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一
浅谈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领域的建设
随着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 我 国政府 网站 围绕信息公开 、 在线办 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功 能加强建设 , 已成为党和政府服务社会公 众 , 沟通社情 民意 的重要 渠道。但笔 者 以为 , 政府 网站在 信息公 开领
域方面 的建设上 , 虽 然 以“ 用 户为 中心” 理念 有所体 现 , 但 由于服 务功能应用仍不够深入 , 使得整体影响力不足 。 当 前 政 府 网 站 信 息 公 开 领 域 建 设 的 存 在 问题
2 2 5 3 0 0 )
政府 网站应紧 紧围绕三大定位 : 信息公开 、 在线办事以及互动 交流 , 将 网站定位 工作 及其 深化 落实作 为一项基础工作 , 以保证 网
站稳定发展 。 1 、 把 用 户 需 求 放 在 首 位 。政 府 网 站 建 设 应 坚 持 把 “ 构 建 服 务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1)论文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1)论文【论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互联网【论文摘要】随着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现实中方兴未艾的公众参与实践或许会藉此获得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撑,同时,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当今世界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尝试性解读,或许会有特殊的意义。
一、引言在一个以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法治化、文化的多元化为时代标签以及整个世界日益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构并不断发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是法治先进国家的重要标志,亦是法治后进国家需不断努力前进的方向。
在世界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蔚然兴起以及国内民主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颁布,并于20XX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公众参与在中国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新鲜事物,无论是在国家立法层面还是在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层面都已有大量的公众参与实践,公众参与在中国的民主化道路上俨然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不无尴尬的是,中国式公众参与的软肋与深层次的硬伤—公众参与的虚置与形式化—依然在隐隐作痛,刺伤着每个坚守民主信仰并实践参与行动的现代公民。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作为支撑与保障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基础性制度,其可预期的制度价值正承载着无数民主斗士与一般公民的无限希冀和期待。
互联网是21世纪的时代标志,网络作为政府信息的新型载体与依托,给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与便利化的公开方式选择,开辟了公众参与的新路径,同时也给中国的公众参与民主实践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本文尝试着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分析基点与媒介,对有关《公开条例》实施前的公众参与图景,互联网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以及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等方面作一点初步、肤浅的分析与梳理,以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尝试性解读。
论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S se h r c s fGo e n e t l n o m a i n Dico u e y t m i t e P o e so v r m n a f r to s l s r n I
W ANG n - e g Co g fn ,LIHa - u 。 il n
中 图分 类 号 : 6 D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93 2 1 }3 04 - 5 6 3 9 7 {0 0 0 - 0 6 0
Th n tu t n o u l a t i a i n e Co sr c i fP b i P r i p t o c c o
(. h nnnU iesyo chrl n 傩IWua 3 0 3。 hn; . b i nvri oi 。 h n4 0 3 , hn ) 1 Z oga nvri t fE CO e a dL , hn4 0 7 C ia 2 Hue i st o l e Wua 3 0 4 C ia a s U e y fP c
Ab ta t u l at ia o ste raia o rlo eiea v e ca ya d tei otn o tn fmo en d mo rt sr c:P bi p r cp t n i h e zt n f i fd l rt ed mo rc n mp r tc ne to d r e c a c c i i l i o l b i h a i
atrsu yn h “ r ia c n G v r me tlI oma o slsr ” w a e h tp b c p r cp t n sse i h rc s f f td ig te O dn n e o o e e n na n r t n Di oue . e c n seta u h at ia o ytm n te po eso f i c i i g v rme tlifr a o i ls r sa h b e c . o i lme ttete r fp r cp tr e c rc n erq i me t o e oe n na no m t n ds oue i t e a s n e T mpe n h oyo at iaoyd mo a y a d t ur ns ft i c t h i h e e h
政府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分析
政府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民主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众参与开始进入绿色健康有序的轨道。
公众参与是政府管理的基础,高效的政府管理离不开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政府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就目前公众参与政府管理中的情况来讲,我国现阶段公众在参与政府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据此,从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两个方面对论文观点加以论述,使公众更好的参与到政府管理中。
标签:政府管理;公众参与;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公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升,要求参政议政的诉求日益增强,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群众自身合法利益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颁布的关注度更是与日俱增。
在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已经是众所周知,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管理不仅有助于降低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还有助于保障社会价值的平等和公平的分配,在公共政策制定和颁布的过程中,适度的公众参与是确保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更加合法化的最根本途径。
1 公众参与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现如今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时代和制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公众参与日益对我国的政治生活和政府活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
在我国,公众参与是源于对政府的管理理念和治理能力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无疑是对我国政府的公共治理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表明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现实需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缺点和不足。
1.1 政府职能转变不充分,忽视公众自身的能动作用在社会管理中,政府对自身的定位还不是很准确,忽视了公众自身对政府管理的能动作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刻板和传统的治理模式仍然还会存在,并且还是会认为在服务型的政府中,只有政府才是社会管理中的主体,而公众只是客体,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来自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但在这同时也揭露了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和能力相对不足的这一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构建信任的重要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构建信任的重要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是现代社会建设法治、民主和信任的重要保障。
