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3)-病理学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适应的定义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结构、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二、适应的类型(一)肥大:1、定义: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2、类型:(1)生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2)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性肥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3、后果:(1)适当肥大,功能加强(2)超过代偿性,失代偿(二)增生:1、定义: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2、类型:(1)生理性增生:代偿性增生、激素性增生(2)病理性增生:内分泌障碍性增生、再生性增生、过再性增生(三)、萎缩:1、定义: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病变特点:体积变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颜色变浅,功能减退3、类型:(1)生理性萎缩:胸腺青春期萎缩、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丸更年期后萎缩(2)病理性萎缩:①营养不良性萎缩例:长期饥饿、恶性肿瘤—全身性萎缩②压迫性萎缩例:肾盂积水—肾萎缩③失用性萎缩例:四肢骨折后久卧不动—患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④去神经性萎缩例:脊髓灰质炎—肌肉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例: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萎缩等(四)化生:1、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2、类型:(1)上皮组织的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2)间叶组织的化生损伤的定义:损伤指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一、损伤的原因与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2、活性氧类物质损伤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4、缺血缺氧的损伤5、化学性损伤6、遗传变异二、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变化(一)可逆性损伤1、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旧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病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和转归。
3.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病理学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解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二、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历不同的病程和发展过程。
2.疾病的基本特征:疾病具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等基本特征。
3.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分类与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概念及类型:适应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的类型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2.损伤的概念及类型: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适应性应答反应,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
3.修复的概念及类型:修复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损伤的修复过程,包括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或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及类型: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包括血栓的类型(血栓的主要成分)和血栓的结局。
3.栓塞的概念及类型: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和细菌栓塞等。
4.梗死的原因及类型:梗死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病理学: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和愈合。
B.电镜下: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细 胞器退化、自噬小体增多,常见于心肌细胞、肝细胞、神经节 细胞
(实质细胞体积、数目、细胞器功能、细胞间质)
影响和结局:可修复—去除病因,恢复正常 死亡—持续性萎缩
2.肥大:概念、分类
A.概念: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肥大与增生并存。 B.分类 代偿性肥大——器官、组织功能负荷增加,
缺碘引起反馈调节障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 代偿性增生——伴随着代偿性肥大。 低血钙——甲状腺增生
病理性:再生性增生——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
4.化生:概念、主体、常见细胞、分类
A.概念:分化成熟细胞类型受刺激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 B.主体: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细胞或干细胞。 C.常见:同源细胞,如上皮细胞和间叶细胞。
(病理性) 有功能代偿作用。 高血压(心肌病理性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内分泌激素引发效应器肥大, (生理性 ) 妊娠期——子宫平滑肌肥大 哺乳期——乳腺肥大 老年人——前列腺肥大
3.增生:概念、分类、影响与结局
A.概念: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B.分类 生理性 内分泌增生——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损伤 可逆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 不可逆性(死亡)坏死:凝固性、液化性、特殊类型 干酪样 坏疽 凋亡 纤维素样 坏死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 修复 再生:各种组织再生能力—不稳定BC、稳定BC、永久性BC,各种组织再生过程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 愈合 皮肤组织:基本过程、类型(一期、二期、痂下)
血液循环 A.体循环:左心室(AB)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VB)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B.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毛细血管(VB—AB) 肝动脉
病理重点知识点
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
以下是一些病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这是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和组织在受到损伤或刺激时的反应和变化。
2. 感染性疾病:研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3. 肿瘤:肿瘤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之一,研究肿瘤的分类、分级、分期和预后,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等。
4.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 遗传性疾病:研究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唐氏综合征、血友病等。
7. 代谢性疾病:研究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糖尿病、痛风等。
8.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为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病理学诊断和病理学技术: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病理学技术也是病理学的重要支撑,包括组织处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
以上知识点是病理学的重点之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单选题]1.肉眼观察不能确定的坏死是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纤维素样坏死D.脂肪坏死E.干酪(江南博哥)样坏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纤维素性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
镜下,坏死组织成细丝、颗粒状的红染的纤维素(纤维蛋白)样,聚集成片块。
