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和教学计划(粤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和教学计划(粤教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和教学计划(粤教版)课题:《光的传播》【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方向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依据现象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在实验中归纳,领悟光是沿直线代传播的,对小孔成像原理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蜡烛,塑料管,火柴,打靶装置,激光灯,试管,一次性纸杯,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课时一、导入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吗,那我们就先来欣赏美丽的风景,请看屏幕师:你们刚才看到的风景漂亮吗?白天我们为什么能看清各种风景呢如果是晚上会怎样呢?晚上怎样才能看清物体呢?生讨论……小结:要想看清物体,必须有光,所以光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一片黑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知识。
二、活动一:“什么是光源”师: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可以发光,白天我们能看清物体是什么在发光?晚上,又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呢?小结:同学们刚才举出了很多发光的例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美丽的光,请看屏幕,,像你们刚才看到的各种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三、活动二:光的传播师:你们看到了很多物体都能发光,那么光源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一:用管子看光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一会你们将蜡烛点燃,将桌子上同颜色的塑料管拿起来放在眼前观察烛光,观察时要闭上一只眼睛,有的塑料管可以弯曲,请看老师做,观察以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然后由小组长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现在开始做。
师:请大家停止实验,现在请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请举手: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只有直管可以看到烛光,这个现象说明光在塑料管中是怎样传播的呢?第二课时实验二:激光打靶师:刚才大家观察得非常他细,那你们他细观察过别人打靶吗?你们想打靶吗?现在大家有机会打靶了,我们现在来练习激光打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打靶装置,请大家拿着激光灯对住A、B、c三个小孔打靶,打靶时光必须通过中间挡板上的小孔,看看能打到几号靶上,打靶任务完成后,请大家把看到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现在,同学们相互配合,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准。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已整理)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第一单元光第1课光得流传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经过实验认识光在自然界中就是如何流传得。
2、经过察看,使学生知道光能够透过透明物体,认识光得反射现象。
3、培育学生得察看能力与实验能力。
教课准备:1、光沿直线流传实验资料——蜡烛、带小孔得硬卡纸、纸管事塑料软管。
2、手电筒、投影仪、光学演示箱、蚊香、透明水槽、水。
3、各色纸片、玻璃镜片、不锈钢板、木板。
4、光沿直线流传得图片或投电影,如手电筒灯光、车灯光。
教课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讲话:光就是一种常有得自然现象,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假如没有光,地球将会变得如何?人类得生活又将会如何?2、让学生举例谈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一些光源得投电影。
(2)叙述:我们生活中有好多物体能自己发光,如蜡烛、火柴、电筒、太阳、萤火虫等。
这些能自己发光得物体都叫光源。
太阳就是自然界中得一个大源。
2、指导学生认识光就是如何流传得。
(1)讲话:光源发出得光能够流传到很远得地方,那么光就是如何流传得呢?(板书课题)(2)出示投电影——透过密林、云层与门窗得阳光。
(3)议论:生活中您就能否瞧到近似以上图片中得现象?以上现象说明光就是如何流传得(经过议论得出“光就是沿直线流传得”假定)(4)实验考证假定。
①叙述: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能够用一支点燃得蜡烛与一根纸管或塑料软管来做对照实验,也可用三张带小孔得硬卡纸做实验。
②报告结果并议论:以上现象说了然什么?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已整理)③教师演示实验2:调整光学演示箱使进光孔为3个,在箱内充满烟雾,使灯光或阳光经过光栏射入箱内,能够瞧到三条直线光束。
④学生疏组做实验3:把一束光芒射入玻璃水槽里得水中,为增添成效,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粉质颜料,并把实验室窗帘拉上。
⑤小结:光芒就是直线流传得,并且光芒能透过透明得物体。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材版本:粤教版年级:四年级册别:下册科目:科学本册教案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每个单元都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作业布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案【单元一:天气与环境】1.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1)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2)天气变化的观察与记录。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新课导入:讲解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3)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
4.作业布置:(1)绘制一周天气变化曲线图。
【单元二:植物的生长】1.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1)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3.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新课导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
(3)实践活动:分组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
4.作业布置:(1)绘制植物生长过程示意图。
【单元三:动物的行为】1.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基本行为。
(2)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1)动物的基本行为。
(2)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3.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动物的基本行为。
(2)新课导入:观察校园内的动物。
(3)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并记录动物行为。
4.作业布置:(1)绘制动物行为分类图。
【单元四:声音与音乐】1.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学会区分乐音和噪音。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乐音和噪音的区分。
3.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新课导入:区分乐音和噪音。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
2.学习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1.动物的分类方法。
2.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学生对动物分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动物图片和实物。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动物进行分类?二、讲授(25分钟)1.动物的分类方法(1)教师出示PPT,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如:身体形状、皮毛、羽毛、鳞片等。
