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的根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与趋势
▪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历史演变
1.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市场主要受到计划经济的限制, 土地流转和交易较少。 2.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市场逐渐放开,土地流 转和交易逐渐增加。 3.目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流转和 交易的重要平台。
改革趋势: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 变与趋势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 历史演变:土地承包制的建立与发展 3. 历史演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与调整 4. 历史演变:农村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制化 5. 现状分析: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 6. 改革趋势:土地承包制的优化与拓展 7. 改革趋势: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8. 改革趋势:农村土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农村土地权益纠纷多发
1.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征收纠纷等问题频繁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权益不明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现状分析: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
▪ 农村土地规划和管控不足
1.当前农村土地规划和管控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土地利 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 2.缺乏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机制,影响了农业可持 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历史演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与调整
▪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影响
1.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 现代化。 2.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也影响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加速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和重 组。
▪ 农村集体土地调整的必要性
1.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调整成为必要手段 ,以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2.农村集体土地调整也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和土地权益不平等问题,促进农村 社会公平和稳定。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逻辑是什么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逻辑是什么一、历史背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渐进逻辑在开放初期产生,当时农村土地被集体所有,农民只能通过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然而,这种土地制度的存在导致农村生产力长期处于低水平,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必要的选择。
二、目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确权,打破土地的封闭性,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具体目标包括:解决土地承包期满后再分配问题、扩大农民土地经营权、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建立农民自愿退出机制等。
三、主要内容1.土地承包到期再分配:针对土地承包期满后再分配的问题,决定将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承包期限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30年,并规定承包期满后再延长20年,农民家庭承包地自愿延包。
2.扩大农民土地经营权:允许农民将承包地土地流转给他人,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自主权。
3.推动土地流转: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扩大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登记和交易制度,促进土地租赁、转让等市场行为合法、有序进行。
5.建立农民自愿退出机制:允许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脱钩,农民可以自愿退出土地流转市场,将土地流转给他人。
四、实施步骤1.立法进展: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明确了土地承包制度的方向和路径。
2.试点示范:通过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示范,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方案。
3.推动力度加大:国家推动土地制度的力度逐步加大,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发展。
4.完善相关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交易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和交易制度,促进土地流转的合法有序进行。
总结起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渐进逻辑是从土地承包制度到土地流转制度的过渡,通过逐步推进措施,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离和流转,为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农问题历史与现状分析
三农问题历史与现状分析三农问题是指中国农村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这个问题是中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涉及面广,解决起来也相对复杂。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状两个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
三农问题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农民传统。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受到土地的世袭制度和赋税的压迫,生活贫困,处于社会的边缘。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农民农田的丧失使农民面临更加严重的困境。
在1949年以前,农业处于经济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贫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一度遭到忽视,农民地位下降,三农问题恶化。
改革开放以后,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农民工群体。
同时,农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三农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如土地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农民教育问题等。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限制了土地的流动,使农民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也存在问题,一些农村土地出现闲置和流转难的情况。