信息公开能够让人们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行政执行和政策监督,增加政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和公信力。
本文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与途径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来论述政府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构建信任的重要保障。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建设法治的基础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首先,政府信息公开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资源配置以及行政执行情况,从而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是履行政府公民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
政府的权力是来自于公民委托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能够让公民了解政府的决策依据、服务内容以及为民办事的进展情况,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最后,政府信息公开是有效监督和制约政府行为的关键机制。
政府的行政行为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督,而政府信息公开则为公众提供了监督政府行为的依据。
公众能够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了解政府的决策方向、财政支出以及政府机构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监督政府的权力行使。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与途径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与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政府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
政府网站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通过政府网站可以实现政府信息的发布、共享和互动。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策文件、通知公告、执法查处等信息来提供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的依据。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应该与社会媒体结合。
社会媒体的快速传播和广泛影响力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更具有实际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媒体上公开信息,向公众传达政府的动态、决策结果以及政策解读,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更加普遍地影响到公众。
再次,政府还可以通过公众参与形式来进行信息公开。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府透明和提升公众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优化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信息公开的核心在于为公众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获取途径。
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建设一套规范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要加强对信息公开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信息公开平台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二、健全信息公开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首先需要依法确立信息公开的原则和范围。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确保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还要加强对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法律素养和意识。
三、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广度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广度是衡量一个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推进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信息公开的内容和领域,保证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以大数据为支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公开服务。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信息监督和评估,提高信息公开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四、激发公民积极参与意识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当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务公开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对公民的信息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对信息公开的认知和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民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只有激发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增强公众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应该包括信息公开法律框架、信息公开机构和透明度评估等方面的要素。
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从教育、宣传和参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我们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和公正,提升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祉。
关键词: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一、引言近年来,信息公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信息公开,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透明交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仅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能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旨在提供政府决策的依据和方向,实现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政府透明和公正信息公开能够使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更加透明和公正,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风险。
公众通过学习和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决策过程,可以监督和评估政府的工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和违反公共利益。
2.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信息公开可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使公民更加关注和参与社会事务。
公众通过获取和分析政府的信息,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过程,实现民主治理。
3.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信息公开是公民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手段。
公众有权利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并对其进行评判和监督。
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公民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增强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仅关系到政府的透明和公正,也关系到公众的权益和福祉。
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 信息公开法律框架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是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
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
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公众参与原则是指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将公众的利益、需求和观点纳入考虑,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的一种制度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的例子。
