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29.03.2021
编辑课件
21
2. 生物滤池(i)
•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 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隙砂滤池和接触滤 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 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 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 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 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3.1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
• 微生物主要固着于填料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 要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 荷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短时间中断进水或工艺遭到破 坏,反应器的性能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恢复起来 较快,因此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另 外,生物膜反应器还可以处理BOD5低于50~60mg/L 的进水,使出水BOD5降到5~10mg/L,这是活性污泥 法无法做到的。
29.03.2021
编辑课件
9
3.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 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 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 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 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
29.03.2021
29.03.2021
编辑课件
17
– 4.6 生物厚度及活性
• 生物膜的厚度要区分总厚度和活性厚度,生物膜中的扩散 阻力(膜内传质阻力)限制了过厚生物膜实际参与降解基 质的生物量。只有在膜活性厚度范围(70~100nm)内, 基质降解速率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膜为薄层膜 时,膜内传质阻力小,膜的活性好。当生物膜厚度增大时, 基质降解速率与膜的厚度无关。各种生物膜法的适宜的生 物膜厚度应控制在159nm以下。随生物膜 厚度增大,膜内 传质阻力增加,单位生物膜量的膜活性下降,已不能提高 生物池对基质的降解能力,反而会因生物膜的持续增厚, 膜内层由兼性层转入厌氧状态,导致膜的大量脱落(超过 600nm即发生脱落),或填料上出现积泥,或出现填料堵 塞现象,从而影响生物池的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优势和限制。

一、工作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支撑物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

废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和碳源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同时,生物膜还能吸附和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吸附作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得以去除,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二、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通常作为二级处理工艺,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可以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的废水。

此外,生物膜法还可以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三、优势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法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2.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需要的处理设备和占地面积更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建设。

3. 运行成本低:生物膜法所需的能源和化学药剂消耗较少,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4. 适应性强:生物膜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种类适应性较强,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废水。

四、限制1. 生物膜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2. 生物膜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一定的时间,启动周期较长,对于一些急需处理废水的情况可能不太适用。

3. 生物膜法对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需要配合其他工艺进行前处理。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污泥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污泥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转盘
制作圆盘的材料有塑料板、玻璃钢板、铝板等,一般要 求质轻、坚固、抗蚀和无毒。圆盘直径多为l~3m,厚度 为0.7~20mm。圆盘组平行安装于轴上,盘间净距采用 15~25mm。圆盘的转速采用0.8~3rpm,最佳线速以 不超过20m/min为宜 。
二、工作过程 三、组合型式及处理流程 组合型式有:单轴单级、单轴多级和多轴多级。 单轴单级处理时,废水从槽的一侧流入,平行于盘 面流动,从槽的另一侧流出。 生物转盘处理废水的流程:初次沉淀池——生物 转盘——二次沉淀池,其中无需污泥回流。 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初次沉淀池——一级转盘 池——中间沉淀池——二级转盘池——二次沉淀池。 处理结果可使BOD5由3000~4000mg/L降至 10mg/L 。
二级处理流程(二氧二沉法 )

二级处理流程(二氧二沉法 ) 采用二段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物氧化时间,提高生化处理效 率,同时更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使处理水质稳定。原水经调节 池调节后,进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然后流入中间沉淀池进行 泥水分离,上层水继续进入第二接触氧化池,最后流入二次沉淀 池,再次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池的污泥定期排出。

生物转盘在工艺和维护运行方面的特点
微生物浓度高,这是生物转盘高效率的主要
原因之一。 生物相分级 泥龄长(生物转盘具有硝化、脱氮与除磷功能) 耐冲击负荷 污泥量少 动力消耗低 维护管理方便
一 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不多,溶氧较好。 一般生物滤池的溶氧不足,微生物量较多.
第五章 污水的生理处理 -生物膜法
图5-1 生物膜基本流程
出水 回流
生物
进水 初沉池
膜反 应器
二沉池 出水 剩余 污泥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标题: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生物膜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工艺流程和发展趋势。

一、原理1.1 生物膜法是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的一种方法。

1.2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水质。

1.3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

二、优势2.1 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2.2 生物膜法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2.3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的处理需求。

