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龙中舞蹈动律的内涵——以剧目《龙翻身》为例-毕业论文
苗族民间舞“长衫龙”初探
然龙 形 水 井 洞 穴 ,水 清 冽 且 流 量 大 且 四季 不 竭 ,周
、
“ 长衫龙" 的起源
“ 长衫 龙就是 花苗 最具特 色 的芦 笙 舞 蹈 ,起 源 与
寨 。从 古 至 今 ,生 生 不 息 。 为 了感 谢 龙 神 的 恩 赐 , 族人 们 立下寨 规 :每 年 阴历 二 月 初 一 ,封 寨 ( 准 不
收 稿 日期 :0 l—l 0 21 O一2
基金项 目: 贵州大学特色学科重大课题“ 贵州苗族舞蹈 艺术研 究[ 目编号 : D T 0 0 1 ] 阶段 性成果 。 项 G Z 2 10 3 ” 作者简介 : 蒙 曦 (9 8一) 女 . 17 。 贵州贵定人 。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 民间舞蹈研究 ;
从 此 ,《 冗王》 即长 衫 龙芦 笙 舞就 以 家庭 传承 的方 阿 勺 式在 谷撤 寨 花 苗 人们 中流 传 下 来 ,并 以 本 寨 本 地 为
舞 蹈表达 来 自于谷 撒 小 花苗 对 图 腾 的 信 仰 和 崇 拜 ,完 整的 表 演套 路 和 经 典 的 动 作 造 型 极 大 的 展 示 谷 撒花 苗 对 龙 的 想 象 。表 演 时 活 泼 灵 动 ,把 龙 的 潜 跃 翻滚 、蜿蜒 游 动表现 得淋 漓尽致 。 “ 衫 龙 ” —— 鼓 舞 鼓 虎 具 有 阳 刚 之 美 、 力 量 长 之美 ,舞 蹈 别 具 一 格 。 表 演 者 为 精 壮 的 汉 子 , 多 为 男 子 双 人 舞 、 四 人 舞 、 十 人 舞 和 群 舞 。 在 每 年 的 大型 庆 典 活 动 中 , 少 则 几 十 人 , 多 则 上 百 人 , 在德 高 望 重 的 寨 老 指 挥 下 , 以程 式 化 的 舞 蹈 动 作 符号 融 于 信 仰 的 仪 式 中 , 以 达 到 人 与 神 灵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沟 通 和 交 流 的 目 的 ,从 而 表 达 对 神 的 崇 敬 ,强 化 人 与 神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表 演 时 舞
中国古典舞中旋转翻身论文
中国古典舞中旋转与翻身之我见【摘要】我们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他的身体里沉淀着独一无二的神韵和气息。
鸟瞰这中华名族的历史足迹,万千的文化艺术,中国古典舞屹立其中。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久远,发展至今古典舞蹈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有着大批的职业者。
形成了一个专业、系统的教育体系,他主要分为古典舞身韵和古典舞技术技巧,他们是古典中的精髓,诠释了古典舞的真正内涵。
古典舞技术技巧对舞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不仅要有软开度,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性。
学习技术技巧的道路是艰辛的,一个好的技巧是要用心琢磨,用心练得。
也许一个技巧并不算什么,可是当你做出它时,那舞蹈所呈现的、观众的掌声和你那份满足是无可比拟的。
【关键词】中国; 古典舞;旋转;翻身;方法【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5-02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人们制造了许许多多缤纷灿烂的艺术,并用它们培育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嫣然成为了一门众所周知的大科门艺术品种,被人们所熟知和探究,舞蹈——人们赞誉为“美的化身”,它正用它独有的美丽招吸着全世界的人们的心灵与目光。
在全世界里有着各种类型与风格的舞蹈,而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也存在着种类繁多的舞蹈品种,这些舞蹈的风格和情节、音乐都是各有不同、各具特色的。
典型的中国类舞蹈:中国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是最具特色的。
而中国古典舞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对中国历史的影射。
从宫廷到民间,中国古典舞充分表达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状态。
古典舞渐渐的发展脱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味道。
中国古典舞原是戏曲艺术构建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历史的遗留中表现出了大批的古典舞影子,保存了丰富的戏曲传统的形态美,舞蹈吸取了戏曲中大部分的神韵与技术技巧。
古典舞技术技巧它无非是有三种具有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技术类别所组成的技巧和技术体系,跳、转、翻就是它的简称。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作者:潘东升刘谟楠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1期(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翻身在古典舞中较为独特,实际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变化多样,种类繁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以及艺术性。
翻身包括:踏步翻身、大蟒翻身、点翻身、吸腿翻身等等。
古典舞对于舞者的身体柔韧性以及技巧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翻身训练中,需要掌握此技巧的重点与难点,以为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古典舞的美学特征出发,深入探究古典舞的翻身动作技巧。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翻身;美学特征;基础训练【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中国古典舞作为特指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中,最初在民间原始祭祀中得到应用,后经宫廷艺术家的培育逐步形成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古典舞以戏曲表演以及身段为支撑,通过结合武术动作的动势、动力,形成具有刚柔并济、技艺结合的美学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翻身动作与技巧的良好表达,较好地体现了古典舞艺术特点,在训练中受到很大的重视,需要训练师结合古典舞的美学特质,将古典舞的魅力融入到翻身训练中。
一、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一)中国古典舞的体态中国古典舞在动作上讲究内在感觉与呼吸控制相结合,通过含胸、颔首等动作,使之呈现出内聚性形态,在体势上则表现为回旋、园转的状态。
以圆、拧、倾等体态动作表现出中国哲学周而复始、轮回的精神。
中国古典舞也被称之为“划圆的艺术”,在民间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唐朝李群玉曾诗言: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因此中国古典舞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二)中国古典舞的情态美中国古典舞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具有诗的气质、歌的灵魂,在动作上讲究意境、劲力、气质、精神融为一体,通过手、眼、法、步等,形成刚柔并济、文质统一的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舞通过含蓄的情绪表达,将人的精神美以及服饰美相结合,创造出了别致的舞蹈魅力。
