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
《氓》语文教案范文
《氓》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氓》,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氓》的背景信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解决字词解释和翻译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诗歌的详细讲解,包括字词解释、翻译、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诗歌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氓》及相关诗歌资料。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诗歌评论和分析,为课堂讲解提供参考。
4. 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相关古代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字词、句式、韵律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课堂活力。
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有利于诗歌欣赏的学习氛围。
4. 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将《氓》与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氓》的教案范文
《<氓>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氓》的诗篇;(2)了解《氓》的作者、背景及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分析并掌握《氓》的诗意、意象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领悟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提升个人品质;(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氓》的诗意、意象和艺术特色;2.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氓》的诗意和意象的理解;2. 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3. 诗歌背景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氓》的作者、背景及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欣赏的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氓》,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氓》的艺术特色;(2)分享心得,交流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氓》的诗意、意象和艺术特色;(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拓展相关背景知识。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背诵《氓》;(2)选取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氓》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通过测试或提问,检验学生对《氓》的理解、鉴赏能力和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氓》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氓》教学设计(精选11篇)《氓》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氓》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氓》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㈠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㈡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㈢引入《氓》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㈣指导诵读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㈤词汇掌握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无—毋说—脱等等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以为泣涕子贿宴)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氓》备课教案:了解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的联系
《氓》备课教案:了解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的联系一、教案背景《氓》是由20世纪著名诗人海子所写的一首诗歌,其中体现了深厚的民间诗歌的影响。
本备课教案旨在通过分析《氓》这首诗歌以及参与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的联系,并鼓励他们发掘诗歌中的独特美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的联系;2.学习如何分析诗歌,发现其中的美学价值;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介绍海子和《氓》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
2.分析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意象和主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诗歌。
以学生团队为单位,让他们分析这首诗歌。
指导他们从多个层面探索诗歌中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3.讨论讨论团队将展示他们对诗歌的分析结果。
过程中,学生需要阐述他们在分析诗歌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步骤,并展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深层次的美和意义。
4.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对民间诗歌、现代文学以及海子的作品的了解和认识。
还可以就海子的诗歌形式、语言和主题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
5.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自选一首民间诗歌或现代诗歌作品,并使用类似于分析《氓》诗歌的规则和步骤进行分析。
四、教学反思本备课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首典型的民间和现代文学的结合作品,让他们了解民间诗歌与现代文学的联系。
通过分析这首诗歌,学生可以获得对民间诗歌和现代文学的更深入了解,并认识到阅读和审美与创造思维缺一不可。
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轻松的阅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不仅对个人而言,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文学水平。
2023最新-《氓》教案【优秀6篇】
《氓》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氓》教案【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氓篇一氓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2.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3.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作家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②孔子删诗说。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③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诗经两首 氓教案
