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兰亭集序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8课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足以极视听之.娱之:结构助词,的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答案】C【解析】致:情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答案】C【解析】A.古今义都指春季的末期,农历的三月。
B.古今义都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C.古义:两个词,“夫”是发语词;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古今义都指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答案】D【解析】“悟”通“晤”。
其余没有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形容词作名词。
C.使动用法。
D.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含有这么一个游戏:用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
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杯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
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答案】D【解析】应为“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6.用课文原句填空。
兰亭集序概括内容
兰亭集序概括内容《兰亭集序》共四段,前两段主要立足于空间层面写景叙事,两段内容又有递进,从兰亭单一空间拓展到天地宇宙立体空间。
通过“俯仰一世”,文章转入后两段,立足时间层面阐发生命思考;其中也有递进,从当下拓展到过去、未来。
“俯仰”:由“乐”转“痛”的跳板《兰亭集序》虽然涉及“乐—痛—悲”三种情感变化,但究其本质,表达的主要是快乐与悲痛两类情感,呈现出“乐极生悲”的情感逻辑。
生发快乐的点是当下空间的集会盛况(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等),生发悲痛的点则是有关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
那么,作者王羲之是如何实现由“乐”转“痛”的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关键句子——第三段第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这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句子,其实是全篇一个枢纽性的过渡句:既通过“人之相与”完成与上文的连接(集会盛况是“人之相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通过“俯仰”实现意义跳转。
上一段,作者感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此处“俯仰”是空间层面的实际动作;这一段的“俯仰一世”,“俯仰”成为时间层面的虚指动作。
形式上呼应、连带,意义和逻辑上实现跳转,这种写作手法和王羲之书法作品中的牵丝引带一样精彩。
空间的拓展:“乐”的高潮与“痛”的前奏《兰亭集序》首段一句一层,分别从良辰、贤士、美景、幽情等方面描写集会盛况,抒发愉悦之情,逻辑清晰,以“信可乐也”来作小结,完全说得过去,为什么作者还要在下一段继续写景?这两段话有何区别?细读可知,虽同是写景叙事,首段主要聚焦兰亭这个空间,但进入第二段,作者通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将视角投向广阔天空,写作空间也从眼前的兰亭拓展到广袤无垠的天地宇宙。
空间的拓展,使人获得更多的视听感受,也将“乐”的情感推向极点、高潮。
当个体置身浩渺空间,很容易生发悲情,正如陈子昂所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2:第8课 兰亭集序(含答案)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的感情变化。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法指导:组织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链接: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guì)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
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兰亭集序》由来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
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
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
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4、序“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完整word版)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兰亭集序王羲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值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汇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做禊事。
众多贤才无论老幼都聚集到这里。
兰亭四周有高耸的峰峦、险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木、挺拔的竹子。
清澈湍急的溪流,流经亭子的左右。
引溪水为池,人们端着酒杯列坐于池水中,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悠徐而温暖。
在这里仰首感受宇宙的浩大,俯身观察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视野,开阔心胸,满足了视听欢娱的极限,实在是畅快呀!人所接触的事物、一生的阅历,有的储藏于心中,在室内用语言文字表述;有的寄托于物体,体现于外露行为举止。
虽然每个人获得的感受千差万别,(表达的方式上)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为所接触的事物而欣喜时,或自己偶有所获时,则愉悦而满足,从不考虑衰老将要到来。
(即使)到了对得到或喜爱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时事的变化而改变,(也)常为之感慨;从前所喜欢的事物,转瞬间,已经成为过去,尚且不能不在心中为之感叹。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4)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一、兰亭集序原文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此山又有嵯峨之阻。
经略居庙堂之上、而下临无地可容者,以观山色、性命之由来;逦回谢客缦胧、以申思源之幽怀。
