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上课)
长亭送别讲课
碧云天,黄花地。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 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 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 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 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 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 语,尤见深挚。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 怨归去的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 的随, 却告了相思回避, 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关键字: 紧、染、醉
泪
萧瑟的秋景与悲凄 的心境化而为一
意境: 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作用:
景物衬托离别 的痛苦之情
情景交融
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 浓郁,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 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诗 词 化 用
长 亭 送 别
王 实 甫
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 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 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 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 的生命。”
《长亭送别》教案(优秀6篇)
《长亭送别》教案(优秀6篇)雷雷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活动:请学生简介《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谈谈他们心目中的张生、红娘、莺莺。
教师引导:张生和莺莺在经历了佛殿相遇、一见钟情、月下吟诗、互通歌曲,发展到传书递简、跳墙赴约,直至西厢幽会、两情缱绻,最后长亭送别、海誓山盟,他们的爱情最终是花好月圆。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西厢记》,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其中最美的一折,《长亭送别》。
二、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浏览课文。
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向老师提问。
2、小组合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请一位同学介绍节选课文内容大意。
教师播放课件,帮助把握内容大意。
四、请几位同学朗读重点曲子:《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满庭芳》《朝天子》、《三煞》、《二煞》、《一煞》五、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在把握戏剧冲突的基础上,试着理解其主题。
第二课时一、快速浏览全文,划分段落结构,并为各部分拟一个角度一致的小标题。
(详见课件)二、这四部分都紧扣一个字来写,“别”,抒发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那么,导致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科举考试。
三、学生活动:依据文本,说说在对待科举考试这件事情上,老夫人、张生、莺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老夫人:“到了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
”深入体会“辱没”、“挣揣”等词语的含义。
张生:“小生此一去,白夺一个状元回来。
”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此二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重视功名利禄。
莺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在科举这件事情上,莺莺的想法是与他们不一致的,她更重视的是爱情。
四、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包括:人物和人物的冲突;观念和观念的冲突;情感与情感的冲突。
比较起来,哪些冲突更为重要?当然是人物背后的观念与情感的冲突更为重要,而剧作家表现什么样的冲突体现了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体现作品的社会意义。
就本文的戏剧冲突分析,看体现了什么矛盾,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是什么,作品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长亭送别完整版课件
六、艺术品鉴
1.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2.运用儿化词和叠词
3.修辞的运用 典故、对偶、夸张、排比、比喻等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问1: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的景物描绘有 何作用?
作者用碧云、蓝天、黄花、西风、大雁、枫叶等意象 描画出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秋日送别图,营造 了黯然销魂、凄美的意境。
宾白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 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 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也叫介。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科,指唱、白以 外的动作。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 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 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 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 动作。
四、相关评价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
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 “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传奇之“冠”,戏文之“祖”。——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何良俊称它为“绝唱”(《曲论》),说“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 家之雄”。
王世贞则赞“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曲藻》)。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 记》和《杀狗记》。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长亭送别》课件完美版
长亭送别
王实甫
[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去的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却告了相思回避, 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怅 望
怅
望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 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 道一声平安,道一珍重,陪伴游子的是冷清清的斜阳。 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叩击莺莺心田。 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 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 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颤。 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 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 如何拖向前?
