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预防策略
教师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心理调适策略教师心理调适的策略一、正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个体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站在非个体化的一面,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即使在现代教育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冒犯后,也不可否认地加强了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师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塑造人格。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教师专业素养的重中之重,进而成为人类教育功能、教育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在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教师的知识本身。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不但对学生个体、学校自身而言,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宏观层面上,展示着其关键性的作用。
为此,我们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性、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机制及现代教师的职业人格品质及其职能价值四方面对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进行分析、思考和阐释。
( 一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有多么现代的意义.都必然要归属于教育范畴。
因此,一定意义,教育的本质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现代教育赞同“ 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 或“ 教育建构交往说” 。
它从本体论立场出发,以反思性思维方式和历史性概念,遵从从存在公设、思维转换到本质关照的逻辑路线,立足于教育活动存在.确认了“ 教育交往说” 的合理性。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已隐含了教育构成中的基本要素.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交往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交往如教育存在的形态一般,教育活动“ 必须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不以交往形态出现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
但教育可是一种具内在特殊规定性的交往,是一种师生特殊交往活动” :。
教育过程不仅有文化内容的传递,还有人际的感应、情意的感化、行为的感染和价值的感悟,教育是总体的人的生成。
这一理论为能更加合理地看待和处理一直以来存在于教育理论界的“ 个体本位” 与“ 社会本位” 取向之争及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 个体本位” 与“ 社会本位” 取向之争,提供了一条理解的出路。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人们的心灵,造成不良后果。
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的躁动和感性使他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
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
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
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
为此,擢英中学特制定针对本校师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一、具体目的:1.通过心理健康课及怡心小报进行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1.预防为主;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
三、组织指挥体系1、领导机构(校处理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2、心理危机干预救援小组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校保安人员、司机、全体教师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学校其他教师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心理健康研究课题选题
心理健康研究课题选题心理健康对学生意义重大,当前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抗压能力差,动不动就做出过激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下面是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与发展4、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5、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6、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主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7、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诊断与改进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问题深入探讨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应用的创新模式研究10、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主动人格的培育策略研究11、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12、幼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3、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人本主义理论和方法研究14、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应付策略15、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提升策略探究16、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17、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文化融入18、高职新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探析19、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20、护理本科生专业尊重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性研究21、高校音乐表演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研究22、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著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24、高校计算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筑25、系统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的运用26、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积极主动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27、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28、军校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29、长治市中学生抑郁情绪与学校教育相关因素分析30、大学生应付方式、疏远感及心理健康三者机制31、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的探析32、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为的理论条件探析33、近三年某军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34、医学院校三本学生心理资本与自尊心、心理健康的有关研究--以通辽医学院为基准35、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角色定位研究3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与积极主动心理学价值观念37、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意义38、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39、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0、积极主动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育的救赎41、当代大学生网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42、大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筑与实行43、职业中专学生社团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44、基于积极主动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创新研究45、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特点分析及对策46、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方法论研究47、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剖析与引导教育方式研究48、浅析中国杰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