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2015.3.6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2、比例原则 它包含下列三个子原则: (1)必要性原则 (2)适当性原则 (3)狭义比例原则 案例或事例: 如前述哈尔滨规划纠纷案
3、诚实守信 这是政治道德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依法行政的 重要内容之一。 案例或事例: A 某乡政府计划生育文件案 B 浙江02国道线案。
4、行政行为要适当 这是依法行政原则对行政行为的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还要适当。适当即包 括文明、及时等,惩治野蛮、粗暴、拖沓、懈怠等 官僚作风。 案例或事例: A 香港登记结婚案 B 暗中执法案 C 替代执法案
四、依法行政的功能
(一)形式法治功能 指法律之治,即法律具有至上权威,任何行政 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 案例和事例: A 邯郸民营殡仪馆案 B 洛阳李惠娟法官案
(二)实质法治功能 指体现依法行政的价值目标的功能,即保护公 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 的民主性质等。 案例和事例: A 德国磨坊主案 B 日本机场案 C 天津都统衙门案 D 嘉禾县“强政府”案 E 银川强制回购出租车运营权案 F 哈尔滨规划纠纷里士多德认为: (1)法治是理性之治 (2)法治是智慧之治 (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2、 “依法行政” 从思想到制度上的确立 (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建立立宪政体, 确立法治原则。 (2)法治与分权相结合,出现了依法行政原则。 (3)法国式的依法行政观念诞生了独立的行政 法。
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
3、八十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及其带动的 政治民主化进程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关键是要确认和保护私 有财产权。
1990—1993年的邓小平 1990—1993年的邓小平 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
4、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 要》首次提出十年打造法治政府的目标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诚信政府—法治政府的内在升华
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国之宝也。”
当前我国政府失信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随意性、任意性。 二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政决定随意更改,或轻
诺寡信不承担责任。
3、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灵魂
从法治角度来看,权力与责任是相联系和 相统一的,有权必有责,行使多少权力 承担多少责任,并且政府权利(职权)本身 就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政府的权力 (职权)必须依法积极行使而不能放弃,否 则就是失职,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2、法治政府的科学内涵:
首先,关注以下两组相关概念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 ✓法制政府与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指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要依据“法律”规定,在宪法和法律
等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活动。
• 从价值取向来看, “依法行政” 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行政机关的行为 原则,即对行政机关从事的社会公 共管理活动所提出的一种原则要求。
个人认为,有三大挑战:
➢制度方面(如执法随意性) ➢观念准备 ➢外部环境建设 何以见得?
四、树立依法行政理念, 建设法治政府
(一)、树立宪政意识
✓ 宪法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 ✓宪法的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宪法是根本治权之法。 ✓宪法是公民的生活方式。
(二)、进一步提高执法者法律 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一、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 的关系
1、“法治政府”理念形成过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表明了法治的
意向)
1984年 (提出“从依政策办事,
逐步转变为既要依政策办事,又要依法律办事”
的方针,这是法治的准备阶段)
浅谈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浅谈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好简政放权,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需要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推动重点领域立法,真正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决策和立法紧密衔接;需要瞄准当前各方面反映强烈的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梳理各部门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实现决策、执行、结果公开透明,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存在问题及现状1.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行政部门重人治轻法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权利还没有真正被关进笼子,行政权力的喜好还远远没有消除,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社会事务上超出了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
有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主动学法,不掌握业务知识,对依法行政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依法行政还多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订在墙上却没落在行动上,导致依法行政在本单位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地方把依法行政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制定一些土政策、土办法,超出法律规定范围;有的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唯上、畏上、唯权、畏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只重视领导的讲话、批示,忽视法律的规范引导,导致依法行政水平不高。
2.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政府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的同时,更要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重事后轻事前事中、责任追究考核不到位等。
行政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分析
行政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成为了重要的法治建设领域。
行政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行政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内涵、关系分析以及推进行政法治建设的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行政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是相互依存的概念。
行政法治建设是指在行政活动中广泛运用法律规范、依法行政的过程。
而依法行政的核心要求是以法律为基础,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目的。
行政法治建设强调的是法治与行政的一体化,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而依法行政强调的是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活动中遵循法律的原则和程序。
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建设的实施路径。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依照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合法行使行政权力,促进公平正义。
通过依法行政,可以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的权力,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力。
而行政法治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推动依法行政的实施。
行政法治建设的目标是落实宪法和法律的精神,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三,推进行政法治建设需要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
行政机关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将法律放在首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法治素养。
通过组织法律培训、法制宣传等方式,加强公务员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同时,要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程序正义原则,确保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四,推进行政法治建设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
