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数学八上4.2《图形的旋转》word省优获奖教案3

合集下载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缩放和翻转等变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缩放和翻转等变换,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旋转的性质和旋转的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的性质和旋转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用旋转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旋转的教具、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自己的旋转教具、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地球的自转,来引入旋转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并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旋转的性质和旋转的方法。

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旋转的性质,并学会用旋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旋转教具,观察和记录旋转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旋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课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课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然后,我会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平移与旋转的重要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会强调平移与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会给出一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五、作业布置
在布置作业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题。这些题目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他们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巡回各个小组,观察他们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我会提供额外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平移与旋转的知识。
针对学情分析,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旋转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理解旋转的本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详细讲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会将平移比喻为在平面上的“滑行”,旋转比喻为“转动”。
在讲解平移时,我会强调平移的三个要素:方向、距离和角度。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如何计算平移后的位置。在讲解旋转时,我会强调旋转的中心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同样,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如何计算旋转后的位置。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卡纸,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吗?老师带来(风车),你们喜欢玩吗?(教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提问:同学们,风车有时向这边转,有时向那边转,这两个方向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叫做什么呢?(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课件展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图片)设问:我们看到风车旋转的时候非常漂亮,那如果我们用一些图形来旋转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图形器材展示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二、创设情景,进入新课内容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呢?(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而成的)学生:漂亮,正方形,旋转等等。

教师:取出一个大图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黑板方格子上。

你们看看,这个小图形怎样才可以变成上面的大图形呢?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o点,90度┈┈教师:(课件展示两个图形各形成两个大图形的过程。

)设问: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旋转使得图形变得漂亮?请同学们拿起我们的卡片和小图形试试看。

(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学生:(分组,拿起表格,小图形在桌子上试试看。

)教师:请同学回答,上来示范。

(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旋转的过程和旋转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8篇)《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课堂练习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4.2《图形的旋转》word省优获奖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1

4.2《图形的旋转》word省优获奖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1

图形的旋转(1)一、教课目的剖析知识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察看、思虑、剖析、归纳、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

2、联合生活中的详细实例认识旋转。

3、研究、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互相等的性质.技术目标让学生经历察看、思虑、剖析、沟通、归纳、抽象等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归纳和抽象思想能力 . 使学生领会察看、剖析、归纳、抽象的研究问题方法,进一步领会和感觉实质事物数学化的过程。

并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加强对图形赏识的意识.感情目标让学生体验从身旁获得数学规律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觉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研究和创建。

经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合作沟通意识与研究精神。

经过学生赏识、察看、归纳、比较、抽象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觉数学的谨慎性,图形中包含的规律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及大担研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旋转现象认识过程的体验.2、旋转内涵的理解掌握.3、旋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教课难点1、旋转定义和性质的深刻认识.2、旋转性质的灵巧运用.打破难点的要点(1)设置适合情形,激发学生的研究欲念。

(2)经过演示操作,归纳出旋转变换的性质,加深旋转变换的三因素的理三、教具准备提升讲堂我利用课件协助教课,合时体现问题情形,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直成效,效率。

学生自制二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

四、教课过程1、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到以下情形(电脑展现钟表指针的转动、汽车方向盘的转动、电电扇的叶片的转动等的情形)活动 1:问题:( 1)上边情形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地点能否发生改变?汽车方向盘的转动呢?学生思虑、议论以后进行沟通1.在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的.2.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3.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它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不过它的地点有所改变.4.汽车的方向盘和电电扇的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相同它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方向盘上的每点的地点所变化.同学们察看得很认真,我们把这样的转动叫旋转(circumrot a te),这节课我们就来商讨生活中的旋转2、合作沟通,研究新知活动 2:旋转及有关定义的认识问题:同学们,请依据上边你们所得的结果,想想我们该如何给旋转下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c ircumrot a te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活动 3:旋转的性质研究实验操作:把你准备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纸片完整叠放在一同,并在相应的地点标好字母,固定好下边的三角形,而后用笔尖按住此中的一个角的极点(让其不动),使上边的三角形绕此极点转动。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旋转》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平移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进数学,从数学走进社会”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再认识,,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图形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在发现探索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换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从身边得到数学规律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胆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1)旋转定义的理解与掌握。

