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区域合作升级统筹川渝经济协调发展_唐世刚
巴中恩阳全域规划项目
新疆 西藏
甘肃 青海
内蒙 古 宁夏
陕西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广西
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性政策支持
• 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 五”规划》,明确加快十一个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合巴中市、恩阳区自身资源基础条件以及产业发展条件,科学遴选优选适配产业,进行合理产业布局规划,帮助恩阳区产业实现集约式规模 化发展和跨越; 4. 城镇体系构建:在总体发展定位的指导下,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实现与产业研究无缝对接,在全区实现合理的空间结构方案,形成产业发展 与城市(城镇)之间的关系耦合;在交通组织、建设用地、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合理规划,从全域角度落实战略部署,并构 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推动城乡统筹。
国家战略背景1: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
宏观背景
构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
——“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 式。”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 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04年,刘斌夫在《中国城市走向》首次提出“西三角”概 念;
——2009年两会,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向国家提交西三 角经济圈发展提案。
——2009年5月,三省市发改委签署《关于共同打造“西三角”经 济区的工作协议》; • 定义:以重庆为核心的重庆经济圈、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经济圈、以 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促进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 国第四增长极。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 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 发展基础: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安-成 都高铁与成渝高铁建设,加速两大经济区的融合发展; • 战略意义:促进西南与西北的经济联系,促进要素向西部集聚,并辐 射带动西南、西北腹地的发展。
2023年四川内江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参考答案
2023年四川内江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参考答案1、现在医学上使用的水银柱血压计是在()开始应用于临床的。
答案:A.1896年2、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中,提高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提升科技创新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推进信息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
答案:A.正确3、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建议包括()。
答案:A.建立协同机制使国家层面规划和两省市发展规划有机叠合形成合力B.推进市场的开放性、一体化C.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互用D.提高科技协同创新能力4、下列选项中,关于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理解,正确的有()。
答案:A.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打造新型能力的系统性变革过程,从业务赋能、运营优化到模式再造逐步递进B.数字化转型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C.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变革相辅相成,变革过程呈螺旋式上升5、在Roblox世界中玩家主要通过法币充值获得Robux (Roblox世界的虚拟币),买皮肤支付给开发者。
但开发者在得到Robux后,不可以与Roblox平台兑换成法币。
答案:A.错误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答案:A.正确7、人类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包括()。
答案:A.好奇心B.声誉C.游戏D.责任E.财富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言语B.文字C.图像D.肢体行为9、相比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地处西部腹地的成渝地区是最大的回旋余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不可替代。
答案:A.正确10、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在信号的()等多个环节发挥功能。
答案:A.故障特征提取B.故障诊断C.故障分类D.故障定位11、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包括()。
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答案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发展格局“新”在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2 分]A“新”在“开放”两字上B“新”体现在经济增长内外驱动力的时空转换C“新”体现在大国普遍型开放安全发展模式D“新”在“循环”两字上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2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蕴藏的机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2 分]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C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共同推动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水平已基本和国内外发达城市群持平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 单选题:2 分]A《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C《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D《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4《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提出,要共建()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 单选题:2 分]A3B5C7D9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 单选题:2 分]A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B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意外事件发生之日C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意外事件发生之日D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6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单选题:2 分]A四B六C八D九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06•【字号】渝商务函〔2022〕201 号•【施行日期】2022.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服务贸易正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王济光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间形成高效联动的建议》(第1137号)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服务贸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经与市发展改革委、重庆海关、市科技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一)关于“加快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争取批准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