诗经两首氓教案教案标题:诗经两首《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氓》诗的基本含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氓》诗的基本含义,学会用现代汉语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正确理解《氓》诗的内涵。
2. 帮助学生进行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氓》诗两首。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引入课文:教师简要介绍《氓》诗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其基本信息。
3. 分析诗歌: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氓》诗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氓》诗的含义,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5. 朗读练习:学生进行《氓》诗的朗读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二课时:1. 复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对《氓》诗的理解。
2. 诗歌解读:教师详细解读《氓》诗的意义和内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朗读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氓》诗的朗读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创作自己的古代诗歌或散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中的学生表现和发言。
2. 学生朗读和表演的水平。
3.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3篇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精选3篇(一)教材分析:《高一语文下册》是高中语文的一个重要教材,是学生在高一下学期使用的教材之一。
其中,有一篇古文《氓》,也是其中的一篇课文。
《氓》是《诗经》中的一篇民歌,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社会不公的现象,展示了人民群众对于贫苦、困难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这篇文章对于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了解社会问题、认识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教学目标:1. 了解《氓》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理解《氓》的人物形象、主题内容并正确把握。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社会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氓》的主题、人物形象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有关贫富差距、社会问题的视频、图片等素材,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入课文话题。
2. 学生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阅读、分析课文,共同探究《氓》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内容,并进行讨论。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合作研究成果,教师对《氓》的人物形象、主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正确把握课文。
4. 学生自主作答: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集体订正,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1. 《高一语文下册》教材2. 视频、图片等素材3. 学生讨论小组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氓》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作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加强对课文的分析和研究,提前准备好教案,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精选3篇(二)教材:高中语文《文言文选读》下册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
《诗经》两首《氓》教案
《诗经》两首《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两首;(2)理解《氓》两首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分析《氓》两首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两首;(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3)学会珍惜友情,诚实守信。
二、教学重点:1. 《氓》两首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2. 《氓》两首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3.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氓》两首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及词汇理解;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3.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氓》两首的译文和注释、相关古代文化知识资料、教学多媒体设备;2. 学生准备:预习《氓》两首,了解诗歌基本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引出《氓》两首;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氓》两首,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氓》两首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疑惑;5. 诗歌鉴赏: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氓》两首的艺术魅力;6. 情感教育:结合诗歌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课后作业:1. 背诵《氓》两首;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诚信的看法,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思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氓》两首的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诗句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氓》两首之间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
《氓》说课稿(精选5篇)
《氓》说课稿(精选5篇)《氓》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氓》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氓》说课稿1一、说教材:《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氓》是《诗经》中的重要作品。
这是一首叙事诗。