(2)旋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应用。

五、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欣赏、观察、归纳、抽象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胆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电脑多媒体动态演示图形的形成过程,自然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好奇、探索、创造的气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六、学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法上,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观察多媒体图形动态演示后,自主进行探索,自主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总结,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电脑动态演示,让每一个学生能轻松自如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2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旋转的认识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2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旋转的认识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练点2 旋转的性质 3. 如图,在Rt△ ABC 中,∠ ACB =90°,∠ B =65°,以
点 C 为中心,将△ AB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 DEC ,
点 B 的对应点 E 落在 AC 上,连接 AD ,则∠ ADE 的度数
为(
)
A. 45°
B. 30°
C. 20°
D. 15°
(第3题)
一点,也可以是图形上的一点,还可以是图形内的 一点.这一定点即为旋转中心. (2)旋转的决定因素: ①旋转中心;②旋转角;③旋转方向.
2. 旋转的性质: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
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 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 相等, 对应角相等.
导引:本题可以将图形的旋转问题转化为点B绕D点逆时针旋转 的问题,如图,以D点为圆心,DB长为半径画弧,与 Rt△ABC交斜边AB于一点B′,交直角边AC于B″,连接 B′D,B″D,此时B′D=BD,B″D=BD=2CD.由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求旋转角∠BDB′的度数;在Rt△B″CD中, 由B″D=2CD,可得∠CB″D=30°,从而求出∠CDB″ 的度数,进而可得旋转角∠BDB″的度数.
5. 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 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的延长线上,下 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6.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 30°,AC=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 △A1B1C,当A1落在AB边上时,连接BB1,取BB1 B.2 2 C.3 D.2 3

《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设计

《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设计

《图形的旋转》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

- 学会根据指定的角度和中心点进行图形的旋转。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这三个要素在图形旋转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态的旋转动画,如风车转动、摩天轮旋转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旋转。

2. 新课讲解(1) 定义:教师解释图形旋转的概念,即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个点就叫做旋转中心。

(2) 公式:图形旋转后的坐标可以通过原坐标乘以对应的旋转矩阵来得到。

(3) 实例: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尝试按照指定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并验证其正确性。

3.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基础题主要是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操作,提高题则需要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小结与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图形旋转的关键要点,并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让它围绕一个固定的点进行旋转,观察并记录旋转前后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知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然而其中有非常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

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

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当然,每一次的旋转,全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

活动时,每个学生全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

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

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图形的旋转教案(详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详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详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旋转的定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和特点。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旋转的过程。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2. 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意义。

3. 演示图形旋转: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旋转的过程。

4.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旋转图形。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图形旋转的特点。

章节二:图形旋转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旋转的规律。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规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形旋转的规律。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旋转规律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的规律。

2. 讲解图形旋转的规律:讲解图形旋转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图形旋转规律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旋转规律的应用。

4.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运用图形旋转规律解决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图形旋转规律的重要性。

章节三:图形旋转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计算的过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旋转计算的过程。

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的计算方法。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全等、相似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学会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旋转变换,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全等、相似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变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旋转变换的实际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培养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和规律,学会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2.教学难点: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变换。

2.探究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变换的实例和实际问题。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和旋转变换的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旋转变换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旋转变换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3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3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和运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旋转,从而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本质和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缩放等变换,对于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图形的旋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

2.能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理解图形的旋转。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来展示图形的旋转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旋转一个图形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前后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旋转的过程和性质。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多媒体软件或者实物模型来模拟图形的旋转。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旋转角度和方向,观察和分析旋转前后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图形旋转的应用题,巩固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和运用。

2024年《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

2024年《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

2024年《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几何变换》,第三节“图形的旋转”。

具体内容包括:1. 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2.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旋转图形;3. 掌握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4. 掌握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5. 应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能正确判断旋转图形,并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变换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旋转三要素的确定。

2. 教学重点:旋转的定义,旋转图形的判断,旋转变换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旋转演示仪。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电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旋转现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索旋转变换的定义及其性质。

3. 例题讲解:讲解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旋转三要素,并运用到实际作图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旋转图形的判断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2. 内容: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图形的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P123页的练习题1、2、3;(2)运用旋转变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2. 答案:(1)见教材;(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旋转变换的理解和作图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旋转三要素的运用情况。

