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解说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全书共分六篇,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述刘渡舟的《伤寒论》。
第一篇《伤寒论》开篇便提到:“伤寒者,热淋之疾也。
”刘渡舟通过对伤寒病的病因分析,指出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寒气入侵人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生,从而引发寒邪之病。
他进一步分析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指出寒邪入侵人体后,脾胃失和,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了伤寒病的病理变化。
接下来,刘渡舟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他指出,伤寒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四肢不温、口渴等。
他还针对不同病程的伤寒病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病情的轻重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刘渡舟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根据不同的病情、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
在《伤寒论》的后几篇中,刘渡舟进一步探讨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他以温病论为基础,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他强调了治疗伤寒病的药物应用要点,例如在治疗初期要以清热解毒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调整药物方剂。
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甘草等,以及它们的功效与运用方法。
总的来说,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他通过对伤寒病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这一经典著作对后世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理论与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解说引言《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它是研究伤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文将对《伤寒论》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说,包括其背景、作者、内容概要、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背景伤寒病是一种传染病,也是古代中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古代,由于医学知识的不完善,伤寒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仲景创作了《伤寒论》。
二、作者张仲景(150年-219年)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医学家。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之一,被誉为“医圣”。
张仲景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仅创作了《伤寒论》,还有其他医学著作。
他的贡献使得古代中国的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内容概要《伤寒论》共分为六十篇,内容主要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 病因《伤寒论》指出,伤寒病的主要病因是外感寒邪。
这种寒邪入侵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从而导致伤寒病的发生。
2. 病机《伤寒论》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病机过程。
它指出,伤寒病的病机主要表现为寒邪入侵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和气血运行的障碍。
3. 症状《伤寒论》对伤寒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它包括了伤寒病的初期症状、进展过程中的症状以及后期的症状等。
这些症状有些是由于病情的发展而导致的,有些则是由于病人的体质和环境等因素所引起的。
4. 诊断《伤寒论》提供了一系列的诊断方法,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人是否患有伤寒病。
这些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听取病人的声音、询问病人的症状以及检查病人的脉搏等,医生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5. 治疗《伤寒论》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张仲景详细介绍了多种药物的用法和配方,帮助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四、影响《伤寒论》是古代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它不仅对古代的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医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共分六十篇,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伤寒论的概念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张仲景所著。
它把伤寒病看作是由外感于寒热之气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个病在国内流行了数千年,因其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而著名,中医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寻求治疗的良方。
伤寒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其研究方法。
伤寒论主要采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伤寒病的确诊、分期及处理方案等方面,伤寒论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伤寒论的分类伤寒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初、中、重。
初伤寒和中伤寒都比较普遍,以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为表现,但重伤寒病情极其危险,症状严重,病人一旦中重伤寒就必须立即就医。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原则主要有解表、清热、降温、化湿、溶症、复原等疗法。
其中解表是初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清热治疗是针对发热等综合症状的处理,降温治疗旨在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及消除其他症状,化湿治疗关涉到胃肠、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的处理,溶症疗法是针对重度病人的强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预防伤寒论对于预防伤寒病也有所规定,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外来传染源的侵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全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手册,对中医治疗伤寒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伤寒论》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张仲景创作。
这部医学巨著对伤寒(一种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下面是临床应用伤寒论的一些解说:1. 理解伤寒的病因:伤寒论首先明确了伤寒的病因,认为伤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
外邪侵入体表,通过六经脏腑的传变,最终影响到人体的正气。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通过分辨病人的症状,了解患者的外感病程,判断伤寒的具体病位和病理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辨证施治:伤寒论提倡辨证施治的理念,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辨别病机的不同阶段,从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施治,医生可以精准地选择药物和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3. 温疏解表:伤寒论主张外感病应及时解表,采用温解表法。