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和修订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保证法律体系的科学完善和有效运行。
要加强司法保障,改善行政审判工作条件,提高行政审执法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公正司法。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大力推动文化法治建设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献,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是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也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法治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为文化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指明了方向。
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一、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
纵览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近年来主流价值观受到大众文化解构,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的任务更加艰巨。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更便捷的渠道,也对依法行政、依法治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分散到体系的发展过程,在文化立法、执法监督、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是,我国文化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在文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文化立法层次仍然较低,文化领域法律很少,大部分为法规和规章;文化建设各领域立法不平衡,现行文化立法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其他领域的立法较少;文化领域至今没有一部统领全局的基础性法律。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2、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
• (1)在人民与政府的认识上,必须从 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 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 • (2)在法治理念上,必须从以法治民、 治事向依法治官、治权转变。 • (3)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 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转变。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从“立党为公、 执法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 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 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建立健 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和培训制度, 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行政管理工 作的基本准则,全面推进行政管理工 作依法行政进程。
(二)如何理解法治政府
其一,法治政府是民主政府; 其二,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 其三,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 其四,法治政府是诚信政府; 其五,法治政府是廉洁政府; 其六,法治政府是透明政府; 其七,法治政府是高效政府; 其八,法治政府是服务政府。
(三)法治政府的特征
第一,体制方面。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合格 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第二,法制方面。行政活动有法可依,所依之法质 量高。 第三,机制方面。合格的行政决策机制、行政权力 运行机制、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行政监督机 制、应急处理机制基本建立。 第四,观念方面。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员崇尚法 律的氛围基本形成。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涉及的任务很多,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为迫切的任务,是 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为契机,在逐步完善依法行政体制 的前提下,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关键工作:
(一)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浅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浅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浅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要求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
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公正和人民权利、自由的保障,是生产力发展所决定并服务于生产力的上层建筑。
法治政府应是运用法的规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服务政府。
政府如果为管理而管理,滥用公共权力,无限制地扩大对社会和市场的规制范围,就会侵蚀、践踏公民的权利,窒息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活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起不到推进市场经济建立的作用,而且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崩溃。
“无法律即无行政。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只有依法行政,才能用法律、法规约束政府的权力,在政府和社会之间设置合理的边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组织、职权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原则、制度、程序、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由宪法、法规及其行政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照规定,设置机构、划分行使职权、配备人员,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概括地说,也就是指国家行政要贯彻法治原则,行政行为于法有据,依法办事。
它是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其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
依法行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为国家行政主体必须依法产生,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法律规范,依法进行内部的管理和运行;行政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行政主体应当依法受到监督,必须做到处罚有据和禁止有据。
行政机关真正做到不惟权,不惟上,只惟法;消除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粗暴执法、随意处罚等腐败现象;建立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依照行政程序保障公民权利,防止违法行政,促进效率的提高,在观念、组织、人员、职权等各个方面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转变。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强调国家行政管理必须法制化,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依法行政的路径法治政府的框范
依法行政的路径法治政府的框范作者: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06期早在1999年,依法行政被写入宪法,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10年又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目标,并用“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24个字对法治政府进行定位,不仅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内涵,也揭示了法治政府的内在品质。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此推出30多项制度措施,这是依法行政的路径、法治政府的框范。
就在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国务院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这是对全会精神做出的快速回应和落实。
政府权力法定化加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已有了重大转变,但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行政权力无边际,“管天管地管空气”,不仅制约了市场、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发挥,也不利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还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腐败。
