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灾害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机制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步人 2 世 纪的信息时代 . 1 网络这一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媒介 。 毫 无疑 问已成 为“O后 ” 9 大学生群体性特 征形 成的关键因素 。一些 网络 1 新 形势 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 战 新现象 、 新思维也 以势不 可当的势头 涌来 . 一批 网络青年 组织也如雨 而从事实层面出发 , 网络阵地如论坛 、 Q群 、 内 各种 Q 校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 的人才资源 , 民族的希望 , 国的未来 。 是 是祖 大 后 春笋般兴起 。 确实为大学 生交 流学习提供 了方便 。通过视 频 、 博客等手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的好坏 .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 的 网的出现 。 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 的作用。 所有这些都表明 。 思政教育必 质量。 但在现实生活中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存在一些 问题 , 段 . 建立 网络教育的新体系 。要充分利用 网络 这些问题的存在 , 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 须要跨 出开拓创新 的一步 , 不利 拓 1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 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 , . 1 我国将在更 平台 . 宽思政教育 的新渠道 。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的思考
机制 。
关 键 词 : 想 政 治教 育 ; 学 生思 想教 育 ; 力机 制 思 大 合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文献 标 志 码 : G 1 A 文章 编 号 :0 66 9 ( 0 0 0 -0 90 1 0 —3 X 2 1 ) 30 8 - 5
育机 制 也 经 过 了一 个 课 内外 、 内外 教 育结 合 , 外 教 育 、 会 教 育 为 主 ; 内课 外 教 育 结 合 , 内外 教 育 多样 化 发 校 课 社 课 课 展 的 历程 。2 世 纪 的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面 临 新 的 形 势 , 要 从 与 时 俱 进 筑 牢 理 论 基 础 、 富 和 拓 展 政 治 教 育 内 1 需 丰
义 和 修 正 主 义 思 想 的影 响 ,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在 学 校 对
教 育 工 作 中 的分 量 也 越 来 越 重 。 1 5 9 7年 , 泽 东 重 新 对 “ 毛 三 好 ” 了诠 释 , 提 出 : 我 们 的 教 育 方 针 , 该 使 受 教 育 者 做 即 “ 应
新 中 国成 立 6 O年来 ,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一 直 从 大 属 于 党 和 国家 的意 识 形 态 工 作 , 和 国 家 工 作 重 心 的 转 变 , 党 以及 国 内意 识 形 态 斗 争 的起 伏 , 会 直 接 影 响 到 大 学 生 思 想 都 政 治 教 育的 价 值 取 向 和 教 育 机 制 。所 以 , 0年 来 大 学 生 思 6
将抗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杨雪梅(3),女,四川巴中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将抗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杨雪梅(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112)摘要: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当前,应当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和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抗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9)07-0125-02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与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说明,只有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而抗震救灾精神,是继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斗争之后的民族精神的又一次传承与焕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抗震救灾精神的诠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这场灾难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返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
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1〕这一论述,精辟诠释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即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5.12”特大地震灾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中,共同铸就的一种坚毅、奋发、乐观、团结、友爱、奉献的精神。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分析1. 学生认识度不高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
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存在排斥和抵触情绪。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宣传,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无关。
2. 教育内容陈旧化一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停留在灌输和宣传的层面,内容过于陈旧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性的教育内容,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3. 教育方法单一化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和宣传的方式,很少注重互动和参与。
学生的教育过程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性。
4.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由专职老师来负责,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负担过重,导致教育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
许多老师也缺乏与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难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内容的更新针对教育内容陈旧化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改革。
要注重把握时代的脉动和学生的需求,引入更多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教育内容,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2.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3. 借助新媒体助力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学校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增加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概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有效地在突发事件背景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突发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突发事件背景下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旨在提出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1. 突发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突发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因其发生的突然性、影响的广泛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成为了现代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突发事件可能包括校园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政治事件等。
按照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这些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强大的破坏力,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2)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如火灾、交通事故、建筑物坍塌等,这些事件往往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引起的,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等,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也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心理压力。
(4)社会政治类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这些事件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需要高校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理 论 探 讨
讲赛 , “ 新生杯 ”体育 竞技 比赛和新 生 文艺汇演等。 8 、学 生舞 蹈联 谊会 、 “ 生摄影 学
协 会 ”等 。
加强 进大学 思 政治 和改 生 想
三、校园文 化对学生素质教 育的促 进作 用
1 加 强 与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的重 要 性
望所在 ,是高校长期 的重大政治性 战略 任务。 2 新 时期大学生思 想政治 教育的新 .