对于初发病程,患者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可选用温热的中药,如麻黄汤、桂枝汤等,以促使邪气从体表排出。
4. 寒凉解里:伤寒论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寒凉解里,即通过清凉的药物来调理体内的热邪。
对于邪热内郁,引起的诸如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可选用寒凉的中药,如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以清热解毒,舒肝理气。
5. 阐发汗:伤寒论中提到,对于邪气初束表而未入里的病程,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解表。
这一原则在临床中常常运用,特别是在感冒初期,通过适度发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6. 保护阴阳平衡:伤寒论中重视阴阳平衡的观念,治疗上讲究调和阴阳,防止阳气过虚或阴寒过盛。
在具体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理变化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人体的目的。
总体而言,《伤寒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对于理解和应对外感病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郝万山伤寒论70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70讲稿郝万山是中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这部书详细论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是对郝万山的《伤寒论》的一些观点的总结和讨论。
1. 伤寒病的病因与病机伤寒病是一种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根据郝万山的观点,伤寒病主要由外邪(如风寒、风热等)侵袭人体引起,同时还与人体的正气、卫气、营气、气血等方面的功能失调有关。
他强调了外邪与内因的相互作用,认为只有在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外邪才能入侵体内引发疾病。
2. 伤寒病的诊断方法郝万山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他强调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方面的变化,通过闻诊患者的声音、嗅觉等感觉来判断病情,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了解病情,最后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变化。
3. 伤寒病的治疗方法郝万山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他主张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他还提出了温病辨治法,即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此外,他还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4. 伤寒病的预防措施郝万山提出了一些预防伤寒病的方法。
他强调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保持室内清洁、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他还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推荐患者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兴奋。
郝万山的《伤寒论》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通过详细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论述,为中医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他的观点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伤寒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希望通过对郝万山的《伤寒论》的讨论,能够增加对于中医学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
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该著作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
一、太阳病太阳病是指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表证,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
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散寒,常用桂枝汤、麻黄汤等药物。
二、阳明病阳明病是指热邪在阳明经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汗出、口渴、便秘等。
阳明病的治疗原则是清泄阳明,常用白虎汤、承气汤等药物。
三、少阳病少阳病是指邪在少阳,表现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症状。
少阳病的治疗原则是和解少阳,常用小柴胡汤等药物。
四、太阴病太阴病是指脾阳虚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太阴病的治疗原则是温中健脾,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药物。
五、少阴病少阴病是指心肾阳虚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畏寒肢冷、心悸、腰膝酸软等。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常用四逆汤、附子汤等药物。
六、厥阴病厥阴病是指邪在厥阴,表现为上热下寒,阴阳不交等症状。
厥阴病的治疗原则是调和厥阴,常用乌梅丸等药物。
七、霍乱病霍乱病是一种急性腹泻呕吐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泻、口渴等。
霍乱病的治疗原则是止呕止泻,补充体液,常用四逆散等药物。
八、阴阳易差后劳复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是指疾病愈后因劳累过度而复发,主要症状包括乏力、气短、心悸等。
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的治疗原则是补益气血,常用归脾汤等药物。
九、辨脉法辨脉法是《伤寒论》中介绍脉象的内容,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预后情况。
对于不同的脉象有不同的治法,需结合实际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和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中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论第125条诸家解说
伤寒论第125条诸家解说
伤寒论第125条:诸家解说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第125条是关于伤寒病的诸家解说。
这一条提到了不同医家对于伤寒病的看法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对这一条的一些解读。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伤寒病是由于寒气入侵体内引起的。
他认为,治疗伤寒病的关键是要驱散体内的寒气。
他建议患者服用温热的药物,如姜汤或炙甘草汤,以驱散体内的寒气,并通过汗出热解。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则提到,伤寒病是由于外邪入侵引起的。
他认为,治疗伤寒病的关键是要清除体内的外邪。
他建议患者服用解表药物,如桂枝汤或麻黄汤,以驱除体内的外邪,并通过汗解表。
王叔和在《伤寒论注证直解》中认为,伤寒病是由于病邪入侵引起的。
他认为,治疗伤寒病的关键是要调和体内的阴阳。
他建议患者服用平和药物,如四逆汤或四君子汤,以调和体内的阴阳,恢复身体的平衡。
以上是对伤寒论第125条的一些诸家解说。
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观点和治疗方法,但目标都是治疗伤寒病,恢复患者的健康。
这些解说为我们了解伤寒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经典中的“圣典”。
它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关于伤寒病的理论和临床治疗的经典著作。