为此,四中全会决定提出8个字的要求,那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推出6项措施强调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提出“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5个法定化,指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总路径。
加快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就是要对行政权力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包括在事前的权力授予上,做到授予有据;在事中的权力行使上,做到行使有规;在事后的权力监督上,做到监督有效。
因此,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加快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热词,就是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依法界定政府职能和权限,将政府行使权力的依据、内容、方式和流程向社会公布,不得法外设定权力,使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使市场和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上来,建立有限有为的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 倒查机制
主要法律:行政程序法、《行政机关公 务员处分条例》等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高效执法、执法为民、执法为公
减少执法层次与推进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主要法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守国 家秘密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 依法办事能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法治思维
(二)法治思维与利益平衡的关系 (三)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利益平衡分 析框架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法治思维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 上来
大爷训斥城管走红: 你本身就违法执什么法
官员就违规征地受访戴口罩 称“有权不上镜”
李克强: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分分钟可搞垮一间厂” 原环保局长刑拘
返回
与党政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
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 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 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浅析我国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浅析我国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作者:邱文妍来源:《科学与财富》2021年第04期摘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的建设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探索到改革开放以来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提出,再到现在的全面发展,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立法工作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逐步优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纠错问责机制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正确处理法治与改革之间的关系、依法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权力监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中稳步前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国从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经历了一段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并梳理我国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发展经验,对于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深远。
一、我国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耕经济发达,实行封建专制,缺乏法治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法治观念淡薄。
晚清时期,随着几次侵略战争的失败,国人意识到我国治国理念的落后,“法治”这一观念从西方引入我国,但由于顽固势力的存在和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法治观念在我国发展的过程艰难而曲折。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各革命阶级的共同民主专政,主张主权在民,这是我国早期对政府行政权的探索,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其实际的实施十分有限。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逐步加强,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稳步前进。
行政法专题(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案例介绍
该市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范行政行 为、加强行政监督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市政府在行政决策中注重科学论证和 民主参与,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 证会等方式,广泛吸纳各方意见,提高
了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该市政府加强了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 立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 录制度等,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公
职权法定原则
职权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职权必 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自行设 定。
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某项职权的行 使条件和程序,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决 定。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必须依 据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的授权, 行政机关不得行使任何职权。
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 政职权时,必须遵循正当的程序,确 保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实践中,应注重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有机统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 律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推动两者在互动发展中共同进步,为建设法治国家、法 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04
行政法在依法行政中的作 用
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公民权利
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明确行政行为的 合法性和效力,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遵守法律,防 止滥用职权。
法治政府建设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行政机关 在行使权力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同时,法治政府 建设还能够激发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 依法行政的深入发展。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互动发展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依法行政是法 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 法治政府建设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推动了依法行政的深入发 展。
行政法专题(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不重视诚信立法,缺乏政府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某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看来,政府权力是可以随意行使不受约 束的。有人甚至认为政府是为了公共利益行使职权的,享有不讲信 用的特权。于是,很多政府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就在这种观念支配 下泛滥起来。政府不守信问题在行政许可和审批领域表现最为突出。 由于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行为,常常会使当事人无所适从。 为此,《纲要》提出,政府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 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 予以补偿,这就是行政法上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依法行政 与
法治政府建设
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0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
