 国家级 重点 学科 ( 70 1 2 1C 34 9 ; 2 1B D1B 1 ; 0 色素的积累并无 e c a m tu t 明显影 响 , 组在 5d均 开始进 入平 稳期 , NH C 各 而 41 组的叶绿素 a自 7d 开始出现明显下降 ,一直持续
氮磷比对两种赤潮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2009年4月皖西学院学报Apr.,2009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West Anhui U niversity Vol.25 NO.2氮磷比对两种赤潮藻生长特性的影响周 刚(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 要:研究了两种赤潮藻即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不同氮磷比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讨了氮磷含量及比值对赤潮爆发的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赤潮异弯藻的比生长速率与N源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Monod公式(P<0.001),氮磷比在25和50时藻细胞密度高于其他比值的藻细胞浓度,说明该氮磷比是赤潮异弯藻最佳生长营养盐条件。
对东海原甲藻而言,在以NaNO3为N源时,氮磷比为40时藻细胞密度高于其他比值的藻细胞浓度,说明该氮磷比是东海原甲藻最佳生长营养条件。
关键词:赤潮异弯藻;东海原甲藻;氮磷比;赤潮中图分类号:Q9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9)02-0079-031 引言赤潮异弯藻(Hetero sigma akashiwo)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 nghaiense)都是能形成有害赤潮的主要赤潮藻类。
其中赤潮异弯藻是广泛分布于世界近岸海域的常见鞭毛藻类。
藻体一般略呈椭圆形,长约8~25μm,宽约6~15μm,厚度变化大,生长周期短,细胞分裂速度快,爆发力很强。
在我国, 1985、1986、1987三年的夏季(6~8月)分别出现持续7天左右并遍及全部大连湾的大规模的红棕色赤潮,其优势种就是赤潮异弯藻。
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东海原甲藻成为东海多次大型赤潮的主要肇事种,几乎每年都在长江口和浙江沿海域引发大规模的赤潮[1],其面积之大,世界罕见。
这些大规模的赤潮对海洋生物及其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危害,引起了赤潮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的影响葸玉琴;崇梅;朱巧巧;杨红;达文燕【摘要】探讨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理活动的影响。
在添加葡萄糖且提供光照的混养条件下,检测研究尿素、KNO3、NH4NO3和NH4Cl四种氮源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生长、光合色素含量、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以及油脂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KNO3是促进混养小球藻生长和多糖、油脂积累的最佳氮源,以KNO3为氮源时,油脂含量达到了17•93%;尿素是促进混养小球藻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积累的最佳氮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适宜的氮源。
%To explor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Chlorella , the effects of four kinds of nitrogen sources (urea , KNO3 , N H4 NO3 and N H4 Cl) on the grow th , content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 ,intracellular protein ,polysaccharide and lipid of Chlorellavulgaris are examined and studied under the mixotrophic condition of glucose and illumination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KNO3 is the best nitrogen source for the grow th and accumula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lipid of mixotrophic Chlorella . The content of lipid can reach 17•93% when KNO3 is used as nitrogen source . The optimal nitrogen source for accumu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 and protein is urea . A suitable nitrogen source may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in practice .【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氮源;混合营养;生化组成【作者】葸玉琴;崇梅;朱巧巧;杨红;达文燕【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9;Q949.21氮素营养作为微藻生长的物质基础之一,在微藻的各种新陈代谢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氮缺乏会抑制藻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细胞内各组分的合成[1],氮源的类型、含量和可利用性都对微藻的生长和生化组成有影响[2-4].