首先,政府可以采取开放透明的政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政策信息和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度。
政府可以在网上建立政务门户网站,发布政策文件、公告、政府信息公开等相关信息。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媒体渠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向公众传达政策信息、提供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其次,政府可以组织公众参与的会议、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公众代表、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讨论和决策。
这些会议可以在政策制定的早期阶段举行,以便公众能够更早地参与其中,并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公众参与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组织和推动公众参与活动。
这些机构可以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组成,以确保公众参与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这些机构可以负责收集公众意见、组织公众讨论和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建议。
在落实公众参与原则的过程中,政府还应当积极采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众的观点能够得以在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
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邀请公众就相关政策和决策发表意见。
政府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公众听证会等形式,就特定问题向公众征求反馈和意见。
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新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政策信息、解答公众疑问、听取公众意见等。
这种方式可以使公众更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增加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综上所述,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合作。
通过开放透明的政务平台、组织公众参与的会议和座谈会、设立公众参与机构和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政府可以有效地收集公众意见、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政策决策的效果和民主性。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作者:杨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9期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实现知情权的途径,对于公众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国家应该构建统一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合理干预和调控机制,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加大公众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知情权作者简介:杨尧,女(1987-),四川绵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248-01政府信息的公开已经成为民主和法治社会的必要制度。
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的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也正在朝成为一个民主与法治社会跨进。
政府信息的公开是公众获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公众有公众的参与,使公权力得到全面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从基本原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体现,让公众能够从法律上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从而扭转了人们固有的政府信息密不可透的观念,公众能够参与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一、政府信息公开使公众知情权得到保障公众知情权,是民主与法治社会中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从行政法角度考虑,行政部门作为受人民委托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应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将掌握的信息告知公众。
信息公开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占主导地位,政府的自觉性决定公开的内容和性质。
公众一般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想公众能够接受政府的作为方式,政府必须变主动为被动,站在公众的角度,看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
如何推进政 府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
如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在现代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构建透明、民主和负责任政府的关键要素。
政府信息公开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而公众参与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阻碍着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有效推进。
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呢?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石。
应当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方式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政府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部门和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
政府应建立统一、便捷、高效的信息公开平台,整合各类政府信息资源,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
同时,要优化平台的功能设计,提高用户体验,例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在线咨询和反馈功能等。
此外,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及时发布政府信息,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和能力是推进工作的关键。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心理。
因此,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公开对于政府治理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掌握信息公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信息公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为了增强公众参与,政府还应当拓宽参与渠道。
除了传统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外,还可以探索新的参与方式,如网络投票、在线调查、市民论坛等。
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决策,应当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将公众参与纳入决策程序,使其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此外,要加强对公众参与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效果。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基础。
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1. 引言公众参与制度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机制,旨在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公众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保障公众权益,从而构建更加开放、民主和透明的政府治理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众参与制度的定义、形式、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公众参与制度的定义公众参与制度是指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主动向公众开放机会,鼓励公众参与,并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中。
这种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参与形式,更是一种实质性的民主机制,旨在确保公众有权利参与决策、发言和监督政府行为。
3. 公众参与制度的形式公众参与制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决策情况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形式。
