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友兴 语文 《同读同乐——破解名著阅读的尴尬》
上海市2017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7 年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40 分)(一)默写(15 分)1、,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孔孟论学》)5、嗟夫!,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6-7 题(4 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
(2 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三)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9 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选文作者(人名)和《醉翁亭记》的作者(人名)同属“唐宋八大家”。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3 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10、文中的驴子看上去是“”(用文中语句),而实际上却很无能,我们常用成语“外强中干”来形容。
而由此文也延伸出了成语:(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2023年重庆第八中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你是否有过在风雪之夜匆匆赶路的经历?你是否曾经独自行走在异乡的星空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祈.祷着奔向灯火的方向,生怕辜负了它。
橘黄色的灯火里,或许会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给家人缝补被山棘刮破的衣衫?亦或是一家人闲坐客厅里,笑语暄.哗,共享天伦之乐?又或许,灯火里有一扇敞开的篱门,篱笆院前,站着一个簌.簌落泪的老人,瞭望着远方的游子?那一豆灯火,就像一颗殷殷期盼的、温暖的、跳动的心。
遥望着闪烁在远山脚下那一豆橘黄色的灯火,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和美好的遐想里,而把弥漫的风雪和茫茫幕.色抛在脑后,踩在脚下,振作起来,继续前行,一种莫名的力量正在潜滋暗长……1.语段中加点词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祈.(qǐ)祷B.暄.(xuān)哗C.簌.(sù)簌D.幕.(mù)色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辜负B.天伦之乐C.瞭望D.潜滋暗长3.下列句子摘自以上文段画横线处,请根据语境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忽然看见,远方闪烁着一豆微弱的灯火②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心灰意冷的时候③你十分疲惫、孤独、寂寞的时候④它在山脚下,若有若无,似近又远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4.语言的“陌生化”是指用新奇独特的技巧,使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违反常情、常理,让人产生陌生感,但实际又符合情感逻辑的表现手法。
课题结题验收申请书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县(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是否同意申请验收: 是( ) 否(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市课题评审委员会审核意见:
是否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是( ) 否( )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年月—年月(元):
1、购买图书角书柜个,计元。
、购买次阅读竞赛奖品共份,计元。
、活动印刷费用约元。
、活动聚餐次共元。
年月—年月(元):
、赴东莞万江二中交流学习包车用餐费,计元。
、购买次阅读竞赛奖品共份,计元。
、活动印刷费用约元。
、活动聚餐次共元。
年月—年月(元):
、出版学生作品集与教师论文集约元。
、购买次阅读竞赛奖品共份,计元。
乐晓勤
论文
惠州市教育局
市二等奖
《同读同乐——破解名著阅读的尴尬》
张友兴
论文
惠州市教育局
市二等奖
博罗县首届“初语杯”优秀读书征文评比(《“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之笑声大解密》)
钟小泽
征文
评比博罗县教育局县等奖博罗县首届“初语杯”优秀读书征文评比(《与三国人物面对面》)
陈剑新
征文
评比
博罗县教育局
县一等奖
博罗县首届“初语杯”优秀读书征文评比(《男人世界里的女人们——探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女性意识》)
博罗县园洲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负责级阅读指导
程兴龙
博罗县园洲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级阅读指导
钟小泽
博罗县园洲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级阅读指导
陈剑新
名著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总复习(江苏专用)专题04 名著阅读分类1:《经典常谈》1.(2023·扬州江都邵樊片区·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2)学校读书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回答问题。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
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①小记者:如果是选择性阅读,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又会选择哪些篇目来读?同学:②(3)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
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比兴手法,请你结合所学具体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
【链接材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钟嵘《诗品序》)【答案】(1)①春秋②说文解字③孟子④周易(2)示例:小记者,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诗经》,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
示例:我喜欢古典诗歌,选择《诗经》篇、《辞赋篇》、《诗》篇。
(3)示例:《关雎》兼用比和兴,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
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鸟的行为来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
《关雎》比兴手法的运用是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详解】(1)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第一空,结合“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可知,这是《春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2.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
