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蔡皖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五章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 801计算机专业基础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1. 邻接矩阵法 2. 邻接表法 (三) 图的遍历 1. 深度优先搜索 2. 广度优先搜索 (四) 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 最小(代价)生成树 2. 最短路径 3. 拓扑排序 4. 关键路径
五、 查找 (一) 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 顺序查找法 (三) 折半查找法 (四) B-树 (五) 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 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时钟置换算法<CLOCK>等 页面分配策略 工作集、抖动 四、 文件管理 (一) 文件系统基础 文件概念、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目录结构: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两级和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文件共享 文件保护: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 文件系统实现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目录实现 文件实现 (三) 磁盘组织与管理 磁盘的结构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电梯算法(SCAN) 磁盘的管理 五、 输入输出(I/O)管理 (一) I/O 管理概述 I/O 控制方式 I/O 软件层次结构 (二) I/O 核心子系统 I/O 调度概念 出错处理 高速缓存与缓冲区 假脱机技术(SPOOLing)
六、应用层 (一) 网络应用模型:1. 客户/服务器模型;2. P2P 模型、。 (二) DNS 系统:1. 层次域名空间; 2. 域名服务器;3. 域名解析过程。 (三) FTP: 1. FTP 协议的工作原理; 2.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四) 电子邮件 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2. 电子邮件格式与 MIME;3. SMTP 协议与 POP3 协议。 (五) WWW: 1. WWW 的概念与组成结构;2. HTTP 协议。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介绍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介绍今天店铺要给大家介绍下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的知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基本介绍书名: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号:7-113-09550作者:安淑芝等定价:33.00元出版日期:2008年12月获奖信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单位:中国铁道出版社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13章。
第1~2章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及体系结构;第3~7章按照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对各层的相关内容做了较详细的讲解,并对局域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讲解;第8~12章介绍了无线网络、因特网接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第1~12章后附有练习题及实验。
最后,第13章给出了一个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综合训练。
附录中按照字母顺序给出了全书出现的缩略词并注明了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章节,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网络课程教材。
配有教学课件和习题答案。
图书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2.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41.2.2 按地理位置分类 61.2.3 按计算机和设备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7 1.2.4 其他分类 8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1.3.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81.3.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 10本章小结 12习题 12实验:初识网络 12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32.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132.1.1 网络通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1.2 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概念 152.1.3 接口和服务 182.1.4 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192.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02.2.1 OSI/RM结构 202.2.2 OSI/RM各层基本功能 222.3 TCP/IP参考模型 252.3.1 TCP/IP历史 252.3.2 因特网的管理机构 252.3.3 TCP/IP模型 272.3.4 TCP/IP各层功能 272.3.5 TCP/IP和OSI/RM模型的比较 29本章小结 29习题 30实验:了解RFC文档 30第3章网络接口层 313.1 数据、信号和编码 313.1.1 数据和信号 313.1.2 数字调制技术 333.1.3 二进制数据编码技术 37 3.2 数据传输 393.2.1 数据传输类型 393.2.2 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 40 3.2.3 数据传输方式 413.2.4 多路复用技术 423.2.5 数据交换技术 443.3 传输介质 473.3.1 有线传输介质 473.3.2 无线传输介质 503.4 差错检验 513.4.1 奇偶检验 513.4.2 方块检验 513.4.3 循环冗余检验 523.4.4 海明码 533.5 流量控制 543.5.1 非受限协议 543.5.2 停—等协议 543.5.3 滑动窗口协议 553.5.4 流量控制协议的约束条件 58 3.6 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DLC 59 3.6.1 三种类型的工作站 593.6.2 三种响应模式 603.6.3 帧格式 603.6.4 帧类型 613.6.5 HDLC实例 62本章小结 64习题 64实验:网线制作 65第4章局域网基础 684.1 局域网概述 684.1.