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进展
近 年 来 中 医药治 疗 痛 风 研 究进 展
向 杨 , 唐 业建 , 王丹婷 , 梁天 坚
( 1 . 广 西 中医药 大学 药 学 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1 ; 2 . 广西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3 ; 3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2 2 2 )
中 图分类 号 : 1 1 2 5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8 0 பைடு நூலகம் ( 2 0 1 3 ) 1 2 — 2 9 9 3 - 0 2
痛 风属 中医 “ 痹病 ” 范畴 , 又名历节 、 白虎历节 风。其发 生与 有效率 9 0 . 6 %。王北 等 采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痛风性关 节炎急 体质 因素 、 气 候条 件 、 生 活环境 及饮 食 等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风 、 性期 5 6例。治疗组 3 O例 中 , 近期 治愈 1 3例 ,占 4 3 . 3 % ;好转 5例 ,占 5 0 . 0 %; 无效 2例 ,占 6 . 7 %; 总有效 率为 9 3 . 3 % 。对 寒、 湿、 热、 痰、 瘀 等邪气滞 留肢体筋脉 、 关节 、 肌肉, 经 脉闭阻 , 不 1 通则痛 , 是其基本病机 , 也是 人体 内嘌呤代 谢紊 乱所致 的全 身性 照组 2 6例中 , 近期 治愈 8 例 ,占 3 0 . 7 %; 好转 l 1例 ,占4 2 . 3 %; 6 . 9 %; 总有 效率 7 3 . O %, 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 于对 疾病 , 常 以红 、 肿、 热、 痛反 复发作 , 关 节活动不 灵活 为临床 特 点。 无效 7例 ,占 2 近 年来 临床上 中医 药 ( 含 中西 医 结合 ) 治疗 痛 风 的 临床 报道 较 照 组(P< 0 . 0 5 ) 。王蔼 平等 采 用 中西医结 合治疗 痛风 5 6例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石膏、 忍冬藤各 3 g知母 、 0, 黄柏 、 苍术 、 连 、 黄 黄芩 、 芍 、 赤 元胡 、
大黄 、 山栀 各 2g 研 细 末 , 醋 调 和 均 匀 , 成 清 热 通 痹 膏 , 0, 用 制 配
治宜补脾益 肾, 活血通络 , 利湿泄浊 , 以参苓 自术 散合 肾气 丸加 活血散寒之品 ; 风性 肾病期 辨证 宜分 阴阳 , 痛 阴虚者宜 归芍地
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 为 9 .5 。 12 %
4 其 他 治 疗
黄汤合参苓 白术散 , 虚者用 保元 汤加减 , 阴两虚者 用黄 芪 气 气
地黄汤加 减 , 同时佐 以活血温 阳、 通络 止痛 之品 。滕 英华 _将 2 J 本病分成 两个 活 血。方用 当归拈 痛散 或 白虎 加桂 枝 汤化 裁。 痰瘀互结 型 , 治宜化痰逐瘀 , 健脾 利湿 , 四妙丸合防 己黄芪汤化
节, 治疗以祛邪为主 , 重在清热解 毒、 通便 利湿、 化瘀 通络 , 少佐 健脾和 胃, 用四妙合 五味 消毒饮 加减 ; 方 问歇 期 以脾 虚湿 困为 主, 治宜健运脾 胃、 淡渗 利湿为 主 , 三仁汤合 升 阳益 胃汤加 减 ;
慢 性 关节 炎期 多 为 脾 肾 亏 虚 , 血 、 浊 闭 阻 经 络 , 固 不 化 , 瘀 湿 凝
2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亦有外敷结合 中药 内服者 , 如孙东云等 LJ 】 采用内服方药大
黄( 后下 )g 茜 草 3 g 泽 兰 3g 赤 芍 3g 金 银花 3 g土 茯苓 6, 0, 0, 0, 0, 3g山慈菇 1g川 牛膝 1g 陈皮 9 , 子 1g 甘草 6 , o, 2, 5, g栀 2, g 并用 云 南 白药适 量 , 酒精 调匀 , 敷病 变关 节处 ( 外 酒精 过 敏者禁 用此 法 )6至 1h 药 1 , , 0换 次 5日为 1 个疗程 。结果 :4 临床治愈 2例
痛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基 础 方 , 局 部 外敷 消 瘀 膏 . 毒 型 加 白 花 蛇 舌 草 、 公 英 ; 并 湿 蒲 湿热型加 竹沥 、 夏、 牯 草、 母 ; 瘀 型加 紫丹参 、 芍。 半 夏 贝 湿 办 治疗 7 5例 , 愈 2 治 4例 . 有效 4 例 , 9 总有 效 率 9 . . 氏 ” 73 陈 贝丹血热型 、 热 型、 ! j 湿 肝郁 乘 脾 型 辨证 , 热 型 用 清 热 凉 血 消 血 骨汤t 骨皮、 皮、 草 、 仁 、 枯草 、 甲、 地 、 鞋花、 地 丹 紫 桃 夏 鳖 熟 金 乳香 、 药、 没 白茅 根 ) 湿 热 型 用 清热 利 湿 消 骨 汤 ( 蒿 、 参 、 ; 青 玄 夏枯草 、 己 防 车 前 子 、 连 、 皮 、 莲 草 、 泻 等 )肝 郁 乘 黄 丹 旱 泽 ; 脾 型用 疏 肝 解 郁 消骨 汤 ( 胡 、 花 、 胆 草 、 芩 、 柏 、 柴 红 龙 黄 黄 枳 壳 香 附 、 金 、 胡 索 、 皮 、 参 磷 等 ) 治 疗 4 制 部 延 丹 丹 革 。 2例 , 均获枯床治愈 。
维普资讯
・ 40 ・
江 苏 中 医药 2 0 0 2年 第 2 3卷 第 6 期
痛 风 中医治 疗 研 究进 展
广 州 中 医药 大 学 1 9 9 9级 硕 士 ( 1 4 5 马 垂 颖 5{ 0 ) ] l I
净
霭
收 了 0 来 医 治 研 病 丑 验 究 有 资 ,分 治 、期 疗 专 浩 集 近1年 中 药 疗 究 风 实 研 的 关 料 从 型 疗 分 治 、 方 疗
现 就 中医药 治 疗 痛风 的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1 分 壹 治 疗 对 于本病 , 目前 尚 无 统 一 的分 型 。 氏、 氏 均 将 本 郭 。方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因高尿酸血症导致的代谢性关节疾病,近年来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并概述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从痛风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药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信息,为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概述,包括其发病率、患病人群特征以及地域分布等,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们将重点关注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探讨高尿酸血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揭示该疾病的本质和核心病理过程。
