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玉溪一中2015年7月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教师用卷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期末试卷】云南省玉溪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语文(学生卷) Word版缺答案
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节选)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容迅速往上升C.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莫之夭阏者A.之二虫又何知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南冥者,天池也。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鲲鹏的形象以其大而逍遥,蜩与学鸠因其小而不逍遥。
B.《齐谐》中有鹏而无鲲,与前文相比,相连而不显重复,显示庄子为文的变化多端。
C.《逍遥游》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D.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因其目标不同而准备有异,庄子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玉溪一中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docx
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文科数学命题人:李永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A=}1|{->x x ,那么( )A .A ⊆0B .A ∈}0{C .A ∈ΦD .A ⊆}0{2.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ii z +=12,则z =( ) A .1 B .2 C .3 D .23.设D ,E ,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EB FC +=( )A .BCB .ADC .12BCD .12AD 4.若直线10ax y +-=与直线()4320x a y +--=垂直,则实数a=( )A. 1-B. 4C. 35D. 23- 5.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为n S ,若94=a ,116=a ,则9S 等于( )A. 180B. 100C. 72D.906.已知条件1:≤x p ,条件11:<xq ,则p 是q ⌝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7.已知直线a x y +=与曲线)2ln(+=x y 相切,则a =( )A .1-B .2-C .0D .18.在区间[0,6]上随机取一个数x ,2log x 的值介于0到2之间的概率为 ( )A .21B .43C .31D .32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两条虚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 86π-B .83π-C .203D .16310.函数()()()πϕωϕω<<>>+=0,0,0sin A x A x f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x A x g ωsin =的图象,可将()x f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 C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D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 11.三个半径都是1的球放在一个圆柱内,每个球都接触到圆柱的底,则圆柱半径的最小值是( ) A.1332+ B. 1322+ C.13+ . D. 1433+ 12若函数()f x 满足1()1(1)f x f x +=+,当x ∈[0,1]时,()f x x =,若在区间(-1,1]上, 方程()20f x mx m --=有两个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0≤<mB .310<<mC . 131≤<mD .131<<m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1lg(4)(-+-=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14.若点(1,1)P 为圆2260x y x +-=的弦MN 的中点,则弦MN 所在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15.给出下列命题:① 存在实数x ,使3sin cos 2x x +=; ② 若α、β是第一象限角,且α>β,则cos α<cos β;③ 函数2sin()32y x π=+是偶函数;④ A 、B 、C 为锐角ABC ∆的三个内角,则sin cos 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把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16.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右焦点F ,直线ca x 2=与其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且△ABF 为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三、解答证明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语文学科试卷(教师用)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
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
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
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
”遂皆出,应期而办。
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
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
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
”不报。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
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
谥忠定。
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祐能诗文,有《节斋集》。
?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州宁晋人,世业农业:从事 B.?时诸王得自辟官属辟:避开 C.?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部:统率 D.?遂皆出,应期而办办:完成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陈祐体恤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又上便民二十余事? ②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③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 ④遂皆出,应期而办? ⑤救民获罪,亦所甘心? ⑥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A.?①②⑤B.?①④⑥C.?③④⑥?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祐出身于耕读之家,有良好的家学传统。
他年少好学,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发奋学习,长大后博通经史,得到皇帝征召,有所作为。
B.?陈祐初为河南府总管时,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等来咨询治民治国方法,说明他为官谦虚好学;后来他被正式封为河南西路总管,为官清廉自守。
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2015
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20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全靠包裹在它外面的肌肉和皮肤,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则无能为力。