特 点
四、素质教育对各 学科 的学 习和教 育的 意 义 教师要指导学生 自学教材,进行收视 学 习 ,参 加 小 组 活 动  ̄B S 论 ,教 师 应 IB讨 及 时解 答学 生 疑 问 ,反馈 作 业评 改情 况 , 指导学生考 前复习 , 自我总结 , 自我 评 价 ,不 断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提 高 学 生 的 自主 学习 自我 约 束 , 自我 管 理 的能 力 , 而任 何一 项活 动 对 于学 生个 人 来说 都 是非 常 好 的锻 炼 ,教 师 需要 提高 学 生 的 以上各 项 能 力实 际都 是 以学 生 的各 项 基本 素质 为 基 础 的 。总之 ,基 本 素质 的 教育 对 学生 的 学 习生 活都 是 由积 极指 导和 帮助 作用 的 。
教 育学、 心理 学大纲解 读【 . M】山东大 学 出版 社, 0 , 2 5. 0 3 (】 政和, 7葛 主编. 园文化 建设, 校 以人文和谐 稳 住旋律 . 西北工业大 学出版社, 0,. 2 7 0 4
作 者 简 介 : 胡 明秋 , 男 ,滨 州 市 技 术 学 院 助
理讲师。
教育 作的 考 工 思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建设的思考
高 校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途 径 建 设 的院 ,辽 宁 沈 沈阳 I0 7 ) 80 1
【 摘 要 】传统常见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分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 育课 ( 两课”) ,以及辅导员在 日常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相 比之下 统称 在现今的高校中,辅导 员在学生的 巴想教 育中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作者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一些途 径的分析 ,从 中发现 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建设进行 了思考 ,对问题的解决提 出了作者本人 的合理化建议。 【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途径
高 校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工 作 途 径 通 常 是 以 政 治 理 论 课 和 思 想 品德 课 作 为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教 育 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的主 渠 道 ; 以 辅 导 员 为 主 体 的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管 理 作 为 辅 助 手 段 。 可 是 由于 传 统 “ 课 ” 的 思 想 教 育 模 式 使 得 越 来 越 多 的大 学 生 感 觉 两 “ 课 ” 只 是 教 学 内 容 的 一 部 分 , 在 现 实 的 大 学 生 活 当 中 不 能 两 产 生 实 际 效 用 , 因而 对 政 治 理 论 课 逐 渐 失 去 兴 趣 ,对 政 治 的 关 注程度 也大大降低 ,转而关心与 自己切身利益 相关 的事 物 ,比 如恋爱 、网游、消 费等 等。这种将应 试作 为学习 目标 的学习 , 使 广 大 学 生 对 很 多政 治 问 题 的理 解 只 能 停 留在 表 层 认 识 上 ,很 难树立一种 良好 的政 治思想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因此 ,作为辅 助 手 段 的辅 导 员 思 想 政 治 教 育工 作 由 于 贴 近 大 学 生 活 而 成 为 了 更 具 实 效 性 的 工 作途 径 。 目前 辅 导 员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 要 途 径 及 存 在 的弊 端 辅 导 员思想 政 治工 作 除 了进宿 舍 、进 课堂 ; 集体 谈心 、 个 别 谈 心 ; 建 立 学 生 工 作 网 站 、学 生 工 作 博 客 等 一 系 列 的 手 段 外 ,通常最 有效 的方式就 是利用班会 、年级大 会来建设班 级和 传达工作任 务及重要精神 。因而班会 、年级大 会成为高校 大学 生思想政 治工作主要 的工作阵地 ,也是辅导 员老 师普遍采 用的 工作渠道。 ( )班 会 模 式 探 讨 一 班 会模 式是 由班 长将辅 导 员传 达 的会 议精 神和 内容通 过 班 会 转 达 给 各 位 同学 。通 常 情 况 下 低 年 级 学 生 干 部 在 接 到 工 作 任务时 ,能够 认真完成 ,但存在 的一 个普遍现 象是信息传递 简 单粗暴 。辅 导员老师讲解 半个小 时,包括工作任 务的 内容 、 目 的、意义等 ,可是信息到 达班级 同学 那里就是 简单的几句话 , 将 老 师 的话 按 照 自 己 的理 解 进 行 传 达 : 甚 至 有 时 在 不 能 很 好 复 述 的情况下 ,愿 意使用禁 止、不许 、必须等语 言来完成任 务, 这 些 不 正 确 的 工 作 方 法 使 班 级 同 学 在 接 受 信 息 的 过 程 中产 生 了 对 学校 、老师 的一种误解 , 长时 间的累积就会造 成抵触情绪 ; 而 高 年 级 学 生干 部 往 往 对 于 工 作 安 排 结 合 自己 的想 法 冉 传 达 , 通 常 会 选 择 同 学 爱 听 的话 来 说 ,在 同 学 面 前 买 好 , 故 意 做 出 一 种 敢 于 抗 争 的姿 态 ,使 同 学 们 对 于 学 校 或 老 师 的 良苦 用 心 不 能 得 以 实现 。 ( )年 级 会 模 式 探 讨 二 由上 可 知 , 完 全 采 用 班 会 的 形 式 来 解 决 班 级 的 问题 ,有 时 并不能达到想象 的效果 。那 么 由辅导 员主持年级大 会的方式 是 不 是 更 好 一 些 ? 通 常 会 有 一 定 的 效 果 ,起 码 在 信 息 传 递 对 称 方 面 , 要 体 现 得 更 明 显 一 些 。 但 是 还 是 有 _ 不 利 因 素 ,第 一 是 二个 时间安排上 ,学 生一周 的教 学 内容很丰满 ,一周有 六天都有 课 ( 六 通 常 为 公 共 选 修 课 ,其 他 晚 间还 有 学 生 要 参 加 重 修 课 的 周 学 习 ) ,导 致 学 生 辅 导 员 老 帅 很 难 安 排 一 个 公 共 的 空 余 时 间 来 给 本年 级学生进行 思想政 治教 育和有些信 息的传达 的时效性 ; 第 二是学生对于 年级大会 的不 同看法 ,真 正在统一 的时 间范 围 内 认 真 听 讲 的 内 容 有 限 ,往 往 对 自 己感 兴 趣 的 事 情 或 信 息 在 意 些,而对于整 体工作部署和 安排 认为与 自己无关 ,导致会 议 的效果不明显 ;第三是学 生在 思想受触动 到将思想 转化为行 动 的过程 中往 往存 在 惰性 ,绝 对 不是 一次 两 次讲 话就 能解 决 问 题 。如果没有有 效的监督和 反馈机制 ,结果和效 果通常都不 理 想。 二、把握教育的途径 有机 结合点,做好学生骨干培养 如 何 解 决班 会 和 年 级 大会 问题 的 关键 是 不 断加 强 学 生 干 部 的综合素质和 工作能力 ,在 改变学生干 部原有 思维 方式和工 作 方 法上 做 出更 多 的积 极 思 考 和 有 益 改变 。 是 逐 步 转 变 学 生 干 部 思 想 观 念 ,将 人 人 有 责 的 思 想 态 度 转变为我 的责任 ,也就是 说班级 的事情 就是我 的事情 ,同学个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
在这样一个多元、开放、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启蒙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有助于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正文2.1 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
全员参与意味着每一个在校师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高校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包括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师生都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机构,由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来统筹协调各项活动,确保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
高校还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杜绝一切歪风邪气的滋生。
通过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强化师生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强化师生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键 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建设 作者简介 :万长军 (9 9 ) 16- ,男,河南扶 沟人,河南理工大学人 文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河
南 焦作 4 4 1) 500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队伍 主体是学 校党 政干 部和 共青 团干 部 、思想政治理论 课和哲学 社会科学 课教师 辅导员和班主任。