氮元素在组成小球藻的元素中含量为第二,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小球藻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因而氮源是小球藻培养基中必不可缺的氮素营养[5].目前国内外对微藻氮源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清除环境污染[6,7]、净化水体有机质[8]等方面.对于氮源影响小球藻生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aNO3,CO(NH2)2等氮源[9,10].余若黔等[5]研究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异养生长特性时发现,小球藻能不同程度地利用各种氮源(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甘氨酸等),而在不同的氮源条件下,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差别很大.另外,有报道表明蛋白胨、氨基酸等也可以作为微藻混合营养的氮源[11].早在1957年,藻类就被用于去除稳定塘中的氮[12],由于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氮[13].Nirmala等[14]用稀释过的生活污水培养念珠藻和小球藻,并观测了培养过程中两种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它们可以在污水中正常生长而不受其毒性的影响,因此可有效清除污水中的总氮(TN)、总有机碳(TOC)等.混养方式与微藻生长的实际环境更为相似,混养条件下小球藻的生长情况更好,各项产率也较高,且混养方式可培养的微藻种类较多[15],因而混养是微藻培养的一种理想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6].因此研究混合营养方式下微藻对氮源的利用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微藻混合营养方式高生物量的优势,来清除含氮有机废水,达到消除水体污染、净化水源的目的,所以本研究在环境保护领域等具有重要意义.1.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用藻种为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实验用普通小球藻培养基为SoilEM培养基[16],操作中将其各成分配置成100倍母液低温储藏,配置实验用培养基时按照其倍数稀释配备.1.2 实验设计分别以尿素、KNO3、NH4NO3和NH4Cl 4种不同的氮素作为小球藻生长的氮源,来考察小球藻对各个形态氮源的利用情况.根据相关文献[10,17],结合本实验设计,选取混养条件下小球藻最适宜的氮浓度为0.5 g·L-1.实验中各处理葡萄糖浓度、光照强度见表1,光暗时间比为12 h/12 h,每组设3个平行.1.3 测定指标及方法1.3.1 普通小球藻生长曲线的绘制采用浊度比色法[18]测定藻密度,每24 h从培养瓶中取一定量藻液适当稀释后测680 nm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Y(g·L-1)=0.3851×A680-0.017(R2=0.9967)]计算质量浓度(g·L-1).1.3.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三波长比色法[16].1.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19].1.3.4 多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20].1.3.5 油脂含量的测定正己烷提取-称重法[16].2.1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在氮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初始值相同的培养基中,KNO3、NH4NO3、尿素和NH4Cl均能使小球藻正常生长,但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长影响不同(图1).如图1显示,培养至第1 d时,4种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培养至第3 d 时,KNO3组小球藻迅速生长,NH4NO3和尿素对小球藻生长影响不明显.至第6 d可看出,以KNO3作为氮源时,小球藻生长速率最快,其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种氮源.而以NH4Cl作为氮源时,培养第1 d小球藻生长正常,在此之后小球藻的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上述结果表明,在这四种氮源中KNO3是利于小球藻快速稳定生长的最佳氮源.培养基的pH会随的消耗而降低,这不利于微藻的生长[21].以NH4Cl作为混养小球藻的氮源时,小球藻生物量上升缓慢可能就是这一原因.潘庭双等[22]研究了氮源对微绿球藻的作用,得出用NaNO3和CO(NH2)2时效果要好于NH4Cl的结论.李庆彪等[23]的研究指出,中的氮不能直接被单细胞藻类利用,而是要把它还原成的形式,再被藻细胞利用.这一过程会降低培养基的pH并且消耗能量,但最终却并不影响小球藻的生长,因为与此同时伴随着质子共转运现象[24].因而以KNO3为氮源时小球藻生长最好,而以NH4NO3为氮源时小球藻生长优于NH4Cl.以尿素为氮源时,培养基的pH值也有所下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球藻的生长[24].2.2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图2为培养6 d后,不同氮源条件下混养小球藻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量.