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期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农民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农产品销售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不佳,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此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畅,农民难以获得合理的价值回报,导致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导致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种不平衡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缺乏基础设施也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作用。
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我国国情和历史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特殊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公有制,它是整个社会所有制的一部分,是由农民集体所有,但不属于个人所有。
集体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民生产的基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优势和特点。
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集体土地所有制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参与农村治理和决策。
集体土地所有制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农业生产基地。
这些优势和特点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承包规模逐渐减小,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土地权属不清晰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在正确认识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我们要维护好集体土地所有制。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规模,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要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保护,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还要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在维护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还要加大对农村土地开发的管理力度,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优势和特点,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政治社会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政治社会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道德基础,以个人自由为核心价值,强调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平等与宽容,相信人的理性与社会进步,在政治上主张民主与宪政2、政治合法性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3、《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二、简答题1、政党与政治社会团体的区别有哪些政党的政治目标是夺取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政治社会团体的目标是向政府施加压力或影响,以维护本群体的利益,通过特定的政治途径实现或维护自身利益2、影响公民社会发挥的五个变量第一,公民社会的内部运作模式;第二,公民社会的制度化水平;第三多样性和不完全性;第四,组织和团体的数量;第五,目标和手段。
3、威权国家的特点与合法性危机政党政治受到限制;政府权力组织中行政组织的地位高于立法地位,行政组织对于立法和司法占有优势,能够控制后者的行为。
变动中的公众期望和不确定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使得政权合法性无法持久和固化。
4、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基础(1)程序合理化原则(2)公共供给和服务原则(3)公共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4)政治中立原则(5)共同商讨原则三、理论分析1、利用政治权威的相关理论,分析如何重塑乡村权力格局如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形塑着转型期乡村社会的权力格局。
一经济改革: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分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化取向的确立,为乡村社会的分化和农民的分层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地村庄在改革和发展中自主探索社区发展道路,使中国农村日益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二传统文化:村庄传统权威的复兴。
以家为中心的经济单位的确立,以地缘为基础的乡村秩序和功能的相对弱化和衰微,农村的宗族组织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基调得以延续,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给村庄正式政治权威带来冲击,部分村庄的传统势力出现了分享权力的诉求。
三、乡政村治:村庄正式权力核心的确定。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高原【内容提要】韦伯和马克思均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将被使用自由雇工的农业企业取代,传统乡村社会将瓦解和消亡。
本文对华北地区耿店村近15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发现,其发展逻辑与上述经典判断有诸多背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耿店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农业从粮棉种植转型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
后者在市场上有更高的收益,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而与此同时,小农家庭经营并没有被农业企业所取代,反而更加巩固,农户小资产所有者身份也得到加强。
伴随着农业转型,村庄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庄治理从以行政性事务为主转变为以向农户提供经济性服务为主;农户联合成立了一系列合作性经济组织,以稳定销售、协调生产、扩展产业链、实现“纵向一体化”。
这些变化使传统的村庄更富凝聚力,而且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小农经营的内在弱点,使其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环境。
【关键词】农业转型小农经营合作组织纵向一体化乡村发展一、经典理论与悖论现实作为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
首先,韦伯察觉到,传统农村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
因为这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口,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以最少的劳力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
(韦伯,1997[1906])就这一观点而言,韦伯和当代经济学家的看法类似。
更进一步地,韦伯将传统农村的前景置于他对整个“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
这种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理性化的经济经营、理性化的官僚行政和理性化的法理支配。