育和人文素质 教育 ;辅导员、班主任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 进 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宏伟 目标 ,确保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兴 骨干力量 ,辅导员按照党委 的部署有针对性地 开展 思想政 治教 旺 发达 、后 继有人 ,具有 重 大的 战略意义 和深 远 的历史意 义。 育活动, 主任负有在思想 、 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 的职责。 完成这 项使命,要 靠人,要 靠一支热爱这 项事业 、特 别能战斗 班 学 认真贯彻中央 1 6号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措施 ,大力加强大学生 的 队伍 。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队伍建 设,是高校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 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既
二 加强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 , 国家宝贵 的人才资源 , 是
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 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 协调、 把他们培 养成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对于
实施 ;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 师根 据学科和 全面实 施科教 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 国在 激烈的国际竞 课程 内容、特点,负责对学 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思想 品德 教 争 中始 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 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存在强调“师本教育”多,讲“生本教育”少,信息时代的挑战,思学生心理受到社会影响的挑战的问题。
提出可以通过要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来提高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到底阐明了什么样的德育目标,到底要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德育到底为什么服务?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结合学到的知识,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强调“师本教育”多,讲“生本教育”少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里,习惯了简单的讲述、灌输,而没有对学生的需求有更多的关注,是一种典型的“师本教育”。
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追求以人为本,讲一种以学生为主的“生本教育”。
只有尊重学生,切实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满足学生需求,起到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信息时代的挑战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能越来越广泛的获取信息。
有利的一面是,学生有了非常广泛的信息途径,有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但也因为信息泛滥,特别是在网络上,有大量虚假、消极的信息,很容易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对这种信息时代的挑战,对教育的方法,教育者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生心理受到社会影响的挑战当今时代,中国的经济有了巨大的进步,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变革中,有一些消极的“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功利主义”思想开始流行,对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一体化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实施高校思政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构建高校良好的思想政治生态,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让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力量、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一体化发展。
高校思政一体化建设要注重“以个体为本”,因此,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还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发挥自由发展的潜能,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等各个方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此外,高校应注重通过实践让学生受益,例如开展志愿服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精神。
此外,思政一体化建设还要注重理论环境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使高校真正地聚集起优质优质的师资,实施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发挥特色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高校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有助于构建高校的创新体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受益提升,让学生更好地穿越学习、实践、思想的人生河流,助力毕业生融入社会,谱写书新的实践人生。
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灾难教育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灾难教育创新研究[摘要]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灾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灾难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我国灾难教育总体水平的关键。
文章拟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以主题班会制度为载体,对高校灾难教育作创新性研究,以期为高校灾难教育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灾难教育创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中国的学者们开始了深刻反思,高校灾难教育的缺失引起人们的重视。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提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
”①提升我国整体灾难教育水平,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肩负着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对高校大学生的灾难教育是我国灾难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灾难教育现状关于灾难教育的内涵,国内有许多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齐秀强的解释更加准确、综合、全面,即“灾难教育是为了预防、应对灾难和减少灾难损失,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而开展的旨在树立正确的灾难观、提高灾难应对意识和能力,进而达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人生价值的目标的教育”。
②关于高校灾难教育现状的研究,有学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高校、部分地区进行统计分析。
谌丽以北京5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减灾态度积极,但是“灾害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减灾行为有待提高,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高校灾害教育薄弱”。
③张健、齐秀强对华北和西南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灾难教育现状。
“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接受灾难教育;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但学校缺乏相关的系统化、规范化教育,课外教育的诸多内容亟待改进。
”④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高校灾难教育现状堪忧。
