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知道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⑶知道低压槽和高压脊概念及在图上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⑵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点及天气状况教学难点:(1)冷锋、冷锋过境时与过境后的天气变化(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3)锋面气旋中冷、暖锋面的判读二、说学情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三、说教法本节课基本方法为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适时采用直观演示、阅读、讨论、对比、绘图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思维,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目录一、教学内容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 (1)2.学时 (1)3.教材结构 (1)4.教材重点难点 (1)二、学情分析: (1)三、教学目标设计: (1)1.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四、教学方法设计: (2)五、学法指导: (2)六、教学过程: (3)七、学习流程图 (5)《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
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况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 学时:一课时3 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3)锋面气旋的分析。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
上了高中,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不注意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使高中的学习越来越困难。
本节学习中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天气雨气候的区别,读过常见的天气符号和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对锋面天气现象有初步认识,但是锋面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再加上这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比较简洁,学生不容易理解。
3.1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主题,紧密结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激发学生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突出重点、难点:针对学生掌握程度不一的情况,明确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如天气系统的特征、天气图分析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5.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完成以下练习题:
(1)判断以下天气图中的气旋和反气旋,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以下锋面移动方向,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勿抄袭。
2.作业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过程,体现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3.提交作业时,注意字迹清晰,图表整洁,论述有条理。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天气系统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4.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5.强化地理信息解读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课件(共31张PPT)
D.弱高压
10.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 机动车辆的增多 ② 高能耗工业比重大
③ 冬季燃煤取暖 ④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左图为2019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
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日,甲地最可能( )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a)时刻,台北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7.图中(b)时刻,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A.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B.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C.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D.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倒春寒指初春(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中后期(4月)气温较正常年
份低的天气现象。倒春寒的标准是日平均气温≤ 12 °C,维持期≥ 3天,这不
利于秧苗生长。受1976年4月7日〜10日的倒春寒影响,仅湖南、江西、湖北
三省就损失谷种达3.5亿kg。2015年4月的倒春寒对湖南水稻种植的影响却较
微弱。据此完成小题。
1.读材料一,动手绘制气旋(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提 示:水平方向可以先用虚线做出四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单位:hPa)
温故知新: (北半球)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
2.1低压与气旋
【学】知识点一:低气压(气旋) 材料一: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表示。气旋中心气压值愈低,气旋 愈强;反之,气旋愈弱。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70-1010百帕之间。 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区域,可将气旋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两大类。热 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根据其中心附近风力达到的 强度,又可称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具体分级如下表格所示: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导入新课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2.3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教具、资料电脑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放最近三日学生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选择我国受冷锋活动影响的天气预报)。
引出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
板书:一、锋面与天气画图并介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的概念。
学生观察思考:①雨区的位置?②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空气相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空气或暖空气控制的一侧?让学生对比冷暖气团的气温、气压、湿度和密度。
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这一角度来分析?总结学生分析的结论,形成锋面示意图:实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讨论:①冷暖气团的位置关系②两幅图的锋面各向哪个方向移动?③两幅图降水区域的异同。
④在锋面附近会出现哪些天气变化教师讲述:生活当中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不同和变化,锋面就会移动,雨区也随之移动。
补充锋面示意图,形成对比的两幅冷、暖锋示意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①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暖气团都在锋面之上做上升运动,当暖气团的水汽充足时,锋面下面常有阴雨天气。
地理必修一2。3常见的天气系统(2)气旋与反气旋
5.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 地 C.P 地 B.N 地 D.Q 地
)
【答案】B 点拨:图中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应 为位于低压槽的锋面中。若图中低压槽可以形成锋面,则 M 地 位于冷锋前,天气晴朗;N 地位于暖锋前,多持续性降水。
(2)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A.东北风 C.东南风 B.西南风 D.西北风 该天气系统东部的盛行风向。
)
该天气系统东部盛行东南风→东部影响南京→ 南京盛行东南风。 【答案】C