(韦伯,2004a:第2章;2004b:448-460;2007:212-217)韦伯认为村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这种“传统因素”维系在一起的,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农村的“传统性”都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
参考文献——精选推荐
参考⽂献⼀、著作类:1. 曲福⽥、黄贤⾦、王同顺、吴群著:《中国⼟地制度研究-⼟地制度改⾰的产权经济分析》,中国矿业⼤学出版社,1997年,南京2. 曲福⽥等编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北京3. 曲福⽥等著:《经济发展与⼟地可持续利⽤》,北京,⼈民出版社,2001年4. 刘书楷主编:《⼟地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5. 刘书楷:《刘书楷论⽂选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6. 毕宝德等:《⼟地经济学》,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1年7. 蔡昉、张车伟:《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8. 国家⼟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等编:《⼟地⽤途管制于耕地保护》,1997年,北京⼤学出版社9. 江平等:《中国⼟地⽴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学出版社,1999年10. 凌启鸿等:《“吃饭”与“建设”—“两区”的理论与实践》,江苏⼈民出版社,1999年11. 迟福林主编的《⾛⼊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地制度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2. 刘维新主编:《中国⼟地租税费体系研究》,中国⼤地出版社,1994年,北京13. 刘卫东等,《城市化地区⼟地⾮农开发》,科学出版社,1999年14.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民⼤学出版社,1997年,北京15. 雷利. 巴洛维著:《⼟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北京农业⼤学出版社,1989年,北京16. 张德粹:《⼟地经济学》,台湾,正中书局,1981年17. 伊利、莫尔豪斯:《⼟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18. 周诚主编:《⼟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北京19. 周诚;⼟地经济研究,北京:中国⼤地出版社,199620. M歌德伯⼽等:《城市⼟地经济学》,中国⼈民⼤学出版社,北京,199021. 毕宝德:中国地产市场研究,中国⼈民⼤学出版社,北京,199422. 林英彦,⼟地经济学通论,台北,⽂笙书局,199923. 野⼝悠纪雄:《⼟地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 道格拉斯C.诺思, 199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5. 道格拉斯C.诺思等,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6. ⾦奉圭:⼟地经济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27. 冯彬等,《房地产⾦融概论》,北京:中国⾦融出版社,199728. 寿嘉华:《国⼟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9. ⾼映轸,《⼟地制度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30. 钱忠好,中国农村⼟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1. 迟福林主编:《中国农民的期盼——长期⽽有保障的⼟地使⽤权》,北京:外⽂出版社,199932. 柴强,各国(地区)⼟地制度与政策,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33. ⾼映轸等:⼟地经济问题再认识,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34. 唐忠:农村⼟地制度⽐较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5. 辜胜阻:《⾮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民出版社,1991年36. 赖泽源:《⽐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北京37. G. Cornelis Kooten, 1993: L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Policies and the Common Good. Vancourer: UBC Press.38. Hartwick, M., J., and Olewiler, N., (1997 ), “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 Use”,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U.S.39. Medows, D. Et al., The Limit to Growth, Washingtn, D. C., Potomac, 197240. WECD. 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期刊⽂章类:1.Ash R., Edmonds, R. L., 1998 “L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China Quarterly (156), 836-8792.Binswanger, H., and K. Deininger. 1995. “World Bank Land Policy: Evolution and Current Economics.”In Agricultural in Liberalizing Economies: Changing Roles for Govern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gricultural Sector Symposium. Ed. D. Umali-Deininger and C. Maguire.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3. Cater, M., and Y. Yao. 1999b. “Market V ersus Administra tive Reallocation of Land during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imeo4.FAO,FESLM: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 73, Rome, 1993:135. Ferguson, C A and Khan, M K. Protecting Farm Land Near Cities, Land use policy ,1992, 9(5):259~2716. Lopez, R. A., Shah, and M.A. Altobello, 1994. Amenity benefits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land economics70(Feb.):53-627. Lopez, R.A, A.O.Adelaja, and M.S. Andrews, 1988. The effects of suburbanization on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7 (2): 346-588. McMillan, J., Whalley, J., Zhu, L.,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 781-8079.Napton, Darrell. 1990. Regional farmland protection: The twin cities experience.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45(4):446-44910. Pollakowski, H. O., 1990.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onstraints on housing prices. Land economics 66(3),315-32411.Ready R C, M C Berger, and G C Blomauist. 1997. Measuring amenity benefits from farmland : Hedonic pricing vs. Contingent valuation. Growth and change, 28 (fall):438-45812.Smil, V., 1999.