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684.1.2 IEEE 802参考模型 694.1.3 IEEE 802协议 694.1.4 局域网操作系统 704.2 局域网连网设备 734.2.1 网卡 734.2.2 中继器 744.2.3 集线器 754.2.4 网桥 764.2.5 交换机 784.3 共享介质局域网 804.3.1 争用协议 804.3.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824.3.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 854.4 交换式局域网 86................综合训练:组建小型局域网 305软件安装与设置1: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 307软件安装与设置2:安装活动目录服务 317软件安装与设置3:设置服务器IP地址 320软件安装与设置4:配置DNS服务器 321软件安装与设置5:配置DHCP服务器 324软件安装与设置6:配置Windows XP客户机 327软件安装与设置7:创建用户账户 328软件安装与设置8:配置网络打印 329软件安装与设置9:局域网的所有用户通过一个有效的IP地址访问因特网 332附录A 缩略词 337 参考文献 343。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而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导论1.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2.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优点包括资源共享、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性和可靠性。
3.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第二章:物理层1. 答案:物理层主要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2. 答案: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同步、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等。
3. 答案: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通过链路进行传输。
2.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点对点协议等。
3.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帧转化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2.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路由协议等。
3.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分组转发等。
第五章:传输层1.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2.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3.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第六章:应用层1. 答案: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蔡皖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2020/8/1
计算机网络
17
HDLC规程中的帧结构
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数据单位。 HDLC规程中,帧的基本格式包括如下字段,各字段含 义为:
2020/8/1
计算机网络
18
HDLC规程中的帧结构(续)
➢ 标志(F):表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其位为01111110。 在一个帧的中间不允许出现与标志相同的位,通常采用位 插入的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 tout而仍收不到节 点B 的任何确认帧,则节点A 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 据帧。
一般可将重传时间选为略大于“从发完数据帧到收到确 认帧所需的平均时间”。
2020/8/1
计算机网络
33
停止-等待协议(续)
A
B
送 主 机
送
时
主
间
机
(a) 正常情况
四种情况
A
B
A
2020/8/1
计算机网络
15
数据链路层模型(续)
当我们专门研究数据链路层问题时,在许多情况下,我 们可以只关心在水平方向的各数据链路层,数据的传输情 况。 于是,当主机 H1 向主机 H2 发送数据时,我们可以想象 为:数据就是在数据链路层从左向右沿水平方向传送。
2020/8/1
计算机网络
16
➢ 接收站的接收缓冲区容量只能存放一个数据帧,在处理 完一个数据帧后,才发送应答帧,提示发送站发送下一个 帧。
这种基于应答机制的通信协议称为停止-等待协议。
2020/8/1
计算机网络
23
停止-等待协议(续)
在发送站点:
(1) 从高层获得数据,生成数据帧。
(2) 将数据帧送到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缓存。
西北工业大学考博基础理论课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基础理论课考试大纲(2020)《高等电磁理论》考试大纲考试内容:Maxwell方程组,平面电磁波,复杂媒质中的电磁波,各项异性媒质,导波理论,金属波导理论,介质波导理论,谐振腔,谐振腔的微扰,电磁波的辐射与反射,口面天线理论。
参考书目:1.Fields & Waves in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S.Ramo & J.Whinnery John Wiley & Sons;2.导波场论 R.E.柯林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正弦场电磁场哈林顿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信号检测与估计》考试大纲考试内容:1.随机信号分析平稳随机信号与非平稳随机信号,随机信号的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复随机过程,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信号检测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确知信号的检测(包括匹配滤波原理、高斯白噪声中已知信号检测、简单二元检测)3.信号估计信号参数(包括贝叶斯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线性均方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信号波形估计(主要指卡尔曼滤波)。