以下是常见的公众参与制度形式:3.1 公众听证会公众听证会是政府组织的一种公开会议形式,旨在听取公众对特定政策、计划或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在听证会上向公众介绍相关信息,公众可以提问、发表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影响政策决策的过程。
3.2 公众咨询公众咨询是在政府决策过程中,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来寻求决策方向的一种方式。
政府会通过发布咨询文件、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来征集公众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3.3 公众投票公众投票是一种直接决策的形式,政府会将某些具体问题提交给公众进行投票表决。
公众通过投票来决定某项政策或计划的通过与否,从而直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4. 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治理具有重要意义:4.1 促进民主公众参与制度是民主的基石,通过让公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实现民主决策。
公众参与可以防止政府滥权,保护公众权益,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2 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通过公开决策过程、向公众公布决策信息,政府能够更好地与公众沟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4.3 优化政策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收集到更多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
试论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
试论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门头沟区法制办谷志强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我国政治文明和实现政府依法行政目标的重要制度基础。
公众参与作为现代各国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权力行使以及建设现代民主政治都具有重大意义。
而政府信息公开则不仅是公众参与的前提与基础,还具有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反腐倡廉等制度价值。
本文拟从公众参与的释义与价值入手,对其在民主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法律规制与保障及其建立的基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一些探究分析,既作为自己对这一制度的学习总结亦希望能够获得大家的教益与指正。
一、公众参与制的释义及其制度价值(一)公众参与制的释义公众参与制或称参与制民主是民主制的一种古老形式,在人类社会文明的早期既已产生,如美洲印第安人、欧洲希腊人的原始氏族、部落的民主、奴隶制时代的雅典民主都是这种民主形式的代表。
公众参与是直接民主形式,强调“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权,从事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广泛吸收私人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的过程,充分尊重私人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承认私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一定程度的主体性,明确私人参与行政的权利和行政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创造互动、协调、协商和对话行政的程序和制度。
”①人类社会有关于民主制度的建设以参与制民主为起点,历经了代议制民主,最终又依照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发展成为今天以代议制民主为主结合参与制民主的新型民主模式。
因此在我们看来古老的公众参与制在现代依旧焕发着新鲜又充满朝气的神采。
①(二)参与制民主的制度价值走进现时代的民主制国家大都经历了由单纯人民代表制民主向人民代表制民主与人民参与制民主相结合转化的过程。
①下文我们将通过与代表制民主的比较来归纳参与制民主的制度价值。
1、代表制民主的优点与不足优点:代表制民主为在幅员辽阔的政治国家中稳妥而又效率地集中民意提供了有效途径。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度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度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到广大公民的权益和利益,因此,公众参与度在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度,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一个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是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基础。
政府应当建立公开决策的制度,如发布决策草案、公众听证会等,以便公众能够了解政策的背景、目标以及可能的影响。
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台等渠道向公众传达政策信息,并及时回应公众的关注和提问。
二、提高公众意见的被采纳度公众只有在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和采纳时才会更积极地参与。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尊重公众的意见,并对其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考虑。
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向公众解释政策制定的具体考量和原因,增进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三、促进公众教育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公众参与度的提高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公众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公众意见征集平台,鼓励公众就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和提出建议,从而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
四、加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与对话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是提高公众参与度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建立更多的沟通平台,如定期的公众会议、座谈会等,以便公众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关切和意见。
政府也应该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和反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机制。
五、推进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关键。
政府应该积极公开政策制定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公众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开放数据平台,将政策信息和数据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提供给公众,从而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总之,提高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度需要政府与公众携手合作。
政府需要建立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尊重公众意见,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对话。
同时,公众也需要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是一种重要的民主机制,能够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合法性,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参与的认同感。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如何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一些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向公众普及公众参与的概念和重要性,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水平和效果。
其次,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法律框架。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程序和权利,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机构和机制,如公众参与委员会、听证会等,为公众参与提供组织和平台。
另外,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为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政府可以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布相关政策文件、决策过程和结果,以及相关专家意见和公众反馈,让公众了解和参与政府决策。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对话,开展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和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参与。