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 The China Quarterly, 1999: 414-429 13.Turner, M., L. Brandt, and S. Rozelle, 1998. “Property Rights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meo14.White, Jeanne S. 1998. Beating plowshares into townhomes: the loss of farmland and strategies for slowing its conversion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Environmental law. 28(1):113-14315. Yang, Hong, and Xiubin Li, 2000. “Cultivated Land and Food Supply in China”, Land Use Policy 17 (2000) 73-8816. Yao, Y.,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Market in Rural China.” Land Economics 76 (2): 252-266.1.陈锋武:《现⾏农村⼟地承包制存在的问题及改⾰构想》,《国⼟经济》,1998年第5期2.丛屹:《存量⼊市:城市⽤地制度尚需进⼀步创新》,《中国⼟地科学》,1999年第4期3.党航⾏、于建庄:《企业改制中设置承租⼟地使⽤权的若⼲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4.傅伯杰、陈利项和马诚:《⼟地可持续利⽤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法》,《⾃然资源学报》,1997年第2期5.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映》,《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6.国⼟资源部⼟地利⽤司:《我国不动产税有待调整》,《中国⼟地》,1999年第3期7.韩俊:《中国农村⼟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8.郝晋珉、⾟德惠:《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地持续利⽤管理》,《资源科学》,1996年第4期9.胡存智、宫⽟泉:《新世纪中国⼟地市场建设⼤趋势》,《中国⼟地科学》,2001年第1期10.黄宁⽣:《⼴东省耕地⾯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4期11.黄宁⽣:《珠江三⾓洲耕地⾯积减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地理学与国⼟研究》,1999年第4期;12.黄贤⾦、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和曲福⽥:《中国农村⼟地市场运⾏机理分析》,《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13.黄贤⾦等:《江苏省⼈⼝、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国⼈⼝资源与环境》,2000第4期14.孔泾源:《中国农村⼟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15.雷爱先:《关于国有⼟地使⽤权授权经营问题的探讨》,《中国⼟地科学》,2001年第1期16.李红:《我国开发区布局及⼟地利⽤现在分析与研究》,《中国⼟地科学》,1998年第5期17.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4期18.林善浪:《农村⼟地规模经营的效率评价》,《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19.龙花楼、李秀彬:《美国⼟地资源政策演变及启⽰》,《中国⼟地科学》,2000年第5期20.鲁明中、尹昌斌等:《我国耕地⾮农占⽤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21.罗伊.普罗斯特曼、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6期22.骆友⽣、张红宇:《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地制度创新》,《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23.裴⼩林:《集体⼟地制:中国乡村⼯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24.綦好东:《论我国农地产权结构调整与演进的⽬标模式》,《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6期25.曲福⽥等:《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研究》,《中国⼟地科学》,1997年第1期26.曲福⽥等:《中国农地保护及其制度研究》,《南京农业⼤学学报》,1998年第3期27.史育龙:《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地资源影响程度的分析》,《中国⼈⼝.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0期28.唐仁健:《农业税赋制度改⾰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期29.王贵宸:《关于南海市平洲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和股权流动的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30.王万茂:《⼟地资源部门间分配与耕地保护》,《中国⼟地科学》,1997年第2期31.王⼩鲁、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32.王⽟堂:《灰⾊⼟地市场的博弈分析:成因、对策与创新障碍》,《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33.卫龙宝:《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问题及政府⾓⾊》,《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9期34.谢经荣、林培:《论⼟地持续利⽤》,《中国⼈⼝、资源与环境》,1996第4期35.严⾦明、李⽟英:《美国农⽥保护政策及启⽰》,《中国⼟地科学》,1995年第3期36.杨重光:《⼤陆城市化进程中的⼟地问题与对策》,《中国⼟地科学》,1996年第6期37.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个分析的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38.余宝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与区域控制-以河北省为例》,《中国⼟地科学》,2000年第1期39.俞⽂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耕地保护⾏为中的利益机制分析》,《中国⼈⼝.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4期40.俞燕⼭:《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41.张红宇:《中国农村⼟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42.张宏斌、贾⽣华:《城市⼟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城市规划》,2000年第4期43.周永康:《国⼟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1期44.祝华军、⽩⼈朴:《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病”》,《中国⼈⼝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期。
农村集体化运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奠基
农村集体化运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奠基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化运动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奠基。
农村集体化运动,是指将分散的农民个体经济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本文将从农村集体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集体化运动的背景农村集体化运动的背景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面临着农村经济分散、生产力低下、农民贫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农村集体化的思想和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经济的分散性问题,更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农村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形式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等方面。
首先是土地制度改革。
在农村集体化运动中,土地经过集体所有制的改造,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规模经营。