三、应用范围3.1 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领域。

3.2 生物膜法也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3.3 生物膜法还可以用于景观水体和生态湿地的水质净化,保护水生态环境。

四、工艺流程4.1 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沉淀池等单元。

4.2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膜反应器,经过生物膜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后,水质得到净化。

4.3 净化后的水通过沉淀池沉淀悬浮物,最终得到清澈透明的水体,可以回用或排放。

五、发展趋势5.1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5.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生物膜法将更加高效、环保。

5.3 生物膜法还将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通过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工艺流程和发展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

希望未来生物膜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水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生物滤池滤料上生物膜的构造
生物膜法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生物膜法可分为充填式和浸没式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微生物相复杂,能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b.微生物量大,净化效果好 c.剩余污泥少 d.污泥密实,沉降性能好 e.耐冲击负荷,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f.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 g.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h.投资费用较大
回流对生物滤池的影响
.促使生物膜脱落 回流使水力负荷加大,冲刷作用增强,生物膜被冲刷脱落,即使有机负荷率较高也不会发生堵塞。 b.改善卫生状况 提高水力负荷率,可防止灰蝇生长和恶臭。 c.改善进水水质 回流水中含溶解氧和营养元素,能提高进水的溶解氧浓度,补充营养,稀释有毒物质,改善进水水质。 d.稳定进水 回流可缓冲原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稳定进水。 e.增加滤床生物量 回流水含微生物,使滤池不断接种,生物量增加,去除效率得到提高。 f.回流的缺点:1回流使进水有机物浓度降低,传质速度和生物降解速度减小;2缩短污水和滤料的接触时间;3难降解物质积累;4冬天使水温下降。 g.回流的条件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应考虑回流:1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BODB>200mg/L);2水量小无法维持最低水力负荷时;3污水中存在高浓度有毒物质时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
概述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有厌氧和好氧两种,主要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吸附并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 1.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 2.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3.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4.生物膜法的分类 系 统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能力,在生物膜上形成一层厚度适中的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1. 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基于生物附着生长原理,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上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膜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固定生物膜法和流动生物膜法。

固定生物膜法是将固体载体固定在污水处理设备中,使生物膜附着在载体上;流动生物膜法是将固体载体悬浮在污水中,通过水流的冲刷使生物膜形成和维持。

2. 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普通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进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砂石等杂质,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阻塞和损坏。

(2)生物降解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送入生物膜反应器中,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生长,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3)后处理阶段:对生物膜反应器出水进行后处理,主要是去除残存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质。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3. 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降解有机物质:生物膜法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占用空间小: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占用空间更小,适合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进行污水处理。

(3)操作简单:生物膜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频繁搅拌和曝气等操作。

(4)适应性强:生物膜法对污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负荷变化的情况。

然而,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对温度和负荷敏感:生物膜法对温度和负荷的变化较为敏感,需要保持适宜的操作条件。

(2)易受抑制物质影响: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易受到抑制物质的影响,如毒性物质、重金属等,可能导致生物膜降解效果下降。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设计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氧 化池的有效容积、剩余污泥排放量、需 氧量和曝气系统设计。设计方法与活性 污泥法相似。具体见实例计算 污泥法相似。具体见实例计算
b—固定式布水 固定式布水 器
排 水 系 统
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与生物膜 作 保证通风 用 支撑滤料
排水通风系统
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因素
(1)滤池高度 从上往下,随着滤床深度的增加,生 物量逐渐减少,微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生物相趋于 复杂。由于微生物量和有机物浓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 降低,所以污染物的去除速度逐渐降低 (2)负荷率 a.有机负荷率(容积有机负荷率和面积 有机负荷率) b.水力负荷率(面积水力负荷率和容积 水力负荷率, 面积水力负荷率又称过滤速度或空池流 速。水力负荷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有机负荷率、空池流 速和水力冲刷作用) (3)回流 (4)供氧 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滤池内外 的气温差和滤层高度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概述
生物膜法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 谢作用去除有机物,有厌氧和好氧两种,主要 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 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吸附并降 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 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 1.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 1.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 2.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2.生物膜法基本流程 3.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3.生物膜的净化过程 4.生物膜法的分类和特点 4.生物膜法的分类和特点
塔式生物滤池示意图
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原理1.1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附着生物膜法和悬浮生物膜法两种形式。