政府可以建立与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合作和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公众参与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事务,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最后,政府应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运行。
政府可以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公众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决策的监督,确保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之,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参与,加强监督和评估,共同推动公众参与机制的发展。
公共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公共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公众参与机制的概述与必要性公众参与,是指政府在进行决策、制定政策等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公民积极参与、表达意见和建议,以保证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公共需求和利益。
公众参与机制则是指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相关规则、制度以及参与方式的组织和管理。
这种机制应该既能保证政府能够了解公众意见,又不能影响政府正常决策的效率。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就是政府应该以公民为中心,放弃权力过度集中,倾听、回应和促进公民的利益。
其次,如今社会变化快速,民众的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政府需要通过公众参与机制来维护民众利益和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
二、公众参与机制的类型和形式公众参与机制的类型可以分为传统和新型两类。
传统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听证会、公众会议、社区咨询等,而新型的公众参与机制则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此外,公众参与机制的形式也很多样化,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
主动的公众参与机制,是由政府、社群等主动邀请公民进行参与,而被动的公众参与机制,则是在政府决策、公共事务运行的全过程中,让公众进行对决策结果的反馈和检查。
不同的公众参与机制实际上是相互补充并发展的,传统和新型的公众参与机制应该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互为补充,充分发挥自身在不同场合的效果和作用。
三、公众参与机制的制度保障实施公众参与机制,需要具有生效、操作性、保障性和公正公开性。
此时,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制度保障非常关键,因为制度标准确保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法制化运行,保证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制度保障应包括以下内容:人员管理、信息公开、程序规范、公正公平处理投诉、追责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因为保障公众参与的权益减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公共民主的建设也日益加强,所以制度保障也同样需要不断地完善进步。
四、公众参与机制实践案例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
公众参与管理制度
公众参与管理制度一、引言作为一种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公众参与管理旨在将政府的权力下放到公民手中,让公众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公众参与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公开、透明、民主、便捷的方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从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管理制度,对于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和公信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民平等原则:公众参与管理制度应当尊重公民的平等权利,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有权利参与政府决策过程。
2. 透明原则:政府应当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公众提供政府决策的信息,确保公民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决策的内容和过程。
3. 民主原则:公众参与管理应当符合民主程序,促进广泛的民主讨论和决策过程。
4. 便捷原则: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便利的参与渠道,方便公众了解和参与政府决策。
5. 引导原则:政府应当引导公众对重大公共事务进行有序、理性的参与,避免参与过程中出现过激情绪和不良行为。
6. 参与决策原则:政府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机制,确保公众在民主决策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三、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公开政府信息:政府应当以各种形式向公众公开政府决策的相关信息,包括决策的依据、过程、结果和实施情况。
2. 公众咨询:政府应当建立公众咨询的渠道,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广泛的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 公众评议:政府在重要政策和计划上,应当进行公众评议,听取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看法,以确保政策和计划符合公众利益。
4. 公众监督:政府应当接受公众的监督,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确保政府依法行政,不得擅权滥用。
5. 信息公告:政府在重要政策、计划和决策上,应当以公告、通报等形式向公众发布决策的结果和实施情况。
6. 社区自治: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区自治组织,让公民能够通过自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民主建设。
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
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旨在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以及监督和评估政府政策的执行。
本文将探讨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定义社会参与是指个体或集体参与社会事务的一种行为。
它涉及到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参与和影响的程度。
社会参与旨在建立一个公平、民主和包容的社会,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公众参与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和机制,旨在确保公众能够有效参与政策和决策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
它提供了公众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倾听公众的声音,采用多元化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公正性。
二、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增强民主和公正: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使公民能够参与社会事务和政策制定过程,从而增强民主决策和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促进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通过广泛地听取公众的声音和意见,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期望,制定出合理和可接受的政策。
3.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通过提供信息和参与机会,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公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4. 培养积极的社会资本: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合作和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三、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信息公开和宣传: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向公众提供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的信息,借助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并鼓励公众参与和表达意见。
2. 公众听证和座谈会:政府可以组织公众听证和座谈会,邀请公众代表、专家和学者等参与其中,针对特定议题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多元化和全面性的决策依据。