主动促进作用49、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解50、浅谈新形势下对农村戍守儿童的教育51、护理本科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分析52、医学生进修阶段心理素质培育的深入探讨5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5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55、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56、高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运行机制的多学科对策辨析57、中小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及其应对策略探析58、成都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涉案例分析59、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对比研究与应对策略60、心理弹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61、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62、校园安全视角下对单一制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索--辅导员工作案例:踏进抑郁症的迷雾63、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64、积极主动心理学视角下构筑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65、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构建66、抗御力理论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67、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6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管理与实行69、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思考--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7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率切合深入探讨71、浅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结合原则72、家庭因素、母亲角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74、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政效果的研究75、科学加强农村戍守儿童教育的对策研究76、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77、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78、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策略和方法79、网络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策略80、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研究81、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心理品质现状调查与对策82、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83、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84、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前的心理状况分析85、军校学员消费心理及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浅析86、幸福教育视野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87、构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与价值88、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89、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90、某高校医学生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调查91、团队心理辅导对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干涉9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93、心理健康教育实行的价值中立策略探析9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探究95、农村戍守儿童学校疏远美感研究96、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97、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技术创新培育研究98、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与干预措施分析99、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100、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101、石油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治体系的构筑102、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相关性103、大学生手机采用和学业烦躁关系研究104、体验式心理咨询教学对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影响的研究105、基于积极主动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行106、从存在主义谈免费师范生积极健康人生的构建107、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宿迁学院为基准 108、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0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筑分析110、浅论心理预警视角下高职新生心理约谈模式的构建111、积极主动心理资本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112、大学生无聊倾向干预机制研究113、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114、校园欺凌与暴力是社会之殇115、西部某高校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116、大学生隐性自杀行为的概念辨析、识别工具及方法117、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贫穷大学生心理扶贫的途径118、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119、基于内置自学算法的高职生心理健康预测方法120、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121、文化的多元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环境122、音乐教育对引导重构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123、自我效能Wasselonne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领域124、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浅析125、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培育的研究126、浅谈书院制模式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肇庆学院为例 127、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局与多重突围128、聚类分析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129、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市场需求130、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131、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框架研究132、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本资金投入及其效益深入探讨134、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135、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36、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137、在校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现况及相关性研究 138、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及扶助策略研究139、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鼓励与校园暴力策略--以民族高校为基准140、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研究141、大学生积极主动心理品质培育总结与展望未来142、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与方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143、新媒体下高校朋辈心理协作体系的构筑及功能。
“体罚”之教师心理
“体罚”之教师心理自我调适一、问题诊断体罚是使学生肉体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如罚站、罚跪、打手心、扭耳朵、扇耳光、脚踢、器具抽打等。
而变相体罚是使学生心理上受折磨、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或增加额外劳动负担的惩罚,如斥责、撵出教室以及罚劳动、罚抄作业等。
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极大的伤害。
