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试题理无答案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溪二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邹代新审题人陈宜彬一选择题(50分)1、“鸦片战斗后,依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依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
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
”下列有利于转变这一现象的大事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2、“一战”期间,中国进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A.橡胶工业和军工业B.化工业和卷烟业C.面粉业和纺织业D.纺织业和化工业3、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C.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4、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缘由是A.重农抑商的政策 B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文化专制的政策 D.闭关锁国的政策5、甲午战斗后,国内消灭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直接缘由是A. 西方科技的传播B. 重商思潮的影响C. 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D. 改良思想的推动6、19世纪六七十年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①政府的提倡与鼓舞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7、1916年至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新式煤矿的产量,由44.95万吨增至488.97万吨。
l913年至1919年中国的轮船吨数,由13.32万余吨增至28.75万余吨。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近代交通业已形成规模 B.蒸汽机使用比较广泛C.重工业获得了肯定进展 D.列强经济侵略已减弱8、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信任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处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而且带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缘由D.得益于民国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9、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推动中国政治文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
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1.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
被周公分封于卫。
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
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
这反映出西周分封()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2.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多处谈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对其惩罚可以“身及于死”。
上述记载表明秦朝()A.德治与法治之争激烈B.重视约束官员行为C.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D.注重改良社会风俗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反映了地方势力的增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4.王安石在上书皇帝建议变法的奏章中说:“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
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是()A.治国理财以解决经费困难B.通过富国强兵打击割据势力C.改革腐败臃肿的官僚机构D.增收赋税以聚集天下的财富5.清朝在地方设总督和巡抚,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筹措军粮,巡抚主管抚循地方考察官史、提督军务,总督与巡抚多同驻一城,清明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A.明确地方行政区划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强化相互牵制监督D.简化地方行政层级6.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莱芜四中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
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几大早期文明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各文明之间基本上独立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B正确;早期人类分布在亚、非、欧等大洲,不是同一地点,A错误;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C错误;人类早期文明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是所有早期文明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D错误。
故选B。
2.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A.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马可·波罗游记》”“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三个历史事件反映了亚洲、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碰撞,因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排除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排除;C无法体现“《马可·波罗游记》”“丝绸之路”,排除。
3. 布克哈特认为:“摆脱中世纪桎梏的文化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
”文艺复兴的文化“向导”主要来源于A. 古希腊罗马文化B. 法国启蒙思想C. 中国儒家文化D. 欧洲宗教神学【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因此文艺复兴的文化“向导”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故选A;启蒙运动主要是构想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蓝图,B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的外衣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无关,C不符合史实,排除;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观和来世观,排除D。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以二顾为代表的史地著作大量出现,是经世致用思想推动和实学发展的重要成果,A项正确;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其强调性心修养而不是游历,大量史地著作的问题,对于加强皇权专制并无多大裨益,而明清时期以传教士为主的西学东渐对于史地著作的影响非常有限,BCD三项错误。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 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 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 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A. 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 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那么强大”可以看出作者重视民力,主张有限制的君权,符合君主立宪派的主张,故C正确;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故A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民力,反对君主专制,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BD不符合“最早”,排除。
13.“一些囚徒从小住在洞穴中,身体都被绑着,不能转头,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摘自古希腊《理想国》第七章“洞穴隐喻”)这反映了
A. 希腊人对外界孤陋寡闻 B. 希腊人思想受到了束缚
C. 人的理性高于主观感觉 D. 追求自由便可发现真理
11.20世纪60年代,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成都七中)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8 分)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1.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该水利系统由自然山体的多段坝体组成,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
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A.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已经出现B.精耕细作农耕技术初显C.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2.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
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 次、楚君1 次。
公元前545 年,齐、陈、蔡、燕等国国君曾共同“聘问”晋平公。
由此可知()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3.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土铁器分布图。
由此可知,当时()A.铁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B.南方冶铁规模不及北方C.中原地区经济水平较高D.战争推动铁器交流使用4.春秋以后,官书已经散入民间。
在这以前,由于王室垄断,书籍的阅读范围受到严格控制,到了春秋末,士阶层也已能够读到王室图书。
据《史记》载,孔子“西观周室(的书籍),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这一变化()A.表明周王室通过礼贤下士来挽救统治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 1 页《史记·晋世家》基本事实同于《左传》,丰富了介之推隐居前后的情节,刻画了介之推忠于君主、不为利禄诱惑始终坚持气节的伟大形象《新序·节士》(东汉刘向)介之推隐,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
及其焚山,遂不出而焚死据此可知()A.介之推的焚死真实可信B.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故事C.时代变迁影响历史记述D.文本差异不利于还原事实13.下图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 年创作的油画。