1.2 附着生物膜法附着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膜片等载体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通过填料或膜片的间隙,微生物在载体上生长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附着生物膜法包括固定床生物反应器(FBR)、生物滤池等。

1.3 悬浮生物膜法悬浮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悬浮载体上,形成悬浮生物膜。

污水通过悬浮载体的悬浮液中,微生物在悬浮载体上生长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悬浮生物膜法包括活性污泥法、MBBR等。

二、应用2.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采用生物膜法可以高效降解这些有机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膜法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2.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采用生物膜法可以有效降解这些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生物膜法在化工、制药、纺织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2.3 农业废水处理农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农药残留,采用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

生物膜法在农田灌溉废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优势3.1 高效降解有机物质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能够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3.2 能耗低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在能耗上更加节约,能够降低处理过程的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 第04章 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  第04章 生物膜法

(3)转轴 ①长度:0.5-7.0m,其直径50-80mm ②轴中心高于槽液面150mm, (4)驱动装置 ①驱动方式——电力, 空气,水力驱动 ②转速——0.83.0r/min,外缘线速度 15-18m/min
2、生物转盘的净化机理
(1)当转盘浸没水中时,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 (2)当转盘离开水面时,固着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固着水层氧 过饱和,转移到生物膜和污水中; (3)圆盘的搅动也使大气中的O2进入水中(O2有两部分来源); (4)盘上的“生物膜”,与 “水”及“空气”间,交替接触, 进而去除BOD、COD,也有 利于CO2、NH3等的传递。
4.2 生物滤池
4.2.1 概述 1、以土壤自净原理为根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 来 2、需要有预处理及二沉池 3、早期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 水量负荷低,(1-4m³/m².d);BOD负荷0.1-0.4kg/m³.d 4、高负荷生物滤池 5、塔式生物滤池 y限制进水BOD浓度〈200mg/l) y回流水 y水量负荷提高3.0倍至40m³/m².d;BOD负荷上升至0.5-2.5kg/m³.d 径高比1:6~1:8,H=26米,通风良好,解决占地, 水量80-200m³/m².d.BOD负荷2-3 kg/m³.d
4.2.2 普通生物滤池 1、构造 (1)池体 y池壁有孔和无孔之分 y高出滤池1.5-0.9M (2)滤料 y质坚,稳定性好 y适于生物膜附着 y适于污水的流动 y有较高的比表面积y有较大的孔隙比 y就地取材
(3)布水装置 y首要任务——向滤池表面均匀布水 y布水装置 投配池(调节作用)优点:运行方便 布水管道(间歇工作)缺点:需要水头较大, 固定喷嘴式 2m,进水流量 喷嘴:喷水周期5-8min
出水回流
进水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等相关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表面,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悬浮生物膜法和固定生物膜法两种方式。

悬浮生物膜法是将载体以悬浮的形式加入到污水中,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

通过悬浮生物膜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效率。

固定生物膜法是将载体固定在反应器内,形成固定化生物膜。

固定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效率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后处理等环节。

1. 预处理:对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去除悬浮物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污水中的杂质,保护生物膜的正常运行。

2. 生物降解: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送入生物膜反应器中,微生物在生物膜表面附着生长,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氮、磷等污染物也被微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 后处理:对生物降解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后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三、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污水,降低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包括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废水。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能耗高、处理效率低等局限性,因此,寻求一种更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生物膜法原理生物膜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物膜法的反应器中,微生物附着在固体介质上,形成一层生物膜。

当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同时微生物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生物膜法特点高效性:生物膜法能够处理高浓度、高负荷的污水,且净化效率高。

节能环保:生物膜法能耗低,且产生的污泥量较少,易于处理。

稳定性强:生物膜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能够保证水质稳定。

操作简便:生物膜法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自动化控制。

四、生物膜法类型生物滤池:利用填充材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的介质,使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污水流经时进行净化。