我们将系统回顾和总结中医药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分析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常用药物以及临床疗效等,以期评估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治疗效果和潜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核心在于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沉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时,血尿酸浓度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
在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尿酸盐晶体析出并沉积于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引起关节的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除了尿酸盐晶体的沉积,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免疫系统的激活和炎症反应。
尿酸盐晶体可以激活关节滑膜中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肿瘤坏死因子等,进一步加剧关节的炎症反应。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证 治 裁 》: “ 痛风 , 痛痹 之一 症也 ……初 因风 寒湿郁 痹 阴分 ,
久则化热致痛 , 至夜 更 剧 。 ” 《 素问 ・ 痹论》 认为: “ 风 寒 湿 邪
留连 于筋 骨 , 则 疼痛 难 已病 深 日久 , 营卫之行 涩 , 皮 肤不 营 ,
关键词 :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中 医 药疗 法 ; 中医病 机 ;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4 . 3 文 献标 志码 : B
本 研究 结果 为益 肾更 宁合剂 治疗 围绝经期 综合 征 提供 了实 验依 据 ,即益 肾更 宁合 剂 能够 改善 围绝 经 大 鼠体液 内分 泌 功 能 , 这 可能 是 其 治疗 围绝 经期 综 合 征作用 机制 之一 。
参考文献 :
[ 5 ] 吕 肖锋 , 叶雪 清. 绝 经 后 妇 女 血 B一内啡 肽 及 其 抗 体 改 变[ J ] . 中 国实 验 临 床免 疫 学 杂 志 , 1 9 9 3 , 5 ( 4 ) : 3 7— 3 8 . [ 6 ] H a n k e r J P , S c h n c i d e r H P . P a t h 0 g e n e s i s a n d d i o g n o s i s o f d i s — o r d e r s i n t h e c l i ma c t e r i c [ J ] . G y n a k o i o g e , 1 9 8 6 , 1 9( 4 ) :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6 9 1 0 . 2 0 1 3 . 0 4. 3 9
则麻 木 不 仁 ; 病 邪深 入 , 内传 于 五 脏六 腑 , 则 导 致 脏 腑之 痹 。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临床上常用硝酸异山梨脂来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 。 中医认为冠 0病与心气 不足造 成气 血瘀滞 、 脉堵 塞有 关 , 心 因为不 通则痛 , 因此患 者表 现 出胸痹 的 症状。 该病的最主要的发病机理为气虚、 气滞, 气不运血 , 滞而成瘀 , 因此中 医在治疗该病时常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达到淤血得去、 血脉通达治疗胸 痹心痛的 目的_ 】 丹参、 】。 三七 、 冰片是构成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 , 中 其 丹参为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丹参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物 能起到凉血 宁心的作用, 滇南本草》 在 一书中 记录丹参能够“ 补心定志, 安神宁心 , 治 健忘怔仲, 惊悸不寐” 三七散血定痛的作用显著 , 。 冰片则具有芳香通窍的 作用 , 能够使活血散结 、 引药入络。 三种药物组合能够更好的达到活血化
பைடு நூலகம்
此外 , 本病的发生也与饮食习惯有关, 如高梁味厚 , 不宜多食 ; 酒为湿
饮, 生湿, 多 易导 致湿 痰 注入 关 节 , 体表 感 到 湿 热烦 躁 , 而 伤及 肝 脾 令 进
肾。 , h 因此 在治疗中应以清热利湿、 解毒、 舒经通络、 补睥养气为主, 再利用 中药的特性进行联用。
职工 医 学院 学报 .06 l()3 20 ,62:4 【1 许振 山, 5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药理【1 海峡药学杂志, J. 2 0 ,03 :8 0 0 82 ()9-1 0
冠 商 稳定型心绞痛与冠脉痉挛造成的心肌怠性缺血缺氧有关 , 因此
【】 史晏海. 6 复方丹参滴丸和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 究【 . J 中西医结合杂志,0 9 1( )2-2 . 】 20 ,7 1:3 5
够改善微循环, 改善外周内皮素 的释放使冠状动脉舒张, 同时有防止血小
张军教授用中药内服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总结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1年第19卷第4期•中医中药.125评分及临床疗效。
使用M a y◦评分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患者的M a y o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3]。
使用R a c h m i l e w i t z内镜指数评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
患者R a c h m i l e w i t z内镜指数的评分越高,表示其临床症状越严重。