《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

《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

《图形的旋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主要围绕第五章“图形的变换”中的第三节“图形的旋转”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性质、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性质和规律,并能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旋转的定义、性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旋转演示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车轮等),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讲解旋转的定义、性质和规律。

a. 定义:旋转是平面内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位置变换,使得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大小、形状不变。

b. 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前后图形对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不变。

c. 规律: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实际应用。

a. 利用剪刀、彩纸制作旋转模型,观察旋转过程中的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旋转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旋转性质解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的定义、性质、规律。

2. 旋转例题及解题步骤。

3.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圆规和直尺作一个图形,然后进行旋转,观察旋转后的图形。

b. 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将其绕点A逆时针旋转90°,求旋转后的三角形A'B'C'。

2. 答案:a.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大小、形状不变,旋转中心为旋转前后图形的交点。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

图形的旋转(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旋转操作及其基本概念;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旋转相关的问题;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讲义和教学材料;–计算器、白板和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学习材料;–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1. 输入引导•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图形的变换前后的图片,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即图形的旋转操作。

2. 知识讲解•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讲解关于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旋转中心:确定旋转中心的作用;–旋转角度:解释旋转角度的含义;–旋转方向:说明旋转方向的规律。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展示结果:每个小组选择代表性的解决方案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4. 练习探究•个人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探究任务:设置一些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图形的旋转操作,解决问题。

5. 总结归纳•总结概念: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图形的旋转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归纳方法:帮助学生归纳不同旋转中心、角度和方向对图形的影响。

6. 拓展应用•拓展任务:设置一些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图形的旋转操作,拓宽应用范围。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图形的旋转操作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变换前后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通过总结归纳和拓展应用,帮助学生深化对图形旋转操作的理解,并推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和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图形的旋转(1)》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图形的旋转(1)(二)内容解析本节立足于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分析各种旋转现象的共性,直观地认识旋转,探索平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利用旋转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旋转画图,最后通过具体情境认识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会找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探索旋转的性质并会灵活应用旋转的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认识和欣赏旋转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思考:经历有关旋转的观察、操作、分析及抽象、概括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学具,测量计算,初步探索旋转的性质,进一步借助几何画板验证.情感态度: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二)目标解析1.达成目标的第一个标志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自己动手操作能解决问题,在探索中得到结论.2.达成目标的第二个标志是:会用性质解决问题.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内容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测量时误差较大,因此在探索的时候就明确要求边的长度取整数;并采用几何画板弥补这个缺憾.四、教学过程设计试一试1.判断:下列现象属于旋转是 (1)手表上时针的转动( ) (2)螺母的转动( ) (3)奔跑的火车( ) (4)风车迎风转动( ) (5)流动的瀑布( ) (6)上下摆动的跷跷板( )2.如图,△AOB 绕点O 旋转得到△COD,则: (1)点B 的对应点是_____; (2)线段O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 (3)线段CD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 (4)∠AOB 的对应角是_______; (5)∠B 的对应角是_____; (6)旋转中心是______;(7)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3.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 分钟.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钟,分针旋转了多少度?能力,并体会一个变化要成为旋转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word教案2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图形的旋转》word教案2

4.2 图形的旋转(2)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2.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在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教学重点: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教学难点: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教具:小旗子、三角形、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旋转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那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呢?旋转有什么性质呢?大家来看一面小旗子(出示小旗子,然后一边演示一边叙述),把这面小旗子绕旗杆底端旋转90°后,这时小旗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图案,你能把这时的图案画出来吗?在原图上找了四个点,即O点、A点、B点、C点,如图(教师把该生所画的图在投影上放影)这四个点可以是能表示这面小旗子的关键点.因为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旋转角彼此相等,所以根据已知:要把这面小旗绕O点按顺时针旋转90°.我在方格中找到点A、B、C的对应点A′、B′、C′,然后连接,就得到了所求作的图形.同学们在作图过程中,基本掌握了作图的一个要点:找图形的关键点。