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
教学策略1.讨论交流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本次训练同班级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本书,讨论、交流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2.双方互动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努力营造一个交际情境,以便多角度、全面地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导入: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名言?(学生自由发言)2.知识链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3.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围绕“同读一本书”这个主题进行交流。
你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全班同学读一本相同的书)虽然大家阅读的是同一本书,但是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各不相同。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合作交流,确定话题1.师:今天老师把《骑鹅旅行记》》这本书带到了课堂上,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本书来开展班级读书会。
2.梳理话题: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按类型梳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1)故事内容: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人物评价: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故事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4)相关联想: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5)表达方法: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3.选择话题:与人交流,除了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他人希望与我们交流什么,再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和准备的情况,选择他人最感兴趣、自己最有把握的话题交流。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 1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专题06名著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专题06 名著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2022秋·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
请选择以上两部作品中的一部结合著作内容,说说该同学为什么4.(2023秋·广东广州·八年级校考期末)该同学所在班级打算下学期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请你从以下书籍中选择一本作为共读书籍并说明选择该书的理由。
《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简•爱》(2023秋·广东广州·八年级广州市番禺区香江育才实验学校校考期末)课外阅读时间,同学们纷纷来到班级“图书角”,朵朵找到了她喜爱的《昆虫记》,她的同桌华华则翻阅起《红星照耀中国》。
(2)美国学者休梅克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也正确的书。
”小茗不太能理解这个评价,请你从“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帮助他理解。
(2023秋·广东·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以下两个来自不同名著中的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人物一)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人物二)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摘抄2:(甲)它(西班牙犀头)独自一个,毫无外来帮助,为每个孩子预备摇篮似的食物,并且尽心修补,以防止其破裂,使摇篮十分安全。
期末专题复习-语言运用 名著阅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语言运用+名著阅读一.书法鉴赏(共1小题)1.书法,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符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表达形式,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向导,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见证者。
让我们一起赏鉴书法作品,触摸历史温度。
ㅤㅤ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书体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下面是班级书法鉴赏会上的四幅书法作品,张铭同学在鉴赏其中一幅书法作品时说:“字形扁方,呈蚕头雁尾之势。
”他说的书法作品是()A.B.C.D.二.对联题(共4小题)2.下面是关于孝道的对联,请将备选汉字组成下联。
(备选文字:寸草常行孝心怀)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下联: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宣传组用对联表示祝贺。
请根据上联,帮忙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半载巡天追月斗下联:A.绮梦飞天入火星B.千钧国器访深空C.三英逐梦立功勋4.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赏美文如春风上联:三国神州藏水浒下联:圣地过红楼5.请从下面10组短语中选择6组,组合成一副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对联。
上联:下联:①挑灯苦读②一朝决胜③学海泛舟④十年寒窗⑤双亲期盼⑥乘风破浪⑦展雄才⑧不畏难⑨志凌云⑩立壮志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6.根据划线部分仿写句子,构成排比句。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7.三年的时光,让我们的友谊长存。
依照示例进行仿写。
示例:友谊是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友谊是斜风细雨,帮你洗涤心灵;友谊是缕缕阳光,给你照亮路途。
友谊是,;友谊是,;友谊是,。
四.概括仿写(共6小题)1.【崇尚榜样】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年志,家国情”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
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现的特点。