根据《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规定,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疫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肠黏膜溃疡处完全愈合)、好转(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肠黏膜溃疡处的面积缩小)及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三个等级[4]。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 21.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7±^)表示,采用f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
尸<〇.〇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M a y o评分的对比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 a y o评分相比较,P >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其M a y o评分均更低,P <0.05。
接受治疗后,与西药组患者相比,中药联合组患者的M a y o评分更低,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M a y o评分的对比(分,云±S)组别例数M ayo评分治疗前治疗后中药联合组398.48±2.95 2.94±1.89西药组388.52±2.87 4.35±2.59f值0.060 2.734P值0.9520.0082.2 两组患者R a c h m i l e w i t z内镜指数评分的对比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R a c h m i l e w i t z内镜指数的评分相比较,P >0.05。
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瘀、 间夹郁热 。发作 时 ( 性 期 ) 当 以泄 浊 利 湿 、 急 治 化痰 活 血为 主 , 补脾 肾为辅 , 清郁 热 。 温 兼 内外 合邪致 病 说 : 氏 等 提 出 目前 有 两 种 观 点 , 蔡 一
种认为主要病机是平时过食膏粱厚味 , 湿热 内蕴 , 兼感风
邪, 气血不通 , 邪 阻 闭经 脉 。 另一 种 则 认 为 是 由 于风 寒 热 湿邪侵入 经脉 , 注关 节 , 流 日久化 热 , 热瘀 阻 经脉 。 而蔡 湿 氏认 为风 湿 热瘀 为 致病 因素 , 机 为 风 与湿 热 相 搏 , 注 病 流 关节 , 血阻滞 , 通则痛 。治 当清 热利 湿 , 止痛 。 瘀 不 疏风
湿、 健脾 益 肾为法 , 取补 虚泻 实 手法 ) 采 治疗 家兔 急性 痛 风
性关 节炎可 明显 降 低 “ 模 家 兔 ” 节 滑膜 组 织 和滑 膜 液 造 关 中 HA、 5一H L I 及 NO含 量 , 善其 炎症 局部 充血 、 T、TM 改 水 肿状 态 , 减轻 关节 肿胀 程度 而发 挥抗 炎消 肿作用 。 中药药理 学 研 究 : 氏 等 指 出 痛 风 宁 煎 剂 中 的黄 马 柏 、 茯苓 、 土 苍术 能增 加 肾血 流 量 而增 加 尿 酸排 量 、 降低 血
致 炎 因子( 酸钠 晶体 ) 仅影 响 正 常细胞 代谢 , 尿 不 还影 响血 液循 环 , 成 组 织缺 氧 , 些 病 理 反应 会 刺 激 血浆 和组 织 造 这 产生 炎性介 质 HA( 炎症 介 质组 胺 ) 5一H 5一羟 色 胺 ) 、 T( 、
针状微结晶体沉积在关 节囊及其周 围组织所致。以起病
L 1 白三烯 ) , 而增 加 N ( 管舒 张 因子 一氧 化氮 ) TN( 等 从 o血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一、概述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痛风性关节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关。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和系统化。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与体质、饮食、劳逸、情志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在体质方面,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等体质因素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痛风性关节炎。
在饮食方面,长期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过度饮酒,易导致湿热内生,诱发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
劳逸失度、情志不畅等也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从中医病因病机的角度来看,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涉及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
湿热内蕴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内因,而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则是其发病的外因。
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需根据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
通过调理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改善体质;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湿热内生;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以及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领域,需要不断挖掘和整理中医经典理论,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以揭示其发病机理和治疗规律。
1. 痛风性关节炎的概述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发病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甚至关节畸形、功能受限。