10月20-23日在京召开。
02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03
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
上尚属首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二.合理行政
由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力过大,仅仅要求行政活动合法 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角度提出更为具体的 要求。为了将合理性原则具体化,理论界提出过很多关于合 理行政的标准,其核心内容是行政活动必须公平正义,不偏 不倚,符合比例。
具体而言,就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 公正的原则,符合理性。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 不偏私、不歧视、不专断。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 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 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 方式。如果损害不可避免,也应当遵循最小损害原则。
法治政府建设与依法行政
2、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A、行政主体无瑕疵 B、相对方无瑕疵 C、目的内容无瑕疵 D、程序和形式无瑕疵
行政处罚设定权的划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可设定任何种类的行 政处罚。
2.国务院——行政法规——可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 外的行政处罚。
三、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的对策措施
(一)法律规定的措施
1.强制隔离使用器械参与冲突的当事人,控制 事态发展;
2.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和设备、 设施等进行控制;
3.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检查现场人员身份证 件;
4.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等。
三、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的对策措施
(二)策略 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要避免出现两种偏差:
(四)加强行政立法监督,正 确解决法律规范间的冲突
1.行政立法 2.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3.法律规范的冲突及选择范围:
(1)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冲突——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2)不同效力层级的法律规范冲突——上位法优于 下位法。
(3)新法于旧法冲突——新法优于旧法。 (4)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冲突。
(五)要实现依法行政,必须 加强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1.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 2.重点加强对“一对一”的监督
“法制的精髓是官吏依法办事。只有官吏依 法办事,接受法律约束,才有法治可言。 ”
——注: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
(六)实现依法行政,必须明确 行政责任,完善纠错救济机制
1.建立行政责任制度
2.完善纠错机制 (1)行政补偿 (3)行政复议
另外我个人认为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消除诱因问题。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佚名【摘要】<正>编者按2004年国务院颁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十年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这标示着,我国自此进入了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新时期。
【期刊名称】《中国法律评论》【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1页(P17-)【关键词】法治政府建设;执法体制;建设职能;权责统一;法治国家;党的领导;公开公正;应责;法律工作者;法学研究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1编者按2004年国务院颁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十年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 这标示着,我国自此进入了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新时期。
本期专论栏目围绕“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主题,邀请来自法学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八位资深法律工作者和法学研究者,分别就权力清单制度、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决、信息公开之于治理改革、应责胜任的法治政府、简政放权之道、政府部门协调、“互联网+”条件下的政府规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等方面,述及重点问题,透析个中成因,提出建设性意见。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一、行政权的特殊性与依法行政
• (四)法治政府建设的时间表 • 2004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纲要》:“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 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 2012年十八大: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 政府”。 • 2017年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仍然繁重。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2020-2035 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二、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法治思维
• 四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 政治思维、经济思维、法律思维、道德思维 • 法治思维: • 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向导(价值观) • 运用法律原则、规则、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 路径与过程(方法论) • 法治方式: • 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
二、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法治思维
• (一)合法性优于客观性
• (3)上下互动(省级及以下政府拥有更多自主权, 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或合署办公) • 理顺上下级关系,发挥各地能动性。下级与上级 在机构设置方面“上下一般粗”,忽视了各地特 色,政府部门设置缺乏变通,并导致省市县政府 部门只是各类中央政策的“二传手”,出现机构 “悬空”和政策空转问题。 • 理顺党政关系。通过合并或合署办公,精简人员, 强化协同。
一、行政权的特殊性与依法行政
• (二)为什么需要依法行政 • 1、公共性与公益性 • 2、行政权的优先性和推定有效性(关于拒绝 权) • 3、执行性与强制性 • 4、行政权利(权力)与行政义务的合一性 • 权利是基础,义务是核心;权利是手段, 义务是目的。
一、行政权的特殊性与依法行政
• (三)如何依法行政 • 1、“共同推进一体建设” •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 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首次提出和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即“共同推进一体建设” 理论。提出了“法治社会”概念。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制政府
一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那个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
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行政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程序尚需健全,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目标任重道远。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举措。
各级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成效。
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的思想教育,牢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二是着力完善行政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法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守国 家秘密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 依法办事能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法治思维
(二)法治思维与利益平衡的关系 (三)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利益平衡分 析框架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法治思维
1.敬畏意识:如何看待法律不完善问题? 2.权利意识:如何划定权力与权利的边界? 3.平等意识:如何避免选择性执法问题? 4.规则意识:如何看待行政裁量权滥用问题? 5.程序意识:如何看待证据和理由问题? 6.协调意识:如何看待法治与德治问题?