该油画体现了()《吃马铃薯的人》A.工业社会的底层生活B.日常食物种类繁多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贫富分化十分严重14.19 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部“工厂法”。
高二 历史 10月月考试卷试卷
都梁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朱丹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韩非子》B.《墨子》C.《老子》D.《论语》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右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求知是人类的本性6.“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卢梭B.康德C.伏尔泰D.马丁·路德7.一位思想家说:“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
自我受制是一种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
高二历史月考题
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2013年10月一、选择题:(1-15题,每题1分,16-45每小题2分共60分;共计75分)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重视民意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4.孔子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存天理,灭人欲D.兼爱、非攻5.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6.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无为的自然本体7..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8.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就D.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9.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作为统治思想有所体现的是①道家的“无为”②儒家的“仁政”③墨家的“兼爱”④法家的“法治”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②③④D ②10.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1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1.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4.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5.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C.都是进步的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6.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7.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 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
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2. 唐代中期以后,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地位不断上升。
到唐末,枢密使有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枢密院,“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最终确定。
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B.成为宦官专权的根源C.说明了唐代中枢机构的异化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 隋朝灭陈后,在设置江都郡时,刻意将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整合到一个行政区域内;元朝统一南北后设置的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全部是从长江流域跨越南岭,将长江、珠江两大江河分水岭囊括在内的。
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在于()A.降低地方治理成本B.促进南北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促进区域相互救济4. 下图是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这反映出法国民主化的特点是()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年2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A.政局动荡,进程艰难B.战争频繁,国家分裂C.时局变动,前途光明D.政体更替,国力衰微5.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国的统治之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且公职人员的选任需要较高的财产条件,那么该国实行的是寡头政体。
据此判断,下列国家中具有寡头政治特征的是()①雅典②斯巴达③罗马共和国④法兰克王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有三次重要的议会改革: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1885年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部分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四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
这可以用于印证()A. 华夏民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B. 古蜀文明已经超越中原文明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基本特征D. 早期国家中央集权特征明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三星堆遗址。
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保留了其鲜明的独特性,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与材料“其独特的祭祀行为”不符,华夏认同观念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先进,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早期国家中央集权特征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2.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据此推测,战国时期( )A.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B.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C. 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D. 儒家思想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田氏代齐”、“六卿分晋”的现象,说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A项正确;“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能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D 项。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蓝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
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
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
”材料表明分封制A.构建了森严等级秩序B.利于国家长治久安C.实现了中央权力集中D.推动了文化的认同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3.秦始皇在原由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或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4.汉文帝时,其亲弟淮南王刘长曾称东帝,其堂弟济北王刘兴居曾举兵为乱,而文帝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失手打死吴王太子,吴王刘濞怨恨,甚至拒绝朝觐。
由此可见,当时A.封国在地方欺压百姓B.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C.郡国并行制存在隐患D.盛世局面已不复存在5.唐前期,地方长官的朝觐由州郡代表朝集使承担,安史之乱以后则由节度使承担。
节度使的朝觐,唐肃宗至唐德宗时期表现为“不敢往,亦不敢叛”;黄巢起义后则表现为“称兵入朝,不由奏请”。
这些变化表明唐代A.外重内轻局势扭转B.中央政权权威衰退C.对边疆的控制弱化D.地方治理日益混乱6.以下是由唐朝三省六部制到宋朝二府三司制的演变示意图,从这一演变过程可知A.宰相制度走向衰亡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官员数量日益减少D.中央集权日益加强7.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曾经拍摄过一系列正面表现苏联的电影,从苏联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相对正面的刻画。
202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
选择题主张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的思想家是()A. 荀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强调人类要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造福人类,庄子、孟子、韩非子均没有此类观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选择题(题文)“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答案】A【解析】试题题干原文出自韩非子,大意是说君主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讨伐诸侯,凭的是威势。
因此体现了法家的思想。
B出自道家老子,C出自儒家,D出自墨家,A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
故选A。
选择题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
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 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C. 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D.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选择题(题文)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文章,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A. 韩非B. 李贽C. 朱熹D. 王守仁【答案】C【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朱熹的具体的主张,韩非、李贽、王守仁均没有这个主张,本题其实就是变相考查思想家的具体的主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2022.10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