浅谈中国古典舞技巧中“翻身”的训练方法与意义
(四)复合翻身 在翻身技巧中,综合性的复合翻身是难度最大的。它是翻身技 巧的进一步升华,要求两个以上翻身的配合完成,是舞蹈演员舞蹈 技术技巧的高水平展现。 点步翻身接吸腿翻身,是以山膀按掌侧身旁点步的准备,手 臂打开平侧位,打手直接动力腿绷脚点住主力腿膝盖侧面,完成翻 身动作或连续几圈翻身动作,这是单一练习。点步翻身接吸腿翻身 连续动作时,先以点步翻身为基础,接吸腿翻身时,右腿要蓄力吸 腿,翻身时保持上身翻转一致。熟练后可减少点步翻身的数量增加 吸腿翻身的圈数或点一个翻身连续做吸腿翻身。 串翻身接绞腿蹦子,是以山膀按掌侧身旁点步的准备,手臂打 开平侧位,迈步完成先后前吸腿至双前吸腿的空中翻转动作,蹬地 腿先着地,完成空中一周旋转动作,这是单一练习。串翻身接绞腿 蹦子连续动作时,先以串翻身为基础,接绞腿蹦子时右腿要蓄力, 空中保持上身翻转一致。熟练后可减少串翻身的数量或直接连续做 绞腿蹦子向右移动。 三、翻身的训练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协调性是作为一个舞蹈演员的基本素养,翻身的教学涵盖了 腰部的正确翻转、手姿的方位训练、还包括腰以下的胯、腿、膝、 脚、步伐的共同配合,对于协调性的养成是很大的考验和锻炼。如 果身体尤其是翻身,没有协调性很难完成,即使完成也会缺乏相应 的美感。所以翻身动作训练舞蹈演员的协调性是一个重点。对于身 体的训练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二)更好的表达与呈现古典舞剧目 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翻身”技术技巧训练,能展现中国古典 舞的独特的艺术之“美”。在剧目中翻身的运用是看舞蹈作品想呈 现出的状态。比如柔美抒情延伸类型的舞蹈作品,自然是舞姿翻身 更为适合。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对于翻身节奏的处理,快慢、强 弱、都会改变原有的标准状态,不脱离翻身“轴”的范畴,肢体有 些许变化。我们要把握好舞蹈本体功能性和艺术性二者的关系,使 古典舞的韵律和翻身动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剧目中所表达的形 象更加生动饱满。 四、结语 翻身作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在课堂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 古典舞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合理、科学的体系进行训练。不同的舞 蹈作品塑造的人物造型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只有经过专业的 训练才能挖掘出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 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民族性及其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民族性及其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民族性及其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绪论中国古典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步,至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它吸收了戏曲舞蹈、武术,同时还借鉴了芭蕾等其他艺术门类,并加以整合所形成。
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古典舞逐渐的成熟起来,并且拥有了一套独立的、特色的教学方法。
在探索教学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古典舞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进行学科建设与发展。
戏曲舞蹈非常精粹,却不是中国历代舞蹈文化全部的代表。
中国古典舞所追求最核心的概念,还在于“古典”二字,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正统和典范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舞不提倡一味不变的去承袭戏曲舞蹈,古典舞学派更提倡在戏曲舞蹈原有的基础上去研究、去发现、去探索“古典”的真正含义。
对于戏曲舞蹈中的精粹部分,如翻身,古典舞工作者积极的继承、研究与发展,并且从中国古典舞学派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出更适合古典舞的技术技巧。
中国古典舞中东山再起动作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并且它就是能够彰显出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动作。
这个极具民族特性的技巧动作,在广义上,能充分反映出来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特性。
在狭义上,它具备能够精确抒发剧情或人物情感的功能。
中国古典舞东山再起就是我们民族舞蹈文化中得天独厚的技术技巧,也就是我们国粹戏曲当中的精华,就是中华艺术发展至今遗留下来的精彩技巧动作。
其滑动形态独有,此以圆呈现出,这就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中,都没舞蹈动作与之相同。
第一章翻身动作的民族性中国古典舞东山再起动作,就是具备较强民族性的舞蹈技术技巧,它就是中华艺术发展过程中遗留下宝贵的技术技巧。
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舞蹈中,没与之相同的动作。
东山再起动作的存有,并使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民族性更加注重,也可以从东山再起动作中看见民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节传统文化“圆”与舞蹈民族文化就是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缔造和发展出来的具备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当我们从舞蹈中体会民族文化的同时,其实我们也能够品味出来民族文化剥夺本民族舞蹈独有的内涵。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摘要】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在舞蹈训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翻身类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训练方法、应用场景以及效果评估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翻身类教材通过系统化的内容设置和独特的特点,帮助舞者提升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训练方法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舞蹈的整体呈现,让舞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技巧和表现出色。
应用场景广泛,包括舞蹈表演、比赛、教学等方面。