它以一个女子的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恋爱悲剧。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音乐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为今后的诗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概述诗经的基本知识,熟练背诵本诗;过程与方法:通过认知性诵读、理解性诵读、评价性诵读,讨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形象,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说学生: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首次接触《诗经》,但是,在初中时学生有《关雎》的学习经历,对于《诗经》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解决完诗歌的词语之后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
但相对于实验班而言普通班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还是弱了些,所以,我拟定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掌握《诗经》基本知识,且在认知性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把握赋、比、兴手法;第二课时通过认知性诵读、理解性诵读、评价性诵读,感受人物形象,讨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原因,树立正确人生观。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氓》教师教案范文
《氓》教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意象和意境。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能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这首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高雅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诗中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氓》这首诗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其基本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探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翻译《氓》这首诗,巩固所学内容。
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改进空间,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氓》诗歌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氓》的背景资料、注释、译文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关于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关于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关于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二下册语文《氓》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学习《氓》,学生首先遇到的是文字关。
汉字是以形表意的文字,依据《说文解字》和《汉语大字典》,从分析最初造字的字形入手,找出汉字形与意的联系,应是掌握汉字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单纯掌握汉字,难免有割裂诗歌内容之嫌。
再者,不分主次又容易偏离学习目标。
所以,要精选汉字,并以此为线索,联系课文,分析人物,挖掘根源,进行思想教育,实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标。
重点汉字有:氓、蚩、愆、耽、筮、咎、咥、爱。
氓,《说文》:“氓,民也。
”民,“众萌也。
”萌,同“氓”。
“氓”“民”互训。
民,甲骨文作“”。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说,“周代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
”“周人初以敌囚为平民,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
”由此可知,氓是奴隶,是庶民。
因此,氓的社会地位是低下的,经济条件是恶劣的。
这样的家庭条件,曾经与氓有着“总角之宴的女主人公不可能不了解,未来艰难的家庭生活,即使在氓的信誓旦旦中而耽兮的她不可能不有所预料,然而,她仍然痴心不改。
——多么善良、多么单纯的姑娘啊!然而,就是这样的姑娘,竟然遭到了氓的遗弃!”氓啊,你这个可鄙可憎的小人!那么,这个小人是如何得逞的呢?我们来看:“蚩”。
《说文》“蚩,虫也。
”虫,古代是对一切动物的通称。
人像虫一样,比喻义为“忠厚老实”。
“蚩蚩”,写出了氓的忠厚老实。
——氓在和我谈恋爱的时候,是那么的傻得可爱呀!正是他的忠厚之貌,使我引为终身的依靠。
造成我终身的痛苦。
这就告戒年轻的人们,要睁开你的慧眼呀,婚姻大事,不可草率呀!就女主人公而言,是不是只有氓的忠厚之貌蒙蔽了她呢?“愆”《说文》:“愆,过也。
《氓》的教案范文
《氓》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氓》这首诗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培养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介绍《氓》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探讨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背景和主题。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句来深入理解诗的意境。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介绍《氓》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步: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第三步: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
第四步:讨论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复杂的意象和隐喻。
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教学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有效地分析和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
5.2 拓展活动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氓》的理解和感悟。
邀请一位诗人或文学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与专业人士交流。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分配6.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四课时:进行诗歌创作或朗诵活动。
6.2 时间分配第一课时:25分钟介绍背景和作者,15分钟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20分钟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10分钟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20分钟主题讨论,10分钟个人分享。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调整7.1 教学反思课后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自我评估。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第一篇:《氓》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熟悉诗歌内容;清楚人物形象。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2.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1.第一课运用诵读法,改写民歌熟悉课文故事情节。