在生理方面,可能使学生致伤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在心理方面,使儿童变得恐惧,缺乏安全感,并摧残学生的心灵,扭曲学生的人格,损害学生的尊严,窒息学生的思想。
给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与变相体罚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教师是成年人,体力是上占绝对优势,学生一般都还是未成年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教师哪怕是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对学生来说那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
第二,教师作为教育者通常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对学生的惩罚常常带着公正、正义的意味,面对技术的暴力体罚,学生一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只能恐惧,委屈,绝望,默默地承受。
消极地承受暴力与积极抵抗暴力相比,显然前者更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暴力体罚比社会上的打架斗殴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三,教师在知识上合教育体制上的权威使得他们在向学生施暴的时候常常具有很大的心理优势,在学生心中也很认可教师的地位优势和心里优势。
学生受到暴力体罚以后,几乎没有办法得以释放,更不可能用平等的手段处理,而是全部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压力。
这种精神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而外的复仇冲动,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
二、预防策略1. 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
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肖新燕刘刚我国目前有1亿多小学生,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兴衰。
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作为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
正因为如此,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呼声很高,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是当前进一步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一、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外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本世纪初产生,3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发展很快。
它主要研究518岁这一年龄段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和有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等儿童、青少年。
现在国际上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学联合会。
在美国开设了《青少年技能》课程,日本开设了《新生活》课程,台湾把小学辅导分为“生活辅导”和“学习辅导”。
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并且每5000名至7000名学生中必须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是一致的。
国家教育部1999年8月13日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又在2002年8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要求,大中城市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障碍排名居首。
儿童的行为问题明显增多。
2000年初对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测查中发现,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超过l5%,与其到青年后亡羊补牢,不如在小学阶段未雨绸缪。
可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尤其是缺乏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在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少量研究中,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心理现象的研究分析上,如:大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强弱两极分化的倾向和不平衡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构策略
103当代思潮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构策略大学生这个群体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因此当冲突叠加时,靠自身的心理素质无法化解,对生活感觉到迷茫,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当信念出现偏差时就会出现反社会行为,严重的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这种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预防和干预的形式进行有效解决。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机制策略建立心理问题预防指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的前提是具有可靠的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心理指导。
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指标衡量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负面情绪指标,这类指标包括情绪类型以及持续时间,主要指的是抑郁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二是人格缺陷指标,同样考察类型以及症状程度,主要指的是普遍的人格缺陷,即偏执、以自我为中心、自卑、狭隘以及怯弱等。
三是学习问题,一般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动机的程度,学习焦虑、思维混乱或者记忆力弱化等。
四是身体的不适,常见的有心痛、睡眠质量差、无食欲、头晕等。
五是环境影响,即大学生与教师、父母、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感情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还有学校环境和住宿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都是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建立心理问题预防的对象和范围。
一般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数量过于庞大,因此确定心理问题的预防对象以及范围很有必要,首先可以通过心理普查方式进行范围缩小,比如在高校新生入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可以运用心理临床症状自评表或者UPI量表进行测试,及时发现疑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心理预防预警库。
另外还可以在各个年级或者班级中设立心理辅导员,通过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及时了解大学生出现的异常心理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干预处理。
各大高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用来帮助有需要开导的学生,并且可以构建咨询师值班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找到专业的人员进行心理问题咨询,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1]。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一套农村中学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
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一一“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
根据“*_**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干预、预警和应急”,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如何预防师源性心理伤害
伤害了学生了 自尊,将 自尊向 自 卑转化 ,使学生对他人 、集体和社会形成了错 误的认识 ,人 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造成不可估量的不 良后果
、
2 .师源性心理伤害会恶化师生关系 ,破坏教师 的美好形象 。提到教师 , 人们 常会 用 “ 蜡烛 ”、 “ 园丁 ” “ 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 ”这些圣洁的语言来形容 他们 。然而 ,由于教师 时有 的有意或无意地在学生心灵 中造成的伤害使教师在
如何预 防师源性心理伤 害
辽 宁省 盘锦 市盘 山县教 师进修 学校
近 日来 , 一 系 列 的新 闻 报 道 引 起 了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石 家 庄 一 初 中 女 教 师 当全 班 同 学 的面 殴打 一 学 生 , 并 威胁 学 生 说 : “ 事 闹 大 找 你 们 !” 山 东 省 一
一
