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关系的认识
阅读《帝国主义论》心得体会
阅读《帝国主义论》心得体会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
如果说,《资本论》是研究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的重要经典著作,那么,《帝国主义论》则是研究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重要经典著作。
现在进行学习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中给出的帝国主义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垄断的,是腐朽的,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书中给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表现,第一:垄断是从发展到极高阶段的生产集中中成长起来的。
垄断同盟对我们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映照当今世界,某些大国随意提高对我国的关税,以此来要挟我国退步,深深体现出垄断资本主义,不顾他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发展,是自私、毫无人道主义的;第二:垄断加紧了对最重要的原料来源的掠夺,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卡特尔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
同样,某些世界大国在阿富汗地区以有危险化学物品为由,出兵攻打数十年,其真实目的确是掠夺石油资源,造成了当地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民不聊生为代价体现了万恶的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垄断是从银行成长起来的。
银行已经由普通的中介企业变成了金融资本的垄断者。
在任何一个最先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为数不过三五家的最大银行实行工业资本同银行资本的“个人联合”,把持着占全国资本和货币收入很大一部分的几十亿几十亿资金。
而我们国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几十家银行矗立中华大地,分管财富,从反面体现出,我们国家没有踏上万恶的帝国主义道路,而是坚守初心,坚定不移的踏步在社会主义道路上。
第四,垄断是从殖民政策成长起来的,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开始殖民政策,划分世界土地,而我们国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始终进行着反侵略战争,尊重他国主权,不做违背人道的事情其次,我们分析腐朽。
浅谈美国新霸权主义
【摘要】霸权是一国为征服他国、称霸世界所奉行的一种政策。
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思想基础。
美国的霸权主义历经近200年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由地区霸权向全球称霸的发展道路。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
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理论发生了相应变化,美国的新霸权主义逐渐形成。
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和新帝国主义论是其基本理论骨架。
美国新霸权主义兼用硬权力和软权力,硬权力限制自由、控制身体;软权力影响思想、征服人心。
软权力的作用日益突出,它力图通过主导国际机制、利用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意识形态的输出,来达到间接控制他国,行使霸权的目的。
【关键词】含义特征实质发展趋势中美关系一、xx新霸权主义的含义“霸权主义”一词源出希腊文,原指个别强大城邦对其他弱小城邦的支配和控制,现指某些国家凭借强大军事实力践踏或威胁别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企图主宰整个世界或所在地区。
霸权与主权是对立的。
主权原则要求所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权利平等,即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事务。
倘若一国违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将本国主权扩展到别国主权范围内,形成某种不平等关系甚至是支配关系,这样的行为就构成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的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的实质是追求一国在国际社会的霸权利益,用本国利益取代他国利益,甚或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全人类利益之上。
追求本国的霸权利益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政府就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看作是符合并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策。
美国谋求国家霸权利益的早期例证,就是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门罗政府在提出对外政策的原则时,要求欧洲列强不把美洲大陆当作它们的殖民地,反对任何欧洲国家控制美国承认的美洲独立国家,反对将欧洲的政治制度推广到美洲的任何地方。
美国打着维护拉丁美洲新国家利益的幌子,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以此掩盖把美洲划作其势力范围的真实意图,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实力和范围还仅限于美洲,因而谋求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就成为美国最实际的国家利益。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争夺世界霸主是帝国主义国家开展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但是随着其他实力国家的逐渐强大,美国感到了危机,例如二战后苏联的崛起就被美国视作是自己将来的威胁,此后便利用各种霸权主义阻止其他国家的发展。
对美国霸权主义印象最深刻的是911事件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践踏人权,以美国方面的说法来说,对伊拉克的战争目的主要是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
民主的政权,剿灭恐怖分子,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等。
但是包括部分美国人士在内的很多舆论认为原因并不单纯。
美国打着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悍然攻打了一个主权国家,树立了美国喜欢使用武力的形象。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整个中东而发动的第一场战争,美国自独立后至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
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这些俨然是霸权主义者的裸露表现。
相较于这些武力霸权行为,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国家。
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正在出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个人看对美霸权心得体会
个人看对美霸权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所接触到的美国影响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从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到流行的音乐文化,美国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作为一个外行人,我所看到的美国的霸权地位并不是令人欣赏和支持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美国的霸权主义,认为美国已经走向了强权政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首先,美国人民对美国的霸权地位缺乏普遍认同。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很难看到美国对全球影响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干预政策和所谓的“国家安全利益”往往给其他国家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发战争和人道主义危机。
许多人担心,美国的霸权主义会导致其他国家愈加不满和反感,最终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美国霸权主义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政治和经济压力。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对其他国家施加各种压力,试图控制全球事务。
这种控制感到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损害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和权益。
在经济领域,美国也往往利用其国际金融机构的权力,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和禁售,使这些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冲击。