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症”与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相似。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探索和再认识
不仅可 由感 受湿 热之邪而起 ,就是风 寒湿邪 ,“ 邪郁病 久,寒
变 为 热 ,湿 变 为痰 ” ,亦 为湿 热 ,提 出 以通 络 活 血 、疏 散邪 滞 ,
降火、血致病说,唐容JI 血证论》 I《 、张锡钝 《 医学衷 中参西录》 有颇多闸发 。叶天士对于痹 久 愈者,有 “ 久病入络 ”之说 , 倡用活血化淤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 。叶天士对于痹久不
五脏 六 腑 ,则 导致 脏腑 之 痹 。 金 匮 要 略 ・ 《 中风 历 节病 脉 证 并 治 》
记载:“ 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 ,弱即主筋;沉 即主肾,弱即 寸 为肝 ,汗 出入水中,如水伤心 ,历节黄汗 出,故名历节 ” 盛 。“ 人脉涩小,短气, 自汗 出,历节痛 ,不可屈伸 ,此 皆饮酒汗 出 当风所致 ” 外 台秘要》谓其 “ 。《 热毒气从脏腑 中 ,攻于手足 , 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 ,皆出于手足指 ,故此毒从 内而生,攻于手足也。 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 ,不通则痛 。 ” 在此基础上 ,现代医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 究也在不 断深入 。 巢元方 《 诸病源候论》在 《 问・ 素 痹论》的基础上 ,把痹证分作
“ 湿 痹 ”“ 痹 ”“ 不 仁 ”“ 冷 ”“ 四肢 拘 孪 不 得 屈 伸 ” 风 风 风 风 风
31 辨证分型 论治 丘青 中 把 痛风性 关节炎分 为浊毒瘀滞 . )
型和痰湿 阻滞 型。王迎春等 『 1 6例痛风性关节炎病 人依据 6 】 5 将
症 状 分 为 湿 热 蕴 结 型 ; 热 阻滞 型 ; 浊 阻滞 型 ; 肾 阴虚 型 。 瘀 痰 肝 并 分 别 予 白虎 加桂 枝汤 加 减 、身 痛 逐 瘀 汤 加 味 、桃 红 饮 加 味 、
、呷NIDXUO _ ISIRCTH - E{IEI育 一 fMM jb ,CE为DEfA DOID 教 H CENAC I蓬 现 远 F Ei S C I E T 程 哼  ̄O 代
痛风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简介
痛风关节炎,也称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尿酸晶体沉积引
起的疾病。
中医对于痛风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并采用一
套独特的临床路径。
中医临床路径
1. 诊断:中医通过仔细的问诊和观察来确定痛风关节炎的诊断。
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
同时,中医还会结合舌诊、脉诊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 清热祛湿:中医认为痛风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湿热互结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清热祛湿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茅芒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红肿。
3. 疏风活络:中医认为风湿是痛风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因
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疏风活络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白芷、
川芎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
4. 调理脾肾:中医认为脾肾失调是痛风关节炎的内在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通过调理脾肾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中
药包括党参、山药等,可以增强体质,减少尿酸产生。
5.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痛风关节炎的治疗中的重要性。
建议患者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多食用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缓解症状。
结论
中医在治疗痛风关节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路径,包括诊断、
清热祛湿、疏风活络、调理脾肾和饮食调理等。
中医的综合治疗方
法可以有效缓解痛风关节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实际
治疗中,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医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的阅读理解,并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归纳出中医药疗法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的确切疗效。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文献研究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产物的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属于中医病种“痹症”的范畴,主要病机是体内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祖国医学针对此病做了各种治疗,相关论述层出不穷。
但各家遣方用药各执一词,因此决定针对这一领域相关疗法做一简要综述。
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痛风在《黄帝内经》中没有确切的提及,只是在现代中医理论及治疗思路里面。
将其归为“痹症”范畴。
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而内经中亦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由此可以看出内经对于痹症的归为正气虚,风寒湿邪侵袭所致。