伤寒论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病因、病理变化、病症表现、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医临床医生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伤寒病是指由感受外邪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汗出、头痛、身痛、咳嗽、腹泻等症状为特征。
伤寒论对伤寒病的发病机理有深入的研究,认为伤寒病是由“外邪侵入”、“内伤精气”、“饮食不洁”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
在治疗伤寒病时,伤寒论提出了“饮食为先”、“治未病”、“从本而治”等原则,强调了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伤寒论中的病证辨析是临床医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之一。
伤寒论对病证辨析有详尽的论述,包括各种病症的特征、辨证的方法和治疗的原则等,对中医临床医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例如,伤寒论对于伤寒病的五个阶段的病证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辨析,使中医临床医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治疗水平和疗效。
- 1 -。
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解说
【实用版】
目录
1.伤寒论概述
2.伤寒论的历史背景
3.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4.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5.伤寒论的现代研究
正文
【伤寒论概述】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巨著。
【伤寒论的历史背景】
伤寒论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病流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医疗条件恶劣。
张仲景在这个时期,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治疗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伤寒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基础,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伤寒、温病、疫病等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伤寒、温病、疫病等传染病,还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伤寒论所创立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承气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伤寒论的现代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伤寒论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代研究表明,伤寒论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总之,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它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医学中的圣经,对于研究传统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主要阐述了关于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伤寒论在其原文中使用了古文的形式,通篇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述,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可能会较为困难。
下面我们对伤寒论的原文进行简要解释和概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首先,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是指人体在受寒之后引起的一类发热疾病。
文章开头就强调了伤寒的主要病因是“食变”,即因为饮食不当或食物变质等原因导致人体内外寒湿之气不协调,从而引发发热等症状。
接下来,伤寒论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寒病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其中包括“阳明病”、“太阳病”、“少阳病”以及“厥逆回阳病”等。
每种类型的病症都有其特点和表现,医生需要通过病人的脉象、舌苔、症状等信息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在病因和分类的基础上,伤寒论进一步探讨了伤寒病的病机。
文章中指出,伤寒病主要是由于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风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外邪,它具有潜隐、突袭、迅猛的特点,容易使人体的防御机制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发热、寒战等症状的出现。
针对伤寒病的治疗,伤寒论提出了“腹中急针”、“下之小便”、“鼻中盗汗”等方法。
其中,“腹中急针”指的是通过针刺使患者获得缓解。
而“下之小便”是指通过排尿来清除体内的湿邪。
此外,“鼻中盗汗”则是通过特殊的治疗手段促使患者通过鼻腔排汗来驱除病邪。
伤寒论在文章的结尾强调了治疗的要点,即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三等,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温煦缓解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更加激烈的治疗措施。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伤寒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胡希恕 伤寒论解说
胡希恕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典籍,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奇书,被誉为中医学经典。
其中所载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篇主要对《伤寒论》中有关伤寒的内容进行解说。
伤寒是由于寒邪侵入体内,导致人体经络气血阻塞、内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
伤寒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寒战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由于寒邪与人体阴阳失衡而引起的。
因此,《伤寒论》中治疗伤寒首先要注意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在治疗伤寒中,中医讲究治疗因和病。
即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中分为八个部分:汤液部、脉证篇、上下论、别录、证治准绳、金匮要略、杂病论、阴阳家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汤液部,也是治疗伤寒最基础的部分。
《伤寒论》汤液部中介绍了许多用热药材煎煮成药汤治疗伤寒的方剂。
这些方剂具有温阳发汗、透热祛寒的作用,能够缓解伤寒病魔的症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这是一种辛温的草药,具有发汗解表、温阳化湿的作用。
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缓解外寒内热的症状,治疗身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此外,还有金银花汤、葛根汤等多种方剂能够治疗伤寒。
这些方剂都有其特定的治疗方法和方案,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选择使用。
总之,中医认为伤寒是一种阴寒内盛、阳气外疏的病理状态,治疗伤寒应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驱除寒邪,让阳气恢复活力。
《伤寒论》中提到的方剂都是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疗效。
因此,《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
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解说《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部医学经典集中论述了伤寒病的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伤寒论》的解说,介绍其内容和意义。
《伤寒论》解说《伤寒论》共分六十篇,系统地论述了伤寒病的病机、辨证施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对《伤寒论》的解说:疾病概述:《伤寒论》以伤寒为名,但实际上包括了多种由外感引起的疾病,不仅限于伤寒一种。
其中涵盖了感受外邪后,身体的变化过程,以及对应的症状和证候。