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可能是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或是沉积于结缔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是由血液中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素。
掌握“不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器官坏死,哪一种属于液化性坏死A.心脏B.肺脏C.肝脏D.脾脏E.脑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变为灰白色比较干燥坚实的凝固体,但组织的结构轮廓仍可保留一段时间。
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而呈液体状,有时形成含有液体的腔。
如:脑软化,化脓菌感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肝脓肿”。
掌握“不可逆性损伤”知识点。
[单选题]4.关于细胞凋亡,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凋亡见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B.发生单个细胞死亡或小灶状细胞死亡C.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D.可见凋亡小体形成E.凋亡是由酶解作用所致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E.凋亡是由酶解作用所致(此说法不正确,是能量依赖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细胞凋亡是能量依赖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PCD最初是1956年发育生物学中提出的概念,是个功能性概念,强调的是其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功能,一般指生理性细胞死亡。
病理学学习笔记
病理学:第一单元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适应性改变:萎缩: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
肥大:体积的增大,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及溶酶体增多。
(三体一网)。
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鳞状耐磨。
结缔组织间叶骨化。
损伤:细胞水肿:细胞膜及细胞内线粒体等结构受损。
轻度水肿实为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重度水肿,整个细胞变圆如气球,故称气球样变。
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和乳头肌部分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呈黄色、未发生脂肪变性的心肌呈红色,二者相同排列形成虎皮斑纹状故称虎斑心。
玻璃样变性的概念: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斑块等。
2.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
3.细胞内玻璃样变: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合成玻璃样小滴;病毒性肝炎时,嗜酸性小滴。
坏死:活体。
1.坏死的病理变化:1)细胞核的改变: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2)细胞质的改变:如肝细胞坏死出现的嗜酸性小体。
3)间质的改变。
2.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凝固,如肾、脾的贫血性梗死。
(2)液化性坏死:酶性水解而液化,脑、胰腺。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①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
如:肺干酪性结核。
②坏疽:干性坏疽:由于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水分少,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湿性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肠、子宫、肺)。
因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
气性坏疽:因深部肌肉,按之有捻发音。
结局 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残留的空腔称空洞。
3.机化: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的肉芽组织长入坏死区,最后成为瘢痕组织。
4.纤维包裹、钙化。
凋亡的概念:是生理过程。
修复:再生能力:永久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
病理学——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病理学——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机体细胞处于不断改变着的内外环境中,自然界和体内环境的许多因素会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其作用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损伤的严重程度。
如果致损伤因素轻微,作用缓慢,细胞可进行自身调整,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如果致损伤因素增强,在一定程度内出现可复性损伤,可表现为某些物质在组织和细胞中异常沉积;足够强的损伤因素或可复性损伤发展下去,则可出现组织和细胞的死亡。
第一节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原因1、缺氧是引起细胞损伤的重要和常见原因。
缺氧可为全身性或局部性,前者如心肺功能障碍,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或丧失(如一氧化碳和氰化物中毒、严重贫血等);后者常见于动脉管腔血流受阻。
机体内各种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神经细胞缺血一般超过5~10分钟便难以恢复,而结缔组织细胞耐受缺氧时间较长。
2、物理因素包括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机械损伤等因素。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或炭化。
低温使血管收缩、血流停滞、组织缺氧或使组织及细胞内水分形成冰晶而损伤。
强电流通过组织时造成局部烧伤,+并引起心脏传导障碍、心律紊乱而死亡。
放射线作用于机体,使水分子被激发与电离,产生大量具有强毒力的自由基,导致生物分子化学键断裂,分子结构破坏、机械损伤能使细胞和组织的完整性破坏。
3、化学因素各种毒物通过不同途径造成机体损害,最常见是抑制酶的活性。
化学物质进入过多(如酒精等)或严重缺乏(如某些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可引起细胞损伤。
烟叶中因含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可造成多种器官损伤。
某些药物可出现副作用(如链霉素对内耳、庆大霉素对肾的伤害)。
某些物质通过吸收、降解而使细胞损伤,如CCI4经肝代谢形成有强毒力的自由基CCI3及Cl·,破坏细胞的膜结构。
4、生物因素为引起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等,病毒寄生、繁殖于活细胞中,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或产生毒性物质;或通过病毒蛋白的抗原性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某些致癌病毒其核酸可掺入正常人体细胞的DNA中,改变人体遗传信息的表达,使细胞异常增生,甚至形成肿瘤。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炎症性萎缩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
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
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 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2化学物质和药物3物理因素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6内分泌因素7免疫反应8遗传变异9衰老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损伤的形式:可逆性损伤(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坏死)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第2页共2页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 诊断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与变异。
非卫生系统的医学基础:人体基础医学(包含以上部分浅显内容)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首先,组织胚胎学是肯定有的,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或许没有写出来,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Biblioteka 医学专业基础学问包括哪些内容
碍和头痛等 38 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缘由和临床表现等。
《医学基础学问》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
医学基础学问主要包括哪些科目
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卫生系统内的`医学基础包括: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
但是内容是肯定属于基础医学的,对于诊断学,我已经说过了,那是包含在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 卫生系统内的基础医学.诊断学也是属于基础课程.
