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11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绪言1. 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3.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第二章:物质的量1. 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

2.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计算。

3. 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离子化合物1. 学习离子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了解离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1.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和计算。

3.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1.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酸碱盐1. 学习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和反应。

3. 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1. 学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2. 掌握金属活动性序列及其应用。

3. 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

第八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

2. 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判断标志和计算。

3. 了解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电化学1. 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组成和应用。

2. 掌握电镀和电冶金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电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章:化学实验探究2. 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了解化学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绪言补充和说明: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化学反应的平衡、配平等。

详细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以及实验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处理化学试剂、实验室火灾的预防等。

2. 第二章:物质的量补充和说明:通过实际案例解释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如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_11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_11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十一单元 酸碱盐和化肥一.什么是酸碱盐?1.酸: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叫做酸。

H 2SO4 H ++SO 42-H 2SO 4是酸 ; NaHSO 4 Na ++H++SO42-阳离子有Na +、H +故硫酸氢钠(NaHSO 4)不是酸2.碱: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Na ++ OH -NaOH 是碱;Cu 2(OH)2CO 3 Cu 2++ OH -+ CO 32- 阴离子有Cu 2+、OH -故Cu 2(OH)2CO 3不是碱 3. 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我们把NH 4+看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酸根离子都是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aCl Na ++Cl -(Cl-叫氯离子也叫盐酸根离子) NaCl 是盐CaCO 3Ca 2++ CO 32- CaCO 3是盐 NH 4NO 3NH 4++ NO 3- NH 4NO 3是盐上述的NaHSO 4、Cu 2(OH)2CO 3也是盐 二.酸碱盐在化学式上的特点1.酸:H+酸根 比如:盐酸化学式为HCl ;硫酸为H 2SO 4;硝酸为HNO 3;碳酸为H 2CO 3,但醋酸化学式要写为CH 3COOH . 2.碱:金属元素+OH 比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氢氧化钙Ca(OH)2;但氨水要写为NH 3∙H 2O 。

3.盐:金属元素+酸根 或 NH 4+酸根 比如:碳酸钙CaCO 3;氯化钾KCl ;硫酸铵(NH 4)2SO 4,但碳酸氢钠为NaHCO 3。

练习:由物质名称写化学式或由化学式写物质名称,并说出其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类。

硫酸钡 属于 NH 4Cl 属于 Cu(OH)2 属于 氢氧化铁 属于 氢氧化亚铁 属于 硫酸 属于 CH 3COOH 属于 碳酸氢钠 属于 Na 2CO 3 属于 磷酸铵 属于 ZnSO 4 属于 碳酸钙 属于 氯化银 属于 KNO 3 属于 Al(OH)3 属于 硝酸 属于 硝酸铵 属于 三.某些酸碱盐的名称四.特性1. 浓硫酸(浓H 2SO 4)①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稀NaHCO 3溶液。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内容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加深了解“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 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

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技能培养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二情境引入下面是2008年2月24日网易的一篇新闻报道的一部分,阅读有关资料回答相关问题:中毒事件发生于二十三日上午,深圳比亚迪公司的部分员工到工厂门口的一间无牌证小食店吃早餐,出现疑似食品中毒症状。

共涉及六十三名员工,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治疗十九人,医学观察四十二人。

在深圳比亚迪公司厂区外,警方在一些小食店的外围拉上了红色的封锁线,禁止人员入内。

据了解,比亚迪公司后门有二十多家无牌证小食店,春节前有关部门曾将小食店关停,但到春节后,小食店又陆续开门营业。

事情发生后,深圳有关部门领导已赶赴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防控与救治工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情况综合分析,并根据此次事件的相关特点,深圳警方确定此次事件是由于部分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问题: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2.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自主学习一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1)常见的金属离子:(2)常见的酸根离子:(3)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指的是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4.通过以上资料,你对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四自主学习二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通过阅读课本68页——69页掌握下列内容: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最新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word教案 (1)

最新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word教案 (1)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一)基本理念① 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