可以看出,使用尿素后混养小球藻细胞内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积累量高于其它几种氮源(P<0.05).据报道[25],环境pH值能显著影响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的积累.实验中以KNO3、NH4NO3和NH4Cl作为氮源时,混养小球藻的叶绿素积累量都低于尿素组,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作为氮源时培养基的pH发生变化而不利于叶绿素积累.而以尿素作为混合营养小球藻的唯一氮源时,其叶绿素积累量最高,可能是因为其pH变化幅度较小.赵华等[26]研究了氮源对小球藻色素积累的影响,发现尿素最有利于藻细胞色素的积累.从图2可以看出,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对混养小球藻细胞内类胡萝卜素积累量的影响与叶绿素的趋势相近,各种形式的氮源也同样能显著的影响混养小球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其中,以尿素为氮源时,混养小球藻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量最高,而NH4Cl组则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在这几种氮源中尿素是混养小球藻光合色素积累的最佳氮源.2.3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氮素营养会影响小球藻内蛋白质的合成.表2为不同氮源下混养小球藻单位质量、单位体积蛋白质含量及其产率的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单位质量还是单位体积混养小球藻总蛋白质含量,都是尿素的大于硝态氮(KNO3),硝态氮又大于铵态氮(NH4NO3),并且四种氮源对混养小球藻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这可能是由于各种氮源对培养基pH的影响导致混养小球藻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积累受到影响.因此,这四种氮源中尿素是混养小球藻蛋白质积累的最佳氮源.2.4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细胞内多糖含量的影响生物体内的多糖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活性多糖因为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已被应用于医药业[27].由于微藻独特的生长优势,部分微藻多糖已广泛应用于工商业[28].表3是不同氮源下混养小球藻细胞内多糖含量和产率的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单位质量混养小球藻中多糖积累最多的是以KNO3作为唯一氮源的处理组,其多糖的百分含量也最大,为13.24%.颜昌宙等[29]的研究表明,低浓度-N能促进轮叶黑藻可溶性糖的生成,但-N浓度超过4 mg·L-1时,黑藻的可溶性糖含量在第24 d后明显降低(P<0.05).本实验中各氮源的浓度都为0.5 g·L-1,因而以铵态氮为唯一氮源的混养小球藻多糖含量低于硝态氮.所以在这四种氮源中,KNO3是混养小球藻多糖积累的最佳氮源.2.5 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油脂含量的影响图3为不同氮源条件下,混养小球藻油脂积累的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四种氮源中混养小球藻的油脂积累情况是:KNO3>NH4NO3>尿素>NH4Cl,对应的百分含量分别是17.93%、13.08%、11.38%和8.08%,由此说明适合混合营养小球藻油脂积累的最佳氮源是KNO3.朱义平等[30]的研究也表明硝态氮是小球藻油脂积累的较好氮源.四种氮源对小球藻油脂含量的影响趋势与其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趋势相近,可能也与培养基的pH变化有关.氮源是微藻培养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微藻的生命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培养基碳源且提供光照的混养条件下,尿素、KNO3、NH4NO3和NH4Cl四种氮源对混合营养小球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理活动影响显著:① 在促进混养小球藻生长方面,KNO3是最佳选择;② 有利于混养小球藻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积累的最佳氮源是尿素;③ 混养小球藻多糖和油脂积累的最优氮源也是KNO3.微藻的混合营养因能大幅度提高其生物量的积累,所以适合于生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适宜的氮源.实验表明,各种形态的氮源对混养小球藻各生理特性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单一氮源并不能满足对小球藻最全面优化的培养,而引入混合氮源将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这方面,已有学者[5]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混合氮源培养技术将在藻类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文献】[1] 江怀真,张维,刘天中,等.氮、磷浓度对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6):204-207.[2] HSIEH C H,WU W T.Cultivation of microalgae for oil production with a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urea limitation[J].Bioresour Technol,2009,100(17):3921-3926.