2.【活动二:社会新闻事件】京月20日消息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教育部语用司召开中国数字博物馆(以下简称数字博物馆)建设启动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等6家一期项位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年级语⽂试卷含答案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年级语⽂本试答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为第1页⾄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第12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题共11⼩题,每⼩题2分,共22分)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重,请将其答案标号填在下⾯表⾥。
1.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完全正确的⼀项是A.棹.船(zhào)龟.裂(guī)袖.⼿旁观(xiù)B.彷.徨(fáng)抉.择(jué)销声匿.迹(nì)C.蛮横.(hèng)萌.发(méng)⼤彻.⼤悟(chè)D.抽劣.(lüè)卑鄙.(bǐ)怒不可遏.(è)2.依次填⼊下⾯⼀段⽂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是我国教育领城最重要的的改⾰举指之⼀。
在⼗⼏年来的改⾰过程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经受了实践_____,取得了丰硕____,得到了⼴⼤⼈民群众的充分____。
A. 检测结果肯定 B.检验结果确定C.检验成果肯定 D.检测成果确定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努⼒却是每个⼈都可以复制的。
B.在阅读⽂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了许多做⼈的道理,感悟到了⼈⽣的真谛。
C.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出国门、⾛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4.下⾯句⼦中的标点符号,使⽤不确的⼀项是A.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B.⾯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C.⾬果说:“⼀个有坚强意志的⼈,财产可以被⼈掠存,勇⽓却不会被⼈剥夺。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检测及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时间: 12 分钟 满分: 150 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高邈. (mi ǎo) 酝酿. (niànɡ) 竦峙. (zhì) 黄晕.(yùn) B.锥.形 (zhu ī) 薄.雪 (bó) 宛.转 (w ǎn) 唱和.(hè)C.吝啬. (sè) 发髻. (jì) 禅.心 (chán) 莅.临 (wèi) D.抚.摸 (f ū) 花苞. (b āo) 淅.沥 (x ī) 屋檐.(yán)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哄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B.潦亮 窠巢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C.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咄咄逼人D.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迫不急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他 犹豫 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B.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人生的春天,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行动起来,播种梦想吧!C.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 彰显 了中华民族 “ 贫贱不能移 ” 的气节。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 津津有味 。
4. “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
”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3 分 )(A) 我们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
(B) 换句话说,要随处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C) 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析出它的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
(D) 这些意思可以写在书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
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4 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2年重庆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重庆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愧怍.(zuò)惩.戒(chěng)腈.纶(jīng)大义凛.然(lǐng)B.盘桓.(yuán)瘦削.(xiāo)拂.晓(fú)咬文嚼.字(jué)C.蓦.然(mò)殷.红(yīn)两栖.(qī)锲.而不舍(qiè)D.炽.热(chì)发酵.(jiào)绯.红(fēi)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B.国庆期间,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那一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他们向北行进着,心头袭来一缕不可名状....的落寞之感,这苍茫的大地,何处才是归宿。
D.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沈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为“战胜冠状病毒,保卫人民健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二、字词书写4.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知识的圣殿富丽堂huáng( ),但每日鏖战题海的我们也难免经历彷徨。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沉下心来,心无旁wù( ),一心追赶,但多次不理想的成绩又怎能让人不怀疑自我。
是我头脑鲁钝吗?是我不够勤奋吗?还是不良学习习惯已经根深dì( )固、积重难返?不,我绝不认输!老师曾说做学问要经历三重境界,或许我正需要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的箴言。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重点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准备:教学安排:一、说读书名言,谈读书感受。
1、【出示课件1】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名言?2、你们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受?小结: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板书: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二、交流书名,探究研析1.出示书名【出示课件2】《汤姆索亚历险记》,引导学生可以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