生物转盘:转盘表面附着一层生物膜,通过旋转与污水接触,进行有机物的降解。

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使微生物附着生长,通过曝气提供氧气,实现生物氧化过程。

五、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生物膜法能够有效去除BOD、COD等污染物,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处理:针对不同工业废水,生物膜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工艺组合和处理,满足各类废水的处理要求。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通过生物膜法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六、生物膜法技术发展与挑战技术发展: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技术进步,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适应范围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和拓展。

例如,新型填料的研发、微生物种群的优化等。

挑战与问题:尽管生物膜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生物膜脱落、污泥膨胀等问题。

同时,对于高盐度、有毒物质等复杂污水条件下的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介质上,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过附着在介质上的方式,形成高浓度的微生物群落,提高了降解有机物的速率和效率。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三个部分。

1. 预处理:污水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等工艺,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减少对生物膜的影响。

2. 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膜反应器一般采用填料式反应器或者膜生物反应器,填料式反应器中的填料提供了大量的附着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膜生物反应器则通过膜的隔离作用,使污水和生物膜分离,提高了处理效果。

3. 后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和微生物,需要进行后处理,一般采用沉淀池、过滤器等工艺,将悬浮物和微生物去除,得到清澈的水体。

三、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提供了大量的微生物附着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

2. 能耗低: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的能耗较低,不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

3. 占地面积小:生物膜反应器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污水处理。

4. 操作维护方便:生物膜法的操作维护相对简单,只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生物膜反应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即可。

然而,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进水水质要求高:生物膜法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如果进水水质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整理课件盐,残膜易腐化。
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同时发生着多过程
有机物在 污水和生 物膜中的 传质过程
有机物的 厌氧和好 氧代谢过 程
氧在污水 和生物膜 中的传质 过程
生物膜的 生长和脱 落等过程
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了生物滤池净化 污水的性能。影响这些过程的主要因素如下
小于或等于某处理效率的污水厂的百分数/% (生物滤池)
整理课件
生物滤池 机理
生物滤池的工作情况
挂膜
污水通过布水设备连续地、均匀地喷洒到滤床 表面上,在重 力作用下,污水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渗沥,或以波状薄膜的形 式向下渗流。最后,污水到达排水系统,流出滤池。
污水流过滤床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 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层充 满微生物的粘膜,称为生物膜。这个起始阶段称为挂膜,是 生物滤池的成熟期。
软性纤维填料的结构 ①栓接绳 ②纤维束 ③中心绳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生物填料框架 整理课件
框架与整理生课件物填料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BOD5可下降到 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缺点:占地面积大,灰蝇很多,影整响理环课件境卫生。
生物膜法的共同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 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 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一般来自大气。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
生 物 转 盘 构 造
#
c)布水装置 对大中型滤塔多采用电机驱动的旋转布水 器,或用水流的反作用力驱动。对小型滤 塔则多采用固定式喷嘴布水系统,或用多 孔管和溅水筛板布水。 d)通风 一般采用自然通风,通风孔,其有效面积 不得不小于滤池面积的7.5%~10%。当处 理工业废水,吹脱有害气体时,可采用人 工机械通风。
#
#
⑥生物膜量及活性 a、生物膜的厚度反映了生物膜量的大小,也影响着溶解 氧 和基质的传递; b、总厚度和活性厚度要区分,在活性厚度范围内,基质降 解速率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物膜法适宜的生物膜厚度应 控制在2mm以下。(超过6mm即发生脱落) ⑦有毒物质 工业废水存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如:重金属离子、酚、氰等。 ⑧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指能为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利用和那些物 质,应包括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和产生能量的物质,微生物 细胞主要有碳、氢、氧、氮、磷、硫组成,另外包括钠、钙、 钾、铁、锰、铜、钴、镍、钼等。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为: BOD:N:P=100:5:1 #
#
②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征; a.气液在填料间隙充分接触,由于气液固三 相接触,氧的转移率高,动力消耗低; b.本设备自身具有截留原污水中悬浮物与脱 落的生物污泥的功能,无需设沉淀池,占 地面积少; c.以3-5mm的小颗粒作为填料,比表面积 大,微生物附着力强; d.池内能够保持大量的生物量,再由于截留 作用,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e.无需污泥回流,也无污泥膨胀之虑。
#
②生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 生物膜由好氧层和厌氧层两层组成。好氧层 的厚度一般为2mm左右,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在 好氧层内进行。
#
③生物膜的更新脱落
生物膜厚度介于2~3mm,老化生物膜进化功 能较差易于脱落。在处理过程中,生物膜总是在 不断地增长、更新、脱落的。 生物膜不断脱落的 原因:有水力冲刷、由于膜增厚,造成重量的增 大、原生动物是生物膜松动、厌氧层和介质的黏 接力较弱等。生物膜的更新和脱落是完全必要的。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优势和不足,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一、工作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首先,将污水引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填料或者膜片等介质形成生物膜。