[3] CONVERTI A,CASAZZA A A,ORTIZ E Y,et al.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lipid content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and chlorella vulgari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Chem Engiproc,2009,48(6):1146-1151.[4] 金虹,ANDY HONG PK,DIANA B,等.不同碳氮源对一株产油小球藻油脂积累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4):363-365.[5] 余若黔,刘学铭,梁世中,等.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异养生长特性研究[J].海洋通报,2000,19(3):57-62.[6] 贾璇,闫海,肖宝清,等.原核小球藻USTB-01去除化肥厂废水中总氮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4(4):737-740.[7] 张静霞.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能力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44-15945.[8] 胡开辉,朱行,汪世华,等.小球藻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6):648-651.[9] 黄翔鹄,李长玲,刘楚吾,等.微绿球藻对氮和磷营养盐需求的研究[J].海洋科学,2002,26(8):13-17.[10] 沈颂东.氮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3,23(2):55-57.[11] 陈琴,张福.极端嗜盐绿色杜氏藻混合培养技术的研究[J].盐业与化工,2008,37(6):29-32.[12] YAKUP N,WILLIAM JO.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 in high-rate ponds[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1(12):33-43.[13] 陈娟.固定化小球藻及其对氮磷利用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14] NIRMALA K.Biological treatment for municipal sewage using blue green and green algae[J].India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1993,8(2):97-102.[15] BURKHOLDER J M,GILBERT P M,SKELTON H M.Mixotrophy,a major mode of nutrition for harmful algal species in eutrophic waters[J].Harmful Algae,2008,8(1):77-93.[16] 曹云涛,孔维宝,葸玉琴,等.不同营养方式对普通小球藻生长特性和细胞组成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10):45-51.[17] 刘平怀,郝宗娣,杨勋,等.不同氮源对2种微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8):1429-1433.[18] BECKER EW.Microalgae:Biotechnology and Microbi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56-62.[19] 杨颖丽,张菁,杨帆,等.盐胁迫对两种小麦渗透性调节物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1):72-77.[20] 曹丽,回振龙,魏小红,等.SNP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5):100-106.[21] 叶林超,叶均安,徐国忠,等.碳酸氢铵等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7,26(6):319-322.[22] 潘庭双,胡贤江,侯冠军,等.氮对微绿球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548-555.[23] 李庆彪,宋全山.生物饵料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0-41.[24] 王素琴,闫海,张宾,等.不同氮源形态和植物激素对小球藻USTB01生长及叶黄素含量的效应[J].科技导报,2005,23(12):37-40.[25] 王顺昌,王陶,赵世光,等.不同氮源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和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8,17(2):197-201.[26] 赵华,董晓宇,夏媛媛,等.氮源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色素积累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4):367-370.[27] 刘四光,李文权,邓永智.海洋微藻多糖微波提取法研究[J].海洋通报,2007,26(4):105-110.[28] 卢仡,林红华,柯群.微藻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7):470-473.[29] 颜昌宙,曾阿妍,金相灿,等.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3):1050-1055.[30] 朱义平,宋东辉,杨国兰.不同氮源对异养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2,36(6):1027-1034.。