安 徽 省 砀 山 中 学 陈 会 设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 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想念是人最无奈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受的苦,会照亮你的路。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说并用程这为再年余生,风雪是你,成多每内 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并用光所内为界,也是你。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送 你的白色沙漏,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礼物,如果能给你爱和感动,我是多么的幸福,我有过很多的朋友,没有谁像你一样的温柔,每当你牵起我的手,我就忘掉什么是忧愁。很 多故事不就是因为没有结局才有了继续等下去的理由。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是你想忘记,就真的能忘记?也许有那么一个时侯,你忽然会觉得很绝望,觉得全世界 都背弃了你,活着就是承担屈辱和痛苦。这个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中年以后的追求。当你尚在年少,你受的苦, 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 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
《长亭送别》教案(精选5篇)
《长亭送别》教案《长亭送别》教案《长亭送别》教案的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长亭送别》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亭送别》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亭送别》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通过探究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学习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设想:1、直接导入。
2、简介《西厢记》故事情节。
(课下注释很详细,老师读一下,稍加润色,使之更完整、详细。
)3、显而易见《长亭送别》是崔莺莺送张生去赶考,考取功名的,我们早上已把课文读了一便,除了张生,莺莺还有谁?(老夫人,和尚,丫鬟)。
在哪里送别?(长亭)“亭”指哪里?(古代设在道路旁的公房,为远行之人送别或停宿之用。
例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对长亭晚,寒蝉凄切”)4、快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全折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长亭送别》精品课件讲课讲稿
•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
•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是元代杂剧“大手笔”王实甫的代表作品, 元代杂剧中的一部优美抒情诗剧。王实甫 在剧中激昂歌颂“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 属”,是他创作《西厢记》的民主思想的 概括,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抨击。《西 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 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 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 性。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 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 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 对雪读之,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 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元杂剧 四 大 爱 情 剧
文本从“晓来谁染霜林醉”到“一鞭残照里” 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给每一 个场面加上一个小标题
• 一、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 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
• 二、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 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三、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 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 四、长亭别后(目送行人)——描写莺莺 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 “染”和“醉”历来被人称道,妙就妙在霜林 不是自己经霜而红,而是因为离人的眼泪把 它感染了,枫叶都沉于离情之中,都醉了, 所以才会呈现逐一篇红色。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连枫叶都因离别而醉,那离人的情 感就不言而喻了。
2.[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 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 挂、迍迍、快快、早、松、 减等。
2023最新-语文《长亭送别》教案(优秀4篇)
语文《长亭送别》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语文《长亭送别》教案(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长亭送别》教案篇一《长亭送别》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长亭送别》,进一步了解元杂剧中“生、旦、丑、末”等戏剧角色和“云、科”等戏曲呤唱道白手法的作用。
2、通读全文,理解情节,分析剧中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微妙心理。
能力目标1、品味曲词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德育目标1、理解文中主题,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2、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积累有关知识,品析人物形象。
2、欣赏曲词特点,品味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体悟莺莺别离时的心理,理解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明确本剧的戏剧冲突。
【教学方法】1、策划分角色朗读和美读,在读中领略优美曲词的艺术魅力。
2、运用现代化手段,扩大课堂容量,为学生欣赏课文提供帮助。
3、引导、点拨学生对曲词的赏析、学习和领悟曲词的艺术手法。
4、运用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一)方案一:有一首歌唱得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
道出了人生就是不断奋斗、追求的一生,决定了大多数人要四处漂泊,不断踏上新的征程。
新的相聚,往往意味着又一次的别离。
“人生自古伤别离”,别离情从古唱到今,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惆怅,还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
长亭送别教案(3篇)
长亭送别教案(3篇)《长亭送别》教案篇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苏教版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
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设想: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语: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
《长亭送别》上课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六才子书: 《庄子》、 《离骚》、
《史记》、杜甫律诗、 《水浒传》、《西厢记》
六才子书
王实甫,名德信,实甫为其字,
大都(今北京)人,他大约生活于元 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贴睦尔时代,后 人推测他的生卒年大约是1260- 1336年,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破窑 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 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 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西厢记》的形成 西
厢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 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 记
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 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 西厢》)。
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亦名《董西厢》) 元·王实甫《西厢记》 (亦名《王西厢》)
和 诗
花园对诗:夜深人静,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吟诗一首:“月色溶溶 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 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 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匪 惊
许婚解围:叛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抢莺莺做压寨夫人。危急之 中夫人声言解决事件的以莺莺许之。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统领十万 大军,张生写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 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理解第一部分
[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西 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 厢 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为她的离 【端正好】 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 选取了哪些意象? 情感动而变红的,用夸张手法表 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 记 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 艺术效果如何? 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 碧云天, 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 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 黄花地, 红。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 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 西风紧, 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 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 北雁南飞。 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意境悲凉,委婉深沉、令人感伤。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PPT课件完整版
古道烟霭图:
青山疏林、轻烟薄暮 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二、《长亭送别》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情景交融。 试以[端正好]为例,说说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
一、意象的组合, 典雅华美 : 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 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 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前四句,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 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 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中, 经霜 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 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 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 惘失意之情。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 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意象的选择) 情 早是离人伤感, 况值暮秋天气, 好烦恼人也呵!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霜林醉
染
离人泪
[端正好]
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 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
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 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 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山西省永济市城西十二华里的峨嵋 岭有一座古寺,称为普救寺。它始建于隋, 扩建于唐;今已成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 点之一。家喻户晓的古典戏曲名著《西厢 记》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长亭送别》上课用
【四边静】离别在即,莺莺口占一绝为张 生送行,你如何理解那首诗? 这是试探,是反语,是“我只怕你停妻再 娶妻的痛苦心理反应”,而“此一行得 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才是她的心声。 那么莺莺为何有这样的担心?