病机辨证:张仲景通过对病机的深刻分析,总结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如表里关系、邪正斗争等。
在辨证方面,他提出了“三因制宜”、“阴阳四时五脏六腑”的辨证思想,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辨证施治:《伤寒论》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张仲景提出了“因证施治”的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和体质差异,灵活运用药物,个体化治疗。
他还总结了各种病证的治疗方法,如桂枝汤、大青龙汤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六经辨证:《伤寒论》在辨证时注重六经辨证,即根据六经的病理变化来辨证施治。
这为后来的《金匮要略》等著作奠定了基础。
治未病思想:除了治疗疾病,张仲景还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在疾病未发作时,通过调整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加强身体抵抗力,以防病邪入侵。
对中医学的影响:《伤寒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一,也是临床实践的宝贵参考。
总的来说,《伤寒论》以其独特的辨证施治理念和深刻的医学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
这部经典至今仍然对中医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是中医名医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治疗伤寒病的经验,被誉为“伤寒论”的经典,成为了中医界的传世经典之一。
本文将结合《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第一条原文:“伤寒,发热,汗出,恶风。
”(1)译文:伤寒,指发热,出汗,对风寒的怨恨。
(2)注释:张仲景在该条中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症状特点,包括发热、汗出、对风的厌恶。
这是对伤寒病的首要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条原文:“脉浮,弦,疼痛,拘急。
”(1)译文:脉搏高涨,有弦力,伴随着疼痛和拘急感。
(2)注释:伤寒病患者脉搏的浮、弦等特点,以及伴随的疼痛和拘急感,是病情的重要体征,也需要在治疗中及时予以关注。
三、第三条原文:“胸满,胁痛,呕吐,苦谷。
”(1)译文:患者感到胸部满闷,胁部疼痛,伴有呕吐,对口中食物有苦涩味。
(2)注释:本条中描述了患者的症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苦谷的感觉是伤寒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四、第四条原文:“心烦,梦多。
”(1)译文:心情烦躁,多梦。
(2)注释:这一条中提到的心烦和多梦,也是伤寒病的常见表现,说明患者身心疲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第五条原文:“小便不利。
”(1)译文:小便不通畅。
(2)注释:小便不利是伤寒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中需要给予重视。
......(持续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通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的全面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和表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参考。
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医药的传统精华,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02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热病
伤寒论详细阐述了急性热病的传 变规律和治疗方法,如感冒、流 感等,通过辨证施治,可以迅速
缓解病情。
脾胃病
伤寒论对脾胃病的调理有独到之处 ,如胃炎、胃溃疡等,通过调和脾 胃,可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心病
伤寒论中心病的论治,对现代医学 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方剂选用与配伍禁忌
01
方剂选用原则
伤寒论中提供了众多方剂,选用方剂时应遵循“方证相应”的原则,即
方剂与证候类型相匹配。
02
方剂配伍技巧
伤寒论的方剂配伍精妙,药物之间相互协同,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如桂枝汤中的桂枝与芍药相伍,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调和营卫。
03
配伍禁忌
在使用伤寒论方剂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药物
伤寒论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疮疡
伤寒论中有关于疮疡的论治,对外科 疮疡疾病的内治调理提供了一定的思 路。
手术后期调理
伤寒论注重整体观念,对于手术后期 患者的体质调理、促进伤口愈合有积 极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月经不调
伤寒论中有关于妇人经水不调的论述,对现代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互作用。如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等药物不宜同用,以免影
响疗效。
04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 与发展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对伤寒论的理论和方剂进行深 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中医药经典伤寒论白话精解
中医药经典伤寒论白话精解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以伤寒病为主题,系统地阐述了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理论和方法。
伤寒病是一种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热病范畴。
《伤寒论》以十二篇的形式,详细地描述了伤寒病的病因、发病、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内容,是中医诊治伤寒病的重要参考书籍。
《伤寒论》白话精解是对《伤寒论》的一种解读版本,旨在将原书的文言文内容用现代白话语言进行解释和阐述,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白话精解的《伤寒论》通常会进行一些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一些古代医学术语、疾病名称和药物方剂等内容。
此外,还会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伤寒论》的内容进行一些评述和补充,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中医学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伤寒论》白话精解,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提高对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伤寒论条文解读
伤寒论条文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伤寒论》条文解读。
你知道吗,这《伤寒论》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让人惊叹的智慧!
比如说条文里提到的“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这就好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治疗这类病症的大门呢!想象一下,当你感觉头疼脑热,浑身不舒服的时候,突然知道了可以用桂枝汤来解决,那是不是感觉像找到了救命稻草!
还有啊,“阳明病,胃家实是也”,这里说的胃家实,咱可以简单理解为肠胃出了问题呀。
就像家里的水管堵住了,得赶紧想办法疏通一样!比如有个人吃多了不舒服,那不就是胃家实的一种表现嘛!
《伤寒论》的条文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呀!这就像是你在黑暗中摸索,突然有人给你点亮了一盏灯,让你一下子看清了前路。
你看,古人能把这些宝贵的经验留下来,多牛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条文。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一样,我们得好好钻研,把它的精髓给挖出来。
咱在生活中要是能把这些条文用好了,那可不得了!比如有人感冒了,对照条文来调理,是不是比盲目吃药好多了?这《伤寒论》条文解读真的是太重要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应对各种病症。
总之,《伤寒论》条文是我们的宝贝,得好好去研究,去应用!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宝库中探索,找到更多的健康密码吧!。