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

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一)重点、难点突破Ⅰ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1.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俗名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或苏打小苏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NaCl Na2CO3NaHCO3CaCO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NaCl+AgNO3=AgCl↓+NaNO3(1)与酸反应Na2CO3 +2HCl=2NaCl+CO2↑+H2O(2)与碱反应Na2CO3 +Ca(OH)2=2NaOH+ CaCO3↓(3)与盐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1)加热分解2NaHCO3加热Na2CO3+CO2↑+H2 O(2)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1)高温分解CaCO3高温CaO+ CO2↑(2)与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 +CO2↑+H2O用途化工原料、调味化工原料、洗涤剂食品工业、医疗建筑材料、制生石灰 3.复分解反应及条件(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2)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3)掌握常见盐类溶解性表。

4.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靠前的金属(K、Ca、Na不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其它金属)。

例:Cu+2AgNO3 = 2Ag+Cu(NO3) 2(2)盐+酸新盐+新酸,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应)。

例:AgNO3 + HCl = AgCl↓+ HNO3,CaCO3 +2HCl = CaCl2 +CO2↑+H2O(3)盐+碱新盐+新碱,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

例: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4)盐+盐新盐+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十一章单元复习》教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十一章单元复习》教案
方法1: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3: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本课的主体,通过讨论实验方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认识物质成分检验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学生的发散思维
(2)谈谈你对猜想3和猜想4的看法.
学生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允许学生用经过讨论认为不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本部分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实验方案。
(3)设计实验证明猜想2是正确的
方法1: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3:取样品少许,滴加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A点溶质__________B点溶质________
C点溶质__________D点溶质________
E点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皆科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以致用的思想.
布置课后任务:我会做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思考,讨论.
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
(活动3)倒入稀盐酸,红色消失,
(1)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作出猜想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2Fe第二课时复习巩固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能与O2反应:4Al+3O2=2Al2O3。

②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Mg+2HCl=MgCl2+H2↑Fe+H2SO4=FeSO4+H2↑质疑激趣(小故事)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化学基础知识课时一: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课时目标: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 教学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2.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并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应用相结合。

4. 小结与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练题,巩固和复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化学的作文。

课时二:纯物质和混合物- 课时目标: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分辨不同的纯物质和混合物。

- 教学重点: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物质,引导学生分辨纯物质和混合物。

2.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实验演示: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辨纯物质和混合物。

4. 练与讨论:通过练题和小组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题,并要求学生写一份纯物质和混合物的鉴别报告。

课时三: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课时目标: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研究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鉴别。

-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实验鉴别物质。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方面。

3. 实验演示: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4. 练与讨论:通过练题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物质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实验,并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物质分类和性质的观察报告。

...*教案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内容请根据课程教材和教学要求进行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化学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照片,如食盐、白糖、纯碱等,引导学生关注盐在生活中的存在。
2.创设生活情境,如烹饪、洗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盐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盐的兴趣。
3.通过讲述盐的故事,如盐的发现、制盐工艺等,增加学生对盐的了解,引发学生对盐的探究欲望。
4.设计实验,如制作盐水、观察盐的溶解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盐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盐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分类和性质。
2.能够识别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纯碱等。
3.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调味、洗涤、化工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为什么加盐能加速冰雪融化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盐的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如制作盐水、观察盐的溶解等,让学生共同探究盐的性质。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如如何区分生活中的盐、如何合理使用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进行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学习。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性质和分类,如“盐是什么?盐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盐的应用,如“盐在烹饪中有什么作用?盐在洗涤中有什么作用?”
3.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盐的环保意义,如“过量使用盐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何合理使用盐?”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盐的奥秘。

初三化学11单元教案

初三化学11单元教案

初三化学11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4)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5)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通过课外阅读和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3)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4)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3)化学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1)化学反应的定义;(2)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3)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方法。