成於贞观之庙,流行於世不可避;可谓至德之宣。
修文於云间、写景於陇右、临庙访贤,人所共睹。
由来几王、朝歌夕弦、苦心人天、来世不易。
盖聚有舟楫、弦管步障、孔雀麝薮,明于前古之丽;而云销雨霽、彩归晚照、连山若波渺、飞鸟如虹,已覆上古之文。
迈世冠群、谈笑在兹、有儒林青颉之宗、有丘壑澄清之誓。
临觞听弦、侍君尝齐、说感兽于京观、悲华年於澹泊、广袤恒沙、看朝云暮雨,悔教夫婿觅封侯。
收成华实、滞蕙纳兰、斋筵朝罢夜方残,异日图将趋朝上、背依青嶂还故园。
二、兰亭集序翻译兰亭集序永和九年,这一年是癸丑年,初春的时候,我们聚集在会稽山的山阴兰亭,进行修禊活动。
众多贤人纷纷到来,年长者和年轻者都聚集在一起。
这个地方有高耸入云的山峰,而这座山又有险峻的地势。
我作为经略,住在庙堂之上,下临着没有容身之地的悬崖峭壁,以观赏山的美景,思考人生的由来;我绕过山峰,谢绝了拜访,以表达出我内心深处的忧思。
这篇文章写于贞观年间的庙宇,传扬于世无可避免;可以说是至德的宣传。
我在云端修文,写景于陇右,登临庙宇以拜访贤者,这是公众所共知的。
历来几位君王,早晨奏乐,晚上演奏弦乐,他们用尽心思,却从未改变人事难容过的纷争。
聚集拥有船只和楫子,弦乐与舞蹈,孔雀和麝香的地方,这些美好景物早已广为人知;而云彩散去,雨霁晴朗,连绵的山峦像波涛一样,飞鸟如彩虹般,已经超过了古代的文人诗艳。
我们在今人中荣登冠军,谈笑尽情,既有学问家的风范,又有士人的誓言。
临觞品尝美酒,听着弦乐,侍奉国君尝尽佳肴,我感悟到京观的兽穴之美,悲叹年华之去。
广阔无尽的沙滩,望着晨霞和夜雨,后悔让儿婿追求篮最,收获丰收和华美果实,滞留香草,蓄兰花。
2022年高中语文课时评价8第8课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45分钟,5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3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选A。
“悟”通“晤”。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信.可乐也(实在)崇山峻.岭(高) 欣.于所遇(高兴)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消灭) 向.之所欣(过去,以前)D.喻.之于怀(比喻) 所以..兴怀(……的原因)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解析】选B。
A项,修,高大。
C项,化,造化,指自然。
D项,喻,明白。
3.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解析】选A。
A.“其”为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选C。
古今意义均为“过去的事情”。
A项中“以为”译为“把它作为”,今义是“认为”;B项中“夫”为发语词,“夫人”可译为“人”,今义是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中“斯文”译作“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化或文人;文雅”。
5.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
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②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③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④状语后置。
⑤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
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引导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里面有许多经典的成语,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兰亭集序/兰亭序朝代:魏晋作者:王羲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乂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砍一常阅约犹掠趴衫忠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荡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崇山峻岭读音:chdng shan jun ling释义: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险峻的.山岭。
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造句:唐敖一心记挂梦神所说名花,每逢崇山峻岭,必要泊船,上去望望。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高大而陡lb肖的山近义词:层峦叠嶂反义词:一马平川放浪形骸读音: fdng lang xlng hdi释义: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出自: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造句:惟有与宝?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领略“人贵适意”的真趣。
《兰亭集序》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 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 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 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 黯然神伤。
并不为过。
“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人称“兰亭三 绝”。
兰 亭
西在 南今 十浙 余江 公绍 里兴
兰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 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 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 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 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 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 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
碑亭为八角 双
亭 集序》,碑的
重,原为木结构
背面是乾隆皇帝
建筑,五十年代
游兰亭时写的
倒塌, 1983年
一 首七律《兰亭
重建,亭高
即事》。祖孙两
12.5米。亭内
位皇帝的作品
御碑高6.8 米,
刻 于同一石碑,
宽2.6米,碑厚
人称“祖孙碑”,
20公分,为我国
这在国内绝无 仅
最大的 古碑之
有,说它是国宝
一。
2、写入会者的主观感受 天气情况—俯仰所见—集会之“乐”
二、本段文字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永和九年…列坐其次”——叙 “虽无丝竹管…畅叙幽情”——议
“是日也…惠风和畅”——叙 “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议
第二段重点词 语
与:结交,交往 或:有的人 及其所之既倦:到了;动词,往,到 达.