而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里关于历节的症状为“主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其描述与痛风的临床表现相似。
而其病因描述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主肝。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此可定为寒湿所致。
“痛风”一词首次见于梁代医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羌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病痛风无新久者”。
直至宋金元时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首次提出“痛风”这一病名,也是中医学史上第一次将痛风作为单独的一种疾病讨论。
将其病因归纳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
”,文中还以病例的形式阐述了不同证型的痛风的不同治法。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摘要:痛风性关节炎,其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进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继发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
近几年,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发生较大改变,致使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率不断上涨。
现阶段,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利用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NSAIDs等药物,虽然可以对病情进展进行控制,但是容易出现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
下文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详细如下。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引言:痛风性关节炎,其是以高尿酸血症为基础发展来的,严重侵犯了关节,且常累及血管、肝脏、内分泌系统、肝脏等,甚至会致使患者出现急性、慢性肾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关节剧烈红肿热痛,部分患者会有发热等全身性症状。
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晚期有可能会出现蛋白尿,且伴随肾小管浓缩功能尖锐,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等长期功能性损伤。
在中医学中,痛风属于痹证范畴,又被称作为时痛痹。
目前,痛风没有根治方法,治疗时主要是以缓解患者疼痛为主,但是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刺激胃肠道、损害肾功能等,具有一定局限性。
而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确切效果。
1.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大多是在夜间突然发病的,受累的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
首发关节经常累积第一食指关节,其次是踝关节,膝关节有关节红肿热、压痛、全身无力、头痛、发热等表现,且表现可持续7天左右,通常发生在饮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部分感冒、手术刺激、神经紧张时[1]。
急性关节炎期过去后便会进入到间歇期,间歇期时间通常是数月或数年,随着病情反复发作,间歇期时间会越来越短,病期会逐渐延长。
再就是进入慢性关节炎期,该阶段患者易发生关节僵硬、畸形、运动受限等。
痛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痛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南亚婷1,照日格图2,陈慕芝2,王璞玉2,李红璞1,月尔力卡·艾买尔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饮食和居住环境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低龄化。
痛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方案不成熟,大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不能长期耐受。
中医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急性期的临床症状,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限,并且较西药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能够坚持治疗。
现对痛风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 痛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9.12.019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的生化基础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的浓度大于肾脏排泄能力时,便会形成尿酸盐,沉积在人体结缔组织内,引发急性炎症。
首发多为第一跖趾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明显,呈刀割样、虫蚀样疼痛,夜间疼痛剧烈。
日久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增生等改变,继而引起关节畸形及功能活动障碍。
我国痛风发病率为1%~3%[1],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8.4%[2]。
血尿酸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3]。
有临床试验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5],187例痛风患者中,46.52%患有高血压[6]。
