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科学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
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1.制冷空调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
冷藏柜利用了冷空气下降的原理。
12.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3.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都可以制造风。
14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行成了风。
15.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1 “吹蜡烛”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2 用吸管吸水实验实验材料:杯子、水、两根吸管。
实验方法: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装有水的瓶子里,另一根露在瓶子的外面,看能否吸到水。
实验现象:无法吸到水。
实验3 用感官辨别液体观察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观察步骤:1、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观察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4 水温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5 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录下来。
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6、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一个。
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3.小故事一个,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一)探索影子1.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和影子做游戏,但是影子有许多秘密,咱们把他找出来好不好?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鼓励幼儿用身体的各部位和影子做游戏)2.幼儿自由地和影子做游戏,积极探索影子的秘密(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并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
)3.讨论:影子的秘密提问:① 你是怎样和影子玩的,发现了什么?② 影子会变吗?它是怎样变的?教师小结幼儿的发现。
知识点:影子会动,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影子会变,随着与光源距离的长短而变化。
(二)游戏:猜影子玩法:1.教师请两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幼儿藏在屏幕后面,请其他幼儿分别猜猜他们是谁?提问:请问他是谁?你怎么知道?2.请两名特征不明显的幼儿藏起来,增加游戏难度,引起幼儿兴趣。
知识点:影子的特征与物体有关。
(三)利用游戏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欲望。
1.教师用手影给幼儿讲故事,请幼儿欣赏。
a.幼儿对着影子自由地表演手影。
b.请幼儿换用手偶结合音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有趣现象,当幼儿兴致较高时,教师忽然将灯关掉,引导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2.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打开灯进一步提问)有灯光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知识点:影子、物体、光线三者密切相连,缺一即形不成影子。
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小动物和植物。
2.蚂蚁过冬的方式是冬眠。
它是群居动物。
3.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
6.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手——触觉。
7.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8.堆肥是减少垃圾,同时得到肥料的好方法。
9.人们把土壤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粘质土、沙质土和壤土。
10.在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其中叶绿素使叶子变绿,叶黄素使叶子变黄,花青素使叶子变红。
11.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12.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13.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
14.猫在夜晚可以发现老鼠是因为猫眼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肉垫。
15.鲁班发明了锯。
二、拓展知识1.自转旋翼下降快慢与什么有关?答:翅膀大小、制作材料、翅膀形状、自转旋翼重量有关。
2.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答:伞的面积、绳的长度、伞的面料有关。
3、选择堆肥的好处是?答: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1.减少垃圾、美化环境。
2.制造肥料。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来观察它?答: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的动物,叫做昆虫。
用放大镜。
3、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什么?答: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
主要因素:环境温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色龙在树丛中随环境改变,体色袋鼠在草原上跳的又快又远。
鸽子在空中自由飞翔2、鲤鱼的皮肤表面长有鳞片,刺猬的皮肤上长着刺。
大象的皮肤非常粗糙。
3、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于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4、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
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5、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6、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信天翁,能在天空中滑翔。
7、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8、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9、有的植物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10、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11、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的作用12、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13、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14、花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土壤的一种成分15、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反思16、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7、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
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
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三类土壤渗水能力不同。
18、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厚度有的竟达1米。
19、土壤上种植着很多农作物。
土壤的形成过程很漫长。
20、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2、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23、花岗岩中有黑色的斑点24、给采集来的岩石分类,制作岩石标本。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肉眼看不到,摸不到,重量比较轻,并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3.水雾是液态,是由无数的小液滴组成的,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可以触摸到,重量比水蒸气重,且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
4.水和水蒸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物质,都占据了空间,有一定的重量。
5.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热。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速度不一样。