3.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4.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1)化学平衡的定义;(2)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点;(3)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3. 讨论交流。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针对化学反应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11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11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当堂检测:
1.燃烧反应的特点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
2.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请写出一个例子。
3.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两个实例。
4.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两个实例。
5.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请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中和反应的现象。
3.授课时间:2022年5月10日
4.教学时数: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力: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基本概念。
2.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化学现象进行科学的思考和解释。
3.实验技能:学生能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
燃烧反应原理:燃烧反应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包括光能和热能。燃烧反应的放热性质使得它能够提供能源。
中和反应原理: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放热性质使得它能够调节酸碱平衡。
③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应用
燃烧反应应用:燃烧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燃料的燃烧、爆炸等。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取暖、发电等。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基本知识,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但学生在化学反应原理、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加以巩固。在实验技能方面,部分学生能熟练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加强练习。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容易走神,需要教师关注和引导。在课后,部分学生能主动进行复习和预习,但仍有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自主性,需要教师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持续进步。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7.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的概念,了解盐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如氯化钠、碳酸钠等。
3.能够区分和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厨房中的盐的使用,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来源、性质和用途。如:展示食盐在烹饪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验现象引发思考: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盐的性质的好奇心。
3.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对盐有哪些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怎样的?”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
第三环节: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性质
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生活中常见的盐。
2.教师讲解:常见盐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3.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搜集生活中利用复分解反应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
1.学生实验操作及观察分析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2.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组成、性质及用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讲解,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设想三: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因此,本节课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方面有待加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规律及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性质。
2.难点: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盐的化学性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用途和特点。
2.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盐具有不同的用途?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何异同?
在能力层面,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本章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学生需要进一步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盐的化学性质,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盐的认识,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盐的概念和分类已有初步了解,但对其化学性质的认识尚不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探究盐的化学性质,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盐的化学性质知识体系。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粗盐提纯再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粗盐提纯再认识》教学设计
1.回顾: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粗盐提纯原理、实验方法、操作技巧等。
2.总结:组织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享实验心得。
3.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
4.拓展:鼓励学生思考粗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他物质的纯化方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粗盐提纯再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及其对盐性质的影响,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过滤、溶解、结晶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并能够熟练操作相关实验仪器。
3.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粗盐的纯度,进一步理解物质的纯化过程。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教师应鼓励他们发挥个性,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实验研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难点:实验操作中的技巧,如过滤、结晶等方法的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2.生活实例: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引导学生思考食盐是如何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的。
3.设疑:为什么我们需要对盐进行提纯?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粗盐提纯原理:讲解粗盐中含有的杂质,以及如何通过物理方法将这些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盐。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运用实验演示、分组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常见的盐》◆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思路说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2、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验探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11单元课标及教材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11单元课标及教材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第十九页,共27页。
9. 增加讨论题P74
10. Na2CO3+2HCl=CaCl2+H2O+CO2 ↑ NaHCO3+2HCl=CaCl2+H2O+CO2 ↑ P74
11. 增加“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P75
增加实验11—3
第二十页,共27页。
12. 探究实验表格变为P75 13. 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移到P76,并加方法引导 14.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4”换位“2” 。P77
第三页,共27页。
实验稿
修改稿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 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 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 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 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 类生活的重要性。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 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 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 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 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 类生活的重要性。
24.课外实验中增加“鲜花变色”P58
25.作业增加了填空题,换2.(1)、5题P59
第十四页,共27页。
1.在实验10-8前加了一段 话P60
2.实验10-8中氢氧化钠溶液由“10mL”改为“5mL” P3.60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去掉了三个标题 P61 4.工业部分增加
去掉了写化学方程式P61
第二页,共27页。
实验稿
1.知道A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 B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B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C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 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 影响。
修改稿
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 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的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3.了解B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 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 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十一单元 酸碱盐和化肥一.什么是酸碱盐?1.酸: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叫做酸。

H 2SO 4 H ++SO 42-H 2SO 4是酸 ; NaHSO 4 Na ++H ++SO 42-阳离子有Na +、H +故硫酸氢钠(NaHSO 4)不是酸2.碱: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Na ++ OH -NaOH 是碱;Cu 2(OH)2CO 3 Cu 2++ OH -+ CO 32- 阴离子有Cu 2+、OH -故Cu 2(OH)2CO 3不是碱 3. 在水中或在高温下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我们把NH 4+看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酸根离子都是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aCl Na ++Cl -(Cl-叫氯离子也叫盐酸根离子) NaCl 是盐CaCO 3Ca 2++ CO 32- CaCO 3是盐 NH 4NO 3NH 4++ NO 3- NH 4NO 3是盐上述的NaHSO 4、Cu 2(OH)2CO 3也是盐 二.酸碱盐在化学式上的特点1.酸:H+酸根 比如:盐酸化学式为HCl ;硫酸为H 2SO 4;硝酸为HNO 3;碳酸为H 2CO 3,但醋酸化学式要写为CH 3COOH .2.碱:金属元素+OH 比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氢氧化钙Ca(OH)2;但氨水要写为NH 3∙H 2O 。

