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三、归纳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 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茍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 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她 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 “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 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四、强化训练
讨论交流:
备用页、可 删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周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 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 你是怎样看待的?
五、布置作业
1.雨果是哪个国家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2. 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 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 雨果又是怎样看待 这件事的呢?请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读一读。
本课结束
备用页、可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删时除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在法国,就有一个富有正义、良知和 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作家——雨果,勇敢 地站出来,通过一封公开信,斥责了这些 臭名昭著的殖民侵略者。
这封信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浪漫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 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在雨果心中,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请找出 雨果对圆明园进行概括性评价的词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雨果的生平,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话题搜索相关资料;领会反语的作用,体会讽刺的艺术效果;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雨果伟大人格魅力,进行爱国主义的深层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速读,筛选信息;朗读,掌握反语的修辞特点。

2. 难点朴素的爱国情怀,正义的思想教育,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 搜集雨果的生平介绍资料。

2. 搜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历史资料、圆明园的图片。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幻灯出示标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请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相关信息:作者雨果、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巴特勒上尉。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幻灯出示: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由于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贡献突出,在法国有很高的威望。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

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

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

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二、速读文章,记住重要信息1.教师讲述速读要求。

速读文章,包括课文及注释约1400字,3分钟内读完(根据中学生速读标准500字/分钟而定),要求看得快,记得准。

2.学生抢答题目(幻灯出示):(1)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2)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埃及有,罗马有,巴黎有,而东方有。

(4)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 沧桑之变,战火已经使得庙顶 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 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 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 姿。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 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 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 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 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 成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 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 发指。
大水法前的兽首人身的12生肖, 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每日按时依 次喷水,至正午时12生肖同时喷泉, 场面壮观。
目前圆明园兽面人身的12生肖 中,包括即将回归的铜猪首,已有 牛首、猴首和虎首4件回归祖国;已 知铜鼠首、兔首由法国人收藏,铜 马首在台湾;铜龙首、蛇首、鸡首、 狗首、羊首下落不明。
雨果
统治者发起的侵略行为并不代表人们的意见,法兰西 人民非常非常友好,并不支持这次远征.
写作训练: 用书信的形式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学 习本文的感受与想法。(不少于500字)
内容提示:供参考选择 1、如何看待雨果的观点? 2、对雨果有什么情感? 3、学习本文有何感想启示? 4、今后你将如何打算、努力? 5、联系历史控诉侵略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 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 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 皇家园林。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火烧圆明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圆明园遗址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 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 收藏流失的中国文物167万件, 多数是战争时期掠夺品。这 些文物占中国流失文物的十 分之一,中国绝大部分流失 海外的文物在民间收藏。
而先生,你所说的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给中国, 这个凤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当时英法联军敢抢掠中国圆明园的财 物,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太落后,落后得连一个花园也保护不了,这 样的国家又有谁不来践踏、蹂躏呢?那一次的鸦片战争,已经让许 多中国人觉醒,他们开始奋斗,开始努力,这一份屈辱驱打着他们。 先生,你放心吧,这个凤愿,总有一天,它一定会实现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 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 句话反映了雨果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体现了 他怎样的精神与胸怀?
美文品读
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两个强盗”专指英法政府。 依据:“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
拓展延伸
历史可以过去,但历史绝不能忘记。 我们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使我们的祖国 更为强大。 强大了的我们绝不会欺负别的国家,因为我 们是真正地热爱和平。
课堂小结
就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法)雨果
赞美圆明园——饱含深情
公正的立场
公正
谴责两强盗——犀利尖锐
中国人的立场 全人类的立场
无私 正义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 称赞、赞扬。 不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比喻对事物做的轮廓的描写。
不可名状 令人惊骇
让人感到惊讶害怕。 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整体感知
交流展示
1、题解:标题中的“远征中国事件”是什么事件? 雨果为什么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雨果是如何评价这 一事件的?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事件”即“第二次鸦片战争”;
例如:①以前……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③我们欧洲是文明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④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效果:更有力地讽刺了英法强盗的无耻罪行,表达了 对侵略者极大的愤怒和无情的谴责。
美文品读
交流展示
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 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 了雨果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 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原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原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原文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震撼读者心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体味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

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①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②就谈起过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背景知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背景知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

2、背景知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6月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

8月,攻陷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

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

后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3、写作背景:雨果致法帝拿破仑远征军团长巴特勒上尉的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归国,红极一时,希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雨果却毫不客气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的功夫,巧夺天工建造而成的世间罕见的伟大建筑。