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
医学基础学问和医学综合基础学问有什么不同
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医学基础学问指亥是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学等基础学科,医学综合基础学问是指临床科目的基础学问,包括了内科 学、外科学等等的最基础的东西,还是有肯定区分的啦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病理学第三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2020/9/26
3
化生
✓已分化成熟的组织,为了适应生活环 境的改变或理化刺激,在形态和机能上 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
化生一般是在类型相近似的组织之间发生:
结缔组织粘液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不能化 生为上皮组织)
柱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2020/9/26
4
化生的种类
直接化生 指某种组织不经过细胞分裂增殖而直接转变为 另一种类型组织的化生。 如结缔组织的骨化生,是通过胶原纤维溶合成 为类骨基质、结缔组织细胞转变为骨细胞的方 式完成的。
2020/9/26
5
正常结缔组织
“相近相似”化生 骨组织为支持性结缔组织 直接化生
正常骨组织(对照)
2020/9/26
从而使整个心室壁变厚,其收缩力更为增强
2020/9/26
12
代偿的特点
代偿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机体的代偿能 力是相当大的。
代偿具有一定的限度。
代偿失调:当器官功能障碍继续加重,代偿 不能克服功能障碍引起的后果时,新建立的平衡 关系被打破,出现各种障碍,即发生代偿失调。
代偿能掩盖疾病或一定条件引起其它病理过程 的可能性。
来代替,又称瘢痕修复。可导致组织、器官
机能贮备的下降。
2020/9/26
17
2. 细胞的再生潜能
影响细胞再生能力强弱的因素: 生物进化、细胞分化、细胞发育成熟程度
一般规律为:
低等动物﹥高等动物
分化程度低组织﹥分化程度高组织
2020/9/26
年龄小、体质好﹥年龄大、体质差
18
按再生能力强弱,可将动物的细胞分为三类
(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病理学
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 细胞的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 化生(1)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2)鳞状上皮化生:如支气管柱状上皮因慢性炎症刺激化生为鳞状上皮。
(3)肠上皮化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胃粘膜上皮转变成小肠型或大肠型的粘膜上皮。
(4)间叶组织化生:如纤维母细胞组织化生为骨母细胞或软骨母细胞,形成骨、软骨组织。
(1)病理改变: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1)坏死基础上继发腐败菌的感染(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糜烂:浅表溃疡:较深瘘管:两个开口窦道:一个开口(3)机化7. 再生: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加以修复的过程。
纤维性修复的物质基础是形成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的成分包括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一定量的炎性细胞。
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 肺淤血(1)原因: 左心衰竭(2)急性肺淤血: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3)慢性肺淤血:纤维组织增生,肺泡壁增厚,心衰细胞。
长期慢性肺淤血可导致肺褐色硬化2. 肝淤血(1)原因:右心衰竭(2)病理改变:槟榔肝—淤血性肝硬化3. 血栓(1)血栓形成的条件:①心血管内膜损伤(最常见原因)②血流状态改变:速度减慢,涡流③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降低(2)血栓的分布:静脉﹥动脉,下肢﹥上肢4. 栓塞(1)栓子运行途径:①V系统和右心栓子:栓塞在肺动脉②A系统和左心栓子:栓塞在全身动脉(2)栓塞类型第三节炎症1. 炎症概念:中心反应是血管反应,本质是防御性反应2. 炎症的局部表现红、热—炎症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肿—局部炎性充血,血液成分渗出;3. 炎症的基本病理表现:变质(变性和坏死)、渗出、增生。
4. 急性炎症(1)血流动力学变化:最早出现的血管变化时细动脉痉挛。
(2)趋化作用:白细胞渗出向炎症部位定向运动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慢性炎症、肉芽肿性炎—单核巨噬细胞肉芽肿性炎①炎症灶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限局性浸润和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病理学重点
病理学重点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脂肪组织2.哪一项不是引起萎缩的原因四氯化碳中毒肾盂积水幽门狭窄垂体功能低下慢性肝淤血3.关于萎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4.萎缩细胞在电镜下,最显著特点是自噬泡增多5.细胞水肿发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线粒体肿大和内质网扩张断裂6.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继续发展,可形成玻璃样变细胞膜受损钠泵功能障碍所致胞浆疏松并透明胞核淡染或稍大,有时不清属于可恢复性病变7.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中,哪种损害最轻玻璃样小滴变性8.脂肪变性原因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食过多脂肪四氯化碳中毒缺氧饥饿败血症9.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肝脏10.下列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慢性肝淤血晚期,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肝小叶周围磷中毒时肝脂肪变性主要位于小叶中心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变性,乳头肌常呈红黄相间贫血时心肌脂肪变呈弥漫分布脂性肾病时,远曲小管上皮脂肪变最明显11.