3.盐:金属元素+酸根 或 NH 4+酸根 比如:碳酸钙CaCO 3;氯化钾KCl ;硫酸铵(NH 4)2SO 4,但碳酸氢钠为NaHCO 3。

练习:由物质名称写化学式或由化学式写物质名称,并说出其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类。

硫酸钡 属于 NH 4Cl 属于 Cu(OH)2 属于 氢氧化铁 属于 氢氧化亚铁 属于 硫酸 属于 CH 3COOH 属于 碳酸氢钠 属于 Na 2CO 3 属于 磷酸铵 属于 ZnSO 4 属于 碳酸钙 属于 氯化银 属于 KNO 3 属于 Al(OH)3 属于 硝酸 属于 硝酸铵 属于 三.某些酸碱盐的名称物质类别 学名 俗名 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酸 乙酸 醋酸CH 3COOH 碱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一水合氨 氨水 NH 3·H 2O 盐碳酸钠苏打、纯碱 Na 2CO 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 3 五水硫酸铜胆矾、蓝矾 CuSO 4·5H 2O 混合物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NaOH 和CaO四.特性1. 浓硫酸(浓H 2SO 4)①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稀NaHCO 3溶液。

②脱水性:浓硫酸可使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纸张、棉布、木材)中的H 、O 形成水脱去,而使物质碳化变黑。

浓硫酸的这种特性叫脱水性。

③吸水性:浓硫酸可以作为O 2、CO 2、H 2、CO 的干燥剂,但不可用来干燥氨气NH 3。

练习:用图示的干燥装置来干燥CO 2,则混有水蒸气的CO 2应从 端进入。

2.盐酸(HCl )强挥发性:盐酸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气体HCl ,氯化氢气体又马上溶解于空气的水中形成盐酸,所以,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的“白雾”实际上是盐酸的酸雾。

练习: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两者的质量分数都会 ,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性;浓盐酸具有 性. 3.氢氧化钠(NaOH )①强腐蚀性: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②潮解性:其实就是吸水性,NaOH 吸收水后,表面变得潮湿而逐步溶解。

NaOH 可以作O 2、H 2、CO 、NH 3的干燥剂,但不可用来干燥CO 2,因为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O解离 解离 解离 解离 解离 解离 解离 碱石灰酚酞 石蕊蓝色无色1. 加水量 07PH 4.氨水(NH 3·H 2O )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溶质氨气NH 3,但打开氨水的瓶盖,看不到白雾,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5.亚硝酸钠(NaNO 2)外形与食盐很相似,也有咸味,但有毒,其水溶液呈碱性。

6.氧化钙(CaO 俗称生石灰):可作O 2、H 2、CO 、NH 3的干燥剂,但不可用来干燥CO 2。

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是: CaO + H 2O == Ca(OH)2。

五.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有中性、酸性、碱性之分,中性溶液比如白糖水、食盐水;酸性溶液比如稀盐酸、食醋;碱性溶液比如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2.溶液的酸性是由溶液中的H +引起的。

某些盐如NaHSO 4的溶液中也有H +,NaHSO 4的溶液呈酸性,因此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就是酸这类物质的溶液。

3. 溶液的碱性是由溶液中的OH -引起的。

某些盐如Na 2CO 3、NaHCO 3、NaNO 2的溶液中也有OH -,它们的溶液都呈碱性,因此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就是碱这类物质的溶液。

4.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 试纸来判断 ①变色情况:练习:在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后,稀硫酸呈 色;在甲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后,甲溶液呈红色,则甲溶液显 性。

②PH 试纸(具体内容见后叙)六.酸碱度(即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1.检测工具:PH 试纸或PH 计 2.如何使用PH 试纸?在玻璃片上放一张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PH 试纸会变色,然后将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下的数值,该数值就叫pH 值。

用PH 试纸测出的PH 值为0——14的整数;用PH 计测出的PH 值可精确到1%比如8.88. 3.关于PH 值练习:NaOH 溶液的PH 值 7,在NaOH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呈 色,在NaOH 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 值会 但永远都>=7.图像为:4.测定溶液PH 值的意义:改良土壤; 了解酸雨,防治危害。