同时,高尿酸血症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并与脂代谢也存在相关关系[7]。
尿酸盐结晶最终沉积到肾脏形成痛风肾,十分难治。
有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同时患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是正常患者的2.14倍[8]。
目前,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西医治疗手段包括抗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降尿酸等[9];但不良反应大,胃肠道反应明显,常伴随肝肾功能损害、潜在的神经毒性及肌肉毒性等[10]。
中医治疗本病有独到之处,采用辨病辨证、三因制宜相结合的方法,疗效肯定,受到患者的广泛青睐。
1 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黄帝内经》认为痹病将会引起五脏的相关疾病,曰:“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近30年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
-研#报告-近30年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1于广莹1高颖1鲍凤和1刘维22(1.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300211;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1)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21)03-0386-06doi:10.3869/j.issn.l004-745X.2221.03.006【摘要】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中的选方用药,探索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1190年至2011年中英文数据库内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药频数、功效分类的高频药物、敷溶介质等进行频次统计,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并深度分析得出外治痛风的用药规律。
应用SPSS25.3数据软件对频数大于20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挖掘潜在药物组方。
结果共纳入215首处方,涉及232味中药,总频数1725次。
中药频数前5位是大黄、黄柏、冰片、苍术、白芷;最常用功效前三类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并对药物功效细化。
敷溶介质常用且有效的为蜂蜜、醋、凡士林。
根据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组合10对。
聚类分析出5个药物组方。
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总治则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兼有解表散结。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外用用药规律Study on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External Use of Herbal Medicines for Gouty Arthritis Based on NearlyThirty Years of Literrturr Yu Guangying,Gao Ying,B ao Feng h e,Liu Wei.Tianjin Hospital,Tianjin300211,China.[Abstrrcti Objective:T o explore the prescription rulen and principle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xternal use in thr treatmexi of gouty arthUtis by collecting thr prescriptions in literature on extemnO use of herUnO med-icinre foe gooty arthritis ,s e an to pro v ide reference foe cliniccl meXicatioa Methode:The cliniccl literature c cmrelevani external applicanon of t mnitional Chinese mericine foe treating gooty arthritis were co11e cter anC reorea-nizeX from Chinese anC English eatanases from1199te2011.The eatanases were estanlisheX accoreing te the in-cluUeX literature.BaseX co the Statisncai Analysis System9.1,she frequexec of each heree,h igh-fmquenco meX-iciees in accomance with the efficacy classifications,s eluhon meXium were coonteX,se the1^X0010core combt-nations a—meXication rules of extemal treatmexi of goo t h arthritis were analyzeX with association rule algorithm.BaseX o SPSS25.0,the116x11-1compositior of11X(31—1100were conclueeX by clustering analysis of more than22high frexuexey emes.Results:215prescriptions were00160,containing232Chinese heres a—1725fre-quexcies.The top five Chinese herUcl meXicines were reueare,co U,bomeol,atractyloUes,at angelica;the topthree kings of fmquextly useX imgs by the efficacy were foe clearing heart,dispeXing rheumatism,active t ing blooUat resolving stasis,a n C precipitating meXicinai,ani they were refineX