面对高校灾难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有学者提出,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可以设置灾害教育相关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最传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知识和技能传授;有学者提出,高校要重视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将灾难教育融入其中,以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为基础,重视灾难教育的渗透;有学者从校园环境的角度,提出以灾难相关专题讲座、展览与参观等方式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也有学者提出要注重灾害技能的训练,重视大型应急演练、拓展训练等手段,使灾害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可行;更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对教师的灾难教育培训,以便提升教师整体的灾难教育水平。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与实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的层面上。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递,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不高,理论知识往往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降低了教育效果。
对策:1.增加实践环节:将实践活动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注重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导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问题:教材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的个性化内容。
教材的单一性导致内容的普遍化,学生缺乏兴趣,无法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参与。
对策:1.多样化教材内容:增加教材内容的多样性,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增加互动性:通过问题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问题: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常规的教育方式往往单一,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限制了教育效果的发挥。
对策:1.多种教育手段的结合:应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2.生活化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活动开展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1. 引言1.1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也需要创新科技知识,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对学生思想观念、理性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全面引导和塑造。
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但由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是泛泛的理论知识和概念,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具体内容,使得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程感到枯燥和无趣。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些思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教育培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
四、教育方式和手段落后。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和手段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知识获取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需求脱节。
现行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论灌输和思想政治观念灌输的层面,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不强。
2. 正文2.1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许多大学生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教育内容大多是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缺乏与时俱进的实际案例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对课程缺乏兴趣和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新需求。
自然灾害救助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自然灾害救助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分析大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素养,揭示了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路径建议,强调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灾害救助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为完善大学生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自然灾害救助、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能力、素养、问题、挑战、优化路径、重要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然灾害是指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事件不仅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灾害救援和救助工作的重要责任。
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担当社会责任的有力工具。
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和优化路径,对于提升大学生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和素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1.2 研究意义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每年都会给全球各地带来巨大的伤害。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其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和应急能力,对于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自然灾害救助中能发挥出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作者:康厚德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伟大实践中,所凝铸的一种友爱奉献的崇高品质、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发的精神面貌。
在大学生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此为契机,丰富教育内容,赋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把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永葆大学生的持久精神动力,并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动,必将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机;新局面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4-0083-04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5.12”特大地震灾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中,共同铸就的一种坚毅、奋发、乐观、团结、友爱、奉献的精神。
她生动地表征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奋发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难”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我,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本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下的最新表述和阐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在灾后的重建和恢复中,在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积极宣传和学习抗震救灾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积极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顺应局势,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赋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1]。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5.12”特大地震灾害是建国以来危险性最大、波及面最广、破坏性极强、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性地震灾害。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