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长性能的影响
.
高浓度 的NH d 一 N 对小球藻 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 通常认为 浮游植 物首先利用的是N H , + - N,但从
两种无机 氮源下 小球藻 的生长 曲线可 以看 出 ,
.
拟 定光 照 时间为 1 2 h 。基础介 质 为
经处理 的高升桥水 库水 。选用水 生六号 ( 每升
含 有 0 . 1 3 3 g N H C O N H 2 、 0 . 1 0 0 g Mg S O ・
7 H2 0、 0 . 1 0 0 g Na HCO 0 . 0 3 3 g KC1 、 1 % F e S O
可 溶性 氮有可 溶性 无机氮 ( N O 3 ~ N、N O 2 一 N 、N H 4 + 一 N)和可溶 性有 机氮 ( 尿 素 、游离
实验 藻种于 室 内光照培 养箱 中培 养 ,培养
温度 均 为 ( 2 6 ± 1 )℃ ,光 量 子 约 为 8 0
mo 1 . m- 2 s ~ ,
. . . . ■ ■ . . 一 0 0 n1 I n n● /●
5 0 . 0 mm o l / L ; 复 合 氨 基 酸 :0 . 0 0 0 、0 . 1 2 5 、
氮
小球 藻生 长汰 的 喊
管帮 灿 吕光俊
( 1 重庆 市永川 区水产站 ,重庆 4 0 4 1 0 0 ; 2西南大学荣昌校 区水产 系,重庆 4 0 4 1 0 0 )
摘 要 :为 了研 究 四种 不 同氮 源 ( NO3 一 一 N、NH4 + 一 N、C O( NH2 ) 2 、复合 氨基 酸 )对 小
不同氮源对筒柱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筒柱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作者:吕航,芦薇薇,王巧晗,赫勇,宫庆礼来源:《河北渔业》 2013年第7期吕航,芦薇薇,王巧晗,赫勇,宫庆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藻类学与藻类养殖研究室,山东青岛,266003)摘要:以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为材料,分别以硝酸钠、氯化铵、尿素作为氮源的条件下对筒柱藻的生长状况、蛋白质、总糖、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钠对筒柱藻的生长最好,密度达3.5×109 L-1 (cells/L),含氮组中的筒柱藻密度显著高于无氮组;尿素、氯化铵、硝酸钠对筒柱藻中蛋白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均在0.015 mg/mL左右,硝酸钠组最高达0.017 mg/mL,显著高于无氮组(0.011 mg/mL);无氮组总糖含量最高达0.071 9 mg/mL,其他三组略低于无氮组;各含氮组对筒柱藻中叶绿素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均在10~12 μg/mL左右,与无氮组(6.827 1 μg/mL)差异显著。
因此得出硝酸钠对筒柱藻的生长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使用硝酸钠作为氮源。
关键词:氮源;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生长;蛋白质;总糖;叶绿素微藻具有易培养,繁殖快,生物量大和营养丰富的特点[1-2],是许多水产动物的重要的生物饵料[3]。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贝类、海参、虾蟹等育苗中,已经成为了育苗行业不可或缺的生物饵料[1-6]。
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隶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壳缝纲(Bacillariphyceae)、壳缝亚纲(Bacillariphycidace)、矽藻目(Bacillariales)、矽藻科(Bacillariaceae),筒柱藻属(Cylindrotheca),它是一种菱形的底栖硅藻。
细胞纺锤形,中央膨大,两端渐尖;具有易培养,耐污染,易收获等优点[3]。
不同氮源对4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摘要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 的方法 ,研究 了硝氮 、氨氮 、尿素和混合 氨基 酸等 4种不 同氮源对典型赤潮 藻赤潮 异弯藻
H trs maaahw 、凯伦藻 K rnas. e oi ksi o e g aei 、球形棕囊藻 P aoyt lb s p he csigo oa和常见浮游植物优势种类角毛藻 C atcrss. s h eoeo p 生长的影 响。结果表 明,这 4种海洋微藻不仅能利用无机氮硝氮 和氨氮 ,而且也均能利用有机氮尿素和混合氨基 酸。赤潮异
水进入 到近海海 洋生态 系统 中 ,这 些污染 物 中含有
试 验藻种 赤潮异 弯藻 、凯 伦藻 、球 形棕囊 藻和 角毛藻 由暨南 大学水 生生物研 究 中心藻 种室提 供 。
12 培 养条 件 . 试 验藻种 于室 内光 照培养箱 ( C 7 T 2 型人 C 25LH
大量的有机氮营养物质,而且海洋生物 自身的代谢 或死亡 [-] 大气沉 降[1 11、 24 1等也产 生了大量 的有 机氮 5 化合物 , 这些含氮化合物在水体中过量蓄积就会造 成富 营养 化 ,因此 有机氮 营养物质 在海洋 生态 系统 中的作用 不 能被忽视 。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机氮
那么浮 游植物 尤其是 赤潮 藻类对 有机氮 的响应 如何 ?本 研 究 选 取 我 国主 要 赤 潮原 因种 赤 潮 异 弯
。
藻 Heeoim ks io和凯 伦藻 K rn p 、球 t s a a ahw r g ae i s. a 形棕囊 藻 P aoyt lbs hecsi go oa以及 常见浮游 植物优 s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藻种 .