当然,雨果没有见过圆明园,但从伏尔泰的作品中得悉当时在欧洲称之为“夏宫”的圆明园之于东方,等于金字塔之于埃及,竞技场之于罗马,巴特农之于希腊,圣母院之于巴黎。

雨果指圆明园与巴特农均为世间玄邈丰美灵思巧构之大成,且圆明园犹更胜一筹,因为它是中国玄学艺术的典范,是如嫦娥月宫之类的至高无上化境的体现,是欧洲文明天际外寰宇旷世伟构。

雨果在信中指出,就是英法两盗入侵,荷戟操戈,劫财焚园,荼毒中土,摧残倾法兰西庙堂文物均不足与比肩的稀世瑰宝,尽化尘土,林园妙境历万劫不复,呜呼痛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雨果的评价 赞美圆明园
讽刺英法联军
“更彻底”“更
“世界奇迹”“巨大的典范”“言 漂亮”“丰功伟绩” 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 “收获巨大”“我
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
们欧洲人是文明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
“全部赞誉”
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思路:总评——对照突出——具体讲
语言:反语——讽
2.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句话以漫画的情势形象地再现了强盗相互勾结的丑 陋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3.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 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 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4.今天,帝国竟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hu恍ǎn若ɡ hài
惊骇
liú lí 琉璃
xī 晨曦
f珐à 琅lánɡ
chóu 绸缎
piē 瞥见
jié 劫掠
zhuì 缀满
liáo 眼花缭乱
二、记一记
赃 物: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箱 箧: 箱子。 制 裁: 用强力管束并惩戒,使不胡作非为。 瞥 见: 一眼看见。 晨 曦: 早晨。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不留下。 不可名状: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 侵犯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 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陷 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10月 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明园, 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辞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辞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课件

提示:一幅珍贵的画卷如果要用
焚烧的方法毁灭掉,需要多少时 间? 那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又会烧掉 多少珍贵的书画文物呢? 你计算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圆明园的今昔照片对

曾经仙境似的圆明园
被毁前的大水法
被毁后的大水法
被焚毁之前的圆明 园海晏堂照片,堂 中的12生肖铜像栩 栩如生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 海晏堂照片局部, 12生肖铜像荡然无 存
赃物 zānɡ 晨曦
jĭyŭ 给予
Jié 洗劫
野蛮 mán 琉璃 liúlí
珐琅 fàláng 朱鹭

二Hale Waihona Puke 朗读课文,整 体感知。1、信的正文写了哪些内容?
赞美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1-4) 揭露英法联军的罪行。 (5-6) 指出英法政府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7-10)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 么立场、态度?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 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 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4、“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 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承上起下。“奇迹”是上段对“万园之园” 的总括赞美,“消失”引出下文的英法强盗。这句另起一 段,在内容和语言上与前一段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震 撼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极端愤慨之情。
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 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 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 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 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 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雨果
维克多· 雨果(1802~1885),法国 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 威尔》,剧本序言反对 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 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 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 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这座花 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 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 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 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 博物馆。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 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 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 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 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 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 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 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整体感知
问题解决
主 要 内 容
描述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 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解决
1.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蕴含了怎 样的感情? 2.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 联军的强盗行为?语 言有什么特点?
总评 : “世界奇迹”
圆 明 园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充满 赞美 之情
巴 特 农 神 庙
法国的巴黎圣母 院
罗马的斗兽场
圣母院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 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世界奇迹”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概括
具体
概括 哭泣的圆明园
(巴特农神庙、金字塔、 斗兽场、圣母院)
谴责
读一读,写一写
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给予jǐ
制裁cái
洗劫jié
赃物zānɡ 晨曦xī
野蛮mán
琉璃liúlí
作者简介 课文解读 思想感情 问题探究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 明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 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揭露而出。两者形成鲜 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出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 为的观点。
细读感悟
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 建筑。
埃及金字塔 巴黎圣母院
罗马斗兽场
作者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
作者将英法联军比喻为两个来自欧洲的 强盗,并围绕该比喻展开,形象生动地表现 了劫掠圆明园事件的强盗行径。
作者在揭示联军劫掠行径部分并未直接 用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语言,但是却达到了 强烈谴责的效果,你认为达到该效果的原因 是什么?
走近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 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 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 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 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 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 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
写作背景
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 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 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 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 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
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 是为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
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 民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 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 主义并不相悖。
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 属于人类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切,都会变成人类文化 的一部分,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没有国界。尤 其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和 平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根深蒂固,文化 更是没有了国别之分,一切财富都是属于人类 的财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2)课文内容解读:准确把握雨果在信中的观点和立场,以及他如何批评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举例:分析雨果在信中提到的“悲剧就是美被撕碎给人看”等核心观点,理解其反对侵略的立场。
(3)语言艺术分析:掌握雨果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以及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作用。
-举例:通过实例分析,如对比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增强表达效果上的重要性。
(4)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不熟悉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辩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文明被破坏的情况?”比如,我们身边的历史遗迹被忽视或损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明尊重与保护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雨果的信,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尊重与保护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增强思维品质:训练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雨果的观点,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语言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精彩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创意表达。
此外,今天的课堂小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文明尊重和保护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这一理念应用到生活中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明尊重的重要性。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雨果的信件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增强爱国情怀。