【跟踪练】图 2-3-6 中 a、b、c、d 四点风向为甲地气旋 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1)~(2)题。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 高 (1)高气压:等压线①____,中心气压②___于四周气压。从 闭合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③_________。 高压脊 闭合 低 (2)低气压:等压线④____,中心气压⑤__于四周气压。从 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⑥_______。 2.低压(气旋)与天气 低 (1)气旋:中心气压⑦___、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2.锋面气旋的形成
3.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
4.多出现的地带:中纬地区。 5.锋面气旋系统影响下的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 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 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6.锋面气旋根据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判断 如下图所示,若在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气流,①② 锋面均作逆时针方向移动。①是纬度较高的 A 地冷气团推动纬 度较低的 B 地暖气团移动,故①为冷锋。同样②为暖气团 D 主 动向冷气团 E 移动,故②为暖锋。若为南半球,则①为暖锋, ②为冷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思考低气压带与低气压是一回事吗?答案低气压带与低气压不是一回事。
低气压带是呈带状的气压较低的区域,其影响范围较大;低气压是指中心气压较四周低的块状气压分布,其影响范围较小。
2.高气压(反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垂直气流辐合上升辐散下沉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的判断(1)左右手法则(2)根据风向判断(如下图)第一步: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或反气旋——图示风向由中心向外吹→反气旋。
第二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南半球。
(3)根据天气判断①一般与气旋对应的天气为阴天、降水,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台风、龙卷风等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
②与反气旋对应的天气为晴朗,可能是干热,也有可能是干冷。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
北京
日照
贵州
北半球反气旋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北半球气旋
冷气团主动 靠近暖气团
后方 冷锋
低
中部
前方 暖锋 暖气团主动 靠近冷气团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容易形成锋面。
天气 冷气团 系统
过境前
天 气 特 征
气温低, 气压高, 天气晴朗
十七中
暖锋
暖气团
过境时
连续性降水、 雾
过境后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冷气团 冷锋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锋
分类
冷锋
暖锋
前进方向
冷气团运动方向
暖气团运动方向
暖气团上升状态
被迫迅速抬升
雨区位置和范围 降水主要在锋后,范围狭窄
主动徐徐爬升 降水全在锋前,范围较宽
阴雨, 刮风, 降温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降水
在锋前 锋前
锋后
冷空气
表示方法 暖空气
暖锋
暖锋
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暖锋前进方向)
天气 系统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十七中
过境时
过境后
暖锋
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暖锋前进方向)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三、锋面气旋
一、锋与天气
低温、低湿、 高压、晴朗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气旋、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方面。
2.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查找并整理有关气旋、反气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分析其成因及影响程度,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
3.设计一份气象科普宣传海报,以气旋、反气旋为主题,内容包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要求图文并茂,具有吸引力。
4.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合作开展一次气象观测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本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分析气旋、反气旋在本地区的活动规律。
3.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独立分析、评价天气现象的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存在差异,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5.部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但对于气旋、反气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
-利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分布图、风向图等工具分析气旋、反气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分组合作,促进交流与思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课程名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程类型】综合课、新课教学【课程时间】一课时(约20分钟)【课标要求】1.说出常见的天气系统,概括各个天气系统的主要特点。
2.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3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活动建议: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分析说明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标解读】该课标关注天气系统,分析课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宏观了解天气系统的三种类型。
2、了解此三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这是最根本要求。
3、说出各个天气系统发生时的气流运动和天气状况。
4、由活动建议可看出,对这三种天气系统的划分、形成原理和特点,是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应用的重点。
【教材分析】1、从教材的内容上讲,教材结构明确,分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三个部分,“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此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2.从教材的地位上讲,本节教材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并为气候的学习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从认知心理来讲,本课程针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岁左右,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
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从知识技能来讲,教材中关于天气系统的知识点,同学们平时有些接触,但认识不深,在讲授过程中应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b. 掌握气旋和反气旋形成的原理和特征;c. 理解气旋和反气旋在天气系统中的作用;d. 能够分析和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b.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c. 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资源获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于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兴趣;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2. 教学难点:气旋和反气旋的相互作用及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气旋和反气旋有什么了解?对于气旋和反气旋你们都见过吗?步骤二:概念讲解(20分钟)1.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
a. 气旋:大气的旋转运动。
b. 反气旋:与气旋运动相对的,大气的反向旋转运动。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动画等形式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a. 气旋形成: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运动的结果。