《兰亭集序》
‖
癸丑( ɡuǐ )
生
会稽山( kuài jī )
词
修禊事( xì )
注
激湍( tuān )
音
流觞( shānɡ )
骋怀( chěnɡ )
放浪形骸( hái )
趣舍万殊 ( qū )
一契( qì
)
嗟悼( jiē dào )
着这群鹅回家。
王 羲 之 以
书 换 鹅 图
“序”及分类
书“序”,也为写书做做“的叙序”言或,称如“引本”文,。犹 《孔如籍的今著文雀诗日述章东序的或。南,“出也飞是引 版 有》言意对写;”旨作在、、者诗“编作歌前次品前言体的面” 例 评的。和论序作和是,者对说情有明如况关书
问题赠的序研,究是阐发临。别“赠序言”性一质般的写文在章文章,前 如《面内,容送列分东于别阳书属马后 于生称说序为明》“文跋或”议或论“ 文后。序”。按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八角攅尖顶, 重檐翘角。
御碑正面刻着 清康熙帝临摹所书
《兰亭集序》。
碑的反面刻着清乾隆帝所 书《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 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
“御碑亭”的精雕石狮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 “古砚展”。
荷叶青蛙跳池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 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
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袒 腹 东 床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 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2)鹅池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 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高中语文 8.兰亭集序同步课件 必修2 新课标
当其欣于所遇(“于所遇”,介宾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介宾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介宾后置)
第二十一页,共92页。
课堂探究 学贵有疑,疑则方进
第二十二页,共92页。
文 本 探 究(学生用书P64)
一、感知文本
(一)相关链接 1.作家作品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 晋书法家,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因与王 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书法精美流利, 号称“书圣”。
高中语文 8.兰亭集序同步课件 必修2 新课 标
2023/5/15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92页。
开篇记诵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第二页,共92页。
诗 歌 品 读(学生用书P62) 兰亭诗(其三)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②。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③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第十五页,共92页。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环绕) ②一觞一咏(喝酒)
第十六页,共92页。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贤能的人;年轻人,年长人) ②死生亦大矣(大事)
形容词作意动
当其欣于所遇(感到高兴) 齐彭殇为妄作(以……为相等)
第十七页,共92页。
第四页,共92页。
名 言 名 句(学生用书P62) 课内名句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赏析 (8篇)
兰亭集序赏析篇1《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
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能够观宇宙之无穷,俯能够察万类之繁盛。
在那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能够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
那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
这些描述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他说:人生的欢乐是极有限的,待欢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
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
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
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礼貌的思考。
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
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5]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赏析篇2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东晋的名土谢安诸人,相聚在浙江绍兴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兰亭,一齐做修禊的事,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如果临水而祭的话,就能够“除凶祥,去宿垢”《晋书·礼志》,文人雅集,自不免诗文唱和,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一觞一咏”,竟然诞生了一篇在中国艺术、文学和哲学史上产生深远意义的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课文《兰亭集序》及注释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课文《兰亭集序》及注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课文《兰亭集序》及注释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8课兰亭集序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东晋书法家, 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 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 第一”。其子王献之也工书法,父子并称“二王”。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悟言一室之内:_通__“__晤__”__,__面__对__面___ (2)虽趣舍万殊:_通__“__趋__”__,__趋__向__,__取__向__
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_把__…__…__作__为__。_ 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_其__,__代__词__,__指__曲__水__;__次__,__旁__边__。 今义:a.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b.次要的地位。 (3)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表__凭__借_,__文__中__是__“__用__来__”__的__意__思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教师用书独有
脉络梳理 课堂导语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并表达了
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认为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 (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作者是东晋“书圣”王羲之。
本文是一篇书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农、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谮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困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生死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
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
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
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
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
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
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八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学问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其序文特点2.把握文中重要实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辨析名词作动词力量目标1.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2.概括归纳文中的观点态度情感目标培育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知作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有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玡(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主要作品: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知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进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东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士大夫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静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在文章中常流露出消极心情,而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乐观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见的无为形成了鲜亮的对比。
[知常识]序(1)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状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争辩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谈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谈论文,如鲁迅的《〈呐喊〉自序》等。
《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兰亭序》是东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文集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
暮春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活动。
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
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新时代的文人们,要守好自己的节操,要担起社会的责任,定位在
文化的社会效益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9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第10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兰亭诗(其三)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在所因。
第三单元
第1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本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自然风物
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 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
懑„„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 层中崇尚的虚无的思想倾向;《赤壁赋》表达了苏轼不汲汲于个人得 失,人生当融于自然的生命观点;《游褒禅山记》主要表达了王安石对 成功的三个条件的认识以及治学严谨的观点。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②。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③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①群品:指万象。②滨:(bīn)水边。③万殊:千差万别。④
群籁:泛指宇宙万物。
第11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赏析:诗人的俯仰所见包蕴天地万象,一切都生机盎然,这两句 与序文中所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描绘的意境相似,
第15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癸丑( . 流觞( . 嗟悼( .