2.第二课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一、导入淇水边的爱情——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
翻开《诗经》,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清澈柔媚的河流旁上演过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
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三千年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我们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幻灯片)二、由淇水讲解情感的变迁,梳理情节。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1.学生朗读(注意四言诗歌二二拍的节奏)2.梳理字词音用法意义。
(幻灯片)3.学生思考淇水问题,梳理情节,形成板书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
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
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載言。
”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
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
高中《氓》教案
高中《氓》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氓》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理解《氓》的主要内容、主题和艺术特点。
3. 掌握《氓》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文学分析方法。
4.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氓》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理解《氓》的主要内容、主题和艺术特点。
3. 掌握《氓》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文学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氓》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学时:导入和背景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提问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氓》的作者孟郊和他的时代背景。
2. 介绍《氓》的创作背景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关联。
第二学时:文本解读和分析(40分钟)1. 分段解读《氓》的全文,探讨每一段的意义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氓》的艺术特点,如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等。
第三学时:文学批判和欣赏(4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判,讨论《氓》中存在的问题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欣赏《氓》的美学价值,如语言美、情感表达等。
第四学时:学生互动和总结(2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氓》的理解和感受。
2. 总结教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导入与讲解法:通过提问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读文本、分析题目。
3. 课堂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2. 教学PPT3. 板书和白板笔七、教学评价与反思1. 以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的评价。
2. 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和进步,帮助他们提高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资源1.《氓》的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源。
2. 与《氓》内容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资料。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在了解《氓》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这一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和艺术特点。
《氓》教材深度解读
《氓》教材深度解读重点赏析赏析句子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以“桑”设喻,比喻女主人公两个阶段的状态。
由桑叶从润泽到枯黄的变化,引出女主人公的生活的变化,这种手法能引发读者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明确:运用了赋的手法,进一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对婚姻的悔恨和辛酸,谴责了“氓”的负心背叛。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淇水有岸,池沼有边,反衬男子心意无常,没有拘束限制。
(一说,这两句话用淇水、池沼有岸,反衬妇人认为自己如和男子“偕老”,就会有无边的痛苦。
)女主人公已经认识到氓无法与自己相伴到老,想到氓连昔日的情谊、铮铮的誓言都不顾,自己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诗句加强了女主人公对氓决绝的态度。
重点解读1.第一章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明确: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写出她的温柔,同时也写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张本。
“秋以为期”写女主人公的迁就与结婚的仓促,在一个应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女主人公私订“秋以为期”,表现出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性格。
2.第三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以“桑”起兴,以“桑”“鸠”设喻。
“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为喻,劝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比”的运用,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士之耽兮……不可说也”,写出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无助,令人同情。
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枯黄坠落,既显示了女主人公年龄和容颜由盛到衰,又暗示时光的推移。
3.第四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这段婚姻有什么认识?明确: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主人公在反省后,得到一条惨痛的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情女子负心汉,也暴露出“氓”负德变心的丑恶嘴脸和卑劣本性。
《氓》优秀教案
《氓》优秀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氓》这首诗。
3、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4、引导学生探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和情感变化。