这使得其他国家感到美国霸权主义的震荡,并可能导致财政和经济上的不稳定。
最后,我认为美国霸权主义所带来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和平。
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对其他国家的干扰行为,极容易引起各种军事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全球和平,而且也有可能对其他国家的国家建设和发展造成干扰。
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上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以避免类似的冲突和战争。
总结起来,美国霸权主义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对其他国家造成了困扰和压力,而且也给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防止美国的霸权主义危及全球和平和稳定,推动全球和谐共处。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由来已久,一直是危害国际秩序以及世界和平最大障碍。
霸权主义往往通过自己的优势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以损人利己为目的,以强凌弱,以势压人,以富压贫,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达到统治别国的政治目的和掠夺别国财富的经济目的。
而国际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的外交政策,则是基于强权政治的原则。
强权政治粗暴践踏和侵犯其他国家主权和尊严。
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一直推崇霸权主义思想。
这在其和英国一起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以及近年的利比亚战争就可见一斑。
然而,在当今国际政治中,世界多极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任何一国若想再单方面采取霸权主义将被国际社会所谴责。
但这并不意味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消失。
相反,这两者正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
我们知道,任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于强大的军事基础之上,而一国要有强大的军事储备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美国俨然已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他国家如日本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掩其称霸的野心。
可以说,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博弈实质上是经济实力的拼搏战。
近年来美元汇率的不断走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美国由于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其国民经济大幅缩水。
为提高国内GDP,缓解就业压力,美国通过增发货币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元贬值,从而减轻其对外的大部分债务。
其中受美国此举最大打击的便是中国。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大量资金以看不见的形式流失。
美国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却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理应遭到谴责。
但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加巩固美国的金融霸权国的地位。
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在霸权主义中由来已久。
此外,帝国主义跨国公司在国际能源和原料市场上对中国实行的包围、封锁、控制和垄断;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操纵话语权和定价权,控制对中国的粮食交易,同时长驱直入地进入中国国内的粮食市场,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这些力图摧毁中国经济的行为,都是如今我国所面临的巨大危险。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这是一种荒谬而危险的论调。
尽管这一观点自20世纪初以来已经被广泛地反对和批判,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有人坚持这种观点,试图为帝国主义的行为辩护和美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论调呢?首先,必须承认帝国主义在某些方面的确给世界带来了一些技术、文明、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比如,欧洲的工业革命、美洲的殖民化、亚洲的现代化等,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这些进步,不能掩盖帝国主义实际上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害,更不能成为支持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根据。
其次,必须指出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在其本质上是错误和反人类的。
帝国主义侵略是基于剥削和掠夺的,是对人民自由和独立的严重侵犯,是对和平、民主和进步的直接威胁。
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度或地区,人民往往被剥夺了基本的权利和自由,遭受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经济文化等方面被严重扼杀,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化的步伐也遭到阻碍。
因此,任何试图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的言论都是不道德的。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确地表达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剥削的坚决反对和谴责,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多极化的时代,更需要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帝国主义主义和霸权主义。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共同构建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任何试图将帝国主义侵略美化的言论和行为,要保持警惕,防止这种观念滋生和蔓延。
我们要永远铭记帝国主义罪恶的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1.1概述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
作为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这次发言中表达了他对冷战时期国际局势的看法,并阐述了苏联的立场。
这次发言发生在1960年9月23日,正值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下,因此备受全球关注。
赫鲁晓夫的演讲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它不仅是苏联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抨击,也是一个对全世界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声援。
在这次发言中,赫鲁晓夫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操控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他指责了西方国家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方面的罪行,并呼吁全球人民加强反对这些行为的斗争。
他发出了“全世界公正和平的呐喊”,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来推动全球的和平与进步。
虽然赫鲁晓夫的发言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批评,特别是美国,但他的立场和对国际局势的评估却为许多国家和人民找到了一种新的希望。
他的发言代表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权力不均和政治压迫深受困扰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他的发言,赫鲁晓夫向全世界传达了他对和平、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这一发言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也对人们的思想触动深远。
它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现存的国际秩序,并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发起了更为广泛的行动。
因此,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和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之一。
