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拓展阅读1
初中语文中考 课外文言文阅读 拓展训练
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
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
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 的头发。 ③清辉:月光。 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 帘帷。 ⑤双照:共照两人。
类型4
课内外诗歌对比
【答案】 ①思想感情方面。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 异:《春望》还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 渐衰老的感伤,感情沉郁;而《月夜》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动人。②写 作手法方面。同:两首诗都体现了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 ”,《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异:《春望》想象之辞较少, 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连笔下的 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借助想象抒发妻子对自己的思 念之情,实际也是在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春望》所写意象甚多; 《月夜》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全国视野新考 法拓展训练
类型1
创新考查文言词语意思
1.[2020温州]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答案】 示例: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
类型3
创设情境考查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闽有带鱼
闽地有一种带鱼,鱼身有一丈多长,没有鳞片而且腥味很浓,是各种鱼类 中地位最低的,送给客人都上不了台面。但是普通人家,用油炸着吃,也是芳 香扑鼻的。曾经有一位监司,因为公事过了中午才回家,非常饥饿,在路上闻 到了很浓的香味,问这是什么东西,旁边的侍从说这是带鱼,(监司)立即命 令(侍从)前往百姓家中取走已经煎好的带鱼,到自己的家里吃,(吃完)大 赞好吃,并且因以前没有买过而生气。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 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人的嗜好像这样无常。吴江的顾道 行先生也非常喜爱闽地所做的“带鱼鲊”,遇到闽地人就向他们索要,但是闽 地人却很讨厌这种鱼的味道,常常不能回应他。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学生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经典例题】(一)慎其所处子曰:“商①也好与贤已者处,赐②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思考练习:1.请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1)故曰,与善人居 (2)与不善人居(3)如入鲍鱼之肆 (4)亦与之化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丹之所藏者赤”和“漆之所藏者黑”中的“之”用法相同。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译文:(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译文:4.根据文义,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个成语。
5.对君子“慎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6.这段文字意在告诫人们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作答)(二)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①。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②,首不得出③。
既④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⑤。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先瓮(wènɡ)中盛谷:先在瓮中装进谷子。
②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骆驼将头伸入瓮中吃谷子。
③首不得出:(骆驼的)头不能够缩出。
④既:已经。
⑤其人以为忧:那个人为此事发愁。
其,指示代词,那个。
以为忧为(这件事)发愁。
六年级语文下册 1.文言文两则 拓展阅读 孔子认错素材 新人教版
孔子认错
阅读提示:阅读下面这篇文章,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
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
”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乘车到了海边。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海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
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就问他笑什么。
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
”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孔子一行领进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
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看着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
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三个弟子:“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课外拓展阅读提升(一)古镜【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②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注释】①鉴;镜子。
②差:略微。
【参考译文】【甲】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凸。
凡是镜面洼就显得人脸大,镜面凸就显得人脸小。
镜面小的镜子不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所以让它稍微凸起,那么镜面虽小依然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
(古人)继续根据镜面的大小,调整镜面的凸洼程度,常常使人脸和镜面大小差不多。
这些工匠们的精巧和才智,后人造不出来了。
【乙】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
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
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
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
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
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
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
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1.下列给(乙)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孟子三章》拓展阅读(一)苏武牧羊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
②武:苏武。
③羝di:公羊。
④去:同"弆"ju ,收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白()单于(2)乃幽()武(3)与旃毛并()咽之(4)羝乳()乃得归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单于愈益欲降之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翻译划线句子(2分)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表现出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
\\你认为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而不闻其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故曰与善人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则商也日益增益其所不能d.与不善人居居天下之广居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新编初中古诗文阅读与拓展训练答案
新编初中古诗文阅读与拓展训练答案【篇一:文言文课外拓展练习(含答案)】)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世说新语》名篇拓展阅读 文言文短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机智地反驳陈韪的刁难,再次表现出他聪明机智的特点。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
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折叠王戎识李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本文体现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多动脑筋,善于观察事物的客观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的道理。
如果要说谁是中国古代第一男子偶像天团,那肯定非竹林七贤莫属。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中国魏晋时期的七大名士,隐居于竹林之中,每日饮酒、纵歌,不拘礼法,肆意欢畅,堪称“魏晋文艺圈”的一股清流,南京博物院有一个镇馆之宝,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在这块画像砖上,刻画的就是竹林七贤的形象。
画像砖是墓室两边的砖头垒起来的装饰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且保存最好的一幅砖画。
而且根据出土的随葬品分析,推测墓主可能是南朝的帝王。
关键是,类似的画像砖发现了不只一次。
后来考古人员在江苏丹阳还发现了三座古墓里也有竹林七贤的砖拼壁画,而且墓主人等级都非常高,不是帝王就是太子。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说,竹林七贤砖拼壁画这种高级的墓室装修,几乎等于是南朝帝王陵的“标配”。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南朝帝王在自己的墓里,不画神仙,不画祖宗,画的居然是百年前的名士呢?有种观点认为,竹林七贤代表的是一种“高逸”的美学风格。
他们创造的魏晋风度,是后世最杰出的文人都向往的生活方式。
魏晋时期的这拨名士,开创了先秦诸子百家之后又一个思想的黄金时代。
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人的觉醒”,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初一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一、请君入瓮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译文:
人物分析: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
人物分析: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2019部编版七下课内文言文及对比拓展阅读教师版(1)