厦门PX项目事件
成都老妇7年参加19次听证会 被讽“最牛听证专业户”
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公众参与 专家论证 风险评估 合法性审查 集体讨论决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 返回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多地“形象工程” 先耗几个亿建 再费几个亿拆
2014年10月,广州市耗资8亿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 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 在云南,2014年6月,河口斥资2.7亿元建设的“文化 长廊”在建成3年后,又花费3亿元拆除。
城管执法问题: 暴力执法 选择性执法 临时工执法 目光执法 体验执法 ……
延安城管暴力执法 延伸:江苏镇江官方回应:"就欺负老百姓"城管系临时工 返回
为何信访不信法?
党内监督 人大监督 民主监督 行政监督 司法监督 审计监督 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
新《行政诉讼法》
(一)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 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 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徐 伟 湖 北 省 行 政 学 院 法学博士
本讲内容
一、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 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六个方面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的重要性
(一)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之间 的关系 (二)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关系 (三)与党政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
(三)与党政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
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 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 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 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返回
现982年,11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组织法》:2004年修订,15条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1997年,25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 例》:2007年,30条
完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机构法定化 职能法定化 权限法定化 责任法定化
上级命令明显违法怎么办
广东湛江廉江市国土局原副局长何耘韬2005 年执行政府行政指令,在某房地产企业未交清土 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在一块土地登记审批表上签 署了同意办证的意见。2011年4月15日,廉江市人 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其犯玩忽职守罪,判处 有期徒刑6个月。 来源:2011年5月18日《南方日报》
返回
多层执法多头执法: 如何治理共同乱作为或不作为?
项目立项:当地发改委 土地获取:国土资源部门;林业 部门 规划建设审批: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门 水资源:水利部门 种植草地:农业部门 环评:环保部门 体育和旅游:体育和旅游部门 ……
十几个部门管不住一个球场 高尔夫利益黑洞咋消除? 返回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公务员法》第54条—违法抗命权:公务员执行 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 的责任。
返回
大爷训斥城管走红: 你本身就违法执什么法
官员就违规征地受访戴口罩 称“有权不上镜”
李克强: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分分钟可搞垮一间厂” 原环保局长刑拘
录音时间:2013年12月7日;举报时间:12月9日;立案时间:12月13日; 被刑拘时间:2014年1月7日(涉嫌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 )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 位上来
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的六个方面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与君共勉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 的权威源自公平正义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行政的生命在于裁量,行政裁量的空间与限度预留了 利益平衡的空间 法治的核心在于规制公权力与保障私权利 法治思维的核心在于秉持公平正义之心,依次运用法 律规则、法律原则去平衡各种利益冲突 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相应的法律后果组成 法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治是万万不能的
返回
程序违法:未批先用
程序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
——排除偏见、听取意见与说明理由
罗尔斯的分蛋糕故事
返回
行政不作为的法律后果?
五台山景区一盘菜400元 山西物价局:嫌贵就不要点
返回
沈阳《大东公务员行为规范》: 公务员不能出轨看黄片
返回
法无禁止皆可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返回
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 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 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 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 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被告。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 登记立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 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 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习主席: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二)法治思维与利益平衡的关系
1.法治的核心问题:公权力与私权利 2.权利/力的核心:利益
3.法律的目的:定分止争与定纷止争
(三)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利益平 衡分析框架依法办事的能力
1.利益平衡分析框架 2.法律实施与利益平衡分析框架 3.利益平衡分析框架在依法行政中的运用
1.减少执法层次与推进综合执法 2.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3.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 4.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5.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6.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 7.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主要法律:《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刑事诉讼法》等
(二)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 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 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 护。 [美]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美]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 在于经验。”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权责一致
1.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2.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3.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4.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 倒查机制
主要法律:行政程序法、《行政机关公 务员处分条例》等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高效执法、执法为民、执法为公
新《行政诉讼法》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 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 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 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 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 款;(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四)向监察机关 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 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 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 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2.完善执法程序与明确具体操作流程 3.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4.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5.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6.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主要法律:行政程序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 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廉洁政府、权力/利制约、内外结合、上下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