这面小旗子是结构简单的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大家能画出它绕点旋转后的图形,那么在没有方格纸或旋转角不是特殊角的情况下,能否也画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旋转作图.二.讲授新课我们通过一例题来说明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例1如图,△ABC绕O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C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一般作图题,在分析如何求作时,都要先假设已经把所求作的图形作出来,然后再根据性质,确定如何操作.假设顶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点F,则∠BOE、∠COF、∠AOD都是旋转角.△DEF就是△ABC绕点O旋转后的三角形.根据旋转的性质知道: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即旋转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则∠BOE=∠COF=∠AOD,OE=OB,OF=OC,这样即可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通过分析知道如何作出△DEF,现在大家拿出直尺和圆规,我们共同来把这一旋转后的图形作出来,要注意把痕迹保留下来.(教师一边叙述,板书作法,一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圆规,同时作图;学生作图)解:(1)连接OA、OD、OB、OC.(2)如下图,分别以OB、OC为一边作∠BOE、∠COF,使得∠BOE=∠COF=∠AOD.(3)分别在射线OE、OF上截取OE=OB、OF=OC.(4)连接EF、ED、FD.△DEF就是△ABC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本题还有没有其他作法,可以作出△ABC绕O点旋转后的图形△DEF吗?(同学们讨论、归纳)答:1.可以先作出点B的对应点E,连接DE,然后以点D、E为圆心,分别以AC、B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DF、EF,则△DEF就是△ABC绕点O 旋转后的图形.2.也可以先作出点C的对应点F,然后连接DF.因为△ABC与△DEF全等,所以既可以用两边夹角,也可以用两角夹边,找到点B的对应点E,即△DEF.总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的条件为:(1)三角形原来的位置.(2)旋转中心.(3)旋转角.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三角形绕点旋转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旋转后的图形.下面我们来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三.课堂练习随堂练习.解:如下图,先确定字母N的四个端点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然后连线.四.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旋转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三角形原来的位置.②旋转中心.③旋转角等三个条件.在作图时,要正确运用直尺和圆规,进而准确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要注意语言的表达.五.课后作业:课后习题。

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八上 4.2 图形的旋转 教案

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八上 4.2 图形的旋转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4.2图形的旋转(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回顾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的定义2.会运用旋转性质进行简单的旋转作图。

3.转化、局部带动整体等数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观察、合作掌握旋转作图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旋转性质进行活动的探索,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运功观点,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利用旋转性质进行简单旋转作图。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旋转性质进行旋转作图。

转化、局部带动整体等数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多媒体,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旋转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按某个方向转动,图形的这种变化称为。

这个定点叫做,转动的角度叫做。

2、、、叫做旋转三要素。

3、旋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

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

[设计意图]复习旋转的定义、三要素及性质,为旋转作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1.已知点A和点O,画出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旋转的性质容易地作出旋转后的图形,既完整体现旋转作图过程,有位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动手实践:你能在上图中任取一个点B,画出点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吗?[设计意图]巩固点的旋转作图的过程,又为线段的旋转作图埋下伏笔。

能力提升:例2、你能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吗?[设计意图]学生由点的旋转,通过连接即可得到线段的旋转,让学生体会线段的旋转实际上就是由线段的关键点也就是线段的端点来决定的。

知识梳理1、点的旋转:①审题,明确旋转三要素。

②利用旋转的性质,确定点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旋转角。

③利用旋转的性质,确定点在旋转后的对应点的位置。

2、数学思想:局部带整体的思想图形旋转→关键点的旋转从特殊到一般[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已经了解到点的旋转和线段旋转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知识梳理这个环节,为了规范点的旋转的作图步骤及思路,更为关键的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图形的旋转都可以转化为关键点的旋转,同时让学生体会局部带整体、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的运用。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4.2 图形的旋转和它的性质 教案 (表格式)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上册4.2 图形的旋转和它的性质 教案 (表格式)

象.巩固概念1.生活中的实例,不是旋转的是()A、传送带传送货物B、螺旋桨的运动C、风车风轮的运动D、自行车车轮的运动2.如图,△ABC绕点A旋转得到△A'B'C',则: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线学生自主完成后同桌交流答案。