而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证实,已往人们对骨头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导致人们完全低估了骨头的自我保护能力。
他们发现,在外来的冲击面前,人类的骨头也会施展自己的惊人秘技。
骨头不但防卫有法,而且疗伤有术。
研究人员的这个发现得益于此前其他科学家的一个新奇发现。
6年前,科学家研究鲍鱼壳的时候发现了隐藏在里面的“分子减震器”,这是一种能够将生物矿化结构紧密粘合的胶,由于它的存在,使得鲍鱼壳具有一定的弹性,相应地也增强了它的抗冲击能力。
当时,科学家猜测,人类的骨头里可能也有这种“分子减震器”,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影。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人体骨骼中还真的发现了人类骨头里的“分子减震器”。
研究发现,人的骨头里的胶原纤维和其表面覆盖的仅有一层几个原子厚度的骨盐结晶,能起一定的抗震作用,而把骨盐结晶与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胶,这种胶的作用原理与科学家以往在鲍鱼壳中发现的物质相同。
这种胶含有能够隐藏自身长度的结合键,这使得这种特殊生物胶拥有了粘连性和一定的弹性。
在骨骼受到应力的时候,它们可以舒展开来,以帮助骨骼减少震动的冲击;而当应力解除时,它们又会像弹簧那样,重新盘绕成原来的结构。
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分子在骨头里面确实能发挥出色的减震作用,所以它是名副其实的“分子减震器”。
通过高清晰度的摄像仪,研究人员还拍摄到了这种性能奇特的胶和其自身的缠绕结构图像。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胶的作用并不仅仅提供给健康的骨骼较大的弹性和抗骨折能力,实际上在因骨骼受伤形成细小的裂纹之后,它还能很快帮助其修复裂纹。
胶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发挥自己的粘连特性,把裂纹重新聚合在一起,就像是人们给断裂的骨头打上石膏那样帮助裂纹康复。
也就是说,人体骨头里的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就是骨头的防身“密器”,骨头的惊人秘技全是靠它施展出来的。
云南省玉溪一中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试卷总分:150分)第I卷一、选择题。
(39分)1、下列加点字全音全对的一项是()A、蹩.(biē)进卮.(zhì)酒压轴.(zhòu)戏不省所怙.(hù)B、瘐.(yǔ)毙罪愆.(yǎn)汗涔涔..(suō)..(cén)窸窸窣窣C、打烊.(yàng)睇眄.(miǎn)罥.(juàn)烟眉插科打诨.(hùn)D、央浼.(miǎn)缱.(qiǎn)绻觇.(chān)视叨.(dāo)陪鲤对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中美关系动荡,合作前景难以预料。
③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A、感受一再遏制B、感触再三遏止C、感触一再遏制D、感受再三遏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美方代表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毫无诚意,每次涉及实质问题,他们总是虚与委蛇....,顾左右而言他。
B、由于管理不善,现在的地摊文学颇有瓦釜雷鸣....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真不愧为世界冠军,博尔特一出马就轻松地拿下了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头名,他铩羽而归....,好不高兴。
D、21世纪的政治家必须具备审时度势,通权达变....的素质,才能协调和处理好国内外事务。
4、下列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A、12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韩国总统李明博正式在日本福冈签署《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
B、国家财政部科研所负责人称,明年油价在现行基础上继续下降已成定局,不过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可能在0.5元-0.8元左右。
C、为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将开展以“增支减税”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语文学科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文本,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
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 . 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 . 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2. (2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B . 近日,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文明天下行”大型投票活动,高票选出了“随车扔垃圾”这一行车行为,成为民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C . 澳大利亚搜寻马航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公布了最新搜索情况,“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已经开始执行其第二次海底搜索任务。
D . 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3. (2分) (2015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等。
1918年,他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用“鲁迅”作笔名。
B . “三部曲”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意大利但丁的《神曲》三部曲是《地狱》《炼狱》《天堂》。
C . 史书有不同的体例,其中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后汉书》。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pdf
伤仲永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3、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2、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 学 过 程 自 学 导 航 一、检查预习: 1、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2、《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
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3、熟读课文,思考回答: 请用“‖”将议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并归纳出各层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汇报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个案补充师 生 互 动设纲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方仲永的才能发生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重点研读课文第三段,理解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三)中心把握: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总 结 归 纳请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达 标 测 评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解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
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
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
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
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