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脂肪变性1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脂滴其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13.电镜下,肝细胞脂肪变的脂滴形成于内质网内14.哪种疾病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支气管炎肾小球肾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酒精性肝炎15.结缔组织玻璃样变不可能发生于下列哪种疾病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瘤结核的小干酪样坏死灶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矽肺动脉粥样硬化症16.高血压病时,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细小动脉17.细胞坏死镜下主要形态表现是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18.纤维素样坏死,常见于哪些组织结缔组织19.细胞浆嗜酸性坏死最常见于病毒性肝炎20.干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多见于四肢末端发生机制为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腐败菌感染一般较重全身中毒症状重坏死区与周围组织没有界线21.湿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由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正常引起常见于肺、肠和子宫等内脏器官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坏死组织内有大量腐败菌繁殖全身中毒症状重22.引起气性坏疽的常见原因是由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23.死后组织自溶与生前组织坏死区别的主要病变依据是病变周围有无炎症反应24.关于细胞凋亡坏死(固缩坏死),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凋亡坏死是由酶解作用所致凋亡坏死(固缩坏死)见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发生单个细胞坏死或小灶状坏死凋亡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可见凋亡小体形成25.下列器官坏死,哪一种属于液化性坏死脑26.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机化疖破溃后由周围组织修补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肉质变闭塞性心包炎脾梗死瘢痕灶27.由纤维包裹所致的病变是肺结核瘤28.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变性肥大增生萎缩化生29.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属于内分泌性肥大30.下列哪种增生属于再生性增生溶血性贫血时骨髓增生31.从同一胚叶的一种分化成熟细胞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细胞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食管粘膜内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骨化性肌炎时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可见骨组织慢性膀胱炎时可见移行上皮变为鳞状上皮胆石症时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33.下列哪种细胞是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34.下列哪种组织细胞再生力最强神经胶质细胞35.肉芽组织主要由下列哪项组成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肉芽组织的功能伤口收缩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伤口机化凝血块37.一期愈合的下列叙述中正确是见于手术即时缝合的切口38.有一男性年青病人,患慢性肾炎,近年来症状加重,出现少尿、夜尿以及贫血等表现,此病人肾脏会出现何种改变肾脏萎缩,质地硬39.有一学生,咽痛,高烧数天,尿蛋白(+),此时患者的肾脏会出现什么样病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40.女,18岁,食欲不好,厌油腻,肝大,肝区疼痛,临床诊断急性普通性肝炎,此时患者肝出现病变为肝细胞气球样变41.有一患者长期饮酒,而后出现肝区疼痛,该病人肝脏的主要病变可能是哪一项肝细胞脂肪变性42.良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不愈后,该病人全身血管出现的主要病变是细动脉玻璃样变43.有一老年病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症十几年,曾出现跛行,左下肢第一足趾逐渐变黑而疼痛,此足趾病变可能为干性坏疽44.有一长期吸烟的病人,经常咳嗽,现以肺部感染入院,作痰涂片检查,发现脱落的气管粘膜上皮中有鳞状上皮,但细胞无异型性,此为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45.有一患者经常胃痛,钡透发现幽门区有一约1.5cm的缺损,临床诊断为慢性胃溃疡,溃疡处镜下可能见到何种主要病变病变区有肉芽组织长入46.急性胰腺炎脂肪坏死47.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48.产后子宫内膜炎坏疽49.乙型脑炎液化性坏死50.恶性高血压病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51.Ⅲ型梅毒发生的坏死干酪样坏死52.同一胚叶分化成熟组织转化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化生53.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以及渗出物的过程机化54.组织细胞从胚胎期不成熟细胞到正常成熟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分化55.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再生二、血液循环障碍1.淤血器官的形态特征是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减退,温度降低2.下列心脏病很少引起肺淤血的是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梅毒性心脏病冠心病3.