今年,国家将出台全国版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相关政策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积极申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关于“积极发展研发、跨境租赁等新兴服务贸易”。
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研发、检验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1年5月,我委印发《重庆市服务贸易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21年版)》,明确发展金融、文化、数字贸易、“保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贸易。
今年1月,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印发《2022年服务贸易项目申报指南》,从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认证、示范创建、人才培训、文化制作、贴息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新兴服务贸易。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扩大政策支持范围,降低政策支持门槛,力争全市服务贸易从传统“跟跑者”变为现代“并跑者”以及未来“领跑者”。
2021年度四川省巴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及答案
2021年度四川省巴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1《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单选题:2 分]A “一干一支、三区协同”B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C “多干多支、三区协同”D “多干一支、五区协同”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
[ 单选题:2 分]A 预约合同B 订立合同C 转让合同D 解除合同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3()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
[ 单选题:2 分]A 生态环境B 公共服务C 交通基础设施D 现代产业体系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 单选题:2 分]A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B 物业行业协会C 开发建设单位D 物业服务企业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5()时期,国家发布《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推动成渝城市群研究。
[ 单选题:2 分]A 十五B 十一五C 十二五D 十三五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错误6重大风险防范的三个认识维度不包括()。
[ 单选题:2 分]A 风险域B 不确定性C 安全点D 时间点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7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经揭牌,并将采用“理事会+执委会+()”的三层次架构。
[ 单选题:2 分]A 发展公司B 地方政府C 居委会D 董事会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8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严格控制开发强度,要求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
[ 单选题:2 分]A 25%B 45%C 55%D 75%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9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所运用的思维不包括()。
自然资源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01号(资源环境类302号)提案答复的函
自然资源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01号(资源环境类302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8.09•【文号】自然资协提复字〔2021〕044•【施行日期】2021.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01号(资源环境类302号)提案答复的函自然资协提复字〔2021〕044欧阳泽华等4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力度的提案》收悉。
你们的建议对我们完善政策措施、改进相关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经商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建立部级指导机制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中央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纲要》实施的指导,在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制定、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2021年6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纲要》落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工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重庆市、四川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参加,依托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统筹指导,协调解决《纲要》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
我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指导重庆、四川加快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能力,加强土地管理领域区域协作,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
二、关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对探索土地计划管理方式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进行了具体安排。
按照中央有关改革部署要求,目前,我部正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其中包括探索建立全国性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拓展优势地区发展空间等。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7.27•【字号】渝府办发〔2020〕97号•【施行日期】2020.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的通知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四川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已经川渝两省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7月27日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是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为科学有序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经两省市共同商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重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和重庆市委“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一批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率先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先行示范。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和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鼓励在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将创新共同体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擎——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
将创新共同体竹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華----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陈诗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创新共同体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纽带形成的共同体,它以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打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加强协同攻关,加快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发展效率。