葡萄糖【、腐殖质【、多聚胺[、有机氮混合物( 6 ] 8 】 9 】 如
几种不同碳_氮源对隐甲藻生长及二十二碳六烯酸产量的影响
氮源时更有利于隐甲藻的生长和 DHA 的积累。
[ 关键词] 隐甲藻; 碳源; 氮源; 二十二碳六烯酸
[ 中图分类号] Q949.2J Q946.8
[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f Car bon and Nitr ogen Sour ces on Gr owth and DHA Yield in Cryptheco- dinium cohnii
多 数 微 藻 中 富 含 多 种 多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1], 其 中 的 二 十 二 碳 六 烯 酸 (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在改善人脑记忆、治疗心血管疾病、防治老年 痴 呆 , 以 及 抗 肿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 在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已 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目前, DHA 的主要商业来源为深海 鱼油。由于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 加之鱼油产品提纯工艺复杂且 具有难以去除的腥味等, 使得人们渐渐把目 光 转 向 新 的 DHA 资 源。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 cohnii) 是从海洋中筛选出来的一种 高产 DHA 微藻[3]。我们通过改进的提取隐甲藻脂肪酸的方法, 研 究 了 碳 、氮 源 对 隐 甲 藻 生 长 及 DHA 产 量 的 影 响 , 旨 在 找 出 最 适 的 碳 、氮 源 , 为 利 用 隐 甲 藻 工 业 化 发 酵 生 产 DHA 提 供 一 定 的 基 础依据。
1.2 基本生长曲线的测定 首 先 利 用 分 光 光 度 计 分 别 对 空 白 培 养 基 和 培 养 液 在 400~
7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扫 描 , 自 动 绘 出 培 养 液 的 吸 收 曲 线 , 最 终确定该隐甲藻培养 液 的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为 520 nm[5]。 分 别 测 定 基 础 培 养 基 条 件 下 隐 甲 藻 在 摇 瓶 中 培 养 12、24、36、48、60 和 72 h 后 的 D520nm 值 , 并 以 D520nm 值 代 替 藻 体 细 胞 浓 度 , 绘 制 隐 甲 藻 的 基本生长曲线。 1.3 生物量的测定
不同氮源对微藻增殖的影响
)
)< )
材料和方法
藻种
实验选用藻种为:纤细角毛藻( !"#$%&’$(&) *(#8 、 赤潮异弯藻 ( -$%$(&)+*.# #/#)"+0& B/D/) 、 亚历山 ’+,+) ) 大藻( 1,$2#34(+5. ;E < ) 、隐藻 F !"(&&.&3#) )#,+3# 6 7 #4&,$3)’$3) G 。
注: 表中氮浓度以 2 计。
图 5 赤潮异弯藻试验结果比较 A$< . 5 BC& (,7D"#& ,E &EE&(=) ,E "77,%$F7 (C-,#$G& "%G F#&" $% & ’ ()(*+,-. &HD&#$7&%=)
图 / 纤细角毛藻藻试验结果比较 A$< . / BC& (,7D"#& ,E &EE&(=) ,E "77,%$F7 (C-,#$G& "%G F#"& $% / ’ 01(2,3,* &HD&#$7&%=)
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目视计数。测定各微
藻在 2、 选取各微藻指数 ; 实验中的初始浓度见表 /。 生长期末期的生长速率 ! 进行方差分析, ! 的计算公 ( ) ( ・ 式为: ) , 式中 ! -< " # -< " $ % -</ % 为实验进 = 3 ! ( 浓度) ," 3 为初 行的天数," = 为第 % 天的细胞数量 始时微藻细胞数量 ( % > 3) 。
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对利玛原甲藻(三亚株)生长的影响
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对利玛原甲藻(三亚株)生长的影响曾玲;龙丽娟;龙超【摘要】研究了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3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三亚株)的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均是影响利玛原甲藻生长的显著因子(F>F0.01),影响程度为:起始密度>光照周期>温度,最佳搭配为温度30℃,光照周期12h:12h,起始密度2000cells·mL-1.【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0(029)006【总页数】6页(P137-142)【关键词】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光照周期;温度;起始密度;正交实验【作者】曾玲;龙丽娟;龙超【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利玛原甲藻 Procentrum lima(Dodge)(甲藻门Pyrrophyta: 双鞭甲藻纲Dinophyceae)是一种能产生毒素的底栖附生甲藻, 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沿海水域,是海洋底栖甲藻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1−5]。