(酸雨是指PH 值<5.6的雨水)巩固:填空: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发生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OH 不可用来干燥CO 2,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CaO可用来干燥O 2,因为 。

4. PH 为5的溶液的酸性比PH 为3的溶液的酸性 (填强或弱,下同);PH 为10的溶液的碱性比PH 为8的溶液的碱性 。

5.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潮解性 B.脱水性 C.腐蚀性 D.还原性七.如何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酸液会溅起伤人。

八.盐的分类方法1.方法一:比如:KCl 、KNO 3、K 2SO 4、K 2CO 3它们均含有钾元素K ,故可称它们为钾盐。

酸碱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的石蕊溶液 变为红色 变为蓝色 无色的酚酞溶液 仍为无色 变为红色0 14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碱性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中性72.方法二:比如:KCl、NaCl、CaCl2、FeCl2它们均含有氯元素Cl,故可称它们为盐酸盐。

练习:根据以上盐的分类方法,Na2CO3可称为盐或盐;NH4NO3可称为盐或盐。

九.酸、碱、盐能否溶于水的顺口溜叙述注释常见酸都溶常见的几种酸都能溶钾钠铵盐溶钾盐、钠盐、铵盐都能溶盐酸盐除银盐酸盐中除AgCl外其余几乎都溶硫酸盐除钡硫酸盐中除BaSO4外其余几乎都溶硝酸盐都溶硝酸盐全部都能溶溶碱有5位溶于水的碱只有5种:钾钠钙氨钡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H2O和氢氧化钡Ba(OH)2 *以上顺口溜虽没有关于碳酸盐,磷酸盐的直接叙述,但利用第二句“钾钠铵盐溶”同样可以判断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的溶解性。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能否溶于水,能溶的打√不能溶的打×。

H2SO4() NH3·H2O() Na2CO3() K3PO4() Al(OH)3()FeCl3()AgCl() (NH4)3 PO4()BaCl2() Ba(OH)2()BaSO4() MgSO4()(NH4)2SO4()ZnSO4()CuSO4()Cu(OH)2()AgNO3()Ba(NO3)2()CaCO3()BaCO3()Ca3(PO4)2()NaOH ()K2CO3()Fe(OH)3()十.复分解反应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的形成方式:AB + CD AD + BC 例如:H2SO4+KOH H2O+K2SO4练习:已知以下各组物质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暂不配平....)①HCl + NaOH-②HCl + CaCO3-(注意:在化学反应中有碳酸H2CO3生成时,H2CO3要改写为H2O和CO2)③NaOH + NH4NO3-(注意:在化学反应中有氢氧化铵NH4OH生成时,NH4OH要改写为NH3和H2O)④AgNO3 + CaCl2-⑤CuO + HCl-3.复分解反应的范围或者说那些反应才属于复分解反应①酸碱盐之间的两两反应。

即:酸+碱、酸+盐、碱+盐、盐+盐的反应②酸+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举例:见上边的练习4.复分解反应要发生需要达到什么条件?通常,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如果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就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水、↓三者中至少要有一者生成。

②沉淀(↓):是指反应中生成的不溶于水的酸、碱、盐,这可由之前所学的“顺口溜”来作出判断。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请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暂不配平....);如不能请写上“不反应”三个字。

H2SO4 + Ba(OH)2 HCl + Na2SO4NaOH + KNO3 BaCl2 + CuSO4Al2O3 + HCl练习:请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稀盐酸、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①②2.在装有小苏打溶液的烧杯中倒入稀硫酸:3.在硫酸钾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4.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5.在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中滴入稀盐酸:5.在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比如:Fe2O3 + 6HCl== 2FeCl3 + 3H2O中生成的3+Fe Cl3就不能写成2+Fe Cl2.十一.酸碱盐的通性(一)概述1.酸的通性:①显色反应②+金属③+金属氧化物④+碱⑤+盐共5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遇石蕊变红;遇酚酞仍然呈无色 2.碱的通性:①显色反应 ②+非金属氧化物 ③+酸 ④+盐 共4条 3.盐的通性:①显色反应 ②+金属 ③+酸 ④+碱 ⑤+盐 共5条 (二)举例说明 1.酸的通性①显色反应:酸的溶液遇到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