( 二 )师 源 性 心 理 伤 害 造 成 的 消 极 后 果 1 .师源性心理伤害会损害学生 的心理健康 ,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 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对 学 生 的 生 活 和 学 习 都会 产 生 重 要 的 影 响 。 师源 性 心 理 伤 害 对 学 生 的重 要 影 响 是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常常对他们眼里所谓 的 “ 差等生 ”态度冷漠 ,心存 歧视;因中等生成绩不好不坏、默默无 闻,就会忽视他们的存在 ;对待优等生 则是过 分重视、额外关注 。 2 . 粗暴语言 、变相体罚对学生的伤害 些教师 口中的语言带 有 “ 暴力 ”,他们挖 苦式、讽刺式 、侮 辱式、威 胁 式语 言像刀子一样 “ 划伤 ”学生,轻而易举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有些教师 对学生多种多样的变相体罚 ,如:罚站、罚跑、发抄写、罚不许上课等,都 以 严 重地摧残 了学生的身心 ,影 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自身压力迁怒学生对学生的伤害 有 些学校存在 工作条件差 、教师 少、教学设备 不齐全、体制落 后、工资 待遇低等现象 ,这些给教师造成 了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他 们常会因 自身压力情绪失控而迁 怒于学生 ,学 生无形中便成 了他们泄 愤 的替罪羊 。面对这样 的教师,学生常会承受紧张、恐惧、焦虑的折磨,有的 学 生会 因此而变得 内向、压抑 。 4 . 猥亵、性侵害学生对学生的伤害 近 些年来,发生在教 师队伍 中对学 生的猥亵、性侵 害现象屡见报 端。一 些道德 品质极度 恶劣 的男教师对未成年 的女学生猥 亵、性侵害以满足 自己的兽 欲 ,这对学生 的身心产生 了不可挽回的永久性伤害 5 . 教育观念过于传统对 学生的伤害 传统的教育观念常常过分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良好性情的培养 。 拥有乐观 、自信的心态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建立 良好的人 际关系, 更能提高学 习效率 。但 由于传统教育不 重视 培养情 商,致 使一些 学生长期生活 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 中,很少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最终导致性格的扭曲。
学校社会工作对教师不适当心理及行为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对教师不适当心理及行为的介入作者:黄铄翱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个人接受教育时间的不断延长与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占据的地位日益凸显。
而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影响着自己个人,更重要的是会对其学生的心理、行为和认知系统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
教师不适当的心理和行为更是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的作用。
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社会工作者更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主体入手,一方面通过制度等建立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预防,另一方面学校社工应积极为问题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教师;心理行为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学校组织是一种根据培养人的目的而建构起来的教育环境,参与学校组织并在其中接受教育和培训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
而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之一,对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行为20世纪初,外国学者对于教师的情绪失调现象予以了较大的关注,特别是教师的焦虑情绪。
Sutton& Wheatley的研究中指出,教师个人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受到其情绪的影响,并且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
研究发现,当教师表现出生气和愤怒的情绪时,学生也会相应的表现出情绪性的扰乱行为,并且教师的攻击性情绪表现与学生的行为不端现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而当教师多进行积极的情绪表达时,明显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更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显著降低。
并且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其学生对于目标获取更加的积极主动同时较少回避。
由此可见,教师的不同的情绪表现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教师情绪影响下,学生对待教师以及学习的态度呈现出显著的不同。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
文章标题: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及处理策略1. 概述近年来,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案例屡见不鲜,这些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他们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和处理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2.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2.1 案例一:教师体罚幼儿在某幼儿园,一名教师因幼儿过于调皮,采取了体罚的方式进行惩罚。
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权益,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愤怒和不满。
也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2.2 案例二:教师言语暴力在另一所幼儿园,一名教师因幼儿行为不端,采取了言语暴力的方式进行斥责和训斥。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和心灵,也严重地破坏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信任和情感通联。
3.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3.1 工作压力幼儿园教师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各种要求让他们感到焦虑和无力。
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可能因为情绪失控而采取攻击性行为。
3.2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欠缺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面对幼儿的顽皮行为,他们缺乏耐心和包容心,容易采取激烈的惩罚方式。
4.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处理策略4.1 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攻击性行为,包括体罚、言语侮辱等。
4.2 加强教师培训和心理疏导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和教育理念,增强处理幼儿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5.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以及处理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保障幼儿的权益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起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师的行为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安康一、端正认知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个人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承受自己的优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研究说明,教师心理安康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正相关。
教师应多学习,多承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
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了解地越深,学生是否承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决。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正确对待失败,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安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教师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可以给自己更大地空间。
二、调试情感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清雪状态的主动影响。
这里主要讲教师喜爱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控制情绪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响是否合理、是否适度。
〔2〕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手段适当疏导。
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冲动时不要批评学生,防止言行过激。
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立性行动。
2、合理宣泄。
〔1〕身体方面:做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购物,旅游等。
〔2〕心理方面: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信任的朋友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
3、从其他方面寻求满足感。
培养有创造性的爱好,如健身、集邮、写作等。
三、改变行为1、角色学习。