有关研究已经证实食用被有毒甲藻如原甲藻Prorocentrum或鳍藻Dinophysis污染的贝类会导致腹泻性中毒[6−9]。
由于鳍藻 Dinophysis spp.的实验室培养相对较为困难, 利玛原甲藻通常作为可产生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毒藻模型, 被广泛用于研究腹泻性贝毒产生动力学的研究, 并已成为冈田酸(okadaic acid, OA), 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 DTX-1)的可靠来源[1]。
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利玛原甲藻(Pseudo-nitzschia)是一种常见的鞭毛藻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域。
其中,利玛原甲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和Pseudo-nitzschia australis是产生致命性神经毒素多普海酸(domoic acid)的主要物种。
多普海酸是一种神经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过程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包括营养盐、光照、水温、盐度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海洋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对于了解利玛原甲藻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旨在系统研究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包括营养盐、光照、水温、盐度等。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探究营养盐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利用不同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盐,控制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利玛原甲藻生长情况,并测定产毒水平。
(2)探究光照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通过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控制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情况,并测定其对多普海酸产量的影响。
(3)探究水温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观察水温变化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速率、毒素产量等的影响。
(4)探究盐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通过调节盐度条件控制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毒素产量,并分析盐度对其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利玛原甲藻的适应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制定和完善利玛原甲藻的监测和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此外,本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对生物生态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氮源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氮源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色素积累的影响赵华;董晓宇;夏媛媛;牛堃【期刊名称】《现代食品科技》【年(卷),期】2012(028)004【摘要】本文研究了自养培养条件下尿素、NH4NO3、(NH4)2SO4和NaNO3四种氮源对小球藻(Chlorella sp.TCCC45058)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a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NaNO3是Chlorella sp.TCCC45058生长的最佳氮源,以NaNO3为氮源时得到最高细胞密度4.1×107个/mL;而尿素对藻细胞色素积累最有利,最高叶绿素a产率达到21 mg/g.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源会对培养液pH造成不同影响,以NaNO3为氮源时,随着NO3的消耗培养液pH会出现显著的上升;以(NI4)2SO4为氮源时pH呈下降趋势;而尿素和NH4NO3则不会对其产生明显影响.将pH维持在中性不会对各组氮源培养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实际生产中无需对培养基pH做全程控制.【总页数】5页(P367-370,373)【作者】赵华;董晓宇;夏媛媛;牛堃【作者单位】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氮源、光照对缺刻缘绿藻总脂、花生四烯酸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J], 翟映雪;冷云;衣尧;王振2.不同碳氮源对一株产油小球藻油脂积累的影响 [J], 金虹;P.K.Andy Hong;Diana Bao;吕海棠;李文林;马明英3.不同氮源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和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 [J], 王顺昌;王陶;赵世光;吴跃进;余增亮4.不同氮源对异养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J], 朱义平;宋东辉;杨国兰5.光照强度CO_2体积分数和氮源质量浓度对小球藻干质量积累的影响 [J], 黄冬丽;王福彬;吴柳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 期 N N 单 位 藻 细 胞 OA含 量 明显 高 于 N I 和 尿 素组 , H C 组 和 尿 素 组 之 间无 显 著 性 差异 . 些 结 果 表 明 , 玛 原 甲 藻可 以利 用 无 a O组 HC组 N I 这 利