其次是农业社会形式改变。
在农村集体化运动中,传统的个体经济被农民自愿的加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统一的农业社会形式,实现了农民劳动力的充分合理利用和劳动收益的公平分配。
再次是农业生产组织化。
农村集体化运动中,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三、农村集体化运动的成就农村集体化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农村集体化运动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社会形式的改变,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形成了大规模的农田耕种和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其次,农村集体化运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使农业生产得到有效组织和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再次,农村集体化运动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村合作医疗、合作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生产关系调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亟需改革。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景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
原有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制局限了土地的有效配置和流转,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通过建立健全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这将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1. 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推动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制向多元化的产权制度转变。
通过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承包权、流转权等多种权益形式,实现农地的流转和集约经营。
这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2.资本运营模式调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引导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生产关系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通过土地流转和租赁,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给专业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从而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劳动力流动与职业选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速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力配置。
农民可以通过外出打工、创办农村合作社等方式,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虽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也给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带来了一些机遇。
挑战之一是土地流转的问题。
由于乡村土地多由集体所有,土地流转面临着土地权属确认、流转费用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专题10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98616)
专题10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1.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特别在一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制度,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使农村各阶级占有的土地大体平均,贫、雇农基本获得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担负巨大的战争勤务,并以粮草、被服等物资支援自己的子弟兵,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图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同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 图一图二宣传的内容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______ (写字母)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2) 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3) 请选择其中一次土地改革说说对中国当时政局的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
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
但乡村社会变革并非始于改革开放,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
第一部分:从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的乡村变革封建社会时期的乡村经济主要以耕作土地和缴纳租税为主。
此外,工商业也开始发展,一些手工业者在乡村中开始出现。
但是,由于封建社会下土地私有制的限制,农民很难实现自己的发展。
而且,近现代以前,由于科技和交通不发达,农民社群被封建统治阶级牢牢掌控了。
此外,在农民生存中,由于天灾、人祸等不可抵挡的压力,往往只能在耕作中求生存、转移,这便使农民的自由权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乡村社区开始产生一些改革性的思想。
例如,在明朝末年,陕北地区的黄土岭等地方开始出现了所谓的“社区农民会”,倡导集体耕种。
“社区农民会”宣扬“共同耕作,共同损益”,在当时这种集体化生产方式在后来的农村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另外,明朝以后明清两朝,一些村社情况出现了变革,例如江南水乡地区,村社公共事务逐渐兴起,村社自治逐渐实现。
在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将农民组织作为加强乡村控制的手段,颁布了《乡村组织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社会组织的建立。
然而,在民国初年,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表现出来的方面主要是社会秩序失衡、村民自我保护相互激化等较严重的问题,乡村政治秩序不稳定。
第二部分:新中国之后的乡村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中的人口有所减少,不少当地村民也跟随城市化进程涌入城市,以追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这种形势下,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就必须进行一场全面的变革。
在新中国乡村社会的建设中,中央政府曾进行多次试图引导农民进行集体化生产的探索。
最后,在195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影响下,全国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赤字乡村的数字还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原因分析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原因分析作者:何雅文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36期摘要:农村土地与中国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研究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文章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经历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农民享有了除土地所有权之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的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稳定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