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2.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
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
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
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A.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B.加大汉化改革的力度C.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D.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3.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情况,并接受考课。
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
这表明此时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4.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察举制B. 编户制C. 刺史制D. 上计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出土的简牍《集薄》涵盖了行政建置、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统计情况,而上计制是关于统计仓库存粮、垦田、赋税和户口数的制度,因此是汉代上计制的依据,D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A项;编户制是统计户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监察地方的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 罗纳德·塞姆在其著作《罗马革命》中提到,“显贵们不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罗马共和国,所谓的罗马人民的公共财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空洞的名号。”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A. 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B. 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C. 公民被剥夺了参政权D. 执政官掌握了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西方)。根据材料“显贵们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和执政官都被贵族垄断,这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被贵族垄断,并不是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公民的参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执政官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材料不涉及周天子权力集中问题,而且据所学可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不符史实,材料中不能体现,符合题意,选择C项;据材料“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可知,周人重视神灵,当然也包括周天子,因此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能在材料中体现,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朝非常重视血缘关系,B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人重视以血缘关系构建等级秩序,D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卷历史(B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课~第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史记·晋世家》云:“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
”《史记·殷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蒲姑。
”西周时期的这些举措()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意在利用分封制强化政治认同C.与商朝内外服制建立基础相同D.严重加剧民族之间文化的对立2.《通典·职官》记载:“至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所察之事凡九条,监者二岁更之。
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
其后诸州复置监察御史。
”《汉旧仪》记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分为东西曹。
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
尝以秋分行部,日食,即日下赦书,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
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
”这体现出汉初()A.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管C.诸侯王势力已遭到削弱D.中枢机构制衡机制日益强化3.希腊斯巴达城邦的长老会议员当选资格有严格限制,一般需要出身富有或者贵族之家才能当选。
而且一旦当选,终身任职,“终生显要”,他们“不依成文法规,一味随意专断”。
这反映出斯巴达()A.立法权的至上性B.具有稳定的民主运行机制C.寡头政治的特点D.城邦制度受地理环境影响4.1533年,亨利八世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案》,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司法联系完全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试
题理(无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1.老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它的主要思想不包括:
A、“道”即万物 B“无为而治” C祸福相依 D、养“浩然正气”
2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 B 礼 C有教无类 D、养“浩然正气”
3.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
A.《论语》
B.《诗经》
C.《易经》
D.《春秋》
4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
A.《论语》
B.《孟子》
C.《易经》
D.《春秋》
5.战国时期为各国变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7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哪一学派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
D. 墨家
8有人认为孔子是平等主义者,这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A.有教无类 B 克己复 C.礼无为而治 D.. 因材施教
9.儒学开始受到独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A.孔子和孟子 .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10.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巩固边防的需要
C.发展儒学的需要 D 欣赏董仲舒才华
1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政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理是万物本源 D 大一统
13.北宋时对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位思想家是:
A.韩愈和柳宗元
B.程颢和程颐
C.朱熹和王阳明
D.周敦颐和孟子
14.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
1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理论
16.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17.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8.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9.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20.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 )。
A.反对“重农抑商”
B.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21.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主张推翻帝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23.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
A、顾恺之《女史箴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阎立本《步辇图》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4.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为他们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B.市民阶层兴起为他们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C.通俗文学的发展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25.元杂剧的出现,标志:
A.古代戏曲的起源
B.古代戏曲的成熟C,国剧的形成 D.地方戏的崛起
26被称为“国粹”的是:
A京剧 B. 越剧 C昆曲 D唐诗
27 与柳永词风格相同的是
A苏轼 B.李白 C 辛弃疾 D 李清照
2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骚指的是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B李白与王维的才气 C 诗经与楚辞D 柳永与李清照
29我国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商朝 B 秦朝 C唐朝 D 宋朝
30书法作品兰亭序的作者是
A王羲之 B柳公权 C 颜真卿 D张旭
31.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20分
(1)儒家学派的创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那两位
(2)汉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
(3)宋明理学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4)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是谁?
32列举我国四大发明名称。
简述我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表现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