它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影响着后续几十年的国际关系。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会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详细说明:1.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它将提供对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进行背景介绍,以及整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读者将在这一部分获得对整篇文章的概括性了解。
2. 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赫鲁晓夫的发言。
霸权主义
洲的掠夺。
在近现代史上,有霸权主义劣迹的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沙皇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北美洲的美国。
美国霸权霸权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英法等老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几年的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发展经济,强调和平就成了当时的唯一话题。
然而,面对苏联的崛起,美国却感到了一丝凉意,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因此被美国视为自己将来的威胁。
二战的胜利也使美国萌发了“霸气”,霸权主义此时已经初露端倪。
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
冷战后,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7月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明确提出了美国谋求领导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自由民主力量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
表现之一是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
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
美国将所有国家分为四类,对无赖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制裁、施加压力、军事打击的政策。
1998年末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军对伊拉克进行70小时空袭,并公开支持伊国内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99年3月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78天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
表现之二是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单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一家说了算。
克林顿政府公布赫尔姆斯—伯顿法和达马托法,企图以国内立法约束别国行为;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宣布将摒弃《京都议定书》,并表示要单方面放弃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为了确保中东的战略利益,千方百计阻止法国、欧盟以及俄罗斯介入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陷阱》读后感
《美国陷阱》读后感
《美国陷阱》是一本让人深感震撼的书籍,通过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
了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施展的一系列陷阱和策略。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和战略意图,以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首先,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探讨了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施展的经济和政治手段,以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通过对美国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干预和控制的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所施展的一系列陷阱和策略,以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这些案例不仅让我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其次,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施展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推广的价值观和文化产品的分析,作者揭示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所施展的软实力和文化霸权。
这些分析不仅让我对美国文化输出和文化帝国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主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通过阅读《美国陷阱》,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施展
的一系列陷阱和策略,以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控制,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国际关系和全球化进程。
论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的反霸权主义思想
论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的反霸权主义思想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的反霸权主义思想具体包括为何反霸、如何反霸以及关于中国自己的角色定位等内容。
其核心是把国际行为体和行为体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区分开来,只反对任何霸权主义角色而不再针对某一行为体本身,这也正是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对事不对国”的理论依据。
标签:邓小平;外交战略;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关于自己时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国际社会“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是主要的国际行为体;列宁认为世界已经区分为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殖民地民族),并超越两大国际性阶级成为主要国际行为体;毛泽东对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认识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又到“穷国、富国、超级大国”的发展,倾向把主权国家看成国际政治基本的行为体。
邓小平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冷静观察国际形势,科学分析并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对国际行为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国家或国家集团及它们所扮演的国际角色区别对待:反对霸权主义对事不对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只反对任何霸权主义角色而不再针对某一行为体本身。
从而把行为体和行为体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区分开来,形成了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独具特色的反霸权主义思想。
一、为什么要反对霸权主义(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战略思想。
如邓小平所言,“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给我们开辟了道路。
”。
毛泽东同志一贯认为,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国际形势紧张动荡的主要根源,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
进入新时期,小平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发扬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思想,根据新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二)反对霸权主义有利于建立政治平等、经济繁荣的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是带有全球性的两大战略性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其中,南北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再发展和继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证。
什么是帝国主义?