构建创新共同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开展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共同应对区域重大挑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新时期,必须坚持创新在成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O关键词:创新共同体;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93(2021)01-0013-05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点带面”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渝地区地处国家“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节点,是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是我国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但目前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哑铃式结构,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创新共同体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纽带形成的共同体,它以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打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加强协同攻关,加快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发展效率。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9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9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23•【字号】渝商务函〔2022〕84 号•【施行日期】2022.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9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罗玉平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将万盛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议》(第0942号)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工作以及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情况国家级经开区是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和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程度高,与国际市场联系比较紧密,在推动发展、扩大开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国家级经开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工作,市领导多次赴国家级经开区调研,对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发展工作作出部署。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我市国家级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渝府办发[2019]84号),支持我市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3个国家级经开区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1年,3个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实际外资 18.94亿美元、占全市17.8%,外商直接投资4.78亿美元、占全市21.4%,在稳外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形成高新技术发展的集聚地。
我市国家级经开区累计引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创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44个,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工业、生物医药等已经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年营业收入15亿元及以上的制造业企业达到16家。
论川渝政府合作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新视角
1 5
论 川渝 政 府合 作 助 推 统 筹城 乡发展
— —
科 学 发 展 、 谐 社 会新 视 角 和
4 04 ) 0 0 1
杨 顺 湘
( 庆行 政 学 院 , 庆 重 重
摘 要 : 科 学发展 、 在 构建 和谐社 会 的背景 下 , 重庆和 成都 同时被 国 家批 准 成 为全 国统筹 城 乡综 合 配 套 改革 试
退 居 于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比 、 业 率 、 会 满 意 度 指 标 之 后 。 国 家 发 改 委 副 秘 书 长 杨 就 社 伟 民指 出 , 立 统 筹 城 乡试 验 区 本 来 就 不 是 为 了 增 加 G 设 DP和 财 政 收 入 , 不 是 更 为 了多 盖 一 些 高 楼 , 者 隔 靴 搔 痒 式 地 搞 一 些 水 、 、 、 建 设 , 是 要 让 城 乡 或 电 路 气 而
与 原 来 各 类 特 区 和 试 验 区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主 相 比 , 渝 试 验 区 的 目标 已 经 发 成 展 到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求 社 会 公 平 的 新 高 度 。 成 渝 试 验 区 未 来 建 设 成 功 与 失 败 追
的 衡 量 尺 度 , 与 原 来 的 试 验 区 相 差 较 大 , DP 增 长 速 度 、 商 投 资 数 量 等 可 能 将 G 外
得 伟 大 成 就 , 一 些 难 点 问 题 仍 然 没 有 取 得 实 质 性 突 破 , 中 央 提 出 科 学 发 展 观 但 党
的 背 景 下 , 改 变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体 制 机 制 、 找 中 西 部 地 区特 有 的 发 展 模 式 、 为 寻 探
索构建 和谐 社会 而设 立 的 。
努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重庆行政 2021年第2期努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滕旭荣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㊁着眼全局,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㊂2020年11月,党中央㊁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绵阳㊁南充㊁万州㊁黔江等8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㊂更好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承接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 双核”辐射,联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对推动成渝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党中央㊁国务院对川渝地区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㊂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利他作用,有利于优化川渝地区城市体系,有利于提升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发挥城市规模经济集聚辐射带动效应㊂但对比川渝两省市区域中心发展现状,重庆市内2个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黔江的区域集聚辐射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以更好地联动渝东南及武陵山区协调发展㊂一㊁成渝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基础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成渝铁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有成渝地区,三峡工程建设最大贡献也属成渝地区㊂自国务院2011年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2016年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区域中心城市呈现出经济总量提升较快㊁产业质量体系更优㊁协同发展趋势向好,是引领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力军㊂(一)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从经济总量看, 