由此,古人分出了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
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
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
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
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
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
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解析》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Word版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抵御“愚乐文学”遏制文学世俗化趋势周思明中国当代文学60多年的曲折历程,实际上就是文学核心价值观不断体现的过程。
应该看到,世纪之交以来,文艺世俗化的趋势已然显在。
应该承认,世俗的文学拥有相对广大的接受群体,这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相对紧密,与普通读者的消费心理比较吻合。
将世俗文学纳入当代文学的版图必然会冲击原有的文学格局,但只有这样,新世纪的文学生态链条才是完整的。
与集中体现文学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建构相反的是低俗文学。
在娱乐至死、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崇高、信仰、悲悯、关怀等这些曾经被文学写作者视为神圣美好的概念,在一些作家笔下已变成明日黄花,文学已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亵渎的伟大事业,他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着快感,书写着利益,表现着“愚乐”,叙述着卑微,以迎合市场,迎合某些审美趣味不高的读者,这种远离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偷袭了读者的心灵,污染着社会的风气。
原本,针砭生活中的阴暗与冷酷,鞭挞现实中的不良和鄙陋,应是为文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为文者的不二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人性的善美与纯真,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崇高的无悔追求,但不幸的是,大量的低俗文学作品的蜂拥出现,使得人们读了之后,变得卑微而消极、悲观而厌世。
作家们努力建构文学精品,是时代生活的要求,也是读者的殷切期望。
人们希望并渴求文学精品的不断涌现,是希望在经济不断增长、生活走向富足的同时,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们知道,人的生存与发展,仅仅有“历史的经济阐释”是不够的,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不够的,还应该关照到精神的更高层面。
所以,作为肩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作家,有责任从人的精神层面表现和升华民族生存状态。
作家们用心建构文学精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希望所在。
作家们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力量,应该对自己有更严的约束和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大众生活,在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物质与精神、悲剧与崇高、审美与功利等多种矛盾关系所形成的错位、冲突和张力中,构建经得起现实和历史考验的文学精品。
云南省玉溪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十二生肖是东亚地区历经数千年活态传承的文化现象。
近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随州孔家坡汉简等都发现了记载十二生肖的《日书》。
《日书》作为民间传统的民俗日历,蕴含着择吉择时、日常起居、天人和合的丰富文化内涵.到东汉,与今天十二生肖种类相同的生肖体系基本定型。
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时间体系中,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搭配,一共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五巡酉年。
酉年的生肖是鸡,通常称为“酉鸡”。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中,鸡生肖的形象大多为驯养的家鸡,呼应了中国农业民俗文化中的“六畜”.但事实上,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酉鸡的文化史内涵还与同为雉科动物的原鸡、雉、鹑等禽类密切相关。
生肖鸡的核心民俗内涵,大都和鸡的习性与外形相关,也即羽毛艳丽、公鸡打鸣、母鸡育雏、啄食毒虫等.在雉科动物中,鸡、雉、孔雀都有异常艳丽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动物成为百鸟之王“凤"的主要原型。
民间也常把鸡唤作“凤”.公鸡打鸣是中国文化标记时间的重要生活现象.鸡鸣过后,日出东方,昼夜更替.鸡成为光明、晨昏、时间的重要象征,并衍生出勤奋、秩序、责任的意涵。
闻鸡起舞、鸡犬相闻、鸡鸣戒旦等成语就源于“鸣禽"的生活文化.《周礼·春官》中记载司掌鸡牲礼仪的人同时也报时、警夜,被称为“鸡人”。
王安石有诗云:“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
"啼晨司夜、金鸡报晓,鸡作为“知时畜”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生活作息中。
鸡在古代被称为“德禽”。
《韩诗外传》归纳了鸡的“文武勇仁信”五德,释曰:戴冠为文、趾突为武、好斗为勇、呼食为仁、守时为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杨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
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
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
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
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
由此,古人分出了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
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
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
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
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
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
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
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
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
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
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
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
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
(节选自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它具备一些特殊性。
B.进入到中古时期以后,传统节日中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逐渐取代了古代社会早期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C.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D.古人根据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的这一最早的时间观念分出了寒暑两季,后来又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答案】B【解析】曲解文意。