in dme efficacy;the most frequently at effective i p solution meXiums were honey;,ineeae anC veseline.H meXicine core combinations were analyzeX by association mlcs-at5potextiai composition of prescription were concludeX by clustee analysis methoUs.Concle-sion:The importance heres of extereai use on the treatmexi of gouty arthritis are clearing heal at removing he-miUity;at(lissipatina blooU stasis at relieving pain;the heres of clisnellina surface evii at resolving accemula-tion are of secondam iniportanco.【Key words]Gout81'01140--External use of hereai meXicines-MeXication mlcs*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1673927);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211092)△通信作者(电子邮箱:fenghiliuwei@163oom)痛风性关节炎(GA)因瞟吟代谢紊乱,体内尿酸排岀减少,尿酸钠盐沉积于软骨或关节滑膜,而引起关节组织岀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甚则形成痛风石。
李仲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李仲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摘要:李氏杵针流派传承工作室钟磊副主任医师擅长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其祖辈李仲愚老认识中分为湿热下注、瘀血阻络、痰凝经脉、肝肾亏损等辩证。
湿热下注治宜清利湿热为主,瘀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痰凝经脉治宜软坚化痰,肝肾亏虚治宜滋养肝肾。
关键词:李仲愚;钟磊;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李仲愚(1920-2003)擅长使用祖传绝招杵针、气功等法,内外合治,针药结合,治疗多种常见病及各种奇难杂症,钟磊副主任医师幼年即随李老先生学习医术,业医30余年,淡泊名利,现致力于李氏杵针流派传承事业。
临证经验丰富,用药灵活,具有自己独特的辨证体系,擅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痹病等。
2020年,笔者有幸跟师李氏杵针流派传承工作室钟磊副主任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一些心得体会,今与同道分享,以期共同发扬,造福众生。
截止至2015年,全球的痛风患病率为0.1%~10.0%[1],中医关于痛风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内经》时期,“肢节肿痛,《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痛风脉浮紧,头痛恶风发热,为新受之邪·..···痛风久不愈,为痛久必入络也。
”在痛风发病时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中医称为“白虎历节风”,认为它属于痹症,因过食膏粱厚味,内生湿邪,痰浊凝结,气血不通。
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发热,或内伤肝肾不足,或痹症日久,血瘀痰阻所致。
中医病因病机:李老认为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由于平素过食膏梁厚味,以致湿热内蕴,湿、痰、浊、淤阻留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患者素为痰湿之体,加以嗜酒、喜烟,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痰湿阻滞于血脉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留于经脉而发病。
在兼因外感风邪,侵袭经络造成气血不能通畅,反复发作遂使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以致关节畸形。
初病在经在络,以邪实为主、热痹为先,湿毒瘀滞是关键,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
中医骨伤科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日益重视。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所引起的炎症反应。
现代医学对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取得较大的进步,然而仍然缺乏有效的根治性药物。
对于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中医骨伤科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兼治的思想,发挥骨伤科优势,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整合分析中医学家们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理解、治疗方法的研究,现做综述如下。
关键词:骨伤科;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病程迁延则表现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根据该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及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等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热痹”、“风湿热痹”范畴。
中医研究的深入,为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1.1古代医家对痛风的理解中医早期虽然尚未有“痛风”一名,但从《黄帝内经·素问》专设“痹论篇”,对痹证发病、分类、治疗等作深入阐述,到汉代张仲景提出“历节病”,并对其进行辨证论治,然后到隋代巢元方以“风”命名,在《诸病源候论》里列有风湿痹、风痹、风不仁、风冷、风四肢拘挛不得曲伸等病症;王焘《外台秘要》一书有“白虎病”的说法;无不都包含着对痛风病的诊治论述。