b. 气旋特征:风向逆时针转,气压中心低,最低气压在旋转中心。
3. 教师讲解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a. 反气旋形成:冷空气上升、热空气下沉,形成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运动的结果。
b. 反气旋特征:风向顺时针转,气压中心高,最高气压在旋转中心。
步骤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气象现象的原因和特征:a. 龙卷风的形成原理和特征;b. 台风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给全班。
步骤四:探究活动(6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天气状况,并记录下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课件(共21张PPT)
1、低气压(气旋)与天气 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其在水平方向上的 气流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 流入,我们把这种气流运动模式叫做气旋。
2、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高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其在水平方向上的 气流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辐散 流出,我们把这种气流运动模式叫做反气旋。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我 国 典 型 的 天 夏秋季节东南沿
气
海地区经常出现 台风天气
多晴朗、干燥 天气
长江流域伏旱、北 方秋高气爽天气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气旋
反气旋
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它在短时间内能带来大量
降水,同时伴有12级或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大风 强降水
大风 强降水
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
提示:
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指气压状况
高气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
指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中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气
3.1.2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教学设计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板书:2. 低气压(气旋)【问题】⏹什么是低气压?⏹请描述低气压的形成过程?⏹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所以低压又叫气旋。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老师】提问: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同学们对台风了解吗?听讲、对重天气实例:台风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记板书:3. 高气压(反气旋)【问题】⏹什么是高气压?⏹请描述高气压的形成过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老师】提问:除了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还有什么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伏旱天气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1,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老师】评讲展示:好了,下面我们来总结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笔记!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板书: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1. 基本气压场及相关概念【问题】⏹什么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程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 一、知识回顾:风向:_______指向______;地转偏向力: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
【画一画】【对比分析】对比低气压中心,画出高气压中心的空气运动(水平和垂直);二、知识小结:总结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空气运动方向及天气状况。
1030102010101010 1020 1030101010201030 低压高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状况高压中心低压中心三、实践分析:观看台风“圆规”移动视频及路径,思考如下问题:1、台风属于气旋和反气旋中的哪一种?2、根据台风移动路径,寻找台风的发源地。
3、台风过境一般会伴随什么现象?风力变化规律是什么?四、综合探究画一画:画出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对比低压槽与高压脊的空气运动及天气状况,完成表格。
五、情境分析:观察10月14日至16日的东亚海平面附近等压线分布图。
1、低压槽线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2、推动低压槽线移动的_____________(冷或暖空气)。
3、从14日到16日,随着冷空气移动,北京经历了怎样天气变化?空气运动方向天气状况低压槽 高压脊六、知识探索:小组合作探究,思考:1、图中的锋面是否相同?如不同,分别是哪种类型。
(结合锋面两侧空气的冷暖及运动方向)2、甲乙正在经历怎样的天气?3、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甲乙分别迎怎样的天气。
人教版必修1 地理:2.3 节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2.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形成、气流特点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图与读图分析,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用案例说明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难点:理解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课前准备】观察近一周来的天气变化,结合教材、学案,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11月18日《天气预报》视频短片,引导:要想看懂和听懂天气预报,知道大气中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例如:南宁市近一周来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长江流域每年暑假期间为什么往往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呢?还有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就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观看视频,思考: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温故知新】回忆“三圈环流”的有关知识:在0°、30°、60°、90°分别形成什么气压带?气流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呢?结论:低压控制下,气流上升易产生阴雨天气;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易产生晴朗天气。
学生通过思考,回顾所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讲授新课】【展示课件】展示教材P43图2.21,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并理解以下概念: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自学教材P43图2.21,结合教材图文理解相关概念,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因为这样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所选内容是与我们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便于接受,这样不仅
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
来,避免纸上谈兵,赋予课本以鲜活感,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
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学科价值。
择与设计
2、先搞清锋面气旋的成因
3、认知锋面气旋的性质与运动方向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锋面气旋的理解