通过对翻身类教材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综合以上,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对于舞者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是提高舞蹈水平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训练,内容,特点,方法,应用场景,效果评估,必要性1. 引言1.1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重要性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在舞蹈训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翻身是古典舞的基本功之一,是舞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翻身类教材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舞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舞蹈表现力的增强,更在于其对身体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训练。
通过翻身类教材的学习和训练,舞者能够加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翻身类教材还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和提高舞台表演的自信心。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不仅是舞蹈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提升舞者整体艺术水平和舞台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舞蹈训练中,应该重视翻身类教材的训练,不断完善和提高舞者的翻身技巧,从而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传承。
2. 正文2.1 翻身类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翻身类教材是中国古典舞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料,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特点。
在内容方面,翻身类教材主要包括了翻身的基本动作、技巧、节奏和配合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古典舞中翻身的各个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教学指导和学习素材。
翻身类教材还会根据不同的难度和风格分为不同级别,方便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在特点方面,翻身类教材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中国古典舞翻身是一项重要的技巧训练,可以让舞者在表演中得到更加灵活自如的效果。
在中国古典舞中,翻身分为前翻、后翻、旋翻等不同种类,每种翻身都有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要点。
通过对翻身类教材的分析和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骨架调整是翻身训练的前提在翻身训练前,舞者需要先进行骨架调整的练习,来保证身体的力量分布和身位的稳固性。
在前翻练习中,舞者需要注意脚尖、踝关节的力量向后以及膝关节的抬高,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在后翻和旋翻中,舞者需要注意身体的收缩和舒展、肩胛骨的承托以及腹部和脊柱的松软。
通过这些骨架调整的训练,可以让舞者更好地掌控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身动作。
二、细节决定翻身的效果在翻身的训练过程中,细节是决定翻身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前翻中,腰部的收缩和臀部的放松决定了翻身的高度和飞行的方向;在后翻中,头颈部的发力和臀部外展是决定翻身效果的关键要素;在旋翻中,小腿的力量、臀部的动态抬起和收缩以及身体的重心转移都会影响翻身的成功率和美观程度。
因此,在翻身的训练过程中,舞者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仔细分析和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三、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法翻身训练的成功不仅在于细节的把控,也取决于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法。
在前翻练习中,可以采用逆头撑的方法来逐渐提高肩胛骨和核心肌肉的力量;在后翻的训练中,可以采用脚尖托臀的方法来逐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头颈部的发力;在旋翻的练习中,则可以通过起步助跑和同时转体的方法来逐渐提高旋翻的高度和速度。
因此,在翻身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总之,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需要注意骨架调整、细节把控和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只有在每个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和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翻身技巧,在表演中灵活自如地呈现出来。
龙抬头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独特表演
龙抬头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独特表演龙抬头,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喜爱。
它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造型,生动地展现出龙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逐步探讨龙抬头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独特表演方式。
1. 舞台布景和道具在龙抬头的表演过程中,舞台布景和道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舞台会使用蓝色的布幕作为背景,以突出龙的神圣和威严。
此外,还会用红色绸布装饰舞台的两侧,象征着龙的力量和活力。
在道具方面,主要有龙头、龙身、龙尾等。
龙头通常是由一位表演者操作,通过巧妙的手法,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而龙身和龙尾由多名表演者共同操控,动作协调一致,给观众带来震撼与惊喜。
2. 表演者的技艺在龙抬头的表演中,表演者的技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需要有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协调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表演者需要掌握龙的动作要领。
他们以瞬间的爆发力,展现龙的力量和活力,时而蜿蜒游走,时而纵横跳跃,使得观众仿佛看到真正的龙在眼前穿行。
此外,表演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