十三五”时期,万州㊁绵阳等8个区域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万亿,年均增长9.9%,高于其他地区增速2.2个百分点㊂其中:绵阳突破3000亿级,宜宾㊁南充㊁泸州㊁达州㊁乐山均达到2000亿级㊂从开放发展看,进出口总额突破90亿美元,年均增长8.3%,绵阳㊁泸州㊁宜宾㊁万州先后获批综合保税区,深度融入中欧班列成渝通道体系㊂(二)产业体系明显完善从产业集聚度看,电子信息㊁高端装备制造㊁汽摩整车及零配件㊁能源化工㊁现代医药㊁消费品等产业集群发展,2020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 十三五”时期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500家,均高于两地平均水平㊂从科技创新看,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R&D经费投入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国务院批准设立绵阳综合保税区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㊂(三)区位优势明显突现十三五”时期,8个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迎来快速发展,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立与成都㊁重庆㊁西安㊁贵阳㊁昆明等周边主要城市的快速通道,绵阳㊁南充㊁宜宾㊁泸州㊁达州㊁万州㊁黔江等支线机场已开工国内主要城市航线200余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㊂伴随渝西高铁㊁城南达万高铁㊁渝昆高铁㊁渝湘高铁等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必将进一步巩固完善㊂(四)协同发展明显加快党中央做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后,区域中心城市率先行动,积极作为,围绕科技创新㊁产业协作㊁要素互通㊁服务共享㊁社会共治等方面先后签订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协同融合发展前景广阔㊂绵阳市与成都㊁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推动成绵㊁绵德一体化发展;泸州市与成都市签订‘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㊁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㊂二㊁重庆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短板重庆市的万州㊁黔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2个区域中心城市,与四川省6个区域中心城市对比看,明显存在四个方面的发展短板㊂0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经济首位度不高万州和黔江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经济首位度分别为27.2%㊁17.7%,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4.6个㊁6.6个百分点㊂与四川省6个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对比看,万州经济总量低于绵阳市涪城区,黔江是8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规模最小的㊂(二)科技创新力不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市近1.1个百分点,较四川省6个区域中心城市低0.1个百分点㊂重大科技装置匮乏,科技创新中心㊁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也有一定差距㊂(三)政策支持度不够囿于直辖市行政管理体系,万州和黔江已没有地级市在财政㊁土地㊁金融等资源要素调配能力,加之市级对中心城市缺乏专项支持,万州和黔江2个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于四川区域中心城市㊂加之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相比,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没有三峡后扶政策的托底支持,渝东南地区仅此一项每年少获得上级专项转移资金10亿元以上㊂(四)区域联动性不强市级层面缺乏对渝东北㊁渝东南片区产业布局的统一规划指导,特别是渝东南片区各区县地理位置相邻㊁资源禀赋相近㊁经济发展层次相当,区县之间缺乏产业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产业布局同质化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旅游联动发展程度不高㊂三、增强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的六个建议黔江是42个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范围区县中接受 双核”辐射带动最弱,是8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最小的区县,必须按照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赋予黔江 中国峡谷城㊃武陵会客厅”的新定位,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在用好外力㊁增强动力㊁激发活力㊁挖掘潜力㊁聚集合力㊁甘下苦力上久久为功,以只争朝夕㊁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进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㊂(一)用好外力,推动规划定位政策落地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㊂争取国家尽快设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和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基金,提高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将黔江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㊂争取将万州至黔江高铁㊁广垫忠黔㊁黔恩遵昭等铁路纳入国家 十四五”规划实施,支持黔江区域综合交通枢纽㊁铁路物流中心㊁公路物流中心㊁航空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节点建设㊂二是积极争取市级层面支持㊂指导黔江高质量编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将黔江纳入全市的产业布局范畴统筹,并赋能黔江培育壮大新材料㊁消费品等产业和尽快落实 三峡电”等低成本电力配额;加快筹建武陵山绿色生态科技银行和乌江画廊文旅示范带投资公司,鼓励市级投融资平台参与黔江中心城市建设;市级每年定额安排黔江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帮助黔江统筹用于机场㊁消防救援㊁医疗卫生等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支出,提高黔江对周边区县转移人口承接力㊂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㊂围绕发挥旅游㊁教育和医疗 三个集散”功能,通过TOD㊁REITs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㊁濯水康养旅游度假区㊁中医药大学㊁黔江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等中心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力㊁辐射力㊂(二)增强动力,推动产城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着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㊂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载体,有序承接成渝地区转移产业,持续巩固提升卷烟及配套㊁延伸新材料㊁茧丝绸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培育大健康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㊂二是着力壮大山地特色农业㊂深度融入川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加快建设50万头无抗优质生猪肉食品基地㊁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㊂提速建设蚕桑产业示范园,高标准建设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㊂巩固烟草产业基地,加快完成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㊂三是着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㊂以濯水5A景区和7个4A景区旅游方阵为依托,持续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旅游+文化㊁城市㊁商贸㊁工业㊁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渝东南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消费品创新创意中心㊁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展销中心㊂四是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㊂紧扣 