修禊 . 锲刻 . 清朗 . 琅琅 .
) ) )
会稽( . 形骸( . 彭殇( .
激湍 . 喘息 . 虚诞 . 涎水 .
) ) )
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
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 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
“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
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 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 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毕 必
娴 贤
骇 骸
燥 躁
谕 喻
第18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1.通假字
(1)虽趣舍万殊(________通________) (2)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通________)
答案:(1)趣通趋
(2)悟通晤
第30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3.背景资料 (1)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士大夫不满现实,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
立热爱生命的信念。
2.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能用历史的眼光,现代观 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第4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与命题趋势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 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 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 力。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 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经过一再
列坐其次 (2)坐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或取诸怀抱 . (3)或 而或长烟一空 .
第21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所以游目骋怀 .. (4)所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信可乐也 . (5)信 自可断来信 .
第2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文体常识。 2.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一些文言 句式的式,感受古文的简约之美。
2.能把握古人游记中景、物、情、理融为一体的特点。
第3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情感目标 1.感受作品中的景物美、人性美,体会其豁达或淡泊的志向,树
第23页
) )
) )
) )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4)动词的使动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 ②所以游目骋怀( . .
答案:(1)①环绕 兴 ②以……为相等
) )( )
(2)①贤能的人 ②大事 (3)①感到高
②喝酒
(4)①使……流
②使……放纵(二者同)
第24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1.判断句 修禊事也
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第6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 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
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 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而不是对作者观点态
有关“生死”的名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5.君子不为苟存(苟存:苟且地活着),不为苟亡(苟亡:轻易死
第14页
去)。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三国志集解》
《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被尊为
“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 一”。前人对《兰亭集序》书法有这样的评价:“飘如浮云,矫若惊
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第29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2.文体常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
第19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2.重点词语 (1)群贤毕至( . (3)流觞曲水( . (5)惠风和畅( .. (7)夫人之相与( .. (9)情随事迁( . ) ) ) ) ) ) (2)映带左右( .. (4)列坐其次( .. (6)所以游目骋怀( . (8)暂得于己( . (10)况修短随化( . (12)亦将有感于斯文( ..
(3)酒杯 (4)它的旁边
) ) ) ) ) )
(5)和风 (12)这
(11)未尝不临文嗟悼( .
答案:(1)全 (6)放开 次集会的诗文
第20页
(2)映衬、围绕 (8)一时
(7)互相交往
(9)改变
(10)自然
(11)面对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3.一词多义
茂林修竹 . (1)修况修短随化 . 余独好修以为常 .
篇头寄语 面对青山绿竹,沐浴和畅春风。一溪清流,几杯淡酒;招来群
贤,列坐其次;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尽享自然美景,抒写胸中心志。
这是文人的淡定,这是文人的清爽,这是文人的高雅,这是文人的兴 致。文人自有文人的操守,文人自有文人的价值。而如今,张眼细觑,
文坛中,多了浮躁,少了淡定;多了污浊,少了清爽;多了庸俗,少了
只是更加凝练而形象。诗人由此悟出了自然与人生的真谛。在这春光之
中,诗人感到了自然的力量。而对于人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虽千差万 别,但无一不是新鲜而充满生机的。王羲之虽任性率真,放浪形骸,然
于人生、于现实并未失去希望。因而在此诗中他既肯定了造化的伟大,
也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影响,这正是他本身的人格与思想的真实反映。
简化,现在只有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入《考试大纲》,它们是:而、
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夫、与、则、 者、之。
第5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根据文言文学习的
特点,掌握文言语法是学习文言文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应以 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
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
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思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 段。
5.筛选文中的信息。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
第17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2.选字形
晨 羲曦 贤娴 枯 躁燥 急
皇 静 惠
必毕 事 骸骇 口 喻谕 晓
恭 敬 躬亲 异 骨
曦 答案: 羲
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
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 《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
享有崇高声誉。
第31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2)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 此地风景秀美,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
第12页
新课标同步· 语文· 必修2
课内名句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