2019开实部编版七下课内文言文及对比拓展阅读一、甲:《孙权劝学》略乙:《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注:诣:拜访。
虞(y):意料,预料。
造次:鲁莽,轻率。
拊(f):抚摸。
拜:拜望,拜见。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蒙屯下(2)遂往诣蒙(3)肃于是越席就之(4)权悉以兵并蒙2.断句(断两处)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句子翻译(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6.《孙权劝学》与《鲁肃过蒙屯下》作对比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答案一、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6.两文同是揭示开卷有益,有关虚心学习的道理,但是孙权劝学从正面写,鲁肃过蒙屯下从侧面写。
翻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
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
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高一
课外阅读训练(一)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仕郡功曹。
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太祖大悦。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
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城陷,阶遂自匿。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
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
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
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
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
又毛玠、徐弈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迁尚书,典选举。
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
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
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
”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料事势不也?”曰:“能。
”“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
“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
”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
贼遂退。
文帝践祚,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
阶疾病,帝自临省,谓曰:“吾方托六只之孤,寄天下之命。
勉之!”后帝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案:止住、停住B、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诣:往、到C、迁尚书,典选举典:主管D、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南:向南、往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闻其为张羡谋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B、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C、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其地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孙坚推荐桓阶做了孝廉,朝廷又授予他尚书郎一职。
中考文言文拓展阅读
中考文言文拓展阅读篇一: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100篇加答案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100篇一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女子也。
少习骑射,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习骑射()(2)市鞍马()..(3)长而益精()(4)木兰乃易男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
古往今来,其实像她这样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
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和事吗?1、(1)小时候(2)买(3)更加(4)换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略。
二好书之人有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2)徒为架上观美()..(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1)(2)(3)1、(1)毛病(2)只是(3)一样2、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3、(1)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
(2)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
(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
三卖柴翁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七下文言文拓展阅读(一) 教师版
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
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
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
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
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译文】一只蜈蚣盘伏在蚯蚓的洞口上,蚯蚓藏在洞里面,突然伸出头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发怒想钻进洞里,但蚯蚓洞太小,进不去,正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进去的时候,蚯蚓又趁机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更加愤怒却不知道怎么办,就守在洞口不肯走。
蚯蚓于是逐渐拔掉蜈蚣的所有脚,经过一个多小时,虽然蜈蚣没有死但也不能动弹,横躺在地上,就像冻僵的蚕一样。
于是蚯蚓大摇大摆地钻出洞口,咬开蜈蚣的腹部吃了蜈蚣。
稚犬斗虎某村赵氏,犬生三子,甫二月,随母行。
一虎呼啸出林,疾奔母犬。
母犬亟召子伏身下。
然一子已为虎所噬。
赵氏呼邻里壮丁,持矛逐之。
二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
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
虎因尾为稚犬累,掉尾不得脱,行渐迟。
众人呐喊而前,追及,毙于众人刀下。
噫!稚犬亦勇矣。
【译文】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
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
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老虎因为尾巴被小狗咬住,尾巴摆动还是不能摆脱,越走越慢。
众人呐喊着冲上前,追上了老虎,老虎终于死在大家刀下。
啊!两只小狗真勇敢啊。
周幽王失信身亡周宅酆、镐,近戎人。
与诸侯约:为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
人喧马嘶,褒姒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世说新语》文言文扩展阅读附答案
课内测试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5.期.日中_______________ ;6.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7.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 8.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9.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 10远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11.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 1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13.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 14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 15.友人惭.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1.(1)元方时.年七岁。
(2)故时.有物外之趣2.(1)寒雪日.内集(2)能张目对日.3.(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4.(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课文重点句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即公大兄女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拓展1:刚烈性子(含答案)全国通用
刚烈性子能力练习一——翻译句子1、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
(2 分)2、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2 分)能力练习二——给文章加标点: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答案见第 2 页)1练习一答案:1、有一对父子,性子都很刚烈,不肯让人。
2、你暂且(姑且)拿着肉回去陪客人喝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看谁站得过谁)!练习二答案: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原文: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翻译: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让人。
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
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遇到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
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看谁站得久)"注释俱:都遣:派市:买值:适逢,恰好碰上遂:于是良久:很久姑:暂且之:到谓:对……说将:将要入:进拓展阅读——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三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三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1、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是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日:“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