3. 社会团体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应当积极倾听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和意见,鼓励他们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1. 概述公众参与制度是指政府机构在制定政策、法规和项目等决策过程中,主动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制定和执行的一种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民主决策、增加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也能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2. 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性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保障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能够确保民意的广泛表达,避免政策制定成为少数人的决策,保障了民主决策的原则。
通过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政府制定的政策更能真实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期望,避免政策的偏颇和片面性。
2.2 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公众参与制度能够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公众可以监督政府的决策过程,确保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政府通过广泛征集公众意见,会更好地考虑各方利益平衡,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和执行力。
2.3 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公众参与制度能够增强政府的责任感。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需要向公众进行解释和回应。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可以促使政府更加负责任地履行职责,提高政府的问责能力。
2.4 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政府对公众的信任和尊重,也能增强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参与意愿。
公众参与制度可以让公众感受到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力,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3.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方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信息公开和公众教育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向公众公开决策过程、相关数据和信息。
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公众教育活动、举办公开论坛等形式,加强公众对政策和法规的理解和参与。
3.2 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的方式,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听证会等形式,征集公众的反馈和意见,以此来指导政府的决策制定。
简述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
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一、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基础。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通过公开信息、公开决策过程和结果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意见征询意见征询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在决策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代表参与代表参与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形式。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通过选取和邀请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反映和表达公众的利益和诉求。
代表性公众可包括社区领袖、行业专家、普通群众等,以确保公众参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四、公民投票公民投票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让公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公民投票可应用于重大决策、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公信力。
五、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平台。
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推动公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发展。
社区建设应注重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积极回应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决策结果和执行情况向公众反馈。
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公示公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确保公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七、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保障。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问责机制,对于违反公众参与原则的行为进行问责和处理,确保公众参与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一)内容提要: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
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
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缺失。
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第一个全国范围内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文件。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宗旨、原则、范围、主体、方式、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规范。
它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和社会具体时空的掣肘性,如同任何一部成文法律规范一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身的制度设计仍存在一些缺陷,有赖于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基于问题意识的共同努力来予以完善。
本文就是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制度设计缺陷的一点思考,主要探讨的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规范缺失及其构建。
一、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起源及其内容简述近现代社会以来,民主成为政治正当性的根本标准,人民主权成为体现政治正当性的根本原则。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观察,当代主导性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自由主义取向的代议制民主理论。
这种民主理论倡导通过民众的选举产生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并要求将权力的行使严格界定在法治的框架内。
与之相对的是直接民主、参与式民主等共和主义取向的民主。
这种民主理论,主张对于公共事务应由公民直接参与进行决策,以体现人民直接的统治。
1]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的长期发展历程已经显示出了其局限性。
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当代参与民主理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新崛起,最近的发展就是二十世纪后期“协商民主”的兴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主理论明显地走向了协商。
现在人们更多地认为,民主的本质是协商,而不是投票、利益聚合,或者自治。
2]参与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民主的社会中,公民应通过选举来组织议会,并监督议会的活动,使其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全体选民的共同意志。
由于议会无法对政府实施有效的控制,至少是控制的有效度已有所减弱。
因此,在奉行人民主权原则的现代法治国家,基于原有参政方式如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等的不足,作为国家权力主体的公民应当有权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权益,并防止行政权的滥用。
协商民主可以理解成一种治理形式,其中,参与公共协商的公民是平等的、自由的,他们提出各种相关的理由,说服他人,或者转换自身的偏好,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在审视各种相关理由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3]“在人们对与集体决策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协商的能力或机会上,民主都逐渐赢得了合法性。