中国峡谷城㊃武陵会客厅”定位,按照2025年中心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㊁30万人优化中心城市能级,强力推动黔江城市大峡谷㊁高铁站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产㊁城㊁景 三融合”,旅游㊁教育㊁医疗 三集散”,宜居㊁宜业㊁宜游 三适宜”,增强中心城市承载力,促进更多产业和11重庆行政 2021年第2期人口向黔江集中㊂(三)激发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一是优化拓展空间布局㊂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推动城市合理扩展,将城区规划面积按2025年30平方公里㊁居住人口30万人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未来产业㊁人口等集聚提供空间保障㊂优化构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高标准高品质抓好高铁站场区域开发,增强中心城区的要素吸引力㊁宜居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使中心城区成为人口集中㊁产业集聚㊁功能集成㊁要素集约的核心区域,打造武陵山区高铁经济示范区㊂规划建设重要中心镇,优化空间布局和要素配套,更好地发挥对区域的集聚辐射作用㊂二是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能力㊂紧扣 中国峡谷城㊃武陵会客厅”定位,按照 新城做加法㊁老城做减法”总体思路,推动高端生产生活要素向新城集聚,推动城市实现更有效益㊁更具特色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㊁人文品质㊁生态品质㊁生活品质,使中心城区成为 峡谷城”吃住行游购娱的主要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㊂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㊂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先行示范㊁重点帮扶㊁平稳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㊂依托交通廊道㊁轨道网络㊁产业集群㊁河流水系和旅游资源,以规划新理念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着力打造阿蓬江 一江两岸”美丽乡村示范走廊,有序推进一批美丽小城镇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承接中心城区㊁辐射乡村的总服务器㊁总引擎作用㊂(四)挖掘潜力,推动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一是着力挖掘生态产品价值㊂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㊁林长制,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持续筑牢生态保护屏障㊂争取在全市率先开展地票生态功能试点和碳汇交易,完成森林指标交易5万亩以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㊂二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㊂积极争取支持黔江加快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争取市级科技创新基地在黔江设立分支机构,每年培育科技型企业40家㊁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争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㊂深化与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协作,将正阳工业园区作为重庆高新区 飞地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㊂三是着力建设对外开放高地㊂加快拓展黔江海关功能,争取在黔江开展铁路货场甩挂业务,开通航空口岸㊂大力发展加工贸易㊁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等业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及成渝地区汽摩㊁装备㊁电子信息等配套产业,力争 十四五”时期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自营出口企业达到15家以上㊂(五)聚集合力,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一是深化川渝协作发展㊂加强与四川相关市(区)县合作,围绕产业协作㊁文旅融合㊁服务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与南充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动落地㊂二是深化渝东南协调发展㊂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优势,构建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协同打造乌江画廊旅游精品㊁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带,联手建设武陵山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㊂三是深化武陵山区联动发展㊂支持黔江加强与湘鄂渝黔周边城市互动合作,联动恩施㊁张家界㊁铜仁㊁湘西建立重大事项区县长共商机制和全国人大代表协商机制,合力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㊁公共服务㊁生态环保等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争取国家层面尽早出台湘鄂渝黔革命老区 十四五”发展规划㊂四是深化对口协作发展㊂持续深化中信集团㊁山东日照市和重庆高新区等全方位定点对口协作,在巩固脱贫成果㊁重大产业项目和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努力打造对口协作新范例㊂(六)甘下苦力,推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一是弘扬新时代 黔江精神”㊂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的杰出贡献者,让 宁愿苦干㊁不愿苦熬”的 黔江精神”在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实践中再出发㊂二是发扬钉钉子精神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 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各项定位政策落地,持之以恒 常思考” 深研究” 勤对接”,以 建成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紧盯不放,按照事项化㊁清单化㊁责任化㊁时限化要求,常态化抓好跟踪落实㊂三是褒扬敢担当精神㊂褒扬能吃苦㊁乐奉献㊁敢担当的领导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有人干㊁敢于干㊁能干成的干事创业环境㊂作 者: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责任编辑:马 健2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1.31•【字号】渝府办发〔2023〕15号•【施行日期】2023.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15号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四川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已经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月3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加快融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立破并举、系统协同、畅通循环、提质增效原则,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努力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到2025年,区域内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商品要素资源流动更加顺畅,市场制度规则基本统一,市场监管协作更加有力,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明显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基本实现,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支持和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支持和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4.08.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8.28•【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支持和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4年8月28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支持和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为川渝毗邻地区检察一体化提供经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和《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切实提高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1.