他们需要密切配合,通过默契的默契配合,将龙抬头的表演达到完美境界。
3. 音乐和声音效果音乐和声音效果是龙抬头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适的音乐和声音效果,能够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
通常情况下,表演者会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舞动,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而声音效果则从更加细腻的角度出发,通过模拟龙吼、龙吟等声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龙的世界中。
总体上,音乐和声音效果与表演者的动作相辅相成,提升了表演的艺术感受。
4. 古老的文化内涵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龙抬头作为传统戏曲的一种表演形式,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通过具体的舞蹈动作和细腻的表演技巧,将古老的龙文化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观众在欣赏龙抬头表演的过程中,除了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能感受到民族的自豪和归属感。
5. 龙抬头的演变与发展龙抬头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艺术发展。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中国古典舞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以华丽的服饰、精湛的舞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翻身类动作是中国古典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翻身和起立,舞蹈者能够展示舞姿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并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训练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一、训练方法1.坚持身体柔软训练翻身类动作需要有柔韧的身体来完成,因此,身体柔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使用瑜伽等柔软训练方法,改善身体的柔韧度,并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
2.重视核心训练核心就是人体的中心部位,包括腹肌、腰椎、骨盆等部位。
这些肌肉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维持身体平衡。
在翻身类动作中,核心肌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翻身类动作的训练中,要重视核心肌肉的训练。
3.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在训练翻身类动作时,要根据个人能力逐步提高动作难度。
在熟练掌握简单动作后,逐渐增加难度,完成更复杂的翻身类动作。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因难度过大而导致受伤。
二、技巧1.注意身体重心身体重心是完成翻身类动作的关键。
在完成翻身动作时,身体的重心要随着动作的变化而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利用脚尖和手指的力量在翻身类动作中,脚尖和手指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利用脚尖的力量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在完成翻身动作时,手指也能够提供支撑,帮助完成动作。
3.注意呼吸呼吸是完成翻身类动作的重要因素。
在翻身的时候,需要调整呼吸,以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奏,保障身体充分供氧,同时也有助于身体的平衡。
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疲劳在训练翻身类动作时,要注意身体的疲劳度,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导致身体疲劳,出现拉伤或肌肉酸痛等情况。
2.注意场地安全训练翻身类动作时,要选择平整、安全的场地,避免因为场地不平整或有障碍物等因素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3.避免急于求成总之,在翻身类动作的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柔软训练、核心训练,逐步提高动作难度,注意身体重心、利用脚尖和手指的力量,注意呼吸,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场地安全,避免急于求成。
龙的文物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的表现
龙的文物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的表现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龙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表演元素。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具有祥瑞、权威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戏曲中,龙的形象常常通过文物的表现方式来展现,这些文物包括龙袍、龙头杖、龙旗等。
本文将探讨龙的文物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的表现。
一、龙袍龙袍是中国古代帝王的专用服饰,也是戏曲中表现龙形象的重要道具之一。
龙袍通常由黄色丝绸制成,上面绣有龙纹。
在戏曲中,演员穿上龙袍,可以更好地展现龙的威严和神圣。
演员在穿着龙袍的同时,还会配以龙冠和龙鳞装饰,使整个形象更加完整。
二、龙头杖龙头杖是一种象征权威的道具,常常出现在古代戏曲中的皇帝角色手中。
龙头杖的形状像龙的头部,通常由金属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
演员手持龙头杖,可以更好地展现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
在舞台上,演员挥舞龙头杖,配合舞蹈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三、龙旗龙旗是一种象征战斗力和荣耀的道具,常常出现在古代戏曲中的将军角色手中。
龙旗通常由丝绸制成,上面绣有龙纹和其他图案。
演员手持龙旗,可以更好地展现将军的英勇和威武。
在舞台上,演员挥舞龙旗,配合战斗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激烈和震撼。
四、龙舞龙舞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种形式,也是戏曲中表现龙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
龙舞通常由多人扮演,演员手持龙身,通过舞蹈动作模拟龙的游动。
龙舞动作矫健有力,寓意着龙的神奇和力量。
在戏曲舞台上,龙舞常常作为开场表演或者重要场景的点缀,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震撼。
总结:龙的文物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的表现丰富多样,通过龙袍、龙头杖、龙旗和龙舞等方式,展现了龙的祥瑞、权威和神秘。