然后,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生长繁殖,通过降解有机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

最后,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得到净化后的水体。

二、应用范围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它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三、优势1. 高效处理能力:生物膜法能够在较小的处理体积内完成高效的有机物降解,减少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

2.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适应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

3. 运行成本低:生物膜法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运行成本较低,维护简便。

4. 适应性广:生物膜法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水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不足1. 对温度和pH值敏感:生物膜法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较高,若水质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

2. 需要较长的启动期:生物膜法在初始运行阶段需要较长的启动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稳定的生物膜。

3. 部份难降解物处理效果有限:对于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可能有限,需要辅助其他处理方法。

五、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根据实际数据和案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在处理有机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例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经过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90%,氨氮去除率达到95%。

此外,某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膜法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通过调整生物膜反应器的操作参数,成功将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国家标准以下。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二)生物膜法.doc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二)生物膜法.doc

第五章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二)——生物膜法教学要求: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三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第一节概述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从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Array水层(高亲水性)。

2 降解有机物的机理1)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或生态系统。

具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2)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3)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4)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2S,NH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3--N、NO2--N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5)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及污染物),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1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1)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2)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3)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4)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 工艺方面的特征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2)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3)能处理低浓度污水;4)易于维护管理、节能。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生物膜的形成和作用,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本文将从生物膜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优势、操作要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膜法的原理1.1 生物膜的形成机制:生物膜是由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生长形成的一层薄膜,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

1.2 生物膜的作用机理: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1.3 生物膜法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二、生物膜法的应用范围2.1 市政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生活污水。

2.2 工业废水处理:生物膜法也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可以针对不同的废水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

2.3 农村污水治理:生物膜法还可以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难题。

三、生物膜法的操作要点3.1 生物膜的培养:合理的生物膜培养是生物膜法运行的关键,需要控制好温度、氧气、营养物质等因素。

3.2 水质监测:定期对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3 操作维护:定期清洗生物膜,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四、生物膜法的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生物膜法在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4.2 应用拓展:生物膜法将逐渐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海水淡化、水体修复等,实现多功能化应用。

4.3 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膜法将成为未来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五、结论通过对生物膜法的原理、应用范围、操作要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加大对生物膜法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一、概述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

通过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建立生物膜,利用微生物附着在膜上进行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和效果评价等内容。

二、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附着和生长代谢作用实现废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和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复杂结构,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附着能力和附着稳定性。

通过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建立生物膜,可以实现生物降解和吸附作用的协同作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三、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三个部份。

1. 预处理:将原始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物理处理设备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和悬浮物去除,以减少对后续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染和阻塞。

2. 生物膜反应器: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引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生物膜的附着和生长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和去除。

常见的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生物膜接触氧化法(BIOX)、生物膜反应器(MBR)等。

3. 后处理:将经过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沉淀、过滤等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四、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站等场所。

其优势在于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

此外,污水处理生物膜法还可以用于水质净化、水资源回收等领域。

五、效果评价对于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效果评价,主要从处理效率、出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1. 处理效率:通过监测废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评估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

通常要求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 出水水质:对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包括悬浮物、COD、氨氮、总磷等。

出水水质应满足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教学要求: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三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第一节概述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从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 Array+附着水层(高亲水性)。