参考书目:1.景占荣,羊彦,信号检测与估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赵树杰,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2022)《现代网络分析》考试大纲考试内容:1.网络元件和网络特性:二端元件的参数与性质、二端口元件、性质及六组参数、受控电源、网络特性。
2.网络图论:图的概念与定义、节点关联矩阵、回路关联矩阵、割集关联矩阵、独立变量组、非基本关联矩阵、图形的树数、求全部树、由矩阵求图。
3.网络方程:支路电流方程和支路电压方程、回路电流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割集电压方程和节点电位方程、混合方程、含受控源网络和理想运放器网络的节点方程。
4.网络的拓扑分析:割集方程和回路方程的拓扑解、驱动点函数的拓扑公式、传输函数的拓扑公式、含受控源网络的传输导纳、节点方程的拓扑解。
5.信号流图:信号流图基本概念、信号流图的构成方法、梅森公式、状态变换图解、线图到流图、Shannon-Happ公式、Coates公式。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801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815
李 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816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苏]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司晓宏、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可以快速、方便地传输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
每个习题都是精心设计的,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
知识。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
通过通信线路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什么是ISO/OSI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将通信协议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 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所使用的协议,它包括了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两个部分,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通过学习这些习题,读者
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
总之,《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参考,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加强理解,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第三版教材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第三版教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本课程设计针对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第三版》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
课程设计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2.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各种协议、技术和工具;3.能够使用各种网络应用软件进行网络通信;4.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网络应用系统。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协议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第二章:互联网与因特网本章主要介绍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架构、协议和应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互联网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的概念、结构及其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网络应用客户端编程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应用客户端编程的基本原理、编程模型和工具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工具进行网络应用客户端编程。
第四章:网络应用服务器端编程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应用服务器端编程的基本原理、编程模型和工具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工具进行网络应用服务器端编程。
第五章:Web应用开发本章主要介绍Web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和工具,包括HTML、CSS、JavaScript 和PHP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Web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
第六章: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概念、原理、技术和工具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避网络安全风险和保护数据安全。
课程设计实践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将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将进行以下实践活动:1.使用FTP工具进行文件传输;2.使用Telnet工具远程登录服务器;3.使用Web浏览器访问Web应用;4.使用PHP和MySQL实现简单的Web应用;5.使用网络安全工具测试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使得计算机能够互连互通的技术基础,是实现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系列应用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协议与技术,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该具备网络设计、管理能力,并能参与网络应用和网络系统的开发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教材的教学辅助活动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关键知识点。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网络编程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技术,包括:1.