(3)教师让学生根据外部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2.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1)教师出示PPT,讲解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食性、行动方式、栖息地等。
(3)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习性将动物进行分类。
三、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2.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根据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四、总结(5分钟)1.教师让学生总结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2.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五、作业(5分钟)1.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标注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教案课程信息•科目:粤教科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常见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3.理解能源的来源和转化。
教学内容第一课:人体与健康•知识点:–人体的骨骼组成。
–骨骼的作用和保护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
–掌握骨骼的作用和保护作用。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和讲解。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问问题激发学生对骨骼的了解。
2.导入:通过展示人体骨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骨骼组成的思考。
3.讲解:讲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
4.实践: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感受骨骼的保护作用。
5.小结:总结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
第二课:动物的分类•知识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重点:–掌握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的特征。
–了解不同动物的分类。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和讲解。
–分组讨论。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兴趣。
2.导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3.讲解:讲解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4.实践: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5.总结:整理并总结动物的分类。
第三课:能源的来源•知识点:–能源的来源和转化。
•教学重点:–理解能源的来源和转化。
–掌握能源的节约与环保。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和讲解。
–讨论和答疑。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
2.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来源。
3.讲解:讲解能源的来源和转化的过程。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能源的节约与环保。
5.小结:总结能源的来源和转化,以及能源的节约与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第一课:人体与健康•口头回答:请学生简要说明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示骨骼的保护作用。
2.第二课:动物的分类•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作小海报,介绍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课主要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太阳透过密林射入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光是如何传播”进行讨论,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光的传播方向都有自己的观点,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仔细观察,思考,只是通过粗浅的想象,对于寻求证据来证明的自己观点的能力还是有所缺乏,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猜测,勇于验证,最后通过活动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3.动手制作简易“照相机”。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
3.运用互联网查找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以“光是如何传播”的研讨活动引入主题,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讨论的能力,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
评价任务1.做实验认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2.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动手制作简易“照相机”。
教学准备任务驱动页图片、视频;塑料水管、吸管;“光线打靶”的演示及分组材料;“小孔成像”演示的分组材料;照相机的内部结构图片;自制简易“照相机”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小朋友在树林间玩耍的图片。
提问:孩子们在树林间玩耍,发现叶子缝隙间射下来的一缕缕阳光,他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缕缕阳光像一条条线,阳光是直直地照过来的吗?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一:用管子看光导入出示一段塑料水管实物。
提问:这支水管可以弯成各种形状。
请你试试把它弯成各种形状。
看看什么形状可以通过它观察到灯光?活动:学生观察、实验。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篇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知识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
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二、画影子(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
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
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教案(一)
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教案(一)教案: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课程目标•理解四年级下册粤教科学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第一课:光的自然传播教学目标•了解光的自然传播的特点和过程•掌握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教学重点•光的自然传播的特点•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课本《粤教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器材:光源、纸板、小孔卡片1.引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光怎么传播吗?有没有注意过光的传播路径?2.导入: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光线传播路径,并引出光的自然传播。
3.学习:学生自读课本P1-P2,了解光的自然传播的特点。
4.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光源和小孔卡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记录观察结果。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光的传播路径。