什么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指一种国家扩张行为,以此来控制其他国家,建立大型帝国的政治体系。
帝国主义通常是由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的。
本文将讲解帝国主义的定义、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对世界的影响。
一、帝国主义的定义帝国主义的定义是,一种以经济、政治、文化或军事手段控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体系,以实现“国家的最大化利益”为目标的行为。
帝国主义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控制海外市场、资源和领土,通过殖民地的开发和剥削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历史背景帝国主义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高峰时期兴起的。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产生了大量的商品和资本,需要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欧洲国家开始广泛地控制殖民地。
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这种控制往往会造成紧张和冲突。
三、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帝国主义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层面上。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吞并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 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迫使其他国家或地区接受自己的贸易条件。
3. 以军事手段保护和扩大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
4. 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其他国家。
四、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帝国主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敌对。
2. 带来了不平等的经济关系,造成了贫富分化和资源稀缺问题。
3. 引起了对非欧洲国家的种族主义和平权主义的反感。
4. 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如印度的不和,爱尔兰的分离主义,以及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总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不稳定和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讲,我们要关注帝国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后果,同时心怀世界主义理念,始终抵制一切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和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区别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区别
说法一:霸权主义是指一个国家追求霸权的思想和行为。
追求霸权的国家可以是大国,也可以是小国。
象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追求的是世界霸权,而越南这样的小国追求的则是地区霸权。
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即开始在苏联的支持下追求地区霸权。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红色高棉的统治,扶植韩桑林政权;在老挝扶植亲越的共产党政权;陈兵越泰边界,威胁泰国,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地区霸权主义。
基辛格直斥越共为“河内帝国主义”是非常恰当的。
强权政治,指的是违背现行的国际关系准则,采用一些看起来比较“粗暴”的手段行事。
CCTV NEWS 经常指责美国“动辄以武力相威胁”,这就是一种强权政治。
说法二:两者的区别来看,霸权是从一个在某一地区(地区霸权)或在全世界范围内(世界霸权)颐指气使,称王称霸,让所有国家都得听他的,实际就是某些国家对自
己的的政治地位定位太高,要使自己凌驾于所有国爱之上,要做地区领袖或世界领袖。
而强权政治则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是干涉别国内政,对其他国家采取政治高压政策,所以没有具体的范围限定。
因此霸权侧重于政治定位,强权更侧重于行为手段。
从两者的联系看,霸权的定位(野心),必须有实际行动来支持。
少数国家口中喊的是人权、心里想的是霸权、手中舞的是强权,以人权为借口谋霸权美梦,行强权之实。
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
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的政策和行为。
表现:1、赤裸裸的军事侵略;2、单边主义;3、越过联合国
强权政治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利用其经济、军事实力,强迫其他国家服从其统治,听从其指挥。
如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前苏联1968年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等。
目前,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如到处炫耀武力、以武力威胁、动辄以武力打击、把自己的意志、观念强行推广、干涉别国内政等等。
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
以科索沃危机为契机,新干涉主义正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抬头。
它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模式,日益显示出对国际关系的危害。
而且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推动下,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完备,在行动上日渐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
重论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
重论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改革将面临三重困扰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些成就取得的同时,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盟,千方百计同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博奕,竞争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间尚且十分激烈,更何况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在我们国内,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发展的趋势,从内部危害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在“十一五”时期,中国要严密防范这三重困扰,坚决同各种危害人民、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斗争到底。
关键词: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引论回顾历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武装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随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基本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风云变换,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因素增多起来,并逐渐形成一股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危害最广泛人民利益和阻碍中华民族崛起的反动力量,本文拟把这些不利因素归纳为三点——即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与建国前不同,新世纪中国面临的这三重困扰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内生性。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受实践检验的关键时期,中国改革将不可回避上述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国内外的经济矛盾,本文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以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抵制危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必然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帝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是一个由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体系统领的政治经济网络,其中美国是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解体以来世界上唯一一个仅存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举足轻重。