深刻认识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川渝高竹新区地跨重庆市渝北区和四川省广安市两地,是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共同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是川渝两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川渝两地共同谋划、联手打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川渝两地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领会、全面把握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有利于拓展优化成渝中部地区发展空间,有利于形成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有利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样板”的重要意义,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以服务保障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2.15•【字号】渝府办发〔2022〕22号•【施行日期】2022.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四川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已经重庆市和四川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2月15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协同推进成渝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成渝地区形成“统筹共建、协同联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推动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不断优化,政策法规、市场机制、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生态碳汇、标准建设等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更好服务全国开放发展大局 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专访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
区共同发展,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首先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在西部地区高质
量发展上发挥带动作用。四川将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 循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一 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创新驱动转型 发展,打造“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 系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补齐交通、水利等基 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其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以中国(四川)自由 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平台为支撑, 加快“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突出南向,全力推进西部陆 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 深度融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提升东向,重点依托 长江经济带,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先 进生产力;深化西向,重点释放中欧班列(成都)、“空中 丝绸之路”等泛欧泛亚通道能力,推进对欧高端合作; 扩大北向,主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第三,加大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力度,努力在维 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上发挥示范作用。四川将认真践 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之路,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大规模开展 绿化全川行动,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 护“三水共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实施发 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加强长江经济带生 态环境保护,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控。推动 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水资源刚性 约束。■
SJDDJYB 专题报道
川渝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
川渝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川渝经济合作是指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在经济领域进行协作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川渝地区两地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各具特色和潜力。
川渝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下面就川渝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政府合作机制政府合作机制是川渝经济合作的基础,是实现两地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
两地政府要加强沟通,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要建立健全的合作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作共识和合力。
要加强政策对接,共同研究出台支持川渝经济合作发展的政策举措,为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而且,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川渝经济合作的宣传推广,提升合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产业合作是川渝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合作,可以促进两地产业的互补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要加强产业对接,充分发挥两地产业的优势,形成互补性,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要引进外部优质产业资源,通过引进引智,促进优质产业在川渝地区的落地发展,丰富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川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还可以建立产业合作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
资金是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撑,要实现川渝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健全的资金合作机制。
可以加强金融对接,建立川渝跨境融资合作平台,为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促进资金流动和项目实施。
要加强投资引导,通过政策引导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川渝经济合作项目,为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建立川渝经济合作发展基金,为重点合作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还可以开展股权投资合作,促进双方企业在资本运作上的深度融合。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川渝经济合作,需要加强人才合作。
可以加强人才交流,建立川渝经济合作的人才交流机制,通过引进人才和派驻人才,实现人才的共享和流动。