政 治教 育队伍 的决 策领 导层 , 于主导地 位 , 居 负责 大 学 生思想 政 治教 育 工作 的组 织 、 调 和 实施 。这 支 协
师队伍 的理 论素质 思 想政 治理论 课 和哲学 社会科 学 课教 师与 党政
二 、 强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队 伍 建 设 加 的 主 要 内 容
大学生 思想 政治 教育 队伍 主要包 括学 校党 政干 部和共 青 团干部 、 想 政 治理 论 课 和 哲 学社 会 科 学 思
支特殊 的教 育 队伍 , 特 殊 性是 由其 工 作 对象 的 其
特 殊性 和 自身 的重 要性所 决定 的 。思想 政治 理论课
和哲 学社 会科 学课 教师 队伍 负责对 学生 进行 思想理
论 教育 、 思想 品德 教 育 和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此 , 高 因 提 大 学生 的思想 政治 素 质 , 养 更 多德 智 体 美 全 面 发 培
断 加强学 习 , 加强 自身 建 设 , 高 素 质 , 新 培 养 方 提 创 式 和手 段 , 以适应 大学 生培 养工 作 的需 要 , 培养 出更 多德智 体美 全面 发展 的人才 。
展 的人 才 , 键在 于这支 队伍 的建设 。 关
1要 提 高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和 哲 学 社 会 科 学课 教 .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2 1 】 7—0 6 1 7 ~5 7 ( 0 2 0 1 3—0 4
灾害地质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思考
教育管理课程教学KE CHEN G JI A O XU E灾害地质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思考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魏强陈松冯松宝摘要: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地质人才,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对高等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及其思想政治内容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教学经验及灾害地质学课程特点,探讨了该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结合课程章节,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并对实践途径进行了思考,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灾害地质学;融合点;实践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把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深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体系化模式[1]。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3]。
从出发点看,课程思政就是要实现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达到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
这一理念改变了高等学校以往仅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授的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为高校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带来了活力[4]。
新形势下,需要系统地对所授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进行梳理,并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体系。
本文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灾害地质学课程为例,详细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实践。
一、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目前,我国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政策等课程为主,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上述课程课堂内。
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我国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落脚点[5]。
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将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作为重点外,专业课程方面的思政融合重要性也日益凸显[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思考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和发展的线索,准确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上的基本背景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的6个二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颇显特别。
一方面,还在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20多年学科建设的历史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另一方面,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如其学科地位及属性、学科业务范围和基本研究内容、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最为一般的问题,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考察现有为数众多的学科点,翻检已有的诸多著述,却多少会给人留下不甚了了的印象。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在同时颁布的可以看作是学科建设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以下简称《学科简介》)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这样一段同样可谓与众不同的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一个学科的“领域”、“内涵”、“特色”、“水平”,无疑都是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与一个学科的根本和前提直接相关,因为对一个学科的“领域”、“内涵”、“特色”、“水平”加以说明,实际上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对该学科是什么这样一个最基础问题的解答。
浅谈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浅谈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摘要】高校火灾防范是一项迫切需要重视的工作。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火灾防范的重要性,指出了火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然后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火灾防范中的作用,强调了其在灾害应对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阐述了构建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如加强学生的火灾防范意识培养和建立健全的防灾预案。
提出了完善高校火灾防范体系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高校火灾防范的关键作用。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以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重要性、具体措施、完善、结论、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高校火灾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火灾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比如2017年,某高校发生的严重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加强高校火灾防范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势在必行。