(1)【出示课件3】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2、交流之前,指导如何围绕话题展开交流。
【出示课件4】(1)交流前思考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
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板书:梳理思路)(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勇于表达)(3)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九年级语文新方法试卷
九年级语文新方法试卷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雪白C. 火红D. 海蓝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游山西村》C. 《望岳》D. 《题西林壁》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孜孜不倦B. 刻苦铭心C. 学富五车D. 专心致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4.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4.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5. 请简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境。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一幅画面。
2. 请根据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一幅画面。
3. 请根据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一幅画面。
4. 请根据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一幅画面。
5. 请根据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一幅画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民族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民族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名言的泛化张颐武在微博与微信等自媒体(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各种不同风格的段子的流行。
这其实有规律性,历久弥新的名言正好适合自媒体的短小精悍的要求。
此外人们生活压力大,事情繁多,而这些段子有的是对人生的感悟,有的是反思,有的针砭时弊或发出追问,也有对纠结的宽解,对困扰的解惑。
这些其实都很对当下年轻人的心思,大家不仅喜欢阅读,还往往用转发的方式加以传播。
这是“微文化”的一个典型表征。
社会有需求,公众也喜闻乐见,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但现在也出现名言泛化现象,出现“鸡汤”和“鸡血”泛滥的现象。
其中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对名人名言的过度消费和利用。
有些段子其实并没有多少深刻的感悟,但由于是名人所说,也平添一些魅力。
但另外一种现象更值得注意,即打着名人的旗号给人打“鸡血”。
有些偏激的言论或消极的表达,一旦有了名人背书,这些价值观本来错位、思想方法简单的言论往往成了不易的“真理”。
这些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启人思考,但若随意放大,片面性就凸显出来。
如“青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说法本来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把它极端化,变成年轻人可以莽撞,不顾具体情况不管客观环境做夸张离谱事情的辩护,就出现了负面含义。
还有如“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当然在具体语境中有深刻哲理,但有些年轻人片面理解这个说法,把它变成自己走极端的借口。
这些话语在网络流行,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一些“名人”,为博取更大名声,获得更多追捧而把话说得越来越极端,以致自己也把持不住理性态度和客观立场,编出更多非理性文字。
二是干脆编造名言,附会给一些名人。
有些段子手和营销账号为引人注目,投一些尚不成熟的年轻人之所好,把自己凭空编造的一些言论附会给名人。
这些言论里“鸡汤”和“鸡血”都有,但“鸡血”更多。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学习第二次终结性检测试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累积运用( 27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归省 (x ǐnɡ).B. 亢奋 (k ànɡ).C. 撺掇 (cu ān).D 羁绊 (p àn).幽悄 (qi ǎo).冗杂 (r ǒnɡ).蓦地 (mò).磷火 (l ín).挑剔 (t ì).戛然 (jiá).面颊 (xi á).糜子 ( méi).氛围 (f ēn).昏暗 (hu ì).斡旋 (wò).羊肚 (d ǔ).2.以下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在繁荣的商业大街上,参观购物的人座无虚席,笑脸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异,不足为奇,王新也获取了优异。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实负起责任,决不同意粗心从事,搪塞塞责,玩忽职责。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居然说得井井有条,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讶不已。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晚餐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同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由,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芒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包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类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
4、指出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 6 分)( 1)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急忙变化。
每一个舞姿都令人颤抖在浓郁的艺术享受中,令人惊讶不已。
()(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深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地变为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 3)骤雨同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同样,是飞扬的流苏;()5、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4)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
(6)《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以“友情”为主题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分)①“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置身五指山中,萦回小路缭绕着山岚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