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焦虑就容易产生。
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适宜的角色。
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情况时,知道该做什么,如何要求自己,要求学生。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策略
你是我的好朋友——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策略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对心灵的提升却停滞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
精神生活的深度不安折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苦闷、焦灼、孤独、冷漠……几十年过去了,荣格的担心成了现实,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了“世纪病”。
还有更多的人,虽然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内心也在默默忍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正如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一代青年无与伦比的痛苦。
”一、轻轻告诉你——小学生也有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大约有21%—32%,且有日益上升的趋势。
孩子也是人,是一个社会的人。
他们也有心理活动,而且他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复杂。
因此,他们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
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帮助。
他们有自尊,需要理解。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满足孩子们心理上的需要,对他们心理上的需要漠不关心,那么即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也会感到不满、苦恼,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不关注和深思。
1、家长过分溺爱。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优越,习惯了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而这种宠爱又往往集中在对其物质要求的满足上。
于是这类孩子慢慢养成了任性、霸道的性格,缺乏同理心,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家庭环境之外的环境,无法与同伴和睦相处。
同时,这类学生自我表现欲强,但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自尊心很强,喜欢表扬,却不愿接受批评,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更是承受不起,于是逐渐产生了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
2、缺少爱的温暖。
这一类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中。
减少危害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教学教材
制定健康的教学计划
02
描述如何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教学
节奏适中等方式,维护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提供心理支持
03
描述如何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压力疏导等方式,帮助教师
应对工作压力、家庭问题等问题。
针对家长的干预措施
01
加强家长的健康知识培训
如何通过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家长
危害分类
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危害可分为 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物 性危害等。
减少危害策略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公众健康
减少危害策略的实施可以 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危害的 发生,降低其对公众健康 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
减少危害策略的实施可以 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对经济 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救援性策略通常包括紧急救援、医疗救治、灾后重建等手段,以帮助受害人恢复健 康和生活。
例如,在地震发生后,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和救治工作,帮助受害人恢复健康和 生活。
03
有效干预措施教学教材
针对学生的干预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详细描述如何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 好的饮食习惯等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推动社会进步
减少危害策略的实施可以 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 。
减少危害策略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减少危害策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 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关 注工业污染和职业病问题,提出
了“工业卫生”的概念。
国际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许多减少 危害的策略和措施,如欧盟的 REACH法规、美国的TSCA法规等 。
浅析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浅析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通过定义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明晰研究对象。
随后,分析成因主要聚焦在师生关系问题与权力失衡,揭示了性侵害的根源。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更加严格的师生辅导制度、加强性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对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问题的认识,为真正解决这一严峻挑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成因分析、师生关系、权力失衡、对策建议、应对措施、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性侵害案件的不断曝光和增多,特别是一些女高中生成为性侵害的受害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师源性侵害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也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深入研究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成因及对策,对于保障学生权益、维护教育环境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和解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师源性性侵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有效减少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案件的发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女高中生师源性性侵害的成因及对策,以便有效预防和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通过分析师生关系问题和权力失衡等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性侵害事件发生的根源,为相关部门和学校制定更为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策建议的提出,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促进师生之间的正常互动,进而保障女高中生的权益和安全。
心理咨询师工作应急预案
心理咨询师工作应急预案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时,需要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应急预案来处理。
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咨询师和当事人的安全,确保咨询服务的顺利进行。
首先,应急预案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分工。
在遇到急需处理的紧急情况时,心理咨询师需要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
因此,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具体的流程,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
其次,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预测和分析。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有很多种,比如当事人突发情绪失控、意外身体伤害、自我伤害倾向等。
心理咨询师需要提前对这些情况进行预警和分析,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应急预案中还需要包括对应急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可能需要调动相关资源来进行处理,比如紧急联系医院、警方等部门,或者调用相关辅助工具和设备。
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如何进行资源的调配和利用,确保紧急情况得以迅速解决。