2、难点(1)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2)理解《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情和婚姻的话题,如“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爱情和婚姻是美好的?”从而引出《氓》这首诗。
2、介绍《诗经》简单介绍《诗经》的基本知识,包括其成书年代、内容分类、艺术特点等。
让学生对《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氓》打下基础。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4、疏通文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诗歌,遇到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做好标记。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5、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男主人公又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女主人公是一个善良、勤劳、忠贞,但又在婚姻中遭遇不幸的女子。
男主人公则是一个虚伪、自私、粗暴的负心汉。
6、探讨情感变化(1)让学生找出诗歌中能体现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句,并分析其情感变化的过程。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4篇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高中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氓精选4篇(一)主题:诗词鉴赏——《氓》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氓》这首诗的主题和核心意思;2. 掌握《氓》这首诗的基本背景和意象;3. 学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分析《氓》这首诗的艺术特色;4. 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氓》这首诗的深刻内涵;2. 掌握《氓》这首诗的基本背景和意象;3. 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分析《氓》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理解《氓》这首诗中的抒发思想感情的方法;2. 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分析《氓》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 诗歌《氓》的课文板书;2. 课堂讨论所需的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针对学生熟悉的节日或热点话题,展示相关图片或对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入《氓》这首诗:请学生尝试猜测《氓》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
二、课文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的大意;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节奏和节拍;3. 询问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三、探究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氓》这首诗的主题和核心意思;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3. 教师点评: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背景介绍(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讲解《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2.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体现了什么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现象。
五、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识别修辞手法:学生分组,通过识别并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的艺术特色;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进行解释,并解释它在诗中的作用;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解释进行点评和补充。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自选一首诗或歌曲,运用所学的鉴赏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解释;2.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作品,并进行点评。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氓》这首诗的主题和意蕴;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氓》教案设计: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知
《氓》教案设计: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知。
一、教案设计的目标和原则那么,在教授《氓》时,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教案,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呢?下面,我将提供一些教案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这些目标和原则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解析和作品欣赏。
1.了解诗人和诗歌的背景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氓》时,我们应该先介绍作者林徽因及其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介绍这首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在了解诗歌的背景之后,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探究这首诗歌涉及到的主题和情感,同时探讨诗人在诗歌中所使用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例如,在教学《氓》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歌所涉及到的主题和情感,包括贫困、壮志未酬、自我价值、生与死等等。
3.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和批评意识在教学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和批评意识。
通过诗歌赏析、绘画、演讲等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义,并培养良好的文学品味和批评意识。
二、通过教案设计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目标和原则,制定教案设计。
在此,我将给出一个教案设计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
1.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氓》中的主题和情感,并通过创意绘画、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
2.教学内容:2.1.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氓》的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并探讨该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2.主题和情感分析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氓》的全文,引导学生理解和探究诗歌所涉及到的主题和情感,例如贫穷、不屈不挠的精神等等。