浅析苏联霸权主义的根源
浅析苏联霸权主义的根源刘克明二十几年来,国际形势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苏联发展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超级大国。
它凭借自己的强国地位和军事实力,干涉、控制、欺负、威胁别的国家,甚至公然出兵侵略别国。
它还在世界范围内加紧全球战略部署,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愈演愈烈,成为世界不安宁和动乱的主要根源。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
因此,研究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根源,探讨主要有哪些因素推动和影响这个国家的领导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在当前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
如果从十月革命后苏联对外政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我们就可以看到,苏联对外政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最后形成为今天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是有其历史的、思想理论的、以及社会、经济的根源。
本文试图就这三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供大家讨论。
一、历史根源苏联霸权主义政策有它深远的历史根源。
这就是沙皇俄国的扩张主义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历史传统影响。
在历史上,历代沙皇在三百多年时间中,不断向外扩张,进行侵略战争,蚕食周围邻国的国土,使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以大俄罗斯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非俄罗斯民族处于被压迫地位,沙皇俄国变成“各民族的监狱”。
这种状况,使得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扩张主义不但在俄国社会上有深刻影响,而且也不可免地影响到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影响到苏共党的某些领导人。
沙俄历史传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关键问题是共产党人能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同这些旧的历史传统影响彻底决裂。
伟大列宁是同沙俄反动的历史传统彻底决裂的典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实行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宣布废除沙俄同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他要求特别坚决地反对俄罗斯共产党人的大俄罗斯帝国主义思想和沙文主义思想(有时是不自觉的)的残余”1;并宣布要“同大国沙文主义进行决死战”2。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体系,它们反映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以下是几个体现这一特征的方面:1.霸权主义和剥削: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中,几个主要胜利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美国)通过和平谈判或自身实力建立了霸权地位,并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其他国家之上。
他们通过条约和协议向战败国强加了严厉的条件和赔款,实施了剥削性的贸易和经济体系,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自身的优势和利益。
2.领土分配和殖民地问题: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中的国际秩序在领土分配和殖民地问题上体现了帝国主义的特征。
在凡尔赛和其他类似的条约中,战胜国以自身利益为重,划定和重划了国界,对殖民地和领土进行了重新分配,将原本属于战败国的殖民地和资源占为己有,加强了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影响力。
3.不平等条约和影响力扩张: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中的条约往往带有不平等性质,限制了战败国的主权和发展空间,剥夺了他们的资源和自主权。
同时,几个大国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影响力网络,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霸权,对其他国家施加了控制和压力,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
4.军备竞赛和冷战局势: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中的大国之间一直存在着持续的军备竞赛和冷战局势。
这些国家通过军事力量和军事联盟的建立来巩固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并维护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军备竞赛和冷战情势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地位的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成为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
通过建立霸权、剥削、不平等条约和影响力扩张,以及军事力量的竞争和冷战,帝国主义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维护自身的优势和利益,压制其他国家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
当代最深刻的战争根源
当代最深刻的战争根源
当代最深刻的战争根源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
这一论断是对“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这一观点的重要修正。
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不同的。
事实证明,处在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一定总是执行霸权政策,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国的建立和巩固,并不能自动保证该国不推行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
今天,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为标准来决定对其他国家的亲疏、好恶,也不以这个标准来判断其他国家是否推行霸权主义。
显然,“霸权主义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和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这一命题,已经不能成为逻辑上的全称判断。
那么,什么样的帝国主义国家搞霸权和扩张?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走上霸权主义道路?这是我们不应回避的理论问题。
我国认为,通过各种和平力量的共同努力,世界和平是可以维护的。
这突破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战争绝对不可避免的观点。
我们说,第三世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东西欧、日本、加拿大、大洋洲各国也是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
在这些维护和平的力量中,有处在各种社会形态(包括帝国主义)的国家,它们同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斗争,不是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
这便是当代最深刻的战争根源。
毛泽东高举反帝、反霸旗帜的国际战略思想
毛泽东高举反帝、反霸旗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一、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善于把哲学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和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国际斗争上,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符合国际和国内实际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战略思想。