机 氮 ( a O 、 H C ) 有 机氮 盐 尿 素 , 玛 原 甲藻 中可 能 存在 尿素 酶 ; a O 和 尿 素 比 N I 能 更 有 利于 维 持 利 玛 原 甲藻 的生 长 ; 玛 原 N N N I和 利 NN HC可 利
Efe t o d f e e t f c s f if r n nir g n o c s n he r wt a d o i p o uc i n f t o e s ur e o t g o h n t x n r d to o
P o o e tu l a r r c n r m i m
A s a t r oe t m l a iardt e ra i a i rs o s l f i rei s e f hp i nn D P . h rw hrt , ia d c s ci t b t c :P o cnr i e ・ d g ns t ts ep n i e o da h t h l i o o ig( S ) T ego t a nt t r u t ea t i r r u m s i o m h b r r c ls s e re e a vy
暨 南大 学 生 物工 程 学 系 . 州 5 0 3 广 16 2
收 稿 日期 :0 7 0 - 5 2 0 4 2
修 回 日期 :0 7 0 — 8 2 0 - 7 1
录 用 日期 :0 8 0 1 2 0 —3 9
摘 要 : 用 单 因 子 实 验 , 置 4个 浓度 梯 度 :2x l L 、5x l L 、 1 lL 和 1 0x o ・ ~ , 究 了 N N NH C 和 尿 素 对 利 玛 原 甲 采 设 1I ・ ~ 2I mo mo- ~ 5 x ・ 0 mo O 1 lL m 研 aO 、 I 藻 ( rr e t m l a 的生 长 、 酸还 原 酶 ( i a e u ts ,N 活 性 以及 腹 泻 性 贝毒 ( i rei s e f h p i nn ,D P 产 生 的 影 响 , 比分 P oo nr i ) c u m 硝 nt t r c e R) re d a da h t h li os i r c ls o g S) 对
S i t eC ru s ni ,8 6 : 1 6—19 ce i i m t t e 2 ( ) 18 na c a a 11
不 同氮 源 对 利 玛 原 甲 藻 ( rrcnrm f ) 长 和 产 P ooe t ma 生 u i 毒 的 影 响
钟 娜 , 维 东 , 洁 生 , 洁 玲 , 洋 杨 刘 张 何
析 了利 玛 原 甲藻 对 3种 不 同 氮源 的利 用 特 征 . 果 发 现 , N N 、 H C 和 尿 素 分 别作 为 氮 源 时 , 结 以 aO N I 3 利玛 原 甲藻 最 大生 长 速 率 ( … ) 差 不 大 ; 相
N N 和 尿 素组 之 间 最 大 生物 量 ( 和硝 酸 还 原 酶活 性 也 相 近 ; H C 组最 大生 物 量 ( 和硝 酸 还 原 酶活 性 明 显 低 于 N N 和尿 素 组 . aO 组 X) N I X) a O组 平
ZHONG Na,YANG e d n ,L U Je h n W io g I is e g,ZHANG i l g,HE Ya g Jei n n
D p r n fBit c n lg ,J n n Un v riy e at me to oe h o o y ia i e st ,Gu n z o 0 3 a g h u 51 6 2 Re e v d 2 r 0 7; c ie 5 Ap i 2 0 l r c i e n rv s d f r 1 u y2 0 e ev d i e i o m J l 0 7; e 8 a c pt d 1 r h 2 0 c e e Ma c 0 8 9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6期
20 0 8年 6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 . 1 28. . No 6
Ac a S i n i e Cic msa i e t c e t r u tnt a a
Jn 2 0 u ., 0 8
钟娜 , 维 东 , 洁 生 , .0 8 不 同 氮源 对 利 玛 原 甲 藻 ( r oet m l a 生 长 和 产 毒 的影 响 []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8 6 : 16—19 杨 刘 等 20 . Po cnr i ) r u m J. 2 ( ) 18 11 Z ogN,Y n D,LuJS ta.20 . f cso d e n nt gnsucso h rwhadtx rd co f rrcnrm l a [ ] A t hn agW i ,e 1 0 8 Ef t f i r t ioe ore ntegot n oi pout no o et i e f e r n i P o u m J 盐 的形 态 有 关 , 中 N N 有利 于 毒 素 的 合成 . 其 aO最 关 键词 : 玛 原 甲藻 ; 酸 盐 ; 利 硝 氨盐 ; 素 ; 酸还 原 酶 ; 泻性 贝毒 尿 硝 腹
文 章编 号 :2 32 6 ( 0 8 0 1 6 0 0 5 —4 8 2 0 ) 6 1 8 — 6 中 图 分类 号 : I 1 5 X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