网络通信原理及协议2.Socket编程3.Web服务器开发4.网络安全技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通过网络编程实践,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的网络问题,培养良好的网络编程习惯和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网络通信原理及协议实验、Socket编程实验、Web服务器开发实验、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具体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下:1. 网络通信原理及协议实验实验步骤:1.理解网络通信原理及协议2.学习TCP/IP基本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3.编写TCP和UDP套接字程序实验要求:1.熟悉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2.熟悉socket的基本编程方法3.能够编写TCP和UDP套接字程序2. Socket编程实验实验步骤:1.学习socket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编写简单的Socke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3.编写带有UDP广播功能的Socket程序实验要求:1.熟悉socket程序编写方法2.能够编写简单的Socket程序3.能够编写带有UDP广播功能的Socket程序3. Web服务器开发实验实验步骤:1.学习Web服务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2.编写简单的Web服务器程序3.编写支持动态内容的Web服务器程序实验要求:1.熟悉Web服务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2.能够编写简单的Web服务器程序3.能够编写支持动态内容的Web服务器程序4.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实验步骤:1.学习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使用Python模拟DDoS攻击3.使用工具Radare2对二进制程序进行逆向分析实验要求:1.熟悉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能够使用Python模拟DDoS攻击3.能够使用工具Radare2对二进制程序进行逆向分析四、课程设计评价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章节一、计算机网络基础1.1 网络基本概念1.1.1 网络定义1.1.2 网络构成要素1.1.3 网络分类1.2 网络体系结构1.2.1 OSI参考模型1.2.2 TCP/IP参考模型1.3 网络协议1.3.1 协议概述1.3.2 常用协议介绍1.4 网络硬件设备1.4.1 网卡1.4.2 集线器1.4.3 交换机1.4.4 路由器1.4.5 网关1.4.6 光纤转换器1.4.7 网络存储设备章节二、物理层2.1 信号与信道2.1.1 信号概念2.1.2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2.1.3 奈奎斯特定理2.1.4 香农定理2.2 数据传输2.2.1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2.2.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2.2.3 串行传输中的同步方式2.2.4 数据传输时延2.3 编码与调制2.3.1 编码概念2.3.2 奇偶校验码2.3.3 海明码2.3.4 调制概念2.3.5 基带调制与带通调制章节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3.1.1 数据链路层功能3.1.2 数据链路层特点3.2 介质访问控制3.2.1 介质访问控制的需求3.2.2 信道划分3.2.3 随机访问3.3 MAC地质与以太网3.3.1 MAC地质概念3.3.2 以太网标准3.3.3 以太网帧格式3.4 以太网交换3.4.1 交换机与交换方式3.4.2 以太网交换原理3.4.3 交换机性能指标3.5 虚拟局域网(VLAN) 3.5.1 VLAN概念3.5.2 VLAN的实现方法3.5.3 间桥和VLAN交换机章节四、网络层4.1 网络层基本概念4.1.1 网络层功能4.1.2 网络层特点4.2 IP协议4.2.1 IP地质概述4.2.2 IPv4协议4.2.3 IPv6协议4.3 路由选择4.3.1 路由选择的需求4.3.2 静态路由选择4.3.3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4.4 基于IP的互联网4.4.1 NAT和PAT4.4.2 DHCP协议4.4.3 ICMP协议章节五、传输层5.1 传输层基本概念5.1.1 传输层功能5.1.2 传输层特点5.2 传输层协议5.2.1 TCP协议5.2.2 UDP协议5.3 端口与套接字5.3.1 端口概念5.3.2 TCP/UDP端口号5.3.3 Socket编程章节六、应用层6.1 应用层基本概念6.1.1 应用层功能6.1.2 应用层特点6.2 常见应用层协议6.2.1 HTTP协议6.2.2 FTP协议6.2.3 SMTP协议6.3 DNS域名系统6.3.1 域名概念6.3.2 域名解析过程6.3.3 域名服务器分类与功能6.4 网络安全与加密6.4.1 基本概念6.4.2 非对称加密与对称加密6.4.3 数字证书与SSL/TLS协议附件:1、示例代码2、实验数据3、相关图表附录:1、OSI参考模型详解2、TCP/IP参考模型详解3、奈奎斯特定理详解4、香农定理详解5、常用网络设备介绍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指社会生产和人们劳动创造的结果,具有一定技术或经济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利用的各种内容,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3版 配套课件
(1)硬件和软件共享:硬件设 备,如打印机、光驱、磁盘和图 形设备等。软件共享通如数据库 管理系统。
(2)信息共享:如各类电子出 版物、网上新闻、网上图书馆和 网上超市等)。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 机的任务负荷太重 时,可将任务分散 到网络中的各台计 算机上进行,或让 网络中比较空闲的 计算机分担负荷。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 都可以通过网络为另一台计算机 备份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这样,一旦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 发生了故障,另一台计算机可代 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网 络可以照常运转。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3版 配套课件
目录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第二章 数据通信技术 3 第三章 局域网 4 第四章 广域网 5 第五章 网络互联技术与IP 6 第六章 传输层协议 7 第七章 Internet基础知识 8 第八章 Internet接入技术 9 第九章 网络操作系统
在这一阶段,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 PDN)与局部网络(Local Network,LN)技术也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