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写作背景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犯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犯军立刻开 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 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 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 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 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 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到达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秘秀丽的园林建筑为 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愿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 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本文内容高深,见解精辟,语言精美,爱憎分明。在学习中, 你感受到了哪些艺术特色?
【答案】 铺陈手法是文章的一大特点。作者纵情挥洒笔 墨以渲 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见,也在为后文抒发感 情、发表议论 作铺垫。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处使 用鲜明准确的对照。 另外,文中还大量使用见解独到、言简意赅的反语,更入木三 分地揭露了侵犯者虚伪、丑 恶的嘴脸,使文章幽默、深刻,给 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语言特色,品味作者高深的语言艺术,体会反语
的强烈讽刺效果。重点
2.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体会信中显露的爱憎分明的感
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难点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 的情感。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 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 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 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 光辉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课文解读 【第一部分(1)】
1.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作用?
文章开头,作者直接指明对方让自己写信的用 意,即在侵略者看来,他们的侵略是高尚的、光荣 的,为下文展开批驳树立了靶子。
2.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是“体面”的,这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语,表现了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 反的词语来表达某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 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字词学习
赃物( zānɡ ) 绸缎( duàn ) 制裁( cái ) 琉璃( liú lí) 珐琅(fà lánɡ) 晨曦( xī ) 劫掠( lüè ) 瞥见( piē ) 箱箧( qiè ) 惊骇( hài ) 眼花缭乱( liáo )
词语解释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 世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 号遇难记》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 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1856年 联合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 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最后还将这 座修筑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 之一炬。
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 在全人类的立场坚持正义。他能将政府与人民 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思路:总评——对照突出——具体讲述
走进文本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 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行?
苏醒的头脑
雨果
公正的立场
正直的良知
博大的胸怀
难能可贵的人道 主义精神
雨果(1802-1885)19世 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的领导,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 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 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 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 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 说。
走进文本
1.找出并品析课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犯者的语句。
雨果的评价
赞美圆明园
讽刺英法联军
雨果的评价
赞美圆明园
讽刺英法联军
“世界奇迹”“规模巨大的典范”“言语 “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
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
“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
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 “全部赞誉”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维克多·雨果
布置作业
思考探究
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 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犯中国、劫掠毁 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 从描摹、赞颂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 进行论述。
①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 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分析:“更漂亮”本来是赞美的词语,这里运用反语,讽刺、批 评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 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 新人教版

2019/12/26
2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
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
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它不仅是中国建园艺
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奇迹,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圆”。园内
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绘画,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
图 “ 话 ” 圆 明 园
12
2019/12/26
图 “ 话 ” 圆 明 园
13
2019/12/26
图 “ 话 ” 圆 明 园
14
2019/12/26
图 “ 话 ” 圆 明 园
15
大家知不知道,对于这场灾难,惋 惜、同情的不仅仅是我们;对于这些暴 行,愤慨、谴责的也不仅仅是我们。
在法国,就有一个富有正义、良知 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作家——雨果, 勇敢的站出来,通过一封公开信,斥责 了这些臭名昭著的殖民侵略者。
这封信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
2019/12/26
16
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制裁(cái ) 恍(huǎng)若 珐(fà)琅(láng) 惊骇(hài) 瞥(piē)见 缀 (zhuì)满
箱箧(qiè) 给(jǐ)予 琉(liú)璃(lí) 眼花缭(liáo)乱 晨曦(xī) 劫(jié)掠 绸(chóu)缎
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奇迹,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圆”。园内
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绘画,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
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可以说,圆明园汇集了我国封建文
化艺术的精华。
2019/12/2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 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 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 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 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 杰出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灭, 强盗的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合作探究
•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 特殊含义?)
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 属于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 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 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 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义正词严,批判力强。
合作探究
• 5.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 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中国当年被掠夺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中国晚清朝政腐败,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婢膝 来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
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
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 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情境导入
巴特勒是想利用雨果的显 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 谓“胜利”捧场。征询他对所 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想得 到一些赞美褒奖之辞,结果雨 果站在了人道主义立场上,为 “巴特勒”们的行径感到不齿。
就 致英 巴法 勒联 上军 尉远 的征 信中