②屣(xi):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②一个信焉,而使治驼。
③乃索板二片,以一- 置地下。
(2)翻译下列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百草园文言文拓展阅读题目(1)
百草园⽂⾔⽂拓展阅读题⽬(1)关于《〈世说新语〉两则》的拓展阅读1.王戎识李(选⾃《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游,看道边李⼦树多⼦折枝,诸⼉竞⾛取之,唯戎不动。
⼈问之,答⽈:“树在道边⽽多⼦,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尝.与诸⼩⼉游 ________(2) 诸⼉竞⾛.取之 ________(3) 取之信.然 ________2、⽤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的意思。
树在道边⽽多⼦,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中看,王戎是个怎样的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马光(选⾃《宋史·列传第九⼗五》)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也。
⽗池,天章阁待制。
光⽣七岁,凛然如成⼈,闻讲《左⽒春秋》,爱之,退为家⼈讲,即了其⼤指。
⾃是⼿不释书,⾄不知饥渴寒暑。
群⼉戏于庭,⼀⼉登瓮,⾜跌没⽔中,众皆弃去,光持⽯击瓮破之,⽔迸,⼉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君赐不可违。
”乃簪⼀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退.为家⼈讲 ________(2) 光持.⽯击瓮破之 ________(3) 同列语.之⽈ ________2、⽤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的意思。
⾃是⼿不释书,⾄不知饥渴寒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像谢道韫、陈元⽅、王戎、司马光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个这样的事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郭伋传(选⾃《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郭伋始⾄⾏部,到西河美稷,有童⼉数百,各骑⽵马,道次迎拜。
小古文拓展阅读
小古文拓展阅读古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有经典的诗词歌赋,也有典故丰富的文言文。
在学习古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拓展阅读更多的古文作品,探索古人智慧的深度与广度。
一、《论语》:智慧的真谛《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
其中的经典语录为后世广泛传诵,尤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念,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拓展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人际关系、道德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二、《庄子》: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化。
通过阅读《庄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人生、自然、道德、幸福等问题的深度思考。
其中的寓言故事、哲理思考,使人受益匪浅。
例如,“蝴蝶梦”与“胡蝶梦”中的幻境,以及“大象无形”中的哲学思考,都对我们现实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启示。
三、《史记》:纵览中华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丰富的历史材料与生动的描写手法为世人所称道。
通过阅读《史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历史的重视与思考,更从中学习到宏观的历史观念和智慧。
例如,《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中对于编纂史书的目的和态度的论述,对我们研究历史学和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文心雕龙》:文学创作的艺术《文心雕龙》是鲜卑族作家刘勰所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部重要著作,包括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文采风格等方面的精彩论述。
通过阅读《文心雕龙》,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同时也可以借此指导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五、《红楼梦》:人生境界的追求《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对于人性和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曹雪芹对于人生、情感、命运等方面的独特洞察力,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于人性追求和家庭伦理的思考。
在拓展阅读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古人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欣赏。
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 话题一
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话题一一、在如今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学习传统文言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作为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桥梁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何看待文言文的学习与传承?究竟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文言文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而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从源头上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文言文的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较为陈旧,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让文言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传统文言文的学习方式也亟待更新和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精髓。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例如配套配图阐释,情景再现故事内容,以及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和相关等策略。
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我们应该重视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并尝试创新和改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够真正受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对于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训练八年级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诫子书》1+x拓展阅读(原卷版)
《诫子书》1+x 拓展阅读(一)素养提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在当下,物欲纷呈,尘世喧嚣,有各种诱惑,各种干扰;对我们来说,如何做到立定志向,专心向学,是一个大课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虽然有些内容我们未必全能领悟,但读了这篇文章,可在我们的内心埋下一个宁静淡泊的种子,对未来会有裨益。
除了人文性方面,本文还有如下提升语文素养的价值。
其一,勾画关键词,理解其内在联系。
“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考虑其内在联系。
其二,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学。
具体来说,就是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务须学习。
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实际还是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这样,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谨严,前后相承,言语虽短却意蕴悠长。
其三,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把握深层内涵。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诫子书》 1+x 拓展阅读素养提升拓展阅读勾画关键词,理解其内在联系;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把握深层内涵;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周公诫子》 《复儿子书》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面意思,但要深入下去则不易。
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字面意思就是“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但为什么“淡泊自守才能明确志向”呢?何为“淡泊”?理解上就有一定难度了。
一方面要调动抽象思维,理解关键词,明确“淡泊”就是恬淡自然,不汲汲于富贵功利,不受外界诱惑干扰知道自己的本分和职责是什么;而内心纷纷扰扰,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又如何能明确自己志向呢?另一方面,可联系生活,举出一些名人的事例,更好地理解语句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1)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牍,小的禽兽。
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渐.之滫(渐渐) B.形.乎动静(体现)
C.教使之然.而(这样) D.不临.深谷(靠近)
2.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3.给甲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译文:
参考答案
1.A(浸泡,浸染)2.D
3.(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
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
参考译文
甲文: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
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
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
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
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乙文: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黑泥一样黑。
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
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
丙文: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