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补充

合集下载

《劝学》文言实词补充

《劝学》文言实词补充

假 1是以人多以书假 余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3愿大王少假借之 4乃悟前狼假寐 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7假令仆伏法受诛 8乃以吴叔为假王
借 凭借,借助
宽容 与“真”相对 给与 如果、假如 代理的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 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 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 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 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 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 往。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文过饰非 雁过拔毛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闭门思过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 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 的事物非常多。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 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过屠大嚼[jué]】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 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过从甚密】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 切。 【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87、望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 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之义:“希望,盼 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 间的“远”):“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反义引 申而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 以此时又叫“望日”。
22、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 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引申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 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文言文补充资料

文言文补充资料

文言文补充资料古代汉语翻译考点总结一、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2.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贾谊《过秦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杜牧《阿房宫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3.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司马迁《鸿门宴》)阙秦以利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4.名词的意动用法:父利其然也。

(王安石《伤仲永》)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赤壁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术)(欧阳修《卖油翁》)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列论战》)2.动词的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贾谊《过秦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邻之厚,君之薄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天下苦秦久矣。

(司马迁《陈涉世家》)2.形容词做名词: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韩愈《师说》)将军身披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司马迁《鸿门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人教版文言文注释补充

人教版文言文注释补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起,被任用。

任:责任,使命。

患:祸患,灾难。

拂:违背。

乱:扰乱。

鱼我所欲也:
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纳:接受。

曹刿论战
测:推测,估计。

马说
且:犹,尚且。

记承天寺夜游
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但:只
是。

闲人:清闲的人。

陋室铭
斯:这。

惟:只。

白丁:平民。

调:调弄。

儒:读书人。

三峡
略无:毫无。

疾:快。

小石潭记
清:凄清。

醉翁亭记
临:靠近。

意:情趣。

寓:寄托。

芳:香花。

陈:摆开。

弈:下棋。

桃花源记
具言:详细地说出。

诣:到。

指到尊长那里去。

及:到。

遂:终于。

岳阳楼记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广远。

晖:日光。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惊:起,动。

集:鸟停息在树上。

送东阳马生序
致:得到。

叩:请教。

俟:等待。

汤:热水。

文言知识补充

文言知识补充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

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

“何……之有”可译为“有何……”。

“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

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

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

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

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

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

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

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

如:(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

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

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20个(1-60个)文言实词补充翻译

120个(1-60个)文言实词补充翻译
衣轻乘肥: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形容 生活奢侈豪华。衣:穿。轻:轻暖的裘衣;肥:肥 壮的马。
(十四)除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译:想要替皇上整顿朝纲,消除忧患,又
怎么会在乎自己孱弱又风烛残年的身躯呢。
(十五)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
极其深远。迩:近。
(四十三)解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韩信竟然亲自为他解开绑绳,让他面
朝东坐着,自己面朝西对着他,像对待老 师那样对待他。
解民倒悬:解救头朝下倒挂着的人,比喻 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四十四)就
(广)意甚愠怒而就部。 译:(李广)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营。
(四十九)类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译:这样以后才知道这西山高高耸立,与小山
丘不是一类。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译:看古往今来的文人,大多不注意小节,很
少能以好的名声和节操而立身。
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 但还像个鸭子。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 但还相似。也指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及成语助 记补充解释
(一)爱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
爱戴他并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译: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爱毛反裘:为了怕裘衣上的毛受损害,把裘衣 反穿起来。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二)安
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 三代。
(二十四)负
披裘负薪: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 洁的隐士。裘:皮毛衣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负:辜负;众: 众人;望:期望。

文言文知识点补充

文言文知识点补充
赈:救济
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
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
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这些词,都有明显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名词,这给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2、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谨拜表以闻。

文言词语补充

文言词语补充

相xiāng 1、互相:教学相长 2、偏指一方的代词(“见谅”——“原谅我”) 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我) 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大叫着追逐他。 3、共同:相与(a、一起;b、互相交往) 4、一个接一个: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亡国破家相 随属 xiàng 1、仔细看: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伯乐相马 2、看相:臣少好相人 3、辅佐,扶助:季文子相三君;无物以相之 4、丞相
在《知识归纳本》后面属于文言文知识积累的地方 认真、工整、完整地抄下重点词语解释以及例句。
属1、类、辈(侪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2、连续、接连不断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属文:写文章 冠盖相属:使者(借代)接连不断 3、交付、委托:以兵属蒙恬 4、劝请:举酒属客 可:1、适合:可人、可口、谁可补者 2、值得:可爱 3、大约:潭中御; “捍以堤” 为状语后置),尚且担心决口流溢( “患”为担 心),如果再疏导,必然造成祸害。 (3)(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 服( “若”为近指代词,这)。”因此不被当世 人知遇。( “偶”为遇合,“偶于世”为被动 句。) 3.治理百姓的思想:爱民、利民 对待权贵的做法:不结交、敢直言 4.第一次李周认为应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 第二次李周认为不可放弃土地。
克:1.能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战胜、攻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3.克制:克己复礼 4.约定、限定:克日方战 患:1.本义:担心,忧患(动词): 不患人之不 已知,患其不能也。 2、忧患,灾祸(名词):国患 3、毛病(名词):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苦于:南方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 ,急宜省事。
长老、耆硕、耆艾:泛指老年人 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不惑(40)、 知天命(50)、花甲(60)、古稀(70)、耄耋 (八九十)、期颐(百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知识补充