课文精要
写信缘由 ——巴特勒征求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世界奇迹

赞美圆明园

主体
亚洲文明的剪影

强盗洗劫、焚毁圆明园

谴责英法联军
怀
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呼应开头 揭露与控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的语言,感受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4.培养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雨果的作品阅读较少,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

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反语,对反语的理性认识不够,通过文句的揣摩,增加对反语的讽刺效果的理解。

八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待于在本课中进一步得到培养和提升。

重点难点
1.揣摩文章的语言,体会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雨果的语言魅力。

2.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昨天我在阅读时看到这样一句话,感触很深,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

”——这句话传递给你什么信息?
学习的本质在于思考,思考能使我们获得崭新的知识,也能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到升华,懒于思考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

愿我们今天的课堂能迸射出思考的火花。

活动2【讲授】1.切入
从两人的身份切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这里涉及两个人物,一个是享誉世界的法国文学家雨果,另一个是巴特勒上尉,两个人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之中,那么雨果为什么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齐读第一段文字。

)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什么是意见?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

)
大胆设想,在雨果写信之前他应该收到了巴特勒上尉的来信,
那巴特勒上尉在给雨果的那封信中主要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所以真的是征询意见吗?不是,而是希望雨果能给予赞誉。

活动3【讲授】2.分析雨果眼中的英法联军
雨果有没有应巴特勒上尉的要求给予充分的赞誉呢?自由朗读2——10段,划出文中表明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的词句。

朗读分析:
分析贬义词,感受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的愤怒谴责。

PPT出示相关词语,并分析。

强盗、窃贼(强盗:指的是用暴力强制地把属于他人的财产据为己有的人。

窃贼:犯偷盗或非法侵占罪的人)——英法联军扮演的角色。

洗劫、放火、行窃、劫掠、掠夺——这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所作所为,名为远征,实为侵略。

赃物——英法联军的非法所得的称呼——笑嘻嘻地回去,还拿出来展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制裁、抗议——英法联军的可悲下场。

PPT出示:这就是雨果眼中的英法联军:(齐声朗读)
打着文明的旗号,
扮演强盗的角色!
多么可恶!
洗劫放火,行窃掠夺,
无恶不作,暴行如斯!
多么可恨!
笑嘻嘻,满载赃物而归,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多么可耻!
人民定将抗议,
历史必将制裁!
多么可悲!
这些词语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英法联军的愤怒地谴责!
分析褒义词,感受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尖锐讽刺。

PPT出示:彻底、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①这些词是什么意思?——破坏彻底、丑恶、无恶不作、恶贯满盈.......
②为什么作者要反过来说?——尖锐地讽刺(举成绩的例子加深理解)
③明确反语的含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④你能把这种讽刺的感觉读出来吗?(重音、语调上扬)
⑤像这样的反语还有吗?
文明、野蛮——英法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赞誉——实为批判。

……
——从如此有表现力的反语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了雨果先生对他们的尖锐讽刺,又让我们感受到雨果先生的语言魅力。

活动4【讲授】3.分析雨果心中的圆明园
①设疑激趣:也就是说,6——9段已经把他的意见鲜明地表述清楚了,那么问题是,文中中间的几段文字能不能干脆省去不写呢?
②默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
世界奇迹、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的建筑、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建筑、亚洲文明的剪影。

圆明园还是中国的圆明园吗?——不是——为什么?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作者怎样的感情?(盛赞)
请四位同学分别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这些句子!(背景音乐) PPT出示: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③还有哪些句子也在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呢?圆明园还仅仅是中国的圆明园吗?
④雨果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写信,他为什么要在信中盛赞圆明园呢?
——反衬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是他们将这样的世界奇迹毁于一旦。

他们制造的是一个悲剧,全人类的悲剧。

鲁迅先生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中这样描述他对悲剧的理解: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撕毁给人看!,事物越美好,悲剧的意味就越浓,对制造悲剧的对象就越憎恶!
让我们怀着无比痛惜的心情朗读第四段。

(要有起伏!)——三四两段为第五段的直接批判做了充足的情感铺垫!
活动5【讲授】4.探寻我们心中的雨果
如果你是雨果,你会毫无顾忌地写下这封信吗??
(预设:考虑到自己是一个法国人;考虑到对象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军官;考
虑、到后果等等。

)
雨果在大是大非面前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大义凛然,大胆直言,你认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直而勇敢——这就是雨果的人格魅力!
活动6【讲授】5.总结
读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雨果作为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有感受到面对暴行敢于大胆直言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向雨果致敬,感谢他还中国以公道,感谢他还世界以真相!
活动7【作业】
假设雨果因为这封信而受到迫害,他将被送上法庭进行审判,请你为雨果写一段申诉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