直到金元时期,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疗 法能够疏通经络气 血 ,使 营卫调 和而风 寒湿热 等邪 无所依 附 ,痹痛得 以缓解 。临床常在 痛风关 节周 围取 穴及 循经 取穴 。谢 氏等 在病灶局部采用 多针 围刺法 ,由病灶 外 围向病 灶 中心斜刺 ,同时酌配远端腧穴 4个 一5个 ;所 有患者均加 足三 里 、阴 陵 泉及 阳陵 泉 。西 药 组 口服 吲 哚 美 辛 肠 溶 片 、别 嘌 呤 醇 。 结果 :围刺组有效率为 93.33% ,优于 西药组 的 80.00% ,且 围 刺组对 急性 痛风性关 节炎高尿 酸血症 的纠正作 用优 于西药组 。 张 氏等 以针刺三 阴交 、阴陵 泉、三 焦俞 、太冲 、行 间结 合局 部 相应腧穴得气后接 电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0例 ,总有效率 达 80% 。 马 氏 取 曲池 、血 海 、三 阴 交 、太 溪 为 主 穴 ,随 症 加 减 治疗痛风性关节 ,与西药 口服 (急性期 口服吲 哚美辛 ,慢性期 给 予 口服别 嘌呤醇)作 比较 。结果 :针刺组 总有效率 为 95.80% ,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86.7O% ;1个 月后血 清尿酸 下降程度 亦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2.2 针 刀疗 法
关 键 词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中 医药 疗 法 ;研 究进 展 中图 分 类 号 :R589.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978X(2013)06—0053—02
痛风性关节炎是 由于嘌 呤代谢 紊乱 引起高尿 酸血症 ,尿 酸 盐沉 积在关节囊 、滑囊 、软骨 、骨质 和其他 组织 中而 引起 病损 及 炎性反应 的一种疾病 。临床 常表现 为跖趾关 节 、踝 关节 等处 红 肿热 痛 ,甚至活动 障碍和关 节畸形 ,迁延难 愈。西医治疗本病主 要 以对症 治疗为主 ,常 选秋 水仙 碱 、非 甾体 抗炎 药及 激 素类 药 物 以控制其 急性 发作 ,但毒 副作用 较大 ,易 引起 胃肠 道反应 、白 细胞减 少 、向心 性 肥 胖 等。 中 医学 将 痛 风 性关 节 炎 归属 “痹 证 ”、“历节”范 畴。汉 ·张仲 景《金 匮要 略》中记 载“病 历 节不 可屈伸疼痛 ”皆由 “风 湿 ”、“风 血 相搏 ”所 致 。元 ·朱 丹溪 在 《格致 余论》中认 为 痛风 产 生 的病 因有痰 、风热 、风 湿 和血 虚 。 其总 的病机 为湿热痰浊痹阻经பைடு நூலகம் ,气血 不畅 ,不通则痛 。中医在 治疗本病 上方 法众 多 ,临床 上取 得 了 良好 效果 ,兹就 近年 来 中 医 治 疗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的 情 况 综 述 如 下 。 ‘ 1 药物疗 法 1.1 中 药 内服 法
临床 多用 祛风 除湿 、活 血化瘀 、通 络 除痹药 物进 行辨证 论 治或分期治疗 。王 氏等 … 将本 病分 湿 热蕴 结 、瘀 热 阻滞 、痰浊 阻滞 、肝 肾阴虚 4型 ,对湿 热蕴结 型治 以清热利 湿 、活血通 络止 痛 ,方用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瘀热 阻滞型 治 以散瘀 清热 止痛 ,方 用身痛逐瘀汤加 味 ;痰湿阻滞 型治 以化痰祛 瘀 ,软坚通 络 ,方用 桃红饮加 味;肝 。肾阴虚型治 以补益肝 肾 ,强筋骨 ,清热利湿 ,方用 知 柏 地 黄 丸 加 味 。 赵 氏 等 在 对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患 者 进 行 饮 食 控制 的基础上 ,对照 组予 醋氯 芬 酸 口服 ,治疗 组予 醋氯 芬 酸加 中药二秦降 酸饮 (秦皮 12 g,秦艽 15 g,虎杖 30 g,土茯苓 30 g,薏 苡仁 20 g,山药 20 g,猪苓 30 g,郁金 15 g,大黄 6 g。每 日 1剂 ), 以 10 d为 l疗程 ,治疗 2个疗程 。对两组痛风主症积分 、临床疗 效 、血尿 酸值 进行评测 。结果 :治疗组 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 于对照组 。刘 氏等 采用 中药分 期治疗 痛风性 关节炎 ,急 性发 作期治宜祛风通痹 ,清 热利 湿 ,方药用 宣痹 汤及 《成 方便 读》四 妙丸加减 ;缓 解期 治宜调补肝 肾 ,化 湿散瘀 ,方 用独 活寄生 汤加 减 ,临证 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1.2 中药 外 治 法
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 弊端 ,达到治愈 疾病 的 目的。于 氏 采用 中药熏洗分期辨证治疗 痛风性关 节炎 ,对 急性期证 属湿热 互 结 、气血 壅滞者 予 中药熏洗 I号 (苍术 ,黄柏 、牛 膝 、忍冬 藤 、 丹参 、赤 芍、防 己、茵陈 );对缓 解期 证属 脾虚 失健 ,湿 浊 内生者 予中药熏洗 2号 (党 参、白术 、茯 苓 ,薏米 、山药 、木瓜 ,灵仙 、土 茯苓 、秦皮 ),在临床上取得 满意 的疗 效。彭 氏等 将 104例急 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治疗组各 52例 ,在常规 口服扶他林的基础上 ,观察 组加 用清热 通痹膏 (石 膏、忍 冬藤各 30 g,知母 、黄柏 、苍术 、黄连 、黄芩 、赤芍 、元胡 、大黄 、山栀 各 20 g 研 细末 ,用醋调和均匀 制成 )局部 外敷 。结果 :两组 治疗 总有效 率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意义 (P<0.05)。伍 氏 采用 双柏 散外 敷 治疗 痛风性节炎 ,将 大黄 、侧柏 叶、黄柏 、泽 兰、薄荷按 比例制 成 粉剂 ,以医用凡士林 为基 质 ,倒 入适 量双柏 散 ,搅 拌而成 双柏 膏 。将 药膏平摊 在棉垫上 ,敷于患处 ,总有效率达 93.33% 。 2 非 药 物 疗 法 2.1 针 灸 疗 法
中 医外 治 杂 志 2013年 12月 第 22卷 第 6期
· 53 ·
中 医治 疗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的研 究进 展
赵 崇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 医学院 ,广 东 广州 510405)
摘要 痛 风性 关节炎是 因嘌呤代谢 紊乱 ,尿 酸钠 盐沉积 在 关节 滑膜或软 骨 ,导 致滑膜 及 关节周 围组织 的 炎症反应 。 西医治疗本病 副作 用较 大 ,效果不理 想 ,难 以长期使 用,而 中医治疗有独 特的疗 效,治疗方法较 多,有 自己明显 的优 势。现 对近年 来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