图1-3 计算机互联示意图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03 网络互联阶段
OPTION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3个阶段——网络互联阶段是加 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的时期。 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正式制定和颁布了“开放 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 ISO/OSI RM已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研究和制定新 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三版)
图5-7源路由桥路由信息
交换机,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具有多个
转发端口的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和网桥 的不同在于,交换机端口数较多,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效率 较高。网桥的数据转发功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交换 机的数据帧转发功能是通过硬件实现的,传输时延少, 由网桥的几百μs减少到几十μs,传输带宽高。交换机 的特点有:支持少量的存储能力、少量的地址表(提高 查表速度)、处理相同的帧格式(相同类型的网络互 连)、具有分割子网的功能、每个端口独享指定的带 宽、支持多个独立的数据流,具有较多的吞吐量硬件 交换,交换速度快。
的用户共享;
网络性能会随着网上结点的增加、网络覆盖范围的扩 大而降低,网络互联可以隔离广播域,提高网络的性 能;
将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主机组成一个网络,在网络互 连设备上严格控制其它用户对该网的访问,从而实现 网络的安全机制,可以提高安全性;
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而通过子网的 划分可以有效地限制设备故障对网络的影响范围,可 以提高可靠性。
网络互连准则
不同的子网在性能和访问控制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网 络互连除了应当提供不同子网之间的网络通路之外, 还应采取措施屏蔽或者容纳这些差异。
不能为提高网络之间传输的性能而影响各个子网内部 的传输功能和传输性能。从应用的角度看,用户需要 访问的资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子网内部,一般而言,网 络之间的信息传输量远小于网络内部的信息传输量。
主机A
接收
中继器 放大 整形
发送
主机D
缆段A
中继器
缆段B
主机B
主机C
转发器的工作原理
集线器(HUB)就是一种具有多个转发端口的特殊转发 器,例如8端口、16端口等,如图5-2所示: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 课后问答题 答案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网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
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是由谢希仁所著的一本计算机网络教材,本文将对该书的答案进行一些讨论和总结。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主机到服务器、从点对点到多点对点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它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等等。
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的作用就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电话线路上传输数据。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通过物理链路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差错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链路管理等。
以太网就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来协调多个主机的数据传输。
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它负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逻辑地址的分配和分组的传输等。
IP(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它通过IP 地址将数据包送达目标主机。
第五章: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网络之间的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并管理数据传输。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包括端口号的分配、连接管理、可靠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等。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六章: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它负责在用户和网络之间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应用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应用协议的定义和实现、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万维网(WWW)和域名系统(DNS)等。
计算机网络蔡皖东第三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蔡皖东第三版答案【篇一:西工大计算机最新801大纲】>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配蔡版本考试大纲注:以下五部分内容只选择两部分进行答题(一)、计算机组成原理(75分)一、考查目标1. 深入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工作原理、互连结构,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整机的概念;2. 掌握各部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的舍取、以及硬件实现;3. 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逻辑设计。
二、考试内容1. 总线:总线的组成、分类、特性和性能指标,总线的层次结构,总线定时、传送、仲裁。
2. 内存储器:存储器的基本概念、,数的表示方法,定点数四则运算方法,浮点数四则运算方法,定点加减法器设计。
分类、层次结构,半导体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差错检测。