由文章第二段可知,“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并不是选项所说的“逐渐取代”,故B项错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在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大都经历了各自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B.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这与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适应自然的过程有关。
C.本是汉族节日的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它和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因而保护传统节日,有利于保持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答案】C【解析】扩大范围。
“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说法错误。
由原文第五段“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可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
例如“雨水”代表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B.古人以为节气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用巫术、占卜等方式祈求神灵保佑,这体现了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
C.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体会到的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往往不如在异文化环境的时候更明显。
D.我们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中华文化就能够形成多样化格局。
【答案】D【解析】转述错误,第5段原文是“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
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书致仕。
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
开宝末,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慎修以为国且亡,当待罪,何贺也?自是每群臣称贺,从镒即奉表请罪。
太祖嘉其得礼,遣吕使慰谕,供帐牢饩悉加优给。
煜归朝,以慎修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淳化中,秘书监李至荐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阁。
慎修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
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
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
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
”因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
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
真宗以儒雅宜留秘府,止听解记注之职。
数月,擢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
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
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
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
赙钱二十万,绢一百匹。
上悯之,令有司给舟载其柩归洪州。
慎修风度酝藉,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
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
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
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
(选自《宋史·潘慎修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B.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C.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D.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答案】B译:宋朝军队征讨南唐,李煜派他跟着自己的弟弟李从镒向宋朝进贡买宴钱(地方官员入朝或者朝廷官员向朝廷缴纳的财货),请求暂停用兵。
于是他们就留住怀信驿里。
很快宋朝捷报就传到了驿馆,驿馆官吏催促李从镒入朝送钱庆贺。
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的“致仕”是指潘承祐在刑部尚书任上退休。
古代的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B.文中的“学士”是潘慎修的官职名。
学士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魏晋以后指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的称呼,宋代翰林学士有当宰相的希望。
C.淳化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史书用年号纪年较少见,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都更改年号。
D.有司指主管某个部门的官吏,其中“有”是有某种权力的意思,“司”是主管的意思,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有司有时也泛指官吏。
【答案】C(错在“较少见”,史书中甲子纪年、年号纪年是常见纪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潘慎修擅长下棋,他经常被宋太宗召去下棋,于是写《棋说》一文进献,在文中他列举十大要领阐明下棋的道理,这篇微言大义的文章宋太宗十分喜欢。
B.景德初年,潘慎修上表说自己衰老了,请求朝廷放他到地方做官。
宋真宗认为他风度儒雅应该留在秘府里。
C.南唐旧臣大多批评李煜昏庸懦弱,宋真宗向潘慎修询问实情,他用谁说昏庸的人不能在位十多年的话回答,这种回答深得真宗赞许。
D.潘慎修广泛涉猎文史典籍,为人宽厚有涵养,当时和他交往的士大夫们没有人不推崇他品格高尚,宋真宗也非常赏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
【答案】C(错在“谁说昏庸的人不能享国十多年”,原文意思是李煜如果如此不明事理,那么他凭什么在位治国十多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
(5分)译:(2)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5分)译:【答案】(1)讲仁爱就能保全自己,守正义就能自我防守,遵礼制就能知道变通,用智慧就能做到兼并,讲诚信就能够战胜对手。
(“全”“兼”“克”各1分,大意2分)(2)他委托陈彭年为自己起草身后奏章,在奏章中他不为儿子们谋求朝廷的恩泽,只把皇上的恩情没有报答当作遗憾。
(“草”“干泽”“恨”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
他父亲叫潘慎祐,在南唐做官,官至刑部尚书后退休。
潘慎修年轻时因为父亲的职任做秘书省正字,多次升迁后官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
开宝末年,宋朝军队征讨南唐,李煜派他跟着自己的弟弟李从镒向宋朝进贡买宴钱,请求暂停用兵。
于是他们就留住怀信驿里。
很快宋朝捷报就传到了驿馆,驿馆官吏催促李从镒入朝送钱庆贺。
潘慎修认为国家将要灭亡,应当等待惩罚,还庆贺什么呢?从此每当宋朝大臣们上表庆贺胜利时,李从镒马上就上表宋廷请求惩罚自己以示哀痛。
宋太祖赞许他懂礼制,派吕使安慰开导他,大凡供宴饮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和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都优厚地供给他。
李煜归顺朝廷时,宋廷让潘慎修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
淳化年间,秘书监李至推荐潘慎修,朝廷任命他凭着本官身份兼任知直秘阁职务。
慎修擅长下棋,宋太宗多次召他前来下棋,于是他就写《棋说》一文来进献。