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强调条件标注在图形上的重要重要性。

旋转性质中的旋转变化抽取出“点、线、面”三种基本图形来探究。

分别找出他们在旋转过程中的变量、不变量及生成图形。

3.师:演示荡秋千的动画,出示探究任务:(1)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45°至A'.探究出其中的变量: ________;不变量: _______;生成图形:_________________4.师:演示车雨刷的动画,出示探究任务:(2)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70°至A'B'. 探究出其中的变量: ______;不变量:__________;观察秋千的动画演示,小组合作完成点旋转的探究。

生可借鉴点旋转的探究,独立完成线段旋转的探究。

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强调生成图形:等腰三角形;明确旋转中心的位置。

利用白板的画板功能。

生成图形进一步归纳为: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明确旋转中心的生成图形:____ _____5.师:演示三角形旋转动画,出示探究任务:(3)△ABC绕点0顺时针旋转40°得到△A'B'C'. 探究出其中的变量: ________;不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6.师:从点、线、面三种特殊图形所归纳的结论在一般图形中成立吗?几何画板演示一般图形旋转过程中的变量、不变量及生成图形.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位置。

深一步体会旋转过程中的不变量及基本构图。

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同时让学生体会“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

7.归纳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即旋转角相等;(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8.师补充:基本构图和旋转中心的确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三
(2014眉山)如图,△ABC中,∠C=67°,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B′C′,且C′在边BC上,则∠B′C′B的度数为。
五、当堂检测
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BC边上的一点,延长BA至F,使AF=CE,连接DE,DF。
(1)△DAF可以看做是△DCE通过旋转得到的吗?如果是,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角是多少度?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包括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合作学习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旋转角是什么?(用三个字母表示)
(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图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图中还有哪些相等的角?
2、下图中,△ABC绕某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DEF,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你有办法确定旋转中心的位置吗?
= ( …+ )
指出:在实践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用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0.2千克来估计100棵苹果树上苹果的平均质量,用1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154个来估计10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
3、(1)做一做p54
(2)练一练: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路段的汽车流量,交警记录了一个星期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记录的情况如下表:
2、由上例中的方法(二)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3、讲解p45例2
分析:第(1)题只需求一般的平均数,学生容易理解.
第(2)题涉及加权平均数,不妨以801班为例,表中相应的3个数据为 =80,
=84, =87,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即表示 : : =15:35:50,因此可设 =15 , =35 , =50 ( >0) ,加权平均数
(一)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按转动一个角度,图形的这种变化称为,这个定点称为,转动的角度称为。
如右图,△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到△DEF,则点A的对应点为,B的对应点为,C的对应点为,AB的对应线段为,BC的对应线段为,AC的对应线段为,旋转中心是,旋转角是。△ABC与△DEF的关系是。
泰山博文中学学生课堂学习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初三学制:四制设计人:刘时间:2014年10月31日
课题:4.2图形的旋转(一)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自学指导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3.1平均数
课时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备课教师
施书查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会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2、能力目标:会视具体问题用适当的方法秋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去感受计算平均数,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
星期
一二三四来自五六日
汽车辆数
100
98
90
82
100
80
80
那么这一星期在该时段通过该路段的汽车平均每天为辆。
三、学以以致用,体验成功.
1、讲解p45例1
方法(一):直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来计算,这里的 , ,… 指的是什么? 等于多少?
方法(二):15个数据中有几个6,几个7,几个8,几个9,几个10? =15与这些相同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求的平均数 的算式还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二)旋转的基本性质
一般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练习一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四、典型例题
例1、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钟,分针旋转了多少度?时针呢?
练习二
例1中,下午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例2、(2014梅州)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
15 ×80+35 ×84+50 ×87_15×80+35×84+50×87
5、(2014义乌)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六、课外拓展
1、(2014北海)如图,△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ED的位置,使得DC∥AB,则∠BAE等于。
2、(2006青岛)如图,P是正△ABC内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则点P与P′之间的距离为PP′=,∠APB=度.
(2)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如图,你能绕O点旋转,使得线段AB与线段CD重合吗?
3、(2010徐州)如图,在6乘4的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4、(2014遂宁)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
(2)果农从100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
154,150,155,155,159,150,152,155,153,157.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3)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吗?
2、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用符号 表示,读做“ 拔”,计算平均数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