6.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7.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00℃开始沸腾逐渐汽化,水沸腾后的变化是从液态变成气态,变化属于汽化现象。
10.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11.水在0℃时会结冰,从液态变为了固态。
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速胀大。
12.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加热时要用外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1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1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6.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17.测量水温的要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8.水和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h2o组成,都是无色无味的物体。
19.水和冰的存在的形态不同,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密度不同,水是1g/cm3,冰是0.9g/cm。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物质与变化试题1:1. 物质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状态?- 回答: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2. 举例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性质。
- 回答:- 固体:如石头、铁锅,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液体:如水、果汁,没有固定形状,具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气体:如空气、氧气,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可被压缩。
3.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 回答:物质的变化指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可以是形态、组成或性质的变动。
试题2:1. 举例说明一种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 回答: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变成不同的状态。
例如,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凝固成冰(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变成水蒸气(气态)。
2. 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实现物质状态的转变吗?- 回答:是的,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使物质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
加热可以使固体熔化成液体或液体蒸发成气体,而降温则可以使气体凝结成液体或液体冻结成固体。
3. 除了加热和降温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 回答:除了温度的改变外,物质的状态也可以受到压力、浓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试题3:1.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动物。
- 回答:狗、猫、鸟。
2.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回答:动物有生命、能够感觉、能够运动。
3. 举例说明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回答: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然后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试题4:1. 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当的温度。
2. 为什么植物在暗处长得不好?- 回答: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处于暗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正常,植物生长得不好。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最新8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最新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信息。
)三、回忆中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大树与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汇报内容真丰富,有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候,我们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四、观察真正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观察大树个人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7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面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知道水结冰和融化需要什么条件等。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体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也知道有些物质虽然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本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本节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清楚知道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但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还是缺乏概念。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如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
2024年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资源:本课程包含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身体特征图像或影像资料,如幼儿、小学生、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
还涉及“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其中包括各种温度计(如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和自制模型,测量范围从-200°C到1100°C)以及相关实验设备,如冰块、保温杯、食盐、试管、烧杯等。
还提供关于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挂图或影像资料。
二、教学核心与难点:本课程内容涵盖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的事物,理解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强调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与用途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如长期观察和记录、使用图表记录结果,以及进行定量观察和科学探究过程。
目标是提升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1. 学生总体对科学学习有高度兴趣,但缺乏灵活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擅长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
2.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科学知识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较弱。
家长和部分教师过度关注语数学科,导致学生接触自然、实践操作的机会有限。
3.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动手操作,适合科学课程的学习。
四、教学质量提升策略:1.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心备课,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保持教学热情,关注每个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 优辅工作: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参与课外科学活动,增强能力。
对后进生给予更多关注,表扬其进步,激发学习兴趣。
3. 拓展课堂:结合课内与课外,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互动,促进共同进步。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注重活动总结和课后交流。