讨论第三部分
• 思考: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 思想感情?体现在哪里? • 1、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 2、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毕业
在那个也许并不美丽的日子
上帝将我与许多人握在手中
直到握的没有了距离
于是我们亲如兄弟
在三年的时光中共同成长
随着高考的水流翻滚
当水珠汇集在旋涡最深处——我们毕业了
仁慈的主却在这一瞬间随手一挥
我孤独地立在了风中
元 · 王 实 甫
元曲四大家与十大悲喜剧
• 关汉卿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 大家”。 • 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及正剧《牡丹亭》 •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白朴《墙头 马上》、王实甫《西厢记》、康进之《李逵负荆》、郑 廷玉《看钱奴》、施惠《幽闺记》、康海《中山狼》、 高濂《玉簪记》、吴炳《绿牡丹》、李渔《风筝误》 •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 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行》、冯 梦龙《精忠旗》、孟承舜《娇红记》、李玉《清忠谱》 、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城培《雷峰 塔》
选取了哪些 意象?艺术效果 如何?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赏析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 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 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 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0篇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长亭送别教材分析《长亭送别》是著名的元代杂剧作品《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
多少年来,它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情人离别的场面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莺莺的大胆痴情更是鼓舞了无数痴男怨女大胆冲破世俗的藩篱,为爱而斗争。
教学目的1、品位文中隽永的唱词,进而体味其曼妙幽怨的意境;2、把握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和《西厢记》的主题。
教学重点鉴赏文中的精彩唱词,感知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写离别以及涉及离别场面的文学作品很多,几乎历代都有名篇传世。
比如——师生齐举:唐代王维的诗《渭城曲》,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长亭送别》则被称为写离情别意的绝唱,是《西厢记》最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把握剧情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思考:《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情节概括一下。
学生读完后,请同学回答。
明确:四个场景,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三、欣赏、品评曲词(一)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最喜欢的曲词画出来。
(二)欣赏、品评曲词1、赏读曲词《端正好》。
(1)提问: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同桌可讨论商量。
长亭送别上课课件
2020/6/4
6
西
厢 记
【朝天子】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 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 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 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 一递一声长吁气。
2020/6/4
7
西
厢
记
【四煞】
•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 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 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 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 柳长堤。
送 别
李 叔 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西
厢 记
长亭送别
王实甫
2020/6/4
2
西 王实甫为我们描绘
厢 了一幅浓墨重彩的 记
离愁别恨图
2020/6/4
3
西
厢
【端正好】
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是离人泪。
2020/6/4
8
思维拓展:
根据《长亭送别》剧情
运用想象,以“话别”为题, 将离别之境改写成白话文对 话片断 。
2020/6/4
9
作业
• 1、阅读《西厢记》。 • 2、背诵《端正好》《滚绣球》《朝天子》
《四煞》。
谢谢大家!
返回
2020/6/4
4
西 厢 分组研究【滚绣球】 【朝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煞】 记
• 要求:
• 1、诵读本组讨论的曲词。
• 2、从中选一句,说说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为什么?
• 3、在本组讨论的曲词中,莺莺“恨”什 么?
2020/6/4
《长亭送别》精品课件讲课讲稿共45页
《长亭送别》精品课件讲课讲稿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长亭送别(公开课)
<<诗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闺 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 永 <<雨霖铃>>
离 愁 渐 远 渐 无 穷
禾夕 淡 疏 青 黍阳 烟 林 山 秋古 暮 不 隔 风道 霭 做 送 听无 相 美 行 马人 遮 嘶语 蔽
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 里。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 王亭 实 甫送 别
听朗读,把最能表现莺莺情感的 语句划下来.
品读思考
[端正好][滚绣球]中哪些词 句最具艺术表现力,最能表现莺莺的 痛苦和依依不舍之情?