再结合不同时期的统计材料与参考文献,从经济规律的不同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作出分析。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制度特点;变迁过程;经济原因一、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在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中,不管是土地所有权从地主手中过渡到农民手中,还是从农民手中过渡到集体,在这个过程中这都是外部力量的推动占主要原因,而不是制度内部自发形成。
不否认生产力在其中的作用,但由于政治运动或者长时间的战争因素导致的土地变迁则更符合我国农地制度发展变迁第一二阶段的的实际情况。
第三阶段由于社会稳定,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制度本身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该阶段的演变是由制度本身所引起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主要的外部推动力。
第一阶段:该阶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土地所有制从封建地主所有过渡到农民所有,第二个时期从农民所有过渡到集体所有,完成了土地上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第一阶段。
在该阶段的第一时期新中国为了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将从地主手里没收来的农地、牲畜、生产工具等重新分配发给每户农民。
农民获得了土地之后,生产力大大提高,中国共产党民心所向,很快稳定下了新政权。
该阶段的第二时期,且由于两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经历了合作化运动完成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过渡,属于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也在这个时期过渡到了集体手中。
第二阶段:该阶段以1986年4月《民法通则》的颁布,确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为节点,以此分为两个时期。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在中国,土地所有制分为国有土地所有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两种形式。
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它是我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的产物,对于我国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和维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维护这一制度,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要正确认识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它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石。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土地私有化问题,国家实行了集体化政策,将农村土地纳入了集体所有制之下。
这一举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集体土地所有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得我国农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维护集体土地所有制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
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它为农民提供了土地承包制度,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流转、土地资产经营等方式实现土地增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集体土地所有制也是农村新型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重要基础,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组织形式,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要加强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保护和完善。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维护集体土地所有制,我们要坚决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
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鼓励农民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能力和经济收益。
是否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
首先,集体土地制度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例如,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
同时,集体土地制度也给农民带来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了农民的利益受损。
因此,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自由,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
在集体土地制度下,土地流转受到了很多限制,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土地流转更加顺利,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入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在集体土地制度下,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导致农民收入较低。
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自由,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
首先,集体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其次,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加剧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环境污染。
在集体土地制度下,土地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管理,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加剧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环境问题。
最后,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加剧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不公平现象,导致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
在集体土地制度下,土地流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管理,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流转中的不公平现象加剧,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
综上所述,废除集体土地制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和影响。
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逐步完善和改革集体土地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正如毛泽东曾说过,“农村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模式来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的演变。