关于严重肺淤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肺泡腔内见有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肺泡腔内有水肿液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可发生漏出性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4.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水肿液5.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慢性肺淤血6.引起肺褐色硬化的最常见疾病是二尖瓣狭窄7.有关肝淤血时,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小叶间静脉扩张、肝血窦狭窄中央静脉扩张肝细胞萎缩肝细胞脂肪变性肝血窦扩张8.槟榔肝镜下的显著病变是中央静脉及血窦扩张充血和肝细胞萎缩及脂肪变性9.慢性淤血引起的后果,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实质细胞增生漏出性出血血栓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间质细胞增生10.有关血栓形成,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心脏内多为红色血栓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静脉内多为混合血栓毛细血管内多为纤维素血栓11.混合血栓通常见于静脉血栓体部12.白色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13.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透明血栓14.手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下肢静脉15.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多血小板数量增多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癌细胞崩解产物16.血液循环中血栓随血流运行发生相应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之为血栓栓塞17.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体静脉和右心房的血栓18.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项肺出血性梗死肺动脉痉挛支气管动脉痉挛支气管及肺泡管痉挛心冠状动脉痉挛19.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大隐静脉插管输液颈部外伤和手术胸部外伤和手术锁骨下静脉外伤胎盘早期剥离20.脂肪栓塞病人死亡原因常见于下列哪一种情况急性右心衰竭21.羊水栓塞时,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22.栓塞中最常见类型为血栓栓塞23.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心、脾、肾24.下列有关梗死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发生无影响双重血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动脉痉挛促进梗死发生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发生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25.梗死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26.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常为地图形心脏27.一患者主诉心悸气短,两下肢浮肿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肝肋缘下3cm,轻度压痛,AFP正常。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病理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病理学各章节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
2.组织学基础: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其结构特点、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二、炎症和修复1.炎症概述:包括炎症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
2.炎症的类型:包括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及其病理变化。
3.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细胞损伤的类型、损伤机制及细胞的修复过程。
三、血管和淋巴系统病理学1.血管和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2.血管病理学: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3.淋巴组织病理学:包括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的疾病等的病理变化和影响。
四、新生物学与肿瘤学1.细胞增殖与分化: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2.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肿瘤的发生原因、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发生机制。
3.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包括肿瘤的分类方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4.肿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响: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
五、器官系统病理学1.心血管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病、动脉病、静脉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2.呼吸系统病理学:包括肺炎、肺结核、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3.消化系统病理学: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4.泌尿系统病理学:包括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5.生殖系统病理学:包括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6.神经系统病理学: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六、免疫病理学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2.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免疫反应的类型、机制、免疫系统的病理变化。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病理学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一、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肥大细胞的线粒体总体积增大,细胞的合成功能升高,同时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蛋白体增多。