3. 输入/输出:i/o编制的方法,编程i/o、程序中断、dma的原理及控制机制。
4.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计算机中的数制系统5. 指令系统:指令格式、数据类型、寻址方式、指令类型、指令系统设计与优化。
6. 处理器技术:cpu的结构、cpu中的寄存器组织、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程序设计技术。
三、参考书目1. 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白中英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93. 蒋本珊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逻辑代数(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定理、基本法则(2)利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转换与化简(3)掌握各种形式的逻辑函数的相互转换方法(4)掌握卡诺图化简方法(5)掌握不完全确定的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6)掌握多输出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6、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1)掌握门电路的基本输入输出特性(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熟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的结构和逻辑功能(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二)、数据结构(75分)考查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5章
第5章 传输层
可以提供加急投送服务。TP2是TP0的增强型协议,同样适用于A 型网络,它不同于TP0之处在于提供了多路复用功能,即允许多 个传输连接映射到同一个网络连接上。显然多路复用到同一网络 连接上的各个传输连接必须单独提供流控功能,因为一个网络连 接不能同时控制多个数据流。TP3协议综合了TP1和TP2的优点, 它具有TP2的多路复用和流控能力,也提供了TP1的差错恢复功能, 适用于B型网络,TP4协议适用于C型网络。这种协议假定网络不 可靠,因而本身具有差错恢复、流控和排序机制,并提供多路复 用功能。TP4协议最复杂,功能也最齐全。下面针对TP4类协议讨 论传输协议的实现机制。
第5章 传输层
对于不同的网络,需要不同的传输协议,为此ISO定义了5 种传输协议,即TP0、TP1、TP2、TP3和TP4。TP0协议最简单, 适用于A型网络,它是CCITT为智能用户电报(Teletex)开发的协 议。TP0提供的端到端的传输连接是基于网络连接管理的。TP0 为请求的传输连接建立一个对应的网络连接,并假定网络连接 完全可靠,不再另外进行流控和排序,传输连接的释放也对应 于网络连接的释放。TP1协议适用于B型网络,它在TP0协议的基 础上增加了最基本的差错恢复功能,这种协议也是CCITT设计的, 主要用于X.25网络。差错恢复功能表现在对传输协议数据单元 (TPDU)编号,当X.25复位(Reset)命令出现后可以重新取得同步, 或者在X.25重启动(Restart)之后再建传输连接,流控功能仍然 由网络层协议实现。这种协议也
OSI传输服务没有规定QoS参数的编码或许可值,因为各种 具体的网络都有其特定的服务质量参数和取值范围。运行在用 户主机中的传输实体根据下层网络提供的服务决定如何满足用 户的要求。例如,如果IP协议提供了可选的服务质量参数,可 以提供不同优先级、不同可靠性、不同的吞吐率和延迟时间的 服务,则传输实体的工作只是顺水推舟地让下层实体实现用户 的要求。又例如,X.25网络具有协商吞吐率的机制,它可以改 变流控参数和调配网络资源的数量,提供不同吞吐率的虚电路, 运行在 X.25网络上的传输层在处理用户的不同吞吐率要求时也 不需要做多少工作,只是把用户的要求传达给下层网络。另外, 传输实体也可采取其他的手段满足用户的要求,例如为了提高 吞吐率,可以把一个传输连接分裂为几个虚电路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id 类地址保留为今后使用 16 bit
host-id 16 bit
net-id 24 bit D 类地址 1 1 1 0 多播地址
host-id 8 bit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B 类地址 1 0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B1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110 D 类地址 多 播 host-id 地址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为 2 字节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8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B 类地址 1 0 ne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0 host-id 24 bit
host-id 16 bit
net-id 24 bit
D 类地址 1 1 1 0 多播地址
host-id 8 bit
E 类地址 1 1 1 1 0
多种异构网络互连后,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2017/1/7
计算机网络
2
第五章 序言
路由器 网络
网络 网络 虚拟互连网络 网络
网络
TCP/IP协议
互连网络
2017/1/7
虚拟互连网络
计算机网络
3
第五章
§第五章
TCP/IP协议
2017/1/7
计算机网络
4
第五章主要内容
5.1 引言 5.2 网络接口层 5.5 应用层 5.3 网际层 5.4 传送层
2017/1/7
物理层
网络接口层
计算机网络
7
引言
应用层 传输层
ICMP 网际层 各种应用层协议 (TELNET, FTP, SMTP 等) TCP, UDP IGMP IP RARP 与各种网络接口 物理硬件 ARP
2017/1/7
计算机网络
8
第五章主要内容
5.1 引言 5.4 传送层 5.2 网络接口层 5.5 应用层 5.3 网际层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C 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 11 0 D 类地址 1 多 播 地host-id 址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为 1 字节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28
C类地址
在C类地址中,M字段占3位,即第0、1、2位为“1 1 0”, 表示是C类地址,第3~23位表示网络地址,第24~31位表示主 机地址。 它所能表示的地址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 可以表示221-2 = 2 097 150个C类网,每个C类网最多可以有 28-2 = 254个主机地址。 C类地址通常用于校园网或企业网。
2017/1/7
计算机网络
9
网络接口层
负责对硬件的沟通,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 理层对应,但是不包含具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只规 定了 TCP/IP 协议与各种物理网络之间的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定义了一种接口规范,任何物理网络只要按照这