登至山顶,极目俯瞰,白云_____,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_____的森林,空潆深邃,苍茫hào渺,气势磅礴。
②山间水库,镜平如砥;奇山怪石,蓦然伫立;异树名花,散落其间。
山依偎着水,水_____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令人沉醉,孕育出_____的和谐美丽。
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
村口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③五指山景区诚邀您:赏漫山遍野的醉人绿色,看品类繁多的热带物种,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hào( )渺俯瞰_______(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无际绿水青山弥漫映照B.弥漫绿水青山映照无边无际C.无边无际映照绿水青山弥漫D.弥漫无边无际映照绿水青山(3)将第②段中画线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写在横线上。
2023届六校一联语文答案(广东)
2023届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6710111215181921答案C D B B D B D C D D B A1.(3分)【答案】C【解析】A.原文“悲剧之演成常以善恶与灰色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
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B.“鲁迅认为”错误,这是作者的观点。
D.“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错误。
从原文“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来看,曹雪芹并没有规避“伤时骂世”。
2.(3分)【答案】D【解析】D.“宝黛爱情的毁灭,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错误。
原文的表述是“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即新生事物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选项“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曲解文意。
3.(3分)【答案】B【解析】B.《哈姆莱特》中有大凶大恶之人,即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迪斯。
这是与《红楼梦》不同的善恶对抗的悲剧。
其余三项都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都是各人性格、思想、立场上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4.(4分)【答案】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阐述,论证有力。
②论证语言严谨。
如“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严谨。
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选择了莎士比亚悲剧和《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读同乐——破解名著阅读的尴尬园洲中学张友兴自从名著阅读搬上中考的餐桌,就显得有些尴尬。
从广东三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看,名著阅读题日渐成为拉开距离的“难点”。
以中考为风向标的平常检测中,能够品出这道大菜真正风味的学生少之又少。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农村中学,或许也有基础差的原因,每次的大考小考,名著阅读题空白率总是居高不下;有答的,正确率又低得可怜。
尽管老师反复鼓吹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好处,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读详解十二大巨著只为区区8分很不划算。
基于读了和没读得分结果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事实,有的老师也声称要放弃。
受这种功利目的的影响,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并不高,很多同学只为完成读书笔记勉强而读;老师的重视程度同样也不高,或看天吃饭,顺其自然,或让学生自生自灭。
要破解这尴尬的局面,我的看法是,作为语文老师,要改变观念,思想上引起重视。
老师是要考虑成绩因素,也要考虑时效,但不是全部。
只顾眼前成绩,唯分数至上的功利教学,是一种短视行为。
老师的职责不是制造分数的机器。
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终生受益的东西,应为学生的未来做些事情。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
教材推荐的名著是古今中外精神食粮中精华的精华,浓缩了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学生健康成长极好的精神养料,读好、读透这批书,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别开这些,单就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言,大量地阅读,尤其是大量地阅读这些中外名著,是一条绕不开的唯一路径。
名著阅读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于中考中那区区8分的得分率,却或许散见于现代文文段阅读中,或许是书面写作中,或许见于更远的未来。
但不管怎么说,都不是那区区8分所能估量。
在行动上,老师应参与其中,与学生同读同乐。
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语文老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一定就看了要求学生去阅读的所有名著。
我认为,阅读一定的名著,尤其是自己推荐给学生的名著,是一个语文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很难想象,连学生都已读过的名著,一个语文老师都没有读,学生讲得头头是道,老师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尴尬?从情理上讲,一个语文老师不看书或不爱看书是说不过去的;从工作性质上讲,名著阅读既是考查内容之一,也就是教学内容之一,老师不看名著等于不备课,这是有违职业道德的,说严重点,就是失职。
因为自己没有读,肯定不敢去指点学生,更谈不上精心辅导了,那么,在这一板块上就成了肓点,学生有没有读,读得好不好,就无从掌控。
老师要多花时间读书,然后少花时间指导。
首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诱导学生读名著,爱上读名著。
讲阅读的好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阅读名著。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提高个人气质,可以提升自身魅力。
读书使人充实。
空虚是一株毒草,会消磨人的意志。
阅读名著可以引导学生走上积极健康的娱乐消遣道路,避免沉迷网游、电视。
“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之顺畅”培根说。
阅读可以打开思路,找到灵感,破解谜团。
河南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说得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使自己得到知识浸润、受到书香熏陶,使自己境界高远、胸襟开阔、学识通达、思维敏捷,使自己的认识有感悟、品位有提升、思想有创新。