当酶合成增加时,光面内质网也相应增多。
在功能活跃的细胞(特别是吞噬中的细胞)溶酶体也增多增大。
在横纹肌功能负荷加重时,不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及游离核蛋白体增多,肌丝也相应增多。
此外,细胞核的DNA含量增加,导致核的增大和多倍体化,核形不规则。
肥大可分为代偿性肥大与内分泌性肥大二类:1.代偿性肥大代偿性肥大通常系由相应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引起,例如经锻炼的骨骼肌、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以及一侧肾摘除后另侧肾的肥大等。
2.内分泌性肥大由内分泌作用引起的肥大,如雌激素影响下的妊娠子宫等。
例题:增生是指A.器官和组织体积缩小B.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C.一种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D.由于实质细胞增多而造成器官、组织体积增大E.器官和组织先天发育异常正确答案:D二、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增生细胞的各种功能物质如细胞器和核蛋白体等并不或仅轻微增多。
细胞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有丝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通常为可复性的,当原因消除后又可复原。
增生通常有如下各种类型:1.再生性增生具再生能力的组织当发生严重损伤时,可通过细胞再生而修复,使之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均恢复原状。
例如肝细胞毒性损伤后的再生,肾小管坏死后的再生以及溶血性贫血的骨髓增生等,均属再生性增生。
2.过再生性增生体内某些常发生慢性反复性组织损伤的部位,由于组织的反复再生修复而逐渐出现过度的增生,如慢性胃炎时的上皮腺样增生、宫颈阴道部糜烂时的上皮增生和慢性肝细胞增生等。
此型增生伴有细胞的异型性并进一步转化为肿瘤细胞,例如宫颈糜烂可发展为宫颈癌、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细胞癌等。
3.内分泌障碍性增生某些器官由于内分泌障碍可引起增生。
1-3-学习内容-组织损伤与修复课程纲要.
学习内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三)第三节损伤的修复修复(repair)指机体的细胞、组织受到损伤,有周围同种细胞的再生或纤维组织修补的过程。
(1)损伤后由周围同种的细胞来修复,称再生(regeneration)。
若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完全再生。
(2)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以后形成瘢痕,故也称瘢痕性修复。
一、再生生理性再生:生理过程中老化、消耗的细胞由同种细胞分裂增生补充。
如:表皮角化层经常脱落,基底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予以补充;消化道黏膜上皮约1~2天更新一次等。
病理性再生:指在病理状态下,组织、细胞损伤后发生的再生。
(一)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1)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再生能力最强。
在生理状态下即不断分裂、增生,如全身的上皮组织、淋巴和造血细胞等。
(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生理状态下增生不明显,但有强大的潜在再生能力,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包括神经、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这些细胞破坏后,永久丧失,但神经纤维在神经细胞存活时有活跃再生能力。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被覆上皮的再生皮肤、黏膜的再生由创缘或基底部残存的基底细胞分裂增生——恢复结构2. 腺上皮的再生若缺损而腺体基底膜未被破坏,可由残存细胞分裂——可完全复原;若腺体构造被完全破坏(包括基底膜)——难再生3.纤维组织的再生由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演变为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纤维。
4.血管的再生①毛细血管的再生:以出芽的方式完成再生的过程。
②大血管的修复:需手术吻合,吻合处两侧内皮细胞分裂增生,互相吻合,恢复内膜结构,而肌层由瘢痕修复。
5.神经组织的再生神经细胞胞体死亡后不能再生,由神经胶质细胞修复,神经细胞体存活,神经纤维断裂,可完全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首先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完成修复。
病理学: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和愈合。
永久性细胞: 神经细胞(不包括神经纤维) 过程:纤维组织再生、血管再生、神经组织再生
修复 概念 分类 肉芽组织 概念:幼稚结缔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 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炎细 胞 过程:早期—肉芽组织 后期—瘢痕组织 病理变化: 肉眼观—鲜红状、柔软湿润,如鲜嫩的肉芽,触之易出血,无感觉。 镜下观—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 结局: 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 概念,病理变化,影响
骨折
影响因素 全身:年龄、营养、药物、疾病的影响、 局部: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一、适应:
细胞在形态学上有四种形式: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与正常细胞的区别: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