聚焦新定位 扛起新使命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聚焦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者:宋英俊来源:《重庆行政》2024年第03期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重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谋划重庆发展,赋予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定位,部署提出“四项任务”,指明了重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坐标,为重庆带来了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为新征程上重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强调“把创新搞上去”“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2019年又在重庆强调“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来到重庆考察,在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后指出,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希望重庆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又进一步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对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穩致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制造业一直拥有较好的基础,在全国工业41个大类中重庆有39个,如何培育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就是提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集优聚强、聚链延链”。
随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重庆产业结构更优、科技动能更强,新兴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至2023年底,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 2%,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21479165_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速览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层动态4月2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和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精神,签署川渝人社合作协议,研究部署深化川渝人社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工作。
四川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主持会议并讲话,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杰、重庆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分别通报有关情况。
胡斌在讲话中指出,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义重大,既是顺应川渝两地民心民意之举,又是在两地人社部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再提炼和再升华。
今年是川渝人社合作的第十个年头,围绕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期”,四川人社部门要与重庆齐心协力互相搭台,同唱人社“双城记”,共建双城“经济圈”。
胡斌在讲话中强调,此次会议签署的合作协议是川渝两地人社同仁克服疫情影响反复研究磋商的宝贵成果,是两地开展人社合作的顶层设计,更是开展人社合作的行动纲领,今后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协议展开。
为落实好协议内容,更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人社系统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重点要下好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先手棋,夯实全省人社合作发展的基础。
二是牢固树立“一盘棋”发展思维,与重庆人社部门加强规划对接、毗邻地区合作和沟通交流,主动做到川渝人社合作同频共振。
三是凝心聚力“谋篇布局”,选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会同重庆制定2020年工作计划,坚持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有序推进实施,全力以赴完成2020会上,田杰通报川渝人社合作协议文本起草情况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苏静介绍川渝人社合作协议文本涉及的七个方面30项内容41个重点任务等情况。
四川省人社厅“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成员分别在重庆、四川会场参加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大开发摘要:川渝两地的发展,不仅对自身,而且对整个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川渝两地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互补性很强,因此升级川渝合作,形成互补优势,是两地发展共同面临的重任。
关键词:川渝地区;区域合作;统筹发展Abstract:Sichuan and Chongqing have respectively advantages in the west areas,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economic areas in the East,there is a large gap, which might become larger in futur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se two cities plays a decisive role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the West development and espe-cially the upper stream areas of Changjiang River.It is an urgent task to upgrad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ichuan and Chongqing on the basis of their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e.g.their adjacent posi-tion,melted economy,attached relations and similar culture.Keywords:Sichuan and Chongqing,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cooperation acceleration川渝两地同处西部,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互补性很强。
重庆在发展机械制造业、商贸流通方面的经验以及经营和管理城市的经验较为丰富,四川作为资源和人口大省,在旅游开发、电子信息、饮料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四川、重庆两省市的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已经加速。
川渝合作无论从两地主观具备的条件上,还是客观要求上,都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当前区域经济竞相崛起,地区联合势头强劲的新形势下,川渝应淡化行政界线,打破地域封锁,共同构建大平台、营造大环境、培育大市场、谋求大发展,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国家级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连绵群,共建川渝经济区域合作新局面,形成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一、加快川渝合作升级的必要性1.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三峡大坝的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肯定和重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热度,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但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已崛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打造长江上游经济带,实现长江上游经济带对川渝经济辐射作用,是摆在两地最迫切的任务,也是两地的共同愿望。
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从经济联系看,重庆直辖后,四川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腹地地位没有改变,同时四川与重庆相邻的川东北、川中、川南沿长江以上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则需以重庆这个特大中心城市为依托。
从现实情况看,重庆现在致力于发展长江上游沿岸经济,主要是结合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城镇迁建等进行,这既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因素和潜力所在,同时从经济、环保等发面也对四川有利,尤其是对四川向东向南发展特别有帮助。