碧云天, 黄花地,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 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 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 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 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 《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 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 而且普遍的生命。”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 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 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实甫,大都人,元代戏剧家。文采派代
表作家. 编撰杂剧 《西厢记》等,他的作品抒 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 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 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 的传奇《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 诸宫调》(习称《董西厢》)。王世贞评:北曲 故当以“西厢”压卷。贾仲明评:西厢记天下夺 魁。 郭沫若说: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 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
《长亭送别》这折戏按时间的推移、 情节的发展,可概括为四幅图画。
送别途中
长亭饯别 临别叮嘱
惜别目送
名曲欣赏
赏析[端正好] :化用了谁的词 句?这曲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 的图画?所写之景起到怎样的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
“碧云天,黄花地”,来自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空 间 广 阔 色 彩 斑 斓 意境
景物(意象的选择)
情
悲 伤 忧 愁 染 离人泪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霜林醉
(恨)
(夸张、比喻、对比)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从中刻画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指功名,比喻、夸张、对偶。 ) 莺莺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朝天子]
暖溶溶玉醅, 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 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 一递一声长吁气。
2. [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
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 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 之情。
[朝天子]
暖溶溶玉醅, 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 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 一递一声长吁气。
赏析[朝天子]
这一曲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一个字来概括莺莺 “长亭饯别”时痛苦的心理? 这一曲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⑵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秋
杨柳、杨花、孤帆、船(舟)、流水、 ⑶环境意象: 大雁、寒蝉、杜鹃、日暮、夕阳、 西风、酒、春草
(4)送别歌曲: 骊歌、“阳关三叠”、劳歌、离歌
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
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 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 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 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叨叨令] “儿”化,叠音形容词,排比句巧妙组 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 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 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莺莺目中的秋色是怎样的?作者写了哪些意象? 青山、烟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马嘶…… 这些景色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无限惆怅、失落和孤单。 “懒”、“迟”道出了莺莺怎样的心态呢? 道出了莺莺依依难舍,不忍离去的痴情心态。
[收尾] 四围山色中, 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 填胸臆,量这 些大小车儿如 何载得起?
凄美悲凉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 怨归去的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 的随, 却告了相思回避, 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通过哪些景 物和情态描写体现出来的?
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 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
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 情,用厌食厌酒来表 现她的愁苦至极。这 一曲写饯行。在森严 的礼教壁垒前,有情 人互相经受着痛苦的 煎熬,近在咫尺,却 又无法沟通,这是对 礼教禁锢人性的揭露 。 这支曲子突出了莺莺的 轻功名、重爱情的叛 逆精神。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 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 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 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 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长亭送别
导入新课
山晚 古 今 落 涯 残 碧 长 外风 道 宵 。 , , 连 亭 山拂 边 别 一 海 夕 天 外 。柳 , 梦 瓢 之 阳 。 , 笛芳寒浊角山晚古 声草。酒,外风道 残碧长尽知山拂边 ,连亭余交。柳, 夕天外欢半天笛芳 阳。,,零之声草
送 别
李 叔 同
元 · 王 实 甫
长 亭 送 别
[收尾]有何作用,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 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如何理解“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 何载得起”这句话? 将抽象的“烦恼”加以物化,使之有了体积、 重量,形象的写除了莺莺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精神、 情感的重压。
曲词中描写秋 景的组合意象 碧天白云、黄花堆积、 长亭路上[端正好] 斜晖霜林图: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飒飒秋风、黄叶纷飞 筵席之中[脱布衫] 黄叶衰草图: 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分手之时 [一煞] 古道烟霭图: 青山疏林、轻烟薄暮 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收尾]
直抒胸臆: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妙用修辞: 用典、比喻、对偶、夸张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江淹
送别诗常见意象
⑴空间意象: 长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 劳劳亭、渡口、阳关、古道
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 减等。
金圣叹评点:必也,马 [滚绣球] 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 恨相见得迟, 快随,车儿既快快随, 怨归去的疾。 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在马右,马在车左,男 左女右,比肩并坐,疏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 的随, 林挂日,更不复夜,千 却告了相思回避, 秋万岁,永在长亭。此 破题儿又早别离。 真小女儿又稚小,又苦 听得道一声“去也”, 恼,又聪明,又憨痴。 松了金钏; 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 遥望见十里长亭, 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减了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