1. 地主土地制度与封建农业生产在古代中国,地主土地制度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对农民的剥削。
封建农业生产模式主要以农民为主体,他们通过向地主缴纳租金或者劳动,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封建农业生产模式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民依靠家庭经营农田来维持生计。
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民生活艰难。
2. 公地分田制与集体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起义的不断出现,自古代中期开始,中国陆续出现了公地分田制,即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使得农户获得了自己的耕地。
在这一制度下,土地更加平均地分布到农民手中,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同时,由于耕地规模的扩大,也开始出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力。
3. 集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在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通过土地改革和农民合作社的成立,土地私有制被逐步废除,土地转为集体所有。
这一时期,农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组织生产,共同经营土地。
集体经济的形成使得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再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进入现代化的农业阶段,中国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通过分田包干的方式,将土地承包给农户,鼓励农民通过劳动增加农业产量。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得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总结起来,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经历了多次变革。
是否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
首先,废除集体土地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的集体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导致农民缺乏动力去改善土地的质量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废除集体土地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经营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在现行的集体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流转受到了很多限制,导致土地规模小、经营效率低。
而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土地流转更加便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的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废除集体土地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以让土地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集体土地制度。
首先,集体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破坏农村的稳定局面,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而且,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流转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在现行的集体土地制度下,土地流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也有一定的保护农民的权益。
如果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流转,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的经营权,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
最后,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导致农民的生计问题。
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的经营权,导致他们的生计问题。
这对于中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在名人名句方面,毛泽东曾经说过,“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这句话表明了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废除集体土地制度可能会影响农民的生计和稳定。
综上所述,从正方和反方的角度来看,废除集体土地制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利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农村土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种关系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的束缚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各级政府也开始积极推动这项改革。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又敏感的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平衡农民的利益和土地的集体所有权。
然而,这项改革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可以激发农民的经济积极性。
在集体所有制制度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限制,很难直接从土地中获得经济收益。
而通过改革,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或者抵押,从土地中获得经济利益。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其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过去,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主,而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可以使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或者农业合作社,从而参与到农村工业化或者农村旅游等非农产业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再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集体所有制制度下,土地流转的难度较大,导致了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问题。
而改革之后,土地可以更加灵活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然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缺乏土地使用权的保障。
在流转和抵押土地时,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这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农民对土地流转和抵押的理解和认同度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集体所有制观念,农民对土地流转和抵押存在疑虑和害怕。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轨的根源中国渐进转轨的相对成功是对西方产权理论的一个有力挑战,并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争论。
在比较中国和前苏联、东欧的改革时,人们注意到中国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很大,而后者的这些比重很小。
这可能是造成转轨差别的重要原因(Sachs and Woo ,1994)。
另外,中国农村部门中的乡镇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按西方产权理论它应很难发展(Weitzman and Xu ,1994)。