全身——长期饥饿、慢性消耗疾病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首发于脂肪, 依次为肌肉、脾、肝、肾、脑。 内分泌性萎缩:内分泌腺功能下降——靶器官萎缩
缺碘引起反馈调节障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 代偿性增生——伴随着代偿性肥大。 低血钙——甲状腺增生
病理性:再生性增生——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
二、细胞、组织的损伤
细胞水肿(变性) 脂肪变 玻璃样变 病理性钙化
轻度——红染颗粒状物质(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 中度——肿胀程度明显,细胞质高度疏松呈空泡 状(胞浆疏松化) 重度细胞肿大呈球形(气球样变)
正能量课堂
大助一班 2016 年5月24日
病理学的组成
相关归纳总结
疾病的概论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液循环 炎症
肿瘤 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细 胞 、 组 织 的 适 应 、 损 伤 、 修 复
适应 萎缩: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肥大:代偿性、内分泌性 增生:内分泌性、代偿性 化生:鳞状上皮、肠上皮、间叶组织
人体生物学三重点(病理部分)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称萎缩。
2.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的状态。
3.脂肪变性:正常不含脂滴的细胞(非脂肪细胞)中出现脂滴,或正常含有脂滴的细胞中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脂肪沉着)。
4.坏死:机体局部组织和细胞死亡,称为坏死。
5.坏疽: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子宫、肺、肠等)较大范围的坏死、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茵感染叫做坏疽。
6.溃疡:皮肤或粘膜深在的组织坏死脱落后所留下的缺损。
7.机化:坏死组织、血栓或炎症渗出物(如纤维素或其它异物)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机化。
8.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各种炎细胞组成称为肉芽组织。
9.化生:化生是指已分化成熟的组织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改变而转变成它种成熟组织的过程。
恶液质:见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糖尿病晚期、恶性肿瘤等,病人表现为全身性萎缩,各器官功能衰竭。
二、重要知识点1.萎缩分类(1)营养不良性萎缩①全身性萎缩: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或全身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顺序:脂肪组织、肌肉—脾、肝、肾—心、脑②局部性萎缩:由于局部血液供应不足造成(2)废用性萎缩(3)压迫性萎缩(4)神经性萎缩2.细胞水肿多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3.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①有利的:增强了局部组织的抵抗力②不利的:失去原有组织的固有功能4.玻璃样变性的常见类型(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见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的情况下,如瘢痕形成、纤维化的肾小球、动脉硬化的纤维瘢痕(2)血管壁玻璃样变见于高血压细动脉硬化血浆蛋白渗出,基底膜样物质增多(3)细胞内玻璃样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人体中肝脏最容易脂变。
(3)形态:脂肪染色---苏丹III---橘红色锇酸---黑色(4) 心脏脂肪变性和心肌脂肪浸润区别:心脏脂肪变性是在细胞中出现脂滴(虎斑心),心肌脂肪浸润是在心肌纤维之间出现脂滴璃样变的原因:病理性钙化:包括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但这种转化过程并非表现为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系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并且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例如上皮细胞不能转化为结缔组织细胞或相反。
故柱状上皮可转化为鳞状上皮,一种间叶性组织只能转化为另一种间叶性组织。
较常见的化生有:
1.鳞状上皮化生
常见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当此处粘膜上皮时间受化学性刺激气体或慢性炎症损害而反复再生时,乃可能出现化生,即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
这是一种适应性表现,通常仍为可复性的。
但若持续存在,则有可能成为常见的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
这可能是由于纤毛上皮消失,粘膜失去其净化功能,以致致癌物质不能被及时排除的缘故。
鳞状上皮化生尚可见于其他器官,如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时胆囊粘膜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慢性宫颈炎时的宫颈粘膜上皮的鳞状化生等。
2.肠上皮化生
这种特殊类型的化生常见于胃。
此时,胃体和(或)胃窦部的粘膜腺体消失,表面上皮的增生带由胃小凹移位于粘膜基底部并改变其分化方向而分化出的小肠或大肠型粘膜上皮。
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粘膜腺体消失或胃溃疡及胃糜烂后粘膜再生时。
这种肠上皮化生也可成为肠型胃癌的发生基础。
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
许多间叶性细胞常无严格固定的分化方向,故常可由一种间叶性组织分化出另一种间叶性组织。
这种情况也多为适应功能改变的结果,例如,间叶组织在压力作用下可转化为透明软骨组织;有时并可发展出骨组织,例如骨骼肌反复外伤后(如骑士的缝匠肌)可在肌组织内形成骨组织,在骨化性肌炎时也是如此。
这是由于新生的结缔组织细胞转化为骨母细胞的结果。
例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
A.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
B.胃粘膜上皮变为肠型上皮
C.肉芽组织变为瘢痕组织
D.纤维组织变为骨组织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