2 降解有机物的机理1)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或生态系统。

具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2)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3)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4)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 2S ,NH 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 3--N 、NO 2--N 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5)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 及污染物),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1) 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2) 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 3) 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4) 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 工艺方面的特征1)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 2) 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 3)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4)易于维护管理、节能。

3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1)活性污泥法系人工强化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大,处理能力强,而生物膜法更趋于自然净化原理。

2)活性污泥法为人工强化三相传质,生物膜法趋向浓度差扩散传质,传质效果较活性污泥差,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差。

3)适于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小规模生活污理厂。

第二节生物滤池一、普通生物滤池(现在少见,只需要了解)1 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P204 图5-2)。

1)池体:一般深2~2.5m,池壁超高0.5~0.9m(防风),其底部为承托层(排水系统和大块滤料(起支撑、排水以及通水)中部为工作层(挂膜),上部为配水系统,壁可设孔也可不开孔,开孔在冬季有影响。

2)滤料: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总厚度1.5~2.0m,其中工作层1.3-1.8m,粒径20-40mm;承托层0.2m,粒径70~100mm。

这种滤料比表面积较大,且较粗糙,易挂膜,孔隙率一般,利于供氧与传质,且易就地取材,但材料比重大,荷载重,工作层不厚,工作效率不变,占地大。

3)布水装置:固定喷咀式布水系统——即投配池、布水管、喷咀组成。

污水流入投配池是连续的,但布水是间歇式,喷水周期5~8min。

4)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生物膜再生)。

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表面下0.5~0.8m,支(竖)管依据喷咀服务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5)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0.01(纵向-书中出错)。

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6)渗水装置可以是大块滤料,也可以是图5-4混凝土板,渗水装置排水口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20%以上。

二、高负荷生物滤池1 特征通过限制进水BOD值(≤200mg/L)或采用处理水回流,均化水质,提高或加大水力负荷(10倍),及时冲刷和更新过厚生物膜,保持较高生物活性,改善处理环境状况(抑制厌氧、减少臭味散发)。

2 工艺流程(1)一段法部分污泥回流。

(见P207图5-5共5种典型流程)1)工艺1:污泥回流初沉池,滤池出水回流滤池,利于改善水力负荷,减轻二沉池负荷。

2)工艺2:污泥回流初沉池,二沉池出水回流过滤池,(较工艺1比,二沉池负荷略重)。

3)工艺3:污泥与二沉池出水同时回流初沉池,加大初沉池负荷(二者回流量大)。

4)工艺4:具有吸附再生工艺特点,但出水水质差,初沉水力负荷大。

5)工艺5:滤池出水与污泥均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水力负荷大(2)二段法当污水浓度较高时或对处理出水要求较高时,建议考虑。

(见P208图5-6、7)。

二段法强化了优势生物种群,但第二段因污染物少或负荷率低,生物膜生长差,其容积负荷未充分发挥。

但二段法能很好解决一段法生物膜积存与堵塞现象。

为充分发挥二段法工艺效果与作用,建议采用图5-7的交替出水工艺。

3 构造特点构造与普通生物滤池同(池体、滤料、出水与排水系统),不同之处如下:1)池形.圆形(P210图5-9)2)滤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制成的人工滤料,滤料质轻、耐蚀、高强,呈波状、管状和蜂窝状,使滤料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具体见P209表5-4)。

当采用自然通风时,滤层厚度≤2m,其中工作层1.8m,承托层0.2m;当采用人工通风时,滤层厚度2~4m。

3) 施转式排水器(见P216图5-10),在横管的同一侧开有一系列间距不等的孔口,中心疏,二头密,使污水从孔口喷出时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反向自由旋转布水(间歇或周期)。

竖管连接装置具体见P210图5-8。

4 装置的需氧与供氧 (1)生物膜量由于在不同厚度的污水浓度不一样,其微生物量不一样,进水端生物膜厚,出水端生物膜薄,故生物量计算困难。

生物膜量计算有二种方法:一种是测膜的厚度(不同深度)一种是称重法 (2)需氧量O 2=a ′BOD r +b ′P =a ′Sa +b ′P =a ′(S 0-S e )+b ′P其中:a ′为降解1KgBOD 5所需氧量。