因此,长江上游经济区建设是川渝两地必须加强经济合作升级的一大现实要求。
2.两地比较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需要四川和重庆在资源和产业以及其他生产要素都存在互补性:川渝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富集地区,是生物资源多样性地区。
但由于地理原因,这些资源的分布既有不平衡性,也有共生交叉性,不可截然分开,各有优势。
比如重庆天然气资源占优,四川的水能资源最富,双方各有所需,可以互补共享,实现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将起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方面,四川农业人口过剩较严重,而重庆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使双方可以相互得利;重庆在机械工业方面,特别是汽车、摩托车产业优势明显,而相当多的零部件正好与四川许多中小机械企业联系,形成配套;农林畜牧业方面,四川的现有的资源开发较重庆丰富,这对重庆致力于工业发展可形成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互补……川渝作为地缘关系、人员关系最密切的毗邻地区,比较优势是两地经济合作必须升级的又一大现实要求。
3.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节约发展成本的需要川渝两地由于历史渊源,在基础设施上本来就具有共享的基础条件,毗邻的关系更增强了两地基础设施完全互连共享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在交通方面,从水路上来说,两地有长江和嘉陵江水道;陆上有成渝铁路,以及襄渝铁路、内昆铁路、成达万铁路;公路有成渝高速、成南渝万高速;空中有成都双流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间,成都与万州机场间的川渝航线等。
在三峡大坝建设后两地的基础建设上看,四川的重点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重庆主要是开发和治理库区,消除重庆及库区周边城乡对库区的污染,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转,两地在基础建设上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性。
在教科文事业的建设发展上,两地都是西部重要的教育重地,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性也很强。
在工业建设的基础设施上,重庆作为六大老工业基地,设施建设相对门类比较齐全,而成都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自身特色,两加快区域合作升级统筹川渝经济协调发展□唐世刚(重庆三峡学院政法系,重庆404000214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9年3月地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共享将为两地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
二、当前制约川渝合作升级的因素1.信息畅通工程建设相对落后在信息畅通工程上,涉及到的主要是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和现代多媒体媒介的沟通。
重庆主城区及万州与四川的部分大中城市在交通上已比较便利,但是,两地经济要持续、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使两地更多的区域实现道路交通上的便捷和便利。
当前,两地的区县(市)级道路工程总体比较落后,甚至在有的边界地区存在道路无人管理状态,这不利于双边经济交往。
同时,在已建成的川渝高速公路因行政区划不同导致收费偏高,增大了往来成本,在保养与维修也不同步,路况不能得到根本保障。
这对两地投资者跨区域的投资积极性和经济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现代多媒体媒介沟通上,两地按行政区域设定,因此在电视收看上除了卫视频道再没有其他相互节目交流,而在部分区县(市),由于有线电视收费等问题,两地的卫视节目收看有时候也得不到保证。
在新闻媒介沟通上,虽然设立了信息共享平台等,但小范围经济利益驱使信息共享的真正程度是很低的;在通讯上,两地毗邻,但收费与全国其他城市通讯的收费一样,给两地频繁交往造成不必要的开支,给投资经商和旅游休闲度假增大了通讯成本;在网络上沟通上,虽然说网络交流是无时间和空间限制,但是川渝两地在信息的地方保护及对外信息的抵制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
信息的闭塞限制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升级。
2.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在经济合作实质问题上,川渝两地都已达成了共识,而且两地的省市政府都已作出了积极主动的姿态,建立了两省市高层领导定期联系制、部门和行业对口合作制。
同时两地的部分区县(市),特别是两地接壤的区县(市),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互访也大量存在。
部分地方建立了两地的经济合作论坛,定期对川渝两地经济合作进行“会诊”。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从两地持续、全面、协调合作上来讲,这种合作交流机制存在很大局限性:第一,省市政府建立了定期联系制,而下级政府则没有同步建立,将导致政府交流合作信息不能及时上传下达;第二,区县(市)之间不定期的合作交流没有形成正式机制,这种零散的方式随时可能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的变化而影响其实现;第三,两地经济合作论坛更多以学者讨论式的方式进行,论坛的结果对两地政府能产生多大影响,怎样产生影响是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因此,目前川渝两地双边合作交流机制本身的不完善,将导致政府之间的发展规划、发展动态及相关政策不能及时沟通,两地合作升级的导向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地方意识浓厚,地区保护比较严重近几年来,两省市政府在两地区域经济合作上签订和颁布了不少的协议和文件,在工农商等许多问题上,双方政府和部门之间制定了相同的政策制度和标准,和大大促进了两地在工农商方面的合作交流。
但两地在物质、人员交流上仍还存在不少困难,这主要是地区间的具体行政管理问题,现在不少行政部门对外来物质流动和人员流动的“寻租”意识仍然很强,对外来物质、人员的行政处罚尺度的把握标准过严、过死,甚至带有严重相互歧视思想。
两地很多人潜意识的地方保护主义很浓,客观上加大地方保护主义增长。
这当中最明显的就是现在很多重庆人开始觉得自己是直辖市的市民而显得自己比四川人优越,而四川人则在意识也对重庆原来是四川一部分,对重庆趾高气扬的形象看不惯。
三、加快川渝合作升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1.破除体制上障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要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从整体利益出发,敢于打破旧体制、旧思想、旧习惯的束缚,排除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和小农思想的干扰,不能只考虑某个区域的局部利益;要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的运动规律,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坚决打破区城内各种形式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开放市场。
对两地合作投资的项目,完全享受与当地企业同等政策和待遇,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推进政策优惠共享。
只有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加强区域的宏观管理,才能真正在川渝两地之间破壁互融,互动发展。
2.充分发挥政府在两地合作中的作用①加快现代“服务型”政府构建,为两地企业合作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
经济合作要从政府推动、行政撮合的横向联合向企业主动、市场化运作的合作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配置均由政府进行、许多合作是靠行政命令来完成的,往往效果不佳。
一切经济合作,都必须以自愿互利为前提、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为获取最大利润的企业要主动寻求合作方向与对象、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权衡最佳伙伴和最佳联合点。
②建立政府多级协商机构,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
两地协商机构应该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着眼于构筑两地经济总体优势,对两地的经济的总体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润滑两地的经济合作。
协调机制应该是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整两个地区区域的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结构素质和效益;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的自由交易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比较优势联合培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的生产体系,构建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