活动:合作探究学习气旋与反气旋及天气 过程: 第一,给出一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让学生画出三 种情况的风向(理想状态;高空中;近地面),并让学生明 白水平等压线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海平面等压线是弯曲 的,有的甚至是闭合的。 第二步给出一组位于北半球等压线闭合的图让学 生画出周围四点的风向(应强调是属于近地面的情况), 学生通过图不难发现大气的流动状况。 第三步我借用多媒体技术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 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 教学过程 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 第四步,利用左右手法则来进行巧妙的记忆:伸开 双手,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向下表示反 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向手心握,表示气流水平运动 方向,右手适用于北半球,而左手则适用于南半球。 培养学生素养: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 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 流动状况,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画,自己分析、思考、 归纳。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和学生
交流,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解答问题,从而让他
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挖掘潜力,发现自我,从
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各知识
3.1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3章第1节教学设计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探究二:锋面气旋四、学习效果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一、学习目标1.结合天气实例,说明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空气运动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2.结合图文资料,绘制简易天气图并解释一些常见天气现象。
3.结合实例,分析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必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
2.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
3.高压脊: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4.低压槽: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二)低气压(气旋)与天气2. 认识台风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将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代表不同级别的台风,红色代表的台风风力最强。
(三)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2. 将气压系统与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连线。
三、情景探究探究一: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海洋上。
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
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
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
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
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高一地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说课
下沉
天气晴朗
旋
顺时针向 逆时针向
四周辐散 四周辐散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一说
练一练
板书设计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什么是低压?什么是高压?
.
2. 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高压脊?
3. 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
● ● AH
●●
LB
高压脊是高气压延 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LC
等压线闭合的 区域,中心气压
高于四周的
●●
● EL
D
●
●
等低压压线槽闭是合低的气压延 区伸域出,来中的心狭气长区域, 压好低比于地四形周上的的峡谷。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A、知识与技能: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依据1:.学学生生容易理将南解北半大球气气旋与运反气动旋的的水平主气流要旋转形方向式记错─。 ─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
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
气旋3、.学反气会旋知识识迁读移到简生活易中,天指导气学生图会看,会听听天气懂预报天气形势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的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台风、伏旱等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1课时
2.低压与气旋
动画演示北半球气旋运动
教师讲解
绘制南北半球低气压的闭合等压线图,画出水平方
向的气流运动,近地面由于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
使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温降低,所含水汽容易
成云致雨。
结论: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
气
学生观看,增加
感性认识。
学生在老师讲解
并绘制示意图的
过程中理解其选
的形成过程及对
天气的影响。
分组讨论阅读教材案例“台风及其危害”,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台风?
(2)台风与飓风的关系是什么?
(3)台风的主要分布地区?
(4)台风带来什么灾害?
学生阅读教材,
通过讨论解决问
题。
小结转承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往往形成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巨大灾害,但是也应该辩证地看到,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也提供了淡水资源。
落实基本知识2.气旋(低气压)
(1)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a.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b.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2)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如: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学生落实,记笔
记
3.高压与反气旋
转承提问:如果中心为高气压,思考气流运动的特
点又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制示意图。
高压指气压分布中心,反气旋是指气流的运动,反
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提问: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反气旋
示意图,了解反
气旋的形成过
程。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示意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及
产生的天气现象。
小结: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后,高层的空气就自
上而下补充,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
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的天气以晴朗为主。
学生思考回答
落实基本知识3.反气旋(高气压)
(1)中心气压高──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
a.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b.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2)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和冬季的干冷风。
学生落实,记笔
记
学法指导气旋、反气旋判断方法──左右手定则: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学生学习、演示
4.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
面气旋。
利用多媒体ppt逐步讲解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学习
练习巩固
练习1.读图回答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
(2)该天气系统位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
况看属于。
(3)甲地目前在气团控制下,不久将经历过
境的天气过程。
(4)A、B、C、D四个区域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区
域是______。
2.在学案中填写气旋、反气旋比较表
学生做练习,落
实气流气压气旋反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