6.小结: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光的自然传播具有什么特点?如何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第二课:光的折射现象教学目标•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掌握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课本《粤教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器材:光源、两个透明介质、纸板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吗?2.导入: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光线传播路径,并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3.学习:学生自读课本P3-P4,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
4.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光源、两个透明介质和纸板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
6.小结: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如何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第三课:声音的传播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课本《粤教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器材:音源、空气、振动物体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吗?2.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听到声音时的感受,并引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最新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校园植物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3.保持好奇心,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准备:植物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在校道边上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二、活动一: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观察、比较生物园植物上的标识牌,初步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名称以及分布特点。
2、继续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名称、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3、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关键词记录并交流。
三、活动二: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1、学生整理活动一所任女士的植物,把分类的范围确定下来,并对植物进行编号,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植物卡纸,方便后期的分类操作。
2、梳理选定植物的信息(如形态特征等),并按之前的编号整理和记录,使活动有序进行。
3、通过比较植物之间的相似性,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植物归类,师帮助学生找出作为分类标准的特征。
板书设计:1.校园植物植物:名称形态特点生长环境观察记录植物类别植物名称植物特点教学反思2.白兰和银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白兰和银杏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白兰和银杏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3.认识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1.能用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植物、图片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四位主题人物在学校阳台上看到白兰和银杏的树冠顶部。
那么它们的树干是否一样呢?二、活动一:观察白兰和银杏的茎1.在观察前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校园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好奇心,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特征。
【教学准备】:植物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在校道边上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二、活动一: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观察、比较生物园植物上的标识牌,初步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名称以及分布特点。
2、继续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名称、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3、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关键词记录并交流。
三、活动二: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1、学生整理活动一所任女士的植物,把分类的范围确定下来,并对植物进行编号,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植物卡纸,方便后期的分类操作。
2、梳理选定植物的信息(如形态特征等),并按之前的编号整理和记录,使活动有序进行。
3、通过比较植物之间的相似性,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植物归类,师帮助学生找出作为分类标准的特征。
板书设计:1、校园植物植物:名称形态特点生长环境观察记录植物类别植物名称植物特点教学反思:对于把观察到的植物信息记录下来,部分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完成此项任务,教师应从观察的目标、方法和记录要点等方面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
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还可鼓励学生不只是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可选择另一个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再次分类,学会科学的分类方法。
2白兰和银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白兰和银杏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白兰和银杏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内容概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的分类、特点及其生存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类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并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着重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如细胞、器官和生物体的各种机能。
通过实验教学和模型制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讲述生物的演化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理解生物演化的过程及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关系。
本章是物理科学的入门知识,介绍常见的物理现象、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本章重点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讨论、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每个章节都配有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部分,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指导。
1. 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物质、能量、生物、地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也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能力目标: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合作和交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让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K12学习】粤教版XX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XX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
《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
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
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
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
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也会拐弯。
太阳光的折射会使光分解成彩色的光带,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气比较潮湿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喷雾也能使彩虹再现。
光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太阳光可以照明,发出热量,使万物生长,帮人们做事,但太阳光也能伤害人们的眼睛,或使皮肤灼伤,还会产生光污染。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利用太阳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
比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实例。
第一课时光的传播教学内容:教材1-5页。
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教学用具:软管、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简易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欣赏导语,让诗一般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课堂: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太阳送来无尽的光明。
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这缤纷的美景?引入新课: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
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活动1 :用弯曲的管子能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吗?活动2:光线打靶游戏1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拓展:用简易照相机照相,说说怎样能使成像效果好。
活动4: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和教学计划(粤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光的传播》【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方向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依据现象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在实验中归纳,领悟光是沿直线代传播的,对小孔成像原理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蜡烛,塑料管,火柴,打靶装置,激光灯,试管,一次性纸杯,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吗(喜欢),那我们就先来欣赏美丽的风景,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师:你们刚才看到的风景漂亮吗?白天我们为什么能看清各种风景呢(白天有光)如果是晚上会怎样呢?(一片漆黑看不清物体)晚上怎样才能看清物体呢?生讨论……小结:要想看清物体,必须有光,所以光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一片黑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知识。
二、活动一:“什么是光源”师: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可以发光,白天我们能看清物体是什么在发光?(太阳)晚上,又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呢?(电灯、蜡烛……)小结:同学们刚才举出了很多发光的例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美丽的光,请看屏幕,(展示发光的图片),像你们刚才看到的各种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三、活动二:光的传播师:你们看到了很多物体都能发光,那么光源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一:用管子看光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一会你们将蜡烛点燃,将桌子上同颜色的塑料管拿起来放在眼前观察烛光,观察时要闭上一只眼睛,有的塑料管可以弯曲,请看老师做(教师演示),观察以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然后由小组长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现在开始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大家停止实验,现在请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请举手: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只有直管可以看到烛光,这个现象说明光在塑料管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沿直线传播)第二课时实验二:激光打靶师:刚才大家观察得非常他细,那你们他细观察过别人打靶吗?你们想打靶吗?现在大家有机会打靶了,我们现在来练习激光打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打靶装置,请大家拿着激光灯对住A、B、c三个小孔打靶,打靶时光必须通过中间挡板上的小孔,看看能打到几号靶上,打靶任务完成后,请大家把看到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现在,同学们相互配合,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实验结束了,请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演示)师:请看屏幕,画面上打靶的结果和你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吗?(是的)提问:通过实验,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光沿直线传播的)师:接下来,请你们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光从A孔能直接射到1号靶上吗?(不能)师:请你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光从A孔射入照到1号靶上,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做做。
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举手回答。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小结:刚才这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既肯动脑,又会动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问:刚才你们打靶,只能看到红点射到靶位上,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吗(不能)师:那怎样才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呢?请看老师做(演示)将激光灯对着装有大烟雾的试管一条红色的直线从烟雾中穿过。
提问:通过刚才的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怎样传播的呢?学生回答后,补充板书:光是沿直线传播。
第三课时实验三:小孔成像师:在生活中,人们很多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比如我们照相时要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现在老师就来教大家做一个简易照相机,你们想学吗?(想)请看老师做(演示):拿一个一次性纸杯,用铅笔在纸杯底部中间铅一个小孔,然后用橡皮筋把薄纸缠在杯口,照相机就做好了,小孔就是镜头,让光进入,薄纸就是底片,现在老师点燃蜡烛,放在镜头前,在后面的纸屏上会看到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想),那请你们像老师这样,用桌上的材料来自己动手做一个照像相机,做好后,再点燃蜡烛,放在相机前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最后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制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好,实验做完了,下面请每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在纸屏上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师:刚才每组同学都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是倒像吗?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把成倒像的简图画出来,先看老师画:(学生画图时,教师巡视指导)师:大家都画好了,请看大屏幕(演示)小结: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小孔成像。
板书:小孔成像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大家通过积极思考来动手实验,知道了哪些知识呢?(知道了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明白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师:光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光,我们将无法看书、学习,没有光我们无法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肯定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光的知识,那请大家看屏幕(布置作业)五、拓展:、请大家课后查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2、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师:希望你们像这节课一样,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找出答案。
你们的生活将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但学生基本上是没有去进行过探究和认识,所以本课教材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也激发学生兴趣。
在第一课时中,认识光的传播。
一开始学生猜想无从下手,毕竟光不是一种实在的实物,只能靠生活经验去猜测,那么经过试验光线打靶,学生亲手制作,探究,大部分都能正确说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于本课的重难点:小孔成像。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不相信通过小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完全相反的,甚至连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像呈现出来也是相反的,只是大脑对其结果做出修正而已,单纯的讲学生无法理解。
于是我通过视频展示,利用锥形瓶装满水,透过锥形瓶,看到物体确实是反的。
这下学生相信了,再结合光线传播画图,探究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本课“光线打靶”活动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按照学具的说明和图例制作“标靶和打靶”,不再由老师做样板。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完成,但有一些学生看不懂步骤说明,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本节课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松地收获知识,总体上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镜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镜子反光和成像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平面镜,用橡皮膏粘连在一起能构成一定角度的两面同样大的方形镜子,一种小玩具。
2.挂图或投影片——额镜。
3.动画、录像。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引入:(1)出示镜子。
(2)谈话:①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②用镜子可以做什么?(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关于镜子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活动一:指导学生认识镜子能反光(把学生带到室外。
)(1)讲述:每人设法用镜子把这面处在阴影中的墙照亮。
(2)学生实验。
(3)讨论:通过讨论,渗透反光的含义。
①照到墙上的光是从哪里来的?②镜子本身会发光吗?如果是夜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如果你站在阴影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这说明光是从哪里来的?③指一指,太阳光来自哪个方向?镜子使太阳光照向哪个方向?④这说明镜子有什么作用?(4)讲述:试一试,怎样让镜子反射的光左、右、上、下移动。
通过这个实验,渗透反光角度的变化。
(5)学生实验(6)汇报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镜子能使太阳光改变方向,返回去或转向其他方向,这叫反光或反射光。
(板书:反光)第二课时师:镜子同学们都见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脸。
镜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沿直线传播的光拐弯。
下面我们就看看镜子是怎样让光拐弯的。
活动二:光拐弯游戏把书立在桌子上,手电筒从书的前面照,书的后面亮吗?想办法让书的后面被照亮,这里有一面镜子(帮学生想出合适实用的方法,照亮后让学生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光路示意图)。
活动三:指导学生认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1)谈话:①当你面向镜子时,可以看到什么?②把铅笔、苹果、玩具等放在镜子前面,可以看到什么?③镜子里真的有人吗?有铅笔、苹果、玩具吗?那你看到的是什么?(2)讲解: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像(3)分组观察:物体与镜子里的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4)汇报观察结果。
(5)讲解:物体与物体在镜子里的像,颜色、形状、大小是相同的,左右是相反的。
第三课时活动四:游戏——比比谁找到的像多(1)讲解:下面,我们用镜子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每组都有二面用橡皮膏连在一起的小镜子,把这二面镜子立在桌上,成为“人”字形,在二面镜子前面立一个玩具小猴;把二面镜子慢慢向内或向外移动,可以改变二面镜子之间角度的大小。
试一试,在镜子里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猴的像?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减少?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增多?比一比,谁看到的像多?(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看到的像越多。
如果二面镜子相对,在镜子里可以看到无穷的像。
这是关于镜子里的像的一个秘密,你们通过实验自己发现了。
活动五:潜望镜的制作光可以被镜子反射,利用这个性质,我们不转身也能看到后面的情况,也能不透过窗户就看到外面的情况。
试试这个潜望镜,观察潜望镜有几面镜子。
(列举潜望镜的作用,观察潜望镜原理示意图)(三)拓展:镜子的应用看图了解镜子的应用:汽车后视镜、医用眼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等。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讨论各种镜子的作用:汽车后视镜可以让司机开车时不转身也能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医用额镜带在医生额部,能把鼻孔、耳孔等平时不能看清楚的部位照亮,便于医生检查诊断疾病。
投影仪的反射镜可以把平放的胶片上的图像反射的直立的屏幕上。
潜水艇的潜望镜能在水面上观察水下情况,也能在水下察看水上情况。
穿衣镜可观察自己的着装、仪表和神态等。
【教学反思】:本课在上节课学习光的传播基础上探究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中设计带学生走出室外,利用学具里面的两块镜片进行两个活动:一个是探究如何将光照到阴暗的墙上。
另一个是按教材里面让光线照到书本的一面,然后利用镜片将光转移到书本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