在进行高校火灾防范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的应对突发火灾事故,减少伤亡和损失。
构建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1.2 问题意识在高校中,火灾防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火灾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高校火灾防范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问题意识的根源在于高校火灾防范工作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存在着很多隐患和风险隐患,不仅影响了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造成了负面影响。
高校火灾防范工作的不足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和不足。
急需构建高校火灾防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障高校的安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灾害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机制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也是非传统性、非正常性、复杂性和灾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场所之一。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教育体系、提升工作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灾害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教育体系
(1)完善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日常性与时代性。
及时补充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内容,始终突出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代发展进步的形势政策教育。
一是要补充应急教育知识,特别是增加新的应对危机技巧技能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开办学校独具特色风格的课程,积极探索一些“突发灾害紧急避险”、“应急危机政策法规”和“应急事件处理机制”等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面对灾害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驾驭错综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是增加应急实践教育课程,开展诸如火灾、地震、食品安全和群体冲
突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的实际应对力和处置力。
(2)完善应急教育培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
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应急培训活动,提高面对灾害性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增强频繁灾害性突发事件的认识程度,把握群体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特点,以此达到用和谐方式处置和避免灾害性突发事件。
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性较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相互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加强应急理论实践锻炼培训,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演练是理论培训付诸于实际生活实践的过程。
(3)完善校园网络宣传,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
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新阵地与新渠道。
以网络为载体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理论形式转化为形象生动和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
运用校园网络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接受、宣传、解决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有关问题,以强调灾害性突发事件为主题,依托和借助网络论坛、QQ群和BBS等形
式来开展教育工作。
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应急教育专栏”专家论坛,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对灾害反思、应对技巧、解决对策,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灾害性突发事
件的能力,能够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灾害性突发事件。
2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
(1)提升日常化和规范化工作机制。
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引入应急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有效
管理机制,把一些日常化灾害性突发事件应急知识、自救互救知识、防灾避险知识纳入到常态的工作内容之中,强调以学为主。
要注入一些新的灾害性突发事件案例,增强大学生居安思危的能力和提高忧患意识水平。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
地位与作用,积极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到高校各个部门与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好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灾害性突发事件,为有效预防校园灾害性突发事件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
(2)提升运转化和执行力工作机制。
要建立一套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迅速和高效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需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要着重建立健全高校应急信息反馈、应急预警机制、舆论机制和舆情沟通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执行力度,以及可行性的操作力。
二是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新媒体技术功能的作用,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可以及时准确提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建议,能辅助地处理好灾害性突发事件。
三是要发生灾害性突发事件之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迅速地开展预防教育
活动,提高应急响应,尤其是要在应急人员配置和后备物质保障等方面跟上,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舆情跟踪分析和积极引导,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出现。
(3)提升整体化和系统化工作机制。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避免灾害性突发事件再一次发生,反过来积极开展预防灾害性突发事件教育活动又可提升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起到一种预防突发事件的“双赢”效果。
一方面要建立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系统化的工作机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在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判
断和处理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急管理更好地融入高校管理之中,制定工作应急预案机制,形成一整套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制,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突发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毅翔.积极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J].理论探讨,2008(2).
[2] 李仁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几点做法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