此外,应急预案还应包括对心理咨询师自身安全的保障。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心理咨询师的安全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应急预案中要包括如何确保心理咨询师在处理紧急事件时的安全,比如在处理暴力冲突时要注意自身保护,避免受到伤害。
最后,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经常性的检查和更新。
随着工作环境和咨询需求的不断变化,应急预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心理咨询师需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应急预案是心理咨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时能够应对自如,确保咨询服务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障了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的安全。
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预防策略(赵主任)
农村教师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他们 的心理安康,而不安康的心理状态是产生师源性心 理伤害的诱发因素。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明我国教 师在性别,年龄,职称等不同的教师其心理安康水 平都有不同。总体来讲教师心理安康水平是低于常 模水平的,而处于较差环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 理安康状态更是如此。
教师的心理安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 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 理不安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 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二〕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
1.粗暴师语对学生的伤害; 2.教法简单对学生的伤害; 3.对待学生不公对学生的伤害; 4.情绪失控迁怒学生对学生的伤害; 5.心理问题品德化对学生的伤害; 6.变相体罚对学生的伤害; 7.性侵害对学生的伤害。
1.粗暴师语对学生的伤害
一些教师口中的语言带 有“暴力〞,他们的话 轻而易举地划破了学生 的心灵。呵斥式、孤立 式、挖苦式、比较式、 告状式、预言式、结论 式、记账式、谩骂式、 压制式、侮辱式、威胁 式尊、重挖、苦积式极等预语言言的像、刀有爱心的言语与学生交流 子一样划伤学生。
有意伤害
师源性 心理伤害
无意伤害
显性伤害 隐性伤害
有意的好改,无意的难防。 显性的重视,隐性的无视。
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身亡
10月30日,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前留下遗书: “教师我做 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教师给了他两个选择:一,写1000字的检讨;二,罚站一 小时。〞 称写不到就去跳楼,最后孩子选择跳楼自杀。
这个小偷之所以做了上千个案子,才第一次被抓住,就是因 为他真的是手法非常的细腻
林清玄后来就写了这一篇散文叫?有风格的小偷?,他就说一 个在偷东西的时候,都能够如此细腻,如此有风格,如此有个性 ,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多特别的人,如果他把这 样的风格放在其他的事情上,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
赴辽宁培训心得体会
赴辽宁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在辽宁培训心得体会新疆第三批赴辽培训心得体会新疆4班姓名:学号: 17号在辽宁培训心得体会XX年10月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XX年塔城地区少数名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城培养计划的培训学习,时光准瞬即逝,经过三学期的培训学习,我以务实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尊重教师、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次培训班学习,开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理论学习到实训阶段,而且课程设计注重提高我们教师的能力,不但使我发掘出自己的一点价值和长处,也给予我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并使我认识了和多同行,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多一些良师益友.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机会参加此次培训,有机会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和压力.自治区组织部和沙湾教育局等领导为我们提供培训机会和辽阳职业技术为我们安排培训内容,以及培养院校各位老师的倾囊相授使我心中充满无言的感激.带着沙湾父老乡亲的厚望和家人的期盼,着对党,政府和援疆城市辽阳的感恩,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少数民族学院设置了专门的清真食堂,让远在他乡的学子也能品尝到家乡的菜肴。
食堂环境优美,饭菜营养方法,种类多样,辽阳职业技术。
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援疆培训工作,多次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生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而且成立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接疆工作领小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一个班配一名班主任,一名优秀学生干部配合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及教学工作,成立班委会发挥学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学院为新疆班的培训学习,开专题研讨会,认真论证,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体现时效性,安排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级课程安排上,学院充分考虑到同学们的岗位需求,把来自塔城的118名学员分成12个训练小组,分别有专业教师指导,在实训的5周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平均每周完成2课时教案设计,进行2课时模拟课堂教学,通过训练,我们形成了独立备课和上课的基本能力,并且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为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夯实基础。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9篇
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9 篇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1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幼儿中可能浮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幼儿园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由副园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幼儿园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全体班长、等全体成员组成。
二、组织职责领导小组的职责是:(一)预防和监控幼儿园可能诱发幼儿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二)采集并上报幼儿园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幼儿的信息;(三)对幼儿园幼儿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四)及时向幼儿园保健室咨询寻求匡助并向幼儿园领导通报情况。
二、相关制度保障(一) 培训制度。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应该有计划地对班长、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二)报告制度。
班长一旦发现同学浮现心理危机事件,应即将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应在第一时间向幼儿园保健室和园方报告。
(三)备案制度。
对所有存在潜在危(wei)险的幼儿进行备案,包括:接待咨询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幼儿、因心理障碍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等幼儿、受到重大违纪处分或者违法等处理的幼儿、有过自杀经历的幼儿(含未遂)等;各专业应对这些同学进行重点监控。
(四)保密制度。
为了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凡参预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都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透露幼儿的相关信息。
心理对备案资料要保密,未经幼儿园“领导小组”允许,他人不得随意借阅;(五)保障制度。
幼儿园“领导小组”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危机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预警机制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对幼儿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
心理危机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应敏锐觉察幼儿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由幼儿园心理咨询室根据预警指标评估预警信息,明确干预对象,对可能发生的危(wei)险及早预测,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