《伤寒论》白话文
《伤寒论》白话文伤寒论白话解辨脉法第一1、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2、问:阳结证和阴结证的脉象如何区分呢?答:病人脉象浮而数,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这是燥热实邪内结,名叫阳结。
大约到第十七天,病会加重。
病人脉象沉而迟,不能饮食,身体困重,大便反而结硬的,这是阴寒实邪内结,名叫阴结。
估计到第十四天,病会加重。
3、问:有一种病症,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
问:什么是阳不足?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是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会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那样畏寒。
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4、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
卫阳衰虚不能外固,所以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所以产生筋脉挛急。
如果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
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证。
5、脉象盛大好象车盖上拥的,是阳气偏胜所致,叫做阳结脉;脉象强直连连不断,如摸长竿一样的,是阴气偏胜所致,叫做阴结脉。
脉象轻浮于上,状如肉汤上的油脂飘浮样的,这是阳气衰微的表现。
脉象极其细小,状如蜘蛛丝一般的,这是阴气衰微的征象。
脉象绵软无力,前大后细,好象漆汁泻下之状的,这是大失血后血脉空虚的征象。
6、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
脉搏跳动快,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
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这些都是有病的脉象。
7、动脉是阴阳之气相互搏结,脉气不能贯通三部所致。
如果寸部出现动脉的,为阳虚不能固外,就要汗出;尺中见动脉的,为阴虚阳乘,就要发热;假如既不汗出,又不发热,而见形寒畏冷的,这是三焦阳气受伤,不能通达于外的缘故。
《伤寒论》析义三则
《伤寒论》析义三则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药学著作之一,由杜康修撰,被誉为“中医之祖”。
它的宗旨是从自然角度来研究疾病,强调“根治”,尊重机体自身调节和调理功能,以及治疗失衡症状。
它以实践派有形学、器官有形学、肾脏有形学和脾胃有形学等核心理论为基础,提出病因分型、诊断原则和实践方法,确立了中医学四诊诊断体系。
它从病变机理上建立了病因辩证和治则辩证,加强疾病防治和科学预防的实践性,诸多精妙的疗法被誉为中国智慧的结晶,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伤寒论》析义三则为标题,分析其内涵。
首先,“仁心”,强调师承学习精神,把有心有想思及有仁心者视为最优秀的人。
其次,“志同道合”,指的是在同一领域中,有一致的精神和智慧,用来扩大视野和思维,以解决个人的问题。
最后,“尊老爱幼”,说明年长者对后辈的爱跟扶养,使后辈更加勤奋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健全身心。
以上三则,反映了《伤寒论》的根本思想,即坚持“仁慈、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的核心理念。
正是这种深厚的道德哲学思想,使《伤寒论》得以形成科学理论。
它不但阐明了病因辩证、治则辩证等系统有机结构,而且从思想上给予了治疗失衡症状的实践方向,让治病和护理变得更理性、更精准。
《伤寒论》的深厚的道德哲学思想,多深化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
为了彻底解决病因,治疗失衡症状,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加以规范,以“仁慈、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的核心理念做出调整;其次,要把每一次治疗全部考虑进去,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注重治疗中的细节,从重视服药,到多关注患者心理因素,遵循“以调为主,以治为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
总之,“仁慈、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的核心理念是《伤寒论》的重要特色,它不仅仅是道德理念,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其宗旨是从自然角度来研究疾病,强调“根治”,以最理性、最精准的方法治疗失衡症状,为护理和治疗疾病提供有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傷寒論解說 條文太陽病上篇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4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爾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5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6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7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8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9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芰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10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11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惡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12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厲煩不解者,先剌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
13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14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5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不可發大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16服桂枝湯,復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17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
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姜湯,與之。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附加燒針,得之者,回逆湯主之。
太陽病中篇18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19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20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21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
22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23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24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大青龍湯主之。
25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26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
27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28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29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30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其人發煩目眩,劇者必衄,麻黃湯主之。
31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如此可以小發汗。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不得越,其人短氣,但坐,更發汗則愈。
32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到衄者,麻黃湯主之。
33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34發汗後,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
汗出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5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36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37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38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39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40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回逆湯主之。
41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42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燥煩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43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44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45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者主之。
46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
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4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4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4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5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姜湯主之。
51下之後,發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姜附子湯主之。
5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湯主之。
53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
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救裏宜回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54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55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56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57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58太陽病,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59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60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61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6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63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為火邪。
64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炙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65火逆,下之,因燒針,煩燥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66太陽病,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67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
68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當湯主之。
69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當下之,宜抵當丸。
太陽病下篇70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71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項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72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
73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但結胸無大熱,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74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75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76病在陽,應以汗解之。
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小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若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
77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78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79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乾姜湯主之。
80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細者,可與小柴胡湯。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81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鞕痛者,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8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十棗湯主之。
8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按之濡,其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84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85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甘草瀉心湯主之。
86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87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石湯主之。
88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89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當吐之,宜瓜蒂散。
90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1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2傷寒,脈浮,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3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
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94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95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96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97傷寒,脈浮滑,白虎湯主之。
98傷寒解而後,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陽明病篇99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100本太陽,初得病時,發期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101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02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必大便初鞕後溏。
103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者,大承氣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