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1]175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外交工作,也会有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之分。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就是有关外交工作的全局性层面的问题,体现我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如前所述,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会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作必要的调整,会出现阶段性的不同特点,但其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则具有共同性。
这些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地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为国内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这是毛泽东国际战略的总的指导思想。
任何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都是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但一些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是以一国的利益为本位,以牺牲或损害别的国家的利益来保持自己优越的、霸主的地位。
这是它们资本垄断的本性决定的。
毛泽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的对外立场和对外政策,坚持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安全,维护国家的尊严的斗争中,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际事务中尽自己的责任,在国际援助中决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支持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关系的认识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今日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昔日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
1、对霸权主义的认识
霸权主义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指个别大城邦对其它城邦的支配和控制,后来演变成为指称某些国家凭借实力,蹂躏、干涉别国的主权和独立,以谋取主宰世界(或地区)事务的权利的主张、政策和行动。
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不能以其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兵力的强弱而论,主要看其对外政策。
大国不一定都搞霸权主义,小国也不一定不搞霸权主义。
今日之霸权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跨洋跨国家系统。
近代霸权主义始于“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它最先独占了对非洲的殖民掠夺。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几乎囊括了中南美洲。
继之,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开始了对亚洲、非洲、美洲的掠夺。
在近现代史上,有霸权主义劣迹的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沙皇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北美洲的美国。
美国是当代世界霸权主义国家的领头狼。
西方国家在将近500年的历史里,成为世界的支配力量,欧洲成为“世界中心”达400年之久(唯1945 年—1991年,有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之抗衡,但经济力量远不如前者),其基础就是依赖其用各种手段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力量。
世界原本是平衡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等关系,使有的民族、国家开发得早些、快些,而有的民族、国家则开发得迟些、慢些,从而形成了政治上、经济上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差别。
欧洲大国倚仗其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
所谓霸权主义就是这样(在世界不平衡状态下)形成的。
霸权主义本身就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
综上所述,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
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
2、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其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和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其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等著作中试图系统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
列宁在1917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第一次对作为资本主义特殊阶段的帝国主义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
列宁认为,“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
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它的经济实质是垄断。
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指的是私人垄断,因为私人垄断资本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但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垄断就发展成为国家垄断。
帝国主义有如下的经济特征:(1)在生产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统治,是它的基本特征;(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为一,形成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业已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列宁还从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论述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3、对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关系的认识
“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如果把帝国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对外实行侵略、压迫和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政策,它与现在常用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基本一致的。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可以说是昔日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恃强凌弱、蛮横无理。
对南斯拉夫实行狂轰滥炸,可以说是实行帝国主义政策。
这种使用暴力、武力达到压服弱小国家和民族的目的,可将这种政策,称之为老牌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翻版。
但是尽人皆知,“帝国主义”这个概念通常不仅仅指一种对外政策,而是指帝国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上的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不是单纯反对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和行为,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来加以反对或打倒的。
所以“反对帝国主义”又不同于“反对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