《论语》十二章知识补充

《论语》选摘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文言文阅读第1节-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第1节-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第1节-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第 1 节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文言文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可能是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就能逐渐读懂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的世界。

一、文言文的字词1、实词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在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汤”指的是“热水”。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来熟悉常见实词的古今异义。

2、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却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

常见的虚词有“之”“乎”“者”“也”“以”“于”等。

“之”的用法就很丰富,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比如“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是“到……去”的意思,作动词;“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的”的意思,作助词。

3、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愉快。

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够识别通假字,并理解其本字的含义。

4、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故”,可以表示“原因”“旧的”“所以”等。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来准确判断词义。

二、文言文的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夫战,勇气也”。

2、省略句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都可能被省略。

比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了谓语“鼓”。

3、倒装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马之千里者”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千里之马”;“战于长勺”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长勺战”。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33页PPT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33页PPT
Thank you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பைடு நூலகம்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文言文知识储备

文言文知识储备

文言文阅读知识储备一、谦词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

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

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

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

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

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

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PPT文档33页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PPT文档33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文言文复习补充点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文言文词语(增补)

文言文词语(增补)

文言文词语(增补)1.君子周(团结)而不比(原为“靠近”,引申为“结党营私”),小人比而不周. //比(及,等到)去,以手阖门。

//比(近来)得软脚病2.倍道:一天走两天的路;背离正道。

3.崩殂、薨、卒、不禄、捐馆、一旦填沟壑4.裨bi/裨p i(副)将偏裨增陴pi(女墙,城墙)浚隍(无水的沟)俾(bi使,让)众周知稗bai(小)官野史髀bi肉复生5.齿:并列//耋齿(老年人)//《齿录》(同年录)// 始齔(刚换牙,七八岁)6.出官(出京外任)出降(jiang(下嫁))出入(为官)五年7.初服(未出仕前的衣服(原先的志向))修初服(辞官或归隐)解(释)褐(由百姓入仕)8.除(台阶;任命)、摄、权、秉、知、执9.迟迟(从容;缓慢)迟日(春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0.敕chi:告诫;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1.瘳chou:病愈;救治,减损//病//帝不豫12.谶chenyan言:迷信认为将要应验的话//谶纬(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图记)。

13.僭jian:僭越(超越本分)//谮zen言:污蔑中伤别人的话(谮,动词,污蔑)。

14.因河为池(护城河)、数罟(细密的网)不入洿池(池塘)15.褫chi夺(革职)谴黜(谪降贬黜)16.次所:(临时)驻扎地方//次舍(官员值班时休息的地方;官员所居官署)//次第:依次;次序;光景、情形。

17.自我徂(到、去、往;此次解释为“嫁”)尔// 徂川(流逝的水,流逝的岁月)18.待諸父异爨cuan(“爨”,烧火做饭;灶。

“异爨”,分家)19.命途多舛chuan(不幸,不顺利)// 舛误(错误、讹误)20.乡邻之生日蹙(窘迫,紧迫)//21.縗cui(丧服)絰die(丧服上的带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2.一厝朔东、厝火积薪、安厝、暂厝(以上“厝”都可以解释为“放置”)。

“厝”本义是磨刀石23.贷(借出,施与;宽容,宽恕)愿大王假借(宽恕,原谅)之贳shi:(赊欠;赦免)24.殆(危险;懈怠;几乎)//迨dai(及,趁着,至)// 绐dai(欺骗)//其才不逮(及,比得上)中人。

高考语文超有用的文言文阅读六类补充知识-高考资料

高考语文超有用的文言文阅读六类补充知识-高考资料

超有用的文言文阅读六类补充知识补充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补充知识二:常见文言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怎么样。

)(4)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使――明显);(3)动词的活用: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补充知识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小学文言知识积累

小学文言知识积累

小学文言知识积累(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 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d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dng, 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d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 抵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知识补充:
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转、调、徙、补、改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领、署、权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贬、谪、出、左迁、罢、免、黜、废、夺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知、行、主
第六类: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有司: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趣)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1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其它常见的词语
1.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2.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45.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