个接口规范开发网络接口驱动程序,就能够与 TCP/IP 协议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B1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110 D 类地址 多 播 net-id 地址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为 2 字节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24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3
IP地址
在 TCP/IP 体系中,IP 地址是最基本的概念;
在互连网体系结构中,参与通信的各个节点(包括主机和路 由器)都要预先分配一个惟一的逻辑地址作为标识符,并且使 用该地址进行一切通信活动,该地址称为IP地址; 每台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都由授权单位指定一个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为 1 字节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20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0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H1 5 4 3 2 1 主机 H1
数据在互联网中的传送 R
1
R2
R3 3 2 1 2 1
3 2 1 2 1 R2 间接交付 2 1
3 2 1
间接交付
R1
R3
间接交付
R5
间接交付
R4
主机 H2
5 4 3 2 1
H2
R5 3 2 2 1 1
R4 3 2 2 1 1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
第五章 序言
2017/1/7
计算机网络
6
引言
OSI 与 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OSI 的体系结构 7 6 应用层 TCP/IP 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
(各种应用层协议如 TELNET, FTP, SMTP 等)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5
4 3
传送层(TCP 或 UDP)
网际层 IP
2 数据链路层 1
2017/1/7
整个TCP/IP协议集的核心,也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提供逻辑地
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功能;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提供网络控制和差错处理功能。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2
IP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IP,互联网协议)是整个TCP/IP协议 集的核心,也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 IP协议根据其版本分为IPv4和IPv6协议。目前正在使用的 主要是IPv4。 在互连网络中的寻址问题,由IP地址实现。
集成起来。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0
第五章主要内容
5.1 引言 5.2 网络接口层 5.5 应用层 5.3 网际层 5.4 传送层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1
网际层
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互连网络环境下的端到端数据分
组传输。——与网络层功能一致。
网际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协议,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 IP协议:提供数据分组传输、路由选择、寻址等功能,是
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11 10 D 类地址 C 多播地 址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为 3 字节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27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0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唯一的IP地址。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4
IP地址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类的IP地址:最基本的编址方法; 子网的划分:对最基本编址方法的改进; 构成超网: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5
IP地址
IP地址有二进制格式和十进制格式两种: 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方式为 4 组 8 位 2 进制数,共有 32位。 十进制格式是由二进制翻译过去的,用十进制表示是为了 便于使用和掌握。二进制格式中的每 8 位 1 组,用一个十进 制数表示,每组数值在 0 — 255 之间,并用“.”进行分隔。
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从IP地址的结构来看,IP地址并不仅仅指明一个主机,而
且还指明了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
2017/1/7
计算机网络
17
IP地址
分类的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A、B、C类地址 的一般格式为
M
NET
HOST
其中,M为地址类别号,NET为网络地址,HOST为主机号。 地址类别不同,这三个参数在32位中所占的位数也不同。
计算机网络
5
TCP/IP协议
TCP/IP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为ARPANET制定的网络传输
协议。TCP/IP协议因其简洁、实用而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当今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网络传输协议。
TCP/IP是由一组通信协议所组成的协议集,包含了大量的
协议。TCP和IP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协议。 TCP/IP分为4层:网络接口层(网络访问层)、网际层(网 络互联层)、传送层(主机-主机层)和应用层。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D 类地址 1 1 1 0 多播地址 host-id 8 bit
E 类地址 1 1 1 1 0
2017/1/7
保留为今后使用
计算机网络
31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0
E
C 类地址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