”“在协商者的互动过程中,协商者容易改变他们的判断、偏好或者观点。
而互动内容包括说服但不包括压制、控制或者欺骗。
”4]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当然,我们讲发展参与制民主,并不是要以参与制民主去取代代表制民主,并不是要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度,而回归到古代的直接民主去。
我们讲发展参与制民主,是要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代表制民主的前提下扩大公民对公务的直接参与,以参与制民主补充代表制民主。
”5]作为一套制度系统的公众参与,不论是在国家宏观的政治生活中,还是在微观的行政过程中,都被理解为健全国家民主制度、提升公共生活民主性和公共性的重要途径。
6]“伴随着‘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蓬勃发展和行政民主化浪潮的逐步推进,加强公共行政领域的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
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行政主体之外的个人和组织对行政过程产生影响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7]公众参与行政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在人民主权的前提下,公众参与行政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公众参与行政的本质是程序正义,公众参与行政是实现行政从片面追求结果、效率转变为既追求行政的结果又体现过程的民主化;公众参与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维护和实现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更加合法、合理、合情地为广大人民提供满意的、及时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
8]二、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的缘由探析(一)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
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因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不当行使所侵犯,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公正性和公共利益的正义性,必须用程序正义来保证实质正义的实现,也就是要贯彻正当法律程序的理念。
“正当法律程序”起源于英国法上的“自然正义法则”,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任何人不得自断其案”和“两造兼听”。
世界主要国家的行政程序立法都确立了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如英国的“自然正义法则”,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等。
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含义是要求公权力公正、公开行使,使公民免受生命、自由和财产的非法剥夺。
一般来讲,正当法律程序对于行政关系双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受告知权;听证权;公正作为义务;说明理由义务。
政府在拒绝公民信息公开的申请时,应当严格遵循正当法律程序,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为政府机关设置程序性义务,间接地为民众设置程序性权利,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沿着法制的轨道进行。
这样既可以保证政府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行政权力对民众权利的侵害,防止政府信息公开流于形式而陷入人治的误区。
可以说,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质正义。
任何肆意扩大或缩小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程度、范围的行政行为,都是对社会整体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具体利益的一种侵害。
9]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防治行政恣意的有效方法,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二)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维护并实现“公共利益”,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政府活动正当性的来源。
如果说个体利益的表达与个体分别据有的独特的分立的知识有关,那么,公共利益之可能则需要集结、全面掌握个体据有的分立的知识。
根据肯尼思·阿罗(KennethArrow)在《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中的概括,人类发明的集结个体利益的途径有四种:(1)传统型:社会决策由那些在任意特定环境下都能作出决定的、包罗万象的传统规则如宗教法规来确定;(2)独裁型:社会决策由单个人或者小团体来作出;(3)投票表决;(4)“市场”机制。
在近现代社会中,传统型和独裁型两种决策规则已经逐渐被淘汰。
福利经济学也已经论证,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往往也会无能为力。
因此,在现实社会中还必须存在一种市场逻辑之外的机制,以包容所有个体性的知识,进而体现、表达公共利益。
现代社会的民主实践为此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投票规则10],也就是代议制的民主选举过程。
但是,代议制民主政治仍不能回避合法性的拷问。
在宪政民主制度之下,选举过程固然表现为“一致同意”,但这种“一致同意”只是一次性的,之后的政治建制缺乏一种如阿伦特所说的“持续的同意”,可能沦为韦伯所言的非人格化的、仅受形式规则支配的技术官僚统治。
为解决这一“合法性危机”,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动理论框架下,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民主范式,即程序主义的商议民主政治。
商议民主的实质在于: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公共意志的形成必须包容所有人不同的意见,通过理性的论证或争论以求得共识。
也就是说,在代议制的民主选举之外,还必须继承古希腊和卢梭的传统,实现“在场的”的直接民主,公众的参与以自由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的方式进行,将公共权力重新置于“持续的同意”的基础上,以重建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公民在公共领域对政治的直接参与。
由此,确认公共利益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是:认定公共利益须有程序的合法性,须有公众广泛参与下形成的共识,须对可能的受损者进行合理补偿。
11]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涉及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实现以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为了合理地认定公共利益,必须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因为,公共意志的形成和公共利益的集结,不仅表现为民主选举过程中的权衡与妥协,而且也与公民在公共权力运作过程中的理性辩论与自由协商有关。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建制运用于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规范缺失在现代法治国家,民主需要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因此,法律对公众参与制度加以规范是必要的。
否则,公众参与就难以有序、有效地进行。
至少应在下述方面加强对公众参与的规范和保障:1.凡是相应法律、法规、规章所调整的事务具有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都应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的途径和参与方式。
2.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程序、方法,以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公正性。
例如,就行政决策听证会这种参与形式而言,对于参加听证会的公众代表选择的程序和方法、听证会主持人产生的程序和方法、听证会进行的程序、听证会举证和辩论的方式、听证记录和记录要点的整理方式、记录或记录要点的效力等问题,都必须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12]政府信息公开是重要的行政行为,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行政机关在实施这一行为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目前我国专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位阶最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应当对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作出相应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行政观念,树立行政服务的意识,把公开政府信息作为自己的义务和社会公众应享有的权利来对待,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用的最大化。
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缺失。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由该条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的是政府及政府部门指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