五、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包括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三年级科学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精选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2、学生能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3、学生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找蚂蚁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二、观察蚂蚁(一)室外观察蚂蚁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范文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有肯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测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外形。
用拓印树皮的观测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立场、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测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改变。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测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争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预备】学校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测所需,同时为各小组预备:一张观测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测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测,每个小组尽量观测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测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测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测的树长在学校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次来观测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沟通: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测方法来观测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测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约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测笔记。
〕二、观测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测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外形、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测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觉?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测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测的顺次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测记录1、整理:分小组依据观测记录整理成观测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测记录,能猜出是学校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测记录,思索、沟通:我们观测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争论,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爱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测它,它会怎样改变?把你的意外发觉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觉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三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
1.夏天狗为什么张大嘴巴喘气?答:因为狗的汗腺在舌头上,张大嘴巴加快呼吸的目的在于散发多余的热量。
2.蚂蚁是怎样认路的?答:蚂蚁是依靠天空中的景物、地面的景物、气味认路的。
3.汽车轮子上有花纹。
这是为什么?轮子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加轮子有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4.怎样和植物交朋友?答:给植物浇水、施肥;给植物挂牌;不踩踏草坪;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不摘花折枝5.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答:1给动物安家;2给动物喂食;3不掏鸟蛋,不毁鸟巢;4看到别人捕杀动物要制止;5自觉宣传保护动物的常识6.当你坐在椅子上,另一个人用食指抵住你的前额,你能站起来吗?如果要站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答:不能,因为人坐着的时候,重心在上半身,当被人用手指抵在头上时,就等于控制住重心的活动,用双脚的力量很难站起来。
方法:1).身体前倾2 )借助双手的力量3)双脚往后移7.用两根同样粗的吸管能喝到饮料吗?答:不能。
1用一根吸管2.把外面的吸管堵住3.外面的吸管用细的,里面的吸管用粗的。
8.怎样描述玩具?答:描述玩具时,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轻重等方面来描述。
.9.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有什么意义?答: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意义是:对观察过的问题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10. 牛顿说过什么?有什么意义?答: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意义是: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11.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 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答: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例如:汽车的发明是交通非常方便。
13. 为什么汽车轮子上有花纹呢?答:为了增大汽车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4. 写出六种科技产品。
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克隆羊,磁悬浮列车,天文望远镜。
三年级科学课件
05
科学家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 和化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两个
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以对放射性研究的贡献而闻名 ,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之一。
居里夫人的生活经历展示了科学 家是如何通过坚持不懈和好奇心 克服困难并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
的。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物理学 家,他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奠 基人之一。
湿度
适量的水分是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过于干燥或潮湿 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光照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 用,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 求有所不同。
02
动物的奥秘
动物的世界
动物种类
介绍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包括哺 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
等。
动物习性
描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 、繁殖、栖息地等。
动物与环境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04
发芽阶段
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开始萌 发,胚芽逐渐突破种皮。
生长阶段
根系和茎干开始生长,叶子逐 渐展开。
开花阶段
植物生长成熟后,会开花结果 。
结果阶段
果实成熟,种子形成并准备传 播。
植物的生长条件
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植物生长至 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 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健康。
三年级科学课件
• 植物的生长 • 动物的奥秘 • 地球的奥秘 • 科学实验 • 科学家的故事 • 科学前沿
Hale Waihona Puke 0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种子
01
02
03
种子的构造
种子由种皮、胚乳(或子 叶)和胚芽组成。
种子的分类