对城市污水取1.46b ′为单位重量生物膜的所需氧量,取值:对城市污水0.18kg/kg P 为每m 3滤料上的生物膜量。

(3)滤池供氧:影响因素有:滤池内外的温差、风力、滤料类型、水力负荷(布水量),温差与空气流速的关系为:V =0.075×⊿T-0.15(m/min)5 池体设计计算一般采用负荷法计算。

进水浓度(BOD )S a =αS e (S e 为出水浓度)α见表5-5的取值,它反映了其可降解的能力。

回流稀释倍数n =(S 0-S a )/(S a -S e )滤料容积V=Q(n+1)S a /N V滤池表面积A=V/D (D 为滤料层高度)或按表面负荷计算A= Q(n+1)S a /N A (N A 面积负荷)或按水力负荷计算A= Q(n+1)/ N q (N q 水力负荷)第三节 生物转盘一、基本构造由盘片、转轴与驱动装置、接触反应槽三部分组成。

1 盘片1) 材质:要求轻质高强、耐腐不变形、取材加工方便,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或聚脂玻璃钢制作。

ζ=3~7mm (ζ=10~15)2) 形状、大小:圆形、正多角形,为波纹状盘片,此时表面积可提高一倍。

直径Φ:2~3.6m ,最大Φ5.0m3)盘片间距:一般为30mm,多级转盘前级数为25~35mm,后级数10~20mm。

2.接触反应槽半圆形,盘片直径40%浸没于污水中,盘片边缘与槽内面间距≥150mm,进出水采用锯齿形溢流堰,槽底设放空管。

对于多级生物转盘在级与级之间设导流槽。

3.转轴与驱动装置1)转轴: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长L=0.5~7.0m,否则易扰曲变形,发生折断或扭断,直径d=50~80mm。

2)驱动装置:电机→减速器→转动链条→轴,转速0.8~3.0r/min,线速度10~20m/min。

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盘片交替与污水和空气相接触,在盘片上产生一层滋生着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

当生物膜与反应槽内污水接触时,污水中有机物被生物膜所吸附降解,当生物膜与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继续降解生物膜表面吸附水层中的有机物,一方面吸附水层吸收空气中的氧使之成为溶解氧而进入生物膜中,同时也使槽内的DO达到一定浓度。

而老化了的生物膜在剪切力作用下而脱落,然后进入二沉池。

三、生物转盘系统的特征1)微生物浓度高,达40~60g/l,F/M=0.05~0.1,∴处理效率高。

2)生物相分级:第一级异养菌;第二级原、后生动物;第三~四级丝状性藻类。

3)污泥龄长,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

4)能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耐冲击负荷。

Sa=10000mg/l→10mg/l,效果好。

5)食物链长,污泥量少,为活性污泥法的 1/2左右,约0.25Kg/KgBOD5。

6)能耗小,不需曝气与污泥回流,0.7Kw·h/Kg BOD5。

7)便于维护管理。

8)不会发生二次污染现象。

9)流态:完全混合—推流式第四节生物接触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的工作原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通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气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搅拌与混合作用。

二、基本构造1 构造由池体、填料、进水装置、曝气系统组成池体:圆形、矩形、方形。

填料高3~3.5m,底部布气层高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0.5~0.6m,H总=4.5~5.0m填料:蜂窝式填料,波纹板状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不规则粒状填料,球状填料2 形式按曝气装置的位置分为:分流式和直流式按水流循环方式分为:填料内循环与外循环式三、生物接触氧化操作系统第五节生物流化床一、工作原理流化床是以砂、活性炭、焦炭一类的较小的惰性颗粒为载体充填在床内,载体表面被覆着生物膜,其质变轻,污水以一定流速从下向上流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二、基本构造床体:平面多呈圆形,多有钢板焊制,也可以由钢筋混凝土浇灌砌制。

载体:是生物流化床的核心部件。

布水装置:对生物流化床能够发挥正常的净化功能的重要环节,又是填料的承托层。

充氧装置脱膜装置三、操作系统1 液流动力流化床二相流化床,污水(液相)与载体(固相)相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