”(2009-06-16《光明日报》)让学生讲名著故事,让学生羡慕读书。
学生中总有一些积极分子,他们会走在老师的前面,或者超出老师的预期,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让这些同学表现一下自己,特别是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刚入校时,一方面给那些勇于表现自己学生一个锻炼胆量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再创作及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起其他同学读书的斗志,带动更多的同学阅读名著。
讲名人读书故事,让学生明白我应读书。
鲁迅先生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毛主席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就是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三四十年如一日泡在图书馆,以致于把脚底下的楼板都磨穿。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热爱阅读的。
厨房飘香,食欲随增。
正如购物会受广告的影响一样,阅读的欲望可以被人撩起,阅读的方向有时可以被人左右。
以我的阅读经验来说,在接受一本书的时候,一部分是自己在书店在图书室看了部分内容或内容提要后选定的,一部分是听了老师或朋友们的介绍后才看的。
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特别是列入考试范围的经典著作,做一做广告,宣传宣传。
作为天生对什么都好奇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激情很容易被点燃起来的。
《西游记》想像的天马行空与大胆,《水浒》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多样,《格列佛游记》的荒诞与神奇,等等,都芬芳四溢。
其次,奖励与督促相结合,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享受阅读的喜悦感,从而情迷阅读,乐读书。
表扬与激励永远不会过时。
表扬是无本的生意,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赞誉之辞,只要赞之有据,发自肺腑,那就是永远在保质期的一支兴奋剂。
用你那一双慧眼,发现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摘录美词锦句的独特眼光,分析作品主题的鞭辟入里,概括故事的言简意赅,品评人物的丝丝入扣,联想感悟的入木三分,以及读书笔记每个的创新,等等,都可以在每节名著阅读课前高调褒扬。
勤读苦读的可以表扬,以阅读质量取胜的也可以表扬,跟自己比有进步的也要表扬。
表扬可以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利用班级的学习专栏,或配合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等活动,定期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一方面激励优秀者,一方面给后来者以示范。
有时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一本笔记本,或是一支笔,或是本好书,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的同时,在物质上也有成就感。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名著阅读,每年每学期都定期举行名著知识比赛、名著阅读作文比赛,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气氛。
对于那些读书欠用功者则要善意提醒,列举现象,敲山震虎。
对于个别不爱读书者,则要特别关照,有时还单独问话,让他时时刻刻记住阅读这件事。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同学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由开始时的老师要我读书,到我要读书。
记得有一次临近考试,我觉得教学进度有点紧,就跟学生商量,能不能暂停名著阅读,先教读课文?学生一致回答:“老师我们要看名著。
”从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发现很多学生是真的爱上了阅读。
“‘五一’假期里,有许多朋友都去了旅游,我没有去,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有《格列佛游记》陪伴着。
”梁莹莹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再次,传授阅读技巧,讲解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质量,教会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去阅读,开动大脑机器去阅读,由想读书、乐读书上升到一个层次——能读书、会读书。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这句话的含义是,阅读首先要引导,其次要创新。
老师应是阅读的点拨者,“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55页)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上)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一:方法。
俗话说,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法。
学习无定法,但有的效率低,有的效率高。
教给学生方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重要环节宜精读,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速读、跳读。
可以借鉴名人的读书方法,如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等。
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二:难点。
学生每读一部名著,或在推荐阅读的名著中,总有一些读不懂、难于理解的地方,老师可以集中收集起来,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读,指点迷津。
如有的学生反映读不懂鲁迅《朝花夕拾》的个别篇目,经提示后,学生都有原来如此之感。
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三:重点。
学生学业紧张,不可能部部名著都像学者一样进行精心研究,老师有必要提醒学生哪部名著的哪些章节、哪些内容是重要的,以便于学生阅读时有主有次,节约时间。
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四:趋同。
对同一部名著的阅读感受,趋同与多样是并存的。
老师的指导应该是趋同部分,如那些公认的概括,共性的规律,认同的主题,感悟的方向,等等。
每部名著老师都可以为学生列出阅读感受指要,艺术特色指要,主题探微等。
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五:纠错。
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的读书的感受不尽相同,宜自主阅读,百花齐放,但不是乱放。
如在读书笔记中发现理解有偏颇的、或是明显错误的,应该予以纠正。
老师与学生阅读对话关键词之六:创新。
读书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人云亦云,在阅读中感悟与众不同又言之有理的,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表扬。
正如精心备好了课才能在上课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一样,语文老师不但要读名著,而且要熟读、深读、精读、研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以上应做的工作;做好了以上工作,名著阅读才不会是一种边缘性的内容,才可以破解尴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