2.3.诗歌综合分析在了解主题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例如比喻、比拟、重复等等诗歌语言形式,同时探究这些形式与主题和情感的内在联系。
《氓》备课教案:体验民歌文化的美好与价值
《氓》备课教案:体验民歌文化的美好与价值民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人民真实情感、记录人类生活了经历的重要艺术形式。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歌作为一种传承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氓》便是我国民歌中的珍品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氓》这首民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民歌文化的美好与价值。
一、《氓》这首民歌是什么《氓》是我国古老的一首民歌,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
这首歌曲表现了劳动者长期以来的不满与愤怒,以及他们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作为具有深刻社会背景意义的民歌,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氓》这首民歌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抒发了民间对贵族地主、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从字面上来看,“氓”指的是那些处在社会底层没有地位、享受不到权利的劳动者,那时的氓除了自己生活艰苦,还要屈尊跪拜巨贵的官僚贵族,这首歌曲就是抒发了氓的愤怒。
二、《氓》这首民歌的意义很多年前,我们曾经在课本上学习了《氓》这首民歌。
不过,多年之后再读这首歌,我们却能够理解到更深刻的意义。
《氓》这首歌表达的是劳动者的心声,是他们奋斗和探求自由、平等、尊严的真实写照。
这首民歌的意义源远流长。
自从中国诞生以来,就有一些人贵族阶层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剥削了那些处于劳动者阶层的人,这导致人们之间出现了断层,造成了社会的不公。
《氓》这首歌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展现的是劳动者优美的意志和追求尊严的决心,从而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和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获得人类应得的权利。
三、如何利用《氓》这首民歌教育学生作为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氓》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利用这首歌去教育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民歌文化的美好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教学建议:1. 学习民歌历史和背景。
通过对民歌的历史和背景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了解民歌的社会背景,更深刻地理解民间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感受民歌文化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定 文 本 中 的 不 同 互 文 本 相 认
兮 , 与 士 耽 !士 之 耽 兮 , 可 说 无 犹
困惑 二 : 《 》 首 弃妇 诗 同 , 且 还 必须 被 化简 为零 , 置 把 氓 这 而 被
也 。 女 之 耽 兮 , 可 说 也 ” 告 诫 选 人 高 中课 本 ,是 为 了 让 所 有 的 于 一 种 哑 然 失 语 的 危 机 时 刻 … … 不 来
天 下 的 女 子 ,把 自己 悲 剧 的 根 源 女 性 都 痛 恨 男 子 ,还 是 要 告 诉 女 然 后 ,读 者 便 可 进 入 自由 联 想 的
全 部 归 于 男 子 的 变 心 ,归 结 在 性 孩 子 不 要 相 信 爱 情 ? 选 编 意 图 是 过 程 , 构 多 元 意 义 的 过 程 , 义 重 定
、
学 生 前 认 知 中遇 到 的 困 作 , 有 息 矣 。 入 门求 语 , 不 应 两 个 以 上 文 本 间 发 生 的 互 文 关 靡 汝 后 期 由法 国学 者 朱 丽 娅 ・ 里 斯 克
惑
物 形 象 、主 题 及 现 实 意 义 的理 解
和认 识上 。
日 复 一 日 , 已 逝 矣 。 心 已 蒂 娃 提 出 的 。按 照 她 的 观 点 , 读 貌 吾 “
互 文 性 , 称 “ 本 间 性 ” 文 又 文 “ 三 岁 为 主 , 日休 矣 。日夜 耕 本 互 涉 ” 通 常 被 用 来 指 示 两 个 或 靡 , 我 。沉 默 寡 言 , 哀 叹 矣 。三 岁 已 系 。这 一 术 语 是 2 吾 0世 纪 6 0年 代
学生 的问题基 本 聚焦 在对 人 逝 , 已变矣。 汝
由学 生 的 困惑 可 以 看 出 , 初读 《 》 形 成 的各 种 困惑 恰恰 这 氓 所
她 的 悲 惨 命 运 叫 屈 ,指 责 男 权 社 些 即 将 涉 入 而 又 尚 未 涉 人 爱 情 的 是 遭 遇 了 克 里 斯 蒂 娃 所 谓 的 “ 危 会 中 的 负 心 汉 。 她 们 认 为 自古 以 高 中男 女 学 生 ,对 爱 情 的话 题 很 机 时 刻 ”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帮 助 他 们 。 来 , 情 中 受 伤 的 总 是 女 性 。 生 关 注 , 同 时 又 都 在 有 意 无 意 地 捍 通 过 “自 由 联 想 ” 构 一 个 “ 元 爱 男 建 多
和 渴 望 。 高 中 生 正 处 在 学 诗 的 年 甚 至 以 “ ” 口吻 给 女 主 人 公 写 怎 样 的 现 代 解 读 ? 就 课 程 目标 中 氓 的
龄 , 们 喜 欢 诗 歌 , 纯 真 的爱 情 了一 首 诗 ,认 为 她 的 遭 弃 不 能 全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 维 度 来 看 , 他 对 有 一 定 的 理 解 力 ,能 够 把 握 诗 的 归 罪 于 氓 ,或 许 是 婚 后 的 操 劳 让 阅读 本 诗 的 情 感 落 脚 点 应 该 在 哪
◎ 王 建 稳
《 》 《 经》 氓 是 诗 中一 首 著 名 的 则 多 数 认 为 此 说 法 太 绝 对 ,对 男 卫 自 己 的 性 别 角 色 。 他 们 的 问题
氓 只 弃 妇 诗 , 编 选 在 人 教 版 必 修 2第 性 不 公 平 。 “ ” 不 过 是 男 性 中 虽 然 显 得 幼 稚 , 问得 很 真 诚 , 但 并 二 单 元 。 全 诗 以女 子 的 口吻 自叙 的 个 例 , 男 同 胞 中 的 败 类 。 能 引 发 我 们 一 系 列 的 思 考 : 中 国 古 是 不
变 , 日 已 去 。 若 问 何 故 , 丹 凋 者 阅读 的 过 程 ,就 是 把 自 己 的 身 往 牡
困 惑 一 : 中 的 “ ” 怎 样 矣 。 汝 骂 汝 怨 , 已 淡 矣 。吾 今 远 份 置 于 意 指 过 程 之 中 。 他 不 仅 与 诗 我 是 吾
一
个 女 子 ?女 主人公 以 “ 嗟女 离 , 世 会矣 。 ( 文 韬 ) 于 来 武
她 恋 爱 、 婚 、 弃 的 全 过 程 , 因 为 对 氓 “ 望 ” 就 对 爱 情 “ 典 诗 歌 对 今 天 学 生 的 意 义 有 哪 结 被 表 失 绝 达 了对 负心 汉 氓 的强 烈 谴 责 , 反 望 ” 不 是 还 有 忠 于 爱 情 而 “自挂 些 ? 除 了 其 源 远 流 长 的 艺 术 价 值 , 映 了 古 代 女 子 对 美 好 爱 情 的 追 求 东 南 枝 ” 焦 仲 卿 吗 ? 的 男 同 学 之 外 ,经 典 作 品 的 思 想 价 值 该 作 的 有
一
里 ? 怎 样 引 导 他 们 全 面 地 去 理 解
二 、互 文性 视 域 下的人 物 形
牡 丹 凋 零 , 人 赏 也 。 入 吾 和 评 价 人 物 、 题 及 社 会 意 义 ? 无 汝 主
读 的 教 学 策 略 , 在 解 决 学 生 的 矣 。初 入 吾 门 , 柔 惠 贤 。 日 益 久 象 及 主 题 分 析 意 温
基 本 内容 。但 由 于 生 活 和 阅 读 经 她 自 己也 发 生 了改 变 : 验所 限 , 理 解上 存 在一些 困惑 。 在
笔 者 尝 试 引 入 互 文 性 理 , 乃 知 即 吾 困 惑 ,让 他 们 从 前 认 知 的感 性 意 矣 , 言 笑 矣 。 无 识 顺 利走 向理性 的 思维认 知 。
别 角 色 上 。 样 的 说 法 是 否 偏 颇 ? 不 是 要 以此 防 止 中 学 生 早 恋 现 象 几 乎 无 法 定 义 的 内 涵 的 过 程 。 ” 这 女 生 多 是 赞 同其 观 点 , 同情 的 发 生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可 以说 ,学 生
其遭 遇 , “ 女 ” 痴情 不平 , 为 桑 的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