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7.1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一课时
§27.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黄桥中心学校金峰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确定性现象与随机现象的含义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及其意义;
2.根据定义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明确事件发生的条件是判断事件的类型的关键;
3.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知道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计算概率的方法, 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对概率的学习,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辨证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重点:
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并能用概率来刻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随机现象,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及计算概率的方法, 理解频率和概
率的区别和联系.
导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什么是必然事件?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请举例说明.
<3>什么是确定事件?请举例说明?
<4>什么是随机事件?请举例说明.
<5>我们怎么表示事件?
<6>什么是事件A的频数与频率?
<7>什么是事件A的概率?
<8>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9>必然事件的概率是多少?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多少?
二、问题情境
观察下列现象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
(1)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沸腾;
(2)导体通电,发热;
(3)同性电荷,互相吸引;
(4)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
(5)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6)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引导学生分析:(1)(2)两种现象必然发生,(3)(4)两种现象不可能发生,(5)(6)两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思考随机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例题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步骤:
引入:
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问学生抽一张扑克牌得到黑桃的概率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教师在黑板上引入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概念解释:
1.教师解释随机事件的概念,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生的事件。
2.教师引入样本空间的概念,即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3.教师解释概率的概念,即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分类讨论:
1.教师解释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即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彼此没有影响。
2.教师解释互斥事件的概念,即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不能同时出现。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型的随机事件,并在课后让学生总结。
概率计算方法:
1.教师解释计算概率的方法,即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样本空间中总可能
结果的比值。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例题进行概率计算,包括随机事件的相加法则和
互斥事件的相乘法则。
练习和巩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几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题目。
2.教师进行课堂点评,让学生共同总结概率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反思:
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优点:
1.引入阶段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主动融入学习过程。
2.在概念解释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和性质。
3.在分类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在练习和巩固中,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
不足:
1.教学步骤中,没有具体安排概率计算的例题,可能导致学生在练习
《随机事件与概率》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拟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时机不多哦!
随机事件
概率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无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拟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那么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防止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34334_《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 )与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2)
教学难点:用概率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
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2、教学用具:硬币数枚,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很难给予准确无误的回答的。例如,你明天什么时间起床?7:20在某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人有多少?你购买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等等。
2、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
《概率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概率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
一等奖)
概率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目标
此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概率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本课,学生将能够:
- 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 分析和解决包含概率随机事件的问题
- 将概率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
教学内容
1. 引入
通过举例和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入概率随机事件的概念。
例如,抛硬币的例子可以用来介绍随机事件以及其两个可能结果
(正面和反面)。在引入中,要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基本定义
和特征。
2.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介绍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解释概率的含义是某个特定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如何用数值表示概率的大小。通过具体的
例子和练,让学生学会计算概率。
3. 概率的应用
将概率的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可以通过掷骰子、抽彩票、研究天气预报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引导学生将概率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其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和评价
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和评价。通过问答、练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并检验其理解程度。
教学工具
- 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 黑板和白板笔
- 硬币、骰子、彩票等实物
- 准备好的授课材料和练题
教学过程
1. 引入(10分钟)
- 利用举例和问题引发学生对概率随机事件的思考。- 解释随机事件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2.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分钟)
- 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练帮助学生学会计算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课题:随机事件的概率
授课教师: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李琦授课年级:高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了解概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数学实验,观察、发现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了解通过
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
的发现,体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
【教学重点】概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数据图表,总结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
所呈现出的规律性.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手段】投影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1.展示生活实例1:
“2009年洛杉矶湖人队球星科比三分绝杀热火”
NBA
2名字吗?为什么射箭比赛中每一箭都如此扣人心弦呢?
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3.展示生活实例3:“石头、剪刀、布”
再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甲、乙两个同学都想成为
班级元旦晚会的男生节目主持人,于是采用“石头、剪刀、
布”的方式决定
谁先看.那么能够预先确定甲和乙谁获胜吗?
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
考察 概括
概率的统计定义
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
二、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
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数量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
二、教学目标
2.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随机事件发生存在的统计规律性.
四、学情分析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学生没有根底,但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个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根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数枚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教师公开课教案精选
教师公开课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内容包括:概率的定义、概率的求法、条件概率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定义及求法。
2. 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概率定义,条件概率的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模型,运用条件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抛硬币、掷骰子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表示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2. 知识讲解:
(1)随机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定义及求法。
(3)条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
(1)抛硬币实验,求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
(2)掷骰子实验,求出现偶数和奇数的概率。
(3)条件概率的应用:某工厂有三个车间,每个车间生产的
产品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已知各车间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0.9、0.8、0.7,从这三个车间中随机抽取一件产品,如果这件产品是合格的,求
它来自第一个车间的概率。
4. 随堂练习:
(1)给出几个随机事件,让学生判断它们的概率。
(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定义
及求法,以及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
1. 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概率的定义及求法
3. 条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课程分析: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
学情分析: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设计思路: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探究以及知识的迁移,侧重于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多“动”;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积极思维,通过探索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本质.