根据种子的来源,可分为 野生种子和栽培种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三年级小学生记住的20个科学知识点
【导语】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常⼴泛的⼀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物观园、科学历史、地球故事、奇⼈奇事、⽣命科学、科技⽣活、相关下载、UFO、军事科技、科幻世界、数码家电、健康饮⾷、科普学术等知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路? 蛇的⾝上有很多鳞⽚,这是它们⾝上最外⾯的⼀层盔甲。
鳞⽚不但⽤来保护⾝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时,⾝体会呈S形。
⽽每⼀⽚在S形外边的鳞⽚,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
这些鳞⽚跟蛇的肌⾁互相配合,并能推动⾝体向前爬⾏,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动呀! 2.为什么⼈⽼了头发便会变⽩? 我们的头发中有⼀种叫「⿊⾊素」的物质,⿊⾊素愈多头发的颜⾊便愈⿊。
⽽⿊⾊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
⼈类到了⽼年时,⾝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啊! 3.为什么肚⼦饿了会咕咕叫? 肚⼦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物快消化完,胃⾥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内⾥的液体和⽓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
下次不要再为肚⼦咕咕叫⽽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理动作呢。
4.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型庞⼤的驼鸟类的⼀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是它们的⽻⽑都太柔软,翅膀⼜太⼩,根本不适合飞⾏。
另外,驼鸟的肌⾁不发达,胸⾻⼜平平的,对飞⾏都没有帮助。
驼鸟⽣活在⾮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
5.为什么罐头⾥⾷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豉鲮鱼、茄汁⾖......都是美味的罐头⾷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法进⼊。
⼈们在制造罐头⾷品的时候,把罐头⾥的空⽓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
在没有空⽓的情况下,即使⾥⾯的⾷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法⽣存或繁殖啊! 6.为什么婴⼉刚出⽣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刚出⽣时都会呱呱⼤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是他们正在⼤⼝⼤⼝地呼吸着第⼀⼝的空⽓呢!当婴⼉离开妈妈⾝体出⽣时,他们吸进的第⼀⼝空⽓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通过科学学习,我们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探索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了解它们的特点、生存环境以及与我们的关系。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生物之一,我们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植物包括了蔬菜、花草、树木等各种各样的类型。
它们从种子开始,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过程。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植物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其生长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播种植物、观察其发芽的过程,以及为其提供适当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是不同的,有些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有些则适应在半阴凉处生长。
通过学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角色,培养对自然界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二、动物的特点与分类与植物不同,动物更具有丰富的行为和特点。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分类。
动物根据其有无脊椎、产卵或胎生等特点,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鸟类到哺乳动物,我们将学会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表、行为和食物来源来判断其所属的类别。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动物的生存环境。
有些动物适应在陆地生活,有些则适应在水中生活。
我们将了解它们生存的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动物的特点与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对动物的保护与关爱意识。
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与植物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我们将了解植物和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植物能够提供氧气、食物和药物等重要资源,动物则提供了众多的食物和劳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头小,宽而扁平,颈长而灵活,裸露的头部、 颈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红色;喙(Beak)直 而短,尖端为扁圆状;眼(Eyes)大,继承鸟 类特征,其视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 (Eyfyusfr)。中国古代郭义恭的《广志》“安 息国贡大雀。雁身驼蹄,苍色,举头高七八尺, 张翅丈余,食大麦,其卵如瓮,其名驼鸟。” 《唐书· 吐火罗传》“吐火罗,永徵元年献大鸟, 高七尺,黑色,足类骆驼,鼓翅而行,日三百 里,能噉铁,俗谓驼鸟。”
古桉树-----最高的树
古桉树
• 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 耸入云的巨树,它们一般都高达百 米以上,最高的竟达156米,比美洲 的巨杉还高14米,相当于50层楼的 高度,难怪人们把它称为“树木世 界里的最高塔”。 这种树木叫杏仁桉或杏仁香桉, 属桃金娘科,生长在大洋洲的半干
古桉树
• 这种树木叫杏仁桉或杏仁香桉,属桃金娘科,生长在大洋洲 的半干旱地区。它的树干没有什么枝杈,笔直向上,逐渐变 细,到了顶端,才生长出枝叶。这种树形有利于避免风害。 如果举办世界树木界高度竞赛的话,那只有澳洲的杏仁 桉树,才有资格得冠 军。 杏仁桉树一般都高达100米,其中有一株,高达156米, 树干直插云霄,有五十层楼那样高。在人类已测量过的树木 中,它是最高的一株。鸟在树顶上歌唱,在树下听起来,就 象蚊子的嗡嗡声一样。 这种树基部周围长达30米,这样高大的树木,地下的根 也扎得又深又广,便于吸收足够的水分和防止大风把树刮倒。 树干笔直,向上则明显变细,枝和叶密集生在树的顶端。叶 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叶是表面朝天,而它是侧面朝天,象 挂在树枝上一样,与阳光的投射方向平行。这种古怪的长相 是为了适应气候干燥、阳光强烈的环境,减少阳光直射,防 止水分过分蒸发。 最古老的树——银杏(二亿七千万年前就开始出现);最 高的树——杏仁桉(澳大利亚草原,最高达156米);最粗的
尸花
• 这株巨大的Titan魔芋花在前一天晚上绽放后,就 吸引了众人前来观看。在澳大利亚,人们是第2次 看到深红色、边缘带有褶皱的Titan魔芋花绽放。 悉尼皇家植物园发言人表示,在悉尼,以前从没 有任何一株花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无论是游客 还是当地居民似乎都对这株魔芋花有着浓厚的兴 趣。 • Titan魔芋花的直径可以达到1.33米,被认为是世 界上最大的花,在40年的生命期中只开2~3次花。 这种花最早是由欧洲植物学家于1878年在印尼西 苏门达腊的热带雨林中发现的。1889年,Titan魔 芋首度于英国皇家植物园开花。在温室中人工栽 培的Titan魔芋是很少开花的,因此每当花朵盛开 的时候,总是会吸引众人的目光和围观。
尸花
--------------世界最大的花
尸花
尸花
• 魔芋花完全开放时能发出一种特 殊的类似腐烂尸体发出的味道, 因此也被称为“尸花”。这种特 殊的尸肉腐败的气味担负着Titan 魔芋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浓郁 的气味能吸引昆虫的前来,进而 将卵产在植物中,等到昆虫发育 成熟后,它们就成为Titan魔芋传 播花粉的得力助手。
鸵鸟
• 鸵鸟后肢甚粗大,只有两趾(第Ⅲ、Ⅳ趾), 与一般鸟类有三~四趾不同,是鸟类中趾数最 少者,内趾(第Ⅲ趾)较大,具有坚硬的爪, 外趾则无爪。后肢强而有力,除用于疾跑外, 还可向前踢用以攻击。翼相当大,但不能飞翔, 主要是因为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起,锁骨退 化,且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 毛蓬松而不发达,缺少分化,羽枝上无小钩, 因而不形成羽片。显然,这样的羽毛主要功用 是保温。
鸵鸟
• 雌性(Hens)毛色大致与雄鸟相似,只是 毛色棕灰不像雄鸟那么艳丽。幼鸟(Chicks) 羽色棕灰斑驳,须经数次换羽,至两岁时 才能达到成鸟的羽色。此毛色主要是为了 便于伪装。两性幼雏长得非常相像,甚至 年轻的鸵鸟也相差很少,到目前为止仍无 法从外貌分辨雌雄,只能从性器官去区别。 鸵鸟之骨盆为封闭形,左右耻骨(Pubis b.) 在中线形成瘉合。值得注意的是,鸵鸟的 排尿和排粪是分开的,这与其他鸟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