但事实是,它在改革中最有活力,并与农业共同成为中国80年代高增长的两大支柱。
简言之,争论者们强调了中国较大的农村部门和乡镇企业在转轨中的重要作用。
但这些研究过多地重视了改革时期,忽视了改革前,似乎凡是旧体制的因素都肯定不会对转轨有积极作用。
其实,所谓渐进转轨就是没有彻底迅速地抛弃旧体制的因素。
那么它们在转轨中必然要发生作用,但人们本能地不去考虑它们是否会有积极作用。
一个最基本却被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耕地在改革前后都是集体所有的。
这一土地制度正是以上被强调的两大因素的制度根基。
如果土地在80年代初被私有化,今天不会有乡村集体企业。
但这一制度的作用却从未被提及,更不用说被研究了。
因此,中国渐进转轨的三大基本问题至今无答案。
什么是联结改革前后发展模式的制度基础?什么是乡镇企业的制度根源?什么是中国渐进转轨的最终原因?本文尝试一揽子地解答它们。
经济史告诉我们,土地制度是任何农业社会的制度根基。
如果对某一经济问题的解答追到了这个层次,就找到了根上。
这一点对中国的经济转轨也不例外,因为土地制度在农业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是最为深远的。
例如:土地曾是中国地主阶级权利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武器正是其当时受亿万农民拥护的土地政策。
它以后靠构筑集体土地制度和直接控制集体土地及其产出,能很快地建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东南亚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和价格的大幅起落,导致了泡沫经济在先,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随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溯源出发,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首要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实现了农村土地的公有化。
这一变革,解放了农民,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出现了僵化和束缚农民生产力的问题。
土地承包制度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开始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体制。
1997年,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政策,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
2004年,中国开展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初步探索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置改革。
根据这一试点经验,2008年,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承包经营权分开,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统一确权登记。
这一改革,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增强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适度放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成果逐渐显现。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举措,包括扩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范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鼓励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企业等,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未 被卷入 ,其与周边国家不 同的土地 制度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 正 因 为这 一根 基性 因素被 长 期 忽 视 .中国转轨中的一系列现 象成 为难 以
下 面的章节就按逐个解答这些谜 的 顺序来 安排。其逻辑关系是1 节计 论 ~3 微观 问题 ,—6 4 节讨论 宏观问题 ,第7 节
先 , 行 倒 闭 和 盘 融 危 机随 后 。中国之 所 银
1 9 )认为 多镇企业的 发展屙产品市场 94
与 要 素 市 场 的 不 对 称 密 切 相 关 ,它 们 有
19 ) 9 4 。但事 实是 . 它在观革 中最有活力 , 并与农业共同成 为中国1 8 年代高增长 90 的两大支柱。简言之 。 争论者们强调了中 国鞍 大的农村部 门和 乡镇企业在转轨 中
P t ma ( 9" 发现 多衬 集体 企 业不 ut ' 1 9' e  ̄ ; ) 仅 l 比 国有 工业 ,甚至比私人企业的效率 还高。对此我们也缺乏 内在机制的解 释。 中国渐 进转轨 的一些宏观现象也 是
至 今 未 破 解 的 谜 。 诺 顿 ( u ho Na g tn,
问题的解答追 到了这 个层次 .就找 到了
中国渐进转 轨的三大基本问题至今 无答 案 什么是联结改革前后发展模 式的制
这 种两权 分离非常象西方股 份公司的体
一
、
集体土地的排外权 : 乡村
助 组 ) 人 大 规 模 的集 体 化 运 动 , 地 的 导 土
控翩的根源
变意志时 , 这种私有制也 较容易被改 变 。
但 是 , 土 地 集 体 化 本 身 不 能 导致 国 家 对
维普资讯
口裴 小林
集体土地制 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中
国渐进转轨 的相对成功 是对 西方
产权 理论的一个有 力挑 战 ,并引 起 中外 学 者的广泛 关 注和争 论 。 度基础 ? 什么是 乡镇 企业 的制 度根碌? 什 么是 中国渐进转轨的最终原 因?本文尝
集体土 地制 是计 划体制和重工业导 向战略 的制度基础 ,建立它的 目的就 是 要把农 业剩余 尽可能 多和快地转化为 重 工业投 资。在1 年代初 , 咖 国家无珐控制 农村 台作组 织和 它们的产出 ,因为这种 组织是基于 个人之 间的台约 所以 国家
根上 。这一点 对中国的经 济转 轨也不例
外 ,因为土地制度在农业社会 中的 影响
和作 用是 最 为深 远 的 。 如 : 地 曾 是 中 例 土
它 应裉 难 发展
( i ma n u. Wet n a d X z
国地主阶级权 利的基础 。中国共 产党战 胜 国民党 的真 正武器 ,正是其 当时受亿 万农民拥护的 土地政 策。它以 后靠构筑 集体 土地制 度和直接控制集体土地 及其 产 出,能很 快地 建起一个完整 的工业体 和价格 的大幅 起落 ,导致 了泡沫经 济在
再回颐国际学术 界对 中国乡镇企业 和渐
进转轨的大辩论 。 里有 三点需说 明。 这 第
一
理 解之谜
(92 搜现 乡村政 府在 多 19 )
镇 企 业 的 发 展 中 起 了 重 要 作 用 , 但 她
,
本文不采用西方文献 用大量篇幅 去
(9 9 也曾 强调 它们在 改革前作为 国家 18 )
在比较中国和前苏联 、 东欧 的改革时 , 人 们注意到中国的农村 人 口和 劳动 力比重 很大 , 而后者的这些比重很小。这可能是 造 成转轨 差 别 的重要 原 因 (a h n s cs d a Wo ,94 。 o 19 ) 另外 , 中国农村部门中的乡
镇 企 业 产 权 界 定 不 清 ,按 西 方 产 权 理 论
证明一 个简单现象或假设 的方 法 ,因为 其内容建立在 中国读者 皆知 的事实 基础 上 。这样 能以较少的篇幅容纳较 多的信 息。第二 , 本文的 乡镇企业主要指 多村集 体企业 。第三 ,本文所谈 的转 轨主 要指
1 年代 。 朔0
代 理人去掠夺农村集体组织 的利益。那
么 是什么 因素使它们在短期 内发生如此 重 大的变 化呢?对此我们至今没有一个 内因的解释。常与王 (94 发现 乡村 企 19 ) 业的 所有权在 村民 , 控制 权在 乡村政府 。
i z n(93 说中 国转 轨 模式 提倡 系。近年 来东南亚房地产市场 中的投机 Wetma 19 )
期。 忽视了改革前 , 似乎凡是旧体制的 因 素都 肯定不会对转 轨有积极作用。其实 , 所谓 渐进转 轨就 是没有彻底迅速地抛弃 旧体制 的因素。那么 , 它们在转轨中必然 要发生 作用 ,但人 们本能地不去 考虑 它 们是否 会有 积极 作用 。一个最基本却 被 忽视 的事实 是 :中国的耕地在改 革前后 都是 集体所 有的。这 土地制度正 是以 上 被强谰的两太因素的制度根基 。如果 土 地在8 年代初被私有化 ,今天就不 会 0 有彦村 集体 企业 。但这一制度的作 用却
试一 揽子 地 解 答 它 们 。 经 济 史 告 诉 我 们 ,土 地 制 度是 任 何 农 业 社 会 的 制 度根 基 。如 果 对 某一 经 济
制. 并使 每镇企业 的机制效率非常高。但
他 们 认 为 这 是 中央 政 府 集 权 和 计 设 的 结 果 。这 种 外 因性 的解 释很 牵 强 , 井与 改 革 中 分 权 化 的 现 实 不 符 。 Do g a d n n
的重 要 作 用 。 但 这 些 研 究 过 多 地 重 视 了 改 革 时
适应这一外部 环境 的灵话机制 。这也是
一
个外 因性 的分析 ,井且没 回答是什 / 厶
造 成 了这 种 市 场 不 对 称 的 奇 怪 现 象 。 竞争而 非私有化 , 但他 井没回答 : 为什么
不 私 有 化 就 能 有 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