这些文物不仅是舞台上的道具,更是传递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通过戏曲舞台上的龙的表现,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长衫龙芦笙舞的历史表述与文化内涵
第3 6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1月
黔 南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I . 36 No。 6 NO V. 2 01 6
J O U R N A L O F Q I A N N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麓 小花苗 聚居 区黔 南 布 依 族 苗族 自治 州 贵 定 县新 铺 乡谷 撒村 一带所 独有 的一 种苗 族 民间芦 笙舞 蹈 ,
文化 传承记 忆 的方式 , 对解 读 苗族社 会历 史文化 具 有重 要意 义 。本文 以苗 族 芦 笙舞 长 衫 龙 的故 事 传 说、 文本记 载 、 演 出历 程 等 分析 其 历 史 表述 及 文 化
e v e r y e t h ni c g r o u p o f Mi a o n a t i o n a l i t y h a s O Wn Lu s h e n g d a n c e a n d i t s hi s t o r i c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I n t h e l e g e n d s t o r i e s a n d n a r r a t i v e o f t e x t a b o u t o f Ch a n g s ha n l o n g Lu s he n g d a n c e, i t s l o n g a n d d i s t r e s s f u l h i s — t o y r wi t h t h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n d n a r r a t i o n o f a d v a n t a g e o us c u l t u r a l e l e me n t s f u s i n g i n t o t h e s t a g e pe r - f o r ma nc e e l u c i da t e s i t s s u r v i v a l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t h e c u l t u r a l i mp l i c a t i o n. Ke y wo r d s:Mi a o n a t i o n a l i t y; Cha n g s h a n l o n g L us he n g d a n c e:hi s t o r i c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c u l t u r a l i mp l i —
浅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翻身
艺术大观125摘要:翻身在中国古典舞中是一项极具代表性的技术技巧,翻身的实际运用范围广、技巧性强、变化多样、种类繁多,表现性极其丰富。
如踏步翻身、串翻身、点步翻身、吸腿翻身、探海翻身等等。
要想跳出唯美的中国古典舞蹈,翻身的训练必不可少。
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对这一技术有详细的了解,并且要把握这一技术技巧的重点与难点,为中国古典舞蹈舞出最美的东方神韵奠定充足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翻身一、追本溯源与种类划分 1.翻身的追本溯源翻身动作最早出现在戏曲舞蹈中,之后中国古典舞中对翻身动作进行了继承,经过发展之后成为了中国古典舞中极具特色的翻身动作。
在戏曲中,翻身动作包括多种造型,不同的人物形象翻身动作是不同的。
在京剧中,翻身也有不同的节奏与速度,从而对不同的人物以及性格进行展现,从而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京剧中,为了表现出缠绵悱恻的感觉,会使用连续的较慢节奏的翻身动作。
如果为了表现出人物的英武,则会使用快速的有力的翻身。
因此,在戏曲中,不同的情境以及不同的人物性格等都会使用不同的翻身动作。
不仅戏曲中有翻身的动作,在武术中也有很多翻身动作,例如“翻腰”,就是武术中典型的翻身动作,也是习武者必修的基本功之一。
我国的武术中讲究的是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而翻腰这一动作具有较强烈的韵律,能够体现中国武术的精髓。
同时,武术中的翻身动作也为中国古典舞中的翻身动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中国古典舞中现有的翻身基本上就是在中国古典舞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武术中的翻腰以及戏曲中的翻身的结合。
2.翻身的种类划分翻身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单脚重心翻身、双脚重心翻身、移动重心翻身以及大舞姿翻身。
中国古典舞中常见的翻身有踏步翻身、点步翻身、吸腿翻身、串翻身以及探海翻身,但无论是哪种翻身都是围绕垂直面的立圆运动。
翻身的轴心是在骨盆,头顶固定在空中的一个高度上面,脚踩在地面一个点上,在头脚相对固定的一个状态下面,进行骨盆的翻转运动,这是所有翻身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浅谈舞蹈基础教学中的“翻身”
浅谈舞蹈基础教学中的“翻身”作者:张万励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7期张万励(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
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舞蹈技巧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古典舞训练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技巧,也是一项极具中国古典舞特色的技术,这种技巧形式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运动特点。
关键词:古典舞;技巧;翻身;特色;训练中图分类号:J7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7—0096—02一、“翻身”是什么“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
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古典舞训练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技巧,也是一项极具中国古典舞特色的技术,这种技巧形式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运动特点,而且它和古典舞身法的结合也最紧密。
翻身对于女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技能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具备了较好的能力、素质,并且掌握了翻身的基本要领后才能够练习并掌握。
翻身包括原地翻身和行进翻身两种。
原地翻身有踏步翻身、点翻、吸翻、悠后腿翻身等等;行进翻身有串翻身、探海翻身、绞腿翻身等等。
翻身最基本的要领就是以腰为轴,两个手臂朝正前方形成一个立圆,头就是这个圆的“固定圆心”,脚下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身进行重心的移动和调整,但重心要始终保持在脚掌上。
(一)翻身的功能和作用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