教学媒体设计: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争取使学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幻灯片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所述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观察思考、感知对象??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活动)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
开课一等奖)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简介
本教学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随机数的基本概念和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 理解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定义
- 掌握计算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
- 能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随机数的定义和性质
2. 事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
4. 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随机数
通过示意图和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随机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随
机数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步骤二:讲解事件概率
- 定义事件概率并解释其含义
- 介绍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几何法
- 展示具体计算步骤和例子
步骤三:讨论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
通过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并讨论它们对事件概率的影响。
步骤四:实际案例分析
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
算事件概率并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个人练的形式。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用简单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 示意图和实际例子
- 计算概率的公式和例题
- 实际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练表现
- 测试题的成绩评估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和网络资源,深入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更多知识。
结束语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学生将获得实际运用概率知识的经验,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第四章“概率”的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
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3. 学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简单随机事件的概
率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随机事件,并正确计算其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随机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
这些随机现象?
2. 知识讲解
(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频率与概率:讲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概率。
(3)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例题讲解
例题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例题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偶数的概率。
4. 随堂练习
练习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练习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求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
1. 随机事件的定义
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3.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等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用课件演示情境)
(1)地球不停地转动; 必然发生
(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必然发生
(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不可能发生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不可能发生
定义: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在条件S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
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1):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和应用能
力。
二、教学内容:
1. 随机事件的概念: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
分类。
2. 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
生学会计算简单概率。
3. 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概
率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概率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概率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投硬币的概率问题,随机抽奖的概率问题等。
5. 练习与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测试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概率计算方法,检测学
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概率
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对概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解决难题。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例题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利用概率公式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分类
2. 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3. 概率的计算方法
4. 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授法:通过简单清晰的语言和例题,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随机事件的规律。
3. 综合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介绍某次抽奖活动的中奖规则,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猜测自己中奖的概率,引发对概率的思考。
2. 教师讲解
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3. 实验操作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比如抛硬币的实验、掷骰子的实验等。
4. 计算概率
教师向学生介绍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5.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彩、抽奖、比赛等。
6. 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何为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概率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2. 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率的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概率的应用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活动,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自行进行抛硬币、掷骰子的活动,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概念讲解(20分钟)
教师通过教材或PPT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以及概率的规律和特点。
3. 示例分析(20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应用概率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抽奖问题、生日悖论等。
4. 拓展活动(2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
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练习与检测(20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发现和纠
正错误。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概率的重要性。
六、教学手段
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
设计(一等奖)
⑵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试验,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⑶鼓励学生动手试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
⑷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随机事件,认识到生活中随机事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2、讲授法
3、探究法
4、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比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2、讲授与探究
讲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抛硬币的实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3、实验与总结
让学生自己动手抛硬币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总结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4、拓展与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和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试验,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随机事件,认识到生活中随机事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同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065 高一年级 7 班教师方雄飞学生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辨析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澄清生活中对概率的一些错误认识,并通过做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掷硬币” “游戏公平性”等问题的探究,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用随机的观点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折线图、辩证的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交流合作法,辅之以其它教学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通过抛硬币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观察、分析、讨论,最
后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当试验次数大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一个常数附近。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事先教师准备图表、电脑、硬币等。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生活实例1:“2016年2月28日,勇士对雷霆,库里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118”
问题1:你能确定神奇的库里在下一场NBA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
生活实例2:“2016年奥运会张梦雪摘得中国军团首金”
问题2:为什么射击比赛中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
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生活实例3:“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优先权”
问题3:那么能够预先确定谁获胜吗?
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
2.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
问题4: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
问题5: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学生举例)
问题6: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举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
例1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 “在地球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2) “中山市明天天晴”;
(3) “如果a>b,那么a-b>0”; (4)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
(5) “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6)“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
(7)“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8) “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
(9)“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10) “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必然事件有;不可能事件有;随机事件有
设计意图形成概念之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认识新知,初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3.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
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兴奋而新奇;也正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富有悲凉色彩的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心中时刻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
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呈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回到最开始的三个实例中,反思其中包含着哪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
问题7: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有随机性,为什么要选择库里来投这个决定成败的三分球而不是其他队员呢?
(2)既然每个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派张梦雪来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