2020-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张迪李星辰(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黔南5513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长衫龙”的历史起源和20世纪以来的保护与传承。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长衫龙”第35代传承人兰衡为案例,描述和分析了长衫龙在当代传承保护的现状,以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长衫龙;历史起源;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7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26-01一、引言“长衫龙”全名“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叫“打容打阻-阿冗”,起源于贵州省贵定县新铺乡四寨村谷撒寨,是一种芦笙为伴奏乐器,边吹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属于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长衫龙的历史起源在一千多年前,贵州苗岭主峰北峰阳宝山东面的皇龙山麓一带(今贵州省贵定县新铺乡四寨村谷撒寨),聚居着苗族一支系———花苗,每逢喜庆节日,盛大庆典,人们会身着盛装聚集在一起,手捧芦笙,其场面极为壮观。
据明代历史记载,芦笙舞始于祭祀,是为了纪念苗族首领黑蛮龙而命名。
相传宋代黑蛮龙追随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因气愤岳飞被诬陷而弃官回乡,随后因岳飞去世悲伤过度而亡。
人们敬畏他的精神称其为“黑神”,其祭祀的芦笙舞便称为“鼓龙鼓虎长衫龙”。
延续至今,长衫龙用于丧葬时,在出殡队伍最前列表演。
苗族传统仪式如:婚嫁、立房和跳月也要表演此舞,是人们庆典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音乐形式。
二、长衫龙的传承与保护(一)长衫龙传承习俗长衫龙芦笙舞的发展有着悠远的宗教信仰和节日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早期长衫龙的传承为家族式,后发展为本寨传授,不允许传授给外族或外寨。
长衫龙的传承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言传身教为主,老一辈芦笙手在年轻一辈中选择两个跳得最好且资质较好的学员手把手地传教。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长衫龙的表演者一般都为男性,“因为长衫龙芦笙舞中的重要道具是芦笙,而芦笙是男子们的专利(因为村里有个老规矩:芦笙传男不传女)。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作者:张慧琳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4期摘要:中国古典舞翻身是一种独特的技巧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
它是指在脚步交叉辗转或平衡交替重心的状态下,身体保持在倾斜状态下的舞姿形态所进行的翻转。
它讲究以腰为轴心的用力方式;讲究四肢与用力的高度配合。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技巧,而且,这种运动形式充分的展示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以及形态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 翻身类教材 ; 训练方式中图分类号:J70-0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129-03一、中国古典舞中的翻身的概述中国古典舞有着许多代表性的技术技巧动作,翻身也是其中之一。
翻身是从中国传统戏曲中而来但也经过了舞蹈化的加工,比传统戏曲中翻身发展变化的样式种类丰富多样些,对于技艺的要求也越来越精湛。
(一)翻身的定义中国古典舞翻身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技巧,是中国古典舞最常见的技巧之一,同样也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具有的强烈的韵律感,以及动作所呈现出的旁提、拧、含的舞姿形态,始终贯穿于翻身运行之中。
翻身的样式种类之多,变化之丰富。
然而,无论其怎样变化,以人体运动理论来说,翻身是属于旋转类动作,所有的翻身都是要求以腰为轴心,两个手臂朝正前方形成立圆,头固定圆心,并让身体保持在水平倾斜的状态下进行的翻转运动,所以鉴于它是身体保持于水平倾斜的状态进行运动的,因此,它也是翻转类动作。
(二)翻身的具体内容翻身的教材涉及较为广泛,内容丰富,是极具表现力的技术技巧动作群。
翻身在过程中身体重心支撑一直在脚掌上,脚下进行交叉辗转或平衡交换重心两种状态。
对于翻身的重心支撑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双腿支撑重心的,如踏步翻身,第二种是以单腿支撑重心的,如吸腿翻身,第三种是以双腿移动转换重心的,如串翻身。
中国古典舞中旋转与翻身的重要作用和认识
中国古典舞中旋转与翻身的重要作用和认识中国古典舞的舞姿保留了丰富的戏曲传统舞蹈的同时也吸收了武术中的神韵与技巧。
因此,在中国古典舞中旋转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旋转是符合着情节、音乐舞蹈中衔接的技巧,旋转总能在舞蹈的表现中带领高潮,吸引眼球,而旋转的优美和高难度的技巧也是很难完成的。
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与芭蕾舞中的旋转有着很大的不同,芭蕾舞讲究的是主要训练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轴,直立并且长线条的进行旋转,而中国古典舞的旋转大多是以拧、倾为形态的舞蹈姿态,例如我们常涉及到的一些动作后腿胸腰转、大舞姿转等等。
这些都与芭蕾的直立转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古典舞在借鉴芭蕾舞中旋转的同时还发挥了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在直立转的基础上变换各种舞姿动作,取长补短,因此,使动作做起来显得在具有高难度的技巧下依然做到收放自如,看得更加优美。
不论在古典舞还是芭蕾舞中,旋转都需要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协调性以及控制能力这些基本素质,尤其是在古典舞中,一些复合性技巧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而这些基本素质的能力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就必须练习一些基本能力的素质训练。
首先,要训练的是腕关节的半脚掌的力量,多做立半脚尖的动作练习,按照立半脚尖正确的动作规格进行反复练习,由把上到把下练习,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每天不断的加强数量以增强自己腕关节的半脚掌的力量。
其次,要训练膝关节和大腿的力量,因为在一些舞姿旋转动作中大多都是在半蹲和深蹲的姿态上转动的,所以,加强膝关节和大腿力量的练习也对旋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要训练腰和后背的力量,在一些直立和带舞姿的旋转中,为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强自己腰和后背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能力训练。
翻身是我们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舞的翻身形象独特并且种类丰富,是古典舞中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中国古典舞的翻身种类繁多,精彩纷呈,造型各异的舞姿都会在翻身中展现,翻身通常是以腰和胸为轴的动作,所以,腰和胸的控制力量和灵活性很重要,在训练中要注意头要始终保持在一个点上,膀子要走立圆路线很重要,还要始终保持在半脚掌上进行翻身,上下身、肩和胯以及膀子在一瞬间统一行动,特别是上身和腰部要松弛,因为僵劲就没有翻的动力,翻身的动力不像是旋转的发力只有一次,翻身的发力是连续性的,例如在我们学过的翻身中点步翻身、吸腿翻身和跨腿翻身等等,像这种连续性强的翻身在翻的过程中我们要思维清楚,翻身的规格要清楚,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准确的完成各种翻身动作。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2)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2)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一)翻身开“法”前的辅助性训练体系翻身的科学性,在于训练步骤上的正确分解动律训练,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融合与发展,在开发之前的辅助性训练,是翻身能够完美展示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对于腰的训练性中国古典舞尤其是翻身动作对于腰部能力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内容也十分丰富。
所以掌握腰部在前倾状态下的稳定翻转是控制和掌握翻身训练的主要部位,腰部的训练并不单单指我们常说的“中腰”训练,其范围更加的宽泛。
除了中腰,还包括上腰和下腰的训练。
上腰是指胸腰,主要包括肩关节和膀跟,这一节训练中的开幅度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古典舞的女演员。
中节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腰部――胸部以下,胯部以上。
对于这一节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初期训练中除了柔韧性之外,腰背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应该注重拧腰、背翘和旁提的训练,同时相应的下、耗、甩的训练也不容忽视。
下节主要是指大腿根、胯根这一节,对于这一节的训练应该注重“板腰”能力的加强。
因此,训练过程中对于腰部的训练是基础练习中必不可缺的,尤其是翻身这一注重腰部表演的技法技巧。
2.翻身开“法”步骤首先,翻身的基础性训练上,一开始要注重理论的讲述。
将翻身的要领、要求、特点、步骤和环节在理论上给学生讲述清楚。
通过直观示范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动作的真谛和内涵。
然后,便是分解式动作的练习。
因为翻身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动作,其发力不像是旋转的发力只有一次,翻身的发力是连续性的,所以像这种连续性强的'翻身在翻的过程中我们要思维清晰,翻身的规格要清楚,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准确地完成各种翻身动作。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讲解和示范的结合,同时将一个连贯动作分解为几个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的小动作和慢动作。
在翻身的运动轨迹前、旁、后、旁、前腰的不同舞姿下进行“摆”与“控”的训练,让学生清楚翻身的运动轨迹,使学生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把握。
中国舞蹈独有的动作表情——翻身[精品资料]
中国舞蹈独有的动作表情——翻身-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舞蹈主要是运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和情感,这就需要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运用独特而富有美感的动作给予观众视觉上的享受,从而达成在思想上的共鸣。
翻身动作凭借良好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充分的满足了观众对于舞蹈在视觉冲击力上的要求。
[关键词]表现力形象性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对人物形象,情感塑造与小说这种文学艺术不同,舞蹈的魅力则讲究的是眼见为实动作感染力,能直接使观众感受到生动的鲜活感。
实现舞蹈剧目的丰满灵动,则需要以大量的舞蹈动作去进行填充,并且要着重为舞蹈剧目设计出符合舞蹈剧目情节中所需要表达的人物情绪、个性以及情景气氛的动作。
这些动作需要具有强烈的表情性,才能满足舞蹈剧目的需要。
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具有舞蹈表情的功能,翻身动作作为表情出现在舞蹈剧目中时,它的表情性很多元化,可以随着剧目作品的需要,准确地表达出所需要的人物个性、情感、场景气氛。
它与同是视觉艺术的电影中使用特效镜头画面表达情感手法相似,电影中常会出现为了表达情感上的悲伤使用慢镜头拉长的画面。
紧张的情节,会使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去体现人物的心情。
叙事情节经常会在平淡的画面中但带有一些小的跳跃感用来表示当时人物的内心的情感。
用镜头中的画面感说话是电影除了语言外表达情感的另一方式。
舞蹈中翻身动作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表达功能,当在剧目中人物性格塑造或剧目情节需要情感表达时,那么翻身动作的表情性就是成为表达形象或情绪的有力途径。
翻身动作类型繁多,在情感表达方面能够全方位配合剧目的要求。
可以将翻身就“表情”方式分成以下三类:轻、慢、柔类型的翻身:这类翻身可以表达人物情绪舒缓、轻松或哀愁的状态,表达剧目情节气氛相对轻松、缓慢、悲切的状态。
如探海翻身以及可放慢缓做的翻身都可以配合要求达到剧目需求的表情状态。
在《中华龙舞起来》的节奏中
在《中华龙舞起来》的节奏中
《中华龙舞起来》是一首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蹈曲,它以独特的旋律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在这部作品中,舞蹈家们运用了丰富的舞蹈语言,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和动作表达,将中华龙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以龙腾、龙我真的为你燃亮了、龙舞九天等为创作灵感的句子,将舞蹈中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舞蹈中使用的音乐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曲中,音乐家们运用了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为舞蹈营造出了一种热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了龙舞的神奇世界。
在观看这部作品时,观众们也随着舞蹈家的动作,被带入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空间。
他们惊叹于舞蹈家们的精湛技艺和优美舞姿,也被舞蹈中所表达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总之,《中华龙舞起来》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表现力的作品,它将中华龙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作品不仅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难忘的舞蹈盛宴,也展现出了中国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是传统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巧和表达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
本文将从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进行浅析。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包括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身体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的培养。
其次是对步法和体态的训练,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站姿和行进姿势,并能够流畅地完成各种舞步和变化。
再次是对技巧的训练,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转体、转角、变向、站位等技巧,并能够在舞蹈中运用自如。
最后是对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思想,并能够与音乐和舞台背景相协调。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是基础训练,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基础动作的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技巧水平。
其次是分解训练,学生需要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步学习和掌握,然后再将其整合起来完成完整的动作。
再次是对症训练,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舞蹈技巧。
最后是反复排练,学生需要反复排练自己的舞蹈作品,不断推敲细节,提升整体的舞蹈效果。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有着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动作水平得到提高,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各种翻身动作,并能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他们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得到提升,不仅有助于舞蹈的完成,还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和发展。
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培养,他们能够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思想,与观众产生共鸣,传递出更多的艺术价值。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他们需要与舞伴和乐队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中国古典舞翻身类教材的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技巧和表达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是培养优秀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衫龙中舞蹈动律的内涵——以剧目《龙翻身》为例
【摘要】“长衫龙”是一种传统的苗族舞蹈,历史十分的久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长衫龙主要是用于重大集会和节日时的舞蹈表演,变成了当地风俗的一种展现。
花苗没有文字,长衫龙是花苗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
带着浓重的民族特色,是一部花苗“活的历史”。
舞蹈与其动律是密不可分的。
舞蹈动律最初是由舞者或者一个民族在生活中提取出的经验里产生的。
因此,舞蹈的动律不仅仅是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韵的彰显。
下面,我们就将结合苗族舞蹈长衫龙中的舞蹈动律来探究花苗人民寄托于舞蹈中的
深层内涵。
【关键词】长衫龙苗族舞蹈舞蹈动律文化的多样性
目录
引言 (3)
一、苗族舞长衫龙 (3)
1.长衫龙舞蹈的概念 (3)
2.长衫龙舞蹈起源与特点 (3)
3.长衫龙舞蹈价值 (4)
二、剧目《龙翻身》中的舞蹈动律 (4)
1.民族舞动律的内核与外现 (4)
2.长衫龙舞蹈《龙翻身》中动律的体现 (4)
3.长衫龙舞蹈《龙翻身》中动律的内涵 (5)
三、花苗舞蹈长衫龙的传承之路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8)
引言
作为创作和欣赏的主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自觉的将自身的情感代入到舞蹈之中,因此,舞蹈往往成为体现着一个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心理诉求的载体。
花苗人民将自身生活与信仰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长衫龙。
长衫龙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象征,团结着民族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记忆里的可怕的龙神形象已经慢慢转化到可亲的状态,从神秘力量的控制者到需要人民关怀的形象具备了柔弱,唯美的特点。
时代进步,精神常在。
在苗族人民心中,长衫龙是寻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种矛盾的消解。
一、苗族舞长衫龙
1.长衫龙舞蹈的概念
“长衫龙”是一种传统的苗族舞蹈,历史十分的久远。
在古代时,长衫龙一般用于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长衫龙主要是用于重大集会和节日时的舞蹈表演,变成了当地风俗的一种展现。
因此,现在的长衫龙具备了生产、娱乐、祭祀、竞技的各种特点,成为了当地的生活习俗舞蹈。
长衫龙在继承的同时不断的发展着,让谷撒小花苗穿越过去与现代,衍生出独特的花苗舞蹈文化。
是一种发展着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长衫龙舞蹈起源与特点
最初的节奏感是在特殊的生产劳动之中获得的,不同地域的特定的劳作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节奏特点。
也就是说,舞蹈所展现的具体的内容都是舞者或者民族在生活中提取中出的经验。
长衫龙的来源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相传先古时期“涿鹿大战”中,蚩尤九黎部落战败,为了获取族群的生存便历经险阻,来到了千山万壑之境。
之后又是几番迁徙至甲尔沟,可还是觉得不满意。
后来有人经由神龙托梦,找到一处形似龙型的水井洞穴,水清冽且不会枯竭,族人感激不尽,都认为是神龙相助,就在此地建成“谷撒寨”。
并立下寨规每年阴历二月初一,封寨,祭龙神。
所以每到这一天,族人们都要打扮成龙的模样,用古老的芦笙伴舞,以求龙神庇佑。
就是以这原始的心态和祭祀礼仪的融